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合集下载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 焉、奚 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C)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童子何知? C、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判断句)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何陋之有? ②唯利是图。
规律三: 用 “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 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 “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 意义。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的宾语前置的句子:(
B )
A 、唯命是从。 B 、不孝,何以别乎? C 、唯才是举。 D 、姜氏何厌之有?
1、下列句子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C) A、而辙也未之见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
注意:
• 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如果宾语不是代 词,即便是否定句,也不是宾语前置句; • 如: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有时是否定句,宾语也是代词,但这个句子 也不一定是宾语前置句如: • 如:人非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宾语前置 谓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谓语前置
文言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的概念:
•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 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 (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 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 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相对于 现代汉语而言,我们把这种句子 叫做宾语前置句。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谓(动) ── 介词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

浅析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摘要: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和使用的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重要句式,所谓宾语前置是指宾语不在原本应处于谓语之后的位置上, 而置于谓语之前, 学好它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言句意。

本文就从否定句宾语前置、疑问句宾语前置、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等几种情况对宾语前置进行分析关键词:宾语前置;分析;辨析方法;汉语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谓语前, 宾语在动词后, 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

但是, 在文言文中常常出现宾语在动词之前的句式,这种句式被称为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语序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宾语前置, 即宾语不在原本应处于谓语之后的位置上, 而置于谓语之前, 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序形式, 与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后的句式结构相比,二者在语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三种类型:否定句宾语前置、疑问句宾语前置、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 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如:(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之”是代词作宾语,应放在动词“有”的后边,译为“这样却不能称王的,没有这样的情况” 。

这个句子是否定句,“之”在这里做代词讲,所以将宾语“之” 置于动词“有”的前面。

“未之有”就是“未有之”。

( 2)古之人不余欺也。

——《游褒禅山记》“余”是代词作宾语,应放在动词“欺”的后边,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因为这是个否定句,“余”是代词作宾语,符合宾语前置的条件,所以将宾语“余”置于动词“欺”的前面。

“不余欺”就是“不欺余”由上面两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辨别这类宾语前置句,一般要看在否定句中有无否定词,并且代词是否作动词的宾语二、疑问句宾语前置疑问句宾语前置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代词的宾语前置,一类是介词的宾语前置。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宾语前置句 (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宾语前置句 (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笔记区】宾语前置句类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曷、焉、谁、胡、恶、安、奚”等。

格式:主语十疑问代词宾语十谓语动词+✖✖✖例句:1.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 问女何所思?3.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未、无、莫、毋、非、弗、勿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格式:主语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非、弗】十代词宾语【余、吾、尔、自、之、是】十谓语动词例句:1. 秦人不暇自哀2. 然不自意先入关而破秦3. 恐年岁之不吾与【3】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格式:(主语)十宾语十之(是)十谓语动词例句:1. 唯弈秋之为听。

2. 唯马首是瞻。

3. 唯利是图。

【4】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例句:1. 微斯人,吾谁与归?2. 何以战?3.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句:1. 亚父南向坐。

2.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例题一】1.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的宾语前置的句子()A. “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姜氏何厌之有2. 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A. 不然,籍何以至此?B.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奚以知其然也?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例题二】1.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不然,籍何以至此。

2. 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 陈利兵而谁何。

B. 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文言文特殊句式思维导图

文言文特殊句式思维导图

文言文特殊句式思维导图I.倒装句1.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客何为者?●吾谁与归3)“是”“之”为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命是从/唯利是图2.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2)“…者”为标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3)“…之…”为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词+数量词。

●闻道百●铸以为金人十二3.状语后置1)“以”●申之以孝悌之义。

2)“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乎”●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4.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渺渺兮予怀II.省略句1.主语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2.谓语省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宾语省略●屠惧,投(之)以骨。

4.介词省略●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III.判断句1.……者,……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者也。

例如:●莲,花之君子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者,……●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4.……,……也●鱼,我所欲也5.“非,为,乃,则”等词语表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无标志判断句。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最常见的特殊句式。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为强调宾语,加重语气,借助助词“之”或“是”使宾语提前,有时构成“唯(惟)……之……”或“唯(惟)……是……”的形式。

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类型。

另外,还有几种形式的宾语前置,在一般的古汉语书籍中讲解不多,但在古文阅读中又经常遇到,这里略作说明:(一)介宾前置。

宾语并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便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1.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项羽本记》)3.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是以”即“因此”,“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竖子不足与谋”即“不足与竖子谋”。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

