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前讨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这名字听着有点吓人,对吧?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手术的步骤,轻松一点,毕竟手术不是洪水猛兽,咱们得用轻松的心态来面对。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场厨房里的大厨秀,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外科医生,菜品是咱们的胆道系统。
1. 准备阶段1.1 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医生会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进行各种检查,比如超声波、CT扫描,看看胆道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就像是一个大侦探在侦查犯罪现场,先要搞清楚情况嘛。
接下来,患者会被要求禁食,听到这个可别太悲伤,可能是为了让你在手术时肚子里不闹腾,毕竟谁也不想在关键时刻来个“肚子咕咕叫”的戏码。
1.2 麻醉到了手术当天,患者会被带到手术室。
哎呀,那个地方看起来有点冷清,白色的墙壁,亮闪闪的灯,医生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麻醉师会给你打麻醉,别担心,这可是个温柔的“催眠师”,一眨眼你就睡着了,等你再醒来,手术就完成了。
2. 手术步骤2.1 进入腹腔一切准备就绪后,医生就开始动手了。
首先,他们会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咱们就叫它“入口”吧。
像是在给你的肚子开个小窗户,方便医生们进去查看情况。
接着,医生会用气体将腹腔撑起来,这样视野更清晰。
听上去有点像给气球充气,虽然感觉有点奇怪,但其实这是为了更好地观察胆管。
2.2 探查胆管当腹腔撑开后,医生就会用腹腔镜进入,真是个高科技的“小侦探”。
通过这个镜头,医生能清楚地看到胆管的情况,甚至可以看得很细致。
就像看电影一样,屏幕上会出现各种胆管的“特写镜头”,如果发现有结石或其他问题,医生就会采取措施,比如用工具把结石取出来。
这一过程可真是考验医生的技术,像极了玩拼图,得一块块拼好。
3. 收尾阶段3.1 结束手术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小心翼翼地将器械取出,再把小孔缝合好。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精致的手工艺品制作,细致入微。
然后,医生会把你转移到恢复室,继续观察你的情况。
这时你可能会有点迷迷糊糊,但没关系,医生会照顾你的,像个贴心的大厨,一直在旁边守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肝胆知识)
胆相关
18
操作体会和注意事项
6.胆道镜易损坏:过度弯曲或弯曲状态下强行通过 取石篮;要点是进退、旋转、弯曲配合
胆相关
19
操作体会和注意事项
7.取石轻柔、准确,避免胆道损伤 及拉碎结石; 注意胆道冲洗压力, 20cmH2O或盐水吊瓶悬高于病人1m。 压力过高可造成胆道感染, 小结石易冲至肝内遗漏
胆相关
胆相关
9
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
P<0.01,Z=2.75 说明存在差异,一期缝合更安全,降低了胆漏、胆道出血、狭窄等
胆相关
10
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
P=0.11,Z=1.61 说明无明显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
胆相关
11
Meta分析结果、结论
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 异;而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11.引流管放置:温氏孔粘连应分离, 引流管前端应放于温氏孔内1.0cm左右, 引流管顺弧度由深至浅斜行引出, 手术结束时边放气腹边观察引流管 位置及长度是否适宜,随时调整。
胆相关
24
操作体会和注意事项
12.建议使用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有合成夹压迫十二指肠形成 内瘘的报道。夹闭时注意与胆管的安全距离、注意施夹角度,避免胆管压迫。 丝线结扎胆囊管利于调整结扎位置,减少胆囊管残留,降低远期小胆囊形成 机率,避免胆管压迫。
胆相关
28
LC+postoperative ERCP
优势:
术后ERCP对于LC术中偶然发现且不能即时行LCBDE的CBDS或LC术
后胆管残石是重要补救治疗措施;
劣势:
1)缺点在于对ERCP的操作成功率的要求较高,需要极力避免取 石失败,如果ERCP取石失败,患者需行第三次手术治疗,而有研 究资料显示ERCP选择性插管失败率达4-18%。2)即使术后ERCP成 功相对于同步治疗其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中的手术配合技巧。
方法术中医护配合,于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缝合胆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
结果:34例患者中,4例因胆道镜取石困难中转开腹,术后无胆漏,均痊愈出院。
