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的发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补体

1、补体的发现,新鲜免疫血清,体内体外溶筒,称为免疫溶菌现象为60℃30分钟灭活。

2、与抗原刺激无关。

第一节补体的组成

1、三组成分 CR—Cg ①周有成分,(14分子),②激活调控分子

B,D,P,H,I因子③补体受体。

调节因子

2、表示法 C3→C3a+C3 C3bi C4

3、产生细胞肝C

μφ

肠粘膜上皮细胞

4、理化性质,均为糖蛋白,大多数为β球蛋白,少数为α,γ球蛋白。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56℃30分被灭活。

第二节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

激活物质IfG1,IfG2,IfG3,IfG4,分别与行形成复合。

1、识别阶段(单位)C1。

2、活化阶段(单位)C1,C2,C3。

3、膜攻击阶段(单位)C5—C9。 C5667嵌在胞膜上.

激活物,Ab IgG 1,G3,IgM。

二、替代途径(旁路激活途径)(Alternative pathiay)

1、正常生理情况下的准备阶段。

2、旁路途径的激活。

激活物:LPS,肽聚糖,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

3、激活效应的放大。

4、两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三、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一)体液中可溶性调节分子的作用 1、自行衰变的调节。 Czb ,Csb

2、体液中灭活物质的调节。 (1)C 1,抑制物

可与C 1不可逆地结合,使C 1失去酯酶活性。

(2)C 4结合蛋白(C4binding protech C4bp )能竞争性地抑制C 4b 与C 2b 结合。

(3)I 因子,又称C 3b 灭活因子(C3binactiuator )裂解C 3B →C 3vI 。

(4)H 因子(Factor H )

能竞争性地抑制B 因子与C 3B 的结合,还能使C 3B 从C 3bBb 中置换出来。

(5)S 蛋白(S protein ) 能干扰C 15667与的胎膜结合。 (6)C 8结合蛋白。

可阻止C 5678中的C 8与C 9的结合。

3、同种限制因子(homslogous restiction factor,HRF ) 又称Cg 结合蛋白,存在于正常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上,主要作用是通过对C 5b678复合物中C 8分子的结合,阻断C 9与C 8的结合及C 9分子的聚合,使自身细胞膜上不能形成由C 5b6789膜攻击复合867。

(二)膜结合性调分子的作用

广泛存在于血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宿主自身组织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破坏作用。

1、膜辅因子蛋白(membrane cofoc protacn MCP ) 是一种穿膜蛋白(CD46),可与一些组织细胞表面粘附的C 4b / C 3b 结合,主要作用是协助I 因子裂解灭活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结合的C 4b / C 3b ,从而抑制C 3转化酶的形成,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旁路途径激活物表面缺乏MCP ,因而粘附在他们表面的C ab / C 3b 可保持活化,并易与C 2/B 因子结合。

2、促衰变因子(decay accelerting factor.DAF ) 为单链腹蛋白分子(CD55),分布在一些组织细胞上,而病原微生物和某些补体激活物表面缺乏,DAF 能与上述细胞表面粘附的C 4b /A

C 3b分子结合,可以看作是C 4b/A C 3b的受体。主要作用:①可竞争性抑制B因子与细胞膜上的C 3b结合,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C 3bBbB)在自身细胞膜上形成。②能从C 4b2b和C 3bBb复合物中快速解离C 2b和Bb,使已形成的C 3转化酶迅速自发衰变,从而阻止膜合物在自身组织细胞膜上形成。

第三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

补体成分激活后产生的裂缝片段,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对于补体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CR)曾按其所结合配体而命名,如C 3b受体,C 3d受体等,但经详细研究后发现,补体受体并非仅与C 3裂解产物反应,还可与补体之外的减分反应,因而又按其发现先后依次命名CR1(CD35),CR2(CD21),CR3(CD11b/CD18),CR4(Gp150/90,CD11c/CD18)。

一、CR1(CD35)

CR1作为免疫粘附(lmmune adgere,ce)受体引起免疫粘附现象。

此受体也称为C3b受体或C3b/C4b受体。细胞分布:吞噬细胞,B细胞等CR1的免疫功能:

1、中性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上的CR1,可与结合在细菌或病毒上的C3b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促进两条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C42,C3bBb)的灭活,这就是补体激活的同时,红细胞不灭溶解的原因,红细胞上有C3b受体C3转化酶没有结合细胞的特异性。

3、作为I因子的辅助因子,促进C3b(和C4b灭活。

4、红细胞上的CR1可与被调理的细菌,病毒或免疫复合物等结合,以便送到肝、脾进行处理。

5、B细胞膜上的CR1与CR2协同作用下,可促使B细胞活化。

二、CR2(CD21)

CR2旧称C3d受体,已证明,它是B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细胞分布:B细胞等。

功能尚未阐明清楚,但实验表明,当加入CR2配体时可使B细胞活化,据此推想,借结合在Ag—Ab复合物上的C3裂解产物(C3d,C3b),可引起针对该抗原的二次抗体应答。

三、CR3(CD11b/ CD18)

亦称C3b受体,CR3的其它配体还有植物凝集素和细菌脂多糖。

细胞分布: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

功能:与吞噬功能有关。

四、CR4(gp150/90,CD 11C/ CD18)

细胞分布为吞噬细胞。

功能:与吞噬功能有关。

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补体是在长期的种系进化过程中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之一,它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见后),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大多是由补体系统激活后产生的裂解产物发挥的。

一、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

细胞毒作用是指溶细胞的功能,前提是有激活物(主要是Ab)存在的情况下,补体能溶解和杀伤某些G,如霍乱孤菌,杀门氏菌等。这是经补体的替代途径发挥的作用。

二、调理作用

见前内容C2b C4b

三、免疫粘附作用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之后,可通过C3b而粘附到表面有C3b受体的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可能有助于被吞噬清除。

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病毒与相应抗体形成复合物后,加入补体,则明显增强Ab对病毒的中和作用,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还可溶解有包膜的病毒,据认为是此类病毒包膜上有C1受体。

五、炎症介质作用

炎症也是免疫防御反应的一种表现,感染局部发生炎症时,补体裂解产物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吸引白细胞到炎症局部。

(一)激肽样作用

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失症性充血,具有激肽样作用,故称其为补体激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