现在使用的成语“夜以继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一言以蔽之”就属于这种形式。

(二)并不出现前置的标志词,但为了强调宾语,而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

如: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2.老夫其国家不能恤。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3.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论贵粟疏》)(1)句中,“死”、“卮酒”分别作“避”、“辞”的宾语;(2)句中“国家”作“恤”的宾语;(3)句中,“四方”作“择”的宾语。

为达到强调宾语的目的,而提前到动词宾语之前。

(三)一则为了强调,二则为变长句为短句,以加强句子的灵活性和表现力,而把宾语提前,并独立出来。

如:1.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2.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3.夫羊,一童子可制之。

(《中山狼传》)58 这种形式,把宾语提前后常用代词“之”代指。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看,提前了的宾语,又可作全句的主语,即“反宾为主”。

(四)有时因为平仄或压韵的需要,而把宾语提前。

如: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加重语气,强调宾语,虽不是否定句 或疑问句,也可以置于动词前,但它需要靠“之”、“是”的 帮助,夹在置前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如:句读之不知,惑 之不解。(《师说》)其句式格式是:宾语+之(是)+动词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置于动词谓语之前。
• 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 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 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其句式格式是:
• a.主语+宾语〔何、谁、胡、安、曷、焉、奚〕+动词
• 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疑问句宾语前置,只需具备一 个条件:宾语是疑问代词,就一定置于动词前。
• 同样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一般也置于介词之前。如:何 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其句式格式是:
• b.主语+宾语〔何、谁、胡、奚、曷〕+介词+动词
• 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这种宾语前置,仍只需具备一 个条件: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置于介词前。
• ③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 在古代汉语中,也有陈述句宾语前置的现象,而且只是介 词的宾语,但较少见。如: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宾 语“全石”被提到介词“以”的前面。其句式格式是:宾语+介 词(以)+动词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
在古汉语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 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以示强调。常见的主要有 如下四种。 •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 所谓否定句,就是指句中含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
否、毋”,或者含有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是无主代词 “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在文言文中,如果是否定句,宾 语又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就置于动词谓语之前。如:臣未之 闻也。/未之有也。/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其句 式格式是: • 主语+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语〔余、吾、 尔、自、之、是〕+动词 • 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 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有否 定副词或否定动词,或表示否定的无主代词“莫”。二者缺一 不可。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课文宾语前置句整理:必修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劝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必修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六国论》必修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离骚》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五人墓碑记》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必修四: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秋声赋》必修五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报任安书》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书》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2。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四)、主谓倒装(强调谓语)
(1)甚矣,汝之不惠! (2)快哉此风!(《风赋》)
二、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 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 安石《游褒禅山记》)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对象
3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受……于)
4、而君幸于赵王。 ……于……。
5、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6、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为……所…… (或……为所……)
……为……
7、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无标志
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被……
四、省略句
①永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②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⑦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⑧今以钟罄置水中。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二)、状语后置
例: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 不负戴于道路也。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虽董之后置 以“之”或“者”作标志。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4.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 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 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 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④忌不自信。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⑥古之人不余欺也!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夫晋,何厌之有? “之”“是”做提前宾 ⑨唯命是从 语的标志 ⑩唯利是图
宾语前置
宾语:什么 介词:为了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 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 语前置。如: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成语:夜以继日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文以载道
动词宾语提前之A :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 语气。格式:宾语十之(是)十动词谓语 如: (1)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
否定词
+
代 词
+
谓动词
再如:忌不自信 秦人不暇自哀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两种特殊的宾语前置 1.“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受事者自己, 有指代作用,作前置的宾语。 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平时表客套的话里有: 敬请见恕 还望见谅 请莫见怪 望见教
2.“相”有时表示动作行为趋向一方,有指代 作用,用在动词之前,作前置的宾语,表示动作 行为的承受者。 例如:狼不敢前,耽耽相向。(《孔雀东南飞》)
师旷撞晋平公
太师撞了谁?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 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 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 ,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 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 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最常见的特殊句式。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为强调宾语,加重语气,借助助词“之”或“是”使宾语提前,有时构成“唯(惟)……之……”或“唯(惟)……是……”的形式。