术中要求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掌握专科特殊器械的使用。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术式。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器械的清洗、保养及润滑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内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配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5~81岁,平均56岁;术前经b超、ct或ercp等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扩张,28例合并有胆囊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有4例,2例合并有胆管炎,单纯胆总管下端狭窄2例;胆总管结石为单发或多发(2~8粒),3例为泥沙样结石,胆总管直径11~29mm;均于气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行胆总管缝合的有18例,腹腔镜下放置t管引流16例。
1.2手术方法(1)气管插管全麻后头高位,四点穿刺戳孔。
(2)夹住胆囊底向右前方牵拉,分离解剖胆囊三角,生物夹或钛夹夹闭胆囊动脉钛夹后切断,胆囊管施夹后不切断,抓钳提起胆囊颈,向上牵引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
(3)电凝钩切开胆总管前腹膜,显露胆总管,用细针穿刺胆总管,抽出胆汁证实后,用钩状电极在预定切开部位纵行电凝出一道切开线,用钩剪,在胆总管前壁纵行剪开长8~20 mm的切口,吸出溢出的胆汁,标本袋置于胆总管切口右侧。
(4)先用分离钳或取石钳夹取结石,装入标本袋以免散落遗漏于腹腔,从剑突旁套管伸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管,网篮套石取出。
(5)胆道镜观察十二指肠乳头,注水过程中有开闭蠕动,并能通过5mm胆道镜或7号胆道探条。
缝合胆总管切口,3-0带针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胆总管壁,观察缝合口有无胆汁渗漏。
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
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目的:探讨并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开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结果: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后,手术顺利完成,并且后期随访所有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都全部恢复健康。
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19.10±28.10)分钟,住院一星期后全部出院,术后一个月、二个月进行了常规造影检测,发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结论: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同时手术创伤非常小,对患者会造成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快,住院时间也比较短,只要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开展,能够确保手术效果得到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护理效果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最近几年的手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微创技术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发展项目加以临床应用和改善,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开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43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00±3.00)岁。
其中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例,胆总管结石并发左肝胆管结石患者2例,患者在手术开始之前都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1],同时患者在开展手术之前都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诊断,确定患者是属于胆总管结石患者。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取石技巧探讨
陆 昌友 ,李 自刚 ,黄 君
(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 民医院 肝胆外科 ,四川 宜宾 6 4 0 4 0 0)
『 要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 总管探查术(p rso i cmmo i ut x lrt n L B E 的取石技 巧。 摘 1 aoc pc o a nb e c poa o , C D ) ld e i 方 法 对我 院肝胆外科 9 例 术 中应用胆道镜行 L B E的临床 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9 例 患者均在腹腔镜下 4 C D 4 完成胆 囊切 除和胆 总管切开取石 , 总管一期缝合或 T管引流术;手术 时间为 1 ~25h 住 院时间为 5~ 胆 . . , 5 1 ,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L B 0d C DE在技术上是安全 可行 的,运用胆道镜常规 器械取石 可取得 良好 的I
