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脑微出血的影像诊断

脑微出血的影像诊断
结论:TIA或小卒中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 吡格雷)90d并不会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患者有更高的脑微 出血风险。
方法:研究人员在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选出评估抗血小板治疗和脑微出血 的关系的研究。然后,研究人员应用Review Manager 5.2用逆方差法计算总OR 值。 结果:研究人员选取11个研究,共10429名受试者。结果显示抗血小板治疗与 脑出血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微出血有明显相关,但二者在非卒中人 群无相关性。对人群种族进行分层分析,在亚洲国家,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与脑出血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微出血存在明显相关。而在欧洲国家 患者中,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出血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微出血中无明显 相关。
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增加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可能性。另外,抗血小板治 疗与脑微出血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种族的影响。目前为止,相关的大多研究为 回顾性研究,并且可用数据有限,需仍要更大的前瞻性研究证实这个结果。
五、提出问题
2.使用抗凝药物与脑微出血的产生是否有关?
传统口服抗凝药物与脑微出血: 抗凝药物华法林与脑微出血的产生相关。 与未使用华法林的脑出血患者相比,脑微出血在华法林相 关的脑出血患者中检出率更高,且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的 风险随着脑微出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伴有房颤的脑卒中及TIA中,使用华法林的患者脑微出 血出现率大于未使用者。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抗栓药物后脑出血的风险随 着脑内微出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结论:
1.存在脑微出血的脑梗死患者,随着脑内微出血 数量的增加,在进行抗栓治疗时发生脑出血及 脑出血后死亡的风险增加。
2.当脑内微出血数量大于等于5个时,发生脑出 血及脑出血后死亡的风险可能超过抗栓药所带 来的获益,所以对此类患者应谨慎使用。

脑出血CT诊断标准

脑出血CT诊断标准

脑出血CT诊断标准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脑出血CT诊断的标准。

一、出血部位。

脑出血常见的部位有基底节、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等。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出血的部位,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二、出血形态。

脑出血的形态有多种类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等。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的形态,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三、出血范围。

脑出血的范围大小不一,有的只是局部出血,有的则是广泛的脑出血。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血范围的大小,有助于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四、出血量。

脑出血的出血量大小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评估出血量的大小,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五、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脑出血不仅会对出血部位造成损伤,还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出血部位周围的组织受累情况,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六、出血原因。

脑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高血压、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等。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寻找出血的原因,指导后续的治疗和预防。

七、出血并发症。

脑出血常常伴随着一些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疝等。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脑出血CT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加强对脑出血CT诊断标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对脑出血的诊断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脑出血是指脑组织内发生的血液的非创伤性渗出,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影像学是一种重要的辅段。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

1. CT扫描CT扫描是脑出血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脑出血在CT图像上呈现为高密度灶,通常呈不规则形状,其密度较周围正常脑组织高。

脑出血的密度与出血的时间有关,早期出血密度高,时间久远的出血密度逐渐降低。

通过CT扫描可以确定出血部位和范围,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对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2. MRIMRI是另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比于CT扫描,MRI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软组织解剖信息,并能够对脑出血的不同期别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MRI图像上脑出血呈现为低信号灶,通常在T1加权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现低信号。

MRI还能提供血管影像学信息,帮助评估出血的原因和有无血管畸形。

3.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能够直接观察脑血管情况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在血管内部产生高密度影像,从而能够观察到血管的位置、形态和管腔情况。

脑血管造影对于评估脑血管病变、血管畸形以及出血的原因十分有帮助,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信息。

4. 磁共振血流成像磁共振血流成像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能够评估脑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

通过获得动态血流信息和灌注参数,可以提供脑出血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脑代谢和供血不平衡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血流成像能够辅助判断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预后。

,影像学在脑出血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脑出血的部位、范围、时间和严重程度等信息。

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有其特点和适应症,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能够提高脑出血的准确诊断率,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诊断仅为辅段,最终的诊断和治疗还需结合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实际情况来进行。

脑微出血MRI表现,诊断识别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脑微出血MRI表现,诊断识别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脑微出血MRI表现,诊断和识别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脑微出血(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常见于高血压性动脉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

