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教案标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条件(SSS)。

2. 能够使用SSS判定条件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 能够应用SSS判定条件解决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教学资源:1.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2. 教学PPT或白板笔记。

3. 学生练习册和答案。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教学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两个看似相似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引发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思考。

2. 提问学生,他们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知识讲解:1. 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当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相等时,我们可以说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2. 解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3. 使用教学PPT或白板笔记,详细讲解SSS判定条件的原理和应用。

示范演练:1. 给学生展示一组三角形的边长,并要求他们使用SSS判定条件判断这些三角形是否全等。

2. 逐步引导学生按照SSS判定条件进行比较和判断,解释判定的过程和结果。

3. 让学生自己尝试判断其他组三角形是否全等。

巩固练习: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解答学生疑惑,纠正他们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应用:1. 提供一些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SSS判定条件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总结回顾: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

2.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他们的问题。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对SSS判定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册和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SSS判定条件的掌握程度。

3. 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学目标(1)掌握边边边条件的内容;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会使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全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知识回顾,提出问题已知△ABC ≌△ A ′B ′ C ′,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思考:满足这六个条件能够保证△ABC ≌△A ′B ′C ′吗? 师生活动: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1、当满足一个条件时, △ABC 与△ABC ′全等吗?一个条件(1)一条边(2)一个角师生活动:让学生经历画图的过程后,总结经验。

达成共识:不一定全等。

如下列图:一条边分别相等时:AB C C ′B ′A ′一个角分别相等时:问题2:当满足两个条件时, △ABC 与△A ′B ′C ′全等吗? 两个条件(1)两条边(2)一边一角(3)两个角 师生活动:让学生通过画图、展示交流后得出结论。

达成共识:不一定全等。

如下列图: 两条边分别相等时:两个角分别相等时: AB C4cm45°BCAA ’B ’C ’45° A ’B ’45°65°A BCB ’C ’A ’45°65°9cm5cmA ’B ’C ’9cm5cm AC一边一角分别相等时:问题3:当满足三个条件时, △ABC 与△A ′B ′C ′全等吗?满足三个条件时,又分为几种情况呢?师生活动: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到以下几种情况。

三个条件(1)三条边(2)两边一角(3)两角一边(4)三个角 师问:我们现在研究第①种情况。

当两个三角形满足三边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设计意图:先提出“全等判定”问题,构建出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路径,然后以问题串的方式表现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

(二)动手操作,感悟新知活动:尺规作图,探究“边边边”判定方法先任意画出一个△ABC ,再画出一个△A ′B ′C ′,使A ′B ′= AB ,B ′C ′= BC ,A ′C ′= AC .把画好的△A ′B ′C ′剪下,放到△ABC 上,它们全等吗?ABCA ’C ’’4cmACB4cm解:画法(1)画线段B ′C ′=BC ;(2)分别以B ′、C ′为圆心,BA 、B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A ′; (3)连接线段A ′B ′,A ′C′。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优质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优质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优质课教学设计其实是采用相对对称的结构来维持风筝的稳定, 也就是保证风筝的左右一样。

那么我们要怎么证明一个十字风筝和三角风筝左右都一样呢?那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一起探究一下风筝是不是左右相等的吧。

复习回顾: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提问1: 还记得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吗?提问2: 全等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提问3:若已知△ABC≌△DEF, 会有什么结论?提示1: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提示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提示3:∵△ABC≌△DEF∴ AB=DE ∠A=∠DAC=DF ∠B=∠EBC=EF ∠C=∠F探究新知:因此,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除了定义外, 还可以利用这六组条件, 但这两种方法都较为复杂, 我们能否减少条件, 用尽量少的条件进行判定呢?如果只满足这些条件中的一部分, 那么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我们先从最少的条件开始探究。

探究一: (同桌讨论)①只给1条边。

所以, 只确定一条边, 可以画出无数个三角形, 它的形状不定, 所以只满足一条边对应相等, 是不足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这种方式叫做举反例, 即满足条件, 但却发现结论不成立。

②只给1个角类比一个边的方法, 让学生用画图举反例证明。

综上所述, 只满足一个条件, 不足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探究二: (分成小组探究)●如果给出两个条件, 有哪几种情况?●有2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有1个角和1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有2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分成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探究一个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前准备好的道具——纸棒、尺子、量角器, 用纸棒围成三角形, 此条件下的三角形是否只有一个。

