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上册2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达到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
(重点)2.正确掌握本文中出现的古文五项,可以适当扩充,并形成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
3. 完成家庭关系图,通过声韵,正确理解本文的主题,理解文化精神。
4.积累意象典故,掌握文化常识,引导学生探究自己家族的家风家训。
(难点)【教学方法】1.吟诵教学法2.合作探究法3.补充讲解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谁能背几首有关雪的诗篇呢?明确: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北方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么多的有关雪的诗篇,如果现在外面飘起雪花,我们一定瞬间凉爽无比,今天我们就假装窗外飘雪,和谢太傅一起来《咏雪》二、明确出处1.《世说新语》《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题目为编者所加。
《世说新语》意为当世社会上流传的新鲜故事。
这是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收录了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名士的逸闻趣事,并加以润色修饰。
鲁迅先生称其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是继承儒家道统的一部著作,共分三卷三十六门,首卷即以儒家四教“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分门,其中“德行”排第一,目的是树道德模范,正世俗风气。
魏晋时期流行人物月旦、人伦品鉴等“品评人物”的风潮,而评委则是当世的名士、高士等德高望重者。
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当时宗室内部斗争很激烈,为了避免灾祸,刘义庆选择了外出为官。
他广泛结交当时的文人雅士,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世说新语》便是这个文学集团的产物。
2.刘义庆刘义庆(403—444),字季伯,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后迁居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自幼就受刘裕赏识,其父为长沙王,后被过继给临川王。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咏雪》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中的一篇,主要描述了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谢安与王羲之在会稽山赏雪时的吟咏雪景的情景。
文章通过两位文学家的吟咏,展现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古文,对古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诗意,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表达和意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感受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难点: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感受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验文章所描绘的景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雪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二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重积累与运用,增强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写雪的诗文名句?(学生思考,鼓励回答)示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文:《咏雪》二作品简介(学生自读课下注释①)《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何所似〕像什么。
〔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2)重点句子翻译:①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3.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示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举例:《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未若”是对比的手法,“柳絮因风起”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形成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理解: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大难点,生字词、特殊句式等都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及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刘义庆及其作品《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本节课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解析课文,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咏雪》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它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绘了雪的美丽。文言文是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这篇课文。通过分析课文中对雪的描绘,学习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将雪的飘逸和纯净表达得淋漓尽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文言文描绘自然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翻译文章3.感受和体会家庭聚会其乐融融的氛围【教学重难点】诵读文言文,积累重点实词【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于雪的古诗词呢?(学生举手讨论交流),我们已经积累了这么多关于雪的古诗词,那么请同学看看老师ppt上所出示的这一句诗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下这句诗歌。
学生分享赏析这句诗,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春天的梨花,生动形象,极具春天的意味。
雪除了像梨花,还像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咏雪》,看一看在这篇小小的文章里,两位聪明的小孩又将雪比作什么呢?二.多种方式诵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着划分朗读节奏,并批注不会或不能确定的读音。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节奏,听准读音,并做好修正。
3.抽读,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诵读课文。
4.齐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三.整体感知1.学生反复多次阅读课文,遮住课后的注释,尝试着理解文义,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老师抽同学起来展示刚刚的阅读成果,学生能够概括出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3.接下来再让同学借助课后注释来翻译文章,注意到重点实词,勾画出仍然不懂的地方。
4.老师重点讲授学生不懂的文言实词。
最后达到学生能够流利地翻译文章的效果。
四.问题探究1.谢家的这一场家庭聚会呈现出怎样的家庭氛围?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融洽轻松愉悦且文化气息浓郁。
由“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可以看出。
2.“未若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差可拟”两个比喻谢太傅更倾向于哪种?编者呢?明确:谢太傅更倾向于“柳絮因风起”,因为兄女回答出此句的时候,谢太傅表现是“大笑乐”。
编者也更喜欢“柳絮因风起”,因为文章的最后专门交代了兄女的身份,足以可见编者对她才华的赏识。
部编版(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3)出示学习目标
讲故事梗概,说出有关人物
听老师讲授
了解《世说新语》
了解本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初步认识《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
目标激励,增强学习动机
二
新课
1、出示去掉标点的文言文。
学生思考探究,给去掉标点的原文加上标点。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从中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2、范读课文。正音,画出关键处的停顿。字音差拟骤
左将军王凝之〡妻也。
提示学生抓住要素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听读
学生抓住时、地、人、事件概括文章内容
整体理解文章
此基础上口头翻译文章。
理解儿女在文中的含义
体会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5、品读鉴赏
学生散读课文,启发学生探究课文重点内容。拓展欣赏《春雪》
品读鉴赏
讨论两个比喻的妙处
学生根据重点内容自由提问
体会比喻所写的意境
学会鉴赏
正确翻译两个句子
三
小结
概括故事主要人物的特点。
检查当堂背诵
学生分析总结主要人物、特点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生背诵全文
使学生整体理解文章
学生根据注释,通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在原文处对重点词语进行批注骤内集未若差可拟因儿女
文义
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落实文章中的重点文言词语。
4、教师点拨,文中的“儿女”一词怎么理解?启发学生理解“儿女”一词古今异义的区别。并拓展“妻子”“亲戚”等词义缩小的现象。
找出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写出名字,判断人物关系
部编版(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咏雪》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课文描绘了东晋时期的一次咏雪活动,通过谢安、谢朗、谢道韫三位人物的咏雪诗句,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文学才华。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又启迪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世说新语》的其他篇目,对《世说新语》的文学特点和手法有所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文言文语言的解读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学生对咏雪这一题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翻译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咏雪诗句,学会欣赏古典文学的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咏雪活动的乐趣,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翻译,咏雪诗句的分析和欣赏。
