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说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尝试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
——《认识人民币》说课
城关镇回民小学朱毅
一、说教材
我执教的《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也只有在使用人民币中才会更较熟悉人民币。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深入地学习新教材,课前让学生准备模拟人民币学具,回家与家长一起认识人民币;课中,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中探究人民币的币值,在独立观察、小组交流、教师点拨、闯关游戏中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知道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我们要爱护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教学目标:
(1)、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手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为了突破重点,我借助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中加强认识。
4、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为了突破难点,我与学生一起参与观察、讨论、购物、兑换等活动中来加强对人民币的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理解和应用。
二、设计理念与意图: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学生学习为中心和重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我校研讨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成功课堂教学”中的“五步六结”尝试课堂模式,是生本教育在实践上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两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在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利用书中的主体图,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买东西的经历,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表述之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课前让学生预习了教材,又准备了模拟人民币,再加上学生都有过买东西的经历,所以,我显然学生尝试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指名在班上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然后我用“考一考”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认出是多少钱的。指导学生从颜色、数字、图案、大小等等几方面来说。(设计意图: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人民币。)在这个过程中,我把5角和5分的人民币同时出示,让学生说说怎样区分它们。(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两种人民币现在不是很常见,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让学生比较记忆,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它们。)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后,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迅速地将这些人民币分一分,归纳总结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
(设计意图及效果: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分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多样的分法不仅使课堂“活”起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3、学习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首先我利用帮小精灵买一个1元的练习本,可以怎样付人民币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了1元=10角,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接着老师问学生:“谁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呢?”指名回答(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首先用帮小精灵购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感受进率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在多种方法付1
元钱中巩固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四、延伸尝试,巩固反馈
此环节是在同学们能准确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三个“闯关活”为学生们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在尝试中主动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体验。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老师问:“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需要什么??”随之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揭示学习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结合情境指一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认识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去探究:
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达到真正的效果?
目前我们的小组合作能做到分工明确,小组成员间合作愉快,合作目的性强。对于答案明确的问题能实现小组成员间互助高效的合作目的。可这只是小组合作的初级阶段。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孩子对于别人回答问题后的补充能力,对于别人发言的质疑能力还不强。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的小组合作该是小组合作的高级阶段吧?怎样实现小组合作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