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合集下载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引言: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通过测量物质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物质的结构及性质信息。

其基本原理是物质分子在受到红外辐射后,会发生特定的振动和转动,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谱。

通过测量这些红外辐射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2.1 化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化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等。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其性质进行准确的解析和判断。

2.2 药学领域在药学领域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被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研究。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其纯度和稳定性,并提供可靠的药物质量评估标准。

2.3 环境保护领域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环境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污染物等。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准确鉴定和定量分析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4 食品科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食品的成分分析、品质评价和检测等。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精确分析食品中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等成分,从而为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3.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仪器设备的改进随着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红外光谱分析仪器设备将更加精密和高效。

仪器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将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和谱图解析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使得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更加易于应用和操作。

3.2 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和更新红外光谱数据库是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基于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

红外辐射波长范围一般在1-1000微米,对应的
频率范围为300 GHz至300 THz。

分析样品时,将红外光束引
入样品,并测量透射或散射光谱。

根据样品中不同成分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可以获取到特定的红外吸收谱图。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分子振动的特性。

红外光用于激发样品中的化学键或分子组成,导致分子进行不同振动模式,如对称伸缩、非对称伸缩、弯曲、扭转等。

不同的分子振动模式对应不同的红外光谱带。

通过分析样品中不同谱带的强度和位置,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功能团和它们的相对含量。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吸收光谱、透射光谱、反射光谱和散射光谱。

吸收光谱通过测量样品对红外光吸收的强度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

透射光谱利用测量穿过样品的透射光强度来分析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反射光谱通过照射样品表面并测量反射光的强度来分析样品的特性。

散射光谱通过测量样品中散射的红外光来获得有关样品粒子大小和形状的信息。

红外光谱分析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有机化学、生化分析、材料科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通过对红外吸收谱的解析和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具有非破坏性、实时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因此成为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

红外光谱与质谱分析技术

红外光谱与质谱分析技术

红外光谱与质谱分析技术一、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IR),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合物分析。

该技术基于物质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产生的谱带,可以用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功能基团、聚合物、金属-配体配位、药物、蛋白质和多肽等物质。

1. 原理红外光谱技术是通过红外线辐射与分析物相互作用而得出物质的结构和化学键信息的一种方法。

光谱成像技术利用相同光谱来源于不同位置成像样品的特点,然后将成像合并起来作为一张图像。

2. 应用红外光谱在药物和化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药物中同分异构体的鉴定、纯度的测定、药品的质量监控、化学反应的控制、催化反应中配位基分析、蛋白质和多肽的特征分析等。

二、质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确定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以及其化学组成。

质谱分析是基于分子离子的质量和荷质比的分析方法。

1. 原理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是将样品分离成分子离子的荷质比,并用质谱仪进行测量。

质谱仪是一个电离仪,将样品原子或者化合物离子化,并加速至不同荷质比下飞行,最后将不同荷质比的离子通过万能检测器进行检测。

2. 应用质谱分析技术在化学、物理、材料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药物或者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分析、变性序列分析、寿命短的离散粒子的质谱分析、热力学研究等。

三、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技术联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技术联用可以实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同时也可以提高信噪比和减少干扰因素。

将两种技术联合使用可以分析复杂的化学物质,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1. 原理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技术在原理上存在巨大的联系和交叉。

红外光谱技术可提供有关功能基团的信息,在质谱分析中可以用于大分子中的各个基团的分析。

而质谱法可以提供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等信息,为红外光谱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 应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技术联用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研究人员的核心工具。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用于物质表征和分析的重要技术方法。

它利用红外光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散射或透射行为,来了解物质的结构、组成和特性。

红外光谱分析在化学、生物、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可以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而无需对样品进行特殊处理。

这使得红外光谱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方便,特别适用于对大多数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主要利用了物质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

红外光的频率范围通常被分为近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远红外区。

这些不同区域的红外光与样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相同,因而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

近红外区主要用于有机物的结构表征和定性分析,中红外区则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远红外区则常用于无机物的分析。

红外光谱仪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工具。

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光学系统,用于将红外光进行分光和检测。

光谱仪通过扫描不同波长的红外光,得到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散射或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这些光谱数据可以表示为一个光谱图,通常是以波数(cm-1)作为横坐标,吸光度或透射率作为纵坐标。

