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模分析及措施

合集下载

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濮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微粒说与波动说的第一次交锋中,以牛顿为首的微粒说战胜了波动说,取得了在物理学界被普遍公认的地位。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英国米尔沃顿的一个教徒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被取名为托马斯·杨。

经过学习和探究,他最终形成了光具有波动性质的想法,这个认识源于波动中所谓的“干涉”现象,波的干涉现象是各种波所独有的基本特征。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物质是具有累加性的,一滴水加上一滴水一定是两滴水,而不会一起消失。

但是波动就不同了,一列普通的波,有着波的高峰和波的谷底,如果两列振幅相同的波相遇,当它们正好都处在高峰时,那么叠加起来的这个波就会达到两倍的峰值,如果都处在低谷时,叠加的结果就会是两倍深的谷底。

但是,等等,如果正好一列波在它的高峰,另一列波在它的谷底呢?答案是它们会互相抵消。

如果两列波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物理上叫作“反相”——那么在它们重叠的地方将会波平如镜,既没有高峰,也没有谷底。

这就像一个人把你往左边拉,另一个人用相同的力气把你往右边拉,结果是你会站在原地不动。

托马斯·杨在研究牛顿环的明暗条纹的时候,被这个关于波动的想法给深深打动了。

为什么会形成一明一暗的条纹呢?一个想法渐渐地在杨的脑海里成形:用波来解释不是很简单吗?明亮的地方,那是因为两道光正好是“同相”的,就好像有两个人同时在左边或者右边拉你,它们的波峰和波谷都得到增强,结果造成了两倍光亮的效果;而黑暗的那些条纹,则一定是两道光处于“反相”,它们的波峰、波谷相对时,就好像两个人同时往两边拉你,正好互相抵消了。

云南省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云南省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云南省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医成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医是疾病记载方面几乎唯一拥有连续性著述传统的医学,在古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先进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后,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医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是落后腐朽的东西。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说,与西医相比,中医典籍都可以烧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曾质疑过中医的议论和方药。

尤其是国民政府肇建之初,激进派视中医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惜以“规划现代化的卫生工作”为名,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该法案被国民政府通过,开辟了五四以来以政治法权解决文化论争的先例。

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生存态势,中医界有识之士拼力抗争。

从此,论战、抗争以及探寻中医出路,便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中医变迁史的双重基调。

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它既是关爱生命、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科学、艺术和实践,又包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要素。

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

”从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

从宏观角度来看,传统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等问题的研究,应该被视为史学研究的一部分,应该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的文化创造才能被记录下来。

在汉字之前,虽然也会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也就无法进入历史记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留。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记录文化,在它的构形中,也蕴含了很多历代的文化信息。

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见证者,可以和历史记载相互印证。

我们也由此可知,汉字在保存中国文化、保存历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应文化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变发展。

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汉字记载的文献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解析汉字的结构和系统,来捕捉中华文化的精神。

汉字是书写汉语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从未间断的、因义构形的文字系统。

它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汉字中,可以追溯中华文化的种种原生态!首先,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汉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产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谋生,如何顺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

语文二模考试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语文二模考试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语文二模考试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咱们的语文二模考试已经结束啦。

这次考试呀,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学习中的好多问题呢。

就拿基础知识部分来说吧。

好多同学在字词上丢分了。

像“蜿蜒”这个词,好多人都写错了。

我有个同学呀,他写成了“宛延”。

他说考试的时候就模模糊糊的,感觉好像是这么写。

这就是咱们平时没有把字词记牢。

咱们平时总是觉得看一眼就会了,没有好好地去写几遍,结果到了考试就出错了。

再说说阅读理解。

有一篇文章讲小蚂蚁搬家的故事,后面问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有些同学就没有好好读文章,直接乱写一通。

我记得我读那篇文章的时候,里面很清楚地写着是因为要下雨了,空气变得很潮湿,小蚂蚁的家会被水淹,所以才搬家。

可有些同学就是没有找到这个关键的点。

这就告诉咱们呀,读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要把文章读透。

不能着急着去做题,就像咱们看故事书一样,要把故事看明白了才能回答关于这个故事的问题。

还有作文呢。

这次作文是写自己最敬佩的一个人。

有些同学写得特别简单,就几句话,像流水账一样。

比如说写自己的爸爸,就只写了爸爸每天上班下班,都没有写出为什么敬佩爸爸。

我有个好朋友,他写他的奶奶。

他写奶奶每天早起给他做早饭,还会给他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在他生病的时候照顾他。

