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护理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预防
术前评估 诊所、风险评估
VTE风险评估
Caprini Score
出血风险评估
术中干预措施 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建议参照 Caprini血栓风险因 素评估表,详见附录2
手术病人风险评估模式:
Caprini 积分
Caprini 积分=1
41-60岁 小手术 BMI . 25 kg/m 2 下肢浮肿 静脉曲张 妊娠或产褥期 无法解释或反复自发流产 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 疗 毒血症 (<1 mo) 严重的肺部疾病包括肺炎 (<1 mo) 肺功能异常 急性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衰 (<1 mo) 直肠炎病史 卧床内科病人
Caprini 积分=2
61-74岁 关节镜手术 较大的开放性手术 (>45 min) 腹腔镜手术( >45 min) 恶性疾病 限制卧床 (>72 h) 石膏固定 中心静脉置管
Caprini 积分=3
≥75岁 VTE病史 VTE家族史 因子 V Leiden 凝血酶原 20210A 红斑狼疮抗凝剂 抗心脂质抗体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
弹力袜
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在脚踝 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 部向上逐渐递减。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弹力袜的 长度:
中统袜(膝下 长统袜(及大腿) 连裤袜(及腰部)
间歇性空气动力挤压装置 (IPC devices )
(三)术后 1. 术后危险因素评估 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症较
继发性因素:
包括后天获得Βιβλιοθήκη 多种病 理生理异常如: 蛋白C缺乏、 抗凝血酶缺乏等
如: 手术局部操作、药物及止血带等因 素,使血管壁损伤; 围术期活动减少、卧床、制动及体 位固定使血流缓慢; 创伤后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 系统激活等因素导致凝血系统激活, 使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等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体腔内不正常的凝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
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极高。
由于手术相关的DVT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因此,了解DVT的相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一围手术期患者DVT的发生机制要预防DVT,就必须认识其危险因素。
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
导致高凝状态的遗传性因素抗凝因子Ⅲ(AT 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活性抵抗、V因子和R5.6Q条带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凝血素基因突变(2021A)、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足和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异常。
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素吸烟、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骨髓移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炎性肠病。
评价术中术后DVT的易感倾向,应了解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既往DVT史和继发诱因。
继发诱因包括长时间制动、瘫痪、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等。
根据上述因素,可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三级。
二DVT基本预防原则是早期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
1.手术前: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
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容量不足状态,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组织缺血并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
卧床、下肢肌肉的泵血功能减退,加之捆扎,甚至压迫后,静脉回流障碍,最终发生下肢DVT。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减少、郁滞。
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护理课件
某些药物如激素、利尿剂等也可能引 起血液高凝。
长期卧床、久坐等导致下肢肌肉泵作 用减弱,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 风险。
血管损伤
手术操作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暴露出胶原纤维,引发凝血反应。
长期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 样硬化等可损伤血管内皮,增加
血栓形成的风险。
反复插管、留置导管等医疗操作 也可能引起血管损伤。
优化手术操作
减少不必要的血管损伤,缩短手术 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强化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形成时间的不同,围手术期血栓可分为早期血栓和晚期血栓。早期血栓通常在手术后24小时内形 成,与手术创伤和止血方式等因素有关;晚期血栓通常在手术后数天至数周内形成,与患者自身因素 和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围手术期血栓的危害
01
围手术期血栓可能导致 血液循环障碍,影响患 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
02
03
预防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处理
根据不同并发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06
CATALOGUE
围手术期血栓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 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手术类型及过程
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等。
血栓形成情况
发生时间、部位、诊断依据等。
围手术期血栓的护理管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风险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如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慢性疾病等。
制定预防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计划,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 运动指导等。
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渐形 成左 心室 代偿性 、 向心性肥厚 , 最终 出现进行 性
高于轻、 中度患者 ; 连续超声检查显示 , 快进展组患 者 C P明显高 于慢进展 组 , R 提示 C P与 A R S进 展有
Bod 19 8 ( ) 5350 lo ,93,2 4 :1 -2 .
