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导学案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 教案(表格式,1课时)
学生积极参与,猜出诗人名字
借助工具,明确两个成语意思
举手,汇报
齐读教学目标
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2、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简介:
2.教师范读诗歌。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4、学生自由朗读并根据注释揣摩诗意。
目标导学二:品读语句,赏析诗歌
组织学生朗读,理解诗意。巡视指导,适时点拨。
组织同学熟读并尝试背诵。
出示问题,引领分析理解诗文。
1、谁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2、第一、二句中的客人是谁?哪个字尤其可看出农家饭食“丰盛”?表现了什么?
点拨:“足”字可看出饭食的丰盛,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同学举手发言,交流信息。
预设:《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1、分析诗歌的意思
2、诗句前两句分析:山农如何招待“客人”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作者作品相关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教师讲解: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注意段句,重音,语气,语调等。
明确要求,认真倾听教师范读
同学齐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弄懂诗意,困惑之处做好标记,全班交流解惑。
反复朗读、背诵,深刻理解。
预设: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20课《游山西村》优秀教案(1课时3页) (2)
宣城四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游山西村授课人:程开秀教学目的:授课班级: 七(3)班1. 体味诗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间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Ppt1师:一曲轻快的《乡间的小路》,把我们带入了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
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今天,让我们穿过陆游田垄般整齐的诗行,去寻找在都市中久违了的田园风光。
2、出示田园诗《游山西村》Ppt23、简介田园诗: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Ppt3【过渡】诗歌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于诗歌的赏析,历来有许多的方法,今天老想通过三个环节,与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田园诗。
那就是“吟诗——译诗——品诗”。
(板书)我还准备了三个锦囊,每一个“锦囊”都有一条学习诗歌的妙计,至于由谁能幸运地打开“锦囊”,就要看每一个环节中谁的表现出色,希望你就是那个幸运者。
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二)吟诗出示诗歌,指导朗读。
Ppt4师:“诗歌是文字的音乐”。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吟诵,它和朗读有区别,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朗读录音。
师:读诗怎样才有韵味呢?。
请“锦囊”告诉我们。
(打开“锦囊”一,教师把它粘贴在黑板上,然后全班齐读“把握节奏与重音,韵脚拖音出诗韵。
”)下面请大家试着“锦囊”的提示吟读《游山西村》。
(学生自由地吟读《游山西村》,然后请一位男生吟读《游山西村》)师:最后一句读得再慢一些,再轻一些,重现出山村月下的宁静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体现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表格式,1课时)
1.教学重点
-诗句意境的理解:《游山西村》通过描绘山水、田园、柳树、杏花等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诗句中的意象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通过“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对比,传达出在困境中突现希望的美好情感。
-能够感受诗歌中展现的山水之美,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能够理解并尊重诗歌中所表达的田园生活理念,培养简朴、和谐的生活态度。
3.发展思维品质与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写作,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交流能力。
-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提升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撰写有观点、有深度的感想文章,锻炼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疑”字在句中的含义,可通过对比现代用法,解释其在古文中的意思。
-诗句内容与情感的结合:学生往往难以将诗句中的景色描绘与诗人的情感表达联系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诗人角度思考,理解诗句背后的情感。
-例如:通过讨论诗人陆游的人生经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朗读技巧的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有特定的节奏和韵律,学生可能难以掌握。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技巧,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其次,在诗歌创作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歌创作还不够自信。在之后的课程中,我会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创作。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小组的讨论氛围不够热烈,可能是因为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小组讨论的进展,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1.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游山西村》,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代诗歌的意境美、形式美,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 20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部优 教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3.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陆游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自主品读诗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最美丽的语言文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天地,欣赏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读诗明义1.读诗题,找信息。
2.学生初读诗歌,正音正字,把握朗读节奏。
三、品诗悟情1.你能说说陆游游玩山西村后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呢?(此环节旨在考查学生对诗句的深入理解,细读字词句加深感悟。
补充中国传统佳节的古诗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小结:从以上研读中,我们发现,陆游游玩的快乐,来源于山水的明丽、乡民的盛情以及民风的古朴。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源自于他对这一片土地、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热爱。
2.结合理解再读诗歌。
(配乐诵读)四、知人论诗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陆游或者他的诗歌。
出示陆游的爱国诗及生平。
2.再读诗歌,思考“从今若许闲乘月”中的“闲”,是不是诗人真正想要的?3.诗人虽被罢官却志犹存,你能从诗中找出这样的信念吗?(研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你从中还读出了怎样的哲理和感悟呢?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你的感悟。
五、传经诵典学生学唱古诗。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用另一种形式诵读诗歌,传唱诗歌并最终能默写诗歌。
)结束语:经典诗歌需要传唱,中华文化值得传承。
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六、作业布置1.搜索陆游不同风格的诗词,进一步了解陆游。
2.另选一首陆游诗,尝试配乐演唱。
1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游山西村》【学习内容】课本:《游山西村》【学习目标】1.品味诗句,领略诗人笔下的风光,感受田园带给诗人的慰藉。
2.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自然之趣,领略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自然之趣,领略诗句中蕴含的哲理【学习过程】一、从当下流行语导入安迪·安德鲁斯在《上得天堂,下得地狱》曾说:我们都是时间旅行者/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教师引导: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田园之旅。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
这道诗作于次年春。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二、反复吟读解诗意1.读出韵味,指导学生读出重音、拖音,句与句之间气息的连贯。
2.浅吟低唱,练习读。
3.(个人或集体)成果展示读。
4.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描摹一下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答案示例:这里山青水秀,风景怡人;这里柳暗花明,应接不暇;这里民风淳朴,尽展开心颜;这里闲适自由,让人流连忘返;这里山水环绕,品腊酒,食鸡豚,这里朝看春社,夜赏月,与田家翁攀谈,这里自有真意,怎一个美字了得!三、品词论句悟诗情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杜甫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锤字炼句精益求精,都力求完美。
