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综合课让我悄悄走近你

合集下载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教学课例:主题:悄悄变化的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成长中的悄悄变化,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2. 帮助学生理解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是正常的,引导他们积极面对自我成长;3. 启发学生思考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对自身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情感认识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悄悄变化;2. 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与变化;3. 如何积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变化;4. 变化对自身的影响及应对之道。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反思问题导入主题,激发学生对自身成长的思考;2. 教学展示(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者故事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成长过程中的悄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变化的力量;3.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成长中的变化;4. 角色扮演(15分钟):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环节,让学生扮演成长中的自己,通过互动体验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情感的冲突;5. 案例分析(20分钟):以真实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对自身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识能力;6. 情感表达(15分钟):鼓励学生通过文字、绘画或者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成长过程中变化的感悟和情感体验;7.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变化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点评:本课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感认识能力,是一堂既能启发学生思考,又能培养学生情感认识的教学课例。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情感表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成长中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值得肯定的是,本课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我成长中的变化。

人教 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 走近

人教 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 走近

人教版第二册第2课《走进大自然》一、教学内容:《走进大自然》二、教学理念:本课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自然物以及美丽的家乡武夷山丰富的植被带给我们的美感。

引导学生多运用身边的易获取的自然物树叶进行创作,并让学生了解不仅树叶可以创作出美丽的作品,世界上许多艺术家不断在大自然中探寻可以激发灵感的创作材料,并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塑造出形式多样的艺术品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树叶及一些易获取的自然物,了解各种自然物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知道利用树叶的色彩、外形进行创作,作品能体现巧妙的构思。

2.技能目标:利用树叶及其它枯枝干花等各种自然物,根据其特征,通过拼、接、剪、贴、绘等方法创作一件有创意、美观的作品。

3.德育目标:通过创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富的物质资源,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激起保护大自然保护家乡自然环境的意识。

体验美术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四、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但以绘画方式居多,本课根据新课标“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利用各种自然物进行美术创作,巧妙地利用自然物的色彩、外形和质感,重新塑造崭新的形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并在课堂中渗透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课为造型五、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如何利用好现成材料的造型特点进行创作。

2、为自己的创作找到合适的造型并合理利用。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1、各种树叶、枯枝、干花、彩色纸。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八、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分析材料: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蔬菜和水果,哇,你们懂得还真多,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蔬菜和水果让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同学们表现真棒,那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惊喜。

我数一、二、三你们睁开眼睛。

看这是英国一位名叫卡尔·华纳的艺术家制作的乡村风景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刚才看到的材料都在画面中的什么地方,都变成了什么?生:各种水果变成汽球,土豆变成岩石,坚果变成乡间小道……师:还有什么?你还能看到更多吗?师总结:瞧这位艺术家多有创意,他把我们平时常见的水果、蔬菜、根据它的形状和颜色组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风景画。

2024年中班美术教案《长大的我》(精选

2024年中班美术教案《长大的我》(精选

2024年中班美术教案《长大的我》(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长大了》,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长大的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描绘出自己心目中成长后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绘画的比例和表情描绘。

教学重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颜料、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照片,包括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和现在的自己,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比例、表情、动态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画一幅表现自己成长的作品,并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巧,开始绘画自己的成长作品。

5. 互动交流(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人物绘画基本技巧:比例、表情、动态。

2. 成长主题作品创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场景或事件。

示例答案:学生画一幅自己在幼儿园里和好朋友一起玩耍的场景,表现出成长的快乐。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色彩丰富,形象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自己的成长变化,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自己。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增强家校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人物绘画的比例和表情描绘。

悄悄走近你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

悄悄走近你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

悄悄走近你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悄悄走近你初三的学生经历了三年的初中生活,面临着升入高中的挑战。

而我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面临着许多学业和人生的选择。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悄悄走近自己的梦想,悄悄走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记得在初三的一次期中考试中,我发挥得并不好,导致了总分排名下降了好多名次,心里有些失落,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用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我在课余时间,积极请教老师,查漏补缺,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次的进步也让我感到非常自豪,我明白到只要用心去做,做得细致,结果就会让人满意。