他把这些事情写得特别详细,就像把奶奶照顾他的画面一幅幅摆在我们面前一样。

这样的作文就很好,可是很多同学都没有做到。

那咱们怎么来整改这些问题呢?对于字词,咱们每天可以抽出一点时间来专门记字词。

比如说,每天写十个新学的字词,每个字词写五遍,再组两个词。

这样慢慢地,咱们就能把字词记得很牢啦。

阅读理解呢,咱们在做练习的时候,要先静下心来读文章。

读完一遍再读一遍,把文章里重要的信息画出来。

就像找宝藏一样,把那些能回答问题的关键句子找出来。

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做阅读练习,做完了互相讲讲自己找到的答案,这样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东西呢。

作文的话,咱们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比如要写自己的妈妈,那就仔细想想妈妈每天都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她的笑容是什么样的,她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及教学策略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及教学策略
说明方法:22.第④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了举例 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26
玄武卷——作文
题目:那一刻,让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动容、微笑、
潸然泪下、肃然起敬、无地自容、懂得了 爱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自 己的真切体验和感悟;④不少于600字。
27
溧水卷
基础部分考点: 积累、标点、观点材料、图表解读、名著
一连串的排比,表达出作者强烈的失落。还有 文末的“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充 满了期待之情。
10
散文阅读
考点题型:筛选信息、词语含义;景物描写的作用、 线索、情感等。
存在问题:对文章理解不够全面。对作者的情感把握 不准确。对“冬眠”的理解流于表面,答非所问。 对景物描写的作用不够全面,只能答出其一、二。
存在问题:不理解古诗的内容,不会提炼相关信息; 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不到位;翻译句子的方法不落 实;对谋篇布局的方法不清楚,如“善”的作用。
教学策略:归纳整理,找规律;方法指导,明要点。
8
试卷分析——散文阅读
9
选文精美,情感丰富。
李汉荣在文章开头就表明了他的感受:转身就 是永别。所以文章通过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瞬间表 达的是一种惆怅、一种留恋和要珍惜拥有、珍惜 现在的情感。
(3分) 13.第⑵段“然而,多数研究进化论的学者并不认同这样的假
说”一句中,加点的“多数”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文章第⑶段分别从“100年前”和“如今”两个时间段提到
一个人一生所走的路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5.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2分) 16.本文开头引用了英国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多格尔·狄克森的
赏析语言: 12、品析第⑥段划线句的细节描写,说说卡巴此

最新高三二模语文考试分析及备考策略共66张ppt课件

最新高三二模语文考试分析及备考策略共66张ppt课件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翻译(fānyì)存在的问题
不懂实词含义,影响(yǐngxiǎng)句意把握 缺乏语境意识,不能准确理解 忽略翻译原则,不能一一落实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应对 策略 (yìngduì)
继续加强以下环节: (1)语段阅读中积累(jīlěi)文言实词
充分利用每一次考试的阅读材料 (2)细读推敲中准确把握句意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薄弱点一
1.诗歌鉴赏
存在问题: (1)不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情感。 (2)不能准确审清题目(tímù)要求,规范准确答题。
选择题凭感觉,缺乏仔细比较推敲 主观题答不准,答不全
第三十页,共六十六页。
应对 策略 (yìngduì)
(1)读懂诗
读懂诗歌是关键,如果不解决(jiějué)这一问
5
3.33 66.52 0.67
第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问题(wè 与原 ntí) 因
第17、18题,成语与病句相比以前有提高。尤其是病句题,能有意 识地运用语法手段对语病进行分析判断,较之以前纯粹靠语感判断 语病有明显进步。考生(kǎoshēng)对“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等语病有较 为准确的认知,但对“句式杂糅”则不太敏感。
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欠缺,在文本阅读上囫囵吞枣,又懒于在原文中寻找、比对,对于在 细节上设置的陷阱未能发现。
第13题,文言文翻译准确率有所提升,但考生在翻译“赋” “闻” “答” 等较为常用的 词语(cíyǔ)时仍有不够准确的现象。
第十一页,共六十六页。
得分(dé fēn)概况
古代诗歌(shīgē)阅读
判断不够准确,而由于颔联颈联分不清导致无效或低效分析的答案也并不鲜见。