红外光谱图是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它可以提供有关样品组成和结构的信息。

根据不同波数下的吸收峰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样品中的官能团、键合情况、分子构型等信息。

通过与已知物质的红外光谱进行比对,还可以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定和定性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在化学研究和工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药物开发中的药物结构表征和质量控制,可用于环境监测中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分析,也可以用于食品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还可以用于病理学、生物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究。

红外光谱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工业生产和品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它不仅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的特点,还能够将样品准备工作降到最低,减少了对环境和样品的破坏。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使用指南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使用指南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使用指南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信息。

它在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指南。

一、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光谱是指当物质被红外辐射照射时,物质分子会吸收部分红外辐射的能量,发生能级转跃,并产生特定的红外光吸收峰。

这些红外光吸收峰与物质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图谱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二、红外光谱分析仪器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需要一台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由光源、样品室、光谱仪和检测器等组成。

光源产生红外辐射,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光谱仪分光装置将红外光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进行检测,检测器记录红外光谱。

根据应用需求和分析目的的不同,红外光谱仪的类型和规格有所差异。

三、样品准备和技术要点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之前,需要合理准备样品并制备样品片。

样品片的制备通常采用将样品与稀有中性盐混合并压制成片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片的制备应尽量保持一致的制备条件,以避免误差的引入。

此外,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 温度控制:红外光谱分析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对样品的红外光谱产生影响,因此需保持恒定的温度条件。

2. 光谱扫描范围选择:波数是红外光谱的横坐标,不同波数对应不同的红外辐射能量,根据分析的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波数范围进行扫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校正和基线校正: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正和基线校正。

校正过程可通过使用相对标准品来校正光谱仪,基线校正则是为了排除仪器本身的干扰信号。

四、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案例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化学领域为例,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和鉴定物质的结构、表征化合物的官能团等。

在药物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质检、药物与辅料的相容性研究、药物结构的分析等,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化学分析中的红外光谱技术

化学分析中的红外光谱技术

化学分析中的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领域。

它主要通过测定物质在红外光区域的吸收特性,从而获取有关物质结构和组成的信息。

以下是关于红外光谱技术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红外光谱的原理:红外光谱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作用,分析物质分子内部结构的一种技术。

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在4000-400cm-1之间,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在红外光区域有特定的吸收频率。

2.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仪器设备。

它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分光镜、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样品通过红外光源照射,经过样品室后,由分光镜分离出不同波长的光,最后由检测器检测吸收的光强。

3.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图是表示物质红外光谱吸收情况的图表。

横轴表示波数(cm-1),纵轴表示吸收强度。

红外光谱图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化学键类型和官能团等信息。

4.红外光谱的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在化学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混合物分析等。

例如,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等。

5.红外光谱的解析:红外光谱的解析主要包括峰的识别、峰的归属和峰的积分等步骤。

通过对红外光谱图中的吸收峰进行识别和归属,可以确定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和官能团,从而推断出物质的结构信息。

6.红外光谱的优点: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不仅适用于固体、液体样品,还可以用于气体和薄膜样品的研究。

7.红外光谱的局限性:虽然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红外光谱信号易受样品环境、化学计量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和测试条件的控制。

以上是关于化学分析中红外光谱技术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红外光谱图中,吸收峰的位置与哪个因素有关?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红外光谱图的基本理解。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分子振动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一
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无损、快速、准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药学、食品安全等领域。

医学方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血样中的脂肪、糖
类等成分,对于糖尿病、肺癌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十分有用。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化疗药物的代谢产物,辅助治疗。

在化学方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对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产物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

详细的光谱信息可以为化学反应
机理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从而澄清反应机理的相关问题。

药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药品研发和质量控制领
域的重要手段。

其在药品成分的分析、纯度的检测、对药品晶型
的鉴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时,红外光谱技术也广
泛应用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研究药物的分解机理,从而保
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食品安全领域,不同类别的食品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指标检测其
成分、添加物、质量等。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
添加物的检测,例如某些致癌物质、农药、重金属等,用于保证
食品的安全及合法性。

总之,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先进、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及实际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技术
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近年来,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在分析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瞩目。

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组成。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基础知识和应用。

