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
叉血管反射;)
2、三叉血管系统激活:(无菌性炎性渗出反应;双侧
前庭张力不平衡;)
3、血浆外渗;
4、神经介质释放;
5、血管痉挛;
6、遗传因素;
7、离子通道基因缺陷等。
VM发作的常见诱因:
月经 睡眠不足 过度紧张及压力劳累 特别食物(红酒、奶酪、味精) 感觉刺激(耀眼夺目的光,强烈刺激,噪声) 前庭刺激可诱发偏头痛,例如温度实验
√ 2、很可能的VM
√ • A. 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至72小时 • B. 仅符合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中的一项B或C(偏头痛病史 或发作时的偏头痛表现) • C. 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诊断或其他ICHD诊断
前庭性偏头痛
偏
前
头 痛 病
VM
庭 性
史
晕
曾经有痛
追问
小贴士:
•神经科医生不懂前庭外周疾病 不容易看明白头晕病人; •耳科医生不懂头痛和脑血管其病他 也不容易看明白头晕病人;
预防性治疗
小贴士: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量; 持续使用至少1年。
钙通道维Te阻拉x滞帕t 剂米:、氟桂利嗪
其他: 乙酰唑胺
药物
三环抗抑郁药: 去甲替林、奥氮平
抗癫痫药
Text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规律 运动
前庭康复训练
规律 饮食睡眠
避免已 知诱因
非药物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
vestibular migraine
你遇到过这几种表现的眩晕病人吗?
反复发作的眩晕伴头疼
被诊断为梅尼埃病十余年无听力减退
反复发作的眩晕病史,但是每次休息后可 自愈,或是用药后马上好转,发作间隔期 无明显身体不适或行走不稳
前庭性偏头痛病例分享
• 女性,45岁,公司职员。反复眩晕1年,复发1天。
• 1年前开始反复眩晕,每次约2h-2天,伴怕吵、怕光,呕吐,
有时伴耳鸣、耳闷,偶伴颞部胀痛,多为劳累或失眠诱发。口服止 痛药或输液有效,每月发作1、2次。
• 既往有“偏头痛”史8年。
• 查体:双眼可见水平眼震,Romberg征阳性 • 头颅MRI+MRA正常。
• ③ 经适当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鉴别诊断
• 偏头痛先兆:在发作时间上前庭性偏头痛发作很少像偏头痛先 兆的5~60 min,它是偏头痛发作前的短暂眩晕。
• 60%的基底型偏头痛出现眩晕,基底型偏头痛需要在偏头痛发作
后有2个后循环缺血症状,持续5~60 min。
• 前庭阵发症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间从l min到数分钟,每 天多次,卡马西平治疗有效。
•:
• ① 至少中重度发作性前庭症状。 • ② 至少满足下列1项。 • A 偏头痛病史满足国际头痛协会的诊断标准。 • B 眩晕发作期间存在偏头痛性症状。
• C 半数以上的眩晕发作存在偏头痛特异性的诱发因素:
• 如特殊饮食、睡眠不规律、激素水平改变等。 • D 半数以上的眩晕发作对抗偏头痛的药物有反应。
• 1年前开始反复眩晕,每次约2h-2天,伴怕吵、怕光,呕吐,有 时伴耳鸣、耳闷,偶伴颞部胀痛,多为劳累或失眠诱发。口服 止痛药或输液有效,每月发作1、2次。
• 既往有“偏头痛”史8年。 • 查体:双眼可见水平眼震,Romberg征阳性 • 头颅MRI+MRA正常。
教学资料
• 资料仅供参考
• 梅尼埃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和
耳胀满感。其组织病理改变为内耳膜迷路积水,主要区别在听力损 资料结合临
2019前庭性偏头痛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
2019前庭性偏头痛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导读随着《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相继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以及《中华内科杂志》刊登,前庭性偏头痛(V M)这种“曾经的”相对少见、比较疑难、眩晕为主的疾病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9(C S A&TI SC2019)的眩晕论坛上,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的戚晓昆教授对最新版的《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
1、前庭性偏头痛概念及机制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伴或不伴头痛症候的一种可以诊断的独立疾病体。
VM概念的提出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的。
1917年,Boenheim首次提出“vestibular migraine”,即VM概念。
1984年Kayan和Hood首次对偏头痛和眩晕关系进行描述。
1999年Dieterich和Brandt再次提出VM这一概念,但仍未被广泛认可。
直到Neuhauser在2011年首次将VM作为独立疾病体,自此得到广泛接受。
2012年,Barany学会和IHS共同制定了VM概念及其诊断标准,后被2013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试行版(ICHD—Ⅲβ)、2018年ICHD-Ⅲ所采用。
来自德国的Brandt等人对23915例头晕病因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VM占到了头晕病因的第四位(11.8%)。
戚晓昆教授2012年的研究显示,VM占有眩晕主诉患者病因的第三位(8.4%)。
VM是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VM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之后,导致复发性眩晕的第2大常见病因。
目前VM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假说:皮质扩布抑制、神经递质异常、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离子通道缺陷、中枢信号整合异常及遗传基因异常等。
前庭性偏头痛怎么治疗呢?
