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6583cf19e8b8f67d1cb902.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参考资料:1.植物我们是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光能。
我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动物呢!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生态系统。
没有我恐怕就没有各位了……你瞧,我是光荣而伟大的生产者。
我最重要。
2.虫我们是动物,不能象植物一样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我要吃草(指着植物)。
也就是说我们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我吃草也不是光为了自己,我有时也是会自我牺牲,来养活小鸟们的,没有我,鸟大哥恐怕你们要饿肚子了…….所以我最重要。
3.鸟我喔,吃你(指着虫子),这样,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我们的体内,所以,我才如此强壮!(对小草的影响)如果没有我,你怕没有好日子过吧,害虫会把比吃光的。
所以我才是这个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
4.细菌真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看见的细菌……”“我,和我的兄弟真菌,虽然我们大都很小,有时也搞点破坏——苹果呀、梨呀若腐烂了,是我们兴风作浪的结果,可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了我们,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神秘地)遗体遍地都是,垃圾堆积成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正是有了我们的分解,有机物变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给植物重新利用。
可千万不能小瞧我们这些分解者呀!所以我才是这个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别看我们微不足道,但我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能把你们的尸体分解,供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没有我们,世界会是怎样的?(摇头叹息)你们的尸体,将会堆积如山,你们还有生存空间吗?5.无机环境(阳光、空气、水)尽管你们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我们,你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吗?植物能够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吗?如果有一天我太阳消失了,你没想像过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吗?世界一片漆黑,生物一个一个慢慢地死去,多可怕呀?所以,只有在我们的怀抱中,动物、植物和细菌才能共同生活。
由此,我们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6.评判我们是一家人,缺了谁都不行,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互相团结,彼此爱护。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d70c547e21af45b307a8c9.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并探究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过程:1、导课温故而知新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园,这就是——生物圈。
想一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呢?(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温度和生存空间等)。
温故而知新2:生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那么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情景引入师:(点击看图片)同学们,假如你现在正置身于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会听到什么呢?你会想到什么呢?2、授课生态系统的成分(板书)师: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就像这片树林一样。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板书)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等等,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下面,让我们来观察并分析两幅图片。
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热烈,讨论的结果最准确。
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回答。
生1:树干(植物)→昆虫幼虫→啄木鸟。
生2:会慢慢消失。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们知道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吗?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说明原因。
生:(看书)师: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生产者。
师:为什么?生:(略)师: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消费者。
师:为什么?生:(略)师: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那么,在生态系统中,真菌等微生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分解者。
师:为什么?生:(略)师:树桩在腐烂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类你们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那就是细菌。
通过细菌和真菌等的共同作用,动植物的尸体、植物的落叶以及熟透了掉落在地上的果实等被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所以它们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组成》(济南版)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组成》(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aaf241ba0d4a7302763afe.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对“生物圈中的植物” “生物圈中的动物”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本节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宏观的生态系统,是对前面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符合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知识接触较多。
特别学生通过课前制作生态瓶、准备自然风光图片有利于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
♦教学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表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1、本节课采用阅读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利用课件不断设疑,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探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实例理解、归纳教材,通过图片等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通过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指导学生观察风景图片,记录观察结果,表达交流。
指导学生通过表演,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提问】这样的风景,同学们都不陌生。
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一只水鸟要正常的生活,和它们的生活直接有关的因素有哪一些呢?3、【总结】和一只水鸟生活有关的这些生物和教学环节及时教师活动间安排学生活动[来源学科网ZXXK]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8分钟)生态系统的概念:[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欣赏风景图片,思考并回答和水鸟生活有关的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水草、通过欣赏风景图,思考得出任何一个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生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新课标】济南版生物八下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新课标】济南版生物八下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e7f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5.png)
3.生态系统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生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如森林、湿地、海洋生态系统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生态系统相关的主题进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学会使用图表、示意图等工具来辅助理解和表达生态系统的复杂关系,同时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增强了沟通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他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8b0c2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2.png)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模型等工具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生态系统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成PPT或手抄报,以便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观察家附近的生态系统,记录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共同探讨生态保护的方法,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中要求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能力。
3.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清晰,确保作业的可读性。
作业评批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评价作业时,关注学生在作业中展现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针对学生的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图表等,形象直观地展示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
-设计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策略: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功能与作用,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20c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0.png)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尝试解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2)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3)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重点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讲授新课第一部分:1、什么是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合作探究(一)下列哪些是生态系统()(1)我们校园中的所有树木(2)一块农田里的肥沃土壤(3)一个长满杂草、木耳,聚集着蚂蚁、老鼠的阴湿山洼(4)取自池塘中的一滴水(5)微山湖(6)家里有水草、有鱼的鱼缸;(7)生物圈及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小到一个生态球,大到生物圈,都是生态系统。