行胆 囊切 除后 , 电凝 游离 出胆 总管前 壁 , 在其上 段纵
行剪 开前 壁长 约 08~1 m, . . c 采用直 接取 石 、 尿管 8 输
导管 加压 冲洗 、 网篮取 石 、 网篮 头捣碎 结石 或用 活检 钳 咬碎 结 石 等方 法 取净 结 石 。胆 道 无 明显 充 血 、水
床效果 。
『 关键 词1腹腔镜 ;胆道探查术 ;胆总 管结石 ;探查取石 『 中图分 类号1R 5 . 67 4 『 文献标识码1B 『 文章编号110 —9 4(0 20 —0 50 0 715 2 1) 1 7 —2 0
近年来 随 着腹腔 镜技 术 的广泛 开展 , 临床外 科 医
h ,住 院时 间为 5~1 。术 后 2 0d 4h下床 活 动并进 流
质饮食 , 8—7 依 情况 拔 出腹腔 引流管 。全组病 例 4 2h
无胆漏 、 出血 、 胆道残余结石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摘要: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主要包括有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这一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交稿,其中成年人的发病率约在7.0%—10.0%左右。
在医学上的记录汇总,传统的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本身,进行开腹手术,这种手术不仅仅对患者本身的创伤较大,伤口的恢复率较低,同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但是现如今,随着我国在微创外科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微创化这一新兴的手术方法已经成为了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
目前,LCBDE(即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在治疗胆结石上最为常用的方法,本文针对这一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现状;评价引言:随着LCBDE这一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在治疗这一病症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一技术,1.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对象目前,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越发的成熟,在有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这一手术方面上,可以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根据现在的医学现象可以将适应对象分为以下几种:(1)病人患有原发性或总管结石者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病人患有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因为无胆管出现狭窄的情况,所以可以选用经胆道镜来进行取石,在治疗这一病症的时候,无需作胆管成形或者选择内引流者;(3)患者的胆管结石出现有梗阻性黄疽或者患者患有急性胆管炎者。
但是目前来看,在我国如果患者的上腹部进行过多次手术或者病人患有胆道手术史,那么不属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对象,如果对于这类病人进行手术的话,不仅仅是手术的难度高、风险大,同时进行开腹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出现率会高。
与此同时,患者本身的内外胆管狭窄或者胆道取石困难的患者也不适合进行这一手术。
2.腹腔镜下胆总管在探查取石中的手术技巧目前LCBDE技术是医学上以微创技术这一医学技术作为技术基础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手术技术,这一技术在手术的目的上与传统的治疗的胆结石的手术(开腹手术)目的相同,但是在技术上更为高科技,也为医生提供了更高的便利,让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都能够减少自身机理的损伤和痛苦。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36例诊治体会
龄 2 ~6 岁 , 6 8 平均 4 8岁 。右 上 腹 痛 1 5天 ~1 。 0年
皮肤、 巩膜不同程度黄染 2 例 。肝功能受损 2 例 , 2 7
总胆红 素 3. 253t / , 接 胆 红素 2. 85 2 1. a L 直 3 6 ml 11 3— 18 c0/, 2. Ⅱ 1L丙氨 酸转 氨酶 9 57 / 。B超 检查 1 8 8U L 示 胆囊 炎 、 囊 结石 , 总 管 扩 张 75—1.m 发 胆 胆 . 85 m, 现 胆总 管结石 2 , 发 现结 石 1 例 。进 一 步 C 5例 未 1 T 检 查发 现胆总 管结 石 2 例 , 发现结 石 9 。 7 未 例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探查取石
本 院 自 20 年 6月 至 20 04 06年 6月共 行 腹 腔镜 胆 总 管 探 查 ( a锄 s叩i C Lp c c 0 Bl ut xl — idc Epo e e r tnL B E 取石 术 3 例 , l ,C D ) o 6 现报 告 如下 。
3 讨 论
12 手术方法 .