CMBs还可以出现在一些脑小血管病的少见病因及其他疾病中。

脑淀粉样血管病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脑小血管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皮层和软脑膜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壁内进行性沉积。

磁共振T2WI或SWI显示广泛的皮质微出血或实质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通常认为是软脑膜及脑血管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炎症反应。

典型的CAA-ri MRI表现为单灶或多灶不对称白质高信号(WMH)病变(皮质下或深部)延伸至皮质下白质,并伴有CAA相关出血并发症。

通常在相关WMH附近观察到大量的CMBs。

高血压脑动脉病高血压可导致皮质和皮质下小动脉硬化。

通常与深部脑出血和CMBs、基底节EPVS、梗死(尤其是腔隙,易发生在基底节和脑干)和WMH有关。

CMBs倾烟雾病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颈内动脉远端或其近端分支的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大脑底部广泛的侧支血管网。

MMD与脑梗死、脑出血和CMBs有关。

CMB可作为预测moyamoya病患者出血风险的标志物。

亚洲MMD 患者,CMBs主要表现在深灰色核团和脑室周围区域,而欧洲MMD患者以皮质和灰质为主。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它是由NOTCH3突变引起的,CMBs以丘脑为主(常呈团状),也可见于其他深灰色核团、皮质下白质、脑干、小脑和灰质。

法布里病法布里病是一种由α-半乳糖苷酶的A基因突变引起的X连锁溶酶体储存障碍性疾病,其CMBs无特定的MRI表现,可在幕下(脑干或小脑)和/或幕上(基底节、丘脑、脑室周围白质、皮质下区)观察到。

Ⅳ型胶原α1和α2突变(COL4A1 and COL4A2 mutations) COL4α1突变携带者有着各种各样的MRI表现包括脑空洞、WMH (主要发生在后脑区)、ICH(通常在围产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尤其是腔隙性)梗死、EPV、CMBs、颈动脉窦瘤和脑动脉瘤(通常累及颈动脉虹吸段)。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目的1-3 研究方法1-4 文献综述2-脑出血的定义及分类2-1 脑出血的定义2-2 脑出血的分类2-2-1 基于出血部位2-2-2 基于病因2-2-3 基于病程2-2-4 基于病理特点3-影像学诊断技术3-1 颅内出血的常见影像学检查3-1-1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3-1-2 磁共振成像(MRI)3-1-3 脑血管造影(DSA)3-1-4 脑部超声检查3-2 影像学诊断的原则3-2-1 影像学征象3-2-2 影像学定性与定量分析 3-2-3 影像学报告4-脑出血的影像学特点4-1 CT表现4-1-1 破裂性脑出血4-1-2 非破裂性脑出血4-1-3 脑出血吸收后的CT表现 4-2 MRI表现4-2-1 破裂性脑出血4-2-2 非破裂性脑出血4-3 DSA表现4-3-1 DSA的适应症与禁忌症4-3-2 DSA的操作技巧4-3-3 DSA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5-脑出血的影像学鉴别诊断5-1 头部外伤后颅内出血的鉴别诊断5-2 血管畸形引起的脑出血的鉴别诊断5-3 脑肿瘤合并脑出血的鉴别诊断5-4 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的鉴别诊断附件:1-图片示例2-数据统计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出血: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等导致脑组织受压或受损的疾病。

2-影像学诊断: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过程。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逐层扫描获得静态图像的断层图像,用于检测和诊断颅内疾病。

4-磁共振成像(MRI):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观察体内组织的信号,详细的图像,用于检测和诊断颅内疾病。

5-脑血管造影(DSA):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导入造影剂并使用X射线影像观察血管,用于诊断和评估颅内血管疾病。

6-脑部超声检查: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观察和评估脑部结构和血流情况,用于检测和诊断颅内疾病。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一、介绍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其常见的影像学特征、分类和定位。

二、影像学特征1·CT扫描脑出血在CT扫描上呈高密度灶,常呈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密度高于周围的脑组织,且通常在出血后数小时内可见。

