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第1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读写常用的货币符号(¥)和数字(0-999)。

2.能够计算购物时的金额和找零。

3.能够合理安排预算,做到精打细算。

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常用的货币符号和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购物时的金额计算和找零。

3.预算的制定和实施。

三、教学难点1.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能够理智购买,做到精打细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和文具,让学生猜测其价格和名称,并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2. 认识货币符号和数字学生通过观察和认读练习纸上的货币符号和数字,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

3. 进行实物演示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购买文具的清单,例如铅笔、橡皮、笔记本、尺子等,然后向学生展示这些物品,并让学生预估价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预估价格。

随后,老师询问学生是否有足够的钱来购买这些物品。

4. 计算购物时的金额和找零老师将购买物品的清单公布在黑板上,然后将每个物品的价格告诉学生。

学生根据自己所预估的价格计算购物时的总金额,再根据所付的钱数计算找零。

5. 制定预算计划老师给学生几个购买物品的清单,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预算计划和计算购物时的总金额,以及找零。

6. 拓展课程老师跟学生讨论一些现实中的问题,例如“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钱来解决?”“你们根据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何制定一个和自己收入和消费水平相符合的预算计划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所学的知识,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要理解常用货币符号和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计算购物时的总金额和找零的方法,并通过制定合理且便于实施的预算计划,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保存和使用所得的钱财,最终达到“精打细算,节约用钱”的目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买文具》说课稿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买文具》说课稿教学设计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货币兑换和计算,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购物场景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人民币的认识也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购物场景中的数学问题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在进行人民币计算和实际购物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过程:展示计算每种商品价格和总金额的步骤。
-小组讨论:分享购物清单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3.家庭实践作业:与家长一起参与家庭购物活动,记录购物过程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记录购物清单:记录购买的物品、价格和数量。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人民币计算方法,计算购物总金额和找零。
-家长评价:家长对孩子的购物过程进行评价,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
2.通过学习人民币知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懂得珍惜和合理使用金钱。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购物时注意选择绿色、环保的商品,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练习题1: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填写相应的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二课。

本节课主要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学习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除法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解决能力。

他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100以内加减法,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操作,但对于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还比较陌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采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理解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三年级数学《买文具》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买文具》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买文具》教案范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买文具》优质教案范本一一、情境引入1.我们以前学过元、角、分的知识,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单价,并把它写下来吗?2.板书:6.11仔细观察这个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种什么数呢3.这种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

4.揭示课题:认识小数二、探究新知1.小数的认识观察情境图板书:买文具让学生看买文具情境图,在小组里自由的说出每件文具的价格在班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读出小数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水彩笔16.85元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A.认识小数点引导学生说小数特点,是补充:这个数中的点叫小数点。

板书:小数点师介绍:我们原来学习的数字如:3、5、15、25等数都叫整数,像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数0.50、1.06等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B.认识小数的三个部分我们可以把小数分成三个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以小数点为界限,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右边的是小数部分。

板书:1 . 06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2.小数的读法让学生再赌一赌“文具店”各商品的价格,师板书:0.50读作零点五零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在本课中,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A。

我们知道了数学课本的价钱是6.11元,它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B。

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C。

班内交流:6.11元表示6元1角1分。

生说想法,师小结: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小数点后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

D。

让学生说出每件商品的标价所表示的意义。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水彩笔16.85元生独立思考后在书本上填出答案,然后在班内反馈。

4.小数的写法A.师拿出10元2角5分,让学生说说一共是多少钱,让学生试着用小数表示出来。

B。

班内反馈:10元2角5分用小数表示是:10.25元。

《买文具》 教案教学设计

《买文具》 教案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具的名称和用途:铅笔、橡皮、尺子、圆珠笔、彩色笔等。

2. 购物场景的模拟:超市、文具店等。

3. 购物步骤:挑选商品、排队付款、礼貌交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具的名称和用途,以及在购物场景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2. 难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在实际场景中的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具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 讲解购物步骤:讲解在超市或文具店购物时的步骤,如挑选商品、排队付款、礼貌交流等。

3. 情景模拟:教师准备一些文具商品,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场景的模拟,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选购。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交流实践活动。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课堂小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礼貌用语和购物步骤的正确性。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享意见和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文具商品模型:用于模拟购物场景的道具。