全麻 , 常规“ 四孔” 法建立气腹 , 其
中锁骨中线肋弓下切 口应偏向上 内侧 , 垂直于胆囊 管胆总管交 界处, 这样有利 于胆道镜探 查及取石 。 分离胆 囊 三 角 , 囊 管 靠 壶 腹 部 钛 夹 夹 闭 暂 不 切 胆
断, 游离 胆囊 管及 胆 总管 上 段 、 总 管下 段 , 据病 肝 根 人 不 同情 况 选 择 经 胆 囊 管 探 查 或 经 胆 囊 管 胆 总管 交界 处切 开 探 查 或 直 接 行 胆 总 管 切 开 探 查 。经 胆 囊 管者要 求胆 囊 管直 径 在 05m 以上 , 道镜 可 直 .c 胆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与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的对照研究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患者 4 5例作 为研 究组和 同期行腹腔镜 下胆 总管切 开取石术 ( L C B D E) 患者 4 5例作 为对照 组, 比较 分析 2组 患者 术后护理 。结果 研 究组较对照组术后肛 门排 气时间早 , 恢复正常 生活 时间更快 , 输液量相对较 少, 住 院时间更短 ( 均 P< 0 . 0 5 ) , 护
理 简单 , 研 究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作程序 , 具有极 高的临床 推广价值。
关键词 : 腹腔镜检查 ; 胆 总 管探 查 ; 护 理
腹腔镜下经胆 囊管行胆 总管探查 , 能有效避 免放 置 T管 带来的一 系列弊端 , 简化护理 工
中图分类号 : 1 1 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 B
了长期胆汁外引 流对 肠肝 循环 造成 的影 响 。它 降低 了并 发
症的发生 , 减轻 了患者 的痛苦 ,缩 短 了住 院 时间 。而且 患 者术
后恢复明显较快 , 几 乎可达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相 同效果 , 且患者 主观感受普遍满意 。 3 . 3 腹 腔镜下经胆 囊管 胆 总管探 查术 后 总输 液量 、 术 后肛 门 排气 时间 、 恢复正 常活动 时间 、 住 院时 间都优 于传 统腹 腔 镜胆 ( . 4 - s ) 总 管探查术 , 术后 并 发 症 发生 率 相对 较 低 , 护 理 简单 , 很 有 临
表 1 2组 临床指标 比较
床 推广价 值 , 可 以使 更 多 患 者 从 现 代 微 创 外 科 发 展 进 步 中
受益。 参 考 文 献
1 屠巍巍 , 杜 卫 东. 腹 腔镜 胆 总管探 查术 后胆 漏的诊 疗进 展 [ J ] . 中国微创外科 杂志, 2 0 0 8 , 8 ( 1 ) : 9 2— 9 5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40例临床分析
11 一 般 资料 : . 本组 4 0例 中, 男性 2 5例 , 女性 1 。年龄 5例 3 6 5~ 9岁 , 平均年龄 5 2岁。其 中 ,7例有 黄疸 病史 , 1 2例有胆 源性胰腺炎病史 。术前 2 确诊为胆 总管 结石 , 6例 可疑 胆管结 石 5例。均为择期手术。 12 手术 方法 : . 采用 德 国蛇牌腹 腔镜 及操作 器械 1 , 国 套 德 蛇牌 C P 0纤维胆 管镜 及 取 石 网篮 等 。术 前准 备 同开 腹 HF 2 手术 , 常规 留置 胃肠减压 及导尿管 。手术 均采用 气管 插管 全
穿 刺确 认 , 避免误 伤。胆总 管切 开位 置应在 残余胆 总管前 壁
正中, 便于胆总管 镜取石 及胆 管缝 合。取出结 石后根 据胆 总 管直径置入不 同外径 的 T管 , T管上下缝合 2~ 于 3针。缝合 时采用 5— 0可吸收线 , 针距 0 3~ .e . 0 4 m为宜。关 于 I 缝 期
要 】 目的 :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 的方法及避免副损伤 的措施 。方 法 : 应用德 国产 蛇牌腹 腔镜及操作器械 一套。
全 麻下进行 , 体位及穿刺点均 与腹 腔镜 胆囊 切除术相同 。穿刺证 实胆总管 后 , 对胆 总管直径 >15 m者用 针式 电钩直接切 开 ; .e 胆 总管直径 <12 m者用 尖刀切开 , .e 纵行切开 10—15 m, . . e 直视 下用常 规器械 或胆总 管镜 网篮取石 , 总管 I 胆 期缝 合 。结果 : 本组
阻塞 ; 10 ② 0 %净石率 , 内外胆 管多发 性结 石和 泥沙样 结石 肝 取尽 困难 者排 除在 外 ; 具备 准确 严格 的缝合 技 巧 , 线 宜 ③ 缝 细, 最好使 用无损 伤可吸 收缝线 ; 生物蛋 白胶 的配合 应用 ; ④ ⑤ 胆管镜 、 中胆管造 影等应用 ; 术 中应尽量 避免 过多 的探 术 ⑥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46例体会
者 1 8例 (91% ) 3. 3 。术 前 超 声 检 查 胆 总 管 直 径 08c . m~ 1 . 2
c , 石 直 径 小 于 0 8 m。 m 结 .c 1 . 疗 2治
胆 囊结 石 合 并 胆 总 管 结石 患 者 临床 较 多 见 ,其 中胆 囊 内 为 多 发 小 结 石 者 常 合 并 有 胆 总 管结 石 。多 为 胆 囊 内结 石 经 胆
随着 腹 腔 镜 技 术 的 逐 步 提 高 , 于 胆 囊 结 石 合 并 胆 总 管 对 结 石 的患 者 , 在腹 腔镜 下 切 除 胆 囊 后 再 经 胆 囊 管 探 查 胆 道 , 取
出 胆 总管 结 石 已成 为 可 能 。 院 自 2 0 我 0 0年 5月 至 2 0 0 6年 1 2
院 。 组 患 者 住 院 时 间 3d 。 中转 开腹 , 发症 少见 , 本 ~7d 无 并 取
11 一 般 资 料 .
