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修订版

合集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也可以用抬高患腿、气 压治疗、向心按摩等。
5、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 其中髋关节持续被动运 动:术后第2天可开始使 用,每日2次,每次0.5-1 小时。 也可用CPM机活动:术后 第1天0-45° 开始,每 天增加5-10°
6、患侧踝部、足趾及健侧的主动活动。
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 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 次/组,每日2~3组。
康复目标:康复治疗重点为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肿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染,防止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进行等长肌力及活动度训 练,以免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以静力被动训 练为主。
1、术后第1-2天 卧床:制动。
2、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 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
一)术前康复治疗:
1、增加患肢及其他肢体肌力的训练。 2、教患者学会深呼吸及咳嗽,预防卧床引起 肺部感染。 3、教患者术后应用的训练方法:床上体位转移 活动。 4、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手 杖,能够相对缩短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 5、心理疏导。
二)术后康复治疗:
(1)急性期(1-2周)
6、步态训练
适当减重情况下,辅助器具四点-三点-两 点步态训练过渡。
(3)恢复期(8-12周)
康复目标:康复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髋周肌肉力 量及关节稳定性,尽量恢复关节功能,日常生 活自理,逐步恢复运动。
1、部分负重行走训练(双腋拐→肘拐→ 手杖)具体训练强度视站立训练情况。
2、股四头肌、腘绳肌渐进性肌力训练
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 高患肢来改善。
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 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

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它能够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改善关节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髋关节骨折术后的
康复训练包括以下几类:
一、运动训练
对于运动训练,应该采取步行、抬腿等安全运动,尽可能增加活动量,让肌肉松弛,
改善肌肉功能,防止关节疼痛发作。

如果病人在运动训练时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
以免发生意外。

二、力量训练
病患术后需要缓慢逐步地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如果病
人力量不足以完成运动,应立即停止训练,避免将负担放在关节上。

三、柔韧训练
柔韧训练是减少病患关节活动度不稳定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强化腰部肌肉。

因此,康复训练中应该包括弹力带、拉力带、哑铃等器械来强化腰部肌肉,以及瑜伽、拉
绳等活动以增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关节的疼痛。

反复训练并不能马上改善髋关节骨折术后的活动功能,但它却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从
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快地康复。

因此,应正确安排训练量,避免过度劳累,不
断地完善自身训练技能,以争取最佳的恢复结局。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髋关节炎的非常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然而,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平稳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后的康复训练原则有:
第一、保护髋关节置换物,防止加速损伤。

训练中要注意运动正确性,采取舒适的交替性运动。

各个动作只要不造成疼痛或者紧张性拘束,都可以参与运动。

第二、改善小腿肌肉功能,减少小腿疼痛感。

术后应该进行下肢活动,促进小腿肌肉协调功能和肌肉力量增强。

奔跑、仰卧起坐等动作可以尽快恢复小腿肌肉的功能。

第三、恢复正常步态,减少跛行和外旋现象。

步态上的特殊问题会影响协调步态的质量,而正确的步态质量又是平稳术后康复的基本要求。

可以采用腿部活动、走路机、跑步机为方式进行术后的正常步态的恢复训练。

第四、用避免长时间静脉通道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膝关节限制,达到术后灵活度的恢复。

练习用缓慢、平稳地负重火锅爬、交替弯曲以及膝关节部位的旋转等方法,达到健康有效地康复,帮助加快恢复术后的运动能力。

上述就是术后康复训练的简要介绍,通过跟随术后康复的训练原则,及时地恢复伤口,合理地恢复身体功能,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病情,助力快速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亲爱的患者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师。

您已经在我院成功完成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术后的康复锻炼,只有良好的康复锻炼才能使您彻底恢复髋关节功能,更好的适应正常的生活。

现在我将向您介绍一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计划及注意事项,请您务必牢记并严格执行。

手术当天: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详见卧姿部分图示):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

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开始进行大腿、小腿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1天:早上拔除血浆引流管和尿管,用助行器指导病人下床行走(详见下床及行走部分图示)。

术后第2~3天:病人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屈伸和大腿肌肉收缩训练(详见功能锻炼部分图示)。

术后第4~14天:病人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

出院后继续服用抗凝药物至术后35天(2009骨科大手术后抗凝指南)。

术后第2~3周:除以上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

术后第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包括如何如厕、穿脱鞋、坐车(仅限公交车、面包车)、上下楼梯(上楼梯先行健侧,下楼梯先行患侧),争取6周左右弃拐行走,为病人回归正常生活作好准备。