2. 教学课件:展示文具图片、购物步骤和相关信息。

3. 角色扮演卡:用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的提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文具的名称和用途,讲解购物步骤。

2. 第3-4课时: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文具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文具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文具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的读法与写法;2.能够识别数码及数码在不同位置上所表示的数的大小;3.能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运算;4.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计数方法来进行计算;5.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计数方法来进行计算;•难点:理解并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运算。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运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在黑板上写下“49+25=”,要求学生计算这个算式,然后问同学们这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

第二步:引入背景教师通过故事《文具店》来引入背景,在引入时,要注意情感引导,让学生进入全身心的体验状态,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接受度。

南南去文具店买文具,他要兑换50个爱心印章。

当他问店老板有多少印章时,店老板回答说:前天卖了6个,昨天卖了7个,今天早上卖了8个,还剩下多少?废话,50个去掉6个,再去掉7个,再去掉8个,还剩下多少?嗨,小伙子,你学过算术吧?算算看,你还差几个印章?第三步:识读数码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和数字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识别数码及其在不同位置上所表示的数的大小,提高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第四步:运用计数法进行计算教师通过故事情景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运用计数法进行计算,例如通过减去已卖出的印章和还剩余的印章来计算出答案。

第五步:练习巩固在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和改进•评估方式:采取日常观察和定期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评估结果;•改进方法: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配合多种教学手段推动教学进程。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明显,但是还需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向学生介绍文具的定义,包括笔、墨、纸、砚等书写绘画工具,以及文
具盒、文件夹、书包等辅助用品。同时展示不同种类的文具,让学生有
更直观的认识。
02
文具的选购和使用
教授学生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文具,例如不同年级和学科需要不同
的笔和纸张等。同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文具,如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
写方法,以及如何保养文具以延长使用寿命。
课堂小结环节
知识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购物技巧,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 络。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提出改进意见和 建议。
05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观察
0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活
动表现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随堂小测验
02
通过简短的随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
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课后作业分析
03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程度和应用能力。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反馈
在课后尽快对学生的作业和测验进行批改,并给出具体的反馈和 建议,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学科整合
本课程涉及数学、语文等多个学 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的学习,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购买文具的 基本流程、文具的种类和 价格,以及简单的计算和 预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买文具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买文具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文具价格卡片和计算器。
2.小组讨论:如何计算购买不同数量和种类的文具的总价和找零?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讲解计算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在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培养孩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3.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4.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设计一个买文具的购物清单。要求至少包括5种不同的文具,并计算出每种文具的总价和购物清单的总金额。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进行货币计算,解决购物中的找零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文具店购物为背景,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兴趣。
4.紧扣教材,注重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设计文具购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他们对数学计算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购物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人民币模型、购物场景图、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如纸、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购物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物品和价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元、角、分)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同时,教师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计算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第1课时 文具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第1课时 文具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1课时文具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文具店中常见的文具用品;2.学生能够根据物品的名称和价格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具用品的认知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于物价的敏感和理性消费的观念;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关注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文具店中的文具用品;2.进行简单的实物批发和零售运算。

2.难点1.大量使用生活中的文具名称;2.处理简单的货币运算。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解决思路1.教学内容(1)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文具用品图片或实物,包括笔、纸张、文件袋、尺子、橡皮擦等;2.教师准备文具店的衣服或工作服等装饰物。

(2)导入新课1.教师请学生讨论文具店的位置,文具店的生意是否好;2.通过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是“文具店”;(3)讲解重点难点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文具店中的各种文具用品,要求学生大声读出文具名称;2.教师板书文具名称,鼓励学生拿笔跟随自己板书;3.根据文具用品的名称和价格,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4)知识拓展1.教师请学生用5元纸币和1元硬币模拟文具店的买卖;2.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买卖运算。

(5)提高思维品质1.教师出示一个价值为20元的文具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估算出自己有多少零钱可以买到这个文具盒;2.通过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2.重点难点解决思路1.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读出文具名称、进行加减法运算等多种实践操作,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将通过衣服装饰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具店的情境,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体验。

四、教学方法1.激发兴趣、启发思维1.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2.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通过互动提问、答题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文具北师大版教案:买文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购物结算》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在实际购物场景中,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文具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文具模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和价格。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买这些物品需要多少钱吗?”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总价。