前庭性偏头痛怎么治疗呢?在日常生活中,偏头痛的症状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过度用脑之后,或者晚上没有睡好觉的情况下,或者长期疲劳,都容易出现偏头痛,偏头痛是非常复杂的,也有不同的分类,其中一种叫前庭性偏头痛,这种疼痛具有明显的症状,下面介绍一些有效治疗措施。
★第一、前庭性偏头痛,试试中医治疗1.多用祛风药和引经药。
因头居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而治疗头痛多用祛风之药如川芎、白芷、柴胡、全虫、蜈蚣等。
同时还多用引经药,比如太阳经常用川芎、羌活,少阳经常用柴胡、黄芩,阳明经常用白芷、葛根,太阴经常用苍术,少阴经常用细辛、独活,厥阴经常用吴茱萸、藁本。
2.因人而异。
瘦人多火注意防治其热,肥人多湿防治其痰,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
3.分期论治。
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寒、热、湿),缓解期调理气血,若反复缠绵,还可添加全虫、蜈蚣、僵蚕、地龙、琥珀、穿山甲、羚羊角、麝香等祛痰活血化瘀的虫蚁类药物治疗。
★第二、前庭性偏头痛的诱发因素众多。
大部分前庭性偏头痛严重头晕症状持续两三天就会逐渐缓解,但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可能会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对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久、复发频繁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则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王新志教授认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痛苦异常,临床并不少见,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鉴别诊断,辨证施治。
★第三、前庭性偏头痛的认识前庭性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引起患者反复发作眩晕的疾病之一。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偏头痛的人群中眩晕的发生率较无偏头痛的人群高。
2012年国际头痛学会的偏头痛学组和Bara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学组将偏头痛与眩晕之间的交集统一定性,命名为前庭性偏头痛,并制定了相关的诊断指南。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治进展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治进展前庭性偏头痛( vestibular migraine,VM)是指反复发生的前庭症状伴偏头痛性头痛或存在偏头痛其他症状的疾病。
2012 年国际头痛协会和巴拉尼协会发布了共识性VM 诊断标准,并在2018 年出版的正式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eases 3rd edition,ICHD-Ⅲ) 中继续保留。
VM 在人群中的总患病率为1% ~3%, 在偏头痛患者中的患病率为10. 3% ~ 21. 0% ,是眩晕门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之一。
但由于临床医师对VM 的认识不足,导致本病诊断正确率不高,有资料显示,首诊时仅有约2%的患者被疑诊本病,最终也仅有约20%的患者被确诊。
一、V M 的发病机制VM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与离子通道缺陷、皮层扩布性抑制、炎症及遗传易感性有关。
VM 患者脑内离子通道功能缺陷可能是发作性的,在触发因素刺激下发生异常,使细胞外钾升高。
环绕软脑膜动脉的三叉神经末梢因钾离子浓度升高发生去极化,导致神经递质如P 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 释放,从而使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进一步刺激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痛觉感受器。
此外,三叉神经纤维随小脑前下动脉分支到达内耳,在化学因素和电刺激下兴奋,使内耳血流量及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血浆蛋白渗出到内耳,引起眩晕。
VM 与遗传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40 个与偏头痛显著相关的基因。
近期有学者发现,VM 的发病与5-羟色胺6 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6 receptor, 5-HT6R)基因有关。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可与CGRP 等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发挥不同的痛觉调制作用。
前庭性偏头痛
你知道有一种晕是头痛引起的么大家知道三分之二的眩晕是因耳朵引起的,其实还有一种头晕是头痛引起的,发病率并不低特别是女性发病率高,这个疾病又称前庭性偏头痛,就像一个变色龙,患者通过影像学及血液的检查往往无法发现异常,该病是一种反复性,发作性疾病,眩晕和头晕是最常见表现,发病时或发病前或发病后具有偏头痛或者家族中有偏头痛病史,有的患者虽然没有偏头痛症状,但是会有畏光、畏声、气味过敏及运动不耐受的表现。
牵和痛之间的关系5几年玫几十年后曾经的痛.................................. > 豪又晕又< ----------------------迫问病史—、症状1.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从而影响甚至不能坚持日常活动。
2.持续超过数分钟至数天的的眩晕或头晕。
3.平衡问题,有的人表示眩晕之后伴有走路不稳。
4.对运动极康敏感,头动时头晕加重;对声青敏感,就想自己静静;对光特别敏感, 总想在暗室独处;对气味敏感r有人表示晕车,一闻到汽油味就受不了。
5.有些患者可能并没有偏头痛的症状或者年轻时有头痛到成年后头痛消失,开始反反复复头晕。
6、有的病人头晕时可能伴有耳鸣或者听力轻度下降。
二、诱发因素1、情绪变化和波动,如:焦虑、抑郁、紧张、烦躁、生气等2、内分泌激素水平波动,如:月经前后、更年期等3、不良的睡眠行为及睡眠质呈差等4、精神及体力方面过度疲劳5、压力过大6、饮食和生活规律的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三、预防和治疗为了防止偏头痛性眩呈的发作应注意:1.生活规律,注倉劳逸结合,勿熬夜,少接触强光强声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的强光刺激均会加大发作频率,避免精神刺激、过度紧张。
2.对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很多诱发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因素都需要尽呈避免,如酒精、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拒绝巧克力、乳制品;避免坚果、干酪胺、肉类食物等。
合理的药物治疗前庭性偏头痛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治疗。
