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镇坪县编委办)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二:某事业单位在编制 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人员 超编、财政负担加重
案例一:某政府部门在机构 改革中未能有效整合资源,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案例三:某企业在组织架构 调整中未能充分考虑员工利
益,引发员工不满和流失
案例四:某医疗机构在编制 管理上存在不规范操作,导
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公
经验教训总结
未来机构编 制管理工作 的展望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性
维护政府机构稳定
保障政府职能履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助 于确保政府机构设置科学合理,提高政 府运行效率,确保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履 行。
维护社会稳定:机构编制管理有助于维护 社会稳定,避免因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引 发的社会动荡。
监督机制不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的监督标准和程序, 无法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
监督力度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监督力 度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缺乏社会监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但目前社会监 督的渠道和机制还不够完善,无法对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机构编制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和评估机制
机构编制管理不规范
机构设置随意性大,存在因人设岗现象 编制管理不严格,存在超编进人问题 岗位设置不科学,存在职责不清问题 人员配备不合理,存在人岗不匹配问题
机构编制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导 致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YOUR LOGO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首先,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建设。
当前,我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法规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因此,要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完善,建立科学、规范、适应实际的制度框架,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其次,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决策和管理。
要注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机构编制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其政策研究、组织设计、人员激励等方面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再次,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提高管理效能、加强内部协同和外部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推动信息化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能。
另外,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国际化合作。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机构编制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机构编制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最后,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践创新。
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和路径。
要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总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当前中国管理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科学化与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国际化合作和实践创新,可有效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能,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关于机构编制监督监管的思考文章[5篇材料]
关于机构编制监督监管的思考文章[5篇材料]第一篇:关于机构编制监督监管的思考文章【篇一】近几年来,**县编办紧紧围绕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取得一定成效。
但也有不足。
下面做一下浅析看法。
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建立健全举报督查工作机制。
制定完善了《**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督促检查、效能问责制度》,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
对各项重点工作跟踪督促检查,进行效能问责。
为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督促各部门严守机构编制纪律,制定出台《“1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制度》,公开“12310”举报电话,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并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督查工作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二是加大教育宣传引导力度。
为增强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意识,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知识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程,列入每周学习计划。
同时,结合机构编制违规违纪“吃空饷”典型案例,采取“以案说法”、“身边说法”的方式,增强讲座的实效性。
编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法规学习汇编》,供大家学习使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对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规定不够了解。
目前,很多单位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虽然机构编制部门对通知、条例和暂行规定等进行了广泛宣传,特别是通过网站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但有的单位对超编不以为然,对编制的消化工作并不十分理解,没有完全认识到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严肃性,有的认为机构编制控制是编制部门的事,与自身部门关系不大,甚至还有些单位认为机构编制管控和经常的监督检查妨碍了本部门的工作。
二是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大督查”机制亟需完善。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担负着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任,其特殊性决定了管理监督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客观上讲需要相关部门的整体联动、协调配合,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措施并举,不断提高监督检查质量,共同推动监督检查工作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管理机构~它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在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中~事业单位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拥有人员上都远远多于同级行政机构。
它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加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此重要性显而易见。
下面~就当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浅略的谈一些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一,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欠合理。
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不管本地区有没有必要设立~只要有上级文件依据~周边有设立参考~单位有要求就可以设立。
而不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设~本身职能相近的机构~可以合并的却单设~对要求新设立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设前调研。
导致机构臃肿重叠~财政负担加重~部分事业机构设立后长期无法正常运行~进人后也无事可做。
其次~在事业单位编制配备上更是无章可循~具体配几名也不是根据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来配备~而完全受制于可调编制数和财政供养能力。
因此导致部分事业单位职责多、工作量大而只有1名或几名编制~很难适应工作的需1要。
,二,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难度大。
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容易撤销难~编制配备容易核销难~事业单位总是设立的多~撤并的少。
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随意性很大~这就加大了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的难度。