高三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质量分析

高三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质量分析

高三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质量分析一、存在问题1.对优生定位不准,抓得不牢,优生成绩不稳定、不突出;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足;3.书写退步较大,知识返生现象明显,对前期强调的答题规范遗忘较多,答题术语使用不准确,格式不规范,尤其是应用文的格式,反复强调,反复遗忘;4.学生阅读能力不足,阅读速度慢,语感差,抓不住重点,不能对关键信息梳理整合,有效组织;5.学生审题意识不强,读题时遗漏信息,导致主观题得分不高。

二、后期复习措施1.注重积累,回归基础。

在考前复习的关键阶段,要特别注重识记积累。

重视教材的使用,回归文本,夯实基础。

加强双基训练,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对要求背诵默写的诗词文章要烂熟于心,逐篇过关。

对文言文翻译要坚持练习,字字落实。

2.专题复习,强化训练。

要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薄弱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

要善于建立习题档案,总结反思典型错例,而非盲目做题。

尤其要反复钻研历届高考真题,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

3.关注热点,引导拓展。

平常的教学中应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确立学习语文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落到实处。

4.强化阅读,提升能力。

在教学中应始终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注重发展学生把握语言各方面要素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筛选语言信息的能力、对现代文阅读快速阅读的能力、筛选和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方法指导,注重实效。

教学中应加强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去理解文本,掌握基本的答题规范,并在实际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将课内外相关的或有联系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识记。

阅读与鉴赏题不一定要做很多题,关键是做一题要搞清一题,做一个类型要搞清一类。

要注意阅读速度的训练以及强化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

6.有的放矢,重视作文。

一是重点关注材料作文,紧盯社会热点背后的故事;在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找准材料的最佳立意。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答题技巧)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答题技巧)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

这就是说,解释学成为一种“学”也有一个多世纪了。

在中国,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

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分章析句,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細解释。

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的注解,“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

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

王弼释《周易·系辞》“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而开一代新风。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般若”“涅槃”等等,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或“音训”之类为之解释。

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如隋彦琮建“八备之说”,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

这些有关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资源如加以利用,或亦对中国之“解释' 理论有重要意义。

自魏晋以来,我国代有“类书'之编纂。

《辞海》说:“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证引的一种工具书。

”《太平御览》的“天部”列“元气” “太初”“太极”等条,没有对“天”作专门解释,但对“元气”引用了二十几种古书作了说明。

《渊鉴类涵》的“天部”,引用了几十种古书对“天”的解释,而对“太初”等未列条目。

对不同“类书”的编纂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及从中探索对名词概念的选取和解释,能否对中国的“解释理论”的建立有一定意义?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往往是和当时西方流行的其他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当然和西方解释学发展的情况完全不同。

高三二模考试分析总结反思

高三二模考试分析总结反思

高三二模考试分析总结反思
在最近的二模考试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相对较低,反映出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考试中,有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方面表现较差。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指导。

因此,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注重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的语文教学主要依靠课本和讲解,缺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考试中,有一些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不佳。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写作指导和练。

因此,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在下一步的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注重阅读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三是注重写作指导和练,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们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XX年高考二模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XX年高考二模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XX年高考二模语文质量分析报告高中学科研究中心语文专家组一、试卷命制情况及说明试题根据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说明)》所规定的语文能力要求、选材范围、题型特点命制。

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与XX全国课标Ⅰ卷基本保持一致,试题难度较之xx市一模有所提高。

命题意在全面考查学生学科素养,进一步增强对各类文本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和各种题型的应变适应能力,指导学生在后期复习中对知识加以整合,对能力进行综合,查漏补缺.本次试题分别考查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实词、古代文化生活常识、文言断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翻译、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成语辨析、语病辨析、定位选句、语段补句、整合单句和漫画材料作文等.试题在市一模的考查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考点全面,选材新颖,梯度明显,表述规范,答案准确。