术后4个月后可开车,但须尽量后仰,性行为应主动避免引起脱位动作。

如果出现发热、髋关节疼痛、或全身其他部位出现感染请及时就诊。

卧姿❖平卧,两下肢分开或放三角垫。

髋、膝关节可微屈位(膝下垫枕头),足尖向上,双下肢外展位。

❖坐起,但不宜超过90°,但不宜超过90度。

❖手术后2周内,以平卧为主,适当允许向健侧侧卧,但双下肢之间应放置高枕,保持两腿分开,患肢外展位。

之后逐步可以向患侧卧位。

图1 卧姿图2坐位图3 健侧卧位两肢体间应夹枕头下床及行走1.由床的患腿侧下床。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然而,手术后康复过程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良好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恢复并提高手术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帮助大家顺利度过康复期。

术后早期(0-6周)1、术后第一周:1、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2、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腿部肌肉收缩练习。

3、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进行少量步行活动,避免过度活动。

2、术后第二周:1、逐渐增加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肉力量。

2、尝试进行坐姿到站立的转换,开始站立训练。

3、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逐渐增加行走距离。

3、术后第三周:1、继续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抬腿、侧抬腿等。

2、开始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注意安全。

3、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减少辅助器具的使用。

术后中期(7-12周)1、术后第四周:1、主动进行各方向的活动,如弯腰、旋转等,避免剧烈运动。

2、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洗澡、穿衣等。

2、术后第五周:1、增加肌肉力量训练,如抗阻训练。

2、根据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

术后晚期(13周以后)1、术后第六周:1、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3、继续保持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训练。

2、术后第七周:1、评估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2、在医生建议下,逐渐减少药物使用。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重。

康复建议:1、术后休息时间和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2、遵循合理的锻炼计划,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活动。

3、注意保持身体的水分和营养,合理饮食。

4、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避免焦虑和压力。

5、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总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骨科健康教育资料目录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二、骨质疏松须知三、截瘫患者须知晓四、正确的拐杖使用方法五、膝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六、上石膏患者自我照顾注意事项七、肩关节术后功能锻炼八、深静脉血栓知识九、什么是磁共振扫描检查十、骨科手术后注意事项十一、脊柱手术照护十二、颅骨牵引简介十三、浅谈泌尿道感染十四、压疮的预防制定日期2014-02-2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置换手术后绝对禁止动作1、手术后早期禁止“跷二郎腿”,更不要在跷二郎腿的同时施压。

2、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禁止蹲便3、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4、禁止做腿部剧烈运动5、禁止走不平的地面,避免摔倒6、禁止在卧位或者行走时向外旋转您的髋关节7、睡觉或侧卧位时,尽量不要采用患侧(手术侧)卧位手术后72小时内注意事项1、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72小时后拔除2、早期应尽量平卧,手术一侧腿向外打开30°,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3、双腿内置入三角枕4、避免向手术侧翻身,可以侧卧后,睡觉时最好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5、抬高手术一侧腿,主动屈曲伸踝关节6、72小时内疼痛将较剧烈,术后早期疼痛多应手术创伤所致,适当服用镇静止痛药或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泵,减少疼痛刺激,以保证病人较好地休息7、术后一般使用抗生素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8、全身静脉麻醉的病人术后常规化雾化吸入,鼓励排痰防止肺部感染9、多饮水,多吃粗粮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10、可以使用冷敷以缓解手术切口疼痛手术后第1-3天康复治疗开始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此期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

但暂不活动髋关节1、在手术切口周围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以缓解疼痛2、患者自主屈伸踝关节训练:手术后立即开始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

每隔5-10分钟就可以联系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3、患者自主转动踝关节训练: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4、建议在每次康复训练结束后使用冷敷。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哎呀,老铁,你可真是够幸运的,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会得这个病,不过好在有一位神奇的医生,他帮我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让我重新站起来啦!不过呢,这手术可不是做完就完事了,咱们还得进行康复训练,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得更好。

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我术后的康复训练经历,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咱们得了解一下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把咱原来的髋关节拆掉,然后换上一个人工髋关节。

这样一来,咱的腿就能正常走路了,而且还能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运动。

当然了,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让身体适应新的关节。

康复训练的第一阶段,就是叫做功能锻炼。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咱们的身体逐渐适应新的关节,能够正常地走路和做一些简单的运动。

