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作业

合集下载

黄酮类化合物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A.中央二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B.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中央四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D.中央五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E.中央六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为A.2-苯基色满酮B.2-苯基色原酮C.3-苯基色原酮D.色原酮E.色满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一般为A.红色B.黄色C.类白色D.白色E.无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4.下面化合物中哪一个在水中的溶解性最小A.黄烷苷元B.黄酮苷元C.黄酮单糖苷D.黄酮二糖苷E.黄酮三糖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5.下面化合物中哪一个酸性最强A.7,4,-二羟基黄酮B.5,7-二羟基黄酮C.7-羟基黄酮D.5-羟基黄酮E.7,3,-二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6.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见的颜色反应为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C.硼酸显色反应D.碱性试剂显色反应E.三氯化铁反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7.判断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3或5羟基存在与否的试剂为A.锆盐-枸橼酸B.1%.三氯化铝C.氯化锶/氨性甲醇溶液D.醋酸镁甲醇溶液E.1%.醋酸铅水溶液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8.提取黄酮苷元宜用溶剂为A.0.1%.盐酸B.沸水C.冷水D.氯仿E.甲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9.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的先后顺序为A.二氢黄酮单糖苷>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B.异黄酮>二氢黄酮单糖苷>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C.二氢黄酮单糖苷>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D.二氢黄酮单糖苷>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异黄酮E.异黄酮>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单糖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0.下面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时间最长的为A.7,2′,4′-三羟基黄酮B.7,4′-二羟基黄酮C.5,7-二羟基黄酮D.5,7,3′-三羟基黄酮E.4′-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1.下面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上Bf最小的化合物为A.5,7-二羟基黄酮B.7,2′,4′-三羟基黄酮C.4′-羟基-7-O-β-glc-黄酮苷D.4′-羟基黄酮E.3-鼠李糖-7-葡萄糖-4′-羟基黄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2.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为A.醋酸镁甲醇溶液B.锆盐-枸橼酸反应C.硝酸铝溶液D.四氢硼钠试剂E.氨性氯化锶甲醇溶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3.不能与黄酮类化合物发生络合反应的试剂为A.铝盐试剂B.铅盐试剂C.锆盐试剂D.镁盐试剂E.钠盐试剂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4.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与四氢硼钠反应后产生络合物颜色为A.黄~红色B.红~紫色C.紫~蓝色D.蓝~绿色E.绿~黑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5.黄酮类化合物与铅盐反应产生沉淀为A.黄~红色B.红~紫色C.紫~蓝色D.蓝~绿色E.绿~黑色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6.氯化锶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环境为A.弱酸性B.弱碱性C.中性D.强酸性E.强碱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7.下面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黄酮B.黄酮醇C.查耳酮D.二氢黄酮E.二氢黄酮苷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8.下面化合物的苷元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黄酮B.黄酮醇C.花色苷元(花青素)D.查耳酮E.二氢黄酮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9.7-羟基黄酮在下面哪种溶媒中溶解度最大A.水溶液B.碱性水溶液C.吡啶D.甲酰胺E.氯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0.γ-吡喃环上的1-O-氧原子,有未共用的电子对,表现A.微弱碱性B.酸性C.中等程度碱性D.强碱性E.极强碱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1.下面化合物中无盐酸-镁粉反应的是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二氢黄酮醇E.查耳酮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2.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盐酸镁粉反应多呈A.黄-红色B.蓝~紫色C.绿-黑色D.橙红-紫红色E.黄-绿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3.下面哪个化合物能与1%.醋酸铅发生沉淀反应A.5-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4′-羟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2′,4′-二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4.下面化合物能发生锆盐-枸橼酸反应的是A.3-羟基黄酮B.6-羟基黄酮C.6,7-二羟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3′,4′-二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5.花青素在什么条件下显红色A.pH=8B.pH=8.5C.pH=12D.pH=10E.PH=5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6.黄酮分子在引入什么助色团后使化合物颜色加深A.7(位)OHB.2′(位)OHC.3(位)OHD.5(位)OHE.3′(位)OH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7.一般无颜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苷元B.黄酮苷C.黄酮醇苷元D.黄酮醇苷E.二氢黄酮苷元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8.一般游离的黄酮苷元在下面溶剂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水B.乙醚C.乙酸乙酯D.乙醇E.甲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9.下面化合物中最先从聚酰胺柱上被洗脱的是A.查耳酮B.二氢黄酮C.黄酮苷元D.黄酮单糖苷E.黄酮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0.在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时,能溶于5%.NaHCO3溶液的化合物是A.7,4′-二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2′-羟基黄酮D.5-羟基黄酮E.4′-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1.作为银杏黄酮质量标准的黄酮类化合物为A.槲皮素B.橙皮苷C.芦丁D.银杏内酯E.山奈酚及其苷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2.黄芩苷在结构分类上属于A.黄酮类化合物B.黄酮醇类化合物C.二氢黄酮类化合物D.异黄酮类化合物E.黄烷醇类化合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3.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分为几种A.5种B.6种C.7种D.8种E.9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4.提取一般苷类成分不加酸,是为了避免A.成盐B.酯化C.盐析D.水解E.形成沉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5.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碱提取酸沉淀法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E.中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6.应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A.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不同B.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不同C.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D.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能力的大小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7.在溶剂提取法中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A.氯仿B.甲醇和乙醇C.乙酸乙酯D.丙酮E.乙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8.提取黄酮苷元时不宜用A.氯仿B.甲醇C.乙醇D.5%.NaHCO3E.乙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结果

