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合集下载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该书是中国古代医学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于中医药研究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其中的药物剂量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换算问题。

本文将探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换算问题,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伤寒论》的药物剂量单位。

在《伤寒论》中,药物的剂量主要用两个单位来表示,分别是“分”和“钱”。

其中,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

这种古老的单位在现代医学中已经不再常见,而是被克、毫克等标准国际单位所取代。

在进行药物剂量换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专业工具和公式。

例如,在将《伤寒论》的药物剂量转换为现代单位时,可以参考以下换算关系:一钱等于3克,一分等于0.3克,一厘等于0.03克。

通过使用这些换算关系,我们可以将《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转化为现代医学所采用的单位。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换算关系,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审慎。

《伤寒论》所记录的药物剂量是在古代医学实践中得出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未在现代临床实践中进行过充分验证。

因此,在根据《伤寒论》中的剂量进行治疗时,医师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并进行适度的调整。

此外,对于一些有毒或有副作用的药物,《伤寒论》中也有着对应的剂量要求。

然而,由于该书的记载时间较早,有些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并未得到明确的说明。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需要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实践的指导,遵循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药史上重要的典籍之一,虽然其中存在药物剂量的换算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公式进行转换。

同时,我们也需要谨慎对待《伤寒论》中的剂量要求,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实践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伤寒论》在中医药学中的瑰宝地位。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一、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原方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您所说的已经是教材上换算过的单位了。

一般教材都会把《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1.经方剂量文献研究 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尤其是官修的药典和有广泛影响的方书专著,如《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集注》、《千金方》、《新修本草》、《大观本草.汉代的1两=15.625g.但我又听说伤寒论里的一两是3.5g,绝对不是15.625.我也晕1 两=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草.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专家称一两为15克左右。

如果每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伤寒论中一两为15克,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甘草一两,也就是麻黄45克了,一个感冒的病人麻黄用不到45克吧, 所谓的45克是指三幅药的剂.大学教材和《简明中医辞典》都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3.92克,那么一两为24铢,一铢等于0.6克。

但也有学者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5.625克,那么一铢为0.65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伤寒论中一量等于现在【16克】古时候,一两相当于16克。

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剂量单位、方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 请高手帮我换算下这个方剂,谢谢!(换算成克) 柏子仁5合,蛇床子半升,.这是我近期反复考证的结果,大家讨论一下,剂量问题事关大体,能不能有个一致意见 一、汉代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液.按伤寒论厚朴4两换算成现在的是125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2012-03-27 23:49:52)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伤寒论》源流考究(六)后世官修医书对汉代方剂剂量“一两”的认识前面说过,从中国度量衡演变史来看,汉代之后度量衡量值呈逐整体渐变大的倾向,尤其在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朝时代的北魏,北魏后期的度量衡器急剧增大,为历代之最。

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隋唐度量衡制度出现了“大制”。

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各种制度都沿袭北朝的相关制度并加以发展变化和创新。

度量衡制度,隋文帝是大制(京师北方长安),继位的隋炀帝是小制(京师南方洛阳)。

唐代的权衡是大小双轨制,药秤沿用古制不变。

《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

……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即同汉代衡量),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

”《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即220克/斤13.8克/两;200毫升/升),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唐宋大制一两为41.3克),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

在唐代的方书中也常杂有用世用度量衡计量的情况,但会特别注明,如“前N味并用大斗大升”(《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 已上药并是大秤大两”(陈增岳《敦煌古医籍校证》279页)。

北宋政府官修医书将古典方剂中的计量单位换算成本朝的度量衡单位,实际的剂量基本没有改变。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此,之前的《太平圣惠方》也是如此。

