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课件PPT课件
黄疸PPT演示课件
黄疸的临床表现
深入探讨了黄疸患者可 能出现的各种症状,如 皮肤、黏膜黄染,尿色 深黄等。
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系统介绍了黄疸的诊断 方法和治疗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光照疗法等 。
新型诊疗技术展望
新型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出现更快 速、更准确的黄疸检测技术,提高诊 断效率。
个性化治疗方案
基于精准医学的理念,未来有望为黄 疸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Ab)等,用于排查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检查
观察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了解贫血情况。
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腹部B超
01
观察肝脏、胆囊、胆道等腹部脏器形态及结构,排查胆道梗阻
等病变。
CT或MRI检查
02
对于复杂病例或需要更精确诊断的患者,可进行CT或MRI检查
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手 术解除梗阻、使用利胆药 物等。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病因
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 合和排泄有先天性缺陷。
症状
自幼年起的慢性间歇性黄疸,可 呈隐性;黄疸可持续存在达到老 年,但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
渐减退。
治疗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应注 意避免导致黄疸加重的诱因。
04
根据黄疸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黄疸、中度黄疸和重度黄疸。轻度黄疸仅表现为皮肤、 黏膜的轻度黄染;中度黄疸黄染程度加深,可伴有瘙痒;重度黄疸则表现为全身皮肤、黏 膜明显黄染,瘙痒严重,并可伴有其他症状。
按病程分类
根据病程长短,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疸和慢性黄疸。急性黄疸起病急骤,病程较短;慢性黄 疸则起病隐匿,病程较长。
2024版黄疸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2024黄疸课件ppt课件完整版•黄疸概述与分类•新生儿黄疸•成人黄疸•黄疸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目•黄疸治疗原则与措施•案例分析与讨论录黄疸概述与分类01黄疸定义及临床表现黄疸定义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皮肤、黏膜和巩膜等组织出现黄染的现象。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可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
黄疸发生原因与机制发生原因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等。
机制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过多的非结合胆红素;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胆汁淤积性黄疸是由于胆汁排泄受阻,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
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皮肤和黏膜呈浅黄至深金黄色,可伴有皮肤瘙痒;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可有肝掌、蜘蛛痣等表现。
胆汁淤积性黄疸皮肤和黏膜呈暗黄色,甚至黄绿色,伴有皮肤瘙痒;尿色深如浓茶,粪便颜色变浅;肝功能异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伴有肝大、脾大和腹水等表现。
溶血性黄疸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呈浅柠檬色,无皮肤瘙痒;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色加深,严重者呈酱油色;脾肿大。
黄疸分类及特点新生儿黄疸02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等原因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处理病理性黄疸的特点01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原因02多种疾病可引起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处理03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光疗、换血疗法、药物治疗等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处理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包括血清胆红素测定、母子血型鉴定、肝功能检查等处理根据黄疸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光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等。
黄疸诊断学PPT课件
三 分类
按黄疸发生的病因
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病变,胆红素代谢失常) 阻塞性黄疸(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生机械性梗阻,影响胆红素的排泄)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有关酶的先天性缺乏,不能完成正
常代谢)
根据胆红素的性质
• UCB增高为主 • CB增高为主
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
ERCP及其 他检查
查明病因
炎症 结石 肿瘤
无胆管扩张
ERCP 肝穿 治疗实验
非梗阻性 慢性特发 急、慢性 胆汁淤积 性黄疸 肝炎
病例
吴某,男,23岁,1999年8月初诊 患者素有乙肝大三阳病史5年。最近1周自 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厌食油腻,头重身困, 时有发热,小便色黄,大便稀,皮肤瘙痒发黄。 于1999年8月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皮肤巩 膜黄染,色鲜明,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 肺正常。腹平软,肝于右肋缘下锁骨中线3CM处 能及,质软轻触痛,莫非氏征(一),脾未触 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肝功能: TBILI 160umol/L,DBILI 56umol/L,ALT 700u/L,AST 215u/L,A/G1.4。 尿 分 析 : 尿 胆 红素(+++);腹B超示:肝肿大,脾不大,胆囊 胆管正常。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HB
循环血液
RBC
UCB
CB
↑↑
TB
↑
CB
CB/TB >50%-60%
尿胆红素 +++
尿胆原 少/无
肾 CB
(三)阻塞性黄疸
2、 临床表现
皮肤暗黄色甚至黄绿色; 有皮肤瘙痒; 尿色深、粪便色浅可呈白陶土色。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ppt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治疗
可用光疗(波长430~470nm),经氧化作用使间接 胆红素变为无色水溶性物质随尿排出
长期服用苯巴比妥30mg日3次,苯巴比妥是葡萄糖 醛酸转换酶的诱导剂,可增强转换酶的作用,此药 对Ⅰ型患者无效
