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缺陷的批判性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理论缺陷的批判性研究综述
摘要:“关联理论”在Dan Sperber和Deidre Wilson所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被系统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随着对该理论不断深入的研究,学者开始对其产生质疑。

本文针对国内学者对于关联理论缺陷的批判做一个全面的综述,主要从哲学、社会学、语用学、语篇连贯、量化及相关度、话语解释机制、关联原则、交际中的个体差异和文化问题这8个方面来进行批判。

关键词:关联理论;批判性;综述
由D.Sperber和D.Wilson著作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标志着关联理论正式诞生,至今已有25年了。

关联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交际一般性规律的理论,它以Crice会话原则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有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语用学理论。

在关联理论不断发展的这几十年来,学者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翻译、文学、修辞学、语用学的研究中,从而体现了其强大的解释力,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来,但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批评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一关联理论简介
最早介绍关联理论的是沈家煊在1998年发表论文《讯递和认知的相关性》,文章短小精炼,把关联理论中重要的内容交际推理模式
解释的十分清楚。

沈家煊认为如何对推理进行说明应该符合人类认知的心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关联理论的中心概念“相关”,为了更好的阐明相关原则,他继而又提出一个重要概念“语境效果”。

针对这两个概念一一举例进行说明,沈家煊在其文章后半部分花了大量笔墨对相关度进行详细阐述,相关度这一概念历来受到学者的争议,并且此概念不易理解。

文章结尾沈家煊对相关论和Crice的会话理论进行了对比概括,得出结论:相关论在描写推理过程方面比Crice理论更清晰。

张亚非发表《关联理论述评》一文中涉及到关联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如推理、最佳关联原则等诸多概念并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Grice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

曲卫国的《也评关联理论》首先提及理论的背景是认知理论和人类行为理论。

对关联理论的交际模式假说和关联性及推理等进行概述。

何自然、冉永平发表的《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4]主要谈及原作者对《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一版的修改,如关联原则在第二版被修正为两条原则,即关联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

交际原则建立在认知原则的基础上,而认知原则则可以预测交际的认知行为从而产生指导作用,以及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的区别,第二版并未对第一版做出实质性的改动,只是多了30来页的后记。

后记中主要是对关联理论的几点修正进行详细的阐述,以解除人们在第一版中对关联理论的误解。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学者对关联理论已经十分熟悉,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拓宽了其研究领域,并在文章中用或多或少的篇幅对关联理论的优缺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在近十几年来,学者大都把关联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解
决实际中的问题,如言语交际的语用、翻译、语篇连贯和外语教学,更有学者把关联理论去解决文学中所遇到的难题,如诗歌、戏剧、小说的研究等等。

关联理论有着其强大的解释力,似乎能解释人类交际的一切问题。

然而,每一种理论的发展总不是尽善尽美的,关联理论也不例外,对关联理论的批判似乎也越来越多,而且涉及面广。

接下来笔者将针对国内学者对关联理论缺陷的批判做个分类,大致可分成八类,包含哲学、社会学、语用学、语篇、量化及相关度、话语解释机制、关联原则及交际中的个体差异和文化问题。

二批判分类研究
(一)哲学
从哲学层面对关联理论的批评大体来自人的主体性、目的性、信仰体系。

人的主体性作用在关联理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认为关联理论并不重视人的主体性,对其没有着重强调,只是从认知的角度提及人的主体性对推理的影响。

凡是预则立,同一件事情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不同,所凸显出的效果和直显性也就不同,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信仰体系,那么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就不相同,关联理论并没有从这些角度去解释交际。

黄衍博士也从哲学层面对关联理论进行了批判,他主要强调了其“不可证伪性”,他在文章中说到关联理论如果无任何例外,那么任何反例也无法将之驳倒,就更不用提及会被证明为假,他在文中提到关
联理论最终是否能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其鉴定标准就是是否会受到反驳,关联理论能够解释任何交际中所出现的语言现象,那么它的整个理论框架就有问题。

最后他得出结论:除非找到反例,否则仅靠直觉终究难以站住脚。

扬子在其博士论文中主要从哲学的方法论对关联理论进行了批评,他引用了关于关联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定性,如分析型与综合型信息之间的区分,概念逻辑项与百科项的划分,以及对非论证性演绎推理性质的描述和假设验证逻辑性质,认为都是科学简化主义。

(二)社会学
徐盛桓对关联理论从社会关系的维度提出了疑问,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被认为是双方都在理性的状态下进行的,每个明示交际行为本身都具有最佳关联性。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是理性的,不存在利益冲突,认为最佳关联性也是对称的。

但是交际双方永远都处于理性状态吗?社会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社会学研究)发表了一篇回顾我国社会学研究文章,文中谈到“理性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都是依照理性而行动,行动者通常按偏好排序进行选择,最终选择最优策略,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

如果这样认为将十分危险,因为人不可能完全处于理性状态,人还有非理性的一面,那就是冲动、无意识和失控。

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博蔓(James Bohman)认为这一理论的论
语十分狭窄,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解释和说明社会现象。