思考我们学校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自主学习1、识别生态系统的成分(1)活动目的:识别并归纳生态系统的成分(2)活动提示:①识别图片中的各种生物,用彩笔划出并标注你所认识的生物名称。
②识别图片中的非生物成分,用彩笔划出并标注名称。
2、哪些成分在图片中未被标出?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的作用是什么?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划分的依据是什么?3、生产者主要指哪种类群的生物?作用是什么?4、消费者指哪种类群的生物?根据食性不同,分成哪三类?5、分解者主要指哪种类群的生物?作用是什么?非生物成分作用: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生存空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提供物质和能量,还为其它生物提供了食物来。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5653e15a8102d277a22f07.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课本中的“观察”、“讨论”、“课外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2)能链接食物链和食物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
教学设计思路
↓ ↓ 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一个课前指导学生制作的生态瓶,进行课堂导入,并提出问题,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指导学习小组制作生态瓶,课堂上学生代表上台讲述生态瓶的制作过程
合作探究
小组内讨论分析生态瓶的成分,讨论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构建模型
根据食物网的概念,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摆出一条食物链
合作探究
小组内讨论总结出食物链的写法,并完成学案中的探究二
↓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15a96bbe23482fb4da4cfb.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的内容。
在新课标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使学生贴近自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故我采用“激趣导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观看视频,表达交流
2、指导学生通过图片,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信息及自然风景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我们刚才看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呢?它是由什么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ce08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b.png)
3.教师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生态保护的建议。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撰写观察报告。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生态系统,如校园、家庭周边等,完成一份生态观察报告。报告中需包括以下内容:
(2)开展实验活动,如制作生态瓶,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过程。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将生态保护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
(1)通过讨论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2)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生态系统的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等概念。
2.以具体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例,讲解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规律。
3关注生态保护。
2.学生在能量流和物质循环方面的理解较为抽象,对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容易混淆。教学中应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
3.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需要加强。教学中应增加实验、考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生态系统的组成-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态系统的组成-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8801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a.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分类介绍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济南地区的典型生态系统。
2. 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知识;•学生要掌握Markdown文本格式;•学生要熟练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进行生态系统组成的讲解。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
1.2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生物群落和生境的关系;•生态位和生态平衡。
1.3 济南地区的典型生态系统•济南地区的生态系统基本情况;•济南地区的典型生态系统。
2.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讨论和互动;•实地考察。
三、教学过程及评价1. 教学过程1.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概念介绍——教师给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2.组成介绍——教师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1.2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1.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教师介绍生态系统中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2.生物群落和生境的关系——教师介绍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生境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3.生态位和生态平衡——教师介绍生态位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的重要作用。
1.3 济南地区的典型生态系统1.地区生态系统基本情况介绍——教师介绍济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2.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周边的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现场进行考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2. 教学评价•课堂练习:考察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概念的掌握程度;•实地考察报告:通过学生对实地考察的记录和总结来评价他们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课堂互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评价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45ebd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5.png)
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强调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
2.详细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等概念,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3.阐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解释能量传递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通过课堂讨论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体会生态系统的价值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树立绿色发展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践中。
-组织参与环保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个人行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通过展示一系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如热带雨林、草原、珊瑚礁等,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态系统有哪些共同点?它们是如何运作的?”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自然导入新课——生态系统的组成。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因素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对比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能量流动过程。
-通过构建生态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或调查,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
-支持学生开展校园或社区生态环境的调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生态实验,观察生态过程,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济南版生物八下6.1.1《生态系统的组成》word教案一
![济南版生物八下6.1.1《生态系统的组成》word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6f45e6cb26fff705cc170a84.png)
第25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③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2、能力目标: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四、教法及依据:“激趣导学,合作探究”五、学法及指导: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记录观察结果,表达交流。
2、指导学生通过表演,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教学准备:搜集信息及自然风景图片、排练表演。
七、教学时数: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首先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和谐和美!放映影片《美丽的大森林》。
教师: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由什么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内容。
板书: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出示目标。
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1、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39页内容,完成《助学》目标1:生态系统的概念。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及时反馈指导。
展示“浮想联翩”:如果你是这片沼泽地里的一只水鸟,想像一下,当鹰飞来时,你会怎么做? 当这里的水被污染了你又会怎样?教师予以肯定:大家的想像很丰富,从这两种情境中,谈谈你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学生:生物离不开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无论是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都会有生物受到影响……教师: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论是哪一种因素的变化,就会有许多生物受到影响,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板书: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出示生态系统的概念辨析:1、我们校园中的所有生物2、一块农田里的肥沃土壤3、一个长满杂草、木耳,聚集着蚂蚁、老鼠的阴湿山洼4、取自池塘中的一滴水5、生物圈。