血肿周围可有占位效应,表现为脑组织受压。

根据出血的年龄,CT表现可分为新鲜出血期(高密度)、亚急性期(高密度与低密度混杂)和慢性期(低密度)。

2·MRI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脑出血图像,并可以区分血肿的不同阶段。

T1WI上,新鲜出血区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血肿为高低信号与高信号混合,慢性期血肿为低信号。

T2WI上,新鲜出血区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血肿呈高信号,慢性期血肿呈低信号。

同时,MRI还可通过增加脑出血局部血流灌注的动态对比增强扫描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进一步评估血肿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三、分类根据出血的部位和病因,脑出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股沟出血:发生在大脑股沟的出血,常见于高龄患者和高血压患者。

2·脑内出血:发生在脑实质内的出血,可分为深部出血和浅部出血。

●深部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内囊等部位,常见于高血压。

●浅部出血:发生在大脑皮质、白质交界处,常见于颅脑外伤。

3·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在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常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

4·脑室出血:发生在脑室内的出血,常见于颅脑外伤和脑动脉瘤破裂。

四、定位定位是脑出血影像学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血肿的位置可以推断出血源的部位和病因。

1·血肿位于大脑股沟:可能存在大脑股沟出血。

2·血肿位于基底节、内囊等部位:可能存在深部出血。

3·血肿位于脑皮质、白质交界处:可能存在浅部出血。

4·血肿位于脑室:可能存在脑室出血。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影像示例图片。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及早发现和准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是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过程及其细节。

二、头颅MRI扫描⒈扫描序列选择头颅MRI扫描可采用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以及T2和灵敏度加权序列,用于检测出血灶、病灶边缘和周围组织的改变。

⒉出血灶形态通过MRI图像分析出血灶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位置等,对确定出血类型和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⒊出血灶密度通过MRI图像的灰度值分析出血灶的密度,并与正常脑组织进行对比,判断出血灶的程度和性质。

⒋周围组织变化除了检测出血灶外,MRI图像还可观察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如水肿、占位效应等,这些信息对于全面评估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三、头颅CT扫描⒈扫描参数与序列选择头颅CT扫描可采用不同参数和序列,如普通CT、增强CT、螺旋CT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

⒉出血灶密度通过CT图像的灰度值分析出血灶的密度,并与正常脑组织进行对比,判断出血灶的程度和性质。

⒊出血灶形态和位置通过CT图像分析出血灶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位置等,对确定出血类型和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⒋去除钙化影响钙化灶对CT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分析前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如去除钙化影响或进行相应的校正。

四、其他影像学检查除了头颅MRI和CT扫描外,还可以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评估脑出血的情况,如脑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等,具体根据患者情况和临床需要来决定。

附件:⒈脑出血影像学报告范例⒉头颅MRI和CT扫描图像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⒈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缩写,一种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图像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⒉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是一种利用X射线与计算机进行断层成像的影像学技术。

图文解析脑出血影像诊断(2024)

图文解析脑出血影像诊断(2024)

影像表现
脑梗死在CT上通常表现为低密度影,而脑出血则呈现高密度影。在MRI 上,脑梗死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而脑出血 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
临床症状
脑梗死症状较脑出血轻微,多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等,而脑出血症 状严重,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2024/1/30
2024/1/30
17
其他易混淆疾病分析
脑炎
脑炎在影像上可表现为脑实质的 弥漫性异常信号,与脑出血的高 密度影不同。此外,脑炎患者多
有发热、头痛等感染症状。
脑脓肿
脑脓肿在CT和MRI上表现为环形 强化的脓肿壁和中心液化坏死区 ,与脑出血的影像表现有明显差 异。同时,脑脓肿患者多有感染
病史和发热等症状。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等评估患者的生 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日常生活能 力、社会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
22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1/30
2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脑出血影像诊断基础知识
包括脑出血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等基础概念。
2024/1/30
影像诊断技术
详细介绍了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各 种技术的优缺点、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脑出血影像表现
详细解析了脑出血在不同时期的影像表现,包括急性期、亚急性期、 慢性期等,以及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脑出血的影像特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介绍了脑出血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方法,以及与脑梗死、脑肿瘤等 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2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2024/1/30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脑出血影像诊断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影像诊断技术。 学员认为本次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于提高临床 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很大帮助。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第一章引言脑出血和脑梗死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影像学表现是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进行细化分类和描述,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

