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所见》练习题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1.古诗二首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1.古诗二首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1.古诗二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f ú r óng lu ò y áng shu ǐ h ú d à y àn qi án k ūn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三、写出同音字。

r ón ɡ 芙( ) ( )液 ( )树 h ú 水( ) ( )涂 ( )芦y àn 大( ) ( )子 ( )台 qi án ( )面 ( )坤 花( )四、比一比,再组词。

蓉( ) 洛( ) 壶( ) 雁( ) 砚( )容( ) 格( ) 壳( ) 鹰( ) 现( )五、 选出下面的加点的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1.遁.逃( ) A .逃走,逃避。

B .隐藏;消失。

2.墨梅..( ) A .梅花的一个品种。

B .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3.一片冰心..( ) A .著名作家。

B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诗人以“ ”自喻,表明自己 的精神品格。

2.《塞下曲》是一首( )A.送别诗B.写景诗C.边塞诗D.叙事诗3.《墨梅》中的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七、品析诗句。

.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①这两句诗用 的寒冷衬托将士们 的热情,表现了将士们的爱国情怀。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遁.逃(d ùn d ūn ) 洗砚.(y án y àn ) 墨痕.(h én h éng ) 王冕.(mi ǎn m ǎn ) 单.于(ch án d ān ) 单.独(ch án d ān )②这两句诗赞美了墨梅的高风亮节,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018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三级上册语文3课件.古诗二首第2课时 所见

2018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三级上册语文3课件.古诗二首第2课时 所见

识字解词
我会读
zhèn


yì chán
yuè






(2)老师指名认读 (3)小老师领读
(1)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识字解词
振奋 共振 振 意 欲 忽 安静 欲念 欲望
意思 忽然
意义
忽视
我来组词
形近字
奇 骑
(奇怪) (骑马)
哥(哥哥) 歌(歌声)
新知讲解

作者所看见的
见 (清)袁枚
精读课文
作者描写的是夏季。蝉鸣是夏季所特有的。
3.作者看到这些景物的心情如何?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朗读本诗可以感受到作者愉悦的心情。
本诗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我来组词
精读课文
五、品读诗文,分析下列问题 ?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句诗中描
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
出,因为他害怕自己的歌声把蝉给吓怕了。
我来组词
4.品读全诗,分析牧童的形象。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他高坐牛背、大声唱歌
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
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 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 漫、好奇纯真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拓展阅读 诗人笔下描写过各种各样儿童,你都读过哪些相关的古诗。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拓展阅读
夜书所见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夜宿山寺》同步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百尺()星辰()恐()2. 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 )(3)他们一家就住在巴掌大的房屋里。

(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5)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阅读李白的《夜宿山寺》,完成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1)首句通过哪些词语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的?其实,这种手法在李白的其余古诗中我们也见到过,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赏析“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恐惊”一词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高楼,这里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天上的星星统称。

恐怕。

2.(1)夸张;(2)排比;(3)夸张;(4)比喻;(5)反问课后能力提升:1、(1)危高百尺试题分析:“哪些、词语、正面”是审题的关键点,正面写楼高的语句只有“危楼高百尺”,所以仔细揣摩这句话,我们可提取出“危、高、百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传《8.古诗二首》知识点归纳(后附习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传《8.古诗二首》知识点归纳(后附习题)

8.古诗二首夯实基础、知识点精析知识点(一):生字——听说读写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 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10 个生字。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 生熟练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汉字、分析汉字的笔顺笔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喜 欢写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是课标中 1、2 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因此 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充分感受汉字的形美。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 【我会选】 欲穷(qióng qóng) 瀑布(pù bào) 火炉(lú lóu) 【我会写】 gāo lóu yòng jìn shān chuān yān huā zhào kàn huáng s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两首诗 传颂已久,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想象古诗所 描绘的画面,这样就能较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古诗词语 言的优美。

知识点二:阅读训练 【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快乐阅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夕阳西下,黄河奔流的景象,还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a、依靠 b、同意 c、按照【根据不同的语境填写诗句】(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我看到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而下,那么壮观,不由地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有答案-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_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卷(1)

小学语文-有答案-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_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卷(1)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运用1. 看拼音写汉字。

2. 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藏________,浮萍________。

不解:________踪迹:________一道:________开:________。

意思:________。

3. 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意________蝉,忽然闭口立。

欲:________捕:________鸣:________意思:________。

4. 比一比,再组词。

5. 解释下列词语。

小娃:________。

撑:________。

艇:________。

白莲:________。

牧童:________。

林樾:________。

6. 多音字组词。

7. 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________8. 写出诗句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________。

