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硕师计划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教育知识的高级教育人才,适应教育与发展的需要;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育人才,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4.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道德操守的教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内容和要求1.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需修读并通过一定的学分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学生需修读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技术、学校领导与管理等。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论文或实践报告: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定难度和水平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学生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实践,并撰写完整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4.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5.论文答辩:学生需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经专家评审通过方可获得学位。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若学生需要延长学制,需经过导师和学院的审核批准。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等。
学分要求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需通过学院相关部门的审核。
四、选拔和评价1.选拔要求:招生委员会将根据学生的学历、成绩、英语水平和面试表现等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择优录取。
2.学业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论文或实践报告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进行学业评价,鼓励学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3.研究生奖励与处分:学校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学业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
同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学校纪律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分。
湖南科技大学硕师计划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硕师计划”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045108)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扎实专业基础、较强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高素质的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志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师德高尚,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广泛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能力,胜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熟练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有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素养和较强的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研究,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5、熟悉基础教育改革进展,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6、能较为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采用3+1模式。
前三年,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
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三、培养方式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自学与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硕师计划”教育硕士录取后的第一个假期集中面授,确定指导教师,与导师共同制定前三年任教期间全面系统的学习计划,做好个人培养计划;任教期间,导师通过网络等方式跟踪指导,部分课程教学在学生任教的前三年通过集中授课和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任教第三年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第四年到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完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任教期间(前三年)完成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提交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实践研究报告。
实行双导师制。
采取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与“硕师计划”教育硕士服务学区、学校合作培养研究生。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五个模块,其中前三类为学位课程。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是一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高水平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专业人才。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制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介绍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以期为广大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素养的高级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以及教育决策顾问等。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深入理解教育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 教育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包括问题提出、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等。
3. 教育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领导管理能力,包括制定教育政策、组织教育资源、管理师资队伍等。
4. 教育决策顾问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为教育决策提供专业建议和咨询的能力,包括搜集和整理教育信息、分析政策环境、制定实施方案等。
二、学制和课程设置教育硕士的学制一般为2-3年。
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略有差异,但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学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旨在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教育管理、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设计等。
3.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4. 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设置实习或实训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论文要求教育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该论文要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而有所差异,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题和研究设计: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方案。
2. 文献综述:学生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4、机电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本方向主要以复杂机电液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机械系统动力 学特性、液压系统动力学及控制元件、多场耦合振动机理及减振技术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 开发。
1
四、实践环节要求
实验(设计)报告要求:本领域工程硕士在导师指导下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如湖南科技 大学-湘电集团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教育部先进矿山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机械设 备健康维护重点实验室、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矿山装备”产 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机械工业风电机组运行监测与智能诊断重点实验室等)完成专业实验(设计), 于第二学期末提交实验(设计)报告。报告内容为:实验(设计)目的、原理、仪器设备、步骤、 结果和分析过程等,由导师根据实验(设计)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评定考核,方 向负责人认定后,计 2 学分。
论文送审(按评审意见修改)
论文答辩
第 1 学期 (入学当月完成)
第 2 学期 (放假前完成)
第 3 学期 (11 月完成)
第 4 学期 (4 月完成)
第 5 学期 (9 月完成)
第 5 学期 (10 月完成)
第 5 学期 (11 月完成)
导师。
学院统一布置; 学科导师组评议指 导。
学位点组织。
学院统一布置; 学科导师组检查、指 导。 导师; 学科导师组。 学院(导师); 研究生院。
5、先进制造技术。本方向主要针对制造业高效、精密、绿色智能要求,在高效精密加工、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化制造、制造过程精密测量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 发。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关于做好2011年我校“农村学校教育硕士
师资培养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关于做好2011年我校“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桂教师范…2010‟102号)和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现将2011年“硕师计划”申报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人选条件
(一)政治思想素质好,热情教育工作;
(二)2011年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且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
(三)志愿到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具备教师资格条件;
(四)专业要求参见文件。
我校达到以上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
二、推免名额
我区2011年的“硕师计划”共有80名,我校可推免和接收学生均为40名。
最终以全区各县(市、区)上报的“硕师计划”数为准。
三、选拔时间及程序:
(一)网上报名:凡有意参加“硕师计划”的学生必须
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可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同时报名,但截止时间: 10月25日。
(二)现场确认:11月10日~14日到省级招办指定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没有参加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学生将无法录取。
四、其他
(一)列入“硕师计划”的学生可选择在本校培养也可选择在广西师范大学培养.
