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合集下载

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6doc初中语文

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6doc初中语文

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6doc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1、给加点字注音:绥靖区〔〕消灭〔〕锐不可当〔〕击败〔〕2、分析第一那么文章标题,回答以下咨询题:所记的对象:所写军队的数量:所叙的地点:最有气概的两个词:要紧特点:"百万大军"是不是虚指,何以见得:3、新闻的结构要紧包括、、三个部分。

新闻的最要紧特点是4、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讲讲哪句好,什么缘故?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依照地,而且扩大了依照地。

我们的依照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5、区不下句中加点的词: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消灭及击败一切抗击之敌。

6、在以下句子的重读词语下加点。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7、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抗击,甚为柔弱。

C、此种情形,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专门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能够渡完。

8、为下面这那么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溪洛渡和向家坝是金沙江上拟建设的两个梯级电站,其水电资源分不是1200万千瓦和600万千瓦,两者之和接近三峡工程,差不多列入国家开发打算。

金沙江中段和下段一共能够建12个梯给电站,总装机接近6000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3倍多。

三峡总公司差不多被确定为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项目开发的主业单位。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 新闻两则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 新闻两则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 新闻两则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泄气(xiè)要塞(sài)锐不可当(dāng)B、签订(jiàn)歼灭(qiān)摧枯拉朽(xiǔ)C、芜湖(wú)荻港(dí)纷纷溃退(kuì)D、区域(yù)督战(dū)封锁长江(suǒ)【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B、西路军在东路军之前渡江C、为了详写东路军D、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荻港(dí)阻遏(è)溃退(kuì)B、逃窜(cuān)要塞(sài)督战(dū)C、芜湖(wú)歼灭(qiān)泄气(xiè)D、区域(yù)绥靖(suì)阌乡(wén)【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填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

____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______20日夜起____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____芜湖线_____渡至繁昌_____铜陵_____青阳_____荻港_____鲁港地区____ 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_____A、( ),、,、、、、,。

B、“ ”,、,、、、、,。

C、( )。

、,、、、、,。

东升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同步测考试题 及答案.doc

东升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同步测考试题 及答案.doc

东升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测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题)评卷人得分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溃()退歼()灭当()真锐不可当()荻()港纤()维芜()湖要塞()殷()督()战无锡()阻塞()【答案】.略难度:容易知识点:字音2.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答案】(1)消息、及时、准确(2)标题、导语、主体、记叙、议论难度:中等知识点:其他二、选择题(共3题)1.选词填空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_______(A.溃退B.溃败C.溃逃),毫无斗志。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l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3.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三、现代文阅读(共3题)1.阅读与简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4.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导语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写出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课新闻两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逃窜.()2.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导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份。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能够适当穿插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何?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冲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何?③“我已消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何要连用“消灭”、“击溃”两个动词?④“咱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丛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别离是什么?表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当选择适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份)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以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牢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五、请用一句话归纳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通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时刻精准到“时”暗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无人机表演需要提供通信保障。观众越多,保障压力越大。张指导说:“启动预案,必须确保万无 一失!”
某报小记者李梦当晚也在活动现场,他准备采访无人机表演团队的负责人张指导。请你根据上面 的材料,为他拟写两个有价值的采访问题。
(1) (2)
9. (3分)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省文化厅公布了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韶山山歌作为湘潭地区 唯一新增项目入选。韶山市正式公布韶山山歌传承人毛爱霞和毛继余为韶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传韶山因舜帝南巡奏韶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温和柔美的“韶乐”与 当地民风逐渐相融合,从而产生了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的韶山山歌。5月23日,记者来到韶山 乡韶山村虎形组,找到了慕名已久的山歌传承人毛爱霞和毛继余两位老人,亲耳聆听了他们的演唱, 歌词朴素,曲调优美,令人叫绝。 近年来,韶山山歌面临失传的危机,引起了韶山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韶山市成立了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中心,同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普查代表性传承人34位,整理收集歌曲236 首,歌词5000多字,并组织山歌能手进行试点教学。2008年韶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韶山山歌大赛,次 年韶山山歌又在湖南省艺术节中获得银奖。2011年,韶山市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向省文化厅提交了申 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报告。
7. (3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D.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下临安、余杭等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芜.湖()溃.退()荻.港()锐不可当.()泄.气()督.战()歼.灭()要塞.()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业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摧枯拉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锐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军队增了兵,并确定了他们溃退..的日期,再留给联合国六个月的时间去控制局势。