[]Sbd , ho ugW, h・og , t 1 -ate re 3 uohV Ca— n SuH n ea H L .Cr cv o i e i p tn
aeu t t oi r ut n n h i g g ei J .C - t na s ii x e o c o di i ta i es s ] i t e nr d p d i a n b s n o n [ e r
c lin2 0 ,0 ( )9 39 9 uao ,0 2 16 3 :1-1. t
[ ] o e s , o esi 4 T r w k J T r wk M,Bw e D , t .Cr c v po i z i z o yr E e a - ate r e 1 e i tn
临床资料 : 本组 2 8例患者 , 1 男 8例、 1 , 女 O例 年龄 3 ~ 1 8 ; 3岁 患病肢体 : 左下肢 2 1例 , 下肢 6例 , 右 双下肢 1 ; 例 急
诊手术治疗 8例 , 择期手术治疗 2 。患者均行抗 感染 、 O例 促
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 , 配合治疗及护理。
促进吞噬细胞 黏附, 增强补体依赖性吞噬作用 ; ②促 进单 核细胞 释放 组织 因子 J因组 织 因子是 外 源性 , 凝血途径的重要启动 因子 , 故其释放增加势必加强 局部血栓形成 ; ③调整 内皮细胞 N O表达和合成 , 刺 激血管 内皮细胞促进 内皮素及白介素. 释放 , 内 1 5 使 皮 细胞 一氧 化 氮 合 酶 m N R A稳 定 性 下 降 , 致 N 导 O
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
析 3 例 围手术 期 下肢深 静脉 血栓形 成患 者 的临床 资料 。 结果 骨 盆及 下 肢术 后 4 .6 ( 83 ) 盆腔 手术 8 73 % 1/ 8 ; 后 3 .1 (53 )上腹 部大手术后 52 % (/8 ; 它手 术后 78% (/8 。3 例 临床 治 愈 , 例 好转 , 例 92% 1/8 ; . 6 23 )其 .9 33 ) 1 6 1 并发肺栓 塞死亡 。结论 围手 术期下肢 深静脉血 栓形成有 多种易患 因素 , 手术 、 制动 、 血液高凝状 态是 主要 原因 ,
[ 参考 文献 ] [ ]陈梅. 1 浅谈喉癌术后的康复 护理 [ ] 中 国护理 杂志 ,05,2( ) J. 20 1 2 :
9 —1 o. 9 o
生命体 征变 化 , 天测 体温 4次 , 每 如体 温升 高报 告 医生
给予处 理 , 为患者 换药 、 冲洗 、 治疗 按 时 , 严 格无 菌 技 应
下肢及盆腔 手术后 高发 , 采取 有效护理 措施可 预防其发生 , 早期 发现 , 及时正 确的治疗 可改善病人 的预后 。
关键词 :深静脉 血栓 形成 ; 围手术期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4 3 6 R 7 .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0 6—15 ( 0 9 0 0 9 0 10 9 9 2 0 ) 2— 1 1— 2
术, 鼓励 患者 进食 加强 营养 增加 抵抗 力 , 必要 时遵 医嘱
静 脉给 予能 量补 充 。
4 24 如果患者遇 到潜在并发症 时 ..