当前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地方设立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排除是为了解决地方就业~事业单位成为解决就业及解决行政机构改革安置富余人员和超编人员的一个途径~什么样的人都往事业单位摆放。
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总体上就业岗位少~就业渠道单一~进入事业单位~挤进财政拨款笼子是许多待业者的首选。
因此~面对如此社会就业形势~要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有很大的难度。
,三,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欠规范。
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精简篇)
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16〕15号,以下简称《解释》)于2016年6月17日起正式施行。
《解释》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比较系统的法规;也是党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针对机构编制工作专门制定的第一个解释性党内法规。
如何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之中,贯彻落实《解释》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文件相配套,更好的发挥监督检查工作的作用,急需从事机构编制监督的工作人员认真思考、深入实践和不断创新。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
它的加强有利于加快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层次和实效。
同时,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该项工作的成效,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地方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和编制部门整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2016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温家宝总理签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央编办和监察部联合出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性文件,特别是2016年6月17日,中央纪委以中纪发〔2016〕15号文件印发了《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解释》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紧贴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监督检查工作起步较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乱挂牌子、有的擅自设立机构、有的违规提升机构规格、还存在条条干预现象等,给监督检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编制总量少。
现有。
级机关行政编制总量与2007年相比,仅增加了6.6%;二是职能与编制不匹配。
2010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
承接了规划建设执法、违章建筑拆除、建设行政管理等11项职责。
2012年,再次承接了公园、公众厕所、公交客运等个方面的管理职责,但相应下划的行政编制数量少。
三是事业单位总控严。
自2012年起,事业机构、编制数量实行总量控制,机构“撤一建一”、编制“增一减一”成为刚性规定,大幅增设机构和增加编制已不具有可操作性。
建议对策:一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编制使用效率。
二是“嫁接”新职能,“改造”老机构。
三是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
编制配置超出职能需要的进一步精简;职能消亡的,果断撤销;职能新增、加强的,适度增加。
关于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镇坪县编委办)(大全五篇)
关于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镇坪县编委办)(大全五篇)第一篇:关于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镇坪县编委办)关于当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镇坪县编委办2011年12月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行使一切行政管理的基础。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处于我国编制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最前沿,直接承担着各项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其管理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政权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县机构编制部门单独设臵,列党委机构序列,为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理顺了体制,创造了契机,打开了新局面。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就从县级机构编制管理的层面,对此作以粗浅探讨。
一、主要问题(一)严格控编与地方及部门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促进就业成为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多数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群体就业首选。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一方面代表国家利益,要贯彻落实严控机构编制盲目增长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促进和服务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要兼顾地方扩大就业的实际需求。
同时,一些部门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遇到人员编制紧张,总想在增机构、增编制、增职数、升规格等方面打主意,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困难;或者与其他地区攀比,看到相同的部门增设了机构、增加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提升了机构规格,就要求看齐,动辄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汇报,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解决。
此-1-外,一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出于自身考虑,往往以本部门工作重要为由,在划拨经费、项目审批和考核验收时,要求下面设臵与之对应的机构,使机构编制部门左右为难。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处于我国编制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既直接承担着各项编制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又直接面对着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对机构编制管理产生的影响。
笔者结合从事基层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身实践,就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作一些思考。
一、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一)对机构编制管理现状的认识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完善和加强,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
人们的机构编制意识、认识有所提高,管理逐步规范,法制化建设开始有了实质性进展。
但是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存在,违反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机构编制部门常常面临着违规挑战,因此,强化管理,任重而道远。
(二)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的认识与思考1、机构改革后,有的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人员膨胀反弹扩张的压力时时存在,不强化管理,改革成果很难巩固。
2、财政供养人员队伍依然庞大,工资性财政支出占比重很大,不强化管理,欠发达地区“吃饭财政”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3、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特别是政策性收费的自取自支单位,超编比较严重,不强化管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问题将有增无减。
4、人们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认识欠缺,认为机构编制是“软约束”,弹性大,不强化管理,法制化进程将难以加快。
(三)对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认识与思考1、涉及一定范围的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历史问题的积累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2、从深层次上看,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
经济体制转型,加剧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矛盾。
3、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抢吃财政饭,抢端铁饭碗的观念越强,社会就业问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冲击也越大。
4、机构编制管理立法滞后,本应由法律加以规范的事情,却由机构编制部门承受压力;本应依法处置的行为,却变为机构编制部门独家承担的责任,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单独面对和承受膨胀反弹的压力,工作往往处于重重矛盾之中。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
