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教学方法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思路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思路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而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体,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能力水平和课程要求,确定适宜的目标,比如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对论点和论据的分析能力等。
二、选择合适的议论文材料议论文的选择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议论文作为教学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还要确保材料的内容广泛、有足够的争议性,以便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三、课前导入在进行正式的议论文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提出问题或者给出相关资源等方式进行课前导入。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为后续的阅读铺垫。
四、阅读技巧指导在学生进行议论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比如快速浏览整篇议论文,了解结构和主要论点;注意关键词和关联词的理解,帮助分析文章的逻辑关系;重点关注论据和论证方法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议论文。
五、分析讨论和辩证思考在学生阅读完议论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辩证思考。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展开思辨和辩证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观点和提出合理的反驳和质疑,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六、写作实践除了阅读议论文,学生还应该进行相关的写作实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加深对议论文结构和写作方法的理解。
通过写作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七、评价和反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讨论回顾、小结等方式,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鼓励他们在下次的学习中改进和提高。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一、引言部分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其目的是对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分析、评议并表达个人观点。
阅读议论文是培养学生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和理解议论文,并培养他们的辩论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并判断其合理性;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撰写一篇有逻辑性和论证力的议论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篇议论文,并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并讨论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论点与论据分析:教师示范如何辨认一个议论文的论点与论据,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给定的议论文并找出其中的论点和论据。
3. 议论文评估:教师带领学生评估给定的议论文,讨论其中的论点和论据的合理性以及作者的论证逻辑是否有力。
4. 议论文写作: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帮助他们列出论点和论据。
然后,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撰写一篇议论文,并进行互评和改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阅读和写作议论文过程中的体会,并总结阅读议论文的重要技巧。
四、教学资源1. 一篇示范的议论文;2. 一些包含论点和论据的议论文范文;3. 学生笔记本或电脑。
五、评估与改进1.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评估他们对议论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评估并改进彼此的写作作品;3.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表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延伸拓展1.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辩论活动,互相提出论点并进行辩论,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和辩论能力;2. 学生可以继续阅读其他形式的议论文,如社论、评论等,提高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3.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方法,扩展议论文的题目和范围,并进行写作和展示。
通过阅读和写作议论文的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求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结方法分析

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结方法分析摘要:课堂小结是重要教学环节,是对课堂知识的梳理、归纳,可深化知识,升华主题。
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语文教材,结合生活实际等方面进行小结:结合生活实际,由文本现实意义入手,延伸小结;立足语文教材,由文本论证结构出发,有效小结。
关键词:议论文;阅读教学;小结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是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语文写作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而课堂小结是重要教学环节,是对课堂知识的梳理、归纳,可深化知识,升华主题。
因此,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语文教材,结合生活实际等方面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结构,思考文本现实意义,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一、结合生活实际,由文本现实意义入手,延伸小结一般而言,议论文就是作者用富有逻辑的语言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章。
在阅读与学习议论文时,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看法会与文中作者的观点产生碰撞,让学生获得新认知,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经验,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因此,在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用小结环节,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使其走出文本,融入生活,活化文本,升华主题,真正发挥教学的现实教育意义。
如教学《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时,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小结,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现实意义,发掘高贵灵魂的广阔内涵,更全面理解文本,深化知识,升华主题与情感。
首先,拓展延伸:发掘灵魂的更多内涵。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实例:林海燕,广东省茂名市体育彩票销售点业主。
老顾客吴先生因出差便用电话委托林海燕代购了700元彩票。
在吴先生未交款、未取票的情况下,他代购的彩票竟中了五百万大奖,彩票不记名、不挂失,在谁手里,谁就有权领取,这是受法律保护的,林海燕是可以把大奖据为己有的,但她却立即通知了吴先生。
林海燕诚信经营、兑现承诺的事迹,让我们为之钦佩与感动。
提问引思:你如何评价林海燕?在她身上,灵魂又有何含义?(灵魂内涵:信任,诚信等)那么灵魂的内涵还包含哪些内容?你们是否可举例说明。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教学设计一、论证方法二、论证结构: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并列式: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从形式上说,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可以在前面标以“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