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腿还是有些僵硬,走路也不太稳。

但是慢慢地,我就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腿变得越来越灵活了。

有一天,我居然能连续走了好几个小时,这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下来,就是康复训练的第二阶段,叫做力量训练。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逐渐增强肌肉力量,以便更好地支撑新的关节。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力量训练有点儿吃力,有时候连站都站不稳。

但是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于是我就每天都坚持练习,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力量确实有所提高,而且腿部的肌肉也变得更加紧实了。

就是康复训练的第三阶段,叫做柔韧性训练。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逐渐恢复到最佳的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各种运动。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柔韧性训练有点儿难度,有时候连瑜伽都做不好。

但是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柔软。

于是我就每天都坚持练习,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柔韧性确实有所提高,而且身体也变得更加协调了。

总的来说,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就像那句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全髋置换术后功能训练

全髋置换术后功能训练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训练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在我国逐渐普及,术后康复训练也引起足够重视,其方法也日渐完善。

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防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减少住院间。

一般将康复训练计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肌力训练,主要是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护士帮助患者实施规定的锻炼项目,包括: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②踝关节主动背屈背伸运动。

③主动臀收缩运动。

④被动髌骨推移运动。

此阶段训练持续3~5天。

第2阶段(关节活动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训练,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运动时由被动向主动过渡,包括: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抬高在3O度以内。

②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由护士帮助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小于9O度。

③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

④卧位到半卧位运动.摇高床头小于9O度。

此阶段持续4~5天。

第3阶段负重行走训练).实施康复训练7~1O天后即开始,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包括:①侧卧位外展运动,运动时双腿间夹1个枕头,禁止内收,内旋。

②卧位到坐位运动,利用健腿和双手的力量将患腿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

③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拄拐站立,患肢不负重。

④站位到行走训练,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时即可负重或部分负重练习,非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应许少量负重,从脚尖点地一部分负重一完全负重。

此阶段持续2周。

第4阶段(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阶段),为开始锻炼4周后,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包括:①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②借助辅助设备完成日常的穿裤,穿鞋等动作,直至功能康复。

为提高手术疗效,国外发达国家在术后对THA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得手术的最终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了更高水平。

总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4个方面,其中肌力训练是该手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但每个环节开始训练时间各不相同。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和损伤。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康复。

一、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进行 passice motion练习,如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帮助肌肉活动,减轻术后肌肉僵硬和疼痛。

还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通过主动或被动的下肢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

二、术后一周术后一周,患者可以开始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但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造成髋关节疼痛及肌肉疲劳。

此阶段康复训练可逐渐加大运动幅度,但需避免负重,避免扭曲关节。

三、术后两周至六周这个阶段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关键阶段。

可逐步增加步态训练,恢复髋关节正常步态。

还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上下楼梯,坡度行走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四、术后六周至六个月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进行适当的抗阻运动,如力量训练,以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

但需要注意逐渐递增,避免过度疲劳或造成髋关节损伤。

五、术后六个月至一年这个阶段是康复训练的巩固和巩固阶段。

患者可以逐渐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如跑步,游泳等,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避免运动损伤。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除了注意以上的训练内容之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术后饮食:术后需要适当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

2.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和疤痕增生。

3. 术后心理压力:术后需要注意心理压力,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以适当进行心理疏导或交流。

4.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治疗方案。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关键的过程,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也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康复情况,遵守医嘱,合理安排康复训练,以便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重返正常生活。

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是患者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恢复时间仍然是术后病人的一次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髋关节病人进行术后恢复,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炼操。

按照图片中所介绍的进行锻炼,每天2-3 次,每次20-30 分钟,只要坚持不懈,就可尽快恢复关节的自由性。

术前准备1 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目的,手术效果,增加病人手术信心。

2 术前行骨牵引的护理2.1 牵引可以改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松弛肌肉,有利于手术中操作和髋关节的稳定。

2.2 维持牵引效能;防止并发症,如便秘,压疮,肺部感染等;75% 乙醇消毒牵引针眼处每日 2 次,并用无菌敷料覆盖;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2.3 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床上排便,有效咳嗽,如何减轻疼痛。

2.4 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

2.5 无菌要求注意有无其他感染,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等,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6 保持皮肤清洁严格备皮3 术前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滑移屈膝等训练(参照术后功能锻炼)4 术后一级护理术后根据病情测血压,呼吸,脉搏,每30min或60min测1次,平稳后改为4h 测 1 次,肺疾病病人更应严密观察,包括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色泽,温度,切口局部情况等,保持髋关节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茵操作,防止感染,防止引流液反流,观察记录引流液量、色、质,每日更换引流袋,并妥善固定,严防脱落.一般留置2d或3d, 每日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管.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压疮、防止便秘、尿潴留、肺部感染。