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随着机构编制管理各种法规性、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地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形势下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在逐步呈现,结合本人在机构编制部门工作实际,浅谈当前地县两级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创新管理的对策。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机构编制管理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很大。
当前在机构编制管理和机构改革中存在着社会因素和一些部门因素影响。
“条条”干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地存在,有的上级单位利用分经费、批指标、立项目、检查验收等手段要求下级设置对口机构或增加人员编制,实施部门干预;虽然上级编制部门一再的禁止此种现象的发生,但往往因地方发展需要有关部门的资金注入,个别还存在要求设立机构,增加这方面的编制,造成机构编制部门无所适从,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前几年,全国范围内矿山安全事件和食品问题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就进一步得到强化,成立了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机构,并增加了执法队伍编制。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过去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前瞻性造成的。
(二)人员编制核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长期以来,由于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尚未健全,造成了在人员编制的核定上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2002年机构改革时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基本上是按照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辖区人口、行政区划和面积等指标进行分类确定。
十几年过去了,随着旅游业等经济的大发展,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一些部门的职能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有关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急需增加编制的问题尤为突出,如医院、学校等部门的编制,随着国家对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的加大投入,使床位、住院人数和学生数成倍增加,而编制没有增加,造成医务人员技术服务相对落后,急需的技术人才引不进来;导致教师队伍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4期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xx1年3月xx日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确定,编办与人事局剥离,单独设置。
这充分说明机构编制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应当得到高度重视。
当前,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构编制管理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机构编制部门要担负起新形势下赋予的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依靠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与发展,加强机构编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精细化、结构化管理,从而实现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的目的,使机构编制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地方财力相适应。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一、任务与定位编办体制调整带来了工作任务的新变化。
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研究和谋划工作思路,分析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受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妥善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因此,机构编制部门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配置好机构编制资源。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新要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任务,事关全局、影响深远。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负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职能部门,必须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第一篇: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和硕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县机构编制部门单独设置,列党委机构序列,为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理顺了体制,创造了契机,打开了新局面。
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大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现就我县围绕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以及体制机制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作以粗浅探讨。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县辖区6乡1镇,总人口70000余人,核定行政机构51 个,行政编制 620 名。
核定事业机构200个,事业编制2051名。
二、主要问题及对策(一)人员编制供给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的政策倾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引向深入,以及内地对口省市的支援,我县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目标也不断创出新高。
目前我县正在积极争取工业园区项目,园区立项获得通过,必将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另一支柱。
但同时所需机构、配置人员也为机构编制部门带来巨大压力。
二是:根据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的通知》(新商秩序函…2011‟47号),县级还将设立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机构,需要编制20余人。
三是:我县葡萄产业的增长迅猛,截止2011年底我县葡萄种植面积己达8.5万亩,其中基本农户4万亩,2012年计划新增3万亩葡萄种植任务。
已有瑞峰、芳香等8家葡萄酒企业入驻我县,年产葡萄酒能力近3万吨。
一系列完备的葡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1-但相应的产业技术服务机构还没有建立,成立相应的葡萄产业技术服务中心配备人员需要解决编制15名。
对策:优先保证经济发展工作方面的人员编制我县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不管是在资金项目引进,还是矿产资源等各方面一直排在全州后几位,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出于扶持照顾经济落后地区的角度,本着经济发展优先考虑的原则,适当增加我县人员编制,调整机构数量,以保证经济发展工作的正常开展。
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级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改变了原来的设置模式,成为了党委序列机构。
这一变化,使得编制部门管理的职能更强了,工作力度大了,社会关注度也更高了。
一年多来,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在党委和政府工作中发挥了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局面。
但在实际中也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给推动编制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贯彻好中央精神,使机构编制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就必须充分重视当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并逐步进行解决。
一、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1、行政编制供与求的矛盾。
编制的供应与需求,是一对矛盾体。
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和要求下大力气严格控制县级机构编制,消化超编人员,另一方面,党政群机关增加人员编制的要求不断。
目前县级行政部门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需脱节问题,主要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县一级政府机构的行政编制十分紧张,各部门、各单位都在申请增加编制,编制部门压力很大。
由于编制供需的严重脱节,导致了新设立的单位、职能增加的单位编制不足,政府的派出机构和执法机构普遍使用事业编制的问题。
在编制结构上,也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层级结构失衡,县一级超编较为严重,乡一级则出现空编。
二是党政结构失衡。
目前县级党委机关、其他机关所占人员编制的比例均高于规定的标准,挤占了政府机关的编制,造成了党政之间编制结构比例的失衡。
三是官兵结构失衡。
少数单位官多兵少,个别单位甚至是有官无兵。
部门编制结构失衡、人手紧张,加剧了编制的供求矛盾。
2、单位超编与缺人的矛盾。
在县级部门有一个怪圈,就是单位一方面人员超编,一方面又感到缺人。