本次试题有以下鲜明特点:。

试题区分度更加明显,学生答题情况能显示其学科素养的层级差异,各分数段层级明显,分差符合学情(抽样平均分各层次分差为5分左右).2.文字材料的涉及面更为广泛,形式更加灵活新颖。

文本形式有美学论文、人物传记、名臣词作、散文式小说、新闻报道等等;材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军事体育、网络用语、高考教育、日常生活、漫画艺术、教材内容等等.3.论述类文本摘编自著名哲学家李泽厚《美学四讲》中关于孔子“游于艺”的论述分析,其观点新颖而又深刻,能够促进对孔子教育观的全面理解,又具有先进的时代意义。

但由于引述较多,哲学美学专业性较强,命题较为灵活,给考生的阅读理解和作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4.实用类文本选用了一篇新闻报道——《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文本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紧密,以发展自信的眼光看待我国的高考,行文思路清晰,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兴趣,选做率抽样统计达78。

5%。

5.写作题在新材料作文的大前提下进行了大胆创新,以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东风浩荡,扶摇直上》为材料,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思想哲理,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联想能力和写作能力。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质量分析.doc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质量分析.do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三语文组二模质量分析一、关于试卷的总体评价备受师生重视的xx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4月初如期而至。

xx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能及时根据新的《语文考试说明》来命制题目,题型新,赋分科学合理,试卷难度和一模难度相当。

此次测试能较好地起到了复习检测和诊断的功能,对以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导向作用。

教师通过考后具体数据,结合自身教学,作细致的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抓住有针对性的薄弱点,抓住高效增长点。

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表达题、作文等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

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生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是否具备。

对我校学生来说,是一次检测、诊断。

二、学生试卷分析:1、总体情况分析:分析:总体平均分要比一模低xx分,原因有两点。

一是作文平均分低。

这其中有教师批改的原因,也有学生审题不准的原因。

但是,通过这次全市集中批卷,我们也可喜的发现,我校学生的作文在谋篇布局、审题立意、材料运用驾驭上有着突出的优势。

这是自08级学生自入校以来梯度引导、强化训练的有效结果。

第二个原因是试卷的难度较一模稍高,个别题考察点不突出。

2、各分数段分配分析:我校在高分段人数上较其他各校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分数段主要集中在xx之间。

其中文科高分段人数也很突出。

3、各班平均分统计图:三、卷面分析分析:与一模相比诗歌、文言文、诗歌得分较低。

究其原因:1、诗歌鉴赏题对思想内容把握不到位,艺术手法的分析不够准确。

2、文字综合掌握不灵活,不扎实。

3、审题不准确。

四、近阶段教师教学策略有一句,眼界决定境界,细节决定成败。

这句话对我们的二轮复习我想同样也适用。

二模考试后的复习更能体现我们的复习质量,体现教师指导复习的水平。

我们自身的高度,某种程度上决定复习提升的高度。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xx市高三二模成果已经公布。

我县参考学生3310人,II档上线人数共837人(理科631人,文科206人),入围比率25.29%,万人比率29.57%,全市排名第7名。

与一模II档上线人数838少1人,理科II档上线人数由一模的684人削减到631人,文科由154人增加到206人,万人比率由第5名下降了两个位次。

学生成果630分以上理科共6人,550分以上文科共7人。

从总体状况来看,高分段学生偏少,与我们的高考目标还有肯定有差距。

为了解现状,认清形势,促使后阶段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我们对本次考试和学生答卷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看法以及有效的复习策略。

希望各校在仅有的时间里,深刻反思,找寻问题,科学辅导,培优补差,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增加信念,奋力拼搏,鼓足干劲,提高效益,力争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志向成果!语文科一、考试结果问题分析1、现代文阅读:第一小题存在张冠李戴,第三小题存在太肯定化问题,考生失分率较高。

选项迷惑性较大,部分学生不能逐一比照原文,仔细比较分析,因马虎而失分,缺乏缜密的应考思维和良好的习惯。

2、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中,“省”“高”“大”三个实词问题较多。

“省”误译为“外省”,“高”“大”两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没有落实。

10分翻译均分在7分左右。

古代诗歌阅读:把修辞手法答成表达技巧,简洁问题困难化;答题思路不清,不怜悯感缠夹在一起。

均分在7分左右。

名句默写:《送东阳马生序》普遍写不出来,《鱼我所欲也》基本精确,《锦瑟》失分最少。

均分3-4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做其次道人物传记阅读的考生约占78%,说明经过多次考试,学生已基本确定了选做好用类文本阅读题方向,但答题还需适当模式化。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得分率较高,但部分学生未从“我”的身份、品质、性格等方面分别作答,只偏于一点,影响了得分。