▪ 10%~20%胆素原被肠道重新吸收回肝脏, 经氧化成胆红素,可重新进入肠道再度变为 胆素原,到达大肠后经氧化变为胆素(尿胆 素,粪胆素)随粪便排出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二、黄疸的类别
(一)肝前性黄疸:即溶血性黄疸
➢ 正常肝脏每天可将40-50g血红蛋白转变为胆红素 最高可产生1.5g胆红素(正常量的5倍), 超过此量即 出现黄疸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3. 排泌 将直接胆红素从肝细胞排泌到毛细胆管中。 通过激素的调节,细胞器的参与及肝细胞膜 上的Na、K、ATP酶泵的作用而完成。 4. 旁路排泌 间接胆红素经氧化作用可以产生一系列衍生 物,颜色变浅水溶性增强随尿排出。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三) 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 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经酶促水解后,在无氧 条件下经细菌作用转变为中胆红素、二氢中 胆红素及中胆素原,再还原为无色的胆素原 (尿胆原)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 多见于中年男性(25-45岁) ➢ 主要临床表现常缺如 ➢ 可有轻中度黄疸,腹痛和体重下降等非特异
性症状和特征 ➢ 病理表现早期胆管炎症增生,晚期出现胆管
梗阻,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 PBC常伴有溃疡性结肠炎(约75%)
黄疸PPT课件
辅助诊断技术进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 等,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揭 示黄疸发病机制。
免疫学技术
如抗体检测、免疫组化等 ,有助于判断黄疸与免疫 因素的关系。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 术,提高黄疸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04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策略
Chapter
光照治疗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粪便常规检查
观察粪便颜色、性状等, 判断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 情况。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超声检查
安全、无创、可重复性好,可观察肝脏、胆囊、胆管等结构,判 断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等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可清晰显示肝脏、胆道等结构,对黄疸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观察胆道系统细微结构,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诊断。
肝细胞保护剂
阐述了针对肝细胞损伤的创新药物,如抗氧化剂、抗炎剂 等,可保护肝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
胆道梗阻解除药物
介绍了针对胆道梗阻的创新药物,如利胆剂、胆道扩张剂 等,可改善胆道梗阻症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策略推广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黄疸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 定和实施。
新型诊疗技术不断涌现
影像学检查进展
阐述了影像学检查在黄疸诊断中的应用,如超声造影、MRI等新技 术,提高了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介绍了基因检测技术在遗传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为精准治疗提供 了有力支持。
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胆红素代谢调节剂
介绍了针对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创新药物,如促进胆红素排 泄的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黄疸课件ppt
03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黄疸指数,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黄疸指数持续升高或
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康复:康复训练、中医调理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运动、按摩等,以促进身体康 复。
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黄疸与肝胆湿热有关,可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中药进行调理, 如茵陈蒿汤等。同时,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以促进康复。
03
黄疸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
食欲不振
黄疸最明显的症状是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 ,通常先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 巩膜黄染是指眼白部分出现黄色。
黄疸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
腹痛、腹胀
部分黄疸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通常为低 热,但也有可能出现高热。
黄疸可能引起腹部不适,如腹痛和腹胀。
诊断
01
02
03
04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 ,了解黄疸的严重程度及病因
。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红细胞数 量及形态,有助于判断黄疸是
否由溶血引起。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检查,可以观 察肝脏、胆囊等器官的形态,
有助于判断黄疸的病因。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尿液中的 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黄疸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06
黄疸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生儿黄疸的诊治
总结词
及时诊断、治疗
详细描述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 影响。治疗方法包括蓝光照射、药物治疗和换血治疗等。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 的皮肤颜色和食欲情况,及时就医。
04257_健康评估黄疸教学ppt课件
2024/1/26
6
02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2024/1/26
7
生理性黄疸特点及处理方法
特点
出生后2-3天出现
4-5天达到高峰
2024/1/26
8
生理性黄疸特点及处理方法
7-10天消退
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异常表现
处理方法
2024/1/26
9
生理性黄疸特点及处理方法
无需特殊治疗,密切 观察即可
家属的参与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 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协助生活照顾