肢体外展30°中立位,注意抗生素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5 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5.1 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指导病人行踝,膝关节的早期被动屈伸活动,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患肢按摩,如有患肢肿胀,疼痛,青紫提示直栓形成,可做患肢静脉彩超检查,遵医嘱应用低分子右糖酐、肝素等;如发现病人胸闷,咳嗽,呼吸困难,脉率增快,双肺闻及广泛性湿音,甚至呼吸衰竭时,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采取抢救措施。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点人体全髋关节主要由人工股骨头与人工髋臼构成。

在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金属材料对患者髋关节进行置换,根据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并发症较多,现代医学中已经将此类材料摒弃。

有关人体全髋关节的设计、类型较多,在现代医学中均采用高强度模量金属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

功能锻炼作为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期间的功能锻炼要点(一)术后当天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回到病房,清醒便可开展有关踝关节、膝关节的活动训练,引导患者双侧踝关节、趾关节伸屈,每日开展2~3次,每次5min。

而后逐渐开展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在此过程中患者膝关节部位要尽量伸直。

(二)术后第1~2天患者采取平卧位,家属将床头逐渐摇起,不超过30°,要指导患者有规律的、主动的开展跖屈活动以及背伸活动。

在此过程中,引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环转运动,每组逆时针、顺时针各开展35~50次,早中晚各练习3组。

同时,患者还要开展有关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引导患者经膝关节、髋关节部位抬高,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活动时,在此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髋关节稳定,或者直接将硬枕直接放在膝关节下方,引导患者在床上,旋转中立位的位置下进行膝关节伸直训练,将小腿尽可能的抬起。

在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运动内容进行深呼吸。

(三)术后第3~7天术后第3~7天的主要功能锻炼要点为增加患者关节活动范围。

此时患者的股四头肌如果锻炼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引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活动,为早日下床进行负重锻炼打下基础。

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缓慢的从床上起身,在床边站立,然后拄着拐杖开展肌力训练。

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家属还是陪护人员,都要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

患者在下床时需要借助健肢力量,患肢尽量不要触碰地面,保持伸直位便可。

先移动到健肢一侧的床边,依靠双手的支撑,使得健肢能够顺利着地,患肢不能用力。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R)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关节炎、骨折等。

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一、术后早期康复1、术后第一天:进行轻微的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术后第二天至第三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第四天至第五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包括髋关节屈曲、伸展、内外旋转等。

二、术后中期康复1、术后第六天至第七天: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如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屈曲练习。

2、术后第八天至第九天:进行站立练习,逐渐增加负重,以适应日常生活活动。

3、术后第十天至第十三天:进行步态练习,包括平衡练习、步行练习等。

三、术后后期康复1、术后第十四天至一个月: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器械训练等。

2、术后第二个月至三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

3、术后三个月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四、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不要擅自更改或延误康复进程。

2、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过度屈曲、伸展和旋转髋关节。

3、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以免导致关节脱位或骨折。

4、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及后续治疗建议。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耐心。

通过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概述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的背景、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然后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意义、标准、形成过程等。

接着,对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二者的应用实践。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点及康复功能锻炼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点及康复功能锻炼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点及康复功能锻炼方法股骨头置换或全髋节置换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髋部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第2天便可开始康复功能锻炼,及早恢复患腿的行走、负重功能。

在病人开始康复功能锻炼之前,应让患者了解并掌握全髋置换术后的注意点:(1)不要交叉双腿(常规术后病人双腿间置一三角状枕头,以防病人双腿交叉)(见图1);(2)站立或坐时身体向前倾斜幅度不能超过90°(见图2、3);(3)手术后的髋关节预防内旋及过度外旋。

当站、坐或躺时,膝盖和脚尖不能转向内侧,应保持脚尖和膝盖直对天花板或朝向外侧。

(见图4、5、图6)。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在病人已掌握术后注意点的根底上,开始髋关节练习。

1 卧床练习1.1 踝关节跖屈和背屈双脚上下运动;保持膝盖伸直;1.2 膝盖伸展练习仰卧,绷紧大腿前的肌肉,向下压患侧膝部;保持5s,然后放松;1.3 膝盖屈曲练习仰卧,轻微弯曲患侧膝部;脚后跟用力往下按,收紧膝盖后大腿肌;保持5s然后放松;(见图7)。

