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课件

12
摆动相时,训练患者摆动时伸髋屈膝,屈髋屈膝 ,足跟着地时屈髋、伸膝和踝背屈。 骨盆的移动、旋转的训练和矫正。 具备一定步行能力后,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 上楼时非手术肢体先上,下楼时手术肢体先下。

13
十一:功能独立能力的训练: 术后立即进行床上的功能性活动,如桥式运动及翻 身练习。 尽早从卧床转为坐位。 术后1周,鼓励患者自行穿衣、如厕、行走,但需 注意避免特殊的体位,以防假肢脱位或磨损。 术后2—6周,患者练习上下楼梯,骑自行车和乘车 等功能性活动。

8
八: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负重的条件与方法: 一般在术后的3到七天。 需要一定肌力和平衡能力。 方法 借助助行器、平衡杠,从部分负重开始,在 平衡杠或步行器辅助下,可进行膝关节开链和闭 链的训练。 注意循序渐进。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6周完全负重。

9
九: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 假体松动脱位 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手术技术的改进明显减少。 脱位常见原因:①同一髋关节既往手术史,引起髋 关节广泛组织松解和术侧肢体恢复不当;②手术入 路:前入路易引起前脱位,后入路易引起后脱位, 外侧入路脱位率较低;③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 囊松弛,神经疾病引起的外展肌萎缩等也是脱位的 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率40%--70%,深部静脉 血栓继发肺栓塞发生率在4.6%--19.7%。

17
十五: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评定: 可分别在手术后1—2天、术后1周、2周住院患者 以及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门诊患者进行测 评。 心、肺功能。 伤口情况 有无局部皮肤红、肿、热等感染体征; 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渗出等。 关节水肿 如浮髌实验及关节周径测定等。 关节疼痛评定 可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 关节活动度评定 对手术关节应评测被动和主动关 节活动度,以了解造成关节活动范围障碍的原因 18 。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物理疗法的优势在于没有副作用,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在 进行物理治疗时,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
03
术后肌肉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恢复关节稳定性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肉力量训练 对于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至 关重要。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 好的支撑,减少关节脱位的风险 。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术后康复概述 • 术后疼痛管理 • 术后肌肉力量训练 • 术后行走与活动能力恢复 • 术后心理辅导与支持 • 出院后康复计划及注意事项
01
术后康复概述
康复定义及重要性
康复定义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帮助因疾病、损伤或先天 残疾而导致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受限的患者,最大限 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的 过程。
减轻疼痛
肌肉力量的增强有助于减轻关节 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 质量。
预防并发症
通过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血 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和其他并 发症的风险。
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等长收缩训练
抗阻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髋关节周围的 等长收缩训练。这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 善关节稳定性。
使用弹力带或器械进行髋关节周围的抗阻训 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抗阻训练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抗阻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有助于提升活动能 力。
水中康复训练
01
水疗设施
利用专门的水疗设施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
围并增强肌肉力量。
02
水中运动
在水中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增强肌肉力量

髋关节术后康复指导ppt课件

髋关节术后康复指导ppt课件
7
• 术后第三天,患者坐床边,患者做直腿抬
高维持5-10秒,其目的是恢复股四头肌的 功能,增加腿部力量,为下地走路准备。
8
直腿抬高习
9
• 术后5~7d,协助患者扶助行器下地练习行
走,其方法是:患者双手扶助行器向前移动 10cm左右再放下,患肢向前迈一小步,如此 重复,初次行走,时间不超过30min,注意保 护患者,以免跌倒。
下楼梯: 双拐先移到下一台阶, 术侧腿再迈下台阶, 最后健侧腿迈下台阶。
22
(二)、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家中需要准备
• 为您的座椅、坐便器和楼梯上安装可靠的扶手; • 为您的座椅准备一个舒适的垫子,
有安全的靠背和扶手, 备一脚凳方便患肢休息; • 把马桶升高;
• 洗澡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和椅子;
• 清除家中活动区域内所有可能引起您摔跤的物品。
37
38
23
2、尽量避免进行深蹲屈髋超过90°。
3、在穿鞋袜时,应该卧床, 足置于床上,屈体屈髋穿,避免双下肢交叉。
4、建议在术后6周内不要开汽车。
5、在通过机场安全检查时可向安检人员说明情况 并出具相关证明。
24
• • •
康复训练的原则 全循个 身序性 锻渐化 炼进原 原原则 则则
25
基础疾病的健康教育
20
6)出院指导
(一)、出院康复练习
1、由助行器改为双拐进行行走
2、继续住院期间的 站位练习
前移双拐一足距离,健侧脚落地, 前移重心越过双拐连线, 健侧足前移越过双拐连线20~30cm, 交替进行。
21
3、上下楼梯练习 大多情况术后21天可上下楼梯, 3周时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基本痊愈。
上楼梯: 健侧先迈上台阶, 术侧再迈上台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 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与培训
了解康复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髋关节置换 术后的康复知识,包括康复锻
炼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学习自我护、坐姿、步行
方法等,以促进康复。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安全,避 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术后2-3周
逐渐增加肌肉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如进行抗阻训练和渐进性抗阻 训练。
步行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术后2-3天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开 始进行步行训练,起初需要在辅 助器具如助行器或拐杖的帮助下 进行。
术后1周
逐渐增加步行训练的时间和距离 ,并尝试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
术后2-3周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逐 渐增加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 洗澡、穿衣、上厕所等。但要注 意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度活动,以 免影响伤口愈合或造成再次损伤 。
术后48小时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逐渐增加髋关节活 动的范围和强度,但要避免过度用力。
肌肉力量训练
术后3天
开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如绷紧大腿和小腿肌肉,每次持续510秒,然后放松,再重复绷紧放松的动作。
术后1周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等张收缩训 练,如抬起大腿或小腿,以增强肌肉力量。
心理干预方法及实施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认识并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增 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关系,提高家庭成员的沟通和支 持能力。
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缓解 紧张和焦虑。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社交支持网 络。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PT课件