乍一看,不可思议,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单位里人员编制不可增加,而那些年龄偏大的人员,有的转入离岗退养,有的是其它原因没有上班,然而他们仍在单位编制之列,只是干事的人少了,因此出现了超编与缺人共存的现象。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xx编办疏义红 2011 年 6 月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管理机构,它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在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中,事业单位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拥有人员上都远远多于同级行政机构。
它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加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此重要性显而易见。
下面,就当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浅略的谈一些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一)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欠合理。
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不管本地区有没有必要设立,只要有上级文件依据,周边有设立参考,单位有要求就可以设立。
而不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设,本身职能相近的机构,可以合并的却单设,对要求新设立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设前调研。
导致机构臃肿重叠,财政负担加重,部分事业机构设立后长期无法正常运行,进人后也无事可做。
其次,在事业单位编制配备上更是无章可循,具体配几名也不是根据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来配备,而完全受制于可调编制数和财政供养能力。
因此导致部分事业单位 1职责多、工作量大而只有 1 名或几名编制,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难度大。
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容易撤销难,编制配备容易核销难,事业单位总是设立的多,撤并的少。
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随意性很大,这就加大了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的难度。
当前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地方设立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排除是为了解决地方就业,事业单位成为解决就业及解决行政机构改革安置富余人员和超编人员的一个途径,什么样的人都往事业单位摆放。
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总体上就业岗位少,就业渠道单一,进入事业单位,挤进财政拨款笼子是许多待业者的首选。
因此,面对如此社会就业形势,要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有很大的难度。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http://](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第一篇: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体制。
尤其在2001年全市党政机构改革后,市编委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办内部进一步整章建制,建立了机构编制审批程序、人员编制异动审批程序和日常审核监督管理程序,使机构编制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在逐步呈现,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不够,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
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在于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而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地强调自身利益,以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困难多等客观因素为理由,在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提高机构规格等方面做文章。
另一方面,以项目检查、考核、验收等理由对下级部门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等相关问题发文件、打招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条条”干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编制管理部门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政策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困难。
(二)政事不分,行政部门包揽所属事业单位的事务。
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必须实行政企和政事分开。
近几年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转变成间接,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宏观调控和指导经济运行,而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上。
相当一部分行政主管部门把所属的事业单位当成附属物,对人、财、物、事实行统管统揽,用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本应由事业单位自主处理的繁杂事务。
于是,有的部门以工作任务多、编制少为由找领导,为事业单位增配领导职数、增加人员编制、调动工作人员等,致使机关工作政事不分、事业人员臃肿难消。
(三)超编势头难挡,编制控制难度较大。
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仍然存在部分单位超编现象。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
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军队转业干部可以超编安置。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系统地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对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大批事业单位。
科研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农林水利、勘察设计和社会福利等事业单位的成长壮大,对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做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在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在机构编制管理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条改革的路子。
问题之一宏观失控,微观失调。
一是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上缺乏统一性。
有些部门职能相近,能协作的不协作,能合并的不合并,形成了一种你有我也有,各搞一套,自成体系的情况。
其结果导致机构越设越庞大,人员越来越多。
二是机构布局不合理,管理负荷过重,集中在大城市的事业单位过多,其他地方过少。
据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平均每个部门直接管辖数十个事业单位,多的高达一百多个。
这些事业单位的人、财、物和工作项目等都要由国家财政直接支付。
这样,不仅巨额的事业经费要由国家财政直接支付,而且加重了国家机关的管理负荷。
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
三是人员结构比例失调。
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所占比重小,行政后勤人员比重过大(一般占40%左右,多的占到50%、60%)。
在业务人员中,特别是科研人员中,高、中、初级三种技术人员的构成也不合理。
科研单位的高、中、初三种技术人员的正常比例应为一比三比六,现在一般为一比九比四,致使大批中级人员干初级人员的工作,浪费人才。
在事业单位中,生产操作人员占整个编制总数的比例过小,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
问题之二偏重发展,忽视需要由于过去事业单位一切由国家包揽,其管理基本上靠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在实际上往往出现主观因素过多,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镇坪县编委办2011年12月
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行使一切行政管理的基础。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处于我国编制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最前沿,直接承担着各项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其管理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政权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县机构编制部门单独设置,列党委机构序列,为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理顺了体制,创造了契机,打开了新局面。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就从县级机构编制管理的层面,对此作以粗浅探讨。
一、主要问题
(一)严格控编与地方及部门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促进就业成为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多数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群体就业首选。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一方面代表国家利益,要贯彻落实严控机构编制盲目增长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促进和服务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要兼顾地方扩大就业的实际需求。