①2条边结论: 有两条边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②2个角结论: 有两个角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③1个角1条边结论: 有一个角和一条边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思考: 如果只给三个条件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有3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有1条边和2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有2条边和1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有3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猜想: 三条边分别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动手实践: 拿出两组分别长4cm, 6cm, 8cm的纸棒。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边边边”(SSS)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运用SSS判定方法进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SSS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三角形全等证明过程的书写规范。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两个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和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2.讲解SSS判定方法
(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当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从而引出SSS判定方法。

(2)用图形和符号语言表述SSS判定方法。

3.例题讲解
(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实际问题中,运用SSS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4.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练习,巩固SSS判定方法。

5.小组讨论
讨论在证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总结归纳
总结SSS判定方法的要点和证明过程的注意事项。

7.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SSS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2.讨论过程:小组成员积极思考,分享各自的想法,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结果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补充,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个人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的SSS判定法,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合作: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
2.生活实例:展示一张平面图,其中有多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确定这些三角形是否全等?”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全等判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1. SSS判定法的概念:讲解SSS(Side-Side-Side,即三边相等)判定法的定义,强调只有当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才是全等的。
4.着重实践: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SSS判定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SSS判定法的内涵及其应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2.实践应用题:选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园林规划等,要求学生运用SSS判定法解决问题。这样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例如,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B=AC=5cm,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3.思考探究题: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推导和证明的题目,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于SSS判定法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1. 引言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又实用的数学话题——三角形的全等判定,特别是SSS判定。

听到SSS,很多人可能会想起超市打折,或者是小伙伴们的秘密代号。

不过在这里,SSS可不是打折,而是SideSideSide,也就是边边边。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

听起来简单吧?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有趣的数学小秘密。

2. SSS的概念2.1 什么是全等?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全等”这个词。

全等,不是说两个东西长得一模一样,而是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

就像你和你的双胞胎兄弟姐妹,虽然可能发型、穿衣风格各有不同,但身高、体重、甚至眼睛的颜色都一模一样,这就是全等的意思。

所以,当我们说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其实是在说它们的角度和边长都完全一致,没得挑剔。

2.2 SSS的具体判定那么,怎么判断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全等呢?这就得用到我们的SSS判定了。

想象一下,两个三角形分别是小明和小华的。

小明的三条边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而小华的三条边长度也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

那么,根据SSS判定,咱们可以轻松地说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白了,就是边边边都对上号了,绝对没错!3. SSS判定的应用3.1 生活中的例子在生活中,SSS判定其实随处可见。

比如说,你和小伙伴们在画画,大家都在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如果你画的三条边都是2厘米,而小伙伴们的三条边也是2厘米,咱们就可以说你们的三角形是全等的。

换句话说,你们的作品可以放在一起展览,不怕被评审挑剔,哈哈!3.2 数学竞赛中的妙用此外,在数学竞赛中,SSS判定也是常见的考点。

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题目,让你通过已知的边长来判断三角形的全等性。

这个时候,保持冷静,仔细审题,确认每条边的长度就好。

只要边对上了,你就可以自信地写下“全等”二字,想想都有点小骄傲呢!4. 总结通过今天的分享,咱们一起轻松地了解了三角形全等的SSS判定。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1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1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
1.帮助学生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强化他们对全等概念的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发现并理解SSS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几何推理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4.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合作、交流、探索中不断提高,为后续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动态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已知判定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SSS判定方法判断给定三角形是否全等,并总结规律。
4.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他们明白在数学推理中,每一步都需要严谨的逻辑支撑。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1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知道全等三角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
2.熟练掌握用SSS(Side-Side-Side,即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3.能够运用SSS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几何证明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是初中学段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理解“边边边”全等定理(SSS)。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接着,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他们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方法可能还较为模糊,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

2.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内涵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探究学习法: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3.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剪拼、观察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全等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三角形模型、剪刀、彩笔等教具。