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类型。

另外,还有几种形式的宾语前置,在一般的古汉语书籍中讲解不多,但在古文阅读中又经常遇到,这里略作说明:(一)介宾前置。

宾语并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便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1.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项羽本记》)3.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是以”即“因此”,“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竖子不足与谋”即“不足与竖子谋”。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

现在使用的成语“夜以继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一言以蔽之”就属于这种形式。

(二)并不出现前置的标志词,但为了强调宾语,而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

如: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2.老夫其国家不能恤。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3.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论贵粟疏》)(1)句中,“死”、“卮酒”分别作“避”、“辞”的宾语;(2)句中“国家”作“恤”的宾语;(3)句中,“四方”作“择”的宾语。

为达到强调宾语的目的,而提前到动词宾语之前。

(三)一则为了强调,二则为变长句为短句,以加强句子的灵活性和表现力,而把宾语提前,并独立出来。

如:1.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2.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3.夫羊,一童子可制之。

(《中山狼传》)58 这种形式,把宾语提前后常用代词“之”代指。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看,提前了的宾语,又可作全句的主语,即“反宾为主”。

(四)有时因为平仄或压韵的需要,而把宾语提前。

如: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3.介词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5.以“惟……是”“……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吾马首是瞻、无乃尔是过与二、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三、状语后置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1)介宾结构后置:“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时间作介宾结构,一般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得双石于潭上。

〈石钟山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2)动词+(之)+以字引起的介宾结构。

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3)动词+(宾语)+量词举所佩玉诀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4)动词+宾语+副词后秦击赵者再。

〈六国论〉四、定语后置最典型最完整的结构是“名词+之+定语+者”如:国人之读兹编者但很多情况下可以省去“之”或“者”或“之”“者”全省略。

(1)名词+者字结构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2)“之”后跟形容词,是定语后置。

文言文倒装句-宾语前置

文言文倒装句-宾语前置

文言文倒装句—宾语前置在文言文学习中,文言句式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在中高考中,文言文句式是必考项,尽管讲解的无数遍,但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会出现各种错误。

文言文句式,也叫特殊句式,在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和高中,主要分: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前三种句式相对简单,后一种倒装句比较难。

今天讲倒装句的宾语前置。

宾语,又称受词,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宾语前置可以理解为:前面的词受后面的词支配。

现代汉语里句子的主干是主谓宾,宾语应放在谓语后面。

如:他吃饭。

但是在文言中宾语却可以放于谓语动词之前。

“他吃饭”就变成了“他饭吃”。

宾语前置的判断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情况一: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举例:时不我待→时不待我,这是否定词/句,宾语“我”是第一人称代词,放在动词“待”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情况二: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举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这句话是否定句,动词“欺”前面有否定词“不”和代词(宾语)“余”,也就是说,这两个词都放在动词“欺”前面,其正确的翻译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古人没欺骗我啊。

)(举例: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句话也是否定句,动词“信”前面有否定词“不”和代词(宾语)“自”,这两个词都放在动词“信”前面,其正确的翻译语序是→“忌不信自”(邹忌不相信自己。

)情况三: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举例: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这是否定句。

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人”。

宾语“我”也是代词放在动词“顾”的前面,正确句序是“莫肯顾我”(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注意要点:关于“否定性无定代词”,我在这里简单介绍。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二)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二)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二)高中文言文句式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1宾语前置:疑问句中否定句中出现结构助词2定语后置:数量性定语后置修饰性定语后置“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3介词并语前置4介词宾语的位置,5谓语前置(1)宾语前置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例如,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臣实不才,又谁敢怨?④圣王有百,吾孰法焉?⑤“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冠?”曰:“冠素”⑥吾谁欺,欺天乎?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例如: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②臣未之闻也(未闻之)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无诈尔…)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莫欺之)△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②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①宋何罪之有?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③将虢是灭,何爱于虞?④我周之东迁,晋郑依焉⑤王贪而无信,唯蔡是感(感通憾怨恨)⑥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责备你)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1惟余马首是瞻(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2惟陈言之务去(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2)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1〉数量性定语后置①命子封帅车三百乘以伐京②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③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①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①太子宾客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②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3)介词宾语前置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①许子奚为不自织?(为什么?)②何以战?(凭什么?)③客胡为若此(为什么?)④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为何?)⑤学恶乎始?恶乎终?(从哪里?)〈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③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4)介宾语短语的位置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①何不试之以足?(用脚试试)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④兵数破于齐秦⑤名垂乎后世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5)谓语前置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①子耶,言伐莒者?②甚矣,汝之不惠!③美哉室!④大哉,其之为君也!⑤灼灼其华⑥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B.感叹句C.旧诗词押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摘要:一、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简介1.主谓倒装句2.宾语前置句3.定语后置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二、各种句式的详细解释1.主谓倒装句- 定义- 例子2.宾语前置句- 定义- 例子3.定语后置句- 定义- 例子4.介词结构后置句- 定义- 例子三、总结1.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的作用2.学习特殊句式的重要性正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其句式结构有别于现代汉语。

