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PPT课件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第4 课 封 邦 建 国 和 礼 乐 文化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对某场战争有过这样 的描述,翻译成现代文如下:
殷商的军队,会合起来多如树林,布满牧野这地方。 牧野广阔的战场,檀木战车多么漂亮,马儿多么强壮。
看那勇敢的姜尚,辅佐武王,
去征伐大商啊,到早晨宣告天下明亮。
《诗经》中描述的这场战争是哪一次战争?战争的结 局如何?

21、曾经说过:试着把你忘纪,其实忘记,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22、失去了所有,沉寂在过去的记忆不能自拔,不愿有新的选择。

23、次次的别离,浪迹天涯,放纵,摧残你自己的躯体,肆意,折磨你自己的灵魂,我总是在日落的时间里,身心疲惫,忧伤相伴,文字为伍。

24、悲伤逆流成河,蔓延了我那过往的曾经,侵蚀着那段远走的岁月。十月已不是十月,而是蚀月。视线渐渐模糊,记忆慢慢远去。这个十月,我依然未能拾起那久违的快乐,反而,蚀进了更多的伤悲。

15、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撕毁我的满腔热情,我是一个笨拙的舞者,独自迈步在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开始离去,最后剩下我孤寂一人靠在墙角,紧握青丝,无力的眼神不再憧憬,呼吸着社会肮脏的气息,

16、沉沦苍白了我美丽的幻梦,这是个多雨的秋天,天气也非常的寒冷,总接触到一些事物,不免睹物思人,引起泛滥成灾的那股洪流,淹没了这个伤情的季节。
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
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优质课件3华东师大版第二册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优质课件3华东师大版第二册

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诸侯与天 子之间是何关系?
(3)材料三所述事件说明诸侯与天子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不同等级对死的称呼: 天子──驾崩、崩; 诸侯──薨(hong); 卿大夫── 卒; 士──不禄; 平民──去世。
课堂巩固练习:
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周公东征 D制礼作乐 2、发起对商的进攻,灭商,建立周朝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成王 D 周公旦 3、关于牧野之战的时间,专家通过现代天文学方 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 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 方案其中公元前1027年是 A公元前11世纪初 B公元前11世纪末 C公元前10世纪初 D公元前10世纪末
第4课

一、西周的建立
前1046年 周武王克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史称“西周”
二、西周的政体----- 封邦建国体制 1、目的: 对新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对象:先代贵族、功臣、亲族。
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实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影响: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
8、周公,名旦,是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被称
为周公周公政绩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拥立周成王
B.平定三监之乱
C.征服殷残余势力 D.制定礼乐制度
9、以下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
间的身份差以及权利义务的是
A礼
B乐
C法
D令
10、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尊礼看作 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的人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成王 D周公旦

华东师大版历史 第二分册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共59张PPT)

华东师大版历史 第二分册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共59张PPT)

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
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大陆历史教材的提A法是
()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
5.“齐鲁”二字作为山东的象征古已有之。“齐鲁”
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的A(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指的B
练习与测评
2.人们常用“礼崩乐坏”来指世道衰退,你 能说出其中的历史内涵吗?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 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和礼乐制度逐渐瓦解,具体 表现: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 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 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各诸侯, 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出现了礼乐征伐自 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
3.我国奴隶社会一般有下列几种战争,牧野之战属
于( C )
A.阶级战争
B.争霸战争
C件青铜器。该青铜器底部铭文 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一 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 情况。该文物能成为研究西周社
会那一课题的首选( A )
A.政治制度 B.土地制度
C.武王克商
D.封邦建国
3.夏商周三朝的本质特征( D )
A.都使用成熟的文字 B.都属于青铜时代
C.都发展农耕经济 D.都实行国家管理
4.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
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B(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课件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课件