2.设计好PPT,包括课题、引入实例、探究活动等。

3.准备相关练习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实例: two triangles are congruent if their sides are equal in length.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边边边定理是“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并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要求学生会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边边边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之一,有利于证明几何题中角相等和线段相等的问题,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习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分类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完成边边边定理几何语言格式的书写,且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3.会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4.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教学重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复习回顾教师活动1:学生活动1:教师讲授:钱塘江大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建成于1937年,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桥上有许多全等的三角形结构.学生认真听讲教师提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教师带领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学生回顾旧知,举手回答问题学生跟随教师回顾旧知活动意图说明:复习导入有利于衔接新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图片和生活实例进行切入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环节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教师活动2:△ABC和△A'B'C'全等,说出它们的对应边以及对应角答案:对应边:BC和B'C',CA和C'A',AB和A'B'对应角:∠A和∠A',∠B和∠B',∠C和∠C'思考:从六个条件中至少选出几个条件可以使得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讲授:一个条件:有一个角相等或一条边相等动手操作:画出一个角为50°的三角形和一条边为3cm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一个角相等或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学生活动2:学生回顾旧知,举手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学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定全等教师讲授:两个条件:有两个角对应相等、有两条边对应相等、或一条边,一个角对应相等动手操作:画出一个角为60°和一个角为45°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动手操作:画出一条边为5cm和一条边为7cm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动手操作:画出一条边为5cm和一个角为40°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一条边对应相等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教师讲授: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动手操作:画出三个角都为60°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动手操作:按照下面的方法,用刻度尺和圆规在一张透明纸上画△DEF,使其三边长分别为1.3cm,1.9cm和2.5cm.画法:如图1.画线段EF=1.3cm.2.分别以点E,F为圆心,2.5cm,1.9cm长为半径画两条圆弧,交于点D(或D').3.连结DE,DF (或D'E,D'F).△DEF(或△D'EF)即所求作的三角形.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互相重合吗?教师讲授:一般地,我们有如下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SSS ”).几何语言:在△ABC和△A'B'C'中∵{AB=A'B' BC=B'C' CA=C'A’∴△ABC≌△A'B'C'(SSS)教师讲授:让我们动手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把两根木条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可以自由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连结另两个端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随之改变.如果把另两个端点用螺栓固定在第三根木条上,那么构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是三角形特有的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架、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等,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以起到稳固的作用.学生认真听讲,了解边边边定理的几何语言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的认知更直观,使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能提高对数学结论的认可程度。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首先,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我发现他们对于全等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SSS判定条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在这里多花一些时间进行解释和演示。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防止他们偏离主题,提高讨论效率。
3.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解答,帮助他们扫清知识障碍。
4.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2.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运用SSS全等条件进行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培养数学抽象素养:使学生从具体的三角形实例中抽象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形成一般性规律;
4.增强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模型的兴趣;
5.培养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素养:在解决全等三角形相关问题中,加强学生对数学符号、公式和数据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准确性。
4.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全等三角形的模型,使学生能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在脑中形成清晰的空间图形;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SSS判定条件和全等三角形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形比较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角形全等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篇一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重点: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较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用具:直尺,微机方法:自学辅导过程:1、新课引入投影显示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较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

于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2、公理的获得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