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照顾,如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等 ,促进患者康复。
参与治疗决策
家属可以参与患者的治疗决策过程,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2024/1/26
29
心理支持策略探讨
放松训练
18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2024/1/26
19
针对不同类型黄疸治疗原则
溶血性黄疸
消除病因,如治疗疟疾、败血症等; 对症治疗,如纠正贫血、防治肾功能 衰竭等。
胆汁淤积性黄疸
解除胆道梗阻,如手术取石、放置支 架等;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如使 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
肝细胞性黄疸
保肝治疗,如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甘草酸制剂等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和身体不适感。
A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对疾病的影响。
B
C
D
心理咨询与辅导
对于情绪问题严重的患者,可推荐专业心 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方案。
黄疸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目录
• 黄疸的基本知识 • 黄疸的鉴别诊断方法 • 黄疸的鉴别诊断流程 • 黄疸的预防和治疗 • 黄疸的病例分析
01
黄疸的基本知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巩膜和黏膜发黄 的症状。黄疸可根据病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和先天性黄疸。
总结词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 坏导致的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 和巩膜明显黄染,伴有贫血、发
热等症状。
诊断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 常规、肝功能等,结合临床表现, 如黄疸迅速加重、贫血、发热等 症状,可初步诊断为溶血性黄疸。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溶血 发作、对症治疗。治疗方法包括
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总结词:黄疸的病因包括溶血性疾病、肝炎、胆道梗阻、先天性胆道异常等。发病机制涉及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胆道排泄胆红素障碍等因素。
• 详细描述: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溶血性疾病,如新生儿溶血、蚕豆病等,这些疾病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此外,肝炎、肝硬化等肝病也会引起黄疸, 主要是由于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所致。胆道梗阻和先天性胆道异常也是常见的病因,这些疾病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使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发病机制方面,黄疸的形成涉及多个 环节,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胆道排泄胆红素障碍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发黄疸。
鉴别
溶血性黄疸常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而其他类型的黄疸一般不会出现这些症状。
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肝细胞性黄疸多由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引起,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伴 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黄疸待查与治疗》课件
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溶血性疾病、肝炎、胆道梗阻等。溶血性疾病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胆红 素生成过多;肝炎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摄取和转化能力下降;胆道梗阻是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导致胆 红素反流到血液中。这些病因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和排泄障碍,引发黄疸。
02
黄疸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黄疸待查与治疗》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黄疸概述 • 黄疸的诊断 • 黄疸的治疗 • 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 黄疸的并发症与预后
01
黄疸概述
黄疸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 皮肤、巩膜和粘膜黄染的病症。黄疸可根据病因分为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和先天性黄疸。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免 加重肝脏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 响病情恢复。
05
黄疸的并发症与预后
黄疸的并发症
肝衰竭
黄疸持续升高,导致肝 脏功能严重受损,出现
肝衰竭。
肝性脑病
黄疸引起肝脏解毒功能 下降,导致血氨升高,
引发肝性脑病。
感染
黄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CT或MRI
对于B超无法明确病因的情况,可 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更准确 地判断病因。
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检
通过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可明确诊断黄疸的病因。
淋巴结活检
对于黄疸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淋 巴结活检有助于确定病因。
鉴别诊断
80%
溶血性黄疸
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黄疸 ,常见于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 性溶血等。
黄疸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谢谢观看
如何进行护理? 日常护理
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损伤和感染 。
定期更换床单,注意卫生。
如何进行护理? 营养支持
提供高卡路里和高蛋白的饮食以支持患者恢 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计划。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遵循医嘱,按时给药,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 用。
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如何与家属沟通?