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结果

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结果
实验目的:对黄酮类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黄酮类化合物。

实验步骤:
1.将黄酮类植物材料加入适量的乙醇中,进行浸提。

2.过滤浸提液,得到植物材料的提取液。

3.将提取液转入蒸发器中,进行蒸发浓缩。

4.将浓缩液溶解于适量的无水乙醚中,进行萃取。

5.分取有色相的有机相液体。

6.用饱和盐酸溶液,使有机相与无水乙醚中的黄酮类物质发生转化反应。

7.经过酸化反应后,形成无色的无机酸盐。

8.用横向冷冻离心机进行冷冻离心,分离提取的黄酮类物质。

9.将离心沉淀物重新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

10.通过制备薄层层析法或者柱层析法对黄酮类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11.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黄酮类物质的纯度。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得到了一种高纯度的黄酮类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纯度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纯度较高。

讨论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纯化了黄酮类物质。

该实验证明了所使用的方法在分离黄酮类物质方面的有效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分离纯化方法,如色谱法或逆流法等,进一步提高黄酮类物质的纯度。

然而,尽管我们得到了高纯度的黄酮类化合物,但该实验结果仅表示特定工作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并不能保证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相同的结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条件进行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总之,本次实验成功地分离纯化了黄酮类物质,并得到了高纯度的黄酮类化合物。

该实验结果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黄酮类物质。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黄酮 作业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黄酮 作业

一、单项选择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花色素2.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试剂 C.α-萘酚-浓硫酸试剂A. 盐酸-镁粉试剂B. NaBH4D. 锆-枸橼酸试剂 E .三氯化铝试剂3.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MeOH+AlCl3”光谱等于“MeOH+AlCl3/ HCl”光谱,说明该化合物( )。

A. A环无邻二-OHB. B环无邻二-OHC. A、B环均无邻二-OHD. 有5-OH,无3-OH4.可区别黄芩素与槲皮素的反应是()A. 盐酸-镁粉反应B. 锆-枸橼酸反应C.四氢硼钠(钾)反应D. 三氯化铝反应E. 以上都不是5.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B.碱提酸沉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E.甲醇提取二、多项选择1.用于总黄酮纯化、分离的方法有:()A.pH梯度萃取法B.活性炭吸附法C.聚酰胺柱层析分离法D.金属配合物沉淀法 E.醇沉淀法2.影响聚酰胺吸附能力的因素有()A. 酚羟基的数目B. 酚羟基的位置C. 化合物类型D. 共轭双键数目E. 洗脱剂种类3.黄酮苷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碱溶解酸沉淀法B. 乙醇提取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沸水提取法E. 酸提取碱沉淀法4.黄酮与金属盐类试剂络合的必要条件是()A.具有7-OHB.具有邻二酚羟基C.具有3-OHD.具有5-OHE.3-OH和5-OH缺一不可5.聚酰胺吸附色谱法适用于分离()A.蒽醌B. 黄酮C.多糖D. 鞣质E. 皂苷参考答案:单项选择E D C B A 多项选择ABCDABCDEABDBCDABD。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学习要求]掌握1、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显色反应3、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和分离方法4、色谱法和紫外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熟悉 1、黄酮类化合物苷中常见的单糖、二糖和三糖2、一些有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了解1、氢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2、碳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重点内容]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类型: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类、橙酮类、黄烷-3-醇、黄烷-3,4-二醇、花色素类、双苯吡酮类和高异黄酮类。