许多词句就是一首诗的冰心玉骨,学生自由品词论句。
(1)品词——例如:“足”的只是鸡豚吗?迎神赛会可写内容之多,为何作者只选取了“箫鼓”二字?“柳暗花明又一村”改为“柳绿花红又一村”好不好?(2)论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句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这句话来鼓励一下同学或自己。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新人教版
3.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如果安排学生体验古代农村生活中的某些活动,需要准备相应的器材和材料,并确保学生的安全。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游山西村》的诗歌鉴赏作文,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其他陆游的诗作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陆游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
-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拓展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解决办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推测诗人情感的转变,从而理解意象与情感的关联。利用资料卡片,介绍诗中出现的典故,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背景,进而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游山西村》这首诗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游山西村》这首诗,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导学案部编版)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游山西村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1.了解作者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_________,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_________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_________”,亦作“_________”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的三山乡。
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相比诈伪的官场而言,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让诗人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活动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谈话导入2.走近作者3.写作背景◆活动二:诵读诗歌,感受诗韵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字音和朗读节奏。
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诗歌,感受律诗的节奏和韵律。
4.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疏通诗意。
◆活动三:赏析诗句,理解诗情1.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赏析诗句,找出你认为写得妙的地方,进行赏析。
(3)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蕴含了怎样的哲理?(4)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游山西村 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游山西村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课前预习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
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
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
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
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诗歌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写作背景】游山西村: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
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知识预习一、解释词语: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游山西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相关图片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入新课师:我们有的同学曾游览过祖国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游览过村庄呢?有的话你又看到了什么呢?没有也没关系,今天我们一起跟着陆游去看看!学生回答,看到的一些景物,没有去的同学不要急,我们马上就可以去游玩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二、读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重点明确:(1)“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2)莫:不要。
(3)浑:①水不清,污浊;②骂人糊涂,不明事理;③全,满:~身是汗;④天然的。
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1.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4.有感情地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游山西村》的基本背景和意境。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村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它是古代文人借景抒情的典型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蕴。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中的具体描写。通过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子,了解诗人如何巧妙地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对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这说明他们对于参与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采用更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景色,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导入பைடு நூலகம்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途中是否有过意外发现美丽景色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如何发现和描绘生活中的美景。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首先,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参差不齐,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和哲理,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应从最基本的诗歌意境、修辞手法入手,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游山西村》导学案
游山西村1.易错字鸡豚(tún)叩门(kòu)腊(là)浑(hún)2.词语释义腊酒:腊月所酿的酒。
足鸡豚:菜肴丰足。
豚,小猪,诗中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古风:有古人之风度也。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敲门。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文题解说】陆游,也就是本文的作者游山西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
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游山西村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4《游山西村》教案设计及导学案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4《游山西村》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和词语解释。
2.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蕴含的哲理。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句的哲理,并加以运用。
教具安排:黑板板书、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带“山”或“水”字的四字词语。
引出“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并点明其出自同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导入新课《游山西村》。
介绍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勤奋创作,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因在此前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他终生不渝啊爱国情绪怀,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学习新课先有感情朗诵课文,再听录音并注意停顿和节奏。
积累生字词足鸡豚(tún)叩(kòu)门掌握重难点字词解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若许:如果这样。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歌背景:介绍作者陆游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游山西村》的文学地位和时代背景。
