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损伤中应用(修改)
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清除体内废物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肾脏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一、透析治疗透析作为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主要方法,被广泛用于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
透析通过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清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1.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半透膜对废物和多余液体进行过滤和清除,然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这种方法能有效清除体内的尿素、肌酐等废物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将透析液通过导管注入到患者的腹腔内,透析液与腹腔膜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废物。
相对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更加便捷,可以在家中进行,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是一种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体内异常血浆成分的方法。
它通过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将异常的血浆成分与新鲜的血浆分离开来,再将新鲜血浆返回患者体内。
血浆置换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通过清除体内异常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减轻疾病症状的同时,也能缓解肾脏的损伤。
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与传统的间断性透析治疗相比,CRRT能够更加稳定地清除体内废物,减少对患者体液平衡的影响,对于危重病患者尤为适用。
CRRT主要通过血液引流和滤液器的过滤作用,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
它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滤液速率和流速,达到精确清除和调节的效果。
CRRT在重症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血液再灌注技术血液再灌注技术是一种基于血液净化原理的治疗方法,通过分离患者的血液,清除其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再注入患者体内,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血液再灌注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肾脏冷藏、肾脏移植、肾脏切除等。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现对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两组各50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治疗。
结果在治疗过后观察组中的综合系统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综合血液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于急性肾损伤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血液净化能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
标签:血液净化;急性肾损伤;应用价值急性肾损伤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指突发和持续的肾功能突然下降,定义为血清肌酐至少上升0.5mg/dl[1]。
而该病症的急性特点使得其病情状况发展较快,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阻碍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通过血液净化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
使用了血液净化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系统评分,改善血液治疗,从而对急性肾损伤产生一个更为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在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为(62.7±8.7)岁;在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为(63.3±8.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辅助呼吸,预防感染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全部患者均给予股静脉穿刺后建立血液净化通道,全部血滤均在患者床边进行和完成,1次/d,再根据患者的凝血机制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肝素透析治疗[2]。
其中的置换液是由主管护士自行配置的碳酸氢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电解质检测情况考虑是否需要给予氯化钾或葡萄糖酸钙[3]。
血液净化治疗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治疗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引言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体内的毒素、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的方法,用于改善患者血液状态并辅助治疗各种内科疾病。
本文将介绍血液净化治疗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肾脏病、肝脏病、炎症性疾病和危重病等方面。
肾脏病领域中的应用血液净化在肾脏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净化可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减轻肾脏负担,预防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液净化可辅助补充身体缺乏的某些代谢产物,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延缓疾病的进展。
肝脏病领域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在肝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除体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减轻肝脏的负担;二是辅助肝脏功能,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
对于肝衰竭患者,血液净化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氨和胆红素等毒素,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对于肝性脑病患者,血液净化可清除体内的氨,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
炎症性疾病领域中的应用血液净化在炎症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炎症介质是引起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血液净化可通过清除体内的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目前,血液净化在感染性休克、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等疾病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危重病领域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病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往往存在代谢紊乱和内环境失衡的问题。
血液净化可通过清除体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改善患者的内环境,提高治疗效果。
