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人教版 第1课 中国画 PPT课件(共32张PPT)

高中美术人教版 第1课 中国画 PPT课件(共32张PPT)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陶瓷:花瓶、杯、碟等器皿,亦有字画制作,所用颜料及制法不同, 但字画原理及欣赏不变。
返回
四、国画的分类
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画科;
返回
五、水墨画——竹
1、竹子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意
在中国竹子与梅、 兰、菊被并称为花中 “四君子”,它以其 中空、有节、挺拔的 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 称道,成为中国人所 推崇的谦虚、高洁、 有气节、刚直不阿等
美德的生动写照。
2、画家笔下的竹
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 括》,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 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 关情。”这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 “再现”,这诗题,不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 透过画和诗,使人们联想到了板桥的人品, 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百 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链 系在百姓身上。
纸本:中国画所用的宣纸。
折扇:古人扇画多较细小,以便携带。但现代人多用巨型扇画做 室内装饰物,所以较古人更为实用。
圆扇:圆扇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不大。但也有绢本、纸本之 分。古代宫廷用的大扇或者掌扇,大至高于人齐,现在很少见。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7:24:1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62021/9/62021/9/6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6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图中有一段对长城的描绘,这不仅是长城图像首次在山水画中出现,同时, 也印证了此画的写实性以及作者所提倡的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美学观。
5
探索与发现
1、中国山水画为什么不称作风景画? 2、“山水”和“江山”“河山”等词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什 么特殊含义?
1、 风景画是客观存在的,“山水画”是主观存在的,是表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思想。 2、 山水 一般的风景形容词 像是“山水画”;江山 有一定的政治意味 常听说“江山社稷” 河山 多出现在诗词歌赋中 正如“大好河山”
构图
《六君子图》的画面结构十分明了和简洁:平缓的远山,处在画面的大约四分 之一处,并以此为界,向上的空白处就是天空,往下的空白便是水面,构成了画 面远景。靠紧画面最下部分的是近处的石坡,还不到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一。画面 中部一大半空白的水面。“三段式”构图就这样展开,实际上就是两道横向的平 缓的石坡,把画面分割为三段。 为了打破构图上单调,增加画面的意境、寒荒和 萧疏感,画上了六棵不同品种树木,与横向的山石坡构成经纬走向。
7
《 溪山行旅图 》北宋范宽纵 206.3厘米、横103.3
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绘巨峰耸立,下不见底,山涧中一线飞瀑直泻而下, 山下巨石突兀,溪水潺潺,丛林茂密,楼阁隐约可见,山路 上走来一行毛驴驮队,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构图于饱 满中见出空灵 ,山石树木勾勒严整 ,以雨点皴表现山石的 肌理效果,得其形貌质感。画面浑厚壮观,气势雄强,为范 宽的代表作品 。
2
二、山水情怀
1、《论语》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总是知
道变通的,而心怀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拥有大智慧的人总是快乐的,知道仁义的人则是会很长寿)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山水有着特殊情感。 2、魏晋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欣赏促成了山水诗与山水 画的诞生。山水成为“畅神”乐园。 3、山水画常表现寒林、枯木、孤舟、江雪等场景,其中居住着 高人逸士,借此寄寓情怀,展现高阶的人生境界。 4、山水还是感受天地万物规律的媒介。

【公开课】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公开课】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课时:1课时二、课型:新授课·美术鉴赏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的理解还有所欠缺,为此,我将在课前准备大量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作品,使学生理解画中浓郁的山水情怀。

四、教材分析:高一年级美术鉴赏模块中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内容,是美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上一单元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学习,能更好的理解山水画所表达的情怀。

本课是这单元的第一课,山水画的理解能更好的帮助后面人物画、花鸟画等的学习。

五、学习目标:1、理解中国传统文人浓郁的山水情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鉴赏能力。