(二)对照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来烘托某一种事物。
(三)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可分为:分—总;总—分;总—分—总。
三、议论文开头的作用:引用名言或者罗列事例/事实,引发读者的兴趣,引出文章的论点(将论点写出来)四、实战演练①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摆放着“名著缩印本”,据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
它只保留故事框架和主题,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
②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只是因为它的主题,更在于围绕这个主题,它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
比如,傅雷在翻译《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时候,已经把主题“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
人们还是热衷于读这部名著。
又比如《水浒传》能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只因为它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更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所以说,品读细节才能感受名著的魅力。
③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浓缩版名著”,是对读者的欺骗。
拿掉了最优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细节,只保留一个主题,孩子们就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不幸的是当他们以后有机会和真正伟大的原著相遇时,却不再看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欢。
④其实,阅读就像一段旅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亲近文字慢慢会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
品读细节才能和书中人物的心灵产生共鸣,映照真实的自己。
这样,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倍感踏实。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篇一:初三议论文阅读教案】议论文阅读一、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二、重点、难点: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2. 教学要点:明确论点、分析论据、掌握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语言特点[学习过程]一、把握论点(1)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2)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a.语言表述形式:——判断句(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b.语言标志:——“认为、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之、因此、足以证明、所以、不难看出”等c.关键位置:——多见于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偶有在论述过程中提出,有时也需要我们自己综合概括(需要自己概括时,特别要注意分析议论文中的论据、论题)二、如何辨别论据类别,并说明它们的作用?(1)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数据等。
(注意: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使用的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包括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
(2)论据作用:它们都是为了更加有力地证明论点(或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或直接证明分论点,最终更好证明中心论点。
)但表述上却有不同:a、事实论据作用的表述:运用……(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运用事例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b、道理论据作用的表述:引用……的话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引用(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三、论证方法1.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a、例证法(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更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引证法(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应用范围:适 用于各种类型 的议论文阅读, 尤其适用于具 有一定难度的
议论文。
情境模拟法
实施步骤:选择合适议论文,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进行阅读和讨论。
定义: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议论文 阅读技巧。
优势: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应用范围:适用于中学语文课 堂,特别是议论文阅读教学。
备。
初步感知:让 学生快速浏览 全文,对文章 的结构和主要 观点有个大致
的了解。
背景介绍:介绍 文章的时代背景、 作者生平等相关 信息,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文章
内容。
讲解议论文结构
引论:提出论点,阐述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结论:总结归纳,强调论点 驳论:反驳错误观点,建立正确论点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判断其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思维深度:评估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能否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观点。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堂纪律:观察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以确保课堂秩序井然,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培养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提高阅读议论文的思维和表达 能力
03
议论文阅读教学过 程
导入议论文阅读
激发兴趣:通 过有趣的话题 或情境,引导 学生进入议论 文阅读的世界。
明确目标:让 学生了解议论 文阅读的目的 和要求,为后 续学习做好准
思维导图法
定义: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利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等元素构建思维逻辑的方法 特点:直观、形象、易于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点 实施步骤: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主题,绘制思维导图,整理思路,撰写议论文 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增强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和掌握
议论文阅读教学要讲究技巧

议论文阅读教学要讲究技巧议论文相对文学作品和其他文体,显得比较枯燥,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学情绪,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因此,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找准论点,明核心学习议论文时,第一步是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论点。
阅读是一个由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
阅读议论文,把握住了论点,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么抓文章的论点呢?首先,明确论点的常处位置:或文首,或篇末,或中间,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