(二)请各单位尽快动员报名。
参加“硕师计划”的学生和参加“硕师计划”县(市、区)存在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但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就业途径。
其它未尽事宜详见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文件。
附件:《关于做好2011年我校“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桂教师范…2010‟ 102号)
研究生处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四日。
教师硕士培养方案
教师硕士培养方案背景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教师硕士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目标教师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为:培养素质高、能够承担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教育人才。
课程设置教师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科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硕士培养的重点,主要包括学科前沿理论、学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加深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科研究能力和实际教学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是教师硕士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程可以有效提高教育人才的教育管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教育行业人才的必备素质。
科研实践课程教师硕士培养方案中设有实践性课程,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管理实践等,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学习,可以加强学员的实际教育工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应用能力。
开放选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教师硕士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一些开放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由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
师资力量教师硕士培养方案的师资力量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流的师资力量可以提供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和充足的指导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学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培养模式教师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可以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定制,同时加强学科交流和合作,扩大培养视野,打通教育链条,推进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
国际化教师硕士教育也在逐步走向国际化,不同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
同时,对于需要留学的学员来说,国际化特色可以扩大学员的发展和工作机会。
结语总之,教师硕士培养方案是为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而设置的一项重要扶持政策。
通过培训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可以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作者:黄小芳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黄小芳(湖南科技大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摘要:“硕师计划”其目的是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一批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专业化骨干教师,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基础教育,改善农村师资匮乏的困境,促进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政策执行偏离问题以及履行协议后人才流动导致农村学校能否从中受益等问题。
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同时,各部门、各环节应协调统一,以保证该计划顺利实施。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实施;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3-0043-03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1K025);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2012年度创新项目(S120054)作者简介:黄小芳(1986-),女,陕西汉中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担负着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任。
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学历层次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导较差等问题,使得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决定从 2004 年起开始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硕师计划”)。
一“硕师计划”政策要点“硕师计划”是将推荐免试的选拔方式和定向委培的培养模式相结合的一种在职研究生专项培养计划。
该计划通过和“特岗计划”相结合,以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等政策为导向,鼓励和吸引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是为农村造就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创新农村教师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该计划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困境,提高了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而且开辟了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的新渠道。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学术素养与学科基础:学生要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形成严谨的学术素养和较扎实的学科基础。
2.研究能力:学生要通过独立参与教育研究项目、完成一定规模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参与学术会议等途径,提高独立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
3.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与发展能力,灵活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4.学科交叉与多元化:加强学科交叉与多元化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与其他学科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推进教育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课程设置1.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教育技术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心理学研究等。
3.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包括教育创新与、教育统计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教育经济、教育法律等。
四、实践环节1.科研项目: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要参与教育科研项目,有机会独立承担小型教育研究项目,具备科学研究及报告撰写的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参与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活动,可以选择到学校、教育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参与教育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3.学术交流: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与讨论,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拓宽学术视野。
五、学位论文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经过答辩合格后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应该具备研究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对教育学领域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价值。
六、培养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成果以及就业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注重与社会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进行紧密合作,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湖南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湖南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科大政发〔2011〕3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我校学位授予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校授予学位分学士、硕士两级。
学位按学科门类或专业学位类别授予,本校有权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或专业学位类别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
第三条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学位授予审定机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展学位审核的有关工作。
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与学位审定会议依照《湖南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进行。