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欣赏评述能力。

3、理解山水情景融合、主客观统一的山水意境表达提高对传统绘画的鉴赏水平。

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并提升人文素养。

六、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表达并且学会赏析经典作品的意境表达。

2、难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蕴含的浓郁山水情怀。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山水画作品的高清图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中的《水墨入诗画》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个视频中的场景是真实的风景吗?同学们能认出它们都是什么画吗?学生回答:视频中的场景不是真实的风景,是用中国的山水画作为背景。

教师总结:节目的背景是《富春山居图》和《千里江山图》,演员在游动的画中进行表演,让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都“动起来”彷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宋元文明中。

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设计意图:凭借对视频的观察,引发探究意识,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分析判断。

(二)新课讲授概述:中国画,习惯指晋唐以来流行的卷轴画,广义上还应包括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代帛画、壁画、漆画等样式。

《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件

《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件

鉴定印章:观察印章的材质、 字体、印泥等细节,判断是 否与真迹相符
鉴定纸张:观察纸张的材质、 颜色、纹理等细节,判断是 否与真迹相符
鉴定装裱:观察装裱的材质、 工艺、风格等细节,判断是 否与真迹相符
鉴定题跋:观察题跋的内容、 字体、印章等细节,判断是 否与真迹相符
鉴定出版物:查阅相关出 版物,了解作品的历史、 流传、鉴定等信息,判断 是否与真迹相符
赝品风险:市场 上存在大量赝品, 需要具备专业知 识和经验才能鉴 别
价格波动:艺术 品市场价格波动 较大,需要谨慎 投资
保管风险:艺术 品需要妥善保管, 否则可能受到损 坏或丢失
政策风险:政策 变化可能对艺术 品市场产生影响, 需要关注政策动 态
建立专门的博物馆 和展览馆,展示和 保护古代山水画
加强文物保护法律 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确保古代山水, 提高其保存和展示 效果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 传,提高人们对古 代山水画的认识和 保护意识
家族传承:通过家族内部传承,如父子、 师徒等
出版物:通过出版物,如画册、书籍等
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如美术学院、 艺术学院等
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如扫描、摄 影等
展览展示:通过展览展示,如博物馆、 美术馆等
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活动,如研讨会、 讲座等
数字化扫描:将古代山水画进行高精度扫描,形成数字图像 数字化存储:将扫描后的图像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管理和检索 数字化展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公众在线上欣赏古代山水画 数字化修复:对破损的古代山水画进行数字化修复,恢复其原貌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PPT






起源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 起源原因:文人士大夫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追求 起源地点:江南地区 起源特点:注重意境,追求自然之美

人美版美术鉴赏高二《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件

人美版美术鉴赏高二《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件

王希孟
山 水 画 鉴 赏
︽ 溪 山 行 旅 图 ︾ 宋 范 宽
︽ 六 君 子 图 ︾ 倪 赞 元
山 水 画 鉴 赏
普通高中美术 二年级
(人美版)
中国古代山水画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感谢缘分,珍惜缘分,

我们一起度过
轻松愉快、充实美妙的四十五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辨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
2、能够识别常见的几种皴法和山水画类别
3、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4、尝试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
预习反馈:
表现优秀小组:
2组、6组、7组、8组、9组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现 代 画 家 齐 白 石
探究三:观 察画家在用 墨上的技巧, 以及对画名 的理解,深 刻领会作品 的内涵,进 一步体会齐 白石作品意 境的绝妙之 处。
山 水 画 鉴 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了什么?大量的留白的作用?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山 水 画 鉴 赏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山 水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画 ——(宋)郭熙 《林泉高致》鉴

《树色平远图》 北宋 《 九 峰 雪 霁 图 》 元 黄 公 望
《《《 青溪渔 郭熙 卞山庄 隐行秋 居旅霁 图图图 》》》 北 元宋元 代 王 蒙范 宽倪 瓒
探究四:你在作品中看到
︽ 寒 江 独 钓 ︾ 宋 马 远
山 水 画 鉴 赏
探究五:感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心中画一幅 水墨画,体会其意境。(用语言描述出来) “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 影,还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高一中国古代山水画 45页PPT文档