2. 讲解加减法运算(10分钟)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例如,买一支铅笔和一本练习本需要3元,如果再买一块橡皮,需要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 课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包括:(1)计算总价:一支铅笔2元,一本练习本1元,一块橡皮3元,买这三样东西需要多少钱?(2)计算找零:顾客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本练习本,给了5元,应找回多少钱?4. 小组合作(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模拟购物场景,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组成员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选购商品并计算总价和找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买文具铅笔(2元)+ 练习本(1元)+ 橡皮(3元)= 总价(6元)顾客给的钱总价 = 找回的钱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

2. 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环节在情景引入环节,我利用PPT展示了一组购物场景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和价格。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购物场景,并为后续的计算练习做好铺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买文具(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买文具(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买文具(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购物时的货币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让学生了解商店文具的种类和价格,掌握货币的使用方法。

3.提高学生对货币计算和文具种类及价格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货币的常见面值和使用方法。

2.掌握购物的基本计算方法。

3.了解商店文具的种类和价格。

2. 教学难点1.货币的多种面值的概念。

2.在计算中运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3.理解购物时文具的种类、价格及数量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采用教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趣味性、活跃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2.主题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多种资源,加强学生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创造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1.认识壹元、伍角、贰角、壹角和伍分的货币,熟悉这些货币的用法。

2.了解商店文具的种类、价格及数量的概念。

3.学习购物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让学生回忆上一课程学习内容,回答“货币”、“商店”等问题。

2.引入新课程主题:“我们要去商店买文具,请问文具需要哪些钱?”第二步:探究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前往学校小卖部,了解商店文具的种类和价格。

2.学生通过观察、询问和调查等方式,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如:文具有哪些种类?价格分别是多少?数量如何?3.学生记录所获得的信息。

第三步:整理信息1.请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将前往小卖部的所见所闻进行集体整理,记录在白板上。

2.利用白板上的信息,让学生计算不同文具的价格总和,并通过运用货币的加、减和进位、借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四步:游戏体验1.通过模拟商店购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购物的乐趣,锻炼计算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买文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购买文具时的简单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购买文具活动,学习物品的选购和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惜书写、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购买文具时的简单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惜书写、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购买文具。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模拟购买文具活动,让学生感受购买文具的实际情境;2.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文具的种类和价格,启发学生购买文具时的选择;3.演示法:教师将自己购买文具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具的购买方式;4.互动学习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购买文具活动中让学生互相交流,并互相协助完成任务。

3. 教学步骤(1) 课堂前准备1.教师准备绘本《小鱼的文具盒》并进行预习;2.教师准备好购买文具的实物,并将文具的价格写在黑板上。

(2) 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看绘本《小鱼的文具盒》,让学生了解小鱼是如何选择文具的。

教师让学生自己预习绘本,并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具?”、“文具的种类有哪些?”、“文具的价格有哪些?”等问题。

(3) 互动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分别让学生选举一个组长和一位记账员。

组长需要带领队员一起到文具店购买文具。

文具店有笔、橡皮、书等物品,每件物品对应不同的价格,价格写在黑板上。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购买完指定的文具,并记录下文具的名称和价格。

记账员需要负责记录购买的文具名称和价格。

(4) 教师引导教师在购买文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文具,如何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购买情况,提出一些有关文具选择和计算方法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5) 小结教师将购买文具的过程再次回顾,并让学生总结购买文具的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

学生也可以自己回到座位上,思考一下购买文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能依据“买文具”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质问题,进一步领会同一个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2.联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过程,能够研究并掌握“先除后加减”的运算次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联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过程,能够研究并掌握“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次序;2.感觉绘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后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解决实质问题,能够领会到数学与实质的亲密联系;2.进一步领会集作学习的乐趣,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课要点会运用“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次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课难点感觉绘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合理性。

教课方法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协助教课的手段,采纳问题研究、发现、议论相联合的教课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访问题、发现问题、类比迁徙、解决问题,给学生创建了一个轻松快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踊跃主动快乐的在此中研究新知。

课前准备课件、练习本、直尺。

课时安排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揭露课题1.比比谁是口算小好手40÷828÷736÷624÷881÷915÷33+5×87×9-16教师:谈谈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次序是什么?讲话导入师:你购置过哪些文具,如何算付款的钱数?生:说出自己购置文具付款时的不一样经历。