9. 写出诗句的意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____10. 默写《所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阅读完成练习。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这段话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

(3)造句:……也……:________。

阅读完成练习。

牵牛花有着细长的花柄,花柄的尖端有五片花瓣儿,花瓣儿的中心有几根细细的花蕊。

它好像很神气地向着天空,“滴滴答答”地吹着它那粉红色的小喇叭。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

(2)短文依次描写了牵牛花各部分,下面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花柄花瓣花蕊②花瓣花蕊花柄③花蕊花柄花瓣(3)选词填空。

细长的细细的________花蕊________花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运用1.【答案】牧童,林樾,歌声,鸣蝉,小艇,白莲,踪迹,浮萍【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古诗二首(池上、所见)【解析】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_第15课_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10)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_第15课_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10)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第15课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10)一、基础练习1. 用“√”画出带有后鼻韵母的字。

2. 拼一拼,写一写。

平静的hú miàn________ 上,碧绿的圆盘似的lián yè________中露出朵朵hé huā________,在阳光的照射下,显观出wú qióng________的魅力。

3. 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映日荷花别样红()A.格外B.不一样C.别的样子4. 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窗含西岭千秋雪()A.秋季B.某个时期C.年5. 把古诗与相对应的解释连起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之秀美。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是________朝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地点)________(时间)的景色。

(3)这首诗是诗中有画。

诗中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绝句》﹣﹣草堂之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对子。

(5)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对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提升延伸阅读。

春日游湖上【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①桃花蘸(zhàn)水②开。

春雨断桥③人不度④,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夹岸:两岸。

②蘸水:碰到了湖水。

③断桥:水把桥面淹没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练习题及答案

18 古诗二首
一、连一连.
kǒng sì lú chén lǒng
寺辰恐笼庐
二、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cāng máng guāng yīn jīng xiàbùgǎn
危楼:
百尺:
恐惊:
草低:
四野:
四、课文整体梳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朝()、这首诗用()的手法.把山寺的()和夜晚的()写得非常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川》哪两句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五、重点段落品析.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敕勒歌是一首朝时的民歌.
3.穹庐是指
4.“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
六、写一写.
最高的楼、用诗句表示: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田野苍茫光阴惊吓不敢
三、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恐惊:唯恐惊动.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四、1.李白夸张高静
2.敕勒川川阴山天野风草牛羊
五、1.笼盖四野天苍苍 2.北 3.蒙古包 4.现
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8古诗二首教材习题pptx课件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8古诗二首教材习题pptx课件新人教版

读一读,记一记。(构词方式不同)
qiónɡ jìn
穷尽
意思相近
1234
shān qiónɡ shuǐ jìn
山穷水尽
yān yún
烟云
意思相对
yān xiāo yún sàn
烟消云散
cénɡ dié
层叠
意思相近
shān chuān
山川
意思相对
1234 cénɡ lín dié cuì
层林叠翠
mínɡ shān dà chuān
感受(后两句): 登楼望远 所见(前三句): 香庐峰、云雾、瀑布等
所想(后一句): 天上的银河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参考答案:
(1)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滔滔黄河水朝着大 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2)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 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8 古诗二首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来自架《登鹳雀楼》前两句 语气舒缓,声音适当拖长
后两句 语调激昂,读出积极向上 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
读得舒缓,读出云雾缥缈的意境
声音响亮,读“三千尺”时可适 当拖长音,以增强气势
想象画面背诵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景物(前两句): 白日、山、黄河、海
名山大川
1,3→相对 2,4→相近
1,3→相近 2,4→相对
照样子仿写: 见识——见多识广 天地——(天长地久) 言语——(千言万语) 花草——(奇花异草)
清秀——(山清水秀) 奇怪——(千奇百怪) 长短——(取长补短)

教科版一年下语文4古诗二首《村居》《所见》

教科版一年下语文4古诗二首《村居》《所见》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gǔ shī yān shǒu tóng 古 诗 烟 首 童
sàn guī zǎo chèn zhǐ
散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ɡǔ

古人 古老
cūn

山村 村长 村子
chūn

春天 春风
tónɡ

童年 儿童
xué

学生 大学 学习
zǎo

早上 清早
d ōn ɡ

东方 东西
fànɡ

放心 放学
zhǐ

白纸 纸巾
古诗童 早 烟 纸 归 散 趁 首
古 童 趁
诗 散 早
首 归
烟 纸
把诗句补充完整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 )。
拂堤( 杨柳 )醉( 春烟 ( 儿童 )散学( (
归来早 ), )鸢。
忙趁东风放纸
蝉:又名知了。
雄蝉近腹的基部 有鼓膜,震动膜 时能发出响亮的 声音。
牧 所 骑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_古诗二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_古诗二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古诗二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读拼音,写汉字。