在文言文中,有四种特殊句式,分别是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特殊句式。

一、主谓倒装句主谓倒装句是指谓语动词放在主语之前,这种句式通常用于强调句子的主语。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也。

”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臣之壮,犹不如人也。

”二、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是指宾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这种句式通常用于强调宾语。

例如:“吾谁欺?”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吾欺谁?”三、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是指定语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后面,这种句式通常用于表示一种舒缓的语气。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利爪牙之蚓,强筋骨之蚓。

”四、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介词短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这种句式通常用于表示一种舒缓的语气。

例如:“不介马而驰之。

”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驰马而介之。

”总之,文言文的这四种特殊句式丰富了句子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完美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完美版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 ”,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 谓语的后面。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曷、安、恶、焉】 十动(?)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 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 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 ”,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 谓语的后面。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十介 十动(?)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⑥虽生,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4、(08年山东卷) “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 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译文: 我的弟弟,不像那些人的弟弟,况且他是 为了我死的,我活着干什么呢?于是就用 斧头砍了自己的脖子。


5、(07年山东卷)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译文: 钟会讨伐蜀国,路过和王戎告别,询问计 策将要出自哪里。(询问有何计策。)
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
B


A、城中皆不之觉。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翻译以下句子



3、(08年广东卷) 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 一言,何也? 译文: 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称赞自己的。 你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 么呢?
谓动词
再如:何罪之有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
宾语
+ 之 +
谓动词
再如: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马首是瞻 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
动词宾语提前之B: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臵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是“何” 字 其它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 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格式:主语十疑问代词宾语【谁、奚、胡、何、曷、 安、恶、焉】十动词? 如(1)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师旷撞晋平公
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 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 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 ,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 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 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 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是( ) A.莫我知也 B.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 C.蚓无爪牙之利 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0
11
-
规律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加重语气,突出强调宾语。
格式:宾十“之”(“是”)十动
12
-
下列句子,不是宾语前置句的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夫晋何厌之有? 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一)
宾语前置句
1
-
了解宾语前置句的类型,把握判别宾语前 置句的方法。
2
-
1、谓语动词后被动词支配的名词或名词性短 语。
2、在介词结构中,介词后接的名词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性 短语,作介词的宾语。
找一找宾语:同学们在教室听语文课。
3
-
1、季氏将伐颛臾。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无情郎安在?《柳毅传》
6
-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是( ) A.吾谁欺? 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君何患乎?
7
-
1.忌不自信。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古之人不余欺
特点: 1.否定句 2.代词作宾语 3.宾语前置句
8
-
规律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常见的否定词: 【不、未、无、莫、否、毋、弗】 常见的代词: 【余、吾、之、自、汝、尔、是】 格式:否定词十宾语(代词)十动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
“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
“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20
21
17
-
宾语前置类型: 一、动词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
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加重语气,突出强调宾语。 二、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
宾语前置。 18
-
翻译下列句子,指出类别。 1.复驾言兮焉求 2.唯余马首是瞻 3.何为其然也 4.我无尔诈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6.乐夫天命复奚疑 7.之二虫又何知 8.夫晋何厌之有 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而彼且奚适也
思考:什么叫宾语前置句? 在文言文中,把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前面的
句子,叫宾语前置句。
4
-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彼且恶乎待哉?
特点:
①都是疑问句
②代词作宾语:何、安、恶
③全都宾语前置
5
-
规律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宾
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 【谁、何、安、奚、胡、曷、恶、焉】 格式:宾(疑问代词)+动
13
-
规律1、2、3为动词的宾语前置。
14
-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何以战?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5
-
规律4: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 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介+动
16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不然,籍何以至此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奚以知其然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9
-
①“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我,你、他 (她)”,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②“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我”,这时 “见”字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例: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望见恕(我)
③方位词作介词宾语,可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