B.当你泄气..时,当你失落时,你要相信付出会得到回报。

C.北京时间3日晚,德国队以摧枯拉朽....之势4比0狂胜阿根廷队,昂首挺进世界杯半决赛。

D.经过数月的苦练,这支少年篮球队的气势锐不可当....,他们对于这次比赛志在必得。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

(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

(删去“会议”)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

(将“进货”和“选货”对调)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

(去掉“与泪水”)5.文学常识填空。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原则安排的。

6.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句表现新闻威力的句子。

新闻起先像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熊熊烈火,无法把它扑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回答问题。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练习(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练习(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
练习(1)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精品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练习(1),供大家参考。

 1.注意新闻的要素和结构
 2.学习本文简洁、准确的语言
 3.体会新闻的感情色彩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渡(hénɡ)歼灭(qiān) B.锐不可当(dānɡ)要塞(sài)
 C.阻遏(jié) 鄂(è) D.绥靖(suǐjīnɡ)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主体结尾B.标题导语主体
 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
 4.填空。

 (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及答案】对于语文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初二的语文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本文库一起来做份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溃( )退歼( )灭当( )真锐不可当( )荻( )港纤( )维芜( )湖要塞( )殷( ) 督( )战无锡( ) 阻塞( )2、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 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3)选词填空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_______(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A.顽固 B.顽强 C.坚强)。

③我已________(A.战胜 B.消灭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地区,正在向南________(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

3、判断(1)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2)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二、阅读与简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控制要塞(sài)阻塞交通(sè)B.锐不可当(dǎng)当真这样(dàng)C.歼灭顽敌(jiān)歼陌交通(qiān)D.横渡长江(héng)蛮横无理(hèng)2、与短语“擦破了”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纷纷溃退渡过南岸B.清楚得很踢一脚说下去爽快极了C.英勇善战冲破敌阵热起来在九江D.横渡长江广大官兵锐不可当甚为微弱3、按要求填空。

①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的六要素即、、、事件的发生的、、。

②新闻的特点一般有:;;。

③新闻的结构通常包含、、、、五个部分。

4、品味语言,对加点词作简要分析。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二、课内精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21时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分别写出新闻选段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写出起止即可)________________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经营锋利坚绝区域(2)防御抵抗丝豪顽强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芜.湖(____)泄.气(____)kuì(____)退荻.港(____)dū(____)战歼.灭(____)要塞.(____)锐不可当.(____)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4.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业已:已经。

C.溃退:散乱,败退。

D.督战:帮助作战。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的精神值得提倡。

..可当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C.人生不应只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有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的勇气。

D.夺冠而归,大家决心重整旗鼓....,以高昂的斗志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日常训练中,力争明年再创辉煌。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三、综合性学习7.2020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1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新人教版☆课文导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芜.湖(wú)阌.乡(wén)荻.港(dí)鄂.豫区(è)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ɡ)歼.灭(jiān)要塞.(sài)二十八宿.(xiù)绥靖..(suí jìnɡ)阻遏.(è)杜聿.明(yù)二、词语释义不含:不包括。

溃退:败退。

溃:溃败。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绥靖:安抚,平定。

阻遏:阻止。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

炽烈:旺盛猛烈。

屏息凝神:抑止着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比喻力量非常强盛,声势非常浩大。

高屋建瓴: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

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磅礴,盛大的样子。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回肠荡气:形容乐曲文章等非常动人。

三、语句解读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

3.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小编整理了这篇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 ) 锐不可当( ) 歼灭( ) 击溃( ) 绥靖( )( )
 阻遏( ) 鄂豫( ) 逃窜( )
 2.形似字组词。

 3.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幺?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幺?
 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幺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
 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幺?体现语言特点是什幺?
 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C.劣势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二、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_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_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基础积累1. 常识填空。

(1)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消息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2.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________,“胜利南渡”点明了________。

3. 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所包含的五个要素: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起因:________事件结果:________4. 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________(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________5. 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 请写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导语。