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

(这里用尺规画图法)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格式:(略)强调说明:(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第一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2.内容解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后展开的.它不仅是下节课探索三角形全等其它条件的基础,还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今后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提供很好的模式和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边边边公理是通过学生探究获得的.用直尺、圆规画三角形,为了获得边边边公理,让学生动手作图、剪通过图、比较图的过程,感悟基本事实的正确性,归纳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判定公理.边边边公理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途径,关键是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分析与探索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掌握边边边条件的内容;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会运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全等.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去与同伴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发现规律.得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公理),并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和证明.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利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全等.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四、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回顾,提出问题已知△ABC ◎△A B 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思考:满足这六个条件可以保证△AB3A A B' C'吗? 师生活动: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1:当满足一个条件时,△ ABC与厶ABC全等吗?F①_边一个条件*,②一角师生活动:让学生经历画图的过程后,总结经验.达成共识:不一定全等.如图所示:一条边分别相等时:一个角分别相等时:问题2 :当满足两个条件时,△ ABC与厶A' B' C'全等吗?f①两边两牛条件\②一迪一角I @两笛师生活动:让学生通过画图、展示交流后得出结论.达成共识:不一定全等.如图所示:两条边I分别相等时:5cm9cm5cm△ ABC 与厶A B' C'全等吗?满足三个条件时,又分为几种情况呢? 师生活动: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到以下几种情况.p (D »I ②三角③两边一甬 师问:我们现在研究第①种情况•当两个三角形满足三边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 等吗?设计意图:先提出“全等判定”问题,构建出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路径,然后以问题 串的方式呈现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感悟新知活动:尺规作图,探究“边边边”判定方法先任意画出一个厶 ABC 再画出一个△ A ' B' C',使A B ' = AB, B' C = BC A ' C =AC.把画好的厶A B' C'剪下,放到△ ABC 上,它们全等吗?解:画法(1) 画线段 B' C =BC ;(2) 分别以B'、C'为圆心,BA B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A ;两个角分别相等时: 一边一角分别相等时:问题3:当满足三个条件时,(3)连接线段A B', A'C'.AA' B'C'就是所求三角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用尺规作图作出△A' B' C' •然后剪图、进而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比较图的形状、大小•最后达成共识.探究(1):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并归纳概括出边边边公理,教师加以补充,形成结论.归纳总结: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探究(2):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边边边公理呢?师生活动:学生探讨,试写出表示边边边公理的符号语言,师巡视后在班内形成规范表达(先让出错的学生写,然后规范).用符号语言表达:在厶ABC和厶A' B C中AB A'B'••• AC A'C'BC B'C'•••△ABC^A A'B' C' (SSS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动手作图、剪图、比较图的过程,感悟基本事实的正确性,获得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在概括基本事实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锻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结论的能力.(三)初步应用,巩固知识问题: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这个三角形木架的形状、大小就不变了•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师生活动:学生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进行解释,感悟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设计意图: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进一步体会判定方法的作用,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例1:如图所示的三角形钢架中,AB =AC , AD 是连接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 ACD . 板书如下:证明:••• D 是BC 的中点.••• BD=D (线段中点的定义).在厶ABD 和厶A CD 中AB AC (已知)BD CD (已证)AD AD (公共边)••• △ ABD^A A CD ( SSS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思路后,让一个学生口述步骤,教师板演,强调每一步注明理由.设计意图:运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感悟判定方法的简捷性,体 会证明过程的规范性. 例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 AOB求作:/ A O B' =Z AOB活.解:画法(1)画射线O' B';(2)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D,交OB于点E ;(3)以点O为圆心,以OD长为半径画弧,交O' B'于点E';(4)以点E'为圆心,以E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A ;(5 )连接线段O A'./ A' O' B'就是所求的角.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用尺规作图.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作出的两个角是相等的?理由:连接DE,A E .在厶DOE和△A ' O ' E'中OD O'A'••• OE O'E'DE A'E'•••△DOE^A A O ' E' (SSS•••/ A O B ' =ZAOB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SSS条件进行尺规作图,同时体会作图的合理性,增强作图技能.(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边边边公理?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边边边公理是如何得到的的?(2)你是怎样用边边边公理进行计算和说理的?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巩固边边边公理及应用.(六)布置作业课本P43 页习题12.2 第1、9 题.五、目标检测1.当厶ABC和厶DEF具备()条件时,△AB3A DEF.()A.所有的角相等B.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C.面积相等D.周长相等2.如图,已知B、D为AE上的两点,AD=BE,AC=DF,BC=EF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C // DFB. / C=Z FC. BC // EFD. / A=Z E3.如图,AF=CD AB=ED,EF=BC,那么△ABC^A DEF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若OA=OB,AC=BQ ACO=30,则/ ACB=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AB=AC,AD=AE,BD=E,C则厶ABD^ , △A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在△ABC和△DCBK AC与BD相交于点O AB= DC AC= BD求证:△ABC^A DCB7.如图,已知AC BD相交于0,且AB=DC,AC=BD能得到/ A=Z D吗?为什么?答案:1. B2. D3. SSS4. 60 05. △ACE △ACD6.证明:在△ABC和△DCBKAB DC(已知)AC DB (已知)BC CB (公共边)•••△ ABC^ △ DCB(SSS7.解:能.理由如下:连接BC.在△ABC和△DCB中AB DC(已知)AC DB (已知)BC CB (公共边)•△ABG^ △DCB(SSS•/ A=Z 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SSS(边-边-边)的判定条件。

2.能够判断给定三角形是否全等,能够应用SSS准则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SSS(边-边-边)的判定条件及应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几何推理得到结论。

教学准备:1.准备好PPT资料,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SSS判定条件。

2.准备录音设备,录制课堂讲解。

3.准备习题册,用于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1.展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认识。

2.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特点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Step 2: 呈现新知1.展示全等三角形SSS的判定条件的PPT,并解释其含义。

2.学生观察例题,思考如何利用SSS判定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Step 3: 实例演练1.将几个需要判断是否全等的三角形的图片呈现在PPT上,并引导学生利用SSS条件进行判断。

2.对每道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找一个学生讲解解题过程,最后进行整个班的讨论,确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3.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

4.教师适时给出解答,巩固学生对应用SSS判定条件的理解。

Step 4: 拓展延伸1.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更进一步运用SSS条件判断更多的全等三角形。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 总结归纳1.学生回答问题:“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2.教师总结SSS条件的判定方法。