一、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发射谱线进行分析的技术。

红外辐射可以被物质中的化学键吸收或发射,这些化学键的振动和转动运动产生了特定的谱线,对应于物质的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图展示了分子内各个化学键的谱线,可用于确定样品中不同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二、基础知识:红外光谱图的读取红外光谱图由x轴和y轴组成。

x轴表示波数(单位为cm-1),而y轴则表示对应波数下吸收带的相对强度。

红外光谱图的预处理非常重要。

为了获得最佳效果,我们需要对光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去除噪声、调整基于吸收线强度等组合过程的光谱数据。

在光谱图上,各吸收带也需要进行标记和解释。

三、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1. 化学分析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化学家们可以用红外光谱图来检测样品中特定的化学键,以及确定这些化学键的类型和位置。

这项技术对于药物合成、有机化学和聚合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非常重要。

2. 食品安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

例如,它可以用于测量食品中各种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

此外,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和农药残留情况。

3. 医学诊断红外光谱技术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血液样品中患者的代谢物质,以及检测特定疾病标志物的存在。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组成。

4. 环境监测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环境样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来确保其安全饮用。

它还可以测定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四、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技术的出现,红外光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红外光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测量物质在红外区域的光吸收和散射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从红外光谱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红外光谱的原理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物体中的化学键(如C-H、O-H等)能够在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下发生共振吸收。

通过对吸收光谱的测定和解释,可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官能团以及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对于固体、液体、气体等不同状态的物质都有适用性。

二、红外光谱仪的设备红外光谱仪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的关键设备。

它由光源、样品区、光学元件、光谱仪和探测器等部分组成。

光源通常采用红外线辐射源,如热辐射源或者红外激光器。

样品区是红外光谱仪中样品放置的区域,通常采用透明的窗口材料,如钠氯化物盘、锂氟化镁片等。

光学元件的作用是将红外光束聚焦到样品上,并将经过样品的光线收集和分散。

常用的红外光学元件有平面反射镜、棱镜和光栅等。

其中,平面反射镜常用于固体样品的测量,棱镜和光栅常用于液体样品或气体样品的测量。

光谱仪用于解析红外光谱仪所收集到的光信号。

常见的光谱仪包括单色仪、分光仪和差分光谱仪等。

探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供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探测器有热电偶、焦平面阵列和光电二极管等。

三、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化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化学合成、反应动力学、物质结构以及化学品的成分分析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推测反应机理,并进行催化剂的表征。

2. 药物研发:红外光谱分析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对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溶剂残留、纯度、晶型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以提供物质分子的结构信息和化学组成,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实验样品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实验样品。

样品应具备一定的质量和纯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固体样品可以通过压制成片或制备成粉末的形式进行分析;液体样品则可以直接放置于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试。

二、调节红外光谱仪在进行实验前,需要调节红外光谱仪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波数范围和分辨率。

波数范围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特性和需要分析的信息进行确定。

分辨率的调整则需考虑分析结果的清晰度和样品的特殊要求。

其次,调节仪器的基线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测量红外光谱图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时,需要将样品放置于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中进行测量。

样品室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稳定,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模式,如透射模式、反射模式或全反射总反射模式,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设置好扫描数目和扫描速度,使得结果具备足够的数据量和分辨率。

四、处理红外光谱数据测量完成后,需要对实验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可以利用仪器自带的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如基线校正和峰位调整。

其次,可以使用光谱图峰位、峰面积等参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官能团的红外吸收峰会出现在不同的波数位置,因此需要与标准光谱进行比对,以确认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五、分析结果的解读最后,根据红外光谱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对样品进行结构解读和化学组成分析。

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图中的峰位和峰形,可以推测样品中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从而揭示其分子结构。

同时,可以根据光谱图中吸收峰的强度和峰面积来推断化学组成的相对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

综上所述,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

红外光谱分析(FT-IR)

红外光谱分析(FT-IR)

红外光谱分析(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可用于获取吸收/排放固体、液体或气体的红外光谱。

当红外辐射穿过被测样品时,一部分红外辐射会被官能团的特定共价键吸收,另一部分红外辐射则直接穿透收集到的光谱代表了分子的吸收和传输,形成了用于化学鉴定的分子指纹。

这也使得红外光谱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分析。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同时收集宽波长范围内的高分辨率光谱,这与色散光谱仪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色散光谱仪一次只能测量相当窄波长范围内的峰值强度。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所有使用色散仪来提高灵敏度和速度的应用,能够优于红外光谱分析的色散法或滤光片法取决于其:1,非破坏性;2,无需外部校准;3,速度更快;4,灵敏度更高;5,光通量更高;6,操作更简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应用。