八年级生物下: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d140787fd5360cba1adb7f.png)
课题:6-1-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能力目标:收集、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
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播放优美的录象)同学们。
再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
看了刚才的录象,假如你现在正置身于这些优美的环境中,这时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会听到什么呢?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通过课题的导入,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的生物,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2、授课:(1)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导入新课,我们可以知道生物和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
像这样,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大家能举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吗?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师:那么一堆鱼、一瓶矿泉水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生:不是师:怎样才能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呢?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可以知道生态系统必须是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师:生态系统与地域大小有关系吗?生:没有。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
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水滴也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
那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成分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这时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让同学们分组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范文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3442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8.png)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态系统的奥秘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一、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的生物和环境。
2.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四、互动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生态系统中缺少了某个部分,会出现什么后果?五、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导入新课1.通过视频展示自然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三、课堂讲解1.讲解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如捕食关系、能量传递等。
2.分析食物网的构成,理解食物链之间的联系。
四、互动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在自然界中的实例。
2.引导学生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五、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意义?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概念。
三、课堂讲解1.讲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2.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互动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自然界中的实例。
2.引导学生讨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cdf7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e.png)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生态系统的图片,如森林、湖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环境中都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态系统的组成。
2.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记录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物链、食物网的结构。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尽量详细地描述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思考以下问题: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思维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具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具体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生态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思维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济南版八下生物第二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济南版八下生物第二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7814d9b6648d7c1c746b4.png)
课时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采用图文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结合常见的鱼缸,一盆花等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成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鱼缸;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
2.与非洲草原上一头狮子的生活有关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统称为环境。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这节课我们学习消费者: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枯草杆菌刚才老师用美丽的图片向同学们展示2.通过同学们的辩论可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非常重要。
特别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必不可少的,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①你桌子上的鱼缸是生态系统吗?为什么?②如果不是,怎样变成生态系统?③如果是放在什么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更长一些?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请分析回答问题:(1)该生态球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球里有生物及生物生存的(),为了使生态球里的生物存活较长时间,应将生态球放在()的环境下。
(2)该生态球的生产者是(),它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小虾的生活提供有机物和()。
(3)小虾以藻类植物为食,属于该生态系板书设计: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阳光空气非生物成分水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作用:_________生物成分消费者分解者作用:________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用学生喜欢的非洲角马大迁徙中狮群的视频导入并提出问题:与一头狮子生活相关的生活因素有哪些呢?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学历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学历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ae896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e.png)
【课时课题】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程内容】3.1.1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1.2 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3.1.3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有机整体【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和结合课本,能总结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而得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通过分析总结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思想观念。
目标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2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3 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识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各项知识,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探究、分析课本图片中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讨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认同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思想观念。
【学前准备】课前进行相关预习。
【学习过程】任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3-55页内容并结合视频,完成以下题目并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1.在一定的地域内,_____与_____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______ 组成。
非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它们为生物提供______ 、______和______。
3.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的不同,生物成分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
4._____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
评价标准:答案准确、书写工整(优秀+3,良好+2,中等+1)。
活动2:展示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水鸟,完成以下问题:当下雨时你会怎么做?当鹰飞来时又会怎么做?你能概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吗?活动3:小组合作讨论:1.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玉米、所有的植物、所有的生物是生态系统吗?2.海洋中所有的海水是生态系统吗?评价标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判断生态系统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前准备:
六个鱼缸;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
教学过程:
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及其_________。
2、好,时间到了,同学们还有把握不准
的问题吗?