黄疸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黄疸的定义与类型 2. 谁是黄疸患者?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护理? 5. 如何与家属沟通?
黄疸的定义与类型
黄疸的定义与类型
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导致的皮肤 和眼睛发黄现象。
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由肝脏 代谢并排出体外。
如何与家属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
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 状态。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如何与家属沟通?
教育家属
向家属普及黄疸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 平。
教育内容包括黄疸的表现、护理要点及预防措施 。
如何与家属沟通? 提供心理支持
倾听家属的担忧和疑虑,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黄疸的定义与类型 黄疸的类型
黄疸可以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三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黄疸有不同的病因和护理要求。
黄疸的定义与类型 黄疸的症状
除了皮肤和眼睛发黄,患者还可能出现尿色变深 、粪便变浅等症状。
了解症状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处理黄疸。
谁是黄疸患者?
谁是黄疸患者? 高风险人群
新生儿、肝病患者和胆道梗阻患者是黄疸的 高风险人群。
黄疸课件.ppt
胆红素在肠道的代谢
胆红素-白蛋白
结合胆红素
尿胆原
肠 肝 循
胆素原
环
粪胆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黄疸的分类
按部位
黄疸的分类
按性质
衰老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 200~250mg
肝前性/溶血性黄疸
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
“旁路性〞胆红素
非衰老红细胞来源15-30 mg
肝窦与白蛋白别离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实验室检查
血清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指标异常 尿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一般呈阳性
胆汁淤积性黄疸
病因:分肝内和肝外阻塞 1 肝内阻塞
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2 肝外阻塞
肝外胆管、胆总管的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蛔虫,肿瘤等 亦 可见于胆管外肿块的压迫,如胰头癌、肝癌等
2 后天性获得性溶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溶血 输错血型后的溶血等
溶血性黄疸
特点
血液 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尿液 尿胆原
粪便 粪胆原
胆素原
尿胆原 粪胆原
机制:红细胞的大量破坏,非结合胆红素大量产生,超过正常肝细胞 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非结合胆红素储留在血液中形成黄疸
- 骨髓内血红蛋白前质 - 过氧化氢酶 - 过氧化物酶 - 细胞色素 - 肌红蛋白
衰老红细胞 网状内皮系统分解
血红蛋白
胆绿素
胆红素
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
• 与血清中的白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
黄疸ppt课件免费
肠道。
分类
总结词
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 从而引发黄疸。
详细描述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解产 生非结合胆红素。当非结合胆红素过多时,肝脏无法处理,导致血液中胆红素 水平升高,引发黄疸。
分类
总结词
由于肝细胞受损或功能异常,导致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 降,引起黄疸。
详细描述
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受损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当肝细 胞受损时,其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 平升高,引发黄疸。常见的原因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
分类
总结词
由于胆道阻塞,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引起黄疸。
Part
03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黄疸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可伴有腹痛、瘙痒、发热等症状。根 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临床 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黄疸诊断的重要手段, 包括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 规检查等。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 黄疸的原因、程度及对肝功能的损害 程度。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其他治疗