4 6例 患 者 中 男 1 5例 , 3 女 1例 ; 龄 2 年 4岁 ~
6 9岁 , 均 年 龄 4 . 平 6 5岁 ; 现 胆 总 管 结 石 时 间 最 短 2d 最 长 发 ,
位 于 通 气 和 引 流 关 键 部 位 的干 痂 ,清 除术 腔 分 泌 物 ;术 后 3 周~ 1 O周 , 腔 可 出 现 囊 泡 , 肉 、 术 息 肉芽 增 生 及 窦 口周 围黏 膜 水 肿 ,中 鼻 甲 肿胀 易 与鼻 中隔 发 生 粘 连 以及 中鼻 甲与 鼻 腔 外 侧 壁 粘 连 , 致 筛 窦 闭 锁 等 , 个 时 期 应 积 极 清 除 术 腔 内 的增 导 这
[ 许 庚, 源, 民强, 功能性 内窥镜 鼻窦手 术后术腔黏膜转 归 1 】 李 谢 等. 阶段 的划分及处理原 因 [ . J 中华耳鼻喉科 杂志 , 9 , ( : 2 】 1 7 45 3 — 9 3 )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护理体会
6 4岁 , 平均 4 . 。术前诊 断胆囊 结石合 并胆 总管结 石 1 7 3岁 l 例, 单纯胆总管结石 5例 , 合并梗 阻性黄疸 7例 , 合并 有高血
压 1 , 并 糖 尿 病 2例 , 并 冠 心 病 l 。行 腹 腔 镜 下 胆 囊 例 合 合 例
切 除 + 总管探 查及 胆道镜 取 石 1 胆 1例 , 腹腔 镜 胆总 管探 行
参 考 文 献
[ ]黎丽婵 , 1 李振炎 , 菊梅 . 周 卵巢癌腹 腔给药方式 的临床探讨. 实用
护 理 杂志 ,9 9 1 ( ) 3 . 1 9 ,5 8 :6
腹腔内给予化疗药 物能 使腹 腔 内药 物浓 度保 持较 高 的 水平 , 浓度越高 , 对肿 瘤 细胞 的毒性 越 大 , 其治 疗效 果越 好 。 研 究发 现用药数小时后 , 药物在 腹腔 内的浓度是 在血 浆 内浓 度 的 4 0倍 , 0 因此 腹腔化疗 对腹 腔内肿瘤 细胞有 较大 的杀伤 力[ 。顺铂为 细胞周期 非特 异性药 物 , 2 3 它能破坏 D A结 构 , N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其不用经 肝脏活化 即可直 接杀 伤腹腔
主要措施 , 以其创伤小 、 恢复快 、 进食 早 、 手术并 发症少 、 院 住
时间短而深受广大患者欢 迎。笔者所 在 医院 自 20 0 8年 6月 至 20 08年 1 2月共 行 腹 腔 镜 胆 总 管 探 查 结 合 胆 道 镜 取 石 治 疗
缝 合胆总管 。文 氏孔 放 置血 浆引 流管 自锁 骨 中线肋 缘 下穿 刺孔引 出体外 , 合切 口后结束手术 。 缝
r i t si a lg a c e . e n On ol 1 8 1 2 on e t lmai n n is S mi c , 9 5, 2: 3. n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孟小田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孟小田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实施了精心的护理。
结果:107 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无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
出血20-50mL,术前、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护理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提供了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护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以往均需开腹手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已逐步被各种微创手术方法取代[1]。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手术方案。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如何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尽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为107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做一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5 例,女性 62例,年龄25-81岁。
平均(51±2.1)岁。
经B超、CT或磁共振(M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患者,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
排除心肺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症。
2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取脐下切口,直接穿刺置人10cmtrocar,建立CO2气腹。
采用头高脚低、左侧15°体位。
暴露胆总管,在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下方1cm处,用切开刀纵形切开胆总管约1.5cm,经穿刺孔置入取石钳取石。
取石后放入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切忌暴力,以免损伤胆总管。
如结石嵌顿无法取出,可留置“T”管待二期取石。
探查后胆总管内置入T管引流,以4-0可吸收线仔细缝合管壁。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作者:朱航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要点。
方法:收治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15例。
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5±35)min,出血量(85±30)mL。
术后活动时间(48±8)h,术后住院(7±2)d,无术后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通过良好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护理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
而自1991年Phili D报告首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由于其既有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直观方便的优点,又具有腹腔镜的微创优势,所以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1]。