其次,明确辨析论点的方法:一看能否统摄全篇,如果是复杂的议论文,切不可把某个分论点误作中心论点;二看表述形式,是否是明确的判断,是否是完整的句子,因为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有的文章没有把论点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表述不是很集中,这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
二、探清思路,明结构一般议论文,多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组成。
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理清思路,明确结构特点。
三、分析论据,明类型论点是靠论据来支撑的。
辩析论据,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两类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每个论据的作用。
事实论据说服力强,胜于雄辩;用事实论据贵在确凿,有代表性。
道理论据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经典言论还具有权威性。
另外,还要明确这些论据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还是证明分论点的。
对于连续列举的几个事例论据,还应当分析它们排列的次序和叙例的详略。
四、抓住论证,明逻辑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论证过程的分析,避免走进“论点+论据=议论文”的误区;理清全文的论证层次,如有中心论点,还要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看看作者如何在论证中选用典型而恰当的材料去证明论点,如何运用这些论据去扣住论点进行分析说理;同时要强调论证中的过渡语句、前后内容的自然衔接,让学生明白议论文思维的严密性,而不是论点和论据的简单相加。
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弄清各句之间、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它们或并列或总分或层进或对照的关系,以便把握作者的思路是如何推进的,以及这样推进的道理。
议论文阅读策略教学要点和教学手段

议论文阅读策略教学要点和教学手段有效的阅读策略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深入理解和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传授学生适当的阅读策略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议论文阅读策略的教学要点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要点1.阅读目标的设定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理解作者的观点、辨认论证逻辑以及识别关键证据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思考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设定阅读目标,以确保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讨论更为深入。
2.词汇和背景知识的导入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经常会遇到生词和专业术语。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词汇的教授和训练,以及引导学生通过预习、使用词典等方式建立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内容。
3.引导学生寻找论据和观点学生应当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作者的观点和所使用的论据。
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思维、示例分析等方式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辨认出作者支持或反驳的论据,并将其与作者的观点进行联系和分析。
4.发展批判性思维议论文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评估论证的有效性和逻辑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应学会质疑文中的观点和论据,提出自己的批评性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二、教学手段1.阅读策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教授各类阅读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
例如,教授预测、概括、推测等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讲解标记、划线和笔记等阅读技巧以帮助学生找到关键信息和主旨观点。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策略。
2.组织阅读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阅读、讨论和解析议论文。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拓宽自己的思维,发现自身的盲点并与他人的观点产生碰撞,从而促进对文本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3.写作实践与反思写作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议论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评论议论文或以议论文为对象的写作练习,使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还能够表达自己对文本的观点,并对自己的阅读策略和思维进行反思和修正。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前期准备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策略。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优秀的议论文范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问题引导等。
最后,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采用预读、细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议论文的内容。
首先,通过预读,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前思考问题和构建框架。
然后,在细读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和论点,并引导他们分析作者的论证逻辑和策略。
最后,在泛读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篇议论文进行整体把握,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教学设计三: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议论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论证和观点。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小组讨论,让他们根据所读议论文的内容进行立场辩论或者对议论进行评价。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对议论文中的论证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议论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模仿写作、写作训练和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读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撰写小论文或者进行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五:评价和反馈在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应该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作业和口头报告等方式,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2.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技巧;3.能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论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通过论述、辩论、分析等方式来表达作者观点、论点的文章。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引出文章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论点:作者的观点或立场;•论据:支持论点的事实、数据或例证;•反驳:针对其他观点或反对意见的反驳;•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强调作者的立场。
