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疗2024PPT
02
阿奇霉素和广谱青霉素
尤其是氨苄西林,这些抗生素在肠道 中能形成高浓度,对肠道菌群结构产 生重大影响。
03
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
这些抗生素口服后或静脉滴注后经肝 排泄,能在胆汁中形成高浓度并排入 肠腔,也容易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结肠炎和伪膜性肠炎的区别
林可霉素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导致抗 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抗生素之一。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的影响
01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与AAD的关系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是临床工作中常见 的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抗生素。
02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对肠道菌群的影 响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口服后能在肠道形 成高浓度,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
03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引发AAD的机制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通过改变肠道菌群 结构,使得艰难梭菌过度生长,从而引发 AAD。
证实有肠道菌群失调是临床诊断 AAD的有力证据。
证实有肠道菌群失调
病原诊断的方法
微生物学检查
如果检出优势生长的致病菌,可直接诊断为相应病原性肠炎。
临床诊断
近期曾使用或正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稀便或水样便,排除其他有明确 原因的腹泻可临床诊断为AAD。
证实肠道菌群失调
证实有肠道菌群失调是临床诊断AAD的有力证据。
林可霉素
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也是常见引起抗生素相关性 腹泻的抗生素,其口服后能在肠道形 成高浓度。
广谱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尤其是氨苄西林在临床中 常被使用,且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性 腹泻。
引发AAD的抗生素
除万古霉素外的常见抗生素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 素
这两种抗生素在临床工作中较为 常见,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的常见原因。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讲课PPT课件
诊断方法:医生会根据 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初步 诊断,必要时进行肠镜 或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 诊。
抗生素诱发肠炎的鉴别诊断和排除诊断
鉴别诊断:抗生素诱发肠炎应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肠炎相鉴别,如感染性肠炎、炎症性肠病 等。
排除诊断: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如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
临床特征:抗生素诱发肠炎的患者通常在停用抗生素后症状缓解,且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 引起的肠炎相似。
案例对临床实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抗生素诱发肠炎的案 例分析有助于深入了 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 病理过程,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 总结出抗生素诱发肠 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标准,提高医生的诊 断准确率。
案例分析有助于发现 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 的选择和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 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为临床 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用药史和实验室检查,如大便常规、培养等,综合分析 做出诊断。
抗生素诱发肠炎的 治疗和预防
抗生素诱发肠炎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其他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止泻药、抗炎药等药物治疗
THANK YOU
汇报人:
添加副标题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汇报人员
PART Three
抗生素诱发肠炎的 流行病学
PART Five
抗生素诱发肠炎的 治疗和预防
PART Two
抗生素诱发肠炎的 概述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医治疗 ppt课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医治疗
概
念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由于使用广谱 抗生素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 菌群失调症,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医 院内源性感染的表现。 • 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 发生率约5 %-39 %
引起AAD的抗生素
•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引起AAD • 以头孢菌素族、喹诺酮素、广谱青霉素 类和碳青霉烯类等多见
• 伪膜可脱 落,脱落处 有出血,光 镜下肠黏 膜和黏膜 下层有大 量炎细胞 浸润.
伪膜性结肠炎(PMC)
• 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严重阶段 • 主要发生在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 • 据报道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为2-3%,死亡 率15-20%,合并并发症的严重伪膜性肠 炎病死率明显增加
AAD各型的临床特点
• 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可伴大便性 状改变如水样便、血便、粘液脓血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 膜 • 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 发热≥38℃ • 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 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A.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 B.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 、出血 • C.可见到2mm一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细菌毒素测 定证实
治
疗
• 立即停用广谱 抗生素 • 口服甲硝唑,200-400mg,3-4次/天(轻 症患者) • 口服万古霉素,0.25-0.5g,4次/天,7-10 天(重症患者)
正常人体肠道菌群构成
• 90%为常住菌 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10%为过路菌 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及葡萄球菌 • 它们之间互相拮抗,制约和依存,使肠道形 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学环境,故这些 细菌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对消化和营养 吸收有利
概
念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由于使用广谱 抗生素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 菌群失调症,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医 院内源性感染的表现。 • 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 发生率约5 %-39 %
引起AAD的抗生素
•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引起AAD • 以头孢菌素族、喹诺酮素、广谱青霉素 类和碳青霉烯类等多见
• 伪膜可脱 落,脱落处 有出血,光 镜下肠黏 膜和黏膜 下层有大 量炎细胞 浸润.