情节在文中的作用题,部分学生漏掉了“对比”的作用。

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分析

• 语境意识(精细辨析)、答题技巧、 思维习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
• (依靠语境,留同析异,大量造句,辨明差别)
• 反馈题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 • ①在最新的《福布斯》亚洲版2009年中国富豪榜 上,前40位富豪的个人资产总额达到十亿美元, 而去年 达到这个数的只有24位。 • ② 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育,需要通过 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优秀传统文化的 和 深刻的人生历练体验来实施。 • ③首届中国消费电子展(CCEF)于2010年 4月9日 至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的“移 动世界深圳峰会主题论坛”备受关注。 • A.身价 熏陶 其间 B. 身价 熏染 期间 • C.身家 熏染 期间 D. 身家 熏陶 其间
5.对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别林斯基曾经把艺术典型称为“熟识的陌生人”, 这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概括。奥赛罗、唐吉诃德、葛 朗台、保尔· 柯察金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 《儒林外史》《红楼梦》中的许多艺术典型,都是 “熟识的陌生人”,是独特的“这一个”。 A.奥赛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 悲剧《奥赛罗》的主人公。 B.唐吉诃德:德国作家塞万提斯的“戏拟骑士小说” 《唐吉诃德》的主人公。 C.《三国演义》: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 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语境意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 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陷入 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 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 (成分残缺) • 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 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业服务机 (不合逻辑 ) 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 D.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作品主题,单凭主观 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 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搭配不当)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析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析

从试卷整体来看,试题类型遵照高考模式。

传统与现实结合、基础与能力并存,试题稳中有变,更注重能力的考查。

在试题编排上,试题体现了新课标“能力立意”的编排思路。

考卷的特点:在试卷结构上,分为Ⅰ卷(阅读)和Ⅱ卷(表达),选考内容在Ⅰ卷(阅读)中,“大阅读”的两篇文章一个是文学类的,一个是实用类的,最后一道题都是“探究题”。

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分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两部分。

题型上又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类。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是一则关于世界末日的文章, 3小题9分;这篇阅读材料简单,学生阅读起来,易读、易理解。

这篇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符合高中生的知识储备特点,考点设置典型,答案明确。

学生得分率较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阅读选择题3小题9分,翻译三句10分;第6题选择很难辨别,第1个翻译“蠲”难度很大。

古诗鉴赏材料所选《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题目设置难度适中,但部分学生读不懂。

背诵默写12句12空共6分,由于事先给出范围,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背诵,所以效果较好。

选考题(二选一)部分4小题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是高考原题《电影》,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是原创《跳出地球看地球》,难度适中。

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由第五大题“语言文字运用”和第六大题“写作”组成,前者20分,后者60分。

语言文字运用分别考了成语使用、病句辨析为组合题,紧密结合高考,试题典型。

分析材料为原创题,紧密结合热点话题网络语言。

作文为用一句话来概括作文就是“容易审题,得高分难”。

要求考生要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高三四模语文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高中语文课改的新理念。

第一,体现了语文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

试卷对语文的“基础性”的体现在几道传统的考题上。

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体现在:试题中设必考题和选考题两类,即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二选一的选考题设置,尊重并照顾了学生阅读兴趣和特长的差异性。

2024年佛山市高三语文5月二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佛山市高三语文5月二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佛山市高三语文5月二模考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5一、现代文阅读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节录)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

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

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

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

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

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

“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

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

这些人对你的生活很重要,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他们来组织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正常运行。

但是,我们对这些“附近”经常是视而不见的。

这个“附近”,它是一个空间,它的有趣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你这个社会主体的物质基础,把你托起来。

在这里面,有很多很细密的又很复杂的、看似好像不重要的但其实是很重要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高三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质量分析