7. 本文《消息二则》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1 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
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
)......
阻遏()鄂豫()逃窜()
...
2.填空
(1)新闻又称 ________,它 ________、 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
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
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
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
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
国民党的( A. 广大 B. 大量 C. 多数 D. 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
京(A. 反对 B. 抗拒 C. 拒绝 D. 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 日到芜湖(A. 作战 B. 指挥 C. 鼓动 D. 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A. 牢靠 B. 坚固 C. 巩固 D. 顽固)的,( A. 弱点 B. 松懈 C. 劣势 D. 困难)只存在于
南京九江一线。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 10 月 7 日电今日凌晨 4 时 33 分,在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
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
( 一 ) (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
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时间精确到“时”暗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

3.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
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了作者怎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和中路所遇情一,我西路当面之亦退,毫无斗志,我所遇之抵抗,甚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英勇善,不可当;另一方面,和国民党
反派拒和平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南京拒和平,都
很泄气。

1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
2段分。

意是什么?
3文中“此种情况”的“此”具体指。

4“ ”指的是什么?“国民党的广大官兵⋯⋯泄气”一句与上一句的关系是什么?
5 “⋯⋯国民党反派拒和平定”是巧妙地交代新的,揭示了退的,增了新的思想性。

6 段文字既有叙,也有。

第句是叙,第句是;的句有什么作用?
(三)( 1)恩伯南京江阴段防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

( 2)不料正是恩伯到湖的那一天,面防又被我突破了。

(3)我路三十五万大与西路同日同起渡江作。

( 4)所有定划,都已。

(5)至止,我路各
已大部渡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6)此抵抗,然在二十一日
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占中、江、江阴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江。

(7)我前,已切断江无段路。

1.第⑵句与第⑴句形成明比。

能明人麻痹、我出奇制的关是
“”;句中的“又”字照了段前写中路况、西路况用的
“”一和两个“”字,行文很。

2.从第( 4)句的“所有”“都”两中,我能感到作者的感情。

种感情是
()
A. 藐人的豪情
B.利的自豪感
C.必的信念
D.人的嘲
3.第(5)句中的“至止”体了新的特点。

4.前几句中与第( 6)句“此抵抗”相照的内容是
“”。

5.第⑹⑺句中能表我英勇无畏、不可当的一系列是:。

6.“ 面防”指的是哪一段防?
7.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8.不料正是恩伯到湖的那一天,面防又被我突破了”中“不料”一怎理解?
(四)中原我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 年 11 月 5 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
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④在过去一
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
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
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
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

1.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相比,两题都交代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还说明了,体现了。

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作用是什么?
3.用横线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
4.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
5.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A.采用倒叙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D.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
6.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

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1.新闻两则
参考答案:
一、 1. dí dānɡjiānkuì suíjìnɡèè yù cuàn2、( 1).消息及时、准确( 2).标题、导语、主体、记叙、议论 3. ①不能。

如果去掉“不含”,意思就成了包
括九江在内。

②好。

“不料”一词褒贬鲜明,充满了嘲讽,同时也显出了我军的神勇;③“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不一定消灭。

连用两个词表现了不同的作战结果,语气准确、简洁。

④“树木”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森林”是扩大了根据
地;“生了根”是根据地巩固了;“枝叶茂盛”是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

体现语言的生动、形象。

4.ACDCA 5、示例:“神舟”飞船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

二、(一) 1.写出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作用是说明消息发得及时,内容真实
可信。

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2.人民解放军;渡江人数之多,声势之浩大。

3.不好。

改后语气没有气势,缺乏感染力,不能很好地表现我军迎难而上,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4.表达了胜利的豪情和对我军英雄的赞美。

(二)、1写我西路军所遇敌人毫无斗志,抵抗甚微。

2 分两层;第一句一层,写敌人纷
纷溃退,毫无斗志;后两句为第二层,写敌人溃退无斗志的原因。

3 代,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4指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具体分析上一句的原因。

5 背景;原因。

6 ①;③;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士气低落、不堪一击的军情,有力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三) 1. 不料首先已 2.B 3. 真实,及时。

4. 句( 1)前半句 5.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6、“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防线”7 、我东路军渡江战役取得了
胜利 8、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四) 1、2、3、见练习册 4.C5.B 6.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介绍背景,说明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突出解放南阳的
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