2. 议论文的阅读技巧阅读议论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立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点;•理解作者的论据和反驳;•判断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3. 如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论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论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引言: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引起读者的兴趣;•论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论据: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可信;•反驳:判断作者的反驳是否合理、有力;•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立场。
4. 如何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和例证;•针对其他观点或反对意见进行反驳;•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立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2.分析法:通过分析一篇议论文的结构和论点,让学生掌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3.实践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一篇有争议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是否应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包括议论文的结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3. 分析一篇议论文的结构和论点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议论文,分析其结构和论点,让学生掌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教学初中议论文

阅读教学初中议论文•相关推荐阅读教学初中议论文(通用3篇)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主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或阐明道理,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出其谬误。
那么问题来了,议论文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教学初中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阅读教学初中议论文1一、在阅读中汲取和丰富写作材料学生的作文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写作内容狭窄,材料贫乏,写作平庸,这与学生们生活圈子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厚重的生活积淀,更主要的是与缺乏阅读积累有关。
虽然写作材料取自社会生活,但是学生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过去和现在所有的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杂取博收,读课文、读名著、读经典、读时文,就能开阔视野,弥补生活阅历单薄的缺陷,也帮助学生了解不可能亲自去了解的生活和知识,这些生活和知识就是写作时必需的材料。
精读课文,博览课外读物是学生扩大知识领域获取写作材料的必不缺少的手段,特别后者是阅读积累写作材料的最佳途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自发的兴趣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对发展学生写作能力更有效。
”二、在阅读中丰富字词,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文质兼美,这些文章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而且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逐字逐句地辨读,巩固识字认字能力,记忆积累优美词汇,熟读成诵精彩段落或文中好语句,并在作文中学会运用。
比如朱自清的《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美丽春景。
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化用课文的精彩词句,那学生习作不就生动了吗?此外一切中外古今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形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博览名作,可以学习和丰富学生的词汇,了解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学生是否写出好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能否掌握写作技巧密切相关。
议论文的阅读教案

议论文的阅读教案教案标题:议论文的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
3. 学生能够撰写论述性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
2. 分析和评价论点和论据。
3.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 议论文样本。
2. 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的幻灯片展示。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入学生对议论文的认知:教师可以简短地讨论和总结学生对议论文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
2. 显示议论文的样本:展示一篇真实的议论文样本,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特征和结构。
探究:1. 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通过幻灯片展示,详细介绍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
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样本文章的特征和结构。
2. 共同阅读和分析:提供一篇简短的议论文给学生阅读,然后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论据。
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论点和论据的效力和说服力。
实践:1. 团队讨论:分成小组,给予学生一系列的议论主题,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列出自己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论据。
2. 学生演讲: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质疑。
巩固:1. 议论文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写作议论文时应注意的技巧,如清晰的论点陈述、有力的论据支持和有效的转折过渡等。
2.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议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要求和辅导,或通过互相检查和反馈来进一步提高写作技能。
总结:1. 讨论学生对议论文的新认识: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
2. 下一步行动:提醒学生继续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上不断提高。
教学延伸:1. 阅读和分析更复杂的议论文。
2. 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写作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如对比论述、因果关系和问题解决等。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入、探究、实践和巩固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分析和评价论点和论据,并具备撰写议论文的能力。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设计理念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之前,首先应明确设计的理念。
议论文是一种表达观点、论证论点的文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议论文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议论文阅读教学,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议论文的观点、论据和结论;2. 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撰写自己的议论文。