1.基于同质异性、同系物、几何和光学异构体的光谱差异进行化学鉴定;2.根据吸收的波长鉴定被测化学品中的官能团;3.通过研究潜在污染物的峰值进行纯度估算;4.通过比较特定官能团的峰跟踪化学反应过程;5.通过监测特定峰对化学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BTP基于CNAS/ISO9001双重质量认证体系建立七大检测平台,采用Thermo公司Nicolet系列仪器建立FT-IR分析平台,测定样品中蛋白和多肽的红外光谱,并进行后续的基线校正、Gaussian去卷积、二阶导数拟合,最终根据峰面积确定样品中蛋白和多肽的二级结构信息。

联系我们,免费项目咨询。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服务内容。

FT-IR分析一站式服务。

您只需下单-寄送样品。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一站式服务完成:样品处理-上机分析-数据分析-项目报告。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引言:红外光谱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分析样品的化学结构、官能团及其化学环境。

它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样品在红外区域(4000至400 cm^-1)的吸收、散射或透射红外辐射而得到的。

红外光谱测试广泛应用于有机、无机、生物、聚合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测试的原理、仪器、样品制备以及数据分析等内容。

一、红外光谱测试原理红外光谱测试基于物质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仪将红外辐射通过样品,然后测量样品吸收、散射或透射的光强。

红外辐射包含许多波长,在红外区域中的每种波长都与特定的分子振动模式相对应。

当样品中的分子振动发生时,它们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从而产生特征峰。

根据这些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样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二、红外光谱测试仪器红外光谱测试仪器主要由光源、样品盒、分光器和探测器等组成。

常见的红外光谱仪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色散红外光谱仪(dispersive IR)。

其中,FTIR光谱仪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快速测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工业领域。

三、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红外光谱测试的关键步骤之一、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对于固体样品,常用的方法是将样品与适合的红外吸收剂混合,然后挤压成适当的片状样品。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使用液态电池夹持装置保持样品在红外光束中。

对于气体样品,需要将气体置于透明的气室中,并对室内气体进行红外光谱的测量。

四、红外光谱数据分析红外光谱数据分析是针对测得的吸收谱进行的。

常见的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包括鉴定功能性团、质谱相关性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等。

鉴定功能性团是通过对比样品的吸收峰位置和精确峰位表进行的。

质谱相关性分析是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为红外光谱的解释提供重要信息。

量子化学计算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红外光谱与实际测量的红外光谱进行比对,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红外光谱测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药物和环境等领域。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简介红外光谱分析(Infrared Spectroscopy)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可以获取有关分子振动和结构的信息。

红外光谱分析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和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

原理红外光谱分析基于物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产生的谱线。

大部分物质的振动频率位于红外光谱范围内,因此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谱线:物质分子在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下,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吸收谱线。

不同官能团或结构单位的振动频率不同,因此吸收谱线可以用来识别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波数:红外光谱中使用波数来表示振动频率。

波数与波长的倒数成正比,常用的单位是cm-1。

波数越大,振动频率越高。

3.力常数:物质分子中的振动频率受到分子内力的限制,可以通过量化力常数来描述。

力常数与振动能量相关,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数据计算得到。

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FTIR是一种常用的红外光谱仪器,利用傅里叶变换原理将红外辐射的吸收信号转换为频率谱线。

FTIR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物质的分析。

实验步骤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样品制备成适当形式,如固体样品可以通过压片或混合胶制备成薄片,液体样品可以直接放置在红外吸收盒中。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去除杂质和保持样品的均匀性。

2.仪器校准:使用已知物质进行仪器校准,确保红外光谱仪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校准样品通常是有明确红外光谱特征的化合物,如苯环等。

3.获取红外光谱:将样品放置在红外光谱仪中,启动仪器进行红外辐射的扫描。

扫描过程中,红外光谱仪会记录样品对吸收红外辐射的响应。

得到光谱数据后,可以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软件工具对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红外光谱的介绍

红外光谱的介绍

红外光谱的介绍一、红外光谱技术概述红外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无损、快速、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二、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光谱的原理基于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

当一束特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时,如果光子的能量与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差相匹配,就会发生能级跃迁,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并转化为振动或转动能量。