2. 给下面加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苔(tǎi tái)藓________ 扣(kōu kòu)门________3. 比一比,再组词。

4. 一字组多词。

5. 我会查字典。

(1)扉:共________画第五笔是________。

(2)墙:共________笔,第三画是________。

6. 读古诗,填写诗句。

游园不值________屐齿印苍苔,________柴扉久不开。

春色_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________来。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

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

7. 我会理解,我会选择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值得 B.遇到 C.价钱(1)游园不值()A.应该B.爱惜C.可怜(2)应怜屐齿印苍苔()A.前移动。

B.跑。

C.离开;去。

(3)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8. 你会读吗?(用斜线划出两首诗的读诗节奏)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根据诗句的意思,把诗句写在横线上。

A.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________B.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________9.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梳头花落未成茵。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写的。

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古诗二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答案】住宿,追赶,蝴蝶,红杏,枯黄,寻找【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古诗二首(池上、所见)【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_古诗二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_古诗二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二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知识达标1. 看拼音写词语。

2. 选择正确的读音。

3. 选一选。

4. 连一连。

《春夜喜雨》的作者是()A.杜甫B.苏轼C.苏辙“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怜”表示的是什么意思?()A.可怜B.爱惜C.珍惜“青苔”是什么植物()A.蕨类植物B.木本植物C.苔藓类植物“柴扉”表现了园得什么特征()A.豪华B.庄重C.简陋五、课内阅读巩固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泊船瓜洲》②《游园不值》③《题西林壁》④《静夜思》⑤《示儿》⑥《春夜喜雨》⑦蕙崇《春江晓景》⑧《早发白帝城》(1)苏轼________(2)王安石________(3)李白________(4)陆游________(5)杜甫________(6)叶绍翁________。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蕙崇《春江晓景》中,静态描写的事物是________,作者联想出来的事物是________,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

(2)《游园不值》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而“一枝红杏”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

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2)应怜________印苍苔,小扣________久不开。

_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________,这首诗抓住春雨的特点展开。

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________,讴歌春雨________之功。

(2)《游园不值》中诗人是怎样的一个情感变化过程________,诗中最后两句暗含了怎样的哲理________。

十、课外拓展阅读阅读。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_古诗二首_出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_古诗二首_出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出塞》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达标1. 基础演练(1)如果你会写不会读“塞”字,你应该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2)如果你会读不会写“秦”字,你应该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序________。

二、选择题《出塞》是一首()A.山水田园诗B.赠友送别诗C.边塞诗王昌龄是()代诗人。

A.宋B.唐C.清《塞下曲》的作者是()A.卢纶B.王之涣C.杜牧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A.《清明》B.《回乡偶书》C.《从军行》三、填空题(________时明月________,万里________人________。

但使________飞将在,________胡马__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诗句中“但”的意思是________。

概括这首诗的意思________照样子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麻磨(麻)雀(磨)面(磨)难艰坚________ 难________ 硬________ 苦击出________ 现打________发________鼓传花诵读《出塞》古诗,回答问题。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但使:________(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_______(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________(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出塞》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达标1.【答案】部首,宀,10音序,Q,qín【考点】查字典古诗二首(池上、所见)【解析】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

古诗之《所见》练习附答案

古诗之《所见》练习附答案

古诗之《所见》练习附答案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练习
1.默写题。

(1)牧童骑黄牛,( )。

(2) ( ),忽然闭口立。

(3)诗中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的诗句是
()
(4)诗中描述了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的诗句是( )
2.选出错误的一项。

A、诗中第一二句,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B、诗中第二三句,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

C、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D、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

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3.说说你对此诗思想情感的分析。

练习答案
1.默写题。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D“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改为“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

3.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如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lóu fáng jìn tóu xiāng lúhuáng héyān huǒshān shuān rìzhào céng cì2.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依(yīyí)靠欲(yùyú)求贫穷(qióng qóng)瀑(pùbù)布遥(yáo yào)远疑(yíyì)是3.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径孤遥啼经狐摇蹄4.选择带下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A.依靠B.同意C.按照(2)黄河入海流。