高一中国古代山水画 45页PPT文档

讨论题: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 透视法。
总结 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1.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 “小中见大”的手法。
3.在表现山石树的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 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 横1191.5厘米 。 1.此画运用浓重的色彩,在空间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的表现手法。 2.北宋山水画的特点:虽然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 的感受和理想,但主要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物为主。
大 青 绿
《江 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
芙 蓉 锦 鸡 图
古代山水画的表现程式:古 代画家在实践中,根据树山 石不同质感加以概括而创造 出来的表现方法。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 原作为纸本,水墨,高33cm,长636.9cm。描绘的是浙江 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画中峰岳起伏,坡地沙堵,变化无穷:“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十 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有“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 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黄公望发挥笔墨情趣的独特艺术神髓。
4.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
二/中国古代花鸟画
鸟古的凤鸟的长 形朴朱、纹图远 象质雀西饰形,中 。而等汉、、原国
色等帛战青始的 彩,画国铜彩花 斑构和帛器陶鸟 斓成漆画上上画 的了器中的花源 花上上的花鸟流
不 爱 江 山 爱 丹 青
赵 佶
不 爱
赵佶(公元1082-1135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南宋绘画:
宋 马远
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 铁线描,画一叶扁舟, 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 钓,船旁以淡墨寥寥 数笔勾出水纹,四周 都是空白。画家画得 很少,这种巧妙地利 用空白的艺术手法, 中国画家称之为“计 白当黑”,是中国艺 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9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52张PPT)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9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52张PPT)

扬,边现出个 生鹿求、 儿 小迦尼生 第《
257 ——
了宣的“卖落是王解病子国牟生故 鹿
九 色 鹿 王 的 无 私 精 神 。
传 的 是 善 恶 报 应 思 想 ,
故 事 有 着 浓 厚 的 宗 教 色
舍 己 救 人 ” 这 一 题 材 的 。
的 故 事 。 本 生 故 事 画 是
水 将 要 淹 死 的 人 反 被 此
1、莫高窟始建于 前秦 建元二年(366年),历经
前秦、北魏北周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 元 朝代。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
一、佛像画 二、经变画 三、佛像、本生、姻缘、佛教史迹、寓言等故事画 四、供养人画像 五、山水画 六、装饰图案画
《鹿王本生图》
赞彩上表人一 前“以老 的 个释牟本 窟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兼自 艺富祖岁里了期到源
!
国 古 代 绘 画
备 , 迁 想 妙 得 ” 的
豪 一 起 走 进 “ 形 神
现 在 就 让 我 们 带 着
术 瑰 宝 !
多 彩 、 辉 煌 灿 烂 的
先 为 我 们 留 下 了 丰
月 中 , 中 华 民 族 的
程 。 在 如 此 漫 长 的
七 千 年 左 右 的 发 展
的 帛 画 在 当 时 称 为
, 覆 盖 于 内 棺 上 。
厘 米 , 下 横 .
堆 一 号 汉 墓 出 土 。

47 7
色 彩 。
体 ,
通 过
人 站
别 人
个 侍
了 年
的 守
, 绘
天 上
的 构
“ 非
根 据
厘 米 。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绘画---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中国古代山水画 教学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美术绘画---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中国古代山水画 教学课件共16张PPT
六朝以来,山水画都是 青绿设色,勾线填彩或
唐 背景形式存在。从盛唐、 中唐开始出现水墨山水
代 画,属于开创者行列的 绘 有张璪、王维、王洽等 画 人,然整个社会尚未形
成风气。到五代,水墨 山水画日益成熟,经荆 浩进一步发展,上升为 理论性的“有笔有墨”, 并对水分运用也更加讲
<
<
山 匡 庐北方关 山