三、教学内容安排在设计议论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内容安排。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教学内容安排:1. 了解议论文的特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等。
2. 学习议论文的结构: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如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
3.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包括观点的表达、论证的方法、案例分析等。
4. 比较不同观点: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观点之间的优劣,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和评价。
5. 撰写自己的议论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自己的议论文,包括明确观点、提供论据和结论等。
四、教学方法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时,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议论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可以讨论不同观点之间的对比和评价。
3. 观点辩论:学生分角色进行观点辩论,通过辩论来锻炼自己的辩论能力和批判思维。
4. 个体写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写作,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议论文阅读教学的“三段式”

■
这 的 把语 教 的 置 正, 真 可 , 读 是 种 范 讲 了 种 例 指 是 文 学 位 摆 即 正以 见讲 课 一 示 ,清 这 范 ,
语文 课本 中 的讲读 课文 为提 高学 生语文 能 力的源 头 ,引 导 学 生 从 讲 读 课 中找 到 分 析 议 论 文 的 钥 匙 。 二 、 自读 谭 起 ”桥 梁 跳 板 ”怍 用 本 单 元 课 文 是 学 生 升 人 高 中 后 接 触 的 第 一 组 议 论 自 读 时 .教 师 要 引 导 学 生 将 讲 读 课 总 结 出 来 文 。 课 文 难 度 比 初 中 学 过 的 议 论 文 明 显 加 大 ,而 的 规 律 性 知 识 迁 移 ,指 导 学 生 正 确 掌 握 学 习 方 法 .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更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的 自 学 能 力 。 因 而 , 尽 量 多 让 学 生 尝 试 着 自 己 动 骑 .动 手 、动 口 运 在 讲 读 教 学 过 程 中 ,应 突 出 以 下 两 点 ; 用 强 化 讲 读 总 结 出 规 律 性 知 识 和 学 习 方 法
董 读 触 ; 为 段, ”结读以文题桥读 , 课自 阅 义 统) 题 论 型 所 它 论 国 主 义 的 以 读 文 本式 自构课循为而梁,设 疑 外 为 传 要 标 呈 点 . 以 的 爱 思 是 为课 讲 角 “三 以 以 答 什么 继 承 和发扬 爱 国主 义传 统一证 路 ;
‘ 的 方 式 进 行 阅 读 教 学 .这 对 减 轻 学 生 过 重 的 学 习 特 征 是 什 么 一 怎 样 继 承 和 发 扬 爱 国 主 义 传 统 ? 完
明 确 了 作 者 的 观 点 主
北 日 墙 目 7 厶 奇 曲 由
\ ‘- ,
小学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导言: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具有扩展学生思维、提高表达能力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合适的议论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特点,设计一节议论文阅读课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认识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2. 学会通过议论文提取信息和理解作者观点;3. 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议论文样本及相关辅助材料;2. 学生准备笔记、阅读材料和学习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议论文吗?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猜测议论文的特点和作用。
2. 导入讲解:老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可以借助示意图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逻辑关系和篇章结构。
3. 课堂实践:分发给学生一篇议论文,并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回答相关问题,提取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议论文。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阅读一篇不同的议论文。
要求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鼓励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并总结小组成员的不同观点。
5.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观点和写作技巧。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6. 写作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撰写一篇有关议论文的作文。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框架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7.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议论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疑惑。
四、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议论文阅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观点。
2. 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读一些议论文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培养阅读习惯和扩展知识面。
余映潮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余映潮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敬启者:余映潮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尊敬的读者:余映潮先生是中国教育界的知名学者,以其独特见解和深入研究而闻名。
今日,我将就余映潮先生关于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的观点进行论述。
一、尊重多样性余映潮先生认为,当涉及到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多样性。
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可以选择引入不同主题和话题,涉及各个领域的议论文。
通过选择富有争议性和吸引力的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个性化思维。
二、提供实践机会除了传授阅读技巧和解读议论文的方法外,余映潮先生主张在教学设计中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组织辩论、撰写观点论文或让学生参与实际社会议论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
在辩论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立场,并通过理性思考和充分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并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实性和偏见的能力。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余映潮先生认为,教学设计应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议论文阅读不仅仅是接受和理解作者观点的过程,更应该是辩证和评价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有力的论点,并学会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和批评,并鼓励他们通过合理论述和事实佐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做出准确的判断。