军事上,诸侯有义务率领本地的军队,参与周王的征伐战争。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记》
堇鼎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 燕侯命堇去镐京向太保奉献礼 品和太保赏贝给堇。铭文中的 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 公奭,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 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去封地为 燕侯。 这件堇鼎及其铭文,反映了 周初周王封燕及诸侯与天子的 关系。 堇鼎 首都博物馆 Nhomakorabea九鼎
七鼎 五鼎 三鼎或一鼎
天子
八佾舞 六佾舞 四佾舞 二佾舞
诸侯
卿大夫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公羊传· 桓公二年》何休注
墓编 出 土磬 )( 湖 北 随 县 曾 侯 乙
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周礼》有严格规定。 如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 “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 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 列成二行,称为“二佾”。
周公的主要政绩:
《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 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 七年致政成王。”


①辅佐武王,克商灭殷 ②三年东征,平定天下 ③分封诸侯 ④制礼作乐
称死,在不同等级的贵族是不一样
天子 崩 诸侯 薨 庶人 死 大夫 卒 士 不禄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
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
宋国: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今 河南商丘)。周武王利用他以统治商的部分遗民。
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周王分封土地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对象是哪些人? 分封的纽带是什么?

高中历史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优秀教学PPT 华东师大版

高中历史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优秀教学PPT 华东师大版
有人曾说,会白首不相离。可是终究一口空言,转眼,便抛之彼岸。可是,我却一直相信着。然后,在追逐的沿途,荆棘布满,却一直从未低头 原来有些等待是不值得的,那么多年换来的却是沧海桑田,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不能左右命运给予的奇迹与苦楚,面对些许,能做的也许只剩下了等待,可是等待却又是需要勇气,更要有勇气来承担与等待而来的结果大相径庭的结果。
——《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六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周礼》对乐队的排列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 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 “士特县”,只排列一面。
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 (yi)”;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 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 称为“二佾”。
利簋铭文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
传》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国。”
——《荀子·儒效》
材料三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 鲁公,俾侯于东,锡(通“赐”)之山川,土田附庸。”
——《诗经·鲁颂》
材料四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秋天,是一个丰硕的季节,它孕育着收获。 节日,是一个相聚的守候,它意味着团圆。 在这个萧瑟的天空下,节日只会提醒游子该回家了,看看久别的故土,看看年迈的父母,看看自己的过往;但是现实的境遇却让我们无法脱身,我们只能思念、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眼,我们已经长大,离开了父母亲人,离开了学校师生,离开了书生意气的轻狂,开始学会一个人的生活,向大人的方向一步步的跟进。岁月在流逝,阅历随之增长,思乡之情越发疯狂的蔓延,就连睡梦呓语都是方言的味道。看的故事多了,心中对母爱、对父爱、对乡情有了更为独特的情愫,每逢佳节便撩动我多愁善感的心,思亲之情犹如海浪澎湃着我难以平静。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穿着母亲手工制作的鞋垫,从春花到秋实,从寒来至暑往,走完四季的轮回;从儿时母亲手工做的棉鞋到现在自己买的运动鞋,鞋垫陪我走完了懵懂的青春。去年的一天,母亲打电话问我穿多大的鞋,她说再给我做十双。我疑惑的问母亲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我穿不完。母亲说她眼睛看不清楚了,这是最后一次给我做鞋垫了,多做几双,多穿几年。听到这里我不禁留下了眼泪,瞬间感觉母亲已经老了,而我却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尽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家乡发生了很多的事,电话成了我与亲人的寄托,虽然电话中父母的声音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我脑中总会浮现他们日益憔悴的容颜。 夜深难眠的时候,我就会走上阳台,看看这个霓虹映衬的不夜城。看着高耸的楼房,看着明亮的月,看着静静夜。夜风带来阵阵桂花的余香,我似乎在花香里闻到了家乡桂花酒的味道,听见了家乡河水流淌的声音,各种野鸟的怪叫,还有父亲夜里的咳嗽。家、家乡、亲人都在记忆中,都在心中,平日里他们平静的像湖水,每当在团圆的时候便激起千层浪,不停地叩打着游子的心门。 又是一年月圆时,又是一年团聚日,常回家看看,父母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老去,他们要求并不高,全家团圆便是福。不要让自己暂时的借口成为不回家的理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当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帘上的空隙映照在沉睡的脸庞时,微微张开的双眼朦胧地注视着周遭的一切,新的一天悄然而至。