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①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具有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颜色;②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溶解度稍大;③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④ -吡喃环上的1-氧原子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微弱的碱性。

3、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①还原反应: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四氢硼钠(NaBH4)反应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②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具有3-羟基4-羰基、5-羟基4-羰基和邻二酚羟基的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③硼酸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当具有3-羟基4-羰基和5-羟基4-羰基结构时,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可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④碱性试剂显色反应:用碱性试剂处理,观察颜色变化,对于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有一定意义。

4、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①黄酮苷类以及极性稍大的苷元一般可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一些多糖苷类则可以用沸水提取;②对得到的粗提取物可进行精制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碱提取酸沉淀法和炭粉吸附法。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一、A11、可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的是A、4’-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5,4’-二甲氧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5-羟基黄酮2、在5%NaHCO3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化合物是A、3,5,7-三羟基黄酮B、2,4'-二羟基查耳酮C、3,4'-二羟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5-羟基异黄酮3、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与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有A、铝盐反应B、四氢硼钠(钾)反应C、碱性试剂显色反应D、三氯化铁反应E、锆盐反应4、黄酮类化合物显酸性是因为结构中含有A、苯甲酰系统B、酚羟基C、γ吡喃酮上的醚氧原子D、苯环(B环)E、桂皮酰系统5、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呈阳性的是A、二糖B、三糖C、二氢黄酮D、单糖E、多糖6、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酚羟基是A、6-0HB、5-OHC、8-OHD、7-OHE、3-OH7、与盐酸-镁粉显橙红色至紫红色反应的是B、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C、香豆素D、查耳酮E、儿茶素8、下列化合物加入二氯氧化锆可生成黄色络合物,但在反应液中加入枸橼酸后显著褪色的是A、3-羟基黄酮B、5-羟基黄酮C、7-羟基黄酮D、4'-羟基黄酮E、3'-羟基黄酮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7-OH黄酮苷B、3-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5-OH黄酮苷C、7-0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4-OH黄酮苷D、7-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3-0H黄酮苷E、3-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4-OH黄酮苷10、与二氢黄酮反应后产生橙红色至紫红色荧光的是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C、醋酸-镁粉反应D、四氢硼钾E、三氯化铁11、引入哪类基团可以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A、-OHB、-OCH3C、金属离子D、-CH2OHE、-COOH12、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碱性,可与浓硫酸成盐,是因为结构中存在A、γ-吡喃环上的1-氧原子B、γ-吡喃环上的羰基C、γ-吡喃环上3-羟基D、7位酚羟基E、苯环1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极性最大的是A、二氢黄酮B、查耳酮C、异黄酮D、花色素14、盐酸-镁粉反应通常呈阳性的是A、儿茶素B、黄酮C、异黄酮D、查耳酮E、二蒽酮15、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7-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C、6-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D、6-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E、5-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16、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黄芩苷B、山柰酚C、槲皮素D、紫草素E、大黄酸1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共轭链最短的是A、查耳酮B、二氢黄酮C、黄酮醇D、黄酮E、花青素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pH梯度萃取法,一般规律如下:酸性强弱:7,4’-二羟基黄酮类>7-或4’-羟基黄酮类>一般酚羟基黄酮类>5-羟基黄酮类提取溶剂依次为:溶于5%NaHCO3溶液溶于5%Na2CO3溶液溶于0.2%NaOH溶液溶于4%NaOH溶液【该题针对“黄酮类提取与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082300,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这几个羟基黄酮类化合物中7,4-二羟基黄酮酸性最强,它可与弱碱NaHCO3反应成盐,从而易溶在5%NaHCO3水溶液中。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问答题1. 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2. 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义概念及分类依据。

写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橙酮的基本结构。

3. 试述黄酮(醇)、查耳酮难溶于水的原因。

4. 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5. 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6. 为什么同一类型黄酮苷进行PC,以2%~6%醋酸溶液为展开剂,Rf值大小依次为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7. 为什么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pH的调节。