在学习上不断突破自己,我也在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多次获得了表演类比赛的奖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这些经历让我感到学校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到了身边的世界需要关怀,学会了悄悄走近需要帮助的人。

在活动中,我和同学一起去了养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陪伴,这些小小的举动给了老人们温馨的笑容。

这些经历,让我从心底里明白了悄悄走近社会,走近弱者,其实是一件让人特别幸福的事情。

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感悟,更是一种成长。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这些都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因为我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懂得了读书的快乐。

任何事情都是从读书开始的,而读书的好处不仅仅是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是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读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是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每天读书,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去悄悄走近自己的梦想。

虽然路途艰辛,但是只要不放弃,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我看来,梦想就好比是那座远方的山,只有不断努力去攀登,才有可能看到山下的美景。

而我现在也会悄悄对自己说:加油,你一定可以的!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去悄悄走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和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肯定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的。

让我走进你 教学设计

让我走进你  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之:执教:成都市成华区双林小学 孟荍让我走近你《让我走近你》成都市双林小学孟荍学情分析“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残疾人、老年人、贫困家庭及失学儿童也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但是大部分孩子没有近距离地接触和认识这些弱势人群。

其中只有老年人的接触要多一些,而对于贫困家庭及失学儿童的了解就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接触过,因此对这些弱势人群没有形成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我执教的四年级四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优越,有着善良的本性,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但往往又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一切既好奇,又很麻木,不懂得关心人,对每天照顾他们的老人很漠视,更不懂关心爱护弱势人群。

因此,在教学前就布置了课前调查任务:任选一类弱势人群和他们共同生活一天,观察他们生活的不便和困难,完成调查表。

以此让学生真正走进弱势人群,体验他们的生活,加深学生对他们的认识,只有在学生对生活有了充分的感悟之后才能真正从心里关爱、理解和尊重弱势人群。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调查、换位体验等,了解弱势人群的生活状况。

2、理解和尊重弱势人群,产生关爱他们的愿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让我走近你”调查表、“心语”卡、眼罩、CAI课件。

学生准备:走近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及失学儿童与他们生活一天,完成“让我走近你”调查表。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引情。

(课件播放对比图片)同学们,春天来了,我们用眼睛看到了灿烂的阳光、缤纷的花朵、广阔的田野;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在春风中自由地游戏、在大自然中尽情的奔跑、在美丽的学校里学习,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在我们身边却有一些人,他们中有的看不到美丽的风景、有的听不到动人的音乐、有的感受不到奔跑的快乐、不能在像样的学校里学习、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有的只能在贫穷和寂寞中度过孤独的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了解他们的生活。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感受美的存在和魅力。

2.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4.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视频、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

2.环境准备: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幼儿能够自由发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美丽的风景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色。

2.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美。

(二)基本环节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美,如:墙上的画作、窗台上的植物等。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美。

3.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美,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1)绘画环节①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美。

②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③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创作灵感。

(2)手工环节①教师出示一些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出自己心中的美。

②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③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创作灵感。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美。

(三)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

2.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创作美术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说出自己心中的美。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感受美的存在和魅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3.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操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走进美术教案(通用7篇)

走进美术教案(通用7篇)

走进美术教案(通用7篇)走进篇1一、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发明性地装饰与表示。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情境:1、师:最近我们熟悉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漂亮舒适,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假如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二)讨论欣赏:师:走走走,出发啦!1、讨论一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

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

(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2、讨论二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

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

(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

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名堂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外形,排列形式)。

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三)联想创作: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

提示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中班艺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中班艺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一、教案主题:中班艺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二、教案目标:1. 让幼儿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三、教学内容:1. 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

2. 通过艺术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 学习简单的艺术技巧,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审美情感。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

2. 准备艺术活动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准备音乐、舞蹈等音响设备。

一、欣赏篇:美丽的世界1. 教学目标:让幼儿欣赏到各种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2. 教学内容:欣赏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作品。

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艺术作品展览,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爱和感受。

二、绘画篇:我的梦想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梦想。

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幼儿用彩笔描绘出自己的梦想世界。

三、手工篇:快乐的小动物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手工技巧,如剪纸、粘贴等,制作快乐的小动物。