全天麻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全天麻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陈丹【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全天麻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口服氟桂利嗪联合全天麻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疼痛视觉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患者眩晕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DHI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天麻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氟桂利嗪,安全性高.【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21【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前庭性偏头痛;氟桂利嗪;全天麻胶囊【作者】陈丹【作者单位】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盘锦 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3前庭性偏头痛又称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头痛,并伴有前庭症状,如发作性眩晕、呕吐恶心、眼震、倾倒等[1],该病发作频繁而且具有突发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给予改善脑微循环、镇痛药物治疗,其中氟桂利嗪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偏头痛发作时应用效果较好,但治疗后容易复发[2]。
全天麻胶囊是中成药,具有平肝,息风,止痉之功效,可以用于偏头痛的治疗[3]。
本文观察了氟桂利嗪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盘锦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92例,均符合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①服用过钙通道阻滞剂、抗精神病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②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颅内肿瘤患者;③有血管瘤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头痛治疗和缓解方法:
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三叉神经阻滞剂和肌肉松弛剂等,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定制用药方案。
2. 减轻头痛进展:保持充分的休息、减少压力、避免食用会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避免刺激性气味(如香水等)。
3. 调整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少吃含有酪氨酸的食品(如奶类、起司、红酒等)。
4. 治疗共病症:一些偏头痛发作与其他病症有关,如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等,需要治疗相关疾病。
5. 特殊治疗:对于严重偏头痛患者可以采用神经阻断术或者治疗原发病(如颈椎病等)等方法。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当咨询医生的建议。
前庭性偏头痛
鉴别诊疗
TIA
高龄、血管病危险原因、症状突发、总旳发作病史 不到一年,血管影像有VA和BA近端血管病变证据
精神性
与情景有关、自主神经功能亢奋、 劫难性思维以及退缩行为
MD
波动性或连续性听力下降 特征性旳听力图
BPPV
眼震相应于某单二分之一规管 发作前更长,频率更稀疏
很可能VM 良性复发性眩晕
VP
连续数秒钟,每日屡次 卡马西平有效
非特 异性 头晕
IHS B' ar‘any
前庭性 偏头痛
VM诊疗旳过程
2.1999年 Neuhauser 偏头痛性眩晕
中度以上发作性前庭症状(旋转性眩晕、其他本身 或物体运动幻觉、位置性眩晕、不能耐受头部运动)
3.2023年 Olesen J分析眩晕和偏头痛旳 有关性 从经典旳前庭性眩晕到非特异性头晕( 头重脚轻、运动敏感旳头晕、头旳运动 不4.2耐02受3)年 由国际头痛协会(IHS)偏头 痛分类学组和B' ar’any学会前庭疾病分 类学组共同制定旳前庭性偏头痛旳诊疗 原则。
(二)临床体现:
平衡失调、眩晕、眼球震颤等。
1、眩晕: 为感觉周围物体或本身在旋转旳自我感觉,
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不能起床,轻者仅有摇晃感 或不稳感。
前庭周围性(内耳 前
庭神经)病变—— 美尼尔病
前庭中枢性(前庭核及
其中枢连络径路)病 变——
脑桥梗死、肿瘤
眩晕
较重(旋转性)
较轻(摇晃感、稳感)
• 连续时 间
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 前庭克制剂:抗组胺制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抗胆 碱能制剂(东莨菪碱等)
➢ 苯二氮卓类(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 ➢ 止吐剂(胃复安、氯丙嗪等)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开展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有效率和3个月内头晕发作情况(头晕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P<0.05;治疗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头晕状况改善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庭性偏头痛;盐酸氟桂利嗪;前庭康复;治疗有效率前庭性偏头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晰,但临床研究发现,前庭性偏头痛的发作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的传导、三叉神经血管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另外情绪易激动、生气、焦虑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易诱发前庭性偏头痛[1]。
药物是常用的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手段,临床研究发现采取前庭康复训练的方法也可对患者的症状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部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开展此次研究,发现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开展研究,患者均符合Bárány协会制定的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及《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诊断标准,且患者近两个月平均每月发作≥2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课件
2. 很可能旳前庭性偏头痛
⑴至少5次中重度旳前庭症状发作,连续 5min~72h; ⑵ 前庭性偏头痛旳诊疗条件 ⑵ 和⑶中仅 符合一项(偏头痛病史或发作时 旳偏头痛 样症状); ⑶ 难以用其他前庭和 ICHD疾患解释。
六、鉴别诊疗
1.基底型偏头痛(即ICHD-3中旳脑干先 兆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和前庭性偏头痛 都有眩晕/和头痛表 现,轻易混同。但 基底型偏头痛有其严格旳诊疗标 准:① 眩晕发作仅为先兆,出目前头痛发作 前 5~60min内,②必须伴有至少两个源自 于脑干旳 先兆症状(涉及眩晕、耳鸣、 听力下降、共济失 调、构音障碍、视觉 异常、复视、感觉异常等)。
(二) 预防性治疗:
①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20240mg/d),美托 洛尔(50-200mg/d); ②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氟桂利嗪 5-10mg/ 晚);③抗癫痫药物:丙戊酸 至少600mg/d, 托吡酯(25-100mg/d,对慢性偏头痛有效) 等; ④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10-150mg/d。
九、小结
前庭性偏头痛 鉴别诊疗:
1. 基底型偏头痛 2. BPPV 3. 梅尼埃病 4. 后循环缺血 5. 前庭阵发症 6. 精神性头晕
谢谢!