3总结: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有这么
好的学习效果、找一个学生把生态系统的概
念写到黑板上。
4、老师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的三个要
素:①生物②环境③整体
5、出示海洋生态系统、一片公园、一网鱼、
一棵朵荷花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
找3个学生判断,对于判断不一样的图片
进行讨论,进一步强调判断生态系统的依据。
个别学生在黑
板上写出生态系统
的概念。
用具体的学生
熟悉的图片让学生
判断生态系统,进
一步理解判断生态
系统的概念。
一网鱼不是生
态系统,海洋是生
态系统,荷花不是
生态系统,公园是
生态系统。
是生态系
统,让学生
更好的理解
生态系统的
概念。
自主探究
过渡:
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
的统一的整体。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还有我
们的校园都是生态系统。
那么生态系统是由
什么组成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是怎样的呢?
下面同学们自学课本54---55页,完成助
学自主学习目标2的有关题目。
时间为5分
钟。
学生自学课
本,个别学生展示
自己的答案。
1、水、空气、
阳光、土壤等
2、能量、营
养和生存空间
(1) 绿色植物
藻类植物
采用自
主学习、合
作探究的方
式让学生通
过观察讨论
理解生态系
统的组成及
各成分的作
用。
1、非生物成分(1)组成:____、____、____和____等。
(2)作用:为生物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生物成分
(1)生产者:①组成主要指______,例如:_____
②作用:利用光能,通过______,把_________制造成______,并将光能转变成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
(2)消费者:包括各种______分类:____、____、___
(3)分解者:①种类:主要指_____、_____等营____生活的微生物,例如:_______
②作用: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____分解成简单的____,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3、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的。
让学生展示答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出示图片点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过渡:
刚才老师用美丽的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你能从下面这幅图中观察到哪些生物成分?
投出图片。
找学生分析回答问题。
1、列出图中显现的生物成分。
2、列出图中显现的非生物成分。
3、哪些生态系统的成分没有在图中显现出来?
光合作用无
机物有机物化
学能
(2)动物植食
性动物肉食性动
物杂食性动物
(3)细菌、真菌
腐生蘑菇
有机物无机
物
3、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看图片进一步
理解生态系统中的
生物成分及作用。
说出图片的生
物成分和非生物成
分,看不到的成分
是分解者。
鸟、鱼(消费
者);草(生产者)
水、土壤、阳
光、空气(分解者)
通过图
片进一步加
深学生对各
成分的理
解。
通过小
组的讨论和
分析,有利
于学生对生
态系统成分
的理解和掌
握。
分析图
中的生物成
分和非生物
成分
展示互动
过渡:
大部分生态系统都包含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每种成分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
是必不可少的。
1、看森林生态系统里的大树、啄木鸟、
蘑菇也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你认为谁最
重要?如果让你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你选择哪
一个?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相互说说自己的理
由,过会找几个同学给大家展示。
2、通过同学们的辩论可见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都非常重要。
特别是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必不可少的,生态系统的
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团
结就是力量,以后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
要相互帮助,共同合作。
以组为单位互
相说说,三个学生
用第一称给同学们
展示大树、啄木鸟
和蘑菇的重要作
用。
学生以组为单
位观察自己组里的
鱼缸并讨论有关问
题。
一组:不是生
态系统,,因为没有
生产者添加生产者
能变成生态系统。
二组:不是没
有分解者,添加分
解者变成生态系统
三组:放在阳
光下存活的时间更
长。
通过扮
演角色让学
生认识到生
态系统中各
成分之间的
相互关系并
认识到合作
的重要性。
让学生
用所学的知
识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问
题,既提高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又
巩固了所学
知识。
拓展延伸
过渡:
小小鱼缸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
大的生态系统。
地球被称为生物圈一号,同
学们听说过生物圈二号吗?下面同学们了解
一下关于生物圈二号的有关知识吧!
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
历时8年花费了近2亿美元建造了一个几乎完
全密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
1991年9月26
日,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二号”。
按照计划,
他们将在里面呆上两年,如不发生严重意外,
实验结束前是不能出来的。
两年中除了提供
了解“生物圈
二号”的有关知识。
开阔学
生视野,更
深层次的理
解生态系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