在重症医学科中,血液净化被广泛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已经在内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清除体内的毒素、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改善体内环境,减轻器官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血液净化治疗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优化治疗方案,使得血液净化在治疗内科疾病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人体的血液很重要,它不仅供应身体所需的氧气和养分,还负责排除身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当人体受到严重创伤、疾病或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时,身体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可能会积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这时就需要利用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运作。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去除血液中废物和毒素的技术,可以去除体内的多余水分、电解质和毒素等,并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在治疗重症危重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分类和常见方法目前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几种方法。
其中,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则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血液滤过技术是用滤器过滤血液,去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使污染的血液重新进入体内。
这种技术可以分为单纯滤过、连续滤过和间歇滤过等几种形式。
其中,单纯滤过是将整个血液容量连续经过滤器进行一次滤过,而连续滤过是将部分血液经过滤器进行滤过,并不断循环使用。
间歇滤过是与单纯滤过类似,但是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停止换税。
血浆置换技术是将病人的血浆与其他的液体替换,达到除去体内毒素和免疫球蛋白,血浆灌注等目的。
由于血浆在病毒和传染病的传播方面具有潜在的风险,因此血浆置换技术应该得到充分的咨询和认识。
血液净化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普通贫血、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骨髓移植、耐药性癫痫、败血症、全身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重症危重症的治疗中。
血液净化技术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随着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的炎症进展,会产生过多的炎性细胞和相应的细胞因子,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部感染的恶化。
血液净化技术可以通过去除血液中的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改善体内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 静脉补钙
• 胰岛素&葡萄糖
• 碳酸氢钠 • 离子交换树脂
• 透析/CRRT
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
• 监测血气 • 补充碳酸氢钠 • 透析/CRRT
感染的防治
• 并发感染者死亡率高
• 少尿型ATN时不要留置导尿管 • 预防导管引起的感染 • 及时适量的抗生素
药物的应用
• 没有药物可以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
SCr增至2-2.9倍基线值 SCr增至3倍基线值 或 SCr ≥353umol/L 或 已替代治疗 或 18岁以下的患者eGFR<35ml/min
2
3
ARF发病率逐年上升
美国住院患者资料库
ARF发病率粗估
• 苏格兰
• 马德里 • 中 国
中国因ARF透析者占总透析人群比例
2.03pmp
2.09pmp 20-50万/年
Renal来源于拉丁文,与来源于中古英语的kidney相比艰
深晦涩,因此后者更易被人接受;injury与failure相比,
更好的反应了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本质,而且,有些损伤
概述
• 急性肾衰竭(ARF)
为短时间内持续肾小球滤过减退伴或不伴 尿量减少,血肌酐值较基线值升高50%以上
2004美国急性肾衰竭指南
15% 8
60%
210
10%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 There is none which is not a poison. •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and a remedy
• ---- Paracetsus 1493- 1541
论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中的应用
论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中的应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医疗事业的进步,我国在血液净化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本研究将通过具体的病例,对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同时结合血液透析的方法对患有各种肾功能疾病的患者进行救治,希望本研究能够提高患严重肾病患者的治愈率。
标签:血液净化技术;肾功能衰竭;抢救我国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因此,重视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抢救至关重要,血液净化的方式与时机的选择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笔者通过对某院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连续性经脉血液透析滤过三种治疗技术的患者进行调差分析,从而对治疗效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得血液透析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于肾病的治疗当中。
1. 调查资料与结果笔者收集了某院一年时间内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和住院资料共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为48岁,具体患病原因有急性中毒、重度创伤以及重症感染,其中肾病综合症和重症肾小球肾炎患者有8例,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有4例,还存在一些病因不明确的患者。
这些病例中还有30例患有全身炎症综合症,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行紧急的救治与住院观察,笔者还记录了有关的实验数据,并与更加准确的对患者身体状态变化进行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运用血液透析技术的治愈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有28例抢救无效死亡,还有三人是死于肾移植后免疫力低下;应用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方法治愈率为百分之七十一,只有一例是死于重症肾小球肾炎而伴发的心律紊乱;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效果与分别使用差异不大,只是在是否存在心脏功能障碍综合症方面有所不同。
2. 透析方法简介2.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适用于患有严重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分解代谢、容量负荷过量及腹膜透析禁忌症者。
进行血液透析的仪器应该采用中空的纤维材料,从而确保建立起良好的经脉插管血透以及经脉穿刺血透等,如果是創伤出血的患者应该采用无肝素的透析方式。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组13例患者中治愈12例,死亡1例,两组治疗后的治愈率、死亡率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Hale Waihona Puke 参考文献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
治愈
死亡
[1] 周进.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48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1,(6):19-20.