通过测量光子被吸收的波长和强度,可以推导出样品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三、红外光谱的类型根据测量的波长范围,红外光谱可以分为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和远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是研究最多和应用最广泛的红外光谱类型,其波长范围在2.5~25μm之间。

中红外光谱主要由分子振动能级跃迁产生,可以提供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

四、红外光谱的应用1. 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可以用于鉴定未知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通过比对标准谱图数据库可以确定化合物类型。

2. 药物分析:红外光谱可以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药品真伪鉴别,有助于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食品分析:红外光谱可以用于食品成分分析和质量检测,如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营养成分和污染物。

4. 环境监测:红外光谱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污染物、有毒气体等,有助于环境监测和治理。

5. 生物医学研究: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如蛋白质结构分析、细胞代谢研究等,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

6. 工业生产: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原材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考古学研究:红外光谱可以用于文物鉴定和保护,如鉴定文物材料的成分和年代,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五、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光谱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未来,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开发:提高光谱仪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复杂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红外光谱分析报告

红外光谱分析报告

红外光谱分析报告引言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对物质吸收、发射、散射红外辐射的特性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从而了解样品的组成、结构、功能等信息。

本报告将以步骤思路,介绍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步骤 1:基本原理红外光谱分析是基于物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特性进行的。

物质分子在吸收红外辐射时,分子中的化学键会发生振动、伸缩或弯曲,产生不同频率的红外吸收峰。

根据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出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步骤 2:仪器设备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需要使用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由光源、样品室、光谱仪和检测器等组成。

光源发出红外光,经过样品室后被光谱仪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并通过检测器进行信号转换和记录。

步骤 3:样品制备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

通常情况下,样品需要制备成薄片或粉末状,并将其置于样品室中进行测量。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将其滴在红外透明的盘片上进行测量。

步骤 4:数据处理红外光谱仪会输出一张红外光谱图谱,其中横轴表示波数(或波长),纵轴表示吸光度。

通过对红外光谱图谱的解读和分析,可以获得样品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1.峰位解析: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判断样品中存在的官能团或化学键。

2.峰强度分析:根据吸收峰的强度,推断样品中不同官能团或化学键的含量。

3.峰形分析:观察吸收峰的形状,判断样品的结构和分子对称性。

步骤 5:应用领域红外光谱分析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化学品鉴定:通过对未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成分,帮助进行化学品鉴定。

2.药物研究: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相似性比较和稳定性研究。

3.环境监测: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和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4.食品安全: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食品中添加物的检测和鉴定,帮助维护食品的安全性。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

通过测量物质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和发射特性,可以得到物质分子的结构信息,实现物质的鉴定、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等目的。

本文将从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和数据解析等方面介绍红外光谱分析的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红外光谱分析基于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

红外辐射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波长范围在0.78μm至1000μm之间,对应的频率范围在3000GHz至0.3THz之间。

物质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核围绕电子运动,当受到外界的电磁波激发时,分子内部的键振动和转动将发生改变,导致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

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在红外光谱图上表现出特征性的吸收峰,通过观察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二、仪器设备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需要使用红外光谱仪。

常见的红外光谱仪包括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光散射式红外光谱仪(IR)。

FTIR光谱仪通过傅立叶变换技术将红外辐射转换为光谱图,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测量的优点,适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光散射式红外光谱仪则通过散射光信号进行检测,适用于固态样品和表面分析。

三、样品制备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处理。

液态样品可以直接涂覆在透明吸收的样品基底上进行测试,固态样品通常需要将样品捣碎并与适当的载体混合后进行测试。

在取样和制备过程中需要避免空气和水分的干扰,避免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据解析红外光谱分析得到的数据通常以吸收光谱图的形式呈现。

吸收光谱图的横轴表示波数或波长,纵轴表示吸收强度,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反映了物质的分子结构。

数据解析是红外光谱分析的关键步骤,需要借助专业的光谱库和软件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无机物质、生物大分子等多种样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环境、材料科学等领域。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教程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教程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教程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化学物质的结构鉴定和成分分析。

在红外光谱分析实验中,我们使用红外光谱仪来测量样品吸收红外辐射的强度变化,然后通过分析谱图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技术的使用教程。

一、实验准备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基础设备和试剂。

首先,需要一台红外光谱仪,通常包括一个红外光源、一个样品室和一个探测器。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样品的选择要根据需要进行,可以是有机化合物、无机盐或生物分子等。