()A.参加到某种组织中B.进来或进去C.收入(3)欲穷千里目。

()A.需要B.将要C.想要(4)更上一层楼。

()A.更加B.再C.想要5.选一选。

(填序号)(1)“遥看瀑布________前川。

”横线上应填入的字是()A.飞B.挂(2)《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李白B.王之涣(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只有再登上一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外B.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我会用学过的古诗词知识填空。

6.小明学习很努力,老师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欲穷千里目,。

”7.我站在草原上,看到天空蓝蓝的,草原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牛羊从草丛中露出身影,不由地想起诗句:“,,。

”8.看到瀑布从高处落下,分外壮观,我会说:“,。

”9.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2)《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_第1课_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10)有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_第1课_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10)有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第1课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10)一、基础练习1. 把生字和对应的音节连起来。

莺 fú 拂dī 堤yīng 醉liǔ 柳 zuì咏zhuāng 妆yǒng2. 拼一拼,写一写。

ㅤㅤ春风会变魔术,轻轻一吹,就为乡cūn________梳zhuāng________打扮,它把柳枝jiǎn________成一根根bì lǜ________的sī________带,十分美丽。

3. 比一比,选字组词。

《村居》美丽春光。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①草长莺飞二月天。

()A.二月份的天空。

B.早春二月。

②拂堤杨柳醉春烟。

A A.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像在抚摸着堤岸。

B.春风吹拂着堤岸上的杨柳。

(2)与右图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

诗句描写了________(季节)的美景。

快乐儿童。

(1)儿()散学(),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散学”的意思是()A.放学。

B.开学。

②“东风”的意思是 B A.冬风。

B.春风。

(2)与右图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

诗人选写的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咏柳》柳树之美。

(判断对错)“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在此处指一种丝织的带子。

________(判断对错)(《咏柳》)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柳树的叶子比作“碧玉”,不仅写出了柳树的绿,还让绿有了亮度;把柳条比作“丝织的带子”,写出了柳树柔美的样子。

两个恰当的比喻表现了柳树的生机勃勃。

________(判断对错)(《咏柳》)联想之奇。

后两句诗先用________的形式来赞美柳叶,然后用________的修辞,把________比作剪刀,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三、拓展提升延伸阅读。

绝句【唐】杜甫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yuān yāng):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
字词乐园
我会读
yī jìn y qión
cénɡ
依次 尽头 ù欲望 g 穷尽 一层
lú yān pù bù yáo chuā
香炉 紫烟 瀑布 遥望 前n川
多音字
(jìn)尽头 尽力 尽
(jǐn)尽管 尽快
例 尽(jǐn)管很累了,我还是尽(jìn) 句 力往前跑。
“千里”“一层” 都是虚指,理解为“更 远”“更高”之意。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寓意: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一、二 所见句
三、四 所思句
站得高 看得远
主旨提炼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 写景,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营造了景 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诗 人登楼所思,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 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初读感知
有一天,诗人王 之涣登上了鹳雀楼, 他看到什么呢?让我 们一起去看看。
品读鉴赏
你在文中圈出了哪些景物?
白日

黄河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作者站在鹳雀
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 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 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宏大的画面。
朗读节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楼 所见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同步练习(含答案)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9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bù gǎn yīn tiān tián yě cāng máng二、填空题2.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京+(忄)=惊(惊喜)以+( )=_________( )京+( )=_________( )月+( )=_________( )仓+( )=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阴( ) 惊( ) 似( ) 见( )明( ) 凉( ) 以( ) 现( )4.多音字组词笼lǒng________ lóng________见xiàn________ jiàn________好hǎo________ hào________5.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_____________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_____________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 ,他有_____之称。

这首诗运用________的手法把山寺的________和夜晚的________写得十分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歌》是_____民歌,诗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草原壮阔、一望无际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而诗中的点睛之笔“_____”则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7.看图,将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紫烟,______瀑布________。

飞流直下___________,疑是银河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黄河______________。

欲穷______________,更______________楼。

三、信息匹配8.读句子,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1)天上的白云像一团棉花似(sì shì)的。

古诗二首-所见练习题

古诗二首-所见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四《古诗二首-所见》练习题一、我能正确读下列生字。

所牧捕蝉闭立二、读拼音写生字shī lín tóng 古树牧huáng bì牛关三、形近字组词牛()关()闭()林()午()天()问()木()四、写反义词关闭----()捕捉----()五、写近义词鸣----()捕----()六、连线题牧童振林跃歌声捕鸣蝉意欲骑黄牛忽然闭口立七、按课文内容填空牧童骑,歌声振跃意欲蝉,忽然口。