发 现鼻 腔填塞 物
松动 , 落到 咽部 嘱患 者 吐 出勿 吞 下 , 若脱 嘱患 者勿 自行
扯出鼻腔填塞物 , 一旦发生大出血, 立即建静脉通道 , 配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
DVT 是一种多种因素所致的深层静脉内血栓的形成,常常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因此,在剖宫产
手术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对保护母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剖宫产围手术期DVT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BMI、过去有血栓形成病史、孕期中安静卧床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产后禁忌症以及使用雌激素等多种因素。
为避免这些因
素的影响,需要在术前和术后给予适当的预防干预。
预防干预的重点在于降低血液凝固因子的活性,增加血液循环速度,促进血栓的溶解。
其中,运动锻炼是促进血液循环的最好方法。
可以在产后适量行走,促进下肢肌肉收缩,
加快血液循环速度。
此外,还可以做一些叫做下蹲运动的简单锻炼,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另外,饮食的合理控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定期按摩等都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除了预防措施之外,正确的护理也是预防DVT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产后,护理人员应
该帮助产妇及时活动四肢,避免长时间卧床,避免交叉双腿,避免穿紧身裤等影响血液循
环的行为。
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并治疗胫前区肿胀、发热等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剖宫产围手术期DVT的预防和护理中,护士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她们需要十分
关注产妇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还需要善于沟通,配合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形成完整的、有效的预防措施。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摘要】通过对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以及术前评估,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减轻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外科围手术期;术前;术后;预防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因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或由于静脉壁的直接损伤等原因易形成深静脉血栓(DVT)。
因此,对围手术期病人有意识地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危害非常重要。
1 预防措施1.1 环境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1.2 饮食和活动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多食含纤维素食物,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适量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逐日增加活动量。
术前、术后禁食、禁水的患者,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血液浓缩。
1.3 术前预防措施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发生DVT的高危因素[1]。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等资料,采用Wells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估。
术前对高危、中危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术后卧床期间如何在床上活动及大小便等,教会家属给患者做四肢的被动运动,做好四肢肌肉的功能锻炼。
1.4 术后预防措施术后应进食低脂、低盐、多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忌食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病情许可情况下,术后24 h应督促病人在床上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术后指导并督促病人做深呼吸,促进血液回流。
协助患者多翻身、拍背。
对于高危病人,应尽量减少下肢静脉输液,避免损伤静脉;尽管外科手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物,但应根据病情需要适量使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 护理措施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足部动脉搏动情况。
注意有无下肢肿胀和胀痛,必要时每日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至少2次,患健侧比较,若发现两侧下肢的周径相差在0.7cm以上的应及时通知医生。
老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4.
[2]金芳.骨折临床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2005:46-49.
[3]武文婕,Biblioteka 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护理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767.
[4]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6.
1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2月—2010年5月住院老年病人79例,男35例,女44例;年龄60岁—90岁,平均74.3岁;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其它下肢骨折20例,骨盆骨折9例,脊柱骨折12例;54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2例有精神障碍;5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3例经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DVT,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后良好。
2.2.2避免或减少血管壁的损伤长期静脉输液者,应保护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重复穿刺。静脉输入对血管壁有较大刺激的药物时,输注速度要慢。输液输血时,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减少下肢血管的损伤,保护下肢静脉。
2.2.3增加血流速度的护理措施病人在术后由于疼痛及知识缺乏会对肢体活动产生恐惧,应告知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及方法,鼓励早期功能锻炼。护士应加强功能锻炼指导,示范功能锻炼的方法,督促及检查病人的活动情况。重视体位护理,保持患肢功能位。根据手术部位和病人实际情况逐步加强关节肌肉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协助病人应用辅助器具进行从站立到行走的训练,配合采取穿弹力袜、持续被动运动(CPM)功能锻炼等机械预防措施。
老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79例老年骨科病人在围手术期做好观察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措施,密切观察DVT的发生。结果3例经过检查确诊DVT,给予及时治疗与护理,预后良好。结论 对老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研究背景妇科恶性肿瘤是女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手术过程中患者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大,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和下肢肿痛等症状。