8. 简述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加石灰乳及硼砂的目的。

9. 试述用聚酰胺柱分离补骨脂甲素(为二氢黄酮类)和补骨脂乙素(为查耳酮类)的依据?10. 写出黄芩素、黄芩苷的结构式?11. 简述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依据。

12. 简述从槐米中提取和精制芸香苷的原理。

13. 写出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的工艺流程(碱溶酸沉法)。

14. 如何分离芦丁和槲皮素?说明分离原理。

15. 从槐米中提取芦丁,为何用石灰乳调pH至8~9。

16. 试比较下列化合物进行PC时的Rf至顺序A. 芹菜素(5,7,4-三OH黄酮)B. 槲皮素(5,7,3′4′-四OH黄酮醇)C. 木犀草素(5,7,3′4′-四OH黄酮)D. 剌槐素(5,7-二OH,4′-OCH3黄酮)E. 芦丁(槲皮素-3-O-芸香糖苷)F. 异槲皮苷(槲皮素-3-O-glu苷)(1)以BAW系统(4:1:5上层)展开(2)以3%HAC溶液展开判断题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一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

2. 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使电子位移和重排,使颜色加深。

3. 以BAW系统进行PC检识黄酮苷与其苷元,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4. 用2%~6%醋酸/水溶液为展开剂,对黄酮苷与其苷元进行PC,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5. 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分子具有酚羟基故都可与醋酸铅试剂产生沉淀。

黄酮类化合物——第二次作业

黄酮类化合物——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3.中药红花在开花初期,由于主要含有无色的新红花苷及微量红花苷,故花冠呈淡黄色;开花中期主要含的是黄色的红花苷,故花冠显深黄色;开花后期则氧化变成红色的醌式红花苷,故花冠呈红色。

4.黄酮类化合物呈酸性,是由于其多数带有_酚羟基__;黄酮类成分也具有微弱的碱性,是由于其结构中_7-吡喃环上的1位氧原子的存在。

7.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花色素类,原因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大,原因是系非平面性分子,故分子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

8.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酚羟基,故显一定的酸性,不同羟基取代的黄酮其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9.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样盐。

10.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3-羟基和5-羟基黄酮,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两者均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示有3-羟基黄酮;如果黄色减褪,示有5-羟基黄酮。

11.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溶剂萃取法、碱提取酸沉淀法等。

12.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苷和苷元,当用含水溶剂(如乙醇-水)洗脱时,黄酮苷先被洗脱;当用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洗脱时,苷元先被洗脱。