第二章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1.脑出血的定位a.脑干出血i.脑干内出血的影像学表现ii.脑桥出血的影像学表现iii.小脑幕裂出血的影像学表现b.大脑半球出血i.常见脑出血定位及其影像学表现ii.真正意义上的脑出血和陈旧性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2.脑出血的形态学分类a.线性出血的影像学表现b.继发性出血和撞击性出血的影像学表现c.全脑出血和多发性出血的影像学表现d.溢血和血肿的影像学表现3.脑出血的影像学标志a.脑出血的早期影像学表现b.病理性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c.脑出血后的影像学变化第三章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1.脑梗死的定位a.大脑中动脉分布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b.大脑后循环动脉分布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c.大脑前循环动脉分布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2.脑梗死的形态学分类a.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b.亚急性和慢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3.脑梗死的影像学标志a.脑梗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b.梗死灶周围脑水肿和灶旁血管征象的影像学表现c.病理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d.脑梗死后的影像学变化第四章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影像学图片供参考,详见附件。

第五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出血:________指由于脑血管破裂造成的血液在脑组织内积聚的疾病。

2.脑梗死:________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汇总.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汇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RI表现
• 超急性期:含氧合血红蛋白,在高场强MR成像时,T1WI 呈等、T2WI呈高信号;在低场强MR成像时,T1可能为高 信号,可能与低场强设别对蛋白质的作用较敏感有关。
MRI表现
• 急性期: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变为脱氧血红蛋白, 为顺磁性,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由于磁敏感效应加 快了质子失相位,能显著缩短T2值;血肿在T1WI为等 或略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
注:HBO2(含氧血红蛋白),DHB(脱氧血红蛋白),MHB (正铁血红蛋白)
脑出血的CT与MRI表现
病理改变
• 1.超急性期(≤6小时):血肿内红细胞完整,主要含氧合血 红蛋白,3小时后出现灶周水肿。 • 2.急性期(7-72小时):血凝块形成,红细胞明显脱水,萎 缩,棘突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逐渐变为脱氧血红蛋白 ,灶周水肿,占位效应明显。 • 3.亚急性期(3天-2周):亚急性早期(3-6天)从血肿的外周 向中心发展,红细胞内的脱氧血红蛋白转变为正铁血红蛋白 ,亚急性晚期(1-2周)红细胞皱缩、溶解,正铁血红蛋白被 释放到细胞外,血肿周围出现炎症反应,有巨噬细胞沉积, 灶周水肿、占位效应减轻。 • 4.慢性期(2周后):血块周围水肿消失,反应性星形细胞增 生,巨噬细胞内含有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坏死组织被清除 ,缺损部分由胶质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瘢痕;血肿小可填充 ,血肿大则遗留囊腔,成为囊变期。血红蛋白产物可长久残 留于瘢痕组织中,使该组织呈棕黄色。
MRI表现
• 亚急性期:早期细胞内的脱氧血红蛋白渐变为正铁血红蛋 白,为顺磁性,T1WI、T2WI均为周边环形高信号、病灶中 心低信号或等信号;随着红细胞溶解,出现游离正铁血红 蛋白,脑血肿在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医学课件
41
类似脑出血的动脉瘤
医学课件
42
医学课件 9
脑出血MRI
现在各家一般使用高场强(1.0T以上)
的核磁扫描仪,分期也逐渐统一,使得 脑出血MRI的诊断有了统一标准。 高场强脑出血MRI信号反映了血肿的病 理演变规律,即含氧血红蛋白(HBO2) -脱氧血红蛋白(DHB)-正铁血红蛋 白(MHB)-含铁血黄素的变化。
医学课件
10
医学课件
4
脑出血CT
医学课件
5
脑出血CT
脑出血CT吸收期:始于第二周,随着血
色素、坏死组织和黄变液被吞噬,血肿 从高密度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体积相 应缩小。25%左右的血肿周边可呈环状 强化。脑叶出血比基底节和小脑出血常 见,此期需于肿瘤和脓肿鉴别。
医学课件
6
脑出血CT
医学课件
7
脑出血CT
残腔期(3m后)
医学课件
12
脑出血MRI
超急性期(24h内)主要为完整红细胞内
的HBO2组成,相当于一包全血。 1期(6h内)血肿未凝结与皱缩 ,T1等 低,T2高信号 2期(6-24h)血肿内血浆吸收水分减少 缩短 T1、T2,呈等信号 接近24h的血肿内HBO2向DHB转化。
医学课件
13
超急性期脑出血MRI
医学课件
14
超急性期脑出血MRI
医学课件
15
MRI
医学课件
16
急性期MRI
急性期(2-7d),MRI信号反映血红蛋白
的三种形式 2-4d,红细胞内的DHB,T1等信号, T2极低信号 5-7d,红细胞开始溶解,血肿周边DHB 演变为游离未稀释的MHB,T1外高中低 信号,T2低信号