3. 教学活动:教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属于自己的快乐小动物。

四、音乐篇:欢快的舞蹈1. 教学目标:让幼儿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模仿动物、植物等。

3. 教学活动: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舞蹈,模仿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动作。

五、舞蹈篇:美丽的彩虹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让幼儿在舞蹈中体验到美的力量。

2.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走步、跳跃等,编排成美丽的彩虹舞蹈。

让我走近你教案

让我走近你教案

让我走近你可爱的动物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五组第一课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为什么喜欢它,并以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下来。

3、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一份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播放小短片)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短片,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在这节课里我们还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了解动物最多,表现最好的同学中评选一位“爱心小天使”。

大家努力吧!二、比比看,谁认识的动物多?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

2、看后说一说,能认识哪个动物,并能简单说说对它的了解。

3、指名学生说。

说得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

生:我认识老虎,它兽中之王。

生:我认识孔雀,它开屏时非常美丽。

生:我认识大象,它的鼻子很长。

……三、活动:给动物排排队。

1、出示课件,让学生明白活动要求。

2、把动物按下面的要求排排队。

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3、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四、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动物。

1、明确说话内容。

师:说一说这么多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2、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怎样来表达自己喜欢什么。

师:同学们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它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它们是怎么说的呢?3、指名学生说一说。

4、引导学生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五、画一画。

1、指导学生看书中的图画,明确画画要求。

师:同学们看书中的小朋友在他的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生:(学生自收回答)师:同学们,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画下来吗?生:能。

师:那你们就动起笔来,画一画你喜欢的动物吧!你也可以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配上一些环境和一些话语。

(出示课件)2、学生自由作画,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画完后,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他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六、活动:找找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中班艺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模板

中班艺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模板

一、教案名称:中班艺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第一课时)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欣赏等方式,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审美情感。

2. 培养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内容:1. 观察周围的美景,感受自然美。

2. 欣赏绘画作品,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

3. 进行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五、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或周边的美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美丽事物,感受自然美。

2. 展示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

3. 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4. 组织学生相互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用绘画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八、教学资源:绘画材料、作品展示、自然环境。

九、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创新。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收获,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是第一课时的教案,后续的章节可以根据这个模板进行编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六、教案名称:中班艺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第二课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九、教学内容:1. 听赏经典儿童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培养音乐素养。

3. 进行音乐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十、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听赏经典儿童歌曲,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教授简单的音乐节奏,引导学生跟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设计: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设计: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设计:让美走进孩子心中一、教学内容本次艺术教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绘画。

通过绘画让幼儿了解五颜六色的世界,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美无处不在。

二、教学目标1.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本次绘画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产生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将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2. 色彩和形状的认知幼儿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和环境,发现五颜六色的世界,认知不同颜色的名称,并了解到不同形状的物体。

3. 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通过绘画,幼儿需要动手操作,不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让他们的手指更加灵活,更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流程第一步:认识颜色和形状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幼儿园的物品或拼图,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学习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名称。

第二步:选择画板和颜料老师在放置几副待绘画的画板后,让幼儿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画板,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心仪的颜料。

第三步:开始创作首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案,让幼儿可参考并仿照。

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所见的世界进行想象,随意发挥创意,自由画出自己的作品。

第四步:互相评价绘画完成后,老师可介绍幼儿几种评画法,如“阳光评画法”、“儿童艺术评论法”等,让他们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

第五步:收尾教学结束后,老师应对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进行整理,让他们在了解组织管理的同时,也收获了创造的成果。

四、教学评价通过对幼儿边画边想象的方式进行艺术教学,观察到幼儿在自由创作的同时,带着想象力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某些绘画技法也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提高。

同时,老师也能随时了解到幼儿的心理状态,及时为他们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总结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学习技能,更希望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了解生命的不同面貌,开启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大门,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并伴随他们一生。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美术课程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美术课程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美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幼儿体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术创造力。

2.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春天的花朵》:让幼儿通过观察春天的花朵,学习用色彩和画笔表达春天的美丽。

2.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让幼儿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学习用画笔和手工制作表现动物的可爱。