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也是治疗黄疸的辅助手段。光照疗法主要适用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换血疗法则适用于严重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通过 置换血液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预防:改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预防感染等
黄疸ppt课件
避免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可能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影 响胆红素排出。
适量补充水分
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有助于促进排 尿和排便,降低黄疸指数。
避免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可能加重宝宝肠胃负担,影 响胆红素排出。
黄疸患者的心理支持
给予关爱和安全感
避免过度紧张
家长应多陪伴和安抚宝宝,给予关爱和安 全感。
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 绪传递给宝宝。
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病变导致胆红素的摄取、 转化和排泄能力降低所致的黄疸。常 见于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 化、肝衰竭等。
阻塞性黄疸
由于胆道阻塞,导致胆汁排泄受阻, 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的黄疸。常见于 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等。
黄疸的症状
皮肤瘙痒
由于胆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 致,通常在黄疸出现前数天开 始。
03
04
药物治疗
根据黄疸的病因,选择相应的 药物进行治疗,如保肝药、抗
病毒药等。
光疗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 水平,适用于新生儿生理性黄
疸和部分病理性黄疸。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疾病引起的黄疸 ,如胆道梗阻、胆囊结石等,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如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 养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及时解答疑问
提供专业支持
对于宝宝和家长的疑问,医生或护理人员 应及时解答,以减轻焦虑情绪。
提供专业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宝宝 和家长度过黄疸治疗期。
05
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黄疸的措施
定期孕检
孕检可以及时发现孕妇是否存在 高危因素,如贫血、营养不良、 妊娠期糖尿病等,以便及时纠正
。
避免孕期滥用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
黄疸辨证要点
辨湿热孰轻孰重(阳黄)
热重于湿: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 大便燥结,苔黄腻,脉弦数;
湿重于热:身目俱黄,色泽不如热甚者鲜明, 头身困重,胸满脘痞,舌苔白腻微 黄,脉弦滑。
黄疸辨证要点
辨寒湿与瘀血(阴黄)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寒湿内阻:黄色晦暗不泽,或如 烟熏,神疲畏寒,舌苔白腻,脉 濡缓;
五、《景岳全书》创立了“胆黄”之说 《景岳全书·杂证谟·黄疸》说“盖胆伤则胆气败,而 胆液泄,故为此证。”
六、《瘟疫论》及《沈氏尊生书》提出“瘟黄”的概念 《沈氏尊生书·黄疸》篇中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 发黄者,俗称为瘟黄,杀人最急。”
病因病机
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
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
黄疸诊断思路
黄疸病因待查 病史及体检
实验室检查
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
未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 溶血性黄疸实验
Gilbert综合征
溶血性贫血
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
黄疸诊断思路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来自超声检查胆管扩张
病因不明
ERCP及其 他检查
查明病因
炎症 结石 肿瘤
无胆管扩张
ERCP 肝穿 治疗实验
黄疸课件
定义--症状特点
1、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其证候特征,其中尤 以白睛发黄最为突出。
2、 发黄的程度、明亮度、病程,可反映邪正之 盛衰。
3、 三黄特征 (1)阳黄:黄色鲜明如橘,伴发热、口渴、苔腻。 (2)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神疲、畏寒、苔白腻 (3)急黄:黄疸急重,其色如金,伴高热烦渴,神昏
第三部分:诊断
黄疸诊断依据
1.黄疸的三大主症(目黄、尿黄、身 黄),尤其是关键体征(目黄) 2.病史:肝炎接触史、有害药物接触史、 酗酒史、家族史 3.理化检查:肝功、血常规、溶血实验、 B超、CT、MRI 等生化影像学检查。
第三部分:诊断
黄疸诊断依据
4、黄疸实质 其实质是血浆胆红素升高聚积于巩