壳核出血尾状、核头出血、颞叶出血、枕叶出血等脑出血CT与MRI影像学技术应用及定位诊断表现

壳核出血尾状、核头出血、颞叶出血、枕叶出血等脑出血CT与MRI影像学技术应用及定位诊断表现

壳核出血尾状、核头出血、颞叶出血、枕叶出血等脑出血疾病CT和MRI影像学技术应用及定位诊断表现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颅高压症状和出血部位脑组织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不同部位脑出血的症状和体征是临床上准确定位诊断的依据。

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核区脑出血,包括壳核出血和尾状核头出血。

壳核出血影像学表现分为3型:* I型为出血局限于壳核附近,未侵犯内囊。

Ⅱ型为出血已侵犯内囊但未破入脑室。

Ⅲ型为出血经内囊破入脑室。

责任血管:豆纹动脉,尤其是豆纹动脉外侧支。

症状体征:尾状核出血责任血管:大脑前动脉的分支Heubner返动脉。

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原因,其次为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症状体征:小脑出血小脑出血小脑半球出血(左图),小脑蚓部出血(右图)责任血管:多为齿状核动脉破裂。

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小脑血管畸形,动脉瘤。

症状体征:丘脑出血责任血管:大脑后动脉垂直分出的管壁薄弱的终末支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仅次于壳核。

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瘤或血管畸形,血液病。

症状体征:脑叶出血,又称皮质下出血,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常见病因有:* 高血压。

* 动静脉畸形,尤其是青年人脑叶出血的主要原因。

* 动脉瘤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可导致额叶出血,大脑中动脉及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可形成颞叶出血。

* 脑淀粉样血管病。

* 血液病。

* 烟雾病。

* 脑肿瘤。

颞叶出血`责任血管:大脑中动脉颞极动脉,大脑后动脉颞下前、颞下中、颞下后动脉。

症状体征:额叶出血责任血管:大脑前动脉的胼缘动脉、旁中央动脉,大脑中动脉的额顶升动脉、前中央沟动脉。

症状体征:枕叶出血责任血管:大脑中动脉的颞枕动脉,大脑后动脉的顶枕动脉、距状沟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后内侧动脉。

症状体征:顶叶出血责任血管: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沟动脉、顶前动脉、顶后动脉、角回动脉,大脑前动脉的旁中央动脉。

症状体征:脑室出血责任血管:脉络丛血管。

脑出血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影像学诊断脑出血影像学诊断简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依赖于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诊断能够直观地显示出脑出血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1. CT 表现- 经典的脑出血CT表现是在脑组织中有明确的高密度区域。

这种高密度区域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 脑出血的密度高于脑组织,但低于骨头。

,在CT图像上脑出血通常呈现为高密度影。

- 脑出血的灶周边常常可见有水肿表现,即所谓的“套套征”。

- 大面积、严重的脑出血可能导致脑室扩大,脑沟回变窄。

2. MRI 表现- MRI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在MRI图像上,脑出血通常呈现为低信号强度的区域。

- 脑出血的边界也比较清晰,在T1加权图像上呈现为高信号强度的边缘环。

这是由于出血物周围的脂类分解产物在T1加权图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强度。

- 脑出血的周边组织可能显示水肿和炎症反应,这在MRI图像上呈现为高信号强度的区域。

影像学诊断方法1. CT扫描- CT扫描是脑出血影像学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CT扫描的优势在于其快速、准确和普遍可用。