我院结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适应证,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检查,评估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胆道及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手术指征的胆石症患者15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给予精心的手术配合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3~75岁。
既往均无上腹部手术史,术前均经B超、CT、MRCP等检查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者3例,且胆总管扩张,直径10~25mm。
手术方法:患者均全麻插管,取头高脚低向左侧倾斜位。
常规采用4孔,建立气腹压力12~14mmHg。
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放置生物夹,电勾离断胆囊动脉,牵拉胆囊管,解剖暴露胆总管,经穿刺证实后用胆总管切开刀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10~15mm。
术中胆道镜经剑突下Trocar置入,通过取石网取尽结石,经胆道镜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胆道上下两端。
第二十章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
第二十章腹腔镜胆管探查术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病人已不是LC的禁忌证。
目前腹腔镜下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LCTD),LC术中用纤维胆道镜及取石网经胆囊管取出胆管结石(LCDE)。
第一节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一、LCTD的适应证LCTD的手术适应证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有些人认为LCTD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同样的适应证。
而较熟练掌握LCDE的医生则认为:只有在LCDE失败后才考虑行LCTD。
下列情况不适合于LCDE:①结石大于lcm超过4枚,或每一枚结石都需要碎石术。
②胆囊管过于弯曲、狭长或其开口位于胆总管前壁或胆总管远端有数枚大的结石。
如果术前ERCP检查证实胆道没有狭窄,不需进行胆肠吻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并且内镜下缝合胆总管又不致于造成胆总管狭窄,可以施行LCTD。
我国胆管结石的形成与胆道反复感染有关,多伴有胆管狭窄,所以,我们在选择病人时要考虑我国胆石症的特点。
作者建议,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行ERCP、MRICP或CT检查,排除胆管结石合并有胆管狭窄、胆管癌病例,同时明确胆结石的大小、数量,选择有LCTD 指证的胆石症病人。
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左右肝胆管结石,肝内小、少的胆管结石以及由胆总管结石所致的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等病例。
在开展LCTD的初期,有过胆道手术史的病人被列为LCTD的相对禁忌证。
近年来,笔者对5例曾有过开腹胆道手术史的病人进行了LCTD,均获得成功,发现此类病人肝下、胆总管附近均有程度不同的粘连,但是粘连都比较疏松,不难分开。
上述病人在明确胆总管扩张且有结石而无胆管狭窄的情况下,亦可行LCTD。
二、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三、LCTD方法步骤各套管针穿刺部位基本上同LC。
如果需要同时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则先解剖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在胆囊管的远端、胆囊动脉近端各夹2枚钛夹,电凝切断胆囊动脉,暂不切断胆囊管,然后逆行浆膜下切下胆囊。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临床应用
对本院 自 20 0 4年 4月至 20 0 9年 4月 5 6例腹
腔 镜 胆 总 管 探 查 术 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5 6例 手 术 均 获 成 功 , 中胆 总 管 切 开 取 石 后 置 T管 引 流 3 其 2例 . 总 管 切 开 取 胆 腹 腔 镜 胆 总 管 探 查 术 治 疗 胆 总 管 结 石 是 可 行 、 全 、 效 的 微 创 手 安 有
MR P检 查 以 明 确 胆 总 管 结 石 的 大 小 、 道 镜 探 C 位 置 和数 量 。
查 胆 总 管 下 端 通 畅 ,无 结 石 残 留 ,2例 3
本 组 病 例 选 择 标 准 :胆 囊 结 石 继 发 留 置 T管 经 锁 骨 中线 右 肋 缘 下 穿 刺 孔 引 3 讨 论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7 4
【 文献标识 码】 A
— 0天 , 均 7天 。 后 主要 并 发 症 : 平 术 随 着 腹 腔 镜 技 术 的发 展 ,腹 腔 镜 胆 C lt 角 解 剖 , ao 三 胆囊 动 脉 近 端 置 钛 夹 后 院 5 1 道 探 查 术 正 逐 渐 成 为 治疗 胆 道 结 石 的首 离 断 . 离 胆 囊 管 及 胆 总 管 , 游 明确 解 剖 关 3例 病 人 出现 少 量 胆 漏 , 经 腹 腔 引 流 管 选 方 法 ,对 切 开 的胆 总管 行 I期 缝 合 或 系后 ,分 离钳 从 胆 囊 管 根 部 紧靠 胆 总 管 引 流 5天 , 漏 停 止 , 再 次 手 术 , 胆 无 T管
1 . 方 法 :病 人 均 采 用 全 麻 气 管 插 管 , Wis w孔 处 置 人 腹 腔 引 流 管 并 于 腋 前 疗 胆 囊 结 石 继 发 胆 总 管 结 石 提 供 了多 种 2 nl o 患 者 取 头 高 脚 低 、左 侧 倾 斜 30位 . 0 脐 线 穿刺 孑 引 出并 固定 。 L 上 、 突 下 、 肋 缘 下锁 骨 中 线 和 腋 前 线 剑 右 分 别 置 入 t cr r a,剑 突 下 为 主操 作 孑 . o L 二 2 结 果
病例讨论示范-胆囊炎(答案)
抗菌药物专业病例讨论(示范)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8岁,身高180cm,体重46kg。
主诉: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两年,再发三天”,于2011年05月10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两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呈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右肩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两年来症状反复发作,曾多次于当地医院查CT、B超提示胆石症,进行抗炎治疗后缓解,未进一步治疗。