合计
治愈率(%)
[2] 李艳伟,夏天,李荣,等.急性肾损伤住院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
疗时间延长依据血凝结果调整抗凝剂量,每小时脱水量依据患者 (<400mL/d)[4],由于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减退,机体无法产
中心静脉压及心电监测的血压、心率调整,1例治疗36h后死亡, 生足够的代偿反应,临床死亡率较高。但因肾脏本身的特殊性,当
两例治疗31h和45h后病情平稳转为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 侵害因素去除后,其功能常常是可复性的,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中其他患者血液透析时应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日本尼 本研究首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疗法可连续、缓慢、平稳
普洛150G透析器进行治疗,标准碳酸氢盐透析。12例患者血液透 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溶质,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
析时血管通路全部采用股静脉置管后的临时透析导管,先用普通 可持续供给充分的营养,为ARF尤其是MODS患者的救治提供了
analysis of recent 2 years in our hospital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of 26 case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Summary on the
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医疗技术,主要用于清除血液中的废物、毒素、病原体等垃圾物质,减轻机体毒素积聚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肾脏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血液净化技术的种类血液净化技术具体包括: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注、血浆置换等几种,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实现肾脏的功能,从而改善肾脏功能衰竭造成的机体排泄代谢紊乱,达到清除废物、毒素的目的。
血液灌流又称为血液搏动灌流,是一种利用肝脏微循环灌注增强肝脏代谢功能的方法。
该技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移除骨髓内外的有毒代谢物质,减轻机体毒素积聚和自由基产生,从而有效改善肾脏血液流水和内环境的稳定性。
血液透析是一种采用血液透析器清除血液中废物、毒素的方法。
该技术把血液从体内引入血液透析器中清洗,然后再将血液回输到人体内,达到净化效果。
血液滤过是一种利用人工肾脏将血液进行过滤,把血液中的废物、毒素、过多的水分等排除,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血液灌注是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来改善机体内环境的中心方法。
血浆置换是一种利用血液过滤技术把血液中的血浆分离,并通过离体放置或通过膜科技进行清理过滤,使其达到清除毒素、废物的效果。
二、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病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有急性肾损伤和感染、药物中毒、肾性贫血等症状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技术可以迅速排除机体内废物,降低机体毒素积聚和减轻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血液净化技术在肾功能不全时起到了补充肾功能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长期的生活支持。
此外,在肾移植术后,血液净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肾脏病变的发生率。
三、血液净化技术的注意事项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中,但是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血液净化技术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成本压力。
探讨68例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效果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各科室常见的急症之一,它主要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滤过率突然和持续性下降、尿素氮和其它代谢产物在血液中蓄积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达20%~30%,死亡率一直高居50%左右[1]。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急性肾损伤死亡率有所下降,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各有其优势[2],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此2种方式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肾损伤患者68例,均符合AKI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46岁。
病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13例,各种原因导致中毒12例,急性胰腺炎12例,严重感染11例,挤压综合征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2例。
将其分为CBP组和IHD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因上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液净化治疗方法CBP或IHD治疗患者均建立临时血管通路[3],其中股静脉置管38例,颈内静脉置管30例。
(1)CBP组36例,采用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方法,使用ADM08/ABM C RRT机以及配套的管道和滤器(聚砜膜AV 600S,面积1.6m 2)。
置换液为碳酸盐配方,以前/后稀释方式输入,流量为3~4L/h,血流量200~250mL/min,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出血倾向时停用。
每日治疗时间8~12h,置换液总量不少于30L。
管道和滤器在透析前用5mg/L肝索生理盐水按设定的程序预冲20min。
(2)IHD组32例,采用中空纤维聚砜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中钠浓度135~138mmol/L,根据患者血钾情况选择透析液钾浓度;全部采用小剂量肝素化或低分子肝素抗凝,严重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患者应用无肝索透析[4];每周透析3次或每日透析,平均每次4~5h 。