八、选择合适的字填写1、妈妈轻轻的(关闭)上了门。

2、意欲捕(鸣叫)蝉。

3、小明犯了错误,老师罚他(立站)在门口。

九、整齐的抄写下列词语。

捕捉牧童黄牛关闭树林十、默写古诗《所见》十一、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十二、加标点符号1、牧童说这声音真好听2、多美的树林啊十三、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后写小牧童(),这从()到()的变化,写得既突然有自然,把小牧童()、()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十四、画一画我想给《所见》画一幅插图。

十五、我要把下面这首诗背下来。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答案一、我能正确读下列生字。

略二、读拼音写生字古诗树林牧童黄牛关闭三、形近字组词牛(黄牛)关(关闭)闭(关闭)林(树林)午(午后)天(天气)问(提问)木(木头)四、写反义词关闭----(打开)捕捉----(释放)五、写近义词鸣----(叫)捕----(捉)六、连线题牧童振林跃歌声捕鸣蝉意欲骑黄牛忽然闭口立七、按课文内容填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跃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八、选择合适的字填写1、皮皮轻轻的(关)上了门。

2、意欲捕蝉(鸣)。

3、小明犯了错误,老师罚他(站)在门口。

九、整齐的抄写下列词语。

略十、默写古诗《所见》略十一、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最新整理)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练习题及答案

18 古诗二首
一、连一连。

kǒng sì lú chén lǒng
寺辰恐笼庐
二、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cāng máng guāng yīn jīng xiàbùgǎn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
百尺:
恐惊:
草低:
四野:
四、课文整体梳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朝(),这首诗用()的手法。

把山寺的()和夜晚的()写得非常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川》哪两句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五、重点段落品析。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敕勒歌是一首朝时的民歌。

3.穹庐是指
4.“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
六、写一写。

最高的楼,用诗句表示: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田野苍茫光阴惊吓不敢
三、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恐惊:唯恐惊动。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四、1.李白夸张高静
2.敕勒川川阴山天野风草牛羊
五、1.笼盖四野天苍苍 2.北 3.蒙古包 4.现
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所见》练习题
———————————————————————————————— 作者:
———————————————————————————————— 日期: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四
《古诗二首-所见》练习题
一、我能正确读下列生字。
所 牧 捕 蝉 闭立
二、读拼音写生字
shī lín tóng
意欲捕蝉鸣:鸣:叫。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忽然闭口立:闭:停止。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十二、加标点符号
1、牧童说:“这声音真好听?”
2、多美的树林啊!
十三、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静态),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意欲 蝉,忽然 口 。
八、选择合适的字填写
1、皮皮轻轻的(关 闭)上了门。
2、意欲捕蝉(鸣 叫)。
3、小明犯了错误,老师罚他(立 站)在门口。
九、整齐的抄写下列词语。
捕捉 牧童 黄牛 关闭 树林
十、默写古诗《所见》
十一、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意欲捕蝉鸣:
忽然闭口立:
十二、加标点符号
1、牧童说 这声音真好听
十四、画一画

十五、我要把下面这首诗背下来。

古 树 牧
huáng bì
牛 关
三、形近字组词
牛 ( ) 关( ) 闭( ) 林( )
午 ( ) 天( ) 问( ) 木( )
四、写反义词
关闭----( ) 捕捉----( )
五、写近义词
鸣----( ) 捕----( )
六、连线题
牧童振林跃
歌声捕鸣蝉
意欲骑黄牛
忽然闭口立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牧童骑 ,歌声振 跃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答案
一、我能正确读下列生字。

二、读拼音写生字
古诗树林牧童 黄牛关闭
三、形近字组词
牛 (黄牛) 关(关闭) 闭(关闭) 林(树林)
午 (午后) 天(天气) 问(提问) 木(木头)
四、写反义词
关闭----(打开) 捕捉----(释放)
五、写近义词
鸣----(叫) 捕----(捉)
六、连线题
牧童 振林跃
歌声 捕鸣蝉
意欲 骑黄牛
忽然 闭口立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跃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八、选择合适的字填写
1、皮皮轻轻的(关)上了门。
2、意欲捕蝉(鸣)。
3、小明犯了错误,老师罚他(站)在门口。
九、整齐的抄写下列词语。

十、默写古诗《所见》

十一、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2、多美的树林啊
十三、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 ),后写小牧童( ),这从( )到( )的变化,写得既突然有自然,把小牧童( )、( )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十四、画一画
我想给《所见》画一幅插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