三天前再次出现进食后右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CT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急诊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收住入院。
既往史:患者否认结核、肝炎、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否认有手术及外伤史。
个人史:无特殊。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入院查体:T 36.1℃,P 82次/分,R 18次/分,BP 133/87mmHg;神志清,精神萎,痛苦面容,自住体位,扶入病房。
腹平,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
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肝区叩击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3次/分,肾区无叩击痛。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食纳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辅助检查:入院当日血常规:WBC9.4×109/L,N69.8%。
生化全套示:C反应蛋白61.7mg/L。
入院诊断: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胆囊结石。
主要治疗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gtt 术前30分钟注射用盐酸头孢西丁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gtt bid 2011-05-10至2011-05-13注射用盐酸头孢西丁2g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ivgtt bid 2011-05-10至2011-05-13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gtt bid 2011-05-10至2011-05-13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2.6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ivgtt qd 2011-05-10至2011-05-13 10%氯化钾注射液1.5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gtt st 2011-05-10至2011-05-10 术后氨甲环酸注射液1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l ivgtt 2011-05-10 术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微泵st!2011-05-10 术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盐酸莫西沙星片6片出院带药0.4 口服qd治疗过程中的主要辅助检查:05-111)血常规:WBC9.4×109/L,N69.8%。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60例临床体会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60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60例患者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耗时、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性。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失血量、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面,术前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的CD3+、CD4+及CD4+ /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组间差异显著(c2=4.710,P<0.05)。
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且能够提升细胞免疫功能,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结石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olithiasis through cholecystolithotomy.Selectio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December 2019 to hospital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mon bile duct calculi as research object, combing case analysis data, selec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of test 60 patients into the group of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two groups were 30 case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echnique,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cystic du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he differences of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postoperative catheteriz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T lymphocytesubset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drainage volume,postoperative catheter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of patients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P<0.05).In term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 (P>0.05). The levels of CD3+,CD4+ and CD4+ /CD8+ in th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level of CD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surger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In