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肾损伤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肾损伤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研究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损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42例,参照组(19例)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23例)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其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存活率(91.30%)和肾功能恢复率(90.47%)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3.16%,58.33%),差异性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BUN和SC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肾损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血液净化;急性肾损伤;临床价值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发病机理为因缺血或中毒而导致肾小管损伤,进而促使血流动力学和血管病理生理发生改变,产生间质炎症和小管液漏出等现象,致使肾小球滤过率急性连续性下降[1]。
急性肾损伤的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血液净化疗法为主[2]。
为此本文对我院4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42例,所有患者经检查诊断均符合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其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例,严重感染9例,急性梗阻性肾病及急性胰腺炎各6例,肾综合征2例,其他7例。
按照血液凈化治疗的方式分为观察组(23例)和参照组(19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4.1±3.7)岁;参照组男12例,女7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3.9±3.8)岁。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参照组(19例)患者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对症治疗原发病,避免感染现象,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对24h液体的输入量进行严密监控等。
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并排出体内的废物。
如果出现了肾功能损伤,就会影响到身体内的废物处理和代谢,出现各种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血液净化技术的原理和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血液净化技术的原理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来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及过滤血液的方法。
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其中,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造物清除体内血液中在肾功能衰竭时排泄减少,而引起中毒的多种小分子水溶性物质、水溶性大分子和脂质溶性物质的技术。
血液透析装置通过人工造物过滤血液,将体内不需要的水、电解质和代谢产物过滤掉,使血液重新满足人体的需求。
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将血液由外往内进行过滤,根据原理分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方式。
血液透析通过腔道,将血液从体外引出,经过半透膜后返回体内。
血液灌流是一种治疗血液循环系统机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血液灌流的原理是用特制的设备吸出体内的血液,经过过滤、冲洗、去氧化等处理后,再输回体内。
这样可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有效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
通过人工器械,将血液循环从外部的管路引入机器,并经过原半透膜过滤器过滤,将不需要的废物和多余的无机物排出体外,使血液恢复清洁,最后再重新注入人体内部的血管系统中。
二、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其中,血液透析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同时,血液透析也被使用于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等肾病。
除此之外,血液灌流也可以在急性肾衰竭或跨器官损害时使用。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可用于急性肾脏损伤、脓毒症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
血液净化三新课题
血液净化三新课题引言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设备来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血液净化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液净化三新课题,即血液净化在器械、治疗方案和适应症方面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器械的创新与发展(一级标题)1.1 高效血液净化设备的研发(二级标题)•使用新型纤维材料•利用微纳技术改善内膜功能•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自动化程度1.2 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的设计(二级标题)•结合肺血氧合技术实现呼吸和血液净化的同时进行•多模式治疗方式,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1.3 智能化血液净化设备的应用(二级标题)•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进行治疗方案的个性化设计•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协同机器人技术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二、治疗方案的创新与发展(一级标题)2.1 