瘀血阻滞:黄色晦暗,面色黎黑,舌质紫 暗,多见瘀斑,或见胁下积块, 脉弦涩。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
黄疸治疗原则
阴黄: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瘀所致,其 黄色晦暗,伴有脘腹痞满、畏寒神疲、气短乏 力,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
黄疸辨证要点
辨黄疸种类
急黄:由疫毒引发,热毒炽盛,内陷营血所 致,其起病急,黄色如金,伴有身昏谵 语、壮热烦渴,舌质红绛,脉弦细数或 洪大
虚黄:由血败不能华色所致,其目黄身黄而色 淡,伴有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舌 质淡,脉细弱。
黄疸与黄胖
鉴别点
黄疸
黄胖
相同点
病机 不 同 临床 点 表现
均有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均有气 血耗伤的相似病机
重在湿邪阻滞 或血败不荣
气血耗伤源于肠 中钩虫匿伏 蚕食 气血 ,血虚不华
关键在目睛发 黄
面部肿胀色黄 , 肌肤色黄带白, 但目睛不黄
黄疸辨证要点
辨黄疸种类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
阳黄:湿热所致,其黄色鲜明如橘,伴有发热、小便 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1.主要病邪:湿邪 2.基本病机: ①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
②化源不足,血败不华. 3.发黄的病理关键:湿蒸热郁 4.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肝胆和脾胃 5.黄疸的病理演变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
病机小结: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病机的演变: 疫毒之邪 湿从热化 湿从寒化 血败不华
急黄 阳黄 阴黄 虚黄
《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 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色微黄,齿 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源流
第一部分:概述
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对黄疸 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大法作了详细的论述
《伤寒论》 将黄疸的病因归结为 湿热、寒湿、瘀血、火邪四个方面,尤 其强调湿热与寒湿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嗜食寒凉,苦寒之药,损伤脾阳 脾阳素虚
湿从寒化,胆汁 浸渍于肌肤
病因病机
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积聚日久不消
胆汁失于常道外溢
黄疸
瘀血砂石阻滞
病因病机
4.化源不足,血不荣色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素体脾胃虚弱 肾精不充
气血亏损 黄疸
肝失所养 疏泄失职
胆汁外溢
病机小结:
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
西医学黄疸分类
按黄疸发生的机理
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病变,胆红素代谢失常) 梗阻性黄疸(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生机械性梗阻,影
响胆红素的排泄)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有关酶的先天性缺乏,
不能完成正常代谢)
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和非溶血性) 肝性黄疸(肝细胞性和肝内瘀胆性) 肝后性黄疸(肝外梗阻)
膜、粘膜、体液和皮肤,达到一定程度 即出现黄疸。
(正常值5.1~17.1μmol/L)
黄疸诊断依据
5、诊断黄疸注意事项
• 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 要排除假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并不增加)
A .球结膜下脂肪沉着 B .大量进食含β-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 C .使用新生霉素,产生一种无害色素
• 隐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在 17.1~34.2 μmol/L)
谵语,衄血尿血发斑。
目黄
西医学范围
第一部分:概述
按黄疸发生的机理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西医学范围
第一部分:概述
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和非溶血性) 肝性黄疸(肝细胞性和肝内瘀胆性) 肝后性黄疸(肝外梗阻)
源流
第一部分:概述
一、《内经》首先提出了黄疸病名并阐述 其临床特征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 强调“黄家所得, 从湿得之”的病因学,提出了“但利其 小便”、“当以汗解之”、“当下之”、 “于寒湿中求之”等治疗原则。
源流
第一部分:概述
三、《诸病源候论》 在黄疸阴阳属性的分类上,首先引入 “阴黄”这一概念,并创立了“急黄”
四、《丹溪心法》 强调黄疸都是湿热为患,不必分五种
源流
第一部分:概述
非梗阻性 慢性特发 急、慢性 胆汁淤积 性黄疸 肝炎
黄疸鉴别诊断
第三部分:鉴别诊断
黄疸与萎黄
鉴别点 相同点
病机 不 临床 同 表现 点
黄疸
萎黄
均有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均 有气血不足的相似病机
重在湿邪阻滞 病机在血虚 或血败不荣 不荣
关键在目睛发 皮肤萎黄不
黄
华且目睛不
黄
黄疸鉴别诊断
第三部分: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