3. 第三课《美丽的家园》: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用画笔和手工制作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4. 第四课《快乐的家庭》: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用画笔和手工制作表现家庭的快乐时光。

5. 第五课《我的梦想》: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用画笔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梦想。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游戏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准备一个宽敞的美术创作空间,以便幼儿自由发挥。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术创造力。

2. 通过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评价他们的手工技能。

六、教学实施步骤: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花朵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花朵的美丽。

2.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画春天的花朵,边画边讲解绘画技巧。

3. 创作时间: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画笔和颜料创作春天的花朵。

4. 分享与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和评价。

七、教学实施步骤: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可爱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2.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画一个可爱的动物,边画边讲解绘画技巧。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一上《第1课让大家认识我》说课稿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一上《第1课让大家认识我》说课稿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一上《第1课让大家认识我》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让大家认识我》是人美版美术一上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对自己绘画能力的怀疑,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信地展示自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绘画活动,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范画作品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绘画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教师简要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总结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内容:1. 绘画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绍。

2. 绘画的基本技巧训练。

3. 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进行绘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绘画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画材料及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2. 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图片或实物,如花草、动物、建筑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绘画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

2. 教学实践: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花草、动物等,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绘画示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作品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大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色彩搭配和创作思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2. 邀请美术专业人士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成就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美术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美术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美术课堂走进学生心灵美术课堂能够通过美的艺术作品来感染学生的心灵。

纵观世界各地的美术作品,不难发现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和灵感。

著名画家梵高的《星夜》就是他内心强烈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的体现,而莫奈的《睡莲》则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

这些作品无疑会在观者心中引起共鸣,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徜徉。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来感染学生的心灵。

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观看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我们可以带学生去美术馆参观大师级别的作品,或者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优秀的艺术纪录片。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共鸣和触动。

美术课堂还能通过创作过程和体验来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倾注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用他们的画笔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美术作品往往是学生心灵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和思想,从而增强自我认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创作主题和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对自然的感悟来进行作品创作,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创作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并且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成长。

美术课堂还能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心灵品质和情感素养。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作品和艺术家,从而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艺术教育还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品格。

美术课堂可以说是最能走进学生心灵的一门学科之一。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过程和体验,以及艺术教育的方式,美术课堂可以感染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灵成长。

走近美术说课稿

走近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10级美术学院(2)班的谢韶华。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近美术》,我主要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这六个方面来设计本课。

一、教材分析
《走近美术》这课是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美术教科书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以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和特点,学习美术欣赏的入门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绘画的主要种类以及特点,懂得绘画作品欣赏的入门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区分各类绘画作品及其各自特点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

2、难点:掌握绘画类别及其不同角度的分类。

3、解决方法:准备多媒体课件,欣赏、讲解收集的绘画作品,要求学生课后去收集美术作品并将其进行分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欣赏法
五、教学过程
首先是通过观看欣赏绘画作品来导入本课课题,接着用提问法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来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注意力,然后再用欣赏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用讲授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六、课后总结与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美术中绘画的不同种类,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术中除了绘画其他的门类。

课后同学去预习一下,并收集美术作品且将其分类,老师下节课要检查。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谢谢大家!。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

“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课例及点评1. 引言1.1 教学课例悄悄变化的我简介教学课例"悄悄变化的我"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变化和成长。

通过这个课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成长过程,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从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变化和成长,并通过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个课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个课例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内容超过2000字,请继续优化】2. 正文2.1 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实现对“悄悄变化的我”的理解和感悟。

以下是实施步骤的具体内容: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主题,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通过一个小故事、一段视频或者一首歌曲。

2. 学习内容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悄悄变化的我”这一主题的内涵和意义,让学生对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悄悄变化,可以是身体、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4. 观看图片、视频或听取小故事: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阶段人们的“悄悄变化”,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变化的过程和影响。

5. 个人思考与总结:让学生个别思考,写下自己对“悄悄变化的我”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是一篇小作文或者一段自我反思。

6. 分享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以上实施步骤,学生可以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全面理解和感悟“悄悄变化的我”的主题内涵,实现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深刻认识。

2.2 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是对教学课例"悄悄变化的我"的关键部分,通过评价教学效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让美走进孩子心中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