华东师大版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优秀ppt课件2

华东师大版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优秀ppt课件2
西周封建 等级制
天子
(西欧)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之滨,莫非王臣。”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 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 治私事。
——《孟子· 滕文公下》
《诗经·良耜》 畟畟良耜, 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 实函斯活。 耜的尖刃多锋利, 南面那田先耕上。
(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 殷,三年建奄,四年建侯卫, 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
七年致政成王。
——《尚书大传》 周公名旦,武王之弟 主要政绩: 一、辅佐武王,克商灭殷 二、三年东征,平定天下 三、分封诸侯 四、制礼作乐
礼的来源
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 中必须遵守的规范。
乐的来源
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因此,在祭祀、宴享、朝贺等 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五 吉礼 凶礼 礼 宾礼 军礼 嘉礼
《礼记 · 坊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 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嘉礼
婚礼
礼的本质是“异”,即差异,用来确定社会各等级
间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
乐的本质是“同”,以音乐及其人们的认同感,维
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制度的意义

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把尊礼看作是统治
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

产生“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儒家学说和
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封邦建国体制既是中国大一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周灭商:牧野之战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PPT课件2 华东师大版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PPT课件2 华东师大版

八礼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五礼 吉礼 凶礼 宾礼 军礼 嘉礼
《礼记 ·坊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 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嘉礼
纳采
问名
婚礼
纳吉
纳征
请期
冠礼
亲迎
敦伦

yi 乐
九鼎 天子 八佾舞
七鼎
诸侯
六佾舞
五鼎
卿大夫
四佾舞
三鼎或一鼎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22、失去了所有,沉寂在过去的记忆不能自拔,不愿有新的选择。

23、次次的别离,浪迹天涯,放纵,摧残你自己的躯体,肆意,折磨你自己的灵魂,我总是在日落的时间里,身心疲惫,忧伤相伴,文字为伍。

24、悲伤逆流成河,蔓延了我那过往的曾经,侵蚀着那段远走的岁月。十月已不是十月,而是蚀月。视线渐渐模糊,记忆慢慢远去。这个十月,我依然未能拾起那久违的快乐,反而,蚀进了更多的伤悲。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周初利簋
这段铭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印证了 《尚书· 牧誓》、《逸周书· 世俘》及 《史记· 殷本纪》等古代文献中关于武 王克商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当空的 记载。
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前徒倒戈”
鹿 台
牧野之战
前1046年二月 初五(甲子日)
指挥姜太公
宗法制
天子
余 子
嫡长子
天子
(血缘)
诸侯
余 子 余 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余子

庶人
课堂小结
封 邦 建 国
政治上
巩固
周 朝 的 建 立
公元前1046年
思想文化上
巩固
制 礼 作 乐
经济
文化
土地制度井田制 周公制礼作乐
1.武王克商年代的推断
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求武王克商年代的主要 途径, 一是通过关键性考古遗址的碳14测年、甲骨 文日月食以及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缩小武 王克商年的范围; 二是在以上范围内,通过金文的排谱和对武 王克商的天文学推算,寻找克商的可能年代, 最后加以整合,选定最佳年代。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封邦建国: 西周的建立; 封邦建: 都城: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 武王灭商 镐京,史称西周。 目的: 对新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政治
封邦建 国体制
内容: 影响:
分封已经臣服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 国首领以武力为后盾把同姓诸侯分 插各地方国之间 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周天子成为 天下“共主”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 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 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之。 ——《孟子 告子》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 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 贡。” ——《中国通史》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 周本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