(一)急性期治疗:
1. 抗组胺药:异丙嗪(非那根)使用方 法:25mg,2-3/d。急性眩晕能够肌肉注 射。 2. 安定药:地西泮2.5-5mg,3/d ; 阿普唑仑0.25- 0.5mg,3/d 3. 钙通道阻 滞剂:氟桂利嗪:一般5mg,必要时 10mg,每晚一次。桂利嗪,25mg,3/d。 尼莫地平 使用方法:20mg,3/d。
。
九、小结
前庭性偏头痛 诊疗原则: 1. 至少5次中重度旳前庭症状 发作,连续5min~72h;2. 既往或目前存在 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符合ICHD诊疗原则) 3.50%前庭症状发作时伴有至少一项偏头痛 性症状:①头痛,至少有下列两项特点:单 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 日常体力活动 加重头痛; ②畏光、畏声;③视觉先兆; 4. 难以用其他前庭和ICHD疾患解释
前庭性偏头痛课件
眩晕
平衡障碍
前庭性偏头痛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表现 为视物旋转、平衡障碍和站立不稳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平衡障碍,表现为步态不 稳、容易跌倒等症状。
耳鸣和听力下降ຫໍສະໝຸດ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的症 状,可能与内耳功能异常有关。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头痛、视 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其他相关症状。
03 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
个体化治疗
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应尽早使用药 物治疗,如麦角胺、曲坦类药物等, 以快速缓解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预防性治疗
对于频繁发作的偏头痛,可考虑使用 预防性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抗癫 痫药等,以降低偏头痛的频率和严重 程度。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的患者,可采用心 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 疗法、放松训练等。
物理治疗
如按摩、针灸、电刺激等 物理治疗方法,可缓解偏 头痛的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压力过大等 诱发因素,有助于预防偏 头痛的发作。
康复与预后
康复训练
前庭性偏头痛具有发作性、反复 性和自限性的特点,通常在数分 钟至数小时内自行缓解。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前庭性偏头痛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环境和心理等 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前庭性偏头痛的病理机制可能与大脑 神经递质失衡、前庭神经元功能异常 以及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有关。
临床表现与症状
辅助检查与设备
前庭性偏头痛2018
1 前庭性偏头痛
A 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到72小时; B 既往或目前存在符合ICHD诊断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C
50%的前庭发作时伴有至少1项偏头痛性症状:①头痛,至少有下
列2项特点:单侧、波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
;②畏光及畏声;③视觉先兆;
D 难以用其他前庭或ICHD疾患更好地解释。
Behavioural Neurology Volume 2016, Article ID 1801845
Cephalagia, 2015, 36:454
前瞻性多中心登记,神经科头痛中心首次就诊患者
2015,6:1
缺血:内耳,脑干 CSD:不支持 TVS:支配内耳、脑干核团 遗传:多基因可能大
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眩晕症状,家长在发作期观察到的不稳可解
前庭偏头痛的流行病学
• 不同诊断标准和不同研究人群导致不同结果 • VM患病率为4.3-29.3%,很可能VM患病率为4-5.7% • VM患者占诊所患者的构成比: 耳科4.2-29.2%;头晕625%;头痛9-12% • 社区研究:40-54岁女性中,1年发生率为5% • 普通人群:欧洲人群终身患病率是1%,为梅尼埃病的 5倍 • 漏诊率极高:队列研究中,转诊医生的诊断率1.8%, 而三级医院眩晕中心的诊断率为20%
VM的预防性治疗证据
最大样本量回顾性总结(100 例,按照指南推荐选择药 物),显示频率、程度和持 续时间均减少。而仅生活方 式改变者有发作程度减轻。 1项RCT,48例VM患者,氟 桂利嗪比常规处理(前庭锻 炼、倍他司汀)能明显减少 发作和程度
1项RCT比较文拉法辛和普萘 洛尔于64例VM患者,显示疗 效相当 PROVE-MIG试验正在开展
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知识
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知识前庭性偏头痛,又称为偏头痛性眩晕、偏头痛等位征、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
大约有1%的人患有前庭性偏头痛,占头晕门诊的10%,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被漏诊误诊,很多医生对这一类疾病认识不足。
流行病学:头痛和眩晕之间的关联,最早希腊医生卡帕多西亚在公元前131年描述过,但仅在19世纪才对偏头痛引起的眩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而在最近的25年对其研究飞速发展。
大约1%的人患有前庭性偏头痛,在40到50岁的妇女发病率大约是5%,在头晕门诊中占10%,这个病在临床上是普遍存在的,但没有得到重视,临床上有误诊和漏诊。
平均的发病年龄是在40岁也有报道,最晚的年纪是在72岁发病,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5:1,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孤立的发作性眩晕,头晕取代年轻时的偏头痛,又叫偏头痛等位症。
30%的患者从没有头晕及头痛两种情况同时发生。
前庭性偏头痛是引起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
发作时可伴有先兆,如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恐声、畏光、偏侧头痛等,这对诊断极其重要。