所谓“古之三两,为今(宋)之一两(大两,41.3克,三分之一为13.8克)”。

公元992年的北宋官修《太平圣惠方.卷八》的《伤寒论》方剂剂量,就已经全部换算成北宋通行的剂量,即汉之三两,为宋之一两(大两),如桂枝汤的桂枝汉方为三两,此书改成宋一两。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据1981年出土之“东汉大司农铜权”,汉代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十钱,汉代一斤合现代250克,汉代一两合现代15.625克,汉代一升,液体为现代200毫升(十升为一斗,十合<读如ge>为一升)不同药物(花、叶、籽、实、矿物类药)由于形状大小,质地坚硬、疏松之不同,经上海柯雪帆等多位专家分别称量核实,可为临床应用依据。

如五味子一升为76克,半夏一升为130克。

这是伤寒论成书时的国家通行计量标准。

为方便应用,去掉小数点以下尾数,则汉代一两合现代15克,三两合现代45克,每一两与原著相差0.5克强。

基本符合医圣用药原貌。

倪师的单位是“钱”,他不知不觉用了九宫数,却又说不清楚。

1公斤=1000公克
1台斤=600公克=16两
1斤(大陆)=500公克=10两
台湾外岛中的金门跟马祖也都是使用大陆斤的。

伤寒论计量当代换算

伤寒论计量当代换算

汉及以前1剂处方为三副药的量
1石=4钧=29760克
1钧=30斤=7440克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圭=0.5克
1撮=2克
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0.5方寸匙=1刀圭=1钱匙=1.5克
1钱匙=1.5-1.8克
1铢=0.65克
1铢=100个黍米重量
1分=3.9-4.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龠=5撮=1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1引=10丈=2310厘米
1丈=10尺=231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231厘米
大枣15个=大枣5个
大枣20个=大枣7个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苈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1握约12克
清朝
1钱=3.75克
1两=10钱=37.5克
1斤=16两=600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上)《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汤一笑原创 2012年3月15日经方医学论坛首发——《伤寒论》学术考古重要问题之一(一)东汉度量衡古今换算《伤寒论》方剂剂量的古今换算一直是研究《伤寒论》的焦点问题。

其实东汉度量衡的问题科技史学界已经基本解决,可以参考中国度量衡史、科技史学者的考证。

按科技史学界目前为止的考证,东汉与今天度量衡单位的换算普遍认为如下:一斤约为今220克(或222克);一两约为今13.8克(或13.9克);一升约为今200毫升。

一尺约为23.1厘米。

由于学界的分歧主要在于权衡,以下主要就是针对权衡进行研究讨论。

丘光明先生花了10多年时间专注研究中国的古代度量衡问题。

他的基于大量出土文物的研究结论可能更逼近历史的真实,比吴承洛1937年《中国度量衡史》依据于新莽时期的货币和嘉量推算1两合今13.9206克的结论更可靠。

丘光明认为东汉每斤约合222g(一两为13 .875 g) ,并认为东汉权横的量值与秦、西汉相比具有下降的趋势。

参见他的著作《中国历代度量衡考》(1992年版,资料收集到1989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史. 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以前很多医书论古今度量衡换算,多采用吴承洛先生的观点,丘氏与吴氏的考证著作前后相距半个多世纪,期间正是中国田野考古大发展的时期,出土了大量历代度量衡的相关文物。

丘先生的考证应该比吴先生的考证更逼近历史的真实。

代表了这一领域考古的新水平。

东汉1两=15.625g,这个从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推测的数据近些年在伤寒学派中广为流传,最早应该是出自柯雪帆等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一文,但丘光明先生认为汉光和大司农铜权上未刻标称值,尚难折算此权量值。

如果按12斤权折算,一斤合250克,但如按14斤权折算,每斤合214克(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与218克相近)。

《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一两等于几克?

《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一两等于几克?