• 尽量维持下肢于中立位:箱型足夹板/钉 子鞋
• 患侧下肢持续皮牵引/骨牵引
• 重量:3-5KG • 目的:降低损伤部位的疼痛和肌痉挛,减 少髋关节内及病变部位的压力
• 教会病人如何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进行不 负重触地式步行 • 肥胖者应注意术前控制体重 • 教患者学会深呼吸及咳嗽
• 教患者术后需要应用的训练方法。
• 禁止跑步、跳跃和举重物 • 功能训练中以不引起患侧髋部疼痛或明显不适为度
• 日常生活中,采用能量保存技术,以减少病人过多 能量的消耗。




THANK
YOU
SUCCESS
2019/4/3
和康复结果
• 手术入路:前入路易引起前脱位,后入路
易引起后脱位,外侧入路脱位率最低;
• 假体位置:理想的髋臼假体位置是前倾
15°±10°,外翻40°±10°,股骨假体前 倾5°~10°。
• 增加患肢及其他肢体的肌力训练
• 学会不负重触地式步行 • 患髋外展肌群、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 • 健侧下肢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肌力练习及 患侧踝关节和足趾的主动活动
• 7天后:侧卧位的外展、后伸10°练习,外展 不宜超过60°;坐位和站位髋屈伸练习;站 位骨盆摇摆做髋的内收、外展练习;如髋臼 位置良好,初次髋部手术者,可考虑做髋关 节内外旋练习。 • 牵伸练习:使术后2~4周膝关节屈曲度达 90°;牵伸持续5~10秒/次,5~10次/组, 1~2组/日。
• ROM训练因人而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70%~84%,症 状性肺栓塞发生率接近15%,致命性肺栓塞 1%~3.4%。
• 药物:华法令;

关节置换的康复(髋关节)PPT课件

关节置换的康复(髋关节)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的过程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髋关节 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暴露出病 变的关节,然后将人工关节假体
植入到髋臼动能力和肌
肉力量。
02
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
康复的重要性
01
02
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复查结果,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 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 复。
注意事项
患者应按时进行复查,同时积极配合 医生的治疗和建议,确保髋关节置换 手术的效果和自身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关节置换的康复(髋关节 )ppt课件
• 关节置换概述 • 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 • 髋关节置换后的日常生活 • 髋关节置换后的心理康复 • 髋关节置换后的随访和复查
01
关节置换概述
关节置换的定义
01
关节置换是一种通过手术将人工 制造的关节假体植入到人体中, 以替代病变或损伤的关节,恢复 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
随访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并发症
通过定期随访,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 感染、松动、脱位等。
评估康复进展
随访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医生可以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复查的时间安排
术后1个月
首次复查,评估手术效果及患 者的恢复情况。
03
恢复关节功能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有效 地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和 灵活性,提高患者的日常 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减轻疼痛
康复过程有助于减轻关节 置换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 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预防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ppt课件