.二.单选题: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E )A.C6-C6-C3B.C6-C6-C6C.C6-C3-L6D.C6-C3 E.C3-C6-C32.与2ˊ-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A)A.二氢黄酮B.花色素C.黄酮醇D.黄酮E.异黄酮3.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C)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查耳酮E.异黄酮4.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E)A.5-羟基黄酮B.4’-羟基黄酮C.3-羟基黄酮D.3’-羟基黄酮E.4’-羟基二氢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检识常用的显色剂是(A )A.盐酸-镁粉试剂B.FeCl3试剂C.Gibb’s试剂D.2%NaBH4甲醇溶液E.l%AlCl3甲醇溶液6.在碱液中能很快产生红或紫红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B )A.二氢黄酮B.查耳酮C.黄酮醇D.黄酮E.异黄酮7.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E )A.5,7-二羟基黄酮B.5-羟基黄酮C.3’,4’-二羟基黄酮D.5,8-二羟基黄酮E.7,4’-二羟基黄酮8.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浓度从低到高的乙醇洗脱,最先被洗脱的是(D)A.2’,4’-二羟基黄酮B.4’-OH黄酮醇C.3’,4’-二羟基黄酮D.4’-羟基异黄酮E.4’-羟基二氢黄酮醇8.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D )A.多数查耳酮显橙红色B.多数黄酮苷显橙红-紫红色C.多数二氢黄酮显橙红-紫红色D.多数异黄酮不显红色9.用于鉴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试剂是(A )A.ZrOCl2B.NaBH4C.HCl-Mg粉D.SrCl210.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D )A. 黄酮类B. 异黄酮类C. 查耳酮类D. 二氢黄酮类10.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B )A. 黄酮类B. 异黄酮类C. 查耳酮类D. 二氢黄酮类11.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D)A.黄酮醇类B.异黄酮类C.查耳酮类D.二氢黄酮醇类12.OOCOOH OOOHHO不具有的反应是(D)A.molishi反应B.AlCl3 反应C.盐酸-镁粉反应D.碘化铋钾反应13. 黄酮的C7-OH与糖成苷后,将发生(B)A.C-8向高场位移B.C-7向高场位移C.C-10向高场位移D.C-6向高场位移14.应用Sephadex LH-20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流出的化合物为(D)A.黄酮苷元 B.黄酮单糖苷C.黄酮二糖苷D.黄酮三糖苷15. 在紫外光谱中,350nm以上没有吸收峰的化合物是(A)A.B.C.D.16.黄酮类化合物的碳谱中C-4的化学位移一般在(C )A.190 B.200 C.170~180 D.小于17017. 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A.山奈酚B.槲皮素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E.山奈素-3-O-鼠李糖苷三、多选题:1.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黄酮苷和苷元的混合物时,主要原理是(BE)A.分配B.吸附C.离子交换D.氢键E.分子筛2.具有旋光性的黄酮苷元有(ADE )A.黄酮醇B.二氢黄酮C.查耳酮D.二氢黄酮醇E.黄烷醇3.引人7,4’-二羟基可使黄酮类化合物(ABC )A.颜色加深B.酸性增强C.水溶性增强D.脂溶性增强E.碱性增强4.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BC )A.NaBH4反应呈红色B.盐酸-镁粉反应呈红色C.水溶性大于黄酮D.显黄色E.有旋光性5.提取黄酮苷类的方法有(BCD )A.酸溶碱沉法B.碱溶酸沉法C.乙醇回流法D.热水提取法E.苯回流法6.影响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吸附力强弱的因素有(ABCD )A.化合物类型B.酚羟基位置C.酚羟基数目D.芳香化程度E.洗脱剂种类四、比较题:按要求比较下列化合物并简单说明原因1.OOOOHOHOHOH葡萄糖OOHOOHOHOHA B COOHOOHOH酸性强弱:B > C >A原因:2.在硅胶柱层析洗脱时,下列化合物出柱的先后顺序:出柱的先后顺序:B > C >A原因:3.OOHOH OHOHO OHOHOOOHHOOH水溶性:B>C >A 原因:4.OOOHOHHOOHOHOOOH OHOHOHGlcOOOOH OHHOOHabc酸性强弱: a > c >b 原因:5.OO HOOHOHOHABCOHOOHOO HOOHOHO Glc酸性强弱: B > C >A 原因:6.用凝胶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甲醇-水洗脱时的洗脱顺序。

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一)选择题A型题(单选题)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 B.γ-吡喃酮C.2-苯基色原酮 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 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黄烷醇3.聚酰胺TLC,以甲醇-水(1︰1 )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山奈素-3-O-鼠李糖苷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槲皮素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D.具苯环 E.为离子型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D.C环为平面型 E.C环为非平面型8.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山奈素-3-O-鼠李糖苷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 D.木犀草素 E.芹菜素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A.乙醚 B.氯仿 C.乙醇 D.水 E.酸水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12.柱色谱分离具3-OH或5-OH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宜用的填充剂是()A.活性炭 B.硅胶 C.聚酰胺 D.氧化铝 E.纤维素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 E.二氯氧锆反应14.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后流出色谱柱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15.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16.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5-OH 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17.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E.花色素1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B型题(配伍选择,每个选项可能不止用一次)[19-23]A.芦丁 B.红花苷 C.儿茶素 D.银杏素 E.橙皮苷19.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是()20.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21.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是()22.属于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是()23.属于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是()[24-28]A.黄酮类化合物 B.异黄酮类化合物 C.查耳酮类化合物D.花色素类化合物 E.橙酮类化合物24.葛根素是()25.硫磺菊素是()26.矢车菊素是()27.大豆素是()28.芹菜素是()[29-33]A.无色 B.灰黄色 C.橙黄色 D.红色 E.蓝色29.黄酮苷的颜色通常为()30.二氢黄酮的颜色通常为()31.异黄酮的颜色通常为()32.查耳酮的颜色通常为()33.pH>8.5 花色素颜色通常为()[34-38]A.5%NaHCO3 B.5%Na2CO3 C.0.2%NaOH D.4%NaOH E.5%HCl 34.pH梯度萃取 5-OH黄酮应选用()35.pH梯度萃取 6-OH黄酮应选用()36.pH梯度萃取 7-OH黄酮应选用()37.pH梯度萃取 4′-OH黄酮应选用()38.pH梯度萃取 7,4′-二OH黄酮应选用()[39-43]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甲醇-水混合溶剂梯度洗脱:A.3,5,7-三羟基黄酮B.3,5,7,4′-四羟基黄酮C.3,5,7,3′,5′-五羟基黄酮D.3,5-二羟基-7-O-芸香糖基黄酮苷E.3,5-二羟基-7-O-葡萄糖基黄酮苷39.首先被洗出的是()40.第二被洗出的是()41.第三被洗出的是()42.第四被洗出的是()43.最后被洗出的是()[44-48]A.芦丁 B.槲皮素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44.可溶于石油醚()45.可用沸水提取()46.与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颜色不褪()47.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48.Molisch反应生成棕色环()[49-53]A.3-OH及5-OH B.邻二酚羟基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49.可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50.可在HCl酸性条件下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51.AlCl3+HCl紫外光谱与甲醇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52.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53.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不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有()(二)简答题1.写出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查耳酮、花色素的基本母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类型?其分类依据是什么?试举出6~8种黄酮类化 合物的基本结构。