高三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质量分析

高三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质量分析高三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质量分析一、存在问题1.优生定位不准,成绩不稳定、不突出;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足;3.书写退步较大,知识返生现象明显,对答题规范遗忘较多,答题术语使用不准确,格式不规范,尤其是应用文的格式;4.学生阅读能力不足,阅读速度慢,语感差,不能对关键信息梳理整合,有效组织;5.学生审题意识不强,读题时遗漏信息,导致主观题得分不高。

二、后期复措施1.注重积累,回归基础。

在考前复的关键阶段,特别注重识记积累。

重视教材的使用,回归文本,夯实基础。

加强双基训练,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对要求背诵默写的诗词文章要烂熟于心,逐篇过关。

对文言文翻译要坚持练,字字落实。

2.专题复,强化训练。

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薄弱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

建立题档案,总结反思典型错例,而非盲目做题。

反复钻研历届高考真题,对典型题做好归档工作。

3.关注热点,引导拓展。

平常的教学中应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确立研究语文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将“语文研究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落到实处。

4.强化阅读,提升能力。

始终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注重发展学生把握语言各方面要素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筛选语言信息的能力、对现代文阅读快速阅读的能力、筛选和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方法指导,注重实效。

加强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去理解文本,掌握基本的答题规范,并在实际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将课内外相关的或有联系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识记。

注意阅读速度的训练以及强化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

高三二模语文课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语文课质量分析

藤州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课质量分析一、网上教学的总结与反思2月份,我们学校开始布置网上教学,我校语文采取了以专题练习为主的形式指导学生复习。

每天一练一写一讲,练主要是教师通过“猿辅导”“班级小管家”“微信学习群”等平台布置作业(语用,诗歌,文言文,小说等专题练习)。

写主要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时事热点,摘抄素材(要求写上日期正式开学上交)。

讲主要是教师录视频讲知识点,评讲练习发送学习群或小管家,或直接用钉钉等平台直播。

除此之外,每天安排学生收看“升学E网通”,广西中小学“空中课堂”等网络平台的优秀网课。

但是学生的自觉性较差,网上教师监督有限,一开始觉得新鲜,一部分学生能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每天拍照作业上交。

渐渐地很多学生都是偷懒应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能坚持下来。

还有一部分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自觉、自律能力差,加之外部网络因素,几乎没有参与过网上学习。

总的来说,网上教学所收甚微,效果不佳。

二、二模数据分析本次二模考试,我校语文各小题平均分与同等学校相比,总体差距较大。

文理科语文平均分总排名分别是第16、17名,其中理科语文现代文阅读第6题,古文翻译第13题,作文第22题分别排名是第18、20、19名。

而文科文学常识第12题,古文翻译第13题,诗歌鉴赏客观题第14题,诗歌鉴赏主观题第15题,作文22题分别排名第17、20、19、18、17名,这些题排名拖了后腿。

其中理科生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及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不足。

总的来说,我校学生语文科,古文阅读和作文落后明显,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和疫情期间的反复练习,但是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加之一贯以来的畏难心理,古文阅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天书一样。

对于写作题,我校语文组从高三开始就要求每周观看视频,积累素材。

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实在是有限,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未成型,随意而为,结构散乱,素材堆砌,语言平淡。

可见我校学生综合能力语文素养较差。

通过本校和其他科目平均分排名对比,我校理科总分排名14,语文排17、数学排13、英语排16,理综排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二模分析及措施紧张的高三复习进入了最后阶段,这是接近“临门一脚”的阶段,也是一个冲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学生会“越来越苦”“越来越紧张和焦虑”“越来越拉开距离”,有的“越来越松弛”;另一方面,老师的引导、帮扶、辅导、“放手”能力越来越讲究。

抓准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往往能加速提升考生综合能力,下面提供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语文学科管理方面齐抓共管,科学备考,提高效益!具体地说,做好的工作包括:
1.认真做好二模分析、反思工作反思一模前后制定的复习备考策略,判断“有效”的则坚持,效果不大可以加强反思调整。

从本次二模成绩可见,一模后制定的复习策略适合本校学生实情(特别是符合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得分目标定位的),但是执行得较落实到位的程度有待提高,这是耐人寻味的。

语文学科,就一模相比,略微退步,但与上位学校南渡的均分文科保持在1分之内相差0.8分,加试这次有惊喜,超过南渡0.3分,但低于竹箦0.2分屈居第五,理科语文也与南渡相差0.6分。