因此,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均需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做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整理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并对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和总结。
预防和治疗策略手术前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评估,包括生理和病理学因素的评估。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血栓危险因素,例如既往有血栓病史、长期静卧、超重等,应该在手术前进行药物预防。
例如,华法林和肝素类药物是较常用的预防血栓的药物之一。
此外,还应当运用物理手段来预防血栓,例如按摩法、弹力袜等方法。
手术中在手术中需要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带来的暴露风险。
此外,在手术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体位,避免术中压迫因素对下肢血流的影响。
在手术中还需要做好血栓的预防措施,如肢体动脉双血栓预防、组织因子类似物等。
术后在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积极治疗,并继续进行血栓的预防措施。
例如,应当减少活动量,严密观察患者下肢的情况。
在床位上活动训练,使用加压袜,按摩等方法可以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护理,以减少术后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措施手术前1.指导患者了解下肢血栓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2.每天或每班次进行评估,记录患者的下肢周径、水肿、皮温3.给予患者药物预防,如华法林、肝素类等。
4.运用物理手段预防,如加压袜、按摩法等。
手术中1.用正确的体位保护下肢,减少术中压迫2.记录患者的术中输液状态和情况3.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焦虑4.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术后1.监测术后患者的下肢血管情况2.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运动方案,促进患者下肢血流、防止形成血栓3.定期更换加压袜,以保证其质量,防止加压不足4.加强患者营养,增强患者免疫力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研究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的手术环节,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并在护理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物理和药物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健康。
剖宫产手术本身会导致产妇术后卧床不动、血流淤积、血液黏稠度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血管内膜破损或病变后,由于血液凝结、炎症反应等因素使得深静脉内形成血栓的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肢局部水肿、疼痛、发热、皮肤紫红等情况。
若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可导致产妇死亡。
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深入了解相关病因、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手术后产妇的安全性和康复率。
完毕。
1.2 问题意义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剖宫产手术中,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创伤等因素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预防和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意义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并发症,但由于其发病过程隐匿且难以察觉,容易被忽视。
如果未能及时预防和干预,患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
加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更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和护理策略,注重患者宣教和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以及多学科合作提升护理质量,将有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策略,以减少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通过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患者罹患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术中护理课件
下肢水肿
总结词
常见的症状,可能导致皮肤溃烂
详细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长期水肿可能导致皮肤溃烂、感染等并发症。
下肢溃疡
总结词
慢性并发症,难以愈合
详细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引起下肢溃疡。溃疡部位难以愈合,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
PART 05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是指在围手术期发生的深静脉内 血液凝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 受阻的现象。
分类
根据血栓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 为近端血栓和远端血栓;根据血 栓阻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 阻塞和不完全阻塞。
形成原因
01
02
03
血流缓慢
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卧床、 制动,导致下肢肌肉松弛 ,血流减慢,为血栓形成 提供了条件。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危害、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提高患 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完善术前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和下肢血管情 况。
术中护理要点
保持正确体位
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下肢 的压迫,减轻下肢静脉回流阻力。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输液,以免增加下肢静脉 负担。
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酒 精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
物理预防措施
使用弹力袜
指导患者使用医用弹力袜,以增 加下肢静脉回流,减轻静脉压力
。
间歇性充气加压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模拟肌 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机械预防
使用下肢关节被动运动仪等机械装 置,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剖宫产是指通过剖腹手术进行分娩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产妇或胎儿存在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剖宫产是一种必要的医疗手段。
剖宫产手术也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形成栓塞的情况,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正确的预防和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非常重要。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是提前识别高危产妇并进行有效干预。
高危产妇包括40岁以上的产妇、肥胖的产妇、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产妇以及体质虚弱的产妇等。
在手术前对这些高危产妇进行血栓形成的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表明有较高的血栓风险,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干预。