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

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

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

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

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

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

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

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

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幼:漂亮师:哪儿漂亮?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幼:我想扮成花儿师:那你准备怎样做?幼:......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幼:我想跳舞我想散步......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综合课,让我悄悄走近你——《与蔬菜交朋友》案例分析盐官镇丰士中心小学张敏玉综合性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为此,我们的《美术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而今年我又有幸参加了海宁市美术教研员俞学良老师负责的省级课题《中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的研究工作,下面我就结合一年级自编教材《与蔬菜交朋友》谈谈我在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的看法与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且还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前的准备酝酿阶段、课后的拓展延伸阶段的综合。

我认为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应该和语文、数学一样有预习有准备,如能提前布置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简单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思考,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收获,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课堂只是学生展现所知、所感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与互动中获得新知,提升能力。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对于我们做美术教师的来说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加强美术与学生课外生活的联系,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加以巩固与拓展,真正对学生的生活和身心产生一些影响,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这就是我把下面综合与探索案例划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时间段的原因。

)课前——准备酝酿阶段走进菜场识蔬菜在教学《与蔬菜交朋友》一课前,我出示了一颗茭菜,但全班只有的学生能不假思索喊出它的名字。

于是,我布置给学生一个有趣的任务:星期六或星期日起个早,陪妈妈去买菜,看见不认识的蔬菜请妈妈教一教,再看一看,摸一摸,回家后再去尝一尝。

孩子们欣喜的答应了。

星期一,就有孩子来向我汇报:“老师,昨天我陪妈妈买菜,认识了花球菜,它看上去圆圆的,摸上去糙糙的,掰开后就变成了一朵朵小花。

”“老师,我认识了芹菜,它长长的,弯弯的,上面长着手掌一样的小叶子,有点像柳条。

”“老师,我还看见了许许多多红红的小辣椒,妈妈说要买一点回家炒菜吃,我偷偷尝了尝,差点就把舌头辣掉了。

”……(无庸置疑,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那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如何让美术深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孩子的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时时有美术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培养学生带着美术的眼光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之中,观察生活的各种变化,引发对生活的各种思考。

如在以上案例中我要求学生走进菜场,去看一看蔬菜的形与色,摸一摸蔬菜的质与感,不正是在尝试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吗?当孩子学会用美的眼光走进生活,他们会看到更多生活的美丽,品尝更多生活的快乐。

)初步调查知蔬菜我将孩子分成若干个四人组成的合作小组,布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途径去了解蔬菜的用途,看哪一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最丰富。

瞧,他们虽然识字不多,但他们会用拼音去学习,还不时争论几句,不相上下时,便请老师做裁判。

而有的孩子去请教老人、家长,还有的孩子则请大人帮忙上网查阅资料呢,如沈铭伦小组通过请家长上网查资料知道了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它里面有许多胡萝卜素,多吃对眼睛有好处。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知识来源途径的多样化,如看到的知识(电视上、网上、课外书上)、间接的知识(听老人、父母、同学讲的知识)、也有一些生活经验的知识(如大蒜可以杀菌),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

在查寻资料资料的过程中,促进了手、眼脑、口的协调互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孩子作好充分准备,带着自信、从容走进课堂时,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成功、更出色。

)课堂——交流互动阶段师生游戏猜蔬菜1、生猜教师爱吃的蔬菜师:谁想知道老师最爱吃哪一中蔬菜?(指名一生上台,并蒙上双眼,老师拿出一只番茄,面向全体学生)师:谁来说说,老师爱吃的蔬菜有什么特点?生:老师爱吃的蔬菜是圆圆的、红红的。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蛋吃,营养非常丰富。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像只红红的小柿子,可漂亮了。

(被蒙上眼睛的学生:西红柿)2、老师猜学生爱吃的蔬菜。

师:老师也想猜猜小朋友爱吃的蔬菜是什么,谁愿意请老师来猜猜?(指名一学生上台拿蔬菜,教师闭上双眼,待该生将蔬菜放回篮中后,教师睁开双眼)师:谁来说说××同学爱吃的蔬菜有什么特点?生:××同学爱吃的蔬菜是桔红色的,长长的。