趋向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二级标题)•基于基因检测和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优化治疗效果2.2 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二级标题)•结合药物治疗和血液净化技术•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完善血液净化与其他诊疗手段的配套应用2.3 血液净化中适宜的治疗时间和频率(二级标题)•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的确定治疗时间和频率•实现个体化治疗,避免过度或不足治疗•通过连续治疗、缓慢治疗等模式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2.4 血液净化在终末期肾病透析中的应用(二级标题)•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改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引入新型透析膜材料和治疗方案•探索血液净化与肾移植的联合应用三、适应症的探索与应用(一级标题)3.1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二级标题)•提高生存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肾功能恢复时间3.2 血液净化在肝脏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二级标题)•降低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改善肝功能•提高肝移植成功率3.3 血液净化在败血症中的应用(二级标题)•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菌毒素•改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降低死亡率3.4 血液净化在中毒和药物过敏中的应用(二级标题)•快速清除有害物质和药物代谢产物•减轻患者症状和炎症反应•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论血液净化三新课题的研究和应用为血液净化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疆 篓
叠 i 论
著 者
血液净化在急性 肾损伤 中的应 用
宋稳 君
( 青 岛市市立 医院血液净化 中心 2 6 6 0 1 1 )
【 中图分类号】 1  ̄ 4 5 9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 6 3 2 — 5 2 8 1 ( 2 0 1 5 ) 7
急性 肾损伤 是 临床上 重症 患者 较 为常 见 的一种 并发 症 , 以高 发病 率和 高病死 率为 主要 的临床 特 点 ,对 患者 的身 体健康 和 生命 安 全构 成 了严 重 的威胁 。为 研 究血 液净 化在 急 性 肾损伤 中的 临 床应用 效 果,本文选 取于 2 0 1 1 年1 月- 2 0 1 5 年 5月期 间在我 院接 受 治疗 的 6 8 例急 性肾损 伤 患者的 临床 治疗 资料 进行 回顾 性分析 , 同 时将 回顾 结果报 告如 下 。 1资料 和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取 于 2 0 1 1 年 1月一 2 0 1 5年 5月 期间在 我 院 接受 治疗 的 6 8 例 急性 肾损伤 患者 作为本 次 的研 究对 象 , 所有 患者 均 符合 急性 肾损伤 的相关 临床 诊断 标准 。按照 患者 住 院 日期 单双 日将 患者分 为对照 组和 治疗组 , 对照 组 3 3 例 患者 中 的男性 患者有 2 O 例 ,女性 患者有 1 3 例; 年 龄 范围 : 2 4 - 7 6 岁 ,平均年 龄 :( 4 8 . 9 ±9 . 5 ) 岁 ;病程 范 围:2 3 — 4 2 d ,平 均病 程 : ( 3 2 . 8 ±4 . 2 1 例, 女性 患者 有 1 4 例; 年龄 范 围: 2 6 — 7 9岁 ,平均年龄 : ( 4 9 . 3 士9 . 2 ) 岁 ;病程 范 围:2 0 - 4 3 d ,平均 病程;( 3 3 . 2 +4 - . 2 ) d 两组 患者 的 一般基 本 资料 经 统计 学处理 , 差 异均 无统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方法 i . 2 . i对 照组 对 照 组患者 给予 常规 内科 治疗 : 对 患者 的原发 病 进行 积极 的治疗 , 对 感染 以及 2 4 h液体摄 入 量进 行严格 的控 制 , 对 患者 电解质 酸碱平 衡紊 乱的情 况进 行 纠正 。 L 2 . 2治 疗组 治疗 组患者 在常 规 内科 治疗 的基础 上 , 根据 患 者 的实 际病 情选择 连 续性血 液净 化 治疗和 血 液透 析 治疗 。连续 性 血 液 净 化 方 法 治 疗 :使 用 的 仪 器 为 P r i s m a f l e x 机 器 和 P r i s m a f l e x M 1 5 0 S e t 血液 滤过 器 ( 瑞 典金 宝 公 司生产 ) 。采 用 股 静脉 置管建 立血管 通路 ,采用 前置 换方 式 ,透析 时 间为 l O h / d , 5 1 / h左 右的置换 液速 度 ,2 0 0 m l / m i n左右 的血 流速 度 。血液透 析 治疗 :使用 的仪器 为德 国费森 尤斯 4 0 0 8 B透析 机 以及 日本尼 普洛 1 5 0 G 透 析器 ,采 用股静 脉 置管后 的 临时透 析 导管 ,根据 患者 的实 际病情将血流量控制在 1 5 0 — 2 5 0 m L / m i n 左右, 首次治疗时间为 2 h , 第2 d治疗 时 间 3 h ,第 3 d治疗 4 h ,以后 2 一 次/ 周 ,每 次 4 h 。 1 . 3 疗效标 准 对 两组 患者 的小 便 出现时 间 、 肾功 能恢 复 正常 所 需 的时 间、患者 的住 院 时间等 观察 指标 以及 两 种 患者 的治 愈 、 死 亡情况 进行记 录并 比较 。 1 . 4 统计 学分析 对本 文所得 实 验数 据均 采用 S P S S 1 2 . 0 统 计 学 软件进 行检验 ,所得 计量 资料 采用 t检 验 ,所 得 计数 资料采 用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新西兰的 R N L研究, EA 其结果与 A N研 究相似, T 显示 2 3 l k ~ ・ 的 治疗 剂 量 已可 以充 分 清 除 溶 0~ 5m ・ g h
质, 当然这 两项 研 究的 治疗剂 量 尚未 达 到 H HF 0 9 V 。2 0 年 新英格 兰 医学 杂志 P l sy9发表 的述 评指 出 , 些 a vk _ e 这 结果 并 非 意 味着 C R R T剂 量 不 重 要 , 是 意 味 着存 在 而
盛晓 华 汪年松
急性 肾损伤 ( ct kde jr, K ) 临床 常 见 aue inyi uy A I是 n 的一种 综合征 , 多继 发 于创 伤 、 手术 后 、 毒 血症 、 大 脓 心 源 性休克 、 低血 容量 以及 药物 因素等 , 分 患者 原 本 具 部
有基 础性 肾脏疾 病 。一 些较 轻 的患者 可 能 只 需保 守 治 疗 肾功 能即可 逆转 , 另一 些 重症 患者 , 而 特别 如 合 并 有 多器 官功 能 障碍综 合 征 ( lpeognd s nt nsn mu i ra yf c o y - tl u i
均采 用 了 C V D V H F模 式。 二、 殊的 C R 特 R T模 式
1 .高 容 量 血 液 滤 过 ( i o mehmohao , hg vl e f rin h u i t HV F :94年 , roedr 等 首先 在 动 物 实验 中 H ) 19 Got os n t 提 出 H HF 发现 在 C R V , R T治疗 中, 加超 滤 量 可 以改 增