二、样品制备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实验之前,需要将样品准备成合适的形态。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将其磨成粉末,然后在一张透明红外光谱仪用盘中均匀撒开。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将其滴在红外吸收性能好的盘片上。

对于气体样品,可以通过装在气密容器中进行测量。

三、实验操作1. 打开红外光谱仪,调节好光源和探测器,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2. 放入样品,关闭样品室,确保样品和探测器之间没有任何干扰。

3. 设置光谱仪的工作参数,如波数范围、扫描速度和积分时间等。

4. 开始实验,观察光谱仪的显示屏,记录下样品的光谱图像。

四、数据分析得到光谱图像后,需要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可以观察样品吸收的强度变化,寻找样品中各种化学键的特征吸收峰。

其次,可以比较样品的光谱图与已知的标准光谱图进行比较,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

最后,可以通过光谱图的峰面积、峰高度和峰形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五、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的制备要充分,确保样品在光谱仪中能够充分展现其特征吸收。

2. 样品的光谱图像要清晰,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谱图模糊或不准确。

3. 在使用红外光谱仪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对自身安全造成威胁。

4. 分析数据时要注意红外光谱的峰形、峰宽和峰位等参数,以准确解读样品的信息。

六、应用领域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生物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第二节 红外光谱仪
液体池材料名称
溴化钾 氯化钾
适用范围/cm-1
5000~400 5000~400
溶解性(水)
可溶 可溶
折射率
1.56 1.49
氯化钠
氟化钡 氟化钙 氯化银 溴化银 碘化铯 KRS-5(TlBr,TlI)
5000~650
5000~800 5000~1300 5000~400 5000~285 5000~200 5000~250
第三节 样品制备和测试技术
3 . 固体试样
压片法 ①将1~2mg试样与
200mg纯KBr研细均 匀,置于模具中; ②用<20MPa压力在 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 片,即可用于测定。 ③试样和KBr都应经 干燥处理,研磨到粒 度小于2 µ m ,以免散 射光影响。
石蜡糊法
将干燥处理后的试样 研细,与液体石蜡或 全氟代烃混合,调成 糊状,夹在盐片中测 定。
第一节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峰位 (基团频率)
峰数
红外光谱 四要素
峰强
峰形
第一节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一、峰位:由振动能级差决定的,以双原子分子振动理论 来上讲,峰位与化学键力常数、原子折合质量 有关,化学键力常数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 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相反,出现在低波 数区。如C-C,C-N ,C-O,键力常数相近,原 子折合质量依次增大,其峰位分别在1430cm-1, 1330cm- 1,1280cm-1。
第三节 样品制备和测试技术
(7)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 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 (8)在做固体压片时,试样和KBr应干燥处理,研磨颗粒应
小于尽量小,以免散射光影响。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一、引言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的分析技术。

通过对物质吸收、发射、散射红外光谱的研究,可以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功能基团和化学键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仪器设备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原理及仪器设备A. 红外光谱的原理红外光谱是指物质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发射、散射谱。

红外光谱谱图中的吸收峰对应着物质的特定振动模式,通过与已知物质的吸收峰进行比对,可以确定待测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 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样品室、光谱分析器和红外光谱仪操作系统组成。

红外光源发出红外辐射,经过样品室中的待测物质,被吸收部分将影响到传入光谱分析器的光线,分析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显示光谱图。

C. 常用红外光谱仪的类型1. 红外线分光光度计2. 红外线显微镜3.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4. 近红外光谱仪三、应用领域A. 化学领域1. 有机化合物分析:红外光谱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用于鉴定化合物纯度、反应程度等。

2. 药物研发: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药物的活性成分、药效成分,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与质量。

B. 环境领域1. 空气污染监测:红外光谱可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对环境保护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 水质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可以检测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析水质的污染程度。

C. 生物医学领域1. 蛋白质结构研究:红外光谱可以研究蛋白质的次级结构,帮助研究蛋白质的折叠、稳定性等关键问题。

2. 癌症诊断: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样本的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检测与诊断。

四、红外光谱分析的前景与挑战A. 前景红外光谱分析作为一种非破坏性、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红外光谱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讲解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讲解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讲解首先,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与红外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