()
明你认为这些画像前朝的现
哪些风格技巧?
( )
早 春 图
《潇湘奇观图》 “米点皴” 米友 (1086〜1165),米芾长子,字元 别号懒拙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
》 人,南宋著名画家经历宋“靖康之
“ 难”随宋室南渡,画风备受高宗赵
卷 构赞赏。是继董源、巨然之后“南
云 宗”山水画派的又一代表。


北 宗 山 水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12世纪
这些画与五代有何异同? (身份、题材、服务对 象、创作目的、绘画形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西 图山行
沁 水 洪
荆 浩水奠旅 图
>()
谷 五 代基人关 仝 五

>()
五代绘画



水 (五
奠 试代
基 从与
人 “ 平 淡
形唐 式朝 技的 法绘 与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ppt课件

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ppt课件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
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

教师归纳意境的含义:事实上,我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就是画的意境。 简单的说要体现山水画的已经就要做到情景交融,以景抒情。体现出来 的一种艺术境界
33
,香港佳士得“中国近现代书画”及“中国古代书画” 春季拍卖新闻界预展推出逾五百五十件精彩画作,当 中以李可染 《万山红遍》最为瞩目,估价高达四千 万港元,预料将创下画家世界拍卖纪录。画家六十年 代初以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中名句“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画作,此乃当中最具 特色的一幅,极具收藏价值。
31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感受到深秋迷人的景色 吗?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空白。
(2)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构图:全景构图,画面给人饱满的感受。 空白:而本画面中空白很少,给人感觉密不透风。 墨色:墨色很浓,用积墨表现出山的浑厚,朱砂
层层
学会欣赏
18
二,以境析情 情境交融
19
傅抱石 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20
这幅画是为迎接建国10周年,为人民大会堂 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21
学生讨论回答(概括出雄伟、壮美、博大、 气势磅礴的画面意境。)
22
3、结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感受。 教师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
1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 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然遇到一片桃 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 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 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 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课教师讲课ppt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课教师讲课ppt

宋徽宗对这类画感到有点儿兴趣了,再往下看,没想到惊喜还在后面。 估计用老和尚体现古寺的这群人中有人后来反应过来了:既然有了老和尚还 画寺庙干什么呢?岂不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于是他们赶紧把寺庙删了,而 且这个老和尚年老体弱,挑不了水,那就采药吧,能采药的地方,那真是深 得不能再深的山了。
什么是意境美?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境美就是画家用所表现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对 山水的情感,画家把这种情感写与笔端,使作品呈 现出自然独特的美感,让后人欣他的作品丰富的内 涵。
我们一起来吟诗作画
先看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北宋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山水,变而为南宋精巧的、诗意的、特 写的山水,前者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后者以秀丽、工致、优美胜。两 美开峙,各领千秋。
《六君子图》 倪瓒 元代
画中画了什么?面对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六君子图》此图绘坡陀上六株树木劲挺 列植。湖面宽广无波,江上峰峦遥接远空,气象 萧索清旷。近处是六棵树木在丘石之间顽强的生 长,中间占据着画面大部分空间的空白处,似云、 似雾、又似水,体现出深远幽静的气韵,再加上 画面顶端的一抹远山,更显悠长。僻静的韵律, 整洁的画面,作者的用笔用墨恰到好处,整幅画 面仙气升腾
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 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历史上著名的书画皇帝——宋徽宗,曾 经就给考生出了一道难题,就是要以“深山藏古寺”这句诗作一幅画。
这可不是简单的随性 作画,天马行空、自由发 挥;而是命题作文,要通 过画把诗词的意境表达出 来