2.教学难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对课文中所体现的人物性格和文学特色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咏雪活动的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咏雪诗句为例,分析诗句中的文学手法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对咏雪题材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世说新语》篇目,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
1. 教学重点
- 文言文阅读:正确朗读《咏雪》原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旨。
- 词语理解: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如“谢安”、“内集”、“儿女”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 句子翻译:能够准确翻译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理解其深层含义。
- 写作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7. 课后习题解答:针对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8. 创作实践:布置与《咏雪》相关的创作实践作业,如写一篇以“雪”为主题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咏雪》一文的内容和寓意,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咏雪》原文阅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2. 词语解释: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谢安”、“内集”、“儿女”等,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咏雪》的基本内容。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雪的景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来描绘雪的。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咏雪》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文言文中的难点,比如通过比较雪与撒盐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这种教学方法似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感觉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第8课 《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从单元主题出发,亲情是不可忽视的主题。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本文描绘了谢家人在雪天赏雪作赋的温馨场面,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魏晋儿童的聪慧和良好家风的传承。
所以学习本课时,要“言”“文”兼顾,在完成文言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之余,也要把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与学生的实际关联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及《世说新语》的兴趣,并认识家风传承对人成才的重要作用。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节奏划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3.探究“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4.从文本中分析谢家温馨、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刘禹锡到达了六朝时期只有贵族们才能居住的《乌衣巷》,便写下了此诗,其中王谢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有名的贵族。
谢家谢安,他凭着自己卓越的军政才能,指挥过历史上因“以少胜多”而闻名的“淝水之战”;身为宰相,谢安成为了当时“安民救世”的人物。
谢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才多学,风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首。
他精通儒家经典,能诗善文,性好音乐,工书善画,待人接物很讲究风度,言谈举止更注重修养。
他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当时的社会风气。
人称“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如此有影响力的谢安,不仅在历史上诗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言行逸事被收录在《世说新语》一书中。
【走近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小荷尖角,谢家玉树——《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3、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教学难点】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某日,窗外突观雪花潇洒舞动,出门观之,似白羽之物落之以鼻,欣喜之时,仆人奉上家宴邀请函一封。
家宴邀请函久未通函,展信如唔。
今晓时分忽见窗外大雪盛景,兴味盎然,乃邀族内亲友莅临寒舍,行人间乐事,赏美景吟诗。
一赏乐景二品才情,为家中小辈学问指点迷津。
雪重路难行,切记小心。
顺颂时祺。
谢安亲笔作为谢氏家族成员,请你应邀出席宴会。
情境任务:任务一:译读感知,赏宴会雅景任务二:处境析情,品宴会雅言任务三:谢家玉树,感宴会雅风二、宴前准备早闻谢家叔父家学渊博,盛名在外,许久未见,你倍感压力。
故请搜集《世说新语》相关知识,了解亲友,盛装赴宴。
1、编者介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刘义庆。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朝宋(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文学家。
字季伯。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2、作家作品:《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的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
3、走近亲友——谢安: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八课 《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篇 (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义,完成课本课后练习。
2.要结合课文注释,引导学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了解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学习古人的美德,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翻译和掌握重要句子意义和内涵。
3、体会亲情之美。
教学难点:文中两个比喻句的理解和意思延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水浒传》片段林冲雪宿山神庙说起:大雪纷纷扬扬,雪下得紧。
展示相关片段文字和朗读,进而引出“雪”之话题。
二、研习新课(一)《世说新语》和其作者介绍1、结合课文注解了解文学常识2、作者介绍。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编写。
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写法上大多是直叙其事,不作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教学步骤:一:齐读课文后:1.让学生圈画出不会的字,正音,主要有:谢太傅( fù ) 雪骤(zhòu )差可拟( nì)柳絮(xù)无奕(yì)道韫( yùn )2.播放范读,让学生句子的顿挫,生做停顿标记。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也。
3.全班同学再次课文,领悟句子的顿挫。
二、疏通文意(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逐一句子) (提问学生)①结合课下注释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文。
②把握重点理解加点的词语(其实也是课后练习需要掌握的字词):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骤(急)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差(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比不上)③翻译重点句子: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要求:翻译出重点字词,首先字字落实,然后再将整句意思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下雪的情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首先,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仍显得不够熟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大生字词的复习力度,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了解作者及其背景;体会文章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古典文学鉴赏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思想感情体会: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
-重点讲解“霰”字的古义和今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通过对比喻“撒盐空中”的解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描绘事物特点时的效果。
-通过谢道韫的生平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东晋时期的文化特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对雪的赞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这次创作活动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修辞手法使用不够恰当,有些创意较为局限。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实践中,我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指导,引导他们拓宽思维,激发创造力。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教学设计