红外辐射在物质中激发了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并引起分子中化学键的伸缩和扭曲。

这些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会产生特定的能量吸收峰,形成特征性的红外光谱图。

通常,红外光谱分析使用的是红外辐射区域的辐射,波长范围在0.78-1000微米之间。

常见的红外光谱分析仪器是红外光谱仪,它由光源、样品室、检测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光源产生红外辐射,样品室用于容纳样品,检测器测量样品吸收的红外辐射的强度,显示器显示光谱图。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可以无需破坏性地分析样品,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或溶解。

其次,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分析,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分子等。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还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在化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鉴定和鉴别化合物,确定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监测,了解反应的进行情况。

其次,在材料科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性质、组成和结构。

例如,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来鉴定一种塑料的类型,检测金属表面的污染物等。

另外,在生物医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来研究蛋白质的次级结构、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总之,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分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通过研究物质与红外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为化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ve number/cm
-1
研究体系组成: 主体材料:POSS改性环氧树脂 固化剂:甲基四氢苯酐 促进剂:4-甲基-2-乙基-咪唑
3.0 2.5 2.0 1.5 1.0 0.5 0.0 0 5 10 15 20 25 30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 • • •
t/min
1-AT,t/AT,t=0
-COOH
4000
3000
2000
1000
TiO2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研究
100 (a) TiO2
推测反应过程为:
TiO2(OH)n + yHOOCC17H33 coo-
(b) OA/TiO2 0.2
(c) OA/TiO2 0.4
(CH2)n
(d) OA/TiO2 0.8
TiO2(OH)n-y (OOC C17H33)y + yH2O
0
(b) OA 0.045
(CH2)n
(c) OA 0.091
-- OH
2
(d) OA 0.136
C=O
SiO2(OH)n-y (OOC C17H33)y + yH2O OA/ SiO2(摩尔比) (-OH ) ,(-OA) OA/ SiO2(摩尔比) 最佳值20%
(e) OA 0.318
4
(f) OA 0.682
• 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红外光谱仪。
• 具有扫描速度快,测量时间短,可以在1s内获得红外光谱,适合快速反
应的研究。 • 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极限可达10-9~10-12g;
• 分辨率高,波数精度可达0.01cm-1;
• 光谱范围广,可研究整个红外区。 • 测定精度高,可达0.1%,而杂散光小于0.01%。
• 一 工作原理图
FT operation
I
Intensity Intensity
S
u
_
|0
+
d (cm)
Intensity Intensity
u(cm-1)
u1 u2
_
|0 d (cm)
+ u(cm-1)
Intensity
Intensity
_
|0
+ u(cm-1)
d (cm)
二 样品的制备
漫反射附件
漫反射附件主要用于测量颗粒 表面,或不平整的表面
适用于表面厚度约在10m左 右的材料
Particles of sample Diam ond or SiC coated pad
校准技术
中药材的研究
四 镜面反射光谱
• 红外线直接辐照样品表面,采集样品表面反射的信息 • 光滑平整的固体表面样品分析 • 金属表面的薄膜,金属表面处理膜;食品包装材料以及各种涂层 材料等 • 由于在不同波长下的折射系数不同,在强吸收谱带范围内会产生 类似导数谱的特征吸收,可以通过K-K(Kramers-Kronig)
ATR附件主要用于固体、凝胶、橡 胶等材料表面的研究。 测量表面厚度需在1 m以上 也可用于溶液分析(蛋白水溶液)
Metal plate
Sample
IR
ATR校准技术
三 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收集高散射样品的光谱信 息
• 适合于粉体样品的红外分 析 • 是一种半定量的分析技术 • KM(Kubelka-Munk) 方程校准后可以进行定量 分析 • 不需要压片
400-10
分子转动
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
红外光谱图 : 纵坐标为吸 收强度, 横坐标为波 长λ(m ) 和波数1/λ 单 位:cm-1 可以用峰数 ,峰位,峰 形,峰强来 描述。
仲丁基苯的红外吸收光谱
吸光度: A = log1/T = logI/Io
E = hn = hc/l
透过率: T% = I/Io x 100%
红外光谱的常用术语
