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17秋大作业现代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

一、大作业题目(容):

(一)名词解释(20分)

1.茶馆戏

老舍是“人民艺术家”和“文艺界的劳动模”。《茶馆》是中国当代话剧艺术的经典之作。戏剧运用侧面透露的表现方法,以裕泰茶馆为典型环境,以茶馆的变迁和一些小人物悲剧命运来表现时代的主题。戏剧采用了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群像,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深刻表现了“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

2.寻根小说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从作家选取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基点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围。代表作家有、承志、少功等。

3.“双百”方针

所谓双百方针是指建国后毛主席在与文艺界各人士会谈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至于此方针的提出对于促进当时文艺繁荣的贡献暂且不谈,时至今日更多的是带有阴谋论色彩的揣测毛主席是否曾有意引蛇出洞,以双百方针诱出一大批在其眼中看来明显带有所谓反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延及事后爆发的文化大革命。

4.文化散文

所谓的“文化大散文”兴起的标志大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出版罢。顾名思义或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来定位,似乎“文化散文”是对某种文化或文明的反思。(二)简答题(20分)

1. “朦胧诗”对传统现实主义诗歌有哪些突破?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指以舒婷、顾城等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为代表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朦胧诗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2. 概括90年代散文创作的四种主要类型,并分析其审美意义。

90年代散文创作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以余秋雨、存葆、周涛、鲍鹏山、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

以季羡林、金克木、黄裳、乐黛云等为代表的学者散文;

以海男、素素、立勤、周佩红、小蕙、玫、翟、铁凝、残雪、向黎、何向阳、蔚文、燕玲、唐敏、叶梦、徐小斌、徐坤、染、林白、残雪、虹影、孟晖、园、向黎、楚楚、路也等为主要阵容的女性写作;

以永康、朱千华、青、雷平阳、盛慧、宗玉、周蓬桦、马力、马叙、献平、黄海、习习、阿贝尔、淡舟、右额天心、蓝、玄武、雪松、高维生、汉荣、生全、傅菲、洪金、宋晓杰、周闻道、傻傻、汗漫、柳宗宣、季栋梁、齐明达等为主的“新散文”写作。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选择散文这一文体来表情达意,他们或以文人性的情趣见长,或以现代人的睿智通达取胜;有的面向社会历史,有的走向自我心灵。无论是走进历史,还是直面现实,抑或回归自然,都以散文的方式表达了这些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从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90年代散文家“人”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充分觉醒,看到了这些散文作家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肯定着“人”的尊贵地位,肯定人的丰富需求,同时进入对人

的前途、命运的本质的深入思考,这就为以抒写心曲、思考人生为特色的散文文体的流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这些作家告别了以往散文创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而是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和抒写方式,并以此作为散文新的审美标准,终于使90年代散文以更为轻松的格调、优雅的步态、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构成90年代散文兴盛的基础。

作家主体审美意识的改变,使得90年代散文愈加表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进而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全新认知,这符合散文自身审美原则的整合与调节的规律,而且中国90年代社会思想活跃、丰富,它一改80年代思想改革与保守,开放与二元对立模式,明显地呈现民间性、多元化的特征,其涵和格局表现在创作中,就是散文创作所涉及的立意和主题,以及写作的基本立场和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偏转,特别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诸多散文作家的创作已明显收缩为一个局部的边缘的现象,个人化的趋势日益清晰地显露出来,当然“文以载道”的传统,以及社会因素对于作家的影响,使90年代的散文创作必然出现这样一种多元化的态势,这个时期的创作,或者富有哲理和人道精神,或者婉转抒情、或者倾向于个体心的倾诉,或注重文体的创造与革新,甚至是一些大众消费的散文也应运而生。因此散文的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其中,老一代的博大、中年一代的厚重、年轻一代的锐利,使当下散文创作呈现着三代同堂的繁荣局面。他们为我们散文的创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给我们当前的散文创作提供了有意的启示。

(三)论述题(60分)

结合建国30年与80、90年代的小说作品的比较,论述新时期以来小说在题材、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演化趋势?并请说说你对这种演化趋势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题材方面

一、“文革”题材小说研究的兴起

什么是“文革”题材小说,学界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明确定义。很多研究者几乎都不对“文革”题材小说进行界定,“文革”题材小说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

“文革小说”的三种情况。为方便讨论,本文所说“文革”题材小说大体上等同于许子东所说的“文革小说”。新时期“文革”题材小说出现伊始,可以说关于它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了。心武的《班主任》一发表,全国读者来信不断,围绕《班主任》的座谈纪要和评论也随之而来。卢新华的《伤痕》一发表,大有全国读者泪流成河之势,《〈伤痕及其他〉———短篇小说和评论选》也随之出现。古华的《芙蓉镇》和莫应丰的《将军吟》刚一出版,《〈芙蓉镇〉评论选集》和《〈将军吟〉评论选集》就紧跟而来。戴厚英的《人啊!人》一问世,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便蜂拥而起。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关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评论意味着新时期的“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已经发生。1983年开展的清理精神污染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革”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

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蓬勃发展。由于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中有不少以书写“文革”中的人和事为主,所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革”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又活跃起来。从“文革”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兴衰与当时文艺政策的或松或紧呈正比关系,与之相随的“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大致上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叶永烈、胡月伟、师东兵、林青山等人的“文革”传记、“文革”纪实和“文革”秘闻也在那个时候同步出现。这些“文革”题材作品(小说)在反思“文革”的同时也不乏消费娱乐的倾向,它们同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中的“文革”叙事,可视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革”叙事的四重向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革”题材小说(作品)大量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国兴起的“文革”研究密切相关。1986年“文革”发动20周年之时,知识界对“文革”的言说持续升温。邵燕祥倡议建立“‘文革学”。

[1]巴金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让人们牢记文革”,以防“文革”再来。

[2]针对巴金的提议,附议者不少,但也不乏“怀疑”者。

①总的来说,那时人们呼唤“研究文化大革命浪潮”的到来。

②今天看来,一批早期的“文革”研究著作、“文革”口述著作就产生于那个时比如金春明、王年一、周明、骥才等人的书籍。几乎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呼吁进行“‘文革’文学”研究。1988年11月10日,《文学自由谈》《开拓文学》编辑部主持召开了“文学与‘文革’”座谈会。《钟山》1989年2期刊登了凯雄、贺绍俊《文革文学:一段值得重新研究的文学史》一文。随着全国经济政治形势的紧,1989年夏季前后至“南方讲话”(1992年1月1日到2月21日),“文革”研究受到限制,“文革”文学研究题材小说创作及研究也走向低潮。其实,早在1988年12月10日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出版“文化大革命”图书问题的若干规定》,这种趋势似乎就已经注定。可以说,从1989年夏季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