terms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3.33%,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6.67%),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C2 =4.710,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olithotomy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caneffectively reduce surgical trauma,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improv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laparoscopy; Choledochal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cystic duct; Choledocholithiasis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数为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1]。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前讨论记录
术前讨论记录姓名:*** 住院号:***讨论日期: [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地点:医生办公室。
讨论内容:[请选择]:患者[选择年纪]男性,本次因“上腹部间断性疼痛不适3月余,加重1月。
”入院。
查体:腹部平坦,对称,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Murphy氏征阳性,腹部无包块,肝脾肾未触及,腹部呈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脾肾区无叩击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约4次/分。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明确。
胆总管结石保守治疗无效,可反复发作胆管炎症,较大结石可造成胆总管梗阻,引起黄疸。
较小结石向下排出过程中,有诱发胆源性胰腺炎可能。
该患者手术指征明确,相关辅助检查已完善,无手术禁忌,准备行手术治疗。
***主治医师:病人病史明确,CT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病人腹痛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1.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创伤较大,费用低;2.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创伤较小,费用稍高;3.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二期行ERCP+EST取石术,需分两次手术,费用高,治疗周期长。
术前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其选择行第2种手术方式。
术前各项检查未见手术禁忌症。
围手术期需注意控制血糖、血压。
术前各项检查未见手术禁忌症。
***主任医师:同意此病人的诊断,胆石症反复发作影响病人的生活,建议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术中注意精细操作,在切除胆囊时,避免损伤肝总管,进腹后可首先确定胆总管位置;胆总管切开1cm,胆道镜探查尽量取出结石,但需避免取石时间过长,若短时间不能取净,可术术前讨论记录姓名:*** 住院号:***后6周再次行经窦道取石术,各项检查未见手术禁忌症。
术前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头孢替安,于术前0.5-2小时内使用,术后48小时内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时间:2020年03月16日08时30分讨论地点:外三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陈涛副主任医师、林玉泽副主任医师、曹志刚副主任医师、张子豪主治医师、张铭主治医师、田昊医师、杨松霖医师。
主持人:陈涛副主任医师
田昊医师汇报病史:患者老年男性,因“上腹反复疼痛1+年”入院,入院情况,查体:体温36.3℃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73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欠佳,急性病容,表情痛苦,查体合作,回答切题。
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气管居中,颈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无干湿啰音。
心率74次/分,心界不大,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
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腹软,未扪及确切包块,右上腹轻度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阴性,叩呈轻度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
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彩超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胸部CT: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肺大疱形成 2.双肺下叶斑片状,考虑感染 3.双肺纤维条索及粟粒结节影4.主动脉瓣钙化5.肝内胆管扩张。
胆囊多发结石。
肝外胆管多发结石,肝外胆管扩张。
肝左叶囊性病灶,囊肿?拟行手术治疗,今提出讨论。
陈涛副主任医师总结意见:患者老年男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诊断明确,保守治疗无效,有确切手术指征,现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复查胸部CT炎症吸收,可近期手术治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故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路,与患者沟通手术风险,告知详细手术风险见手术同意书,术中、术后需注意:熟悉解剖,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邻近组织,术中灵活处置,规范操作,确保手术成功。
术后严密观察,注意有无胆漏等表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可如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