图71.4 膝部和髋部屈曲练习仰卧,渐渐弯曲患侧膝部,使脚跟滑向臀部;始终保持脚平贴床面;再渐渐恢复原位;当脚跟上下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膝部垂直于床面,不要左右摇晃;(见图8)。

图81.5 臀部外展练习保持患腿向外滑向床沿,然后渐渐恢复原位;保持膝部伸直,脚趾和膝盖朝向天花板;在来回滑动过程中,不能让腿部随意向内或向外滚动;不要试着从床上抬起脚;在床面和腿之间可以放一层塑料纸,以减少磨擦;(见图9)。

图91.6 臀部和膝部屈曲练习仰卧,提起患腿,在髋部和膝盖处弯曲,并且脚部抬离床面;臀部屈曲不能超过90°;(见图10)。

图101.7 髋部伸展练习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s,然后放松:1.8 臀部屈曲,膝部伸展练习仰卧,弯曲健侧腿,脚放平(这对于有过背部疼痛史的病人特别重要);抬起患腿,但不能高于第一条腿的膝盖位置,渐渐使腿部降回到床面,预防突然落下;(见图11)。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术后2-3周内回家应该平躺,弯曲双腿膝盖,两脚底与手掌平贴在床上,伸直髋关节并抬高,维持5秒钟再放松。

在床上使用便盆,也可采用此法。

术后2-3周1、单侧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可以在拐杖或助行器保护下下地。

2、合适的拐杖:病人站起来,拐杖在足尖斜前约45°,手肘弯约25~30°,肩膀松弛,腋下与拐杖顶端之间可插入二指,以免压迫到臂神经丛。

助行器:双手扶住助行器扶手,左右手依次向前方推动助行器,双手撑住后方可迈步行走。

3、步骤:最初可以在床边斜坐,保证上身不超过90°,双腿下垂于床边,无头晕、乏力之后,扶拐站立。

站立3分钟后无头晕、心慌等异常后可以迈步,双手撑住拐杖后健腿先买迈,之后患腿在地面上向外前方划出半圆形轨迹跟上。

注意开刀的腿最好不承受重量。

开始学习拐杖时,先行数步,然后再逐渐增加,且需要有人在旁边协助。

4、锻炼如下图,单侧手术下床站立时可练习。

将手扶在门边,用健肢站立,然后患肢由身体的一侧向外伸展,直到保持姿势平稳为止。

上下楼梯:上楼梯时先迈健腿,下楼梯时先迈患腿。

侧卧腿抬高:躺向没有手术那一侧,将健肢的髋部和膝盖弯曲(以保持平衡),然后将患肢的腿向后上方抬高。

做此运动,两腿间要夹枕头,初期需要协助。

直腿抬高: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

重复练习,您会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平躺:弯曲患肢的髋部和膝盖,向胸部方向抬高,练习膝部和髋部的弯曲,并加强腿部力量,注意勿超过90°。

手术后三个月应注意的姿势正确错误1.不能将您的膝盖高过手术过的髋关节,致角度小于90°2.坐着时,请将膝盖的高度保持在髋关节以下,绝对不要将身体往前倾。

3.蹲下时,请弯没开刀那边的膝盖,而将开刀过的那只腿保持伸直在后面。

4.当您想将两腿伸直平坐时,请切记两手如图向后撑住,千万不要让身体向前倾。

5.躺在床上时,不论仰卧或侧卧两腿间夹一枕头,以防止手术过的髋关节内收。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方法以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方法为标题,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力训练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严重退行性疾病或损伤。

手术后,肌力恢复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肌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 早期肌力训练: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进行简单的肌力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肌肉萎缩。

常见的训练包括:- 踝部运动: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脚抬起并踮起脚尖,然后放下脚跟。

重复这个动作10-15次,每天进行3次。

- 膝关节屈伸运动: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膝盖弯曲然后伸直。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次。

- 臀部收缩运动:躺在床上,双腿弯曲,然后收缩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次。

2. 中期肌力训练:在手术后2-6周,髋关节开始稳定,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肌力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运动范围。

- 直腿抬起运动:躺在床上,一条腿伸直,然后抬起至离床面约15厘米的高度,再缓慢放下。

每条腿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 桥式运动:躺在床上,双脚并拢,屈膝并将双脚放在床上,然后将髋部抬起,使身体呈桥状,保持数秒钟后放下。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 侧卧抬腿运动:侧卧,一条腿伸直,然后抬起至离床面约15厘米的高度,再缓慢放下。