同时,一些部门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遇到人员编制紧张,总想在增机构、增编制、增职数、升规格等方面打主意,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困难;或者与其他地区攀比,看到相同的部门增设了机构、增加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提升了机构规格,就要求看齐,动辄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汇报,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解决。
此
外,一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出于自身考虑,往往以本部门工作重要为由,在划拨经费、项目审批和考核验收时,要求下面设置与之对应的机构,使机构编制部门左右为难。
这样就势必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盲目要编。
按照机构编制管理原则,核定编制应当根据机关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责,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核定,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即使想坚持原则,也无法背负千夫所指的骂名与全县大局利益作对,毕竟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条件下,增编增人对地方来讲利远大于弊。
于是无论是否职责需要,只能硬着头皮不厌其烦地向上级请示报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白白增加了机构编制部门工作量。
二是超编进人。
当然,随着机构编制体制理顺,管理逐步规范,这类问题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里不再赘述。
三是为了争取项目、经费、考核验收过关,机构编制部门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从“大局”出发,不惜与相关部门集体造假,出具假证明,印制假文件,执法犯法。
这些情况,无疑都会对机构编制部门权威性、约束力造成极大贬损。
(二)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要求与现行管理模式的矛盾
一是机构编制管理法治化程度不高。
虽然国务院于2007年颁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但《条例》中的规定较为原则,而且也不涉及党委、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等机构编制问题,操作难度大。
长期以来,机构编制部门开展工作缺少“明文规定”,为了不出格,只能按照上级领导的意见办事,导致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同时,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开展工作习惯于先接受上级指令、再参照兄弟单位、最后自己执行的工作方式,导致工作被动、滞后,缺乏独立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
二是机构设置过于繁杂。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有以“合署”、“挂
牌”、“代管”、“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对规范机构编制管理造成很多不便,增加了难度。
(三)县级编制部门力量薄弱与部门职责繁重的矛盾
机构改革前,各地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归属不清、设置各异,有单独设置的,有属部门内设机构的,也有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的;有属党委序列的,也有属政府序列的。
这种体制上的不统一,造成机构编制管理职责权限不明,多头管理的状况十分普遍。
机构改革后,多数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单独设置,独立办公,既是党委工作机构,又是政府工作机构,但由于历史原因,机构编制部门权威性尚未有效建立。
同时,从县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设置格局来看,受到很多束缚,真正发挥好机构编制管理职能存在较大难度。
编委办作为县级党委、政府和编委的一个办事机构,同时接受三个方面的领导,承担着三个方面安排的工作,仅是沟通衔接就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还要承担机构编制管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机构编制纪律监督等重任,往往处于矛盾和利益的漩涡,一些工作开展起来举步维艰,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其次,纪律监督也是目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一处软肋。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体制理顺不久,自身建设刚刚起步,力量比较薄弱,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往往由编委办其它人员临时兼任,使监督检查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在监督检查的法规依据上,上级部门虽然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文件规定,政策性强,纪律严明,但是缺乏有力的执行措施和操作办法,监督检查效果微乎其微。
尤其是在违反机构编制政策纪律的问题上,没有强硬有效的惩处措施,基本只能靠提醒告诫,对违反机构编制政策纪律的责任人起不到震慑作用,使得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难以树立。
二、对策建议
(一)加快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进程
一是强化对现有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
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认识,引导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处理好大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摒弃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从而形成良好的机构编制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是坚持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的考核内容。
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责任人,坚决按照中央编办和监察部制定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和中纪委印发的《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追究责任。
三是出台机构编制法,将机构编制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标准体系,在对现有机构编制管理标准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机构编制标准。
(二)切实转变现行机构编制管理模式
一是贯彻落实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将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按照规定程序定编到人,把抽象的编制具体化,将静态的机构编制与动态的人员流动挂起钩,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配套协调,能够有效防止擅自设立机构、超编进人、混编混岗、超职数配备干部等违法违纪情况发生。
二是抓好结构调控,实行科学化管理。
从编制管理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本身就包含着管总量、管结构两个基本命题。
但一直以来,县级机构编制管理普遍存在着偏重总量控制,结构管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要管好用好机构编制资源,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质量,就必须“重总量”与“重结构”并重,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现偏重数
量向抓好质量的转变。
特别是事业单位,要综合考虑各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结构比例。
各单位再按此结构比例使用编制和配备人员。
这样,才能使机构编制管理更趋科学合理。
三是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要以编制为基础,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核定人员、工资和经费,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户口迁移等手续。
形成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既相互协调配合,又相互监督约束的长效机制。
(三)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监督检查职能。
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重审批、轻监管”的做法,解决“弱监督、软监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监督检查程序和手段,履行监督职能,在机构编制部门系统形成强大的机制和制度优势,把监督检查作为一项基本业务职能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实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化、经常化。
二是建立机构编制公开监督制度。
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事项,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置于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
坚持投诉举报制度,保障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领导干部的编制意识。
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本地区、本单位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直接责任。
可以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在制定年度考核方案时,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纪检、监察、编制、审计部门对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施同步监督,
一旦发现违纪违法行为或接收到举报信息,及时、迅速地介入调查,一经查实,坚决处置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时,机构编制部门应对其任职期间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发现有违反编制纪律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