Step 6: 课堂小结1.利用PPT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全等三角形的SSS判定条件。

2.学生自主归纳记忆,记录在笔记本上。

Step 7: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SSS条件判断多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写出解题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说课稿
(二)媒体资源
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资源。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可以直观展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实物模型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全等的实际应用,增强空间想象力。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数学游戏等。在课堂提问环节,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围绕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数学游戏则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这些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会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针对SSS判定法,设计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利用SSS判定法证明全等的实例,并展示给其他组。
3.安排一次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SSS判定法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反馈
2. SSS判定法的证明过程和应用实例。
3.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布置。
板书的作用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把握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果。为了确保板书清晰易懂,我会采用规范的书写格式,字体大小适中,颜色搭配合理,关键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以便学生更容易关注到重点内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学生对SSS判定法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课堂互动环节可能出现冷场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对于课堂互动环节,我会设计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拼接玩具等,引出全等三角形的主题。
教学语言: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熟练运用SSS(Side-Side-Side,即三边对应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几何证明和计算。
-拓展题:联系实际生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意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语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SSS判定定理。那么,谁能来说一说,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2.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Leabharlann 的全等三角形知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完成课本第12.2节后的练习题1、2、3,直接应用SSS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小组合作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道综合性的几何证明题,要求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讨论解决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教学设计
4.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判定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解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多样化练习和案例分析来突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想一: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全等图形,如拼图游戏、建筑图案等,让学生感知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设想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全等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ide-Side-Side),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够运用SSS判定方法,识别和证明全等三角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学会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准确地画出全等三角形,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
教学过程:
-学生总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收获。
-教师归纳:根据学生的总结,教师进行补充和归纳,强调SSS判定方法的要点。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其他判定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探索实践,理解新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设计
c.设计一道综合性的几何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SSS判定法以及其他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2.实践作业:
a.在生活中寻找含有全等三角形的实例,可以是建筑物的结构、家具设计等,拍照记录并简要说明SSS判定法在其中的应用。
b.与同学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几何模型,使用硬纸板、直尺和量角器等工具,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展示SSS判定法的原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为例,如建筑物的平面图、家具的摆放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存在的全等三角形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何图形无处不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三角形有关,请大家观察这幅图,你们能发现其中的全等三角形吗?
3.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并在平面几何图形中识别和应用全等三角形。
4.学会使用合适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全等三角形,包括边长、角度和对应关系,以及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正确运用这些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3.思考作业:
a.让学生反思SSS判定法在解决几何问题时的优势和局限,要求用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b.鼓励学生思考SSS判定法与SAS、ASA等其他判定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4.预习作业:
a.预习下一节将要学习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如SAS、ASA),尝试理解其基本原理,并提前思考可能遇到的难点。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
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 4cm、6cm.
③ 4cm 6cm
4cm 6cm
二、
合 作 交 流 , 解 读 探 究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总结,要保证两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③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
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
习 sas、asa、aas 的基础,又是今后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
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 与
技能
能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 全等。理解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

导 分析:除了已知中的 AC=FE,BC=DE
E
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
C
与例 1 不同,例 2 增大了寻求三角
形全等条件的难度,有少数学生会
B
把 AD=BF 当作推理中 SSS 的条件
之一。范例的作用正在于此,它有
F 效地厘清了达成教学目标时有可
能出现的误区。
得到这个条件?
证明:因为 AD=FB
C
D
A
B
(第 5 题)

教学活动

⑺ 本节课我们探索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发现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规律 SSS,并利用它可以 总 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结
⑻ P15 第 1 题、第 2 题
作 业
1、这节课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想象、感悟,经历思考、困惑、发现的过程,体现
了做中学的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了许多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多样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观察、思考、
交流、类比、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从探究三角形全等的角度
⑼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 反 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 思
2、重点关注:“一个条件、“两个条件”包括的情形,以及不能形成的原因,让学生自行找出(或老师
A
D
A
B
D C
B
CE
FB
(第1题)
(第2题)
A
学生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也能给
学生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
C
(第3题)
2.已知 AC=FD,BC=ED,点 B,D,C,E 在一条直线上,要利
用“SSS”,还需添加条件___________,得△ ACB≌△_______.
3.如图△ ABC 中,AB=AC,现想利用证三角形全等证明∠B=∠C,

若证三角形全等所用的公理是 SSS 公理,则图中所添加的辅

助线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4. 如图,A,E,C,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FD,BC=DE,AE=FC.