把这一社会学的研究和关联理论结合起来就不难发现,两种理论有其相似之处,关联理论也认为人们在说话时是“理性选择”的,只不过把行动者的术语改一下罢了。

社会学家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不可能永远在理p孙玉认为关联理论太过笼统,关联理论的作者并不是语用和语言的研究,而只是为认知科学理论提供一个可行的基础,因此文中很多的论述都不够深刻和具体。

刘绍忠把对关联理论的批评简单的概括为没有解释清楚话语解释结果的必然与或然,对人的主体性过于强调,有扩大化和形式化倾向。

何自然,冉永平对界定关联这个概念提出了质疑,并认为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自相矛盾,到底二者由谁决定,关联理论没有回答清楚,关联这一概念除非和特定意义的话语目标相结合,否则将非常抽象和难以把握。

姜望琪谈到关联性就像生产率一样包括投入和产出,也就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使得他也对关联性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关联性到底是话语本身的关联,还是再运用话语所产生的关联,这两种关联也是矛盾的,因此他认为我们不能笼统的认为一个句子是否有关联,而要说明其具体意义上的关联,但是关联理论的作者从来没有明说过关联性到底是什么。

(四)语篇
苗兴伟语篇的层面主要从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解释的局限性进行批判,关联理论作者认为语篇连贯派生于相关性,这种观点遭到了反驳。

对于语篇而言,关联性既无必要也不充分,语篇连贯和相关不
是一个概念,难道相关的话语和连贯的话语能等同吗?相关的话语可能不是连贯的,连贯的话语也可能不是相关的。

其次关联理论主要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交际,而忽略了其社会文化特征,合作和礼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际的社会规约,也能维持较好的人际关系。

(五)量化及相关度
张亚非认为关联理论仅以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来解释话语的语用现象,这明显是不够的,语用学的复杂多变不是仅靠这一句话就能阐释的,以认知主体为倾向并不是在交际过程中对话语量化及运算来解释其含义,认知主体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在话语解释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才能更准确的反映认知结果。

曲卫国提出疑问,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怎样量化才是最经济的呢,听者或读者何时才能知道他们的话语达到最佳关联性而停止推理呢,语言交际中有诸多刺激信号,怎样才能确定这些信号有直显性呢?这些问题关联理论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沈家煊[1]谈到能否对相关做一个绝对的衡量呢,怎样界定其相关度,如不同语境的中所产生信息的相关度,同一语境又怎样比较呢,所以定量这个问题还难以解决。

文中还谈到相关度的问题,提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大多数语用学家认为语境是给定的,然后再根据语境进行推理,从而确定和新信息的相关度;而关联理论却假设新信息相关,再选取合适的语境证明,相关反倒成了已知项、不变项,语境成了变项。

如何设置语境变项范围,沈家煊认为个人选择语境,相关的定义也需要修改,相关是指新信息与语言使用者
的关系,而不是想当然得认为和语境相关。

(六)话语解释机制
关联理论在话语解释机制问题上也有自相矛盾之处,表现在它认为只要按照关联理论,将会能够正确解释话语,这表明解释带有必然性,但我们必须要在举出一些实例来证明。

然而在现实交际中,话语交际不可避免的受到诸多限制,有些语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交际双方的认知局限以及心理因素,其结果又是或然性的。

听话人对话语总是会产生一些假设图式,这些假设图式是怎样扩充的呢,到底话语解释机制因何产生,关联理论没有解释清楚。

我们对处理任何一个新信息,总是会产生一系列语境假设,然后再对一系列的语境假设进行选择,那么如何确定语境假设怎样扩充和假设顺序呢?换句话说为什么觉得这种解释是最相关联的而不是别的解释呢?关联理论都没能透彻的回答,而整个认知心理学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七)关联原则
Sperber和Wilson把关联原则扩充为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

认知原则被认为是最大程度的关联性,如果这个解释合理,那么认知原则就可以这样理解,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显然这个认知原则和省力原则一致。

但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常常会听到“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话语,而关联原则的核心点就是发话人让受话人以最省
力的方式明白发话人的意思,但是省力原则同时赋予双方这种权利,发话人为什么要为了迎合受话人而放弃省力原则呢?交际原则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在交际过程中任何明示行为都要传递着最佳关联假设,那发话人为什么还会让受话人百思不得其解呢?关联原则的立论基础则首当其冲,如果交际原则成立,那么人们在交际中干脆都明说好了,那整个语言不就再也不能显现出其独特魅力和语言的艺术了吗?
(八)交际中的个体差异和文化问题
冉永平,薛嫒认为关联理论忽略了社会规约也会制约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在交际中也没有把社会文化因素考虑进去,认为该理论对关联度的阐释还不足,没有阐释语言交际中的特殊性。

关联理论只是强调受话者的知觉、信息的处理、言语的理解与推理及个体差异性,但对说话者的有关目的性、信仰体系却避而不谈。

交际活动也受目的的影响,这种目的通常决定着说话者希望达到何种语境效果。

三结语
国内学者对关联理论的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上八个方面。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语言学理论都不可能没有缺点。

关联理论一直以来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可以解释一切人类交际,关联理论也的确对语言学的发展以及解释人类交际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在研究语言学理论时,更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找到问题出现
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并且更好的完善关联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