2.诗歌朗读:学会正确朗读《游山西村》,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词语解释:学习并掌握诗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如“岑”、“峻”、“崎岖”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游山西村》的基本背景和诗歌大意。这首诗是陆游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自然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中的具体描写。通过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理解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的细腻笔触和深远意境。
在实践活动方面,诗歌朗读环节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能够通过朗读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然而,在讨论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时,学生的想象力似乎受到限制。为此,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入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将诗歌与现实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1.加强对生僻字词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游山西村》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掌握并运用诗中的生僻字词。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诗句,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和田园理想。
5.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读和拓展活动,锻炼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西村》的背景、诗意、重点字词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诗句的深层含义:如何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意思,深入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难点突破:运用对比、联想等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深层含义。
-诗歌情感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诗人在特定背景下的情感,如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慨。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歌原文:《游山西村》;
2.诗歌背景:作者陆游的简介及创作背景;
3.词语解释:生僻字、词的解释;
4.诗句赏析:分析诗句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诗句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他们能够逐渐把握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但我也发现,对于一些难点内容,如诗句的寓意和哲理,部分学生仍然难以理解。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对比分析、联想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中的自然景色与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诗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会。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中的景色描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类似体验。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之《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之《游山西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游山西村》的诗意,能流畅朗读并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学生对“山”和“村”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 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纠正字音和节奏。
2. 提问学生对诗歌的整体印象和初步理解。
三、细读理解1. 分析诗歌的意象,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描绘的农村景象。
2. 讨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其寓言性,即人生困境中的希望和转机。
3. 分析诗人的感情变化,从““疑无路”到““又一村”,体现出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诵读体验1. 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验诗人的喜乐之情。
2. 小组内互相背诵,互相评价,提高记忆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1. 比较陆游的其他田园诗,探讨其对农村生活的独特情感。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乐观和希望。
六、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理解诗歌意象和情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诗歌的美。
【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游山西村》。
2. 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游山西村陆游——农村景象描绘——人生困境与希望——乐观人生态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一等奖创新教案《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诗歌在中华文明史册上永远是最灿烂的明珠。
诵读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研读教材发现,《游山西村》记载诗人被罢官闲居在家时,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
本诗寥寥56个字,围绕“游”字,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切入,生动形象的描绘农村丰收欢欣热闹的场景,刻画了农家妙事,独特风光,民俗民风,虽短小却匠心独运。
首联写山西村中人倾其所有的热情好客,一个“足”字,也表达出村中人的淳朴。
好酒好菜,让每一个来访人都被村中人的笑声打动。
颔联是本诗的神来之笔,描绘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无路可走之处,突然柳绿桃红,眼前豁然开朗,可以在描绘山水或面临困境突然出现新的转机。
用于绝处重生给人新的希望。
颈联村中人欢欣庆祝春社,祈谷丰收表达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尾联是诗人意犹未尽,想再次回来拜访,与乡民同乐,表达了对山西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设计意图:七下21课共5首诗歌,《游山西村》是一首工整的七言律诗,较之前的绝句,字数多,字难写,有哲理意味,因此综合考虑,我改变传统的由老师教授学生领悟课堂授课模式,由学生的错别字入手讲解易错字的意思,然后通过联系成语,古汉字来理解诗歌的意思,抓住律诗的韵脚感悟情感。
跳出田园诗的解读,重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让学生领会诗歌的哲理韵味和运用。
让爱国不只是口号,转化为行动,内化成行为的意图。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诗歌意境。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诵读感悟意境。
2、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
3、爱国思想的引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绝句、律诗,句数和字数的考察。
二、教学活动(一)1、听读默写,了解内容腊酒(蜡)(腊八粥)(味同嚼蜡),丰年留客足鸡豚(豕:猪;突:猛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游山西村》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诗人陆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玩山西村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诗意。
教学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古诗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和意境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引导他们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学生应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2.难点:诗歌意境的体会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世界。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背景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诗歌全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标题《游山西村》。
请学生简要介绍诗人的背景,然后提问:“大家猜猜,诗人为什么会游山西村?他在这首诗中会描绘怎样的景象呢?”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之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内容,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古诗两首》课型:预习•展示备课人:
班级:七()组别:组号姓名:时间:月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2、领会古诗、词意境的基础上赏析诗句。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操。
《游山西村》本诗是一首律诗,律诗通常都是8句,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清平乐村居》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
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
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做词牌。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qu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