治 疗模 式 尚缺 乏 随机对 照试 验 比较 。 目前 我 国应 用 最 多的模 式 为 C V 国 外 较 多 应 用 C V D 。B S V H, V H F ET
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肾损伤(AKI)方面的应用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方面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急性肾损伤 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连续性血液净化组(30例),一组间歇性血液净化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 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间歇性血液净化组76.7% (23/30)(P<0.05),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0.0%(3/30)、3.3%(1/30)均显著低于间歇性血液净化组33.3%(10/30)、30.0% (9/30)(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方面的疗效较间歇性血液净化显著。
关键词:血液净化;急性肾损伤;疗效
急性肾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患 命安全[1,2]。本研究探讨了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方面 者具有较为严重的病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 的应用及疗效。
·112·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6月第8卷第2期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Electronic Edition) June 2019, Vol.8 No.2
组别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插管部位感染
连续性血液净化组(n=30)
综上所述,在口腔正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牙周炎患者 牙周组织再生术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 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琦. 牙周炎患者采用口腔正畸与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治疗的 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9): 100-101.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王仕兰;张彩云;杨胜琴【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7(025)009【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作者】王仕兰;张彩云;杨胜琴【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54300;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54300;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54300【正文语种】中文急性肾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快速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以血肌酐上升0.5 mg/d以上为主要标准,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物如肌酐、尿素氮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循环血液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消除肺间质水肿,改善氧合,清除代谢产物及游离毒素[2]。
笔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并实施护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铜仁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48例住院患者,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6~86岁,平均55.6岁。
1.CBP装置:采用费森尤斯的CRRT机进行治疗。
2.置换液及抗凝剂:置换液采用上海长征牌血液滤过置换液,2 000 mL/袋,或者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
3.治疗方式:48例患者均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模式。
血滤器为AV600S聚砜膜,面积为1.5 m2,血泵维持血流160~250 mL/min,每日治疗8~12 h。
采用前稀释法,超滤量根据容量负荷、补液量调整。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每半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目的调整血流量、超滤量,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并拟定相应处理措施。
2.血管通路护理。
48例患者中,34例采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8例采用颈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季大玺;肖申;刘芸
【期刊名称】《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卷),期】1996(000)003
【总页数】1页(P170)
【作者】季大玺;肖申;刘芸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505
【相关文献】
1.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J], 陈恩法;;;
2.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J], 陈恩法;;;
3.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J], 任成山;杨惠标;张玉梅;陆海华;郭中杰;高全杰
4.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评估 [J], 郭瑜玲;吴力翔
5.血液净化技术在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 [J], 张素琴;郑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由于心排血量严重不足而致肾灌注不足,常 见于:
(1)充血性心力衰竭(2)急性心肌梗死
(3)心包 (6)严重心律失常
10