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一、教学目标1. 语言构建与运用(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咏雪》,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积累文言词汇。
(2)学生学会翻译文言文,理解文意,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达文言文的内容。
(3)学生能够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洁、含蓄等,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思维发展与提升(1)通过对《咏雪》中人物对话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人物的观点和推理过程。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思考,如“如果你是谢太傅,你会如何评价两个孩子的回答?”等问题,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1)赏析文言文的语言美,感受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表达方式,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咏雪》中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意境,如家庭聚会的温馨、文人雅士的才情等。
4. 文化传承与理解(1)了解《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感受魏晋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
(2)体会文言文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家庭伦理、文学艺术等,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咏雪》的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语言和情感。
(3)赏析文言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含蓄表达和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体会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 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意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视频,展示古代文人吟诗作画、高谈阔论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4.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5.背诵《咏雪》并理解其寓意;
6.感受古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情感表达;
7.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咏雪》,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心理较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但也暴露出他们在实际运用修辞手法时的一些问题。如句子结构不够合理、修辞手法运用不够恰当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介绍;
2.《咏雪》一文的语言特色、意象描绘、情感表达;
3.文中重要词语、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2)分析人物形象:学会从文中对谢太傅、道韫等人物的描写中,分析其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举例:谢太傅在文中展现出博学多才、谦虚有礼的形象,教师需指导学生从文中的言行举止中体会这一形象。
(3)体会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理解作者通过咏雪所抒发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举例解释:
-通过对《陈元方候袁公》的阅读,学生应能理解“候”在此处表示等待、迎接的意思,并能在其他语境中正确运用。
-在分析《谢太傅夸赞王导》一文时,学生应能指出“藻荇交横”是对雪景的生动描绘,体会古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表达。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的把握,尤其是对古文中特有的停顿和语气变化的感知。
-对古汉语词汇在现代语境中的转换和应用,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将故事中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哲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举例解释:
-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常常难以把握正确的节奏和语气,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会在适当的地方停顿,理解不同的语气变化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故事中对雪的描绘,体会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3.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反思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创作出富有诗意的咏雪短文。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仍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训练。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咏雪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在阅读“儿女”一词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其指的是谢安的子侄辈,需要教师解释古代用法,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修辞手法的应用,如“撒盐空中”的比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精妙之处,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让学生体会其形象生动之处。
-文章主旨的提炼,学生可能难以从咏雪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课堂讨论与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如“谢安”、“内集”、“儿女”、“咏雪”、“柳絮”、“撒盐空中”等,这些词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的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
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世说新语》中“咏雪”一则的全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的解析,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文章主旨的提炼。具体内容包括:
1.《世说新语》中“咏雪”一则的全文阅读,理解文章大意。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和反思:
1.教学方法的选择: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对古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体差异:在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3.课堂氛围的营造:今天的课堂氛围较好,学生们积极参与。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咏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
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
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赴一场冬日里的家族茶话会《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4、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2、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法、演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次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东晋。
某日,你在家中闲坐,收到一封来自谢太傅谢安的邀请函,他邀请你参加“冬日茶话会”,与他的家人一同饮茶赏雪,早就听闻谢太傅大名的你欣然答应。
为了能尽快融入这次家宴,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了解谢太傅一家。
1、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2、谢太傅一家谢太傅: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
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谢道韫:谢安长兄谢无奕之女,王凝之的妻子,有“咏絮之才”之称。
二、知风雅之事——说一说“茶话会”所见做好充足的准备后,你立即前往谢太傅的住所。
谢太傅热情地接待了你,你也见证了一场冬雪日的大家庭文艺茶话会。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古人的智慧与风骨。
3.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章主旨。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修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古人的美德。
三、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将走进《世说新语》,领略其中的两则小故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奇妙的文学之旅吧!(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组织编写了《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集。
2.作品介绍《世说新语》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篇,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
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三)字音字形教学1.展示字词太傅(fù)俄(é)而雪骤(zhòu)差(chà)可拟(nǐ)无奕(yì)女王凝(níng)之2.朗读指导请同学们朗读这些字词,注意读音准确,声音洪亮。
教师进行正音。
(四)朗读课文1.听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圈出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