第二章学士学位授予第一节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第四条凡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在校期间修完《湖南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环节),取得本科毕业资格并达到下述要求者,授予学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符合学校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
第五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不授予学士学位:(一)在校期间,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国家法令而受到惩处者。
(二)违反校纪而受到留校察看以上(含留校察看)处分且未解除处分者。
(三)因考试舞弊而受留校察看以上(含留校察看)处分者。
(四)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未超过1.5者(适用于校本部学生);应修课程毕业平均学分绩点未超过1.5者。
(适用于潇湘学院学生)(五)不能毕业者。
(六)因偷盗受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者。
(七)因其他问题,学校学位委员会审定不能授予学士学位者。
第六条因受处分(考试舞弊、偷盗除外)未解除,只获得毕业证书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学生在解除处分后,可向学校申请学士学位。
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学院签署意见,经教务处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发给学士学位证书。
第七条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在规定的年限内(即毕业<结业>二年内)向学校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全日制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17)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科学与技术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3年。
三、培养方式全日制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聘任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课程、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等四个模块。
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
跨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课,不计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7学分)1.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学分)2.英语(4学分)3.教育技术学(2学分)4.教育学原理(2学分)5.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7.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科学教育方向1.科学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3.科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科学学习心理研究(2 学分)5.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专题(2 学分)通用技术教育方向1.通用技术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通用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3.通用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通用技术学习心理研究(2 学分)5.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专题(2 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教育统计与SPSS(2学分)2.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案例(2学分)3.物质科学概要/地球科学概要/生命科学概要(2 学分)4.科学、技术与社会(2学分)5.科学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2 学分)6.科技发展史(2 学分)(四)专业实践(8学分)1.微型教学(2学分)2.教育见习(1学分)3.课例分析(2学分)4.教育调查(1学分)5.教育实习(2学分)六、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包括微型教学、教育见习、课例分析、教育调查、教育实习等实践形式。
湖南省“硕师计划”政策执行现状调查
湖南省“硕师计划”政策执行现状调查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硕师计划”执行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农村教育硕士入岗前的选拔环节、在岗时的任教环节、脱产学习期间的培养环节以及期满后的分流环节为切入点来探讨”硕师计划”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完善该计划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硕师计划”政策执行问题“硕师计划”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到现在已有8个年头,在这期间,有学者对该项政策进行过研究,但数量不多。
通过本人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发现,其多集中于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质量问题、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与培养模式、远程服务平台的设计与需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政策实施的意义等方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几乎同时将研究的视角投向了政策本身,而很少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笔者认为,硕师计划的直接对象应为大学生,要了解此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实际效用,当从大学生的选择意愿入手。
另外,作为一项新政策,“硕师计划”在某些部分尚缺乏明细的实施方略,如“实施助学贷款代偿”一项就缺乏必要的说明及落实办法。
此外,对于执行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的权责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政策必然处于一个动态的摸索与完善过程,各地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也必有差异。
然而却很少学者对政策的动态变化或某个具体地域进行研究,特别是湖南省,至今仍未有涉及。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选取了湖南省作为研究范围,以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已签约的“硕师计划”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农村教育硕士入岗前的选拔环节、在岗时的任教环节、脱产学习期间的培养环节以及期满后的分流环节为切入点来探讨“硕师计划”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希望通过第一手资料,为“硕师计划”的完善和进一步推广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湖南省于2009年开始启动此项政策,省内研究生推荐和培养学校有3所,分别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其中湖南科技大学具有“硕师计划”研究生专项推荐免试资格。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科大政发〔2011〕2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硕士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实施纲要》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硕士导师是指导、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岗位,硕士导师选聘应着眼我校学科建设长远发展,有利于学科结构调整,有利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第三条学校限于在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或专业硕士学位点)设立硕士导师岗位。
全日制硕士导师分学术型(以第一导师身份负责招生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实践型导师两类,学术型导师以本校在岗教师为主,实践型导师从校外实践单位聘任。
第四条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
学术型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及培养质量(包括研究实践经费,学术规范,课程学习、学位论文以及研究生管理)全面负责。
实践型导师与学术型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应用实践。
第五条硕士导师实行任期考核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合格者方可延续任职资格。
具有任职资格的导师,由学院聘任上岗。
第六条校外人员申请我校学术型导师,其所在单位须具备研究生培养条件,同时所在单位须与我校签订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协议,按本办法规定评聘和参加我校任期考核。
校外导师为第一导师招生者,所在学位点须为其配备校内副导师,负责所招研究生的日常培养管理。
第二章学术型硕士导师管理第一节申请新增学术型硕士导师任职资格的条件与评审程序第七条申请我校新增学术型硕士导师任职资格须同时符合任职基本条件和科研条件,并按规定程序评选.第八条新增学术型硕士导师任职资格申请的基本条件(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能自觉执行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各项管理制度,服从各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坚持教书育人,保证培养质量。
(二)我校在岗的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以上人员,身体健康,截至申报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57周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一直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素质过硬、能应对多样教育挑战的优秀教师的基础。
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展开回答。
1. 课程设置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是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这些课程应既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也强调教育实践的研究。
例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等课程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
此外,还应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培养,包括学科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