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小时,甚至数天,眩晕发作的频率很不规则,有可能为数天至数年发作1次,频度的变化与偏头痛的诱因有关。
引起偏头痛的诱因主要有压力过大、体力过劳、食品或饮料、强大的感觉系统刺激、情绪波动、睡眠不足。
70%的患者是偏头痛先于前庭性偏头痛,52%的患者头痛及头晕间隔时间要超过5年,26%的患者要超过甚至于10年。
85%的患者在偏头痛后12个月内。
多数患者伴有焦虑和抑郁,年轻时的头痛症状,年老时被头晕所取代。
有些妇女可能在每次月经来潮前发作1次前庭性偏头痛。
发病机制不清楚,累及各级前庭系统。
诊断标准:A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到72小时。
B既往有偏头痛病史;经常发生在典型的偏头痛数年后。
50%的前庭发作时伴有至少一项偏头痛的症状:1、头痛:单侧、波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2、畏光及畏声。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妊娠期顽固性前庭性偏头痛验案
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җ基金项目:佛山市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1920001000713)第一作者:张碧茹,E -m a i l :23320323@q q.c o m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妊娠期顽固性前庭性偏头痛验案җ林秋虹(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佛山528300)ʌ摘要ɔ 前庭性偏头痛是常见的发作性眩晕伴偏头痛的疾病,患者发病时常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㊂中医认为,该病病位在脑,与肝㊁脾㊁肾相关,病机可划分为虚实两大类,多采用中药方剂㊁耳穴贴压㊁针刺等治疗㊂该文介绍基于健脾祛湿㊁化痰止晕的原则,应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妊娠期顽固性前庭性偏头痛医案1则㊂ʌ关键词ɔ 前庭性偏头痛;眩晕;针刺;痰湿证中图分类号:R 249 文献标识码:B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630前庭性偏头痛(v e s t i b u l a rm i gr a i n e ,VM )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眩晕伴偏头痛的疾病,多发于中年女性[1]㊂目前尚缺乏治疗VM 的指南,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法㊂在用药方面,临床医师主要参考偏头痛的治疗,并结合个人经验选择药物,VM 急性期多选用止痛㊁抗眩晕㊁止吐等药物,VM 发作症状严重时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抑制三叉神经血管炎症[2]㊂中医认为,本病属 眩晕 范畴,病位在脑,与肝㊁脾㊁肾相关㊂本文介绍采用针药并举的方法治疗妊娠期顽固性前庭性偏头痛医案1则,现简述如下㊂1 验案举隅患者,32岁,孕15周,2022年8月20日初诊㊂主诉:反复眩晕6年,加重伴左耳耳鸣1个月㊂患者6年前开始出现反复眩晕,发作时有天旋地转感,偶有视物飘浮感,每次持续20m i n 至3h ,每年发作2~3次,偶伴有耳鸣,耳鸣多为低沉隆隆样,偶为蜂鸣样,自觉眩晕发作时耳鸣稍加重或变调,无明显听力下降,发作严重时伴恶心㊁呕吐,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式,伴胃肠不适感,曾到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梅尼埃病待排除㊂患者1个月前再发眩晕,发作时有天旋地转感,感房屋翻转,以致不敢睁眼,近1个月每周发作2~3次,左耳伴持续性蜂鸣样耳鸣,影响睡眠㊂患者起病以来左耳听力无明显下降,无耳部刺痛㊁灼热㊁流脓,无鼻塞㊁流涕㊁四肢抽搐㊁口角 斜㊁吞咽困难㊁言语含糊㊁发热㊁畏寒㊁咳嗽㊁气促等㊂患者既往有反复偏头痛发作史,为右侧搏动样头痛,行经期前后易发作,偶伴畏光㊁畏声,年幼时有 晕车 史,否认糖尿病㊁心脏病㊁肝病㊁肾病等病史,否认药物㊁食物过敏史㊂查体:神清,体温36.8ħ,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双侧瞳孔等圆等大㊁对光反射灵敏,眼动检查可见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正常㊂心脏听诊:心率82次/分,心律齐,未闻及心尖及各瓣膜区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㊂腹部触诊:腹部稍膨隆,未见蠕动波,全腹软,无压痛㊁反跳痛,肋下未触及肝脾,墨菲征(-)㊂四肢及脊柱检查:四肢㊁脊柱无畸形㊁无压痛,关节活动自如,未见僵硬㊁红肿,双下肢未查及凹陷性水肿㊂神经系统检查:痛觉㊁触觉㊁温度觉㊁位置觉正常㊂运动检查:四肢活动正常,无肌肉紧张,未见肌肉萎缩,未见共济运动,步态正常㊂神经反射检查:肱二头肌反射㊁跟膝腱反射正常㊂肌力及肌张力检查:四肢肌力㊁肌张力正常㊂共济运动检查: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㊂步态及姿势检查:姿势及步态正常㊂反射检查: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腹壁反射对称㊂自主神经系统检查:皮肤划痕试验(-),皮温正常㊂专科查体:双侧耳郭无畸形㊁增厚㊁红肿㊁牵拉痛,耳屏无压痛,外耳道无充血,双侧鼓膜标志清晰㊁完整,未见充血㊁内陷及新生物,双侧乳突无压痛;自发性眼震(-),凝视试验可疑阳性,甩头试验(-);转颈试验(-),步态正常,原地踏步试验向右侧倾倒,闭目直立试验(-);脑膜刺激征(-),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㊂纯音测听检查:左侧轻度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右侧听力基本正常㊂眼震电图示:D i x -h a l l p i k e 变位眼震试验(-),滚转试验(-)㊂双温试验示:双侧前庭功能基本对称㊁正常㊂耳蜗电图示:右耳总和电位/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S P /A P )<0.3,测试正常;0.3<左耳S P /A P <0.4,测试基本正常㊂刻诊:头晕,有天旋地转感,耳鸣,恶心,呕吐,口苦,胃纳欠佳,舌红,苔白,脉滑数㊂西医诊断:前庭性偏头痛㊂中医诊断:眩晕,痰湿证㊂治则:健脾祛湿,化痰止晕㊂①针刺治疗㊂取穴:69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百会㊁翳风(左侧)㊁内关(双侧)㊂操作方法:嘱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医者用75%酒精棉球消毒针具和所取穴位,常规针刺百会及内关,于翳风向茎突方向针刺33.33m m ,针抵骨面,留针30m i n ㊂每日1次,治疗3次㊂②中药治疗㊂处方:北柴胡10g ,黄芩片10g ,紫苏叶10g ,白术10g ,枇杷叶10g,生姜3g ,大枣15g ,陈皮3g ,甘草片6g ㊂3剂,水煎服㊂治疗效果:患者诉每次针刺㊁中药治疗后,眩晕㊁耳鸣症状均有所减轻,3次治疗后诸症基本缓解㊂随访2个月,无再发眩晕㊁耳鸣㊂按语:初诊时,患者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口苦,胃纳欠佳㊂查体见舌红,苔白,脉滑数㊂四诊合参,本眩晕患者属痰湿证㊂脾主运化水谷,为生痰之源,水液停滞体内,化湿成痰,清阳不升,闭阻清窍,引起眩晕㊁耳鸣;痰浊中阻,阻碍气机,则恶心㊁呕吐㊂百会位于颠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㊁止眩晕;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可疏调头部气机;内关健脾和中㊁调畅气机㊂柴胡疏肝行气,黄芩安胎止呕,陈皮㊁白术㊁紫苏叶㊁枇杷叶健脾利湿,甘草㊁生姜㊁大枣健脾和胃㊂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㊁化痰止晕之功㊂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祛邪不伤正,达到治病求本之效㊂2 讨论VM 急性发作期,患者对视觉刺激的感受会显著增强,出现明显的眩晕和不适感,若此类症状频繁且顽固发作,则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㊂VM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VM 发病机制与偏头痛类似,主要包括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及致敏学说㊁皮层传播抑制学说㊁多感觉整合障碍学说㊁内听动脉缺血学说和神经递质异常学说[3]㊂此外,目前尚缺乏治疗VM 的指南,临床多采用调整饮食结构㊁改善生活方式㊁药物㊁前庭康复疗法等综合治疗方式㊂对于VM 急性期患者,因其发作频繁㊁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应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包括止痛药物(如塞来昔布㊁加巴喷丁等)㊁止晕药物(如苯海拉明㊁地芬尼多等)㊁止呕药物㊂对于VM 间歇期的患者,治疗以健康教育为主[2-4]㊂对于眩晕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有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的记载,指出眩晕与肝密切相关;汉㊃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后世 无痰不作眩 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明㊃张介宾指出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㊂现代中医医家张有民主任医师认为,眩晕的病机虽然复杂,但不外乎风㊁痰㊁虚㊁瘀等,临床多为本虚标实㊁虚实夹杂之证[5]㊂笔者团队前期研究证实了采用针药并举治疗眩晕,疗效卓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㊂针刺主穴取晕听区㊁平衡区㊁风池㊁百会㊁悬钟,实证配太冲㊁内关㊁丰隆,虚证配足三里㊁太溪㊂中医认为,耳聋㊁耳鸣与人体经络㊁脏腑密切相关,任何经络㊁脏腑受损,均可以对听力产生不良影响㊂针灸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耳聋㊁耳鸣等方面疗效明确㊂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对治疗耳聋㊁耳鸣有效的腧穴㊂如‘小品方“中指出艾灸听会治疗耳聋㊁耳鸣,‘针灸大成“中指出治疗耳聋取听宫㊁听会㊁翳风[6-7]㊂3 小结眩晕病位在脑,与肝㊁脾㊁肾相关,病机可划分为虚实两大类,治疗实证以平肝潜阳㊁化痰定眩为原则,治疗虚证以益气养血㊁填精定眩为原则,通过辨证后实施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眩晕症状㊂笔者团队多采用短期常规针刺治疗方法,留针30m i n ,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㊂该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㊁刺激性小㊁安全性高㊁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部分患者治疗后能迅速改善头晕症状㊂对于妊娠期顽固性V M 患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应用㊂参考文献[1]余力生,司峰志,马鑫,等.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2):925-927.[2]巩丽娜,于栋祯,殷善开.前庭性偏头痛研究进展[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15):1143-1147.[3]王凯,毛真真,姜树军.前庭性偏头痛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北京医学,2022,44(8):732-735.[4]刘真,闫占峰,矫璐璐,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中西医研究现状[J ].现代中医临床,2017,24(1):45-47.[5]高兵兵,唐智.张有民主任针药并举治疗耳石症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4):77-79.[6]司亚研.耳鸣耳聋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7]周晨,安冬,郑君.‘针灸大成“耳鼻喉病治疗规律浅析[J ].四川中医,2017,35(7):31-34.(收稿日期:2022-11-05)[编辑:郝利珍张思思]79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
临床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积水性内耳病等常见眩晕治疗要点
临床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积水性内耳病等常见眩晕治疗要点眩晕是神经科医生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积水性内耳病、前庭神经炎、持续姿势-感知性头晕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疾病。
前庭性偏头痛(VM)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或头痛为症候的一种疾病。
患者易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等。