2.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3.全班交流各小组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举例: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描绘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古诗表达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难点: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和用词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
解决方法:教师可采用逐句讲解、翻译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在翻译和理解文言文时,对一些词汇和句式的掌握不够熟练。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大对重点词汇、句式的讲解力度,通过例句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3.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咏雪》的艺术魅力,学会用古诗描绘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潜能。
4.增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通过学习重要词汇、句式和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咏雪》一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吃力。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在课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不足,提高整体水平。
最后,注重课后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来检验。我将加强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二则
余丹
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2.了解《世说新语》。
3.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4、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5、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
6、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7、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咏雪》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2.了解《世说新语》、谢安及谢道韫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咏雪》,直至背诵。
重点难点
1.重点:
(1)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难点: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明确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及方法
同学们课前都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谈谈这篇文章跟我们之前学习的课文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由此引出文言文学习要点,教师补充总结并板书)
(大屏幕出示)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然、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诸。
(3)能够正确断句。
(4)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
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
(6)能赏析作品形象。
(7)品味语言表达技巧。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你认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学好它呢?可以结合我们学习现代文的方法和学习文言文的要点来考虑。
(1)知人论文: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意图。
(2)多朗读并做好标注。
在朗读的时候,可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且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3)多关注课下注释。
(教师进行补充。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1、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要进行字词的积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以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2、翻译课文我们可以参考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但对中学生来说多采用直译的方法。
具体做法有:留、删、补、换、调、变。
3、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内容,还应及时做一些练习题。
三、初识课文
1、了解《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2、了解谢安和谢道韫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
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
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
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
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在此简单给学生讲解东山再起和淝水之战的故事)
谢道韫: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所提及。
3、诵读课文
在疏通字音的基础上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自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PK读等,力求达到熟练甚至当堂背诵的目的。
为下节课的分析奠定基础。
四、总结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媒介,我们要了解古人的思想和生活需要借助这一媒介,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自主阅读古籍。
五、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尝试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六、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讲授中我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好,前面对文言文学习要点和方法的介绍所用时间较多,且不如预想中那样活跃,大部分内容是我自己讲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记笔记。
2、人物介绍上内容讲多了,没收回来。
3、因为以上的原因,原本计划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的环节被严重压缩了。
只好留作课后作业了。
《咏雪》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评析两个咏雪佳句。
4、背诵短文,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重点难点
1.重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难点:
(1)评析两个咏雪佳句。
(2)背诵短文,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过程
一、齐读导入
二、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将课下注释还原。
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2、答疑解惑
提出疑问,全班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讲解。
3、四人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要求:展示时按2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
一句一组。
4、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5、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三、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
教师引导、品读赏析:
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1)认为“撒盐”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
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
(2)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春
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
2、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1)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
这里来的。
3、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4、学生看板书尝试背诵
四、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学生背诵展示,教师补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五、课堂小结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
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
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
2、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第一、三题。
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七、板书设计
交代时、地、寒雪日
人、事铺垫
骤
咏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笑
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乐
暗示点题,赞赏才气(咏絮才)
八、教学反思
环节操作中能够渗透“少教多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代
教的原则,尝试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此
堂课这一点实施的比较好,能通过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部分学
生能够当堂背诵。
但本节课也有不足,对于两个比喻句的分析较为生硬,没有讲出各自的意境,没有让学生形象的体会到比喻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