生:××同学爱吃的蔬菜也是小白兔最爱吃的。

师:是胡萝卜吗?生:对。

(掌声)师:还有谁想请老师猜?生:××爱吃的蔬菜像小刀,荚上有很多毛。

生:××爱吃的蔬菜毛茸茸的,里面包着两三颗绿油油、圆滚滚的小豆子。

生:××爱吃的蔬菜营养很丰富,妈妈说它有很多蛋白质,可以做豆腐。

师:是毛豆吗?生:对。

(掌声)……3、小组互猜。

4、全班交流。

(美术课堂与语文课、数学课有着很大的不同,它自由、开放,不拘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能结合教学实际融游戏、表演、竞赛、实验等教学方法为一体,处处给学生主动性,时时给学生新鲜感,学生将学得更好,更开心。

但在具体实施时,我们更应该在“精”字上下工夫,出成效。

如在以上案例中,我虽仅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但却形成了“自猜——对猜——互猜——交流互补”一条龙,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观察力,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是我第二次提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的,我们的美术教学已不仅仅停留在技法、技能的传授上,它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应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理想的实现。

在以上案例中,我利用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有个性地说,把“说”作为训练的重点,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不同寻常的发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我结合了美术自身的特点,注重形象性,在与实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自身素质。

)交流展示说蔬菜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最爱吃的蔬菜,其实所有的蔬菜我们都要吃,这是为什么?生:因为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

师:那谁来说说看蔬菜有哪些营养?生:我在电视上曾经看到过,知道冬瓜可以治中暑、发烧,还有助于减肥呢!生:我听爸爸说菠菜不能和豆腐一块儿烧,会产生一种东西,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生:我在拼音报上看到芹菜能降高血压呢!……(在这一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美术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围绕“蔬菜的营养”做文章,使课堂成为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在交流互动中获得新知,提高认识。

过去的美术教学过分强调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而当代的美术已把美术教学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我们的美术教学应创设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

当文化融入美术之中时,形成一个提高学生内涵的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时,便提升了美术的品味,促进了美术的发展。

如在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知识,再去审视我们的美术创作时,也许他就会想得更多、更深,创造力的翅膀会飞得更远。

)实践操作用蔬菜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交上了自己的蔬菜朋友,现在,让我们来动动双手和大脑,做一做美丽的蔬菜拼盘。

(在音乐声中,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参与活动,并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览。

并请学生进行介绍。

)生:我做的是“红老鼠”,用红萝卜做成长耳朵,还有短尾巴,瞧,它多可爱!生:我们做的是“小乌龟妞妞”,多漂亮啊!生:我们做的是“金鱼戏水”。

……(引导学生动手拼蔬菜拼盘,体现了学会探索是综合课目的的理念。

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和实际的生活体验,在不断尝试成功中走向成功。

)课后——拓展延伸阶段亲身体验种蔬菜由于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种蔬菜的习惯,于是我们就尝试了在教室的画盆里种蔬菜的实践活动。

如冬春两季就种上榨菜、青菜,夏天豆类较多,就种上一些蚕豆、豌豆,秋天呢,我们就撒上些萝卜籽,等着它快快长大。

这里有播种,有收获,有发现,有惊喜,它成了孩子们最为关注的绿色小天地。

偶尔我们也画上一画,记录一下蔬菜的成长过程,描绘一下蔬菜长大后的模样,孩子也乐在其中。

(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但那绝对不是一个圆满成功的句号。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思考如何把学生这种激情延伸到课外,真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立足于现实,利用农村的独特优势,在教室里种上各类蔬菜,让这些生活在田野里的朋友,走进教室,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这一开开心心的活动中,孩子们加深了对蔬菜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步发展内化为关心蔬菜,喜欢蔬菜,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以上我结合课例谈了谈我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具体做法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这里,我认为在实施“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是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开发,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时我们要把涉及的所有的各门学科知识都罗列进来。

只有当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时,使儿童易于理解,促进儿童的学习,这才是综合课程的目标。

总之,综合课程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目的。

2、我们综合课的前提是保留学科的基本特征(学科知识技能),突出美术课独特魅力和优势,再扩展其外延。

3、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静态的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化为动态的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