据统计,人群中VM 整体患病率高达1%,是导致头晕/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误诊率最高可达80%。
治疗建议:➤急性发作期治疗: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眩晕、呕吐等前庭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包括选用曲坦类药物和前庭抑制剂,可酌情给予镇静剂。
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等均具有改善患者急性期症状的作用。
➤预防性药物治疗:发作频繁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预防用药,应根据共病情况、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选择。
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
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托吡酯。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
抗焦虑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如改变生活方式、记录眩晕日记、避免诱因、规律作息等。
➤前庭康复治疗(VRT):VRT 是针对前庭功能受损的患者采取的一种物理训练方法,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减轻眩晕症状。
前庭康复方案应个体化,练习方法包括凝视稳定练习,改善平衡、步态和耐力的练习等。
良性复发性眩晕(BRV)BRV 是对一组临床症状的描述,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天不等,不伴神经系统及耳蜗异常,可伴有偏头痛症状,眩晕发作期间可检测到眼震,发作频率变异大,可为每天一次至数年一次不等,女性多见,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的诊断标准。
治疗建议:目前关于BRV 的研究主要为队列观察和随访,几乎没有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亦没有关于其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与评价研究。
患者急性发作期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可自发缓解,一般以止晕、止吐等对症治疗为主, 若反复发作预防同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性偏头痛治疗药物选择
前庭性偏头痛治疗药物选择吴百华,施苗综述,董铭,冯加纯审校摘要: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一种伴有头痛的发作性眩晕,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V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及梅尼埃病(MD)等外周眩晕疾病有相似或重叠表现,其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特殊表现。
因此,没有客观诊断金标准,需进行排他性分析。
目前因为VM的治疗缺少高等级证据级别的研究,以往的综述可能由于研究质量差和显著异质性而存在严重偏倚的风险。
尽管VM治疗的总体证据基础质量较差,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以临床实用性为导向,对VM的各种治疗方案证据进行系统评估,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疗建议,希望对临床医生治疗VM患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前庭性偏头痛;急性期治疗;预防性治疗中图分类号:R764.3;R747.2 文献标识码:ADrug sel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estibular migraine WU Baihua,SHI Miao,DONG Ming,et al.(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nd Center of Neuroscience, 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China)Abstract:Vestibular migraine (VM) is a type of paroxysmal vertigo with headaches. The condition is very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but its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VM vary greatly and are similar to or overlap with peripheral vertigo diseases such as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and Meniere's disease (MD), and the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VM usually have no special findings. Therefore, there is no objectiv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and exclusive diagnoses are required. Due to the lack of high-level evidence-based studies on the treatment of VM, previous reviews may have been at serious risk of bias due to poor study quality and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Despite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overall evidence base for VM treatment, we have systematically performed a clinical practicability-oriented evaluation in this review on the evidence for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for VM. At the same time, we make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is evaluation, hoping to help clinician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VM.Key words:Vestibular migraine;Acute phase treatment;Preventive treatment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一种越来越多被认识到的疾病,可引起发作性眩晕,通常伴有头痛。