- 在紧急情况下,CT扫描可以提供迅速的检查结果,帮助医生作出及时的诊断和决策。

2. MRI扫描- MRI扫描在脑出血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分辨率。

- MRI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脑出血的类型和分布。

- ,MRI还可以提供有关脑出血的潜在原因和合并症的信息。

3.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导致脑出血的血管病变。

- 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血管的狭窄、扭曲和异常扩张等病变。

- 血管造影对于脑动脉瘤等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出血的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

4. 脑电图- 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

- 脑电图可以显示脑电活动的异常,如慢波和尖波等异常波形。

- 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CTA
CTA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并动静脉畸形。
检查禁忌症
1.碘过敏患者。 2.有过敏体质、哮喘、心衰史、甲亢、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不能进行检查。 3.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4.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HUNT分级3-4期病人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
FLAIR序列
临床特点
①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多见,男多于女,可有脑出血或脑梗塞发作史。 ②多在清醒、活动时发病,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气候剧变等诱因。少数病例病前有头痛、动作不便,讲话不清等症状。 ③通常突然起病,在几分钟至数小时达顶峰,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抽搐、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此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关。
CT表现
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 多数病变密度不均匀。 无灶周水肿,无占位效应。
MRI表现
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病灶。 周围可见完整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 使病变呈“爆米花” 样,具有特征性。 病灶周围无水肿、无占位效应。
颅内动脉瘤CT表现
平扫为边缘清楚的略高密度影。 增强均匀强化。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池、脑裂、脑沟密度增高可呈铸型。 早期高密度,晚期可为等密度,脑沟裂池消失。 出血部位基本反映出脑血管病变部位。 间接征象:脑积水、脑水肿、脑梗死及原发病变表现等。
CTA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规影像检查,明确有无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 利用CT超快速容积扫描进行MIP,3DVR后处理。 可快速、无创地评估颅内、外血管的情况,了解血管狭窄、闭塞的重要信息,并可进行多种方式的图像重建。
右侧丘脑血肿破入脑室系统 2周后血肿吸收
脑干出血
小脑出血
后枕部头痛,频繁呕吐。 眩晕、眼震,小脑性共济运动失调。 出血量大者(即重型):可突然昏迷。去脑强直(桥脑受压枕骨大孔疝表现)。

脑出血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脑出血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脑出血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大量血液溢出而引起的。

CT(计算机断层扫描)作为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CT诊断的原理和过程,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脑出血CT诊断的原理和过程CT是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在人体内部进行断层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脑出血的CT诊断中,医生通常使用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

该设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取大量影像切片,从而提高了对脑出血的诊断准确性。

在进行CT扫描时,患者需要平躺在CT扫描床上,头部处于适当的位置。

接下来,CT扫描仪会围绕患者的头部进行旋转扫描,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传送给计算机。

计算机会根据这些信息生成一系列的层面图像。

在脑出血的CT诊断中,医生主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像特征:1. 出血部位:脑出血的位置可以通过CT扫描图像来确定。

一般来说,脑出血常发生在脑实质内,如脑室、脑白质或脑干等部位。

2. 出血形态:脑出血的形态特征也可以通过CT扫描来观察。

血液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方式、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的类型和程度。

3. 脑组织受压:由于出血量大,脑组织受到了一定的压迫。

CT扫描可以显示出此类压迫的特征,从而帮助医生评估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脑出血CT诊断的临床意义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救治病患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出血CT诊断的临床意义如下:1. 确诊:CT扫描可以准确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形态和大小等特征,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这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制定预后非常重要。

2. 评估严重程度:脑出血量的大小与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CT扫描可以显示出血液对脑组织的压迫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评估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指导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需要手术干预的脑出血患者,CT诊断能够提供详细的出血部位和大小信息,为手术的准备和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脑ct脑出血报告