通过药物预防降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肝素等,它们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机制,减少血栓的形成。
进行心血管康复训练,通过锻炼增加患者的肺动脉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正确进行抗凝治疗,及时祛除体内的凝血物质,预防血栓。
术后产妇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康复措施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措施包括:定时翻身,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在翻身的过程中,护士还需要帮助产妇进行腿部的被动活动,增加下肢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要注意产妇的饮食和排尿排便问题,保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便秘和膀胱充盈等情况,减少压迫腹部和骨盆腔的风险,也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产妇术后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情绪低落,焦虑等情绪波动,有助于维持血液畅通,促进深静脉的血液循环。
通过合理的医疗设施和仪器的使用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期间,尽量减少手术和术后固定时间,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切口周围肌肉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利用各种医疗设备和测量仪器来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血液循环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救治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术后产妇的生活质量。
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4 3 R 7.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O 1 — 12 0 10— 99 2 l)60 4— 1
下 肢深静 脉血 栓是 一种 常见 的静 脉 血栓 , 子 脱落可 导致 肺 栓 栓塞 , 危及生 命 。下 肢静 脉炎 , 液 高凝 状态 , 后 、 后 、 血 产 术 骨折 等 疾病, 长期卧床 的患 者容 易引起 下 肢静 脉血栓 【 安 置下 腔静脉 过 l 】 。 滤 器是 预 防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引起 肺 栓 塞 的 有 效 方 法 。我 科 于 20 年 2月一 09 9 为 2 下肢 深静 脉血 栓 患者 行血 栓 滤 04 20 年 月 5例 器 置人术 , 护理体 会 报告如 下 。 现将 1 资料 与方 法
+ 湖北省孝 感市 中心 医 院(300 420 ) 21年 6 2 00 月 0日收稿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手术期护理标签:宫颈癌;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因下肢静脉血液不正常地凝结造成的,临床表现以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为主,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原因是:①由于术前、术中禁食,体液量不足,致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②麻醉后小腿静脉丛壁处于松弛状态,静脉丛内瘀血,加之手术时制动,静脉丛内血液较长时间的瘀滞,易形成血栓;③手术时间长、范围广、创伤大,如行子宮全切加双侧附件切除,尤其是宫颈癌患者行子宫、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创伤致组织大量破坏分解,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具有抗凝作用的蛋白质c及s减少,使血液形成高凝状态;④阴式手术由于两腿摆放位置不适腿架未支好,胭窝未放软垫,均可使下肢静脉受压,发生静脉壁损伤;⑤合并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者,血液黏稠度大,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据文献报道[1],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7.8%。
对宫颈癌手术后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缩短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因此,对围手术期患者有意识地开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避免或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和程度,尽早恢复健康。
1 一般护理1.1 休息与体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严格制动,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严禁做有压迫病变部位的辅助检查,严禁做按摩、热敷和理疗等治疗活动。
在发病1-2周内血栓极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故从发病开始,患者应进行为期2周的绝对卧床休息;为控制血流方向,降低下肢肿胀程度,防止血栓上行的发生,应采取床头、床尾均抬高15°~20°体位。
为防止升高静脉压和腹压,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应告知患者穿着宽大舒适的衣服,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动作。
肿胀和疼痛缓解后,患者方可下床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逐渐增加活动量。
1.2饮食护理为了预防便秘应指导病人多饮水,改善血液黏稠状态,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而引起血栓脱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术中压迫,直接损伤,甚至是手术时误 伤、误切、误扎静脉,静脉阻塞、静脉外 伤或者是静脉管壁和内膜损伤,均可激活 凝血机制诱发血栓。
(4) 任何原因所致休克,手术时血压的波动、 出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 过敏性休克等,均可因低血压时间过长而 使血流滞缓。
3. 术后凝血机制改变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 过高,引起血栓脱落
卧床期间,注意 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 防止褥疮发生
3.患肢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稍微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 肿,缓解疼痛
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碰撞,以免皮肤损伤 感染,加重病情
避免挤压和按摩患肢,以免栓子脱落
要密切观察患肢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 患肢周径不断增加,颜色加深,说明静脉 回流受阻,病情加重;患肢皮温升高说明出 现感染
(1)术后病人常继续禁食、禁水,或病人不 思饮食,从而进一步致血容量不足。
(2) 术后卧床,制动及下肢包扎是下肢的重 要原因。
(3) 围手术期止血药物的运用或手术后怕出 血而停用抗凝药物,致凝血功能增强。
的治疗
治疗方法
抗凝治疗 手术取栓 腔内治疗
1.抗凝治疗
小剂量肝素静脉注射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 疗时,要更加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7.恢复期护理
慢性期(发病后一个月)应下床适当活动 增强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
沉默的“杀手”!!!
发生的原因
1850年
’ 三要素 血流郁滞 血管内皮损伤 高凝状态
1、血流淤滞(血液的流动缓慢) 长途飞行(又叫经济舱综合症,因为经
济舱座位狭小,旅客长时间不能自由活动) 久坐(电脑,电视,麻将,用功) 长期卧床 怀孕时子宫的压迫
2、静脉壁的损伤 手术 骨折 感染 创伤
3、血液的高凝状态 创伤、大手术、分娩后凝血功能增强 肿瘤 服用避孕药 吸烟 遗传的凝血功能异常 糖尿病 使用止血药
(克赛、速碧林、法安明、安卓等) 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拜瑞妥) 临床症状可以明显缓解、改善 体会:抗凝治疗简便、安全、有效 可达控制、缓解和治疗的作用
如何选用上述药物?