(一)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3.周围血管扩张 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
造成肾灌注减低。
4.肾血管阻力增加 见于应用血管收缩药如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大手术
3. Scr 绝对值增加>26.4umol/L(0.3mg/dl)可作为AKI 1 期的诊断依据。
7
二、病因和分类
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广义上讲包括肾前性、肾性、肾后 性三种类型,狭义上讲AKI即指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8
(一)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容量、低心排出量所导致。此时患者肾脏组织结 构尚正常,恢复肾脏血液灌注和肾小球超滤压后,肾小球滤过率(GFR) 也很快恢复。常见病因:
1.急性血容量不足 在正常情况下肾脏的血流93%供应肾皮质,7%供肾髓质,在肾缺血时
肾脏血流重新分配,主要转供肾髓质使肾小管肾小球功能丧失。具体原 因有: (1)消化道失液 (2)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3)皮肤大量失液(4)第三间隙失液 (5)过度利尿
9
(一)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2.心血管疾病
指患者在进行性氮质血症期内每日尿量维持在400ml 以上, 甚至1000~2000ml。
原因:
①各肾单位受损程度不一,小部分肾单位的肾血流量和肾 小球滤过功能存在,而相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显著障碍;
②所有肾单位的受损程度虽相同,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 碍在比例上远较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程度为重;
迫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14
诊断思路
15
三、临床表现
(一)少尿或无尿期 一般为7~14 天(平均5~6 天,长者达1 月以上)。
少尿期越长,病情愈重,预后愈差。常见以下改变: 1.尿量减少 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每日尿量维持少于400ml 者称
为少尿,少于100ml 者称为无尿。
16
非少尿型ATN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损伤中应 用(修改)
近十年来,提出重命名的迫切性
更贴切反应疾病的基本性质 对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2
一、定义
在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wwork, AKIN)的定义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取代了传统常用的“急性肾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ARF)。
血管炎、狼疮性肾炎、IgA 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 3.急性间质性肾炎 是一组引起肾间质损害的疾病,病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如肾脏感染性疾
病,肾脏毒性物质,X 线长时间照射及各种药物中毒引起肾间质损害。 4.肾血管性疾患 如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肾静脉
血栓形成等。
13
(三)肾后性急性肾损伤
是指肾水平面以下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如肿瘤、结 石、前列腺增生等)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1.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或一侧结石对侧反射性 痉挛。
2.尿道梗阻:见于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 3.膀胱颈梗阻。 4.前列腺增生肥大或癌。 5.膀胱肿瘤或膀胱内有较大的积血块等。 6.盆腔肿瘤蔓延、转移或腹膜后纤维化所致的粘连、压
Renal来源于拉丁文,与来源于中古英语的kidney相比 艰深晦涩,因此后者更易被人接受;injury与failure相 比,更好的反应了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本质,而且,有 些损伤并不一定达到肾衰竭的地步。
3
RIFLE(2004)和AKIN(2005)标准
RIFLE 分期
AKIN 分期
危险 (Risk)
尿量
尿量<0.5ml/kg/h 持续6-12小时
尿量<0.5ml/kg/h 持续≥12小时
尿量<0.3ml/kg/h 持续≥24小时
或无尿≥12小时
6
AKI 分期与RIFLE 的区别主要有:
1. 去掉了L 和E 两个级别,因为这两个级别与AKI的严 重性无关,属预后判断;
2. 去掉了GFR 的标准,在急性状态下评价GFR 是困难 而不可靠的,而血肌酐相对变化可以反映GFR 变化;
1期
损伤 (Injury)
2期
衰竭 (Failure)
3期
肾功能丧失 (Loss)
终末期肾病 (ESRD)
血肌酐
尿量
增至基线值的1. 5~2. 0 倍 (RIFLE和AKIN分期)或 增加≥0.3mg/dL(AKIN分期)
< 0. 5 mL·kg-1·h-1 超过6 h
增至基线值的(2. 0~3. 0 倍)
后及麻醉时;肝肾综合征;前列腺素抑制剂(如阿司 匹林、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等)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11
(二)肾性急性肾损伤
指肾缺血和肾毒素所造成的肾实质性病变,约75%发 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病变可以发生在肾小球、肾小管、 肾间质、肾血管。
1.急性肾小管坏死 包括缺血性,肾毒性,溶血性等病因。多见于各种休
< 0. 5 mL·kg-1·h-1 超过12 h
增至基线值的3倍以上或绝对 值≥354μmol/ L且急性增高 ≥44μmol/ L
< 0. 3 mL·kg - 1·h - 1 超过12 h 或无尿12 h
持续肾衰竭超过4个星期
持续肾衰竭超过3个月
AKIN提出的RIFLE修订标准
AKI定义 48小时内血肌酐增高≥0.3mg/dl(26.5umol/L) 血肌酐增高至≥基础值的1.5倍,且明确或推断其发生在
之前7天之内 或持续6小时尿量<0.5ml/kg/h
5
AKIN提出的RIFLE修订标准
分期
血肌酐SCr
SCr增高≥26.5umol/L(48h内)
1
或≥1.5-1.9倍基线值
SCr增至2-2.9倍基线值
2
SCr增至3倍基线值 或 SCr ≥353umol/L 或
3 已替代治疗 或
18岁以下的患者eGFR<35ml/min
克、急性溶血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肾毒性 物质在急性肾损伤病因中占重要地位,在临床中很常 见,具体包括(1)抗生素(2)造影(5)生物毒(6) 环孢素A,大剂量静点甘露醇等。
12
(二)肾性急性肾损伤
2.急性肾小球及肾小血管疾病 如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全身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