脑ct脑出血报告

脑ct脑出血报告
CT脑出血报告: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XX岁
住院号:XXXXX
临床病史:
患者于XXXX年XX月XX日入院,主诉剧烈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模糊,伴有下肢无力和言语不清。

患者无明显外伤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影像学表现:
CT扫描显示在右侧额叶内出现高密度区,密度不均匀,边界
模糊,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

高密度区周围可见斑点状出血灶。

脑室系统未见明显扩张。

影像学诊断:
右侧额叶脑出血
诊断依据:
1. CT扫描显示右侧额叶内高密度区,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与脑出血典型表现相符。

2. 高密度区周围可见斑点状出血灶,与脑出血相关的同时征象。

诊断意义及建议: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患者被诊断为右侧额叶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意外,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建议立即转入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重复CT扫描以评估病情进展和疗效。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1:引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指的是在脑内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的情况。

影像学是诊断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以精确地确定出血的位置、范围和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和评估预后。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2:脑出血的分类2.1 基于病因2.1.1 高血压性脑出血2.1.2 血管畸形引起的脑出血2.1.3 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2.1.4 非损伤性性质引起的脑出血2.2 基于脑出血的位置2.2.1 脑实质内出血2.2.2 脑池出血2.2.3 脑室内出血3: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3.1 CT(计算机断层摄影)表现3.1.1 早期出血灶3.1.2 晚期出血灶3.2 MRI(磁共振成像)表现3.2.1 T1加权影像3.2.2 T2加权影像3.2.3 DWI(扩散加权成像)3.2.4 SWI(磁敏感等位素成像)3.3 脑血管造影3.3.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3.2 CT血管造影(CTA)3.3.3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4:脑出血的诊断要点4.1 定位诊断4.2 大小评估4.3 形态特征分析4.4 血肿周围继发变化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清单。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高血压性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损伤导致的出血病变。

6.2 血管畸形:指先天性或后天性血管结构异常引起的异常血管连接。

6.3 动脉瘤破裂:指动脉瘤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血管壁破裂而发生的出血。

6.4 CT(计算机断层摄影):一种利用X射线将人体断面图像变换为数字数据的医学成像技术。

6.5 MRI(磁共振成像):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结构的医学成像技术。

6.6 DWI(扩散加权成像):一种基于自由扩散梯度的MRI技术,可以对水分子扩散运动进行成像。

6.7 SWI(磁敏感等位素成像):一种利用磁敏感成分对来自静脉和动静脉血液的磁场变化进行成像的磁共振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A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规影像检查,明确有 无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
利用CT超快速容积扫描进行MIP,3DVR后处理 可快速、无创地评估颅内、外血管的情况,了解血
管狭窄、闭塞的重要信息,并可进行多种方式的图 像重建
25/86
CTA前交通动脉瘤
26/86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并动静脉畸 形。
34/86
CT表现
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
多数病变密度不均匀
无灶周水肿,无占位效应
35/86
MRI表现
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病灶 周围可见完整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 使病变呈“爆米花” 样,具有特征性 病灶周围无水肿、无占位效应
发病部位:基底节区最常见(占70-80%);桥脑(810%);脑叶(5-10%),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均 可发生;小脑出血(小于10%)。脑室出血(3-5%): 靠近脑室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称继发性脑室出血
2/86
临床特点
①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多见,男多于女,可 有脑出血或脑梗塞发作史
②多在清醒、活动时发病,可有情绪激动、用力、 气候剧变等诱因。少数病例病前有头痛、动作不 便,讲话不清等症状
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 好发:脚间池 侧裂池
22/86
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池、脑裂、脑沟密度增高可呈铸型 早期高密度,晚期可为等密度,脑沟裂池消失 出血部位基本反映出脑血管病变部位 间接征象:脑积水、脑水肿、脑梗死及原发病变表现等
23/86
可编辑
蛛网膜下腔出血CTA
分期
15/86
超急性期出血(≤24h)
–完整红细胞内的氧合血红蛋白,对MR信号影响轻微 –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易与肿瘤混淆(高场)
CASE1 发病1小时
CASE2 发病316小/86 时
急性期(2-3天)
–完整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变为脱氧血红蛋白(顺磁性) –⑴仅影响T2不影响T1, T1呈等低信号,T2低信号 –⑵周围脑水肿明显
27/86
检查禁忌症
1.碘过敏患者 2.有过敏体质、哮喘、心衰史、甲亢、
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 期不能进行检查。 3.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4.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HUNT分级3-4期 病人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
28/86
蛛网膜下腔出血MRI表现
29/86
CT平扫
FLAIR序列
30/86
鉴别诊断
31/86
动静脉畸形CT表现
平扫
–边界不清的混杂密度灶,其中可见点、线状 等或高密度血管影、钙化、软化灶
–无占位、无周围水肿表现,但常有脑萎缩 –合并出血时可见颅内出血的表现
增强
–点、条状血管强化影,可显示粗大引流血管
32/86
33/86
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上少见,发生率占脑血管畸形的7% 病理:由扩张,衬有内皮的窦样间隙构成 窦样间隙排列紧密,无正常脑组织间隔 病变呈圆形或分叶状,几乎100%有瘤内出血 单发VS多发(50%);幕上(颞叶最多)>>幕下 最常见于额颞叶深部和基底节区 可无任何症状,多数可引起颅内出血和癫痫
8/86
发病后 2小时
发病后10天
发病后42天
发病后 3个半