《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一两等于几克?原文地址:《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一两等于几克?作者:先贤追随者对于经方中药物的剂量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而比较通行和所谓权威的说法是柯雪帆先生根据古代衡器“大司农铜权”得出的结论,即东汉1两约合今之15.6克。

但是,这个结论也不是没有疑问,比如说,大青龙汤中的麻黄的用量是六两,如果按照1两15.6克的话,麻黄的用量将会达到93.6克,大家知道,麻黄是透表发汗的要药,谁敢用到90多克?因此,笔者也怀疑是否这经方中的“一两”会有另外的说法。

近日,笔者在翻阅《张大昌医论医案集》看到这么两个方子,让笔者对于经方的剂量问题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两个方子一个是深师麻黄汤,一个是深师麻黄加枣汤,都出自《外台秘要》,现把这两个方子抄录于下:深师麻黄汤麻黄(六两)甘草(二两)杏仁(六十枚)桂心(一两)干姜(三两)深师麻黄加枣汤麻黄(六两)甘草(二两)杏仁(二两)桂心(一两)干姜(三两)大枣(十枚)从这两个方子比较中,不难发现,这两个方子除了后面的方子加了一味大枣外,其余几乎完全相同。

同时,笔者也发现,深师麻黄汤的杏仁用的是个数,而深师麻黄加枣汤的杏仁用的是重量单位,这两个方子在其他药味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杏仁的用量也应该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这六十枚杏仁相当于二两,根据柯雪帆先生以容量及个数为单位药物的研究,50个杏仁约为15克,也就是一个杏仁约为0.3克。

那么这六十个杏仁约为18克,也就是二两。

尽管《外台秘要》成书要晚于《伤寒论》但却是汇集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不难看出,深师麻黄汤与麻黄汤之间,深师麻黄加枣汤与大青龙汤之间在组方原则上明显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笔者以为深师方与《伤寒论》方中药物的剂量应该是同一个单位,也就是一两约为9克。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龠=10毫升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52《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52《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ml)。

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

《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 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92g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6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6g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g(一两合15.5 g),新莽时期每斤238g(一两为14.875g),东汉每斤合220g(一两为13.75 g)。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_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乾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乾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乾姜6~9克,炙甘草6。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古今的方剂剂量换算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一般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指导。

现在涉及到方剂大部分书籍每首方剂中药物标注的剂量多为两种:一是录其古方原著之用量冀以领悟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并作为今人临证用药配伍比例之参佐;另一种是以“*g”为标注此为现代临床运用,尤其是作为汤剂使用时的参考剂量(个别不宜做汤剂者其组成药物下之“*g”剂量,为作丸、散等时的现代参考用量),其与原方古代剂量并非是绝对等值之换算切忌以此推算古今剂量之换算标准。

历代度量衡多有变异,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古代用药分量与现代相差较大。

古秤(汉制)以黍、铢、分(fèn)、两、斤计量,以十黍为一铢、以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fēn)、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

元、明至清,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以降,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fēn),不同于汉之六铢为一分之分(fèn)。

古代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均以十进制,即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此外,古方用量有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

所谓方寸匕者,即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一字者,则以开元通宝钱匕(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刀圭者,乃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本草药散略轻)。

另有以类比法标记药量之方,如:鸡子黄=一弹丸=40桐子=80粒大豆=160粒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古称细麻,即胡麻)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多有考证,但其差异之处,尚无定论。

张介宾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伤寒论的方剂计量单位和现代计量单位需要换算,汉代的一斤等于16两,这个计算的原理也需要搞清楚。

出土的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是12斤权,实测2996克,折算每斤246.7克。

除以16 则每两是15.6克一铢=0.65克需要注意的是,伤寒论原文中,方剂后都有备注煮法,很多人没有注意看这里的小字。

有的方剂是顿服,有的是分温再服,有的是分温三服。

仲景的一副药和现在习惯上的一副药是完全不一样。

顿服就是一次的量,分温再服是2次的量,分温三服是三次的量。

也就是说,伤寒论原文方剂你可以按上面的剂量单位换算。

那如果是顿服,直接一两换算为15.6克,这是没有问题的,这和现在一剂药的量是一样的。

那如果原文中方剂是分温再服,那就是换算后的量除以2,一两差不多换算过来是8克。

那如果是分温三服,换算过来,一剂药的量一两就是5克多点。

所以,没有说固定的一两换算到今天的习惯是多少克,这中间存在一个仲景的用药习惯和今天用药剂量习惯上的差异。

这一点大家一定需要注意,不然你换算过来的就是错误的。

按仲景的习惯用药也是可以的,只是服用的时候,是分开几次服用还是顿服,这个需要按照原文的要求来。

其他单位的换算还比较多,和现代的计量单位都有差别,有的用尺,有的直接给的数量,如附子一枚等等,这些要参考一些资料,在临床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确定用量,如石膏鸡蛋大,杏仁24枚,一般枣还是按数量给。