2. 实践教学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能力。
例如,通过实习、教学观摩、教育实验等形式,教师可以亲身体验教育现场,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3. 教学资源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还应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硕士教育中,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备等。
通过提供全面、先进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 学术研究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应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不断深化自己的学术研究,提升专业水平。
5. 交流与合作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应鼓励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校、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教育项目和科研工作,推动教育改革。
6. 学位论文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学位论文。
通过完成学位论文,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某一特定教育问题,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也是评价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成果的重要标准。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学科教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这里介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培养方案,旨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一、专业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系统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学科教学相关的研究工作;3.培养学生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学科教学工作;4.培养学生具备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二、培养方案组成1.课程学习学生需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必修课程包括学科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研究方向确定。
2.科研训练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或科研实践活动,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和研究进展,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的内容可以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设计、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学生还需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
3.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实践教学活动,掌握实际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思、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4.论文撰写学生需根据研究方向和课题要求,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需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体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科研能力。
三、培养方案具体安排1.入学前培训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学科教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学校可以组织入学前培训,包括学科教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等。
2.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参加课堂学习、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学习学科教学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科教学能力和素质。
3.科研训练学生在培养期间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并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
4.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实践教学活动,融入教学团队中,了解实际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细则(试行)根据《湖南科技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科大政发[2017]9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推荐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推荐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推免工作小组由学院领导、各系主任和教师代表(每系一名、正高职称)组成,院长、院党委书记任组长。
二、推荐对象、推荐类别、遴选基本条件和优先推荐条件(一)推荐对象教育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推荐类别普通全日制研究生和“硕师计划”研究生。
(三)遴选基本条件1、品行优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2、学习成绩优良,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前三年全部课程并取得学分,前三年所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本年级专业排名前15%(“硕师计划”为50%)以内。
在校期间,在政府组织的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或确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对学校有特别贡献的学生,经校、院两级推免小组认定,所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本年级专业排名可放宽至30%;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4、申请“硕师计划”研究生的学生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结果须在二乙及以上并符合教师资格证的办理要求;5、遵守校纪校规,在校期间无警告及以上处分。
(三)优先推荐条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遴选基本条件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优先推荐:1、以湖南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在CSSCI、CSCD、SCI、SSCI、EI、ISTP源刊上公开发表论文的;2、以湖南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的;3、在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第一获奖人。
(四)推荐名额分配1、普通全日制研究生和“硕师计划”研究生分别按同样的原则分配名额。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相关问题答疑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相关问题答疑本文系统介绍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一、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2015年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约140人,湖南科技大学的教育硕士招生量较大,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
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据凯程从湖南科技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硕士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硕士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
就业方向:全国高校、高职、中职、高专、中专里做教师、行政、辅导员;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室里做研究人员;编辑部、报社、期刊社、杂志社做编辑;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人事考试院做工作人员或研究人员;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公司里做项目工作;培训机构做相关培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大学“硕师计划”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045108)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扎实专业基础、较强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高素质的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志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师德高尚,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广泛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能力,胜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熟练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有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素养和较强的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研究,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5、熟悉基础教育改革进展,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6、能较为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采用3+1模式。
前三年,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