师:今日我们一同去文具商场走一走,这节课我们持续研究买文具中的学识。

(板书课题:买文具)二、新课学习1.认识信息,提出问题师:依据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假如你有20元钱,想想能够买些什么文具呢?学生说出自己购物的方案。

生:用20元钱能够买5本英文本。

生:还可以够买10本算术本。

:你还可以提出哪些两步计算的数学识题呢?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数学识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一》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感受和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购物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文具,包括笔、橡皮、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比如妈妈带我去文具店买文具,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一些文具的单价、数量和总价,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文具,根据给定的数量,计算总价。

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讨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除了文具,还可以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买文具(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买文具(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买文具(1)北师大版教案:买文具(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个课时,主要涉及人民币的基本认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以及使用方法。

具体教学章节为: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 人民币的面值: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1分;3. 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情景模拟。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和面值,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培养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各种面值,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难点: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如何在实际购物中正确使用人民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商店模型、计算器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人民币实物,用于课堂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商店模型,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在商店里购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各种面值,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组成。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模拟购物情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4.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完成人民币支付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各种面值,以及购物情景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铅笔,价格为2元5角,请计算小明需要支付多少人民币。

答案:小明需要支付2元5角。

2. 作业题目:小红去商店买了一支尺子和一支橡皮,分别价格为5角和1元,请计算小红需要支付多少人民币。

答案:小红需要支付1元5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在实际购物情景中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但在人民币单位换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文具》北师大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它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形式,不同的面值代表着不同的价值。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的购物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明去文具店买铅笔,铅笔的价格是5角,小明给了售货员1元,那么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呢?这个案例展示了人民币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买文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文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人民币和购物中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教学难点
-理解货币的换算关系,如1元等于10角,10角等于5个2角等。
-在计算总价时,能够熟练进行货币的组合和拆分,进行正确的加减运算。
-在模拟购物中,面对多种物品和不同面值货币,学生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心理运算和决策。
-解决实际购物中的找零问题,特别是当找零金额不是整数时,如何处理。
举例:针对货币换算这一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换算游戏,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直观感受不同面额之间的换算关系。在购物模拟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总价和找零,例如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从而突破计算难点。

《买文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王村完小原加兴

《买文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王村完小原加兴

《买文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王村完小原加兴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学习能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运算。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做几道口算练习,比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口算练习:25×3=16×5=45×2+3=36÷4=25÷5=44÷(80-76)=二、自主探究师:看来大家的口算很不错,下面老师出个更难的题目,大家有信心解决吗?师:一天,淘气、笑笑、聪聪三个同学到文具店里买文具,他们要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

有什么办法帮他们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好吗?开动小脑筋,把想到的办法写在本子上。

呆会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计算的,开始!22×3=66(元)24÷4=6(元)66+6=72(元)师:每一个算式求的是什么?师: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算式:22×3+24÷4。

谁能根据上面的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什么?(板书: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就是运算顺序。

三、同桌互助师:看来这个也难不倒大家,老师再出几道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请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5+65×40÷512×(153-83)÷8(96-6)×(15+9)谁来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四、小组合作师: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请在小组内合作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出示)1、根据例题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小组代表板演,并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2、小客车比吉普车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解答之前让学生说说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怎么列算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买文具》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试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
学法: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激发兴趣
开学前,淘气和笑笑来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一进店就被琳琅满目的文具吸引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淘气和笑笑买了什么文具。

如果是你,你会买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一)出示“买文具”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钱?”
1.学生独立思考后自主完成,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给同学看,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全班进行汇报,讨论列算式的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三种列算式的方法:
(1)18÷3=6(元),6+4=10(元)
(2)18÷3+4
(3)4+18÷3
4.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讨论18÷3+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你能用画图等其他方式来理解算式的意思吗?(结合直观图学生更易理解)
(3)引导思考:先求什么?(先求1本作文本多少钱)再求什么?(再求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钱)
(4)结合情境试着用脱式计算18÷3+4,并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5)集体反馈,说说用脱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6)再试着算算4+18÷3,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三)解决问题“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学生独立思考后自主完成。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列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3.引导思考:先求什么?在求什么?
4.结合情境试着用脱式计算3-10÷5,并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三、集体展示
1.观察以上的综合算式,在脱式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选出代表进行总结。

小结:计算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用我们掌握的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来判断一下哪种做法是对的?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进行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四、能力拓展
第6页练一练第1、2、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