中药的煎煮有很多讲究的,比如,阿胶之类的,这个是烊化,就是将阿胶打碎,其他药煮好后,把药渣滤出来,然后下阿胶,小火将阿胶化开即可。

原因是,如果不提前去掉药渣,在过滤的时候,阿胶会挂在药渣上一部分,导致浪费。

胶类的煮法基本一样。

芒硝,是煮好药以后,也是去掉药渣后下芒硝,这个就不用煮,芒硝化开即可。

芒硝遇高温会有毒。

其他的如蒲黄,辛夷,还有的带皮的附子,需要包煎,有些因为是植物的孢子,有些是因为有刺激性的绒毛,代赭石,禹余粮等也需要包煎,不包住煮出来不好过滤,煮的时候也会成一锅浆糊。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摘要:1.伤寒论方剂剂量的换算问题2.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3.伤寒论剂量的考证争议4.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调整5.伤寒论剂量的依据正文: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方剂,但是这些方剂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焦点。

在古代,剂量的换算标准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将古代的剂量换算成现代的剂量一直是一个难题。

目前,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

这个标准是经过专家考证后得出的,但是具体的换算标准仍然存在争议。

因为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与现代不同,古代的一两并不等于现代的50 克,而是相当于现代的3-5 克。

因此,在现代中医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药物的性质,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争议焦点。

虽然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因为药物的剂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以及气候等进行灵活调整。

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依据主要是前人的总结和经验。

古代的医疗管理机构已经对药物剂量进行了规定,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药物剂量体系。

因此,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依据主要是前人的总结和经验,而具体的剂量调整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总之,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医生在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虽然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赶紧收藏)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赶紧收藏)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赶紧收藏)
很多人不太了解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方法,医承有道小编为您整理具体内容如下:《伤寒论》中剂量: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两=24铢=15.625克1圭=0.5克1撮=2克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65克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克1斛=10斗=2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合=2龠=20毫升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附子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强乌头1枚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主要内容如下: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剂量剂量的含义: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
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即相对剂量。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药剂量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乾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乾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乾姜6~9克,炙甘草6。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於顷刻克。

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

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

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三)「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

只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

而且立即埋头於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

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

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大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服3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

80年代以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於案头,以备检索。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彩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

立足於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覆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心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四)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於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

前途是光明的,但中医的现状是令人懮虑的。

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

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凡此种种,令人触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

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有独当一面、敢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

不要让西医课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只能培养出伦不类的「半瓶醋」。

要在短短5年内,集中精力学好、学透中医。

山野村夫之见,希望能引起中医界的反思与沈思!=================================以上内容选自『李可』先生大作《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之「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下面这篇可以印证上面的真实性...不过加上分次服用的概念 ... 伤寒中的剂量看起来就没那麼吓人了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

又说:「古方一剂等於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

《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於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92g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6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6g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g(一两合15.5g),新莽时期每斤238g(一两为14.875g),东汉每斤合220g(一两为13.75g)。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於15g。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麼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於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麼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麼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於《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

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於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於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於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於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

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

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

」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g,黄芩45g,人参45g,半夏50g,甘草45g,生姜45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ml,先煮取1200ml,去渣,煎至600ml,每服200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麼知道?」根据中国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公克)为单位的公制。

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1斤(16两)=0.5kg = 500g 1市两=31.25g1市钱=3.125g1市分=0.3125g1市厘=0.03125g为方便以克来记量并按统一规定采用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即一两(十六进位制)=30克(实际是上一两等於31.25克)一钱=3克,一分=0.3克,一厘=0.03克(注:换算尾数可以舍去)汉代一升根据大陆那边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