说明语文学科,正常,但被冒头的燕山部反超,实属不该。

目前为止,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两种考生,一种是考的上的,另一种是考不上的。

语文老师教师一定要追加分析,结合多次大考摸准目标生和临界生的在智力因素(通常是“知识基础和能力优势与不足)和非智力因素(通常包括心理、信心、意志、情感和自我调节能力等)上不足,扬长为主,适当弥补不足,寻找增分点,实行单独辅导。

落实增分策略。

3.调整好各位语文老师的心态,无论一模、二模成绩如何,给予他们信心、鼓励和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也好好反思和整理,明确下阶段备考的方向,精心选好每一道题)。

4.后阶段的选题中,语文学科要再次研究考纲、课标和等纲领性资料,合理选用各地模拟题,以便能够理智、规范、科学的对待各种信息、模拟题,做好适合自己学生的“加减法”。

5.课堂教学、自修训练和学习要高效、逼真,按高考学科的节奏、题型完成的状态等来要求,提醒学生不可在具体题目或知识点上过多纠缠,防止学生过多耗时,要充分利用老师的资源。

二、语文教师的复习和学生的备考方面
(一)强化纠错、整理与提升,实现从厚到簿二模后的复习,除了必要的综合训练,总体上应把更多的时间返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好“纠错、整理与提升,实现从厚到簿”“而且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层次水平越高的学生,就越要更早、更多地腾出时间让他们自由掌握。

因为最终走上考场的是学生,因为到最终,学生只能全部依靠自己解决考题。

为此,最后一个月复习,适当运用“放羊式(放牧式)”复习是相当必要的,应该有计划逐步放手(例如从二模后开始从每周放 1 节到放 2 节,作为学生问询时间,临近高考逐步增加放手节数)、有指引的“放”而不是“乱放”,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放”的程度和方式应该有所不同。

二模之后,“教师应逐渐从‘牵夫’变为‘牧者’可以针对所教学生水平、特点,帮助学生制定自主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安排应包括
(1)教材回归、主干知识重温、“边角”知识回顾、典型错题整理;
(2)限时训练自我组织和适当的热身训练题;
(3)答题规范小结、审题方法、解题规律方法和应试技巧总结;
(4)各种难度感觉下考试心态调整等诸多方面,教师应给学生明确建议,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出的建议,也可以自由制定自己复习计划。

(二)精选题、精练题,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1.精选题:
经典题、常错题是选题的重点,不需刻意求新,“好题只做一遍实在可惜”。

在这一阶段除了训练经典题之外,可以有意的收集学生前阶段做过的错题重新让学生训练。

具体地,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层次选题。

(1)尖子生(冲击一本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个小课室让其自主复习,适当见识部分新题,教师只作个别巡堂辅导;
(2)学优秀生(重点线临界生)应更多地给予分他们自由把握的时间,适当见识少量新题;
(3)中等(本科临界生)或中等以下(本科临界生)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引下“坚持做经典题、常错题(或说错题重做,旧题重温)”为主,对每个学科应逐步掌握一批典型题,适当见识个别新题。

(4)应急小专题训练:教师对临时发现的目标临界生存在知识或能力缺陷,或者对收集到的其它“信息”(包括命题导向信息)设立“临时应急小专题训练”是可以的,信息必须建立在基础上才有作用的,而且信息是通过转化为能力训练才能发挥效果的,不必挂在嘴头上多说。

2、精练题:
(1)加强限时训练,少空想多动笔:本阶段训练宜加强模似高考训练,讲究限时写出来,平时就养成有适当的紧张感情况下限时答题的良好习惯。

一句话要求就是“抓紧时间,少空想多问多动笔。

”对于高考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要抓紧时间,提高时间的效率。

做题时,有些同学由于知识缺陷,思路不够开阔,往往在解一道题时思考半天也做不出来,从而浪费了许多时间。

为了提高时间效率,不能把太多时间耗费在上面。

最好的办法是定一条规矩,一道题目如果 10 分钟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放弃,这是可以看参考答案,或者请教老师同学,然后对他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揣摩,这样做既掌握了知识,也节约了时间。