求证:△ABC≌△FDE.
B
D
AE
CF
(第 4 题)
5.如图,AB=AC,BD=CD,那么∠B 与∠C 是否相等?为什么?
⑷ 比一比是否全等?你画三角形与老师的全等呢?
实 教师出示范例支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步步地作图,每作一步, 学生开始投入动手动脑解决问
验 教师要停下来等一等,看看哪些学生还没有作好。 探 究 示范例支架:
题,部份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部 份学生需要同学之间的带领才能
与 教师边说边作图:
融入集体探讨活动
学情 分析
教学 重点
1、学习能力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 少部份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通过自己的预 习解决问题,但多数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学习仍比较被动,合作探究习惯较差。 2.认知发展分析:本节课程是在学过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七年 级教材中的一些简单的说理内容之后的后续学习,学生具有简单的几何分析推理能力,但缺深度和系统 性,本节的学习仍需立足于基础。3.学生认知障碍点:a、规范书写。b、找对应点、对应角、对应边 的方法
究 2.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

①三角形一内角为 30°,一条边为 3cm.
动手实践是掌握新知的最好方式, 在集体中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减 轻思想负担,建立学习兴趣。

30
3cm
30 3cm
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 30°和 50°.
30 3cm
300
400
300
400
300
⑴ 你这样作图的依据。
部份学生通过预习可能根据 sss 用尺规作图作出,部份学生可能
导 通过仿照书的方式作出,大部份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注意不能给
入 学生太多时间,并注意导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会很轻松
地解决这一问题”。
已知△ABC≌△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A
D



B
CE
图中相等的边是:
引导)。通过这节让学生画图实践,形成认知。
3、认真设计了“边边边”定理判定作图: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三边相等,并给出严格的书写要
求。 4、利用尺规画一个角和已知角相等,让学生体验,“SSS”条件,培养学生思维、发现、概括规律的能 力。
附:学生学习评价量规
指标 积极性评价 努力性评价 创造性评价
等级 A90%,B70%,C60%,D40%
所以 AD+BD=FB+BD,则 AB=FD
在△ABC 和△FDE 中 AC=FE
BC=DE
AB=FD 所以△ABC≌△FDE(SSS)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填空题
1.如图,已知 AC=DB,要使△ ABC≌△DCB,还需知道的一个 习题能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激
条件是________.
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做习题,使

数学语言来表达推理过程。
引 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因为 D 是 BC 的中点
A
所以 BD=DC
在△ABD 和△ACD 中
B
D
C
AB AC BD CD AD AD(公共边)
所以△ABD≌△ACD(SSS).
生活实践的有关知识:用三根木条钉成三角形框架,它的大
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它的形状是

自评
他评 (小组其 他成员)
得分 (组长综
评)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这就是三角形全等的一个判定定理。用上面的定理可以判断两个
三角形全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
全等。
以【检查复习】环节中的图为例,引领学生书写证明定理的数
学语言:
在 ABC和 EFD中
AB EF


AC

ED
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
教学 难点 寻找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利用 sss 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教学 准备 多媒体电脑、圆规、直尺、剪刀、彩纸
教学 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实验法为主,分析法为辅,增强学生的感 策略 性认识为突破口。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

【问题 1】在黑板上随意画一个三角形,请作一个与这个三角形 意图一: 全等的三角形 ,与你的同桌对比一下,是否全等。另外请你说出 【问题引入】在于引发认知冲突:

先画一线段 AB,使得 AB=6cm,再分别以 A、B 为圆心,8cm、

交 10cm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记作 C,连结线段 AC、BC,就可以得
流 到三角形 ABC,使得它们的边长分别为 AB=6cm,AC=8cm,BC=10cm. 二
2.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看看哪个组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图工具有可
可以建立表格式学习支架:
条件 相等 的边 相等 的角
条件 1 三组对 应边
条件 2 三组对 应角
条件 3 两组对 应边 一对内 角
条件 4 一组对应边
两组对应角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节 【问题 3】三条边对应相等一定能保证两三角形全等吗?
【活动设计】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 6cm、8cm、
10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所画的三角形与同伴交流,
目标 分析
过程 性
目标
情感 态度
和 价值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感悟分类、转化的数学思 想方法. 1、让学生通过实验法为主,分析法,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发现隐含条件,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几何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消除畏难情绪,为今后几何教学打好心理 基础 2、在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过程中,以观察思考、动手画图、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共 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只给定一个角时: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②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为什么只量二个
数据,也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活动时先让学生分析有

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如

果有学生举反例说明,要注意表扬;如果有通过画图来说明

的,注意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看。
探 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