基频峰: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 泛频峰:包括倍频峰和组频峰(分为合频峰和差频峰); 特征区:4000~1330cm-1(2.5~7.5m)之间的高频区; 指纹区:1330~400cm-1(7.5~25m)之间的低频区; 特征峰:特征区中能用于鉴定原子基团的吸收峰; 相关峰:与特征峰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可以佐证的吸收峰; 费米共振:泛频峰接近基频峰时,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为比原
α——表观转化率 A——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 T——固化温度(K) t ——固化时间(min)
α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纳米TiO2光解气相乙醇
1空气阀 2控制阀 3转子流量计 4VOC气瓶 5转换阀 6硅胶干燥器 7原位室 8反应器 9氯化钠窗口 10样品 11抛面反射片 12水滤 13紫外灯 14电源 15气相色谱 16光谱仪 17曝气瓶
A
0.15
ERHP-10
-CO-O-C-
0.10
40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1800 cm-1
1600
1400
1200
1000
800600Leabharlann 450.00.05
原料红外图谱对比
4.0 3.5
0.00 1940 19201900 18801860 1840 18201800 17801760 1740 17201700 16801660 1640
第三节 FTIR的应用技术
• 透射光谱分析技术 • 水平衰减全反射分析技术 • 漫反射分析技术 • 镜面反射分析技术 • 差谱分析技术 • 红外显微分析技术
• 在线红外分析技术
一 透射光谱分析技术
SiO2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研究
(a) SiO2
推测反应过程为: SiO2(OH)n + yHOOCC17H33
食品中异物的分析
聚乙烯老化状态的分析
纤维的鉴定
翡翠的真假
图 天然翡翠与B货翡翠的红外光谱图 I 天然翡翠 II B货翡翠
邮票的鉴定
以庚申年猴票为例:
注意:须在邮票的同一位 置测定才可比较 。在鉴别 中找不到新票时可以用信 销票代替进行红外光谱分 真猴票的红外光谱图
析,脱去信销票的背胶、水
洗对邮票的红外光谱变化 影响不大,但注意不要测定
现代分析方法
主讲:分析测试中心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 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要求学生具
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
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并能够较 熟练的掌握分析仪器操作技术。
教学内容
电磁波谱法
热分析
色谱法 电磁辐射的衍射与散射 电子分析法
教学安排
本课程教学时数设置为54学时,具体教学内容与对应学时 安排如下: 绪论 第一章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邹其超老师)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周吉老师) 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宋功武老师) 等离子体电感耦合发射光谱分析(熊华玉老师) 第二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张金枝老师)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卢翠芬老师)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张玉红老师)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张修华老师) 第五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马志军老师)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马志军老师)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马志军老师) 第六章 差热扫描量热分析(邹其超老师) 热失重分析 (邹其超老师) 第七章 X射线衍射分析 (张玉红老师)
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
红外光区的划分
区域名称
近红外区 泛频区
波长(µm) 波数(cm-1) 能级跃迁类型
0.75-2.5 13158-4000 OH、NH、CH键的倍 频吸收 分子振动,伴随转 动
中红外区
基本振动 区
2.5-25
4000-400
远红外区
分子转动 区
25-300
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1 诱导效应
2 共轭效应
3 空间效应
4 环张力效应
5 氢键效应
CH3 C CH2 O
C CH3 O
CH3 C O
CH C CH3 H O
nC=O 1740cm-1 nC=O 1710cm-1
nC=O 1613cm-1 nO-H 3200~2800cm-1
第二节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OH
OA/TiO2(摩尔比)最佳值 为0.4左右
3000 2000 1000
4000
共轭羰基化合物溶剂效应的红外光谱研究
FTIR在人体血液鉴别中的应用
2920cm-1
下图为正常血清的红外吸收谱线
3298cm-1
上图为全血的红外吸收谱图
2920cm-1
3298cm-1
2920cm-1
下图为高血糖血清的红外吸收谱线
3298cm-1
2920cm-1
上图为高血糖全血的红外吸收谱图
3298cm-1
二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适合材料表面光谱信息分析 • 厚度较大:大于0.1mm 塑料, 高聚物和橡胶,纸样等
• 在材料分析上有较大的用途
• 吸收强度与光线的入射深度有 关,必须进行MIR方程校准。
衰减全反射 (ATR) 附件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邮戳油墨部位
假猴票的红外光谱图
天麻正品
左边是焦藕,右边是马铃薯
天 麻 的 鉴 别 研 究
a.野生冬天麻 b.赝品——马铃薯
七 在线红外分析技术
煤氧化自然的FTIR-TG分析
POSS/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CO-O-CO咪唑
0.35
0.30
酸酐
1777.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