每条腿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3. 晚期肌力训练:在手术后6周后,髋关节已基本愈合,患者可以进行更加强度的肌力训练,以进一步加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功能恢复。

- 跑步机训练: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开始进行跑步机训练。

初始阶段,可以进行慢速行走,逐渐增加速度和时间,以提高耐力和肌肉力量。

- 髋关节弯曲训练: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脚抬起并尽量靠近臀部,然后缓慢放下。

每天进行2-3次,每次重复10-15次。

除了上述肌力训练方法,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次数,避免过度使用肌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完整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完整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完整版)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关节,也是一个重要的承重关节。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髋关节功能重建术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前后的护理,尤其是术后正确的康复指导,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对21例THR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了全面的康复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50~93岁,平均71.5岁。

致伤原因:滑跌伤14例,车祸伤7例。

住院天数16~35 d,平均22 d。

出院后随访至术后6~18个月,21例患者的生活均能自理。

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8例得分为90~100分为优,2例得分为80~89分为良,有1例因术前患有帕金森病(10年)得分为70~79分为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 康复护理方法2.1 术后的一般康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包括许多方面,预防性护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包括抗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以及防止关节脱位,因为,这些并发症直接影响术后患者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

(1)正确搬运预防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回病房后护士应正确指导搬运患者,2人托头肩、腰部,医护人员托住患侧髋部及下肢,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另一护士托住健侧髋部及下肢,将患者平放于床上,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两腿间置一软枕,同时,将一小枕或软垫放在膝后,使膝关节能有较好的屈曲,使患者更舒服。

由于老年人缺乏运动协调性和准确性,易造成脱位,可给患者穿防旋转丁字鞋,避免外旋。

术后第1天撤除软枕,尽量伸直术侧下肢,以防屈髋畸形[2];指导患者翻身侧卧于健侧时,两腿之间应用大枕头或梯形枕相隔,避免髋关节屈曲45~60°,如发现患肢缩短,疼痛加剧,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摄片检查是否脱位[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臀部然后伸直),或髋下垫枕,充分伸 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 2.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 使病人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 3.下肢外展运动,患侧收回时不过身体中线。
(三)术后8-14天的康复程序
目的:主动屈髋超过90°,助行器辅助下可 部分负重行走
1.床上练习
作髋关节半屈位的主动或主动抗阻力屈髋练习。 吊带辅助练习:通过床架上的滑轮装置,依靠绳
最好使用单手杖,可减少患侧关节的磨损。
2、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参加需要髋关节大 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以减少发生关节 脱位、骨折、假体松动。
3、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 4、6个月内避免做内收内旋外旋和屈髋大于90°的
动作。
让学生摆出来、画出来、做出来
一.住院期间康复
(一) 术后1-3天的康复程序
目的:消除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和关节 脱位
1. 术后患者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 髋关节外展10-20度,患肢也可穿防外旋的 矫形鞋。
2. 拔除引流管后经X片示假体位置无变化,
可开始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活动(CPM
机)向主动辅助活动,到完全主动活动过渡。
初次活动范围是30-45°,每次45min, 2次/天 每日增加10-15°,一周内达到90° 训练时候患者应保持肌肉放松,可随机器屈伸用力,不可逆向抵抗。
3.鼓励患者踝关节主动。
(二)术后4-7天的康复程序
目的:恢复肌力,增加髋关节活动度 1.髋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屈膝使脚跟滑
索和大腿吊带的向上牵引力量,同时作主动辅助 屈髋练习、髋关节外展、内收练习。 患者可以自助髋、膝关节屈伸
2.坐位练习
坐的时间不宜长,避免引起髋关节水肿, 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
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 加坐垫。
屈髋不能超过90度,保持膝关节等于或低 于髋关节,要坐较高的椅子.
先用习步架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 先将步行器摆在身体前20厘米处, 先迈出患侧的腿,再将健侧腿跟上。
6、如何上下楼梯
上楼梯时先将健肢迈上台阶,再将患侧肢体迈上台阶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一台阶,再将患侧肢体迈下台阶, 最后将健肢迈下台阶
二.出院后的康复
1、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形时,方可弃拐,
3.如何下地
将患侧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步行器站立
4、如何站立练习
后伸患侧下肢,抬头挺胸,作拉伸髋关节和 屈髋肌群 外展患侧下肢,拉伸髋关节内收外展肌
屈髋练习,抬高患肢,放在矮凳子上,上身用力前倾
5、如何用步行器迈步行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