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三、培养方式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自学与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硕师计划”教育硕士录取后的第一个假期集中面授,确定指导教师,与导师共同制定前三年任教期间全面系统的学习计划,做好个人培养计划;任教期间,导师通过网络等方式跟踪指导,部分课程教学在学生任教的前三年通过集中授课和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任教第三年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第四年到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完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任教期间(前三年)完成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提交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实践研究报告。
实行双导师制。
采取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与“硕师计划”教育硕士服务学区、学校合作培养研究生。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五个模块,其中前三类为学位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详见课程设置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要立足基础教育实践,注重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英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
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论文进行双盲评审,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英语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修满规定课程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颁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英语)课程设置表附: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02021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总学时:36学分:2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开闭卷考试或撰写论文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使所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伟大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并能联系实际,增强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领悟能力,提高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内容概要: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和依据;特殊的历史起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发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特殊的经济模式: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特殊的政治体制:把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特殊的意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多样化统一起来的社会主义;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马克思:《共产党宣言》.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3、高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课程编号:000202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学时:18学分: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与研讨考核方式:考试(开卷)教学目的及要求:该课程的开设在于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基本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比较深入系统地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分析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
内容概要:社会科学哲学与研究方法导论;古典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现代价值;当代社会科学发展与方法论走向;研究设计(案例讨论: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问卷调查方法(案例讨论:大学教研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收入比较研究);实地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2、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福勒:《调查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8、风笑天:《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9、赵国栋、黄家中:《网络调查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戴维、萨顿:《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课程编号:JYSS102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principle of Educution)总学时:54学分:3教学及考核方式:讲解、讨论、阅读、翻译论文相结合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从理性上认识有关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使研究生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调对教育实践的现实反思,不断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
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分析讨论为辅。
讲授专业术语、观点时,做到概念清楚,理清关系,经常举例,给予直观的描述。
在讨论时,尽量采取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原则进行。
教学中学生应经常关注教育研究的发展动态,查阅有关期刊,参考相关资料,以帮助理解课程内容,拓展认识与研究的思路。
内容概要: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特征的探索;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课程;教学;德育;教育评价。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金一鸣主编,《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傅维利主编,《教育问题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瞿葆奎主编,《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8、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9、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1、(英)沛西能著、王承绪等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课程编号:JYSS103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总学时:54学分:3教学及考核方式:课堂讲授为主,文献查阅为辅,书面考试与论文撰写相结合。
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从分析学生的学习性质、过程与结果和分析制约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因素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般心理规律,是教育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学习理论,了解青少年的一般心理规律,并能把它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指导教学实践。
内容概要:教育心理学是学习现代学习理论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的学习过程、影响知识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基于现代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1讲总论:1.1教育心理学概论;1.2 学习性质与分类、1.3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
第2讲学习论:2.1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2.2 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2.3解决问题;2.4 动作技能的学习;2.5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3讲学习条件论:3.1 原有知识的性质与学习的迁移;3.2 认知发展;3.3 学习动机;3.4学习环境第4讲教学论与教学设计:4.1 教学论;4.2 现代教学设计。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2、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3、吴庆麟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课程编号:JYSS202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ethod of Education Research)总学时:36学分:2教学及考核方式:教学方式:讲解、讨论和实地调查相结合;考核方式:提交研究论文或研究设计1篇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找到合适的研究问题,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写出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
内容概要: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和假设的形成,用文献法搜集资料,用调查法搜集资料,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研究报告和研究论述的撰写。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郝德元,周谦,《教育科学研究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课程编号:JYSS301课程名称:基础教育专题研究总学时:36学分:2教学方式:讲解、专题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考核方式:提交基础教育改革专题研究论文1篇(字数不少于5000字)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研究生深入了解当前基础教育以及教育改革在整体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价值,为从事鸡翅教育教学、科研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初步具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育观念、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