康复计划—康复中期
直腿抬高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每小时进行3~5分钟 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 锻炼后不感到异常不适为度
康复计划—康复中期
主动膝关节屈伸锻炼:在医生指导下:
床上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床边膝关节的屈伸锻炼 下床站立下蹲锻炼,交替进行
被动屈膝锻炼:医生每天协助病人被动屈 膝1次
康复计划—康复后期
术后6周~ 3个月或6个月
远期的康复对于提高病人膝关节的稳定性、 行走和上楼能力等均有一定的意义。
术后3个月每月复查1次,检查康复情况, 以后定期复查
注意事项
按期复查 注意保持合适的体重 预防骨质疏松 避免过多剧烈运动,不要做剧烈的跳跃和急停
急转运动 尽可能地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出现高热、心率快、高血压、低血压及重要器
因人而异 全面训练 循序渐进
康复锻炼前的评价
原发疾病的有关因素 局部膝关节的情况 病人全身情况及并发症 患者精神、心理、智力状态 性别年龄
康复训练的内容
膝关节活动度—120° ~150 °左右 肌力的增强锻炼—股四头肌、掴绳肌
康复计划—分期锻炼
康复前期:术前 康复早期:术后2天内 康复中期:术后3天~ 14天 康复晚期:术后2~6周 康复后期:术后6周~ 3个月或6个月
康复计划—康复前期
术前教育
看康复锻炼录像 阅读康复手册 与病人共同制定康复计划 康复活动的演练 了解康复的重要性 掌握正确康复锻炼方法
术前肌力训练
康复计划—康复早期
术后2天内: 抬高患肢 尽可能的主动伸曲踝关节和趾间关节 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肌肉收缩训练 每小时进行3~5分钟 或使用静脉泵,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ppt课件

ppt课件
2
什么是髋关节置换术 :
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 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人工关 节置换术是用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制成关节假体,植入 人体替代病损的关节结构的一类手术方法,其目的是消除 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而恢复和改善关节 的运动功能。
当受到后方或侧后方暴力时,股骨颈与头部也同样必须克服髋臼前柱、 前壁的阻挡,引起髋臼骨折及髋关节前脱位。
当暴力恰施于大粗隆部,大腿上段或外展位的膝部时,引起髋臼骨折及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以髋臼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相并存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前准备:
心理准备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项成熟的现代外科技术。最新权威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
ppt课件
26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家庭护理有哪些?
(1) 尽量少爬楼梯。对每天的生活做好计划,这样每天只爬 1-2次楼梯就能把该办的事情办好。
(2) 避免摔倒。将房子铺上防滑地毯,不要乱扔东西以防絆 倒。
(3) 使用能升降的马桶,这样能减少髋关节弯曲的程度。
(4) 在关节完全恢复之前不要养那些很好动的宠物
ppt课件
22
髋关节的常见骨外科疾病:
同一肢体股骨骨折和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髋臼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并存
髋臼骨折并髋关节脱位是强大暴力产生于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相互作用的 结果。
当膝部、大腿部或股骨粗隆部受到前方或侧前方暴力时,暴力经股骨上 端的应力遮挡,应力集中在头臼部,股骨头颈碾压髋臼后柱,引起髋 臼骨折及髋关节后脱位。
ppt课件
3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房管理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骨科 蔡丽萍
.
1
病房管理
人员管理 病房环境管理 物品管理 业务技术管理
.
2
.
3
.
4
人员管理
护士长自身的管理 病人的管理 护理人员的管理 病人家属与亲友的管理 其他人员的管理
.
5
.
6
.
7
骨折特点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10~15% 。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 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 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
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利于病人康复。
.
10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较长,创
伤大,易发生伤口感染。一旦发生感染
,处理困难,致残率高,并有较高的致
死率,加之术后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
及泌尿系感染。术后应严密观察伤口及
体温变化,术后3 d体温超过38.5 ℃,伤
口有肿.热.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另外协助
.
9
术后护理
4.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情况
嘱病人自主运动足趾,观察有无神经损伤、感觉
障碍,注意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
5.饮食护理
早期指导病人进食清淡宜消化食物,中、后期指
导病人进丰富营养,含钙、维生素、纤维素高的食物

