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毛概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有什么相互关系?(第5-8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b.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10-17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为何提出?它们相互之间有何关系?(第26-27页,也可参考专题课件)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
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其中,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4、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第138-139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如何理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33-34页)
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重点!一个字不能错)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第42页)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2、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变。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让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成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是什么?(第45-48页)
性质:(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最基本动力: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第58-62页)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第66-67页)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
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如何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第69-70页)
(1)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棉麻,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其次,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主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再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最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适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92-93页)
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出哪些有益的理论成果?(第89-100页第一节小标题部分)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4)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战略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步骤: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7)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主要有哪些?(第102-105页)(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第113-114页)
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
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第113页)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1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第117-119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得发展阶段。
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
(遇到类似问题答这段)
(1)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2)阶段性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什么?(第123、127-128页)(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中心:经济建设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
最低纲领: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第133-135页)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科学内涵: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较于改革开放前,片面强调生产关系)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3)重大意义: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什么?(第135-136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坚持科学发展。
3、如何理解中国梦的主要内涵和实现路径?(第143-145页)
核心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干才能美梦成真
(1)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4)实干才能美梦成真。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
148-150页)
(1)从国内来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严重灾难。
纠正错误,扭转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2)从国际环境看,新科技革命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
2、如何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155-157页)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3、为何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应正确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第152-153、157页)
原因:
(1)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抓住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2)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3)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心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4)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第159-161页)
(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3)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5、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关系?(第161-163页)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让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夸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是想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
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什么?(第167页)
总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第168页,3个要点)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
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如何坚持?(第170-174页)
客观必然: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寻找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和带来的发展机遇是什么?党和政府为了适应
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而采取哪些方针政策?(第177页)
新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机遇:
(1)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界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政府积极推动只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治理和效益;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第180-183页,5个方面)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二节下4个小标题)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全面依法治国。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8、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93页)(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