2、指出下列化合物属于何种黄酮类型?
H O
O
OH O
(1)黄芩甙
O
H O
O
O
Glu
(2)甘草甙
H 3CO
O
OH O O
H O
OCH 3OH
(3)红花甙
O H OH
O
H O
O
OH
Glu
(4)银杏素
3、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有何规律?该性质在提取分离中有何意义?试分析下列化合物酸性大小的顺序
O
H O
OH O
OH
OH
O
H O
OH
OH
O
H (1)
(2)
(3)
(4)
O
O
OH
OH
OH
H 3CO
O
O
OCH 3
OH
4、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的显色反应?如何用这些显色反应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黄酮与双氢黄酮 (2)双氢黄酮与查耳酮
(3)黄酮与异黄酮 (4)5-羟基黄酮与6,7-二羟基黄酮
5、试述黄酮类化合物可供选择的提取分离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

6、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有哪些方法?各自依据什么原理?试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7、聚酰胺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制是什么?有哪些规律?
8、洗脱剂一定时,下列化合物在不同层析中洗脱顺序如何?
(1)
(2)
O
H O
OH
O
H O
OH
(3)
(4)
O
O
OH
Glu O
O
OH
Glu Glu
(1)硅胶柱(CHCl 3:MeOH 9:1洗脱) (2)聚酰胺柱(用乙醇洗脱) (3)葡聚糖凝胶柱(用甲醇洗脱)
9、 述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的特点,以及各种常用诊断试剂的主要诊断意义。

10、黄酮类的1H 和B C NMR 谱各自有哪些规律?试以α-苯基色原酮母核为例,1H 、B
C NMR 对其结构推测的意义。

12从某药材中分得一黄色无定形粉末(Ⅰ),mp265~6℃,HCl/Mg 反应红色,Molish 反应阳性,锆盐反应阳性,三氯化铁反应阳性,还分别测定了以下光谱数据,试分析其结构。

(1) UV :nm
m ax :MeOH 256,269sh ,374
NaOMe 241sh ,291,367,457(dec ) AlCl 3 259sh ,270,334sh ,460 AlCl 3/HCl 266,303sh ,305sh ,430 NaOAc/H 3BO 5 260,289sh ,394 (2) IR :KBr max cm -1:3360(OH ),1652(α、β不饱和酮),1615,1592,1428(Ar ) (3) 1H-NMR (三甲基硅醚衍生物,TMS 内标)
δ:6.27(1H ,d ,J =2.5Hz ),6.74(1H ,d ,J =2.5Hz ) 6.84(1H ,d ,J =8.5Hz ),7.59(2H ,d 质子信号重叠) 5.21(1H ,d ,J =2.0Hz ),3.5~4.0(4H ,m ) 1.23(3H ,d ,J =6.5Hz )
(4)元素分析:C : 55.35 H :4.45
(5)MS (m/e ):M +
448
(6)样品I 加5%H 2SO 4加热水解,得黄色针晶Ⅱ,母液经PC 鉴定与对照品对照证明含鼠李糖。

(7)将Ⅱ再测紫外,其结果为: MeOH :255,269sh ,301sh ,370
NaOAc :257sh ,274,329,390(dec )其它诊断试剂得数据,与Ⅰ类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