6.心理护理
关心理解病人,及时给予安慰、鼓励,使病人获
得心理支持。
7.环境舒适
我们应积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整洁,
曲髋屈膝
.
21
术后康复要点
第三阶段:第7天开始至14天(平卧位-侧 卧-坐位-站立-行走)
1.平卧位至侧卧:翻身时一手托臀 部,一手托膝部,将患肢与身体同时转 为侧卧,并在两腿间垫上枕头,禁内收 内旋。
.
22
术后康复要点
起床
2.卧位到坐位:双
手支撑坐起,屈健
腿伸患腿,利用双
手和健腿支撑力将
患肢自主活动恢复后,主动行以下功能锻 炼
1. 股四头肌训练 2. 踝关节背屈背伸及环转运动 3.丁字鞋固定
.
16
股四头肌锻炼
仰卧位,膝下可垫 一软枕或卫生纸卷 ,主动下压膝关节 ,保持大腿肌肉收 缩状态10秒,放松
.
17
踝关节背屈背伸及环转运动
仰卧位主动最大限 度屈伸、环转踝关 节。踝关节的活动 是预防静脉血栓形 成(DVT)的措施 之一,运动时,避 免髋内外旋,每个 动作保持10秒。
.
1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脱位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注意观察
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触摸手术
部位有无异物脱出。若有异物脱出应及
时报告医生给予手法复位或在手术室切
开复位。指导病人翻身(两腿之间应夹一
个枕头),取物、下床动作应遵循避免内
收屈髋的原则。嘱咐病人保持髋关节姿
势正确,严格按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及活
胫、腓骨骨折具有如下特点:1、胫骨内侧紧贴皮下, 直接外伤常引起开放性骨折,并易合并感染。2、胫骨 营养血管在骨干后上,胫骨下1/3无肌肉附着,而该处 骨折最多见,因骨折部供血不足,常发生骨折延迟连
接或不连接。3、腓骨承重少,周围有较多肌肉附着, 骨折较少,一般较易愈合。
.
8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3)起立时, 应先將身体 移到椅边, 伸出患肢, 并利 用椅柄把身体撐起。
.
26
术后康复要点
步行
4.站位到行走训练
(拄拐平地行走患
肢逐渐少量负重)
:拄拐,健腿先向
前迈进,患腿随后
,拐杖随后或同时
应用生物型固定,需待骨组织慢慢长入 假体孔隙,假体固定稳定,一般术后6周 才可借助助行器站立、行走。
单纯换股骨头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坐 起(40-50°),全髋. 置换特别是后外侧切15
术后康复要点
第一阶段:第1-3天
患者麻醉未消除之前,由家属行双下肢肌 肉按摩,每隔半小时揉捏5 ~10分钟。
.
1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防止压疮发生 术后病人宜卧气垫床及氨水袋,每2 h协
助翻身1次,并给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 进血液循环,不宜翻身病人则由护士分 别在两侧将病人臀部抬起,让皮肤透气 ,缓解压力。翻身扫床更换床单时应注 意动作轻柔,以防损伤皮肤。
.
14
术后康复锻炼
应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髋关节的,手术时 即将假体与骨骼牢固连接。术后早期病 人就可以借助助行器下地站立、行走, 逐渐恢复行走功能。
患肢移至小腿能自
然垂于床边。移动
健侧,坐在床旁,
注意尽量保持患肢
伸直.。
.
23
术后康复要点
坐位
3.坐位到站位:训
练(拄拐,拄助行
器)患肢不负重:
患者移至床边,健
腿着地,患腿在前
触地,上肢拄双拐
,利用健腿和双拐
的支撑力挺髋站立

.
24
术后康复要点
坐位
首先伸直患肢(手 术侧肢体),用双 上肢在座椅扶手上 支撑躯体起立或者 坐下
.
18
丁字鞋
.
19
术后康复要点
第二阶段:第4-6天(患髋关节运动) 1.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主动为
主,被动为辅)抬高在30°以内 2.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一手托膝
下,一手托足跟,在不引起异常疼痛的 情况下屈髋(小于90°)。 3.仰卧位患肢夹枕内收运动:两腿 间夹一软枕,主动夹腿内收。 4.由卧位到半卧. 位:摇高床头<70° 20
遵医嘱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伤口出血、渗液情况,观察患者
有无疼痛,及时应用止痛剂。
2.体位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或三角枕固定在两肢之间
)避免髋关节极度屈曲内收、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 。
3.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
(2)注意无菌操作;
(3)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做记录;
(4)防止引流管脱落,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4~72h拔除。
保持膝关节低于或
等于髋部,坐时身
体向后靠腿向前伸

.
25
术后康复要点
1) 坐姿的基本要求是要 坐在高一些的凳子或椅子 上,坐的时候双髋应外展 外旋,避免椅子过低或“ 二郎腿”动作,前弯身不 要超过90度。 (2) 术后第一个月内坐 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 致髋关节水肿,亦地预防坠
.
11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人长时间处于不动位置,导致下肢静 脉血流缓慢,从而有可能导致髂静脉血 栓形成。因此,除鼓励病人早期进行有 关肌肉和关节的功能锻炼外,同时密切 观察肢体情况,如发现下肢肿胀,肢端 温度降低,发紫或发绀,疼痛等,应立 即报告医师以便采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