美术鉴赏古代山水画ppt课件

美术鉴赏古代山水画ppt课件
•在画法上是青绿填色,有勾无 皴,人物与枝干直接用粉点染, 全画以青绿作主调,是中国山水 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我国 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作品欣赏(二)
李思训简介:
• 李思训 (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健。成纪(今甘 肃秦安)人。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 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称为“小李将军”。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宋代时山水画的鼎盛时期, 其中最有创造性,最有影响 的是与董源并称“北宋三大 家”的李成、范宽以及米芾、 巨然。
◆ 李成,所画多为北方景物, 当时声名极大,称为第一。 以“惜墨如金”出名。有很 多弟子,最出名的是郭熙。
李成 《寒林平野图》 绢本水墨,纵137.8厘米,横69.2厘米
中国古代山水名家、名作介绍
• 晚唐以来,山水稍衰,至五代则有荆浩,关仝和董源的振起。 关是荆浩的学生,晚年时成绩超过老师。荆浩,关长期生活 在河南、陕西、山西一带,与后来学习他们的北宋李成、范 宽形成了北方派系。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 了大山大水的构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以董 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则长于表现平淡天真的江 南景色,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传统的青绿或金碧山水不再 受推崇,笔法和墨法成为文人画家的自觉追求,水墨及水墨 淡着色的山水画发展成熟,并显示出哲理化倾向。
• 他崇佛教,性喜山水。写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状物传神,精深入微, 前期也写过一些以边塞任侠等为题材的诗篇。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王维“不衣文采”的创作思想,对后世文人画影响很 大。晚年居蓝田辋川,多写隐逸生活和谈禅说佛之作。
• 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擅画平远景。常以“破墨”写山水松石, 曾绘《辋川图》。后人谓山谷郁盘,云水飞动,笔力雄浑。明董其昌推 为山水画“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最新人教版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最新人教版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第一讲陶器第二讲瓷器第三讲青铜器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第五讲陶塑第六讲石雕第七讲彩塑第八讲古代人物画第九讲古代壁画第十讲古代山水画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第十四讲宫殿建筑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第十六讲民间美术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第十八讲现代设计艺术第十九讲世界文明古国的雕塑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第二十二讲近代雕塑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二十四讲古典主义绘画第二十五讲浪漫主义绘画第二十六讲现实主义绘画第二十七讲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第一讲陶器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

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 、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 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 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 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 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 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
画家一方面需要饱游饫看,从外在的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素材,另一方 面需要在头脑中提炼概括,神领意造,令“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 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即是在多年写山水、搜集素材的基础上 ,通过长时间的提炼、布置,创作完成的。
黄公望平日就十分注重搜集素材,常随身携带笔墨,见到好景就写下来。有了丰 富的积累,创作《富春山居图》时就能兴之所至,融会贯通。他在随后的三四年时 间里不断调整、修改,造就了画中峰峦树木的万干变化。正因如此,画中山水绝不 同于真山真水。高大的立轴,前山后山层叠而上;细长的手卷高山远水连绵不绝。这 些都是固定视点所不可能“看”到的,我们却可以跟随画家的笔墨尽情饱览。随着 一幅山水长卷的不断展开,我们仿佛坐在船上看风景,岸边的山时远时近这里有几 株清奇的树,那里有一叶垂钓的舟。
三、因心造境
山水画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再现。山水画是情与景的统一 ,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统一。山水画创作就是通过笔 墨,将实境转化为虚境的艺术活动。
山水的意境,仰赖于画家的创造。 对画面意境的欣赏,取决于观赏者的人生经验和文化修养, 当我们与画面产生心灵共鸣时,就能体会到观赏的乐趣。
提问: 你们知道哪些中国传统山水画?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 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 ,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 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 物馆; 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 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山水画公开课优质课件