2.手术取栓
对于巨大髂股静脉存在肢体坏疽危险者 (股青肿),建议静脉取栓术
即导管取栓术
导管取栓
股青肿
3.腔内血管治疗-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预防、治疗及护理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 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 致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一 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疾 病。
发病率逐年攀升,近年来逐渐成为一 种常见病,多发病
第3位最常见的急性血管疾病 心血管 脑血管 肺栓塞()
围手术期为什么容易发生?
1、手术前
术前准备常嘱病人 禁食 禁水 洗肠 胃肠减压。
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 容量不足状态,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 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
(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 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致 局部静脉血栓形成。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 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减慢、 郁滞。
及时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本病 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情况
关心和体贴患者,反复开导安慰 分析情绪不良的危害,让患者懂得过
度紧张、忧郁及躁怒会导致血脉挛急, 使机体气血运行阻滞,脉络不通,加 重病情等 积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全身心配合治疗
2.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发病1~2周内最不稳定,栓子极 易脱落,应绝对卧床休息
4.饮食护理
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 食,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 厚之品,降低血黏度,以有利疾病的恢复。
5.静脉输液的护理
要求技术操作要熟练、静脉穿刺成功 率要高,避免损坏血管,并选用静脉留置 穿刺针。
6.溶栓护理
应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注意出血倾 向,发现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黑 便及尿血等出血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处理,
随着和发病率的增加,其危害性已被 人们逐渐认识,对和的治疗已被各科医师 重视
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后果
血栓沿着静脉朝近端生长.
血栓脱落
肺栓塞
在美国,每年死于肺栓塞()的患者占死 亡人数的10~15%,在临床死亡原因中, 居第三位 。
的特点
➢ 住院患者大约 0.5% 死于 ➢ 90% 患者血栓来自下肢静脉 ➢ 80% 患者起病时无临床症状 ➢ 2/3 患者死亡在2小时内发生
液淤积 是低危病人预防血栓形成的最好方法 梯度压力弹力袜(法) 间歇充气压力泵(法)
梯度加压(循序减压)弹力袜
间断充气加压()
的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突然发病,对本病缺乏了解,认为治不好就要截肢,精神过度紧张, 常存在恐惧心理
害怕出现肺栓塞 治疗一段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对治疗产生怀疑 对经济及预后等方面考虑过多 有些继发于术后,往往认为是手术失败引起 因疗效差,存在不满情绪,烦躁易怒
的预防
是否要预防---观念问题,纠纷 如何预防
血管内预防 血管外预防
一、血管内预防
现有预防手段
➢ 注射给药 ➢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 口服给药 ➢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需要常
规监测凝血功能:以确保(国际标准化 比值)在要求的范围内(2.0-3.0)
二、 血管外预防-物理方法预防
抬高腿部、尽早活动 增加腿部的血流速度 恢复腿部静脉的血流,减少下肢末端静脉血
导管溶栓术 血栓消融术 血管成型术
导管溶栓术():
将多孔的溶栓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进 入血栓内,缓慢地直接在血栓内释放溶栓 药物,以尽量小的溶栓药物剂量来达到溶 栓的目的。
缺点: 腘静脉以下及腓肠肌静脉丛的血栓无法应用 陈旧性的血栓无法溶掉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无法使用
血栓消融术
()
血管成型术
肺栓塞的预防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挤压患肢
2.是否使用滤器
和之间联系紧密
约30 有无症状的
90%的 能查到 (但不一定有症状)
转移
血栓
栓塞物
约0.5~1%发生致命性
滤器的并发症
腔静脉血栓 腔静脉穿孔 移位 倾斜变形 气栓 感染 肾静脉血栓 穿刺部位血肿
滤器置入的目的—防止的发生 急性滤器的置放目前仍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