第3课宋明理学(修订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课堂讨论】
讲述: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教师讲述并展示课件中准备好的例子加以说明: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等等
你认为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
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2)“朱子学”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三家交融(魏晋南北朝)
2、三教合一(隋唐)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形成
2、二程的思想主张
3、朱熹的思想主张
4、程朱理学的影响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2、王阳明心学主张
3、宋明理学的影响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三纲与五常 格物致于善
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


理学家把维护 专制统治 和纲常名分的观念 抽象为世界本原的理,建立起 理学体系, 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的合理性。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程 “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 朱 ——哲学观 理 “格物致知” 学 内 ——方法论 容 天理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伦理观
2.程朱理学有何影响? 材料 伏尔泰推崇朱熹理学是 “理性宗教”的楷模,是唯以德教人, “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 “古今中外、影响深远”。 (1)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 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 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 朝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 心学的开创者,提出 “心即理也”
王守仁 世称阳明先生。生活于明代,心 学集大成者。“圣人之道,吾 性自足。”
阅读材料归纳:陆九渊的主要思想观点
材料1: 人皆有是心,心 皆具是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 真理。 材料2:穷理不必外求,反 省内心即可。
宇宙观是什么?
心是天地万物的 本原 。
材料二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 和教条。……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缺少应有的抽象哲 学理论。……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 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人教版教师用书
材料一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二 (冯)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 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 怍,· · · · · · 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王阳判精神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 者乎”
——《传习录》
四、儒学的世俗化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格物致知
南宋以后主要官 方哲学;国际影 响广泛。
二、程朱理学的价值追求
2.修身为本的道德自律
材料 (弟子)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曰: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子语类》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分别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
二、程朱理学的价值追求
3.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宋史》
文化积淀被打碎
一、危机重重儒士忧
3.社会危机
三冗之弊 内忧 阶级矛盾
①②
3.社会危机
③④
党争不断 外患
民族矛盾
一、危机重重儒士忧
4.危机重重下,士大夫精神觉醒
昨日之会,大率谈禅, 使人情思不乐,归而怅 恨者久之。此说天下已 成风,其何能救!…… 惟当自明其理,吾理自 立,则彼不必与争。
——《二程遗书》
北宋经济 繁荣、科 技进步、 士阶层扩 大、文化 政策宽松
一、危机重重儒士忧 形成
北 宋 五 子
周敦颐 张载
成熟
邵雍 程颢 程颐
发展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二、程朱理学的价值追求
1.儒学的思辨化
材料一 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二程遗书》

宋明程朱理学 PPT课件

宋明程朱理学 PPT课件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 动的两 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 真知
“致良知”:扩充和推行道德理性,使具体 行 为合乎道德规范
3.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 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 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 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 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 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 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 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 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 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 值与道德理想。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2.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存天理,灭人欲”
张载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消灭。张载的 这个理论有一个缺陷,就是无法解释万物为什么分成不同的 门类?即便我们接受花和叶都是由“气”聚而生,还是无法 解释为什么有的成为花,而有的成为叶。程颐和朱熹的“理” 的观念便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他们认为,我们所见的宇 宙,不仅是“气”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它各自的“理”; 万物各从其类,因为“气”的聚结,各依不同的“理”。花 之所以为花,是因为它的“气”按照花的“理”而聚结,于 是便成为花;叶之所以成为叶,是因为它的“气”是按着叶 的“理”聚结,因此,便生成为叶了。
-《二程集》
“理”不仅是宗法等级礼仪制度的呈现,而且是伦理道 德原理。他说:“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 乃是人之道也。”人道是伦理道德与人身相融合而成,…二 程这种“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的思想,乃是把本来反映宗法 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忠君”、“孝父”等伦理观念形上 化,而成为一般的观念、普遍的“理”;然后,由于理的异 化而主宰万物。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

第3课_《_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必修3)

第3课_《_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必修3)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 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 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 么是"不备" 要么是"不明" 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通过本课对《宋明理学》的学习, 通过本课对《宋明理学》的学习,我们更进 一步了解了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后发 展演变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 展演变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严重挑 依然有所发展; 隋唐时期——进入更辉煌 战,依然有所发展;②隋唐时期 进入更辉煌 的时期; 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兴起, 的时期;③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兴起,儒学思想 走向成熟; 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心学" 心学" 走向成熟;④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 心学 的产生.尤其是对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的产生.尤其是对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典 型代表,思想精髓,思想特点和"理学" 型代表,思想精髓,思想特点和"理学"与"心 的比较等作了粗浅分析.那么接下来, 学"的比较等作了粗浅分析.那么接下来,儒学 发展又将走向一个怎样的阶段呢?下节课, 发展又将走向一个怎样的阶段呢?下节课,我们 将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将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内容: 内容: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礼 的思想, "理".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二、宋明理学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所谓天理 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 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 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饥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 饥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 欲也。 欲也。”
朱熹
朱熹( ),字元晦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生于福建尤 ),字元晦,号晦庵。 长期居住在崇安、建阳讲学, 岁进士 岁进士, 溪,长期居住在崇安、建阳讲学,19岁进士,任泉州 同安县主簿,师从程颐弟子杨时的再传弟子李侗, 同安县主簿,师从程颐弟子杨时的再传弟子李侗,从 此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 此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 周易本义》《朱子语录》《朱文公文集》《 》《朱子语录》《朱文公文集》《太极解 《周易本义》《朱子语录》《朱文公文集》《太极解 》《西铭解义》《朱文公文集 西铭解义》《朱文公文集》 义》《西铭解义》《朱文公文集》等。
道德修养
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 同: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 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 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 。 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 异: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学派 代表 对世界本 求知 名称 人物 原看法 方法 程 朱 二程 宇宙之间 格物 理 学 朱熹 一理而已 致知 陆 王 心 学 的 元明清时期的 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影响海内外
(二)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 南宋: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心即理 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2)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2、明中后期:王阳明 明中后期:

第三课,宋明理学

第三课,宋明理学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B、王守仁: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陆九渊(1139—1193),江西金溪人,因 曾在江西象山(今江西贵溪西南)讲学, 人称象山先生。
王守仁
明思想家, 世称阳明先生。
阳明墓(位于浙江绍兴的鲜虾山麓)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二、材料辨析题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参考思路:、 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 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 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 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朱熹 二程思想的集大成者。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忠孝廉节碑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 欧阳厚均重刻。
共同点: 1、内容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 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 原是“理”。 2、影响相同: 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 积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