中国古代山水画公开课优质课件

《芙蓉锦鸡图》宋徽 宗赵佶
整幅画以锦鸡、芙蓉 为主体,同时配以轻 盈跳动的蝴蝶,将观 者的视线上引,下面 又有菊花支撑,因此 构图既稳定庄重又显 变化丰富,其构思是 颇具匠心的。
佚名(宋) 《榴枝黄鸟图》所 绘鸟的羽毛、喙、 爪精细逼真,画面 赋彩鲜润,造型准 确,追求生趣。事 幅作品描绘极其工 整细丽, 渲 染 精 妙,体现出画家深 入观察花鸟的情态 达到精微传神的程 度,融注了对自然 界的独特审美情怀
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二节 中国古代山水画
发展概要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 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 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 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 晚,隋唐时期才进入成熟阶段,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 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在元代至明、清两代,成了中国 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山 水画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 水或称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或称墨笔山水、浅绛山水 或称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龚贤《千岩万壑图》
作品欣赏:
匡庐图
荆浩(五代)
溪岸图 董源(宋)
山居图 巨然(宋)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
五代、北宋时期是山水画大发展到日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山水画,风格纷呈,画家众多,代表
着五代杰出山水画水准的关键人物就是画史上常提及的“荆、关、董、巨”。"荆”是指荆浩、 “关”是指关同,“董”是指董源,“巨”是指巨然。
清代作品
荷石水禽图(中国画) 朱耷(清)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 人等。江西南昌人。他为明代 宗室,国破家亡后出家为僧。 朱耷的艺术比常人带有更强烈 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 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 抑郁,均借助笔墨而抒发出来, 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 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其作 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 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 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与形 式上已臻于高度统一。此画以 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 两只小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 独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 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 相间,并富有层次感。他的画 构图简约,水墨淋漓,运笔豪 放中有温雅,不拘成法,自成 一家,臻文人画最高典范,也 因此对后世艺术家影响极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宋 巨 然 《 层 崖 丛 树 图 》
元 倪 瓒 《 六 君 子 图 》
清 王 珲 《 秋 山 问 道 图 》
明 唐 寅 《 山 路 松 声 图 》
元 明 清 成 为 中 国 古 代 绘 画 主 流
中国古代山水画
艺术传统
学.科.网
• 表现情景交融的意境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 宋 )
南 宋 。 马 远 《 踏 歌 图 》
《雪景寒林图》 北宋 范宽
张大千。《庐山图》
发展脉络概况
1。魏晋时期萌芽
东 晋 。 顾 恺 之 〈 洛 神 赋 图

隋:独立成画科
隋:展子千。〈游春图〉
唐:李思训 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 北宗:水墨山水 唐:王维
南宗: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二、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的手法
z.xx.k
三、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了许多 行之有效的程式。作品分析《富春山居图》
Z.x.x.k
《寒江独钓图》 宋 马远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六君子图》元倪瓒
突 出 表 现 早 春 季 节 特 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的创 一造 种孤 艺傲 术︑ 境清 界高 ︑ 茺 凉 ︑ 疏 放
《 青 卞 隐 居 图 》 元 王 蒙
元 倪 瓒 《 六 君 子 图 》
北宋 无我之境 重在画家对 自然景物的 感受和描写, 画家为自然 服务。
Zx.xk
南宋 追求细节真实 和诗的意境 重诗情画意。
元代 有我之境
重在抒发画家 内心思想情感, 自然景物描写 为次。
•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 千 里 江 山 图 卷 》 康《 斯佛 泰拉 勃富 尔德 小 屋 》 英
1、大小对比 2、虚实对比 3、疏密对比 4、动静对比
5、化情思入景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 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 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 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 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 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 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高远
深远
平远
《 青 卞 隐 居 图 》 元 王 蒙
元 倪 瓒 《 六 君 子 图 》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现山石的质感上创 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笔 法 上 有 很 多 皴 法
雨 点 皴 卷云皴
披麻皴
墨 法 上 ︐ 淡 破 浓 ︐ 浓 破 淡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
一、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学科网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望 庐 山 瀑 布
北 宋 巨 然 《 层 崖 丛 树 图 》
清 王 晖 《 秋 山 问 到 道 图 》
课 件 指 导 : 夏 海 根
授 课 教 师 : 赵 桂 英
中 国 古 代 山 水 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