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分析刘燕平;夏荣梅;卢淑霞【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24(9)1【摘要】目的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商河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42例由耳内前庭功能障碍引发的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助前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和眩晕残障程度。
结果观察组偏头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平均发作(3.14±0.28)次,每次持续(4.08±0.28)min,均小于对照组的(4.25±0.65)次和(5.62±0.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前两组眩晕残障(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庭康复辅助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促进脑活动恢复,降低其眩晕残障程度,改善患者情感及躯体功能,综合疗效优异。
【总页数】3页(P123-125)【作者】刘燕平;夏荣梅;卢淑霞【作者单位】商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7【相关文献】1.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2.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3.家族聚集型前庭性偏头痛与散发型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分析4.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5.丁苯酞联合氟桂利嗪与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作期间眼震电图特征表现、诱发疾病因素、疾病鉴别治疗及预防性用药
临床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前庭症状临床表现、发作期间眼震电图特征表现、诱发疾病因素、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及预防性用药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或/和头痛为症候的一种疾病。
患者常就诊于神经科、急诊、耳鼻咽喉科,易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庭周围性眩晕、梅尼埃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等。
前庭性偏头痛是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之后,引起反复发作性眩晕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在眩晕疾病谱中约占比10% 左右,而其诊断率却较低,易漏诊误诊。
偏头痛和眩晕同时发作才可诊断眩晕发作可以出现在偏头痛发作之前、之中或之后,部分病人甚至没有偏头痛发作。
首次眩晕发作通常出现于头痛发作后数年,此时病人头痛的程度与既往相比通常已呈明显减轻的趋势,眩晕替代偏头痛成为影响病人工作生活的主要因素。
VM 前庭症状临床表现VM 的前庭症状主要为发作性的自发性眩晕,包括内部眩晕及外部眩晕;其次为头动诱发或位置诱发性眩晕或不稳,为数不少的病人也可表现姿势性不稳,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视觉性眩晕或头晕,另有病人表现为头部活动诱发的头晕伴恶心。
尽管某次发作可能不一定同时出现 2 种以上形式的前庭症状,但在其整个病程中,VM 病人会经历上述几种不同形式的前庭症状,这与BPPV 或梅尼埃病等疾病显著不同,后者发作多为单一形式。
有耳聋眩晕一定不是 VMVM 有可能导致内耳血管痉挛或者炎症,引起内耳供血障碍或者内耳炎症,导致听力下降。
可表现为突聋,或者反复听力下降。
包括低频听力损害在内的轻度耳蜗损伤发生率为3%~12%,轻度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发生率为18%。
发作期间眼震电图特征表现在VM 发作期,病人可出现眼球震颤,此种眼震与前庭外周性异常、前庭中枢性异常,或者混合性异常的眼震没有显著性区别。
约70% 病人会发生病理性眼震,包括自发性眼震和位置性眼震,其中位置性眼震的发生率为40%,扫视性跟踪异常率为20%。
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岳昊阳;李宝玲;李涛;武飒;卫治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24(33)4
【摘要】本研究就针灸干预前庭性偏头痛疾病近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目前针灸治疗方式多样,主要包括常规针刺、特色针法、电针、火针、温针灸和联合疗法等;选穴多为头部穴位、少阳经穴位、晕听区和经外奇穴。
整体来说,各种针灸方法在治疗该病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相对于单纯的西药干预更有优势,尤其在改善患者精神心理问题方面作用明显。
【总页数】4页(P742-745)
【作者】岳昊阳;李宝玲;李涛;武飒;卫治
【作者单位】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7.2
【相关文献】
1.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2.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前庭性偏头痛34例临床观察
3.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4.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45例临床观察
5.疏肝解郁法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共病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