四、培养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余映潮先生主张在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和评估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包括书籍、学术期刊、互联网等。
学生应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信息的来源和背景。
在阅读和解读议论文时,学生需要运用信息素养来理解作者的立场和目的,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核心思想。
高中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议论文是非常重要的文体之一。
通过阅读并分析议论文,学生能够提高思辨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高中议论文阅读教学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种教学设计,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议论文。
二、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议论文的能力;3.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是否应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通过引发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2. 理解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并解释其特点,如主题明确、论点明确、论证有力等。
- 教师给出若干范例,让学生分析、总结议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语言特点。
-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析不同议论文的特点,并与全班分享。
3. 分析和评估议论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如引入段、主体段和结论段。
- 教师提供几篇议论文的范例,让学生分析、评估论点和论证的有效性。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评估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并与全班分享观点。
4. 提升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择和组织论据、如何使用连接词等。
-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撰写一篇自己的议论文。
-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指导,并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和优秀表达方式。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师提供一些思辨性话题,如政治、环境等,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
- 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辩论过程中的论证技巧和辩论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贡献程度;- 学生对范例议论文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议论文阅读1——把握论点学习目标1、准确区分论题与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把握中心论点的位置。
2、学会归纳论点。
学习过程一、例文探究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
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
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
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九年级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很少,只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有几篇议论性文章。
而这几篇议论文又较简单,不能全面阐释议论文的特点。
要借助课外典型的议论文的阅读加强学生对议论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中招考点议论文的阅读考查一般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设题。
(1)关于论点,常考的是提炼、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关于论据,常考的是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辨别论据的类型或论据使用是否恰当;分析论据的作用;补充论据等。
(3)关于论证,常考的有:分析论证过程;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品析论证的语言。
另外,议论文还常考查学生的拓展探究能力。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通过学习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议论文,对议论文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平时阅读议论文较少,也很少练习议论文的写作,因此虽然大部分同学能读懂议论文,但在解答问题时还需要进行技巧的训练。
学习目标:1、学会提炼、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辨别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学会按要求补充论据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学会概括论证过程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如下活动:通过阅读《阅历与读书》、《让人,乃众妙之门》、《“知入”与“知出”》等议论文,学会提炼、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等。
2、针对目标2,设计如下活动:阅读《阅历与读书》、《让人,乃众妙之门》、《“知入”与“知出”》等,(1)指出文中所用的论据类型;(2)指出某一个论据的作用;(3)针对某一段补充一个论据等。
3、针对目标3,设计如下活动:阅读《阅历与读书》、《让人,乃众妙之门》、《“知入”与“知出”》等,(1)简述文章(或文段)的论证过程;(2)辨析某一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析文段的作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议论文阅读教学之前,得先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些文章比较复杂,须用分论点支撑论证,但分论点还是从属于中心论点。
一般地,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有以下几种:①文章标题,②文章开头,③文章之中,④文章末尾,⑤自己概括。
2、弄清文章的论据及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两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一般包括:史实事例、统计的数字数据。
道理论据包括:名人的正确论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民间的谚语、俗语。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通常的举事例就是举例论证,引用道理、原理、名人名言、警句等都是道理论证,而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中“对比、比喻”的材料是事例、史实的亦可归入举例论证,如果是道理、原理、名人名言、警句亦可归入道理论证。
3、分析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是由作者依所论述的问题所决定的。
其具复杂多样性。
一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按思维角度分,有横式和纵式两种。
横式一般是并列式。
纵式可分为:①“总—分—总”式: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论述,结尾则归纳总结。
如《谈骨气》②“总—分”式:即提出中心论点,后从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如《怀疑与学问》③“分—总”式:先分说社会经历或生活实例,后提出中心论点。
如《哨子》④“说—议”式:对议论对象作充分说明后论是非,断曲直。
分析结构时,还应注意弄清各段间的内在联系。
如文中起过渡段、句、词语等。
4、领会文章关键词语的含义。
把握议论文语言,其核心就是准确。
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句子和词语,并加以反复琢磨。
也应注意事实论据,其语言也是简洁、概括。
如《谈骨气》中举文天祥拒降元之例,用的“阴湿”“受尽”“多次”“坚决”等词,都表现文天祥视死如归的精神,对体现他的骨气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抓议论文语言的核心,可从以下几点入手:①深层义,②特殊义,③表现义,④指代义。
阅读时应认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