9/86
脑室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 继发性脑室出血 继发性多见
临床表现取决于脑室出 血量: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与SHA类似, 严重者四肢瘫,去脑强直 生命征不稳汗多等
10/86
右侧丘脑血肿破入脑室系统 2周后血肿吸收
19/86
慢性期(>4周)
–巨噬细胞吞噬的铁大量沉积在血肿壁上形成含铁血黄 素环,T2WI缩短,边缘出现环状低信号
第40天 20/86
2 month later... 5 month later2.1/.86.
Hale Waihona Puke 蛛网膜下腔出血 成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前常有诱因, 如体力劳动过度、咳嗽、情绪激动等;多见于 颅内动脉瘤(50%)、高血压动脉硬化(15%)和 AVM(5%)
11/86
脑干出血
12/86
小脑出血
后枕部头痛,频繁呕吐 眩晕、眼震,小脑性共
济运动失调 出血量大者(即重型):
可突然昏迷。去脑强直 (桥脑受压枕骨大孔疝 表现)
13/86
脑出血的MRI表现及分期
14/86
超急性期 急性期 亚急性早期 亚急性中期 亚急性晚期 慢性期
③通常突然起病,在几分钟至数小时达顶峰,表 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抽搐、 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此与出血 部位、出血量有关
3/86
CT分期
脑内血肿与周围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因时 期不同而异,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 慢性三期。
4/86
–急性期
为脑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 外囊出血常呈肾形,其它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CT值50~80HU,周围绕以脑水肿带 有占位表现,血肿可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
17/86
亚急性期(4天-3周)
–早期(4-7天):T1开始出现高信号,从周边开始向中心推进 –T2WI低信号: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不影响T2 –后期(7天后):细胞外游离正铁血红蛋白:缩短T1,延长T2 –逐渐演变为双高信号
亚急性期血肿(5天)
18/86
CASE1:发病7天 CASE2:发病13天
脑出血
1/86
概述:是指脑实质的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卒 中。本节主要讨论非损伤性脑出血,也叫原发性或自 发性脑出血。此病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死亡率居脑 血管病首位。
病因:常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80%以上);其次 为血管畸形和动脉瘤.
病理:一般认为是在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压 骤然升高引起小动脉破裂所致,常为多发而主要分布 豆纹动脉。
5/86
亚急性期
– 3~7天后血肿边缘开始吸收变模糊,密度减低 –然后呈向心性缩小,周围脑水肿带增宽,占位效应明显 –1月后呈等或低密度灶
6/86
–慢性期
2月后血肿完全吸收,形成脑脊液密度的囊腔 伴有同侧脑室、脑池、脑裂、脑沟的扩大
7/86
增强
–吸收期增强扫描血肿周围可有环状强化 –环的大小、形状与原来血肿大小形状一致 –急性期与囊变期无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