(2)科学安排综合模拟训练,模拟考次数每周一练:上午考8:30到11:30考语文。

加试也要放在考察之列,让学生适应在高考相应时段做对应学科模以试题。

除集中安排模拟训练之后,其它时间仍以加强其它形式限时训练、做解题小结反思整理和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等活动为主。

(3)抓训练细节的落实,最后阶段要抓好训练细节的三个落实:答题策略、答题顺序、答题规范。

根据语文学科、学生特点,不同学生要形成自己的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

答题规范则是后阶段各学科增分的不容忽视的细节。

建议做法是:
(1)多看标准答案或优秀答卷,抓好答题规范训练。

(2)考生在解题时应要有书写计划,答题前不要急于下笔,要看清题目和所考的知识点,不要丢弃原始的解题方法。

(3)解题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要表达清楚,要抓“采分点”,不要放过每一个得分的机会。

(4)平时思维跳跃很厉害、做题步骤不规范的考生,要特别重视书写表达的训练。

同时要保持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洁的卷面往往会给考官一个好的印象。

总之,考生应学会分步列式,适应评卷时的分步给分需要,答题时学会揣摸评卷教师心理。

(三)以语文学科知识网带动最后阶段全面回顾复习。

在高考最后阶段,复习要有一种回归感,就是语文学科的复习要回归到基础上来,查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理论的不足和漏洞,加强识记与知识网构建。

每一位同学对每一科都应建立一份自己知识网络表(学生自主构建的图表,可以是树型网络式,也可以是提纲式,更可以是所有纵横交错图列式,把学科主干知识和解题基本思路(通式通法)、解题关键、易错点加以归纳、典型题出处提示等等,都“标识”于知识网上,使自己脑海中形成条理分明的知识网络图,“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都能轻易融会贯通,解题时能加快检索速度,左右逢源,举一反三。

考生和老师都应认真对待《考试说明》,明确各科考试内容和要求,加强对知识的梳理、提炼,不要一味钻难题、怪题、生题,避免盲目的拓展和延伸,也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掉以轻心,在考试中无谓丢分。

(四)做好老师的心理调节,给他们最大的自主权
针对老师的问题二模后,考得不好的老师容易出现紧张后的懈怠、或长期压力后的焦虑、或大考后成绩不稳定的迷茫情况,也会因高考竞争产生比较、计较情绪而损耗集体力量,以及迷失在各地大量新涌现的试题之题海中,领导要关注语文老师的工作状态,既要指挥、协调、规范,也要加强对老师的理解和贴心的关心,让老师有安全感、归宿感,在此基础上强化备考的责任感和创新感。

三、几条行之有效的辅导学生复习方法我归纳出最后阶段的几条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以供参考,重点是研究学生最后阶段“怎样学”(即研究怎样辅导学生组织我复习),而不是重点研究教师“怎样教”(即不是研究剩下的每一节课“怎样教”:)
(1)让学生讨论或反思:怎么样减少非水平性失分,使自己水平没有实质飞跃的基础上仍然有较大的分数提高空间(每科多得 8-10 分)。

每个学科教师都应围绕本条基本原则辅导学生怎答题?怎么复习?
(2)让学生切实形成科学的应试技巧,切实培养出科学应试心理(仿真题训练与限时训练)
(3)好学生应重视把自己思维过程(或思考过程)呈现给教师或其它好学生审视,让别人帮助自己找到思维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毛病,使自己能加以纠正——过程对比法与个别辅导法(先做后学,先学后教)(4)加强审题能力培养,加快审题准确度和速度,学会抓住关键字审题,从这次学生失分的角度来看,审题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5)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最后阶段应重视对课本的阅读,阅读理科课本时应重视课本上的诗词、课外阅读材料和一些“边角”知识整理,阅读文科课本时应重视课本上文章、或平时不太重视的知识阅读、整理,思考命题者怎么样命题?
关于回归教材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有几条可以参考:①对照考纲考点,逐点翻翻书,看书上对考点知识的表达②根据做题发现某些知识点不太熟悉再去翻翻书③根据一定目的去翻翻书,例如查看回顾一些唐诗宋词的金典篇目
等;④流水式随便翻翻。

正如鲁迅先生于读书有“随便翻翻”之说,读书和旅游漫步有些相似,翻翻看看,总有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