伪膜性结肠炎(PMC)
• 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严重阶段 • 主要发生在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 • 据报道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为2-3%,死亡 率15-20%,合并并发症的严重伪膜性肠 炎病死率明显增加
AAD各型的临床特点
• 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可伴大便性 状改变如水样便、血便、粘液脓血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 膜 • 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 发热≥38℃ • 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 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A.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 B.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 、出血 • C.可见到2mm一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细菌毒素测 定证实
治
疗
• 立即停用广谱 抗生素 • 口服甲硝唑,200-400mg,3-4次/天(轻 症患者) • 口服万古霉素,0.25-0.5g,4次/天,7-10 天(重症患者)
正常人体肠道菌群构成
• 90%为常住菌 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10%为过路菌 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及葡萄球菌 • 它们之间互相拮抗,制约和依存,使肠道形 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学环境,故这些 细菌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对消化和营养 吸收有利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ppt课件
治疗
停用抗生素
对症支持治疗 抗生素治疗
甲硝唑:250mg qid ,7-14天 万古霉素:0.3-0.4 qid,7-14天 其他抗艰难梭菌药物:杆菌肽 25000 qid
2019 22
复发病例的治疗
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仍有5 %~20%复发 初次复发者,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10~14 d 再次复发者,予万古霉素,每6h至每3d用药1次不 等,每次125mg,疗程7d 反复复发者,予布拉酵母菌+甲硝唑或万古霉素, 或小剂量万古霉素+考来烯胺4g bid,或万古霉素 125mg qid,联合利福平600mg bid,疗程7d 同时辅之以阴离子交换树脂或蒙脱石散以吸收毒素。
2019
-
20
拟诊AAD 患者须排除
①各种类型的感染性腹泻,如细菌性痢疾、
伤寒、食物中毒、原发性腹膜炎及阿米巴痢 疾等 ②肠道器质性疾病,如结肠直肠癌、溃疡性 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 ③肠道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 ④胃肠道手术后1 年内 ⑤其他除抗生素以外有明确原因的腹泻
2019 21
2019 2
抗生素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 二重感染
2019
-
3
2019
-
4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2019 非致病性分枝等
鼻咽腔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 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 类杆菌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益生菌治疗(1)(1).ppt
短链脂肪酸减少 肠道渗透压增加 紧密连接被破坏
发生炎症
腹泻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11
(一)抗生素使肠道菌群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Ⅰ度失调 抗生素抑制或杀灭一部分细菌,促进了另一部分细菌 生长,造成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或移位,在诱 发原因去掉后可逆转为正常比例;
[13]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 .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16,28(6). [14] 易婷,益生菌制剂在防治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上的应用及前景 [J],中国微生态杂志, 2016 ,28 (8) [15] 程敬伟 ,刘文恩 ,马小军 ,肖盟 ,张丽 ,张莉萍 ,赵建宏 ,卓超 .中国成人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J].协和医学杂 志,2017,8:131-138.
到20次。 同时伴随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儿童和中老年人是 AAD的高发 患者群体
(2)实验室诊断
? 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或脓球,红细胞、粘液 (+);霉菌阳性或无异常 ? 通过粪便检测球菌和杆菌比例失调,检出特殊病原菌 (艰难梭菌 、金黄色葡
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感染是诊断 AAD的有力证据。
(3)影像学诊断
14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病理生理机制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抗生素治疗
改变正常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定植抗 力下降
正常肠道菌群的代 谢功能改变
病原菌异常增生(艰难梭菌、 白色念珠菌、沙门菌属)
不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减 少
肠毒素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课件
加强监测和报告
健康教育
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应加强对抗生素相关 性腹泻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相 关性腹泻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公共卫生意义
控制疾病传播
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遏制抗生素相关 性腹泻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促进公共卫生发展
加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有助于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尽量避免再次使用抗生素,如 必须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
及时就医
如出现严重腹泻、高热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保持乐观心态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有利于康复。
0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无 根据地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 素。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止泻药、抗炎药或益 生菌等药物治疗。
治疗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腹泻、 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回诊复查。
预防再次感染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感染病菌。
04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护理与康复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抗生素相 关性腹泻的预防和康复知识。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在康复后定期到医院 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的健康问题。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食物, 注意餐具的消毒。
避免再次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新版本
•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是AAD的严重类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精品课件 9
流行病学
致病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与下列并发症有关: 20~3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50~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0%以上的伪膜性肠炎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过路 菌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精品课件 5
发病机制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条件致病菌 过 路菌
精品课件
菌群失 调
6
平衡时菌群状态
精品课件 7
菌群失衡状态
精品课件 8
概念
•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AAD:单纯性腹泻、 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精品课件 32
1例病毒性脑炎
• 患者在收入危重症监护室的54天 • 发生3次严重腹泻
药物所致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内营养不耐受性腹泻。
精品课件 33
腹泻症的诊疗流程
病史+体格检查
感染性
是否存在如下情况 ➢炎症性血性腹泻 ➢严重脱水 ➢高热 ➢严重腹痛 ➢病程>3天 ➢社区爆发 ➢宿主免疫力低下
非感染性 病因与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如口服补
无
液盐,抗腹泻药物
治愈
有
治疗无反应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实验室检查
如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粪便检查, 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
抗病原治疗 抗腹泻治疗
精品课件 34
精品课件 10
精品课件 9
流行病学
致病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与下列并发症有关: 20~3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50~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0%以上的伪膜性肠炎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过路 菌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精品课件 5
发病机制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条件致病菌 过 路菌
精品课件
菌群失 调
6
平衡时菌群状态
精品课件 7
菌群失衡状态
精品课件 8
概念
•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AAD:单纯性腹泻、 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精品课件 32
1例病毒性脑炎
• 患者在收入危重症监护室的54天 • 发生3次严重腹泻
药物所致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内营养不耐受性腹泻。
精品课件 33
腹泻症的诊疗流程
病史+体格检查
感染性
是否存在如下情况 ➢炎症性血性腹泻 ➢严重脱水 ➢高热 ➢严重腹痛 ➢病程>3天 ➢社区爆发 ➢宿主免疫力低下
非感染性 病因与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如口服补
无
液盐,抗腹泻药物
治愈
有
治疗无反应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实验室检查
如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粪便检查, 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
抗病原治疗 抗腹泻治疗
精品课件 34
精品课件 1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合理用药时间和剂量
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生 素,不随意停药或增加剂 量。
常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治疗
益生菌制剂
通过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菌 群平衡,减轻腹泻症状。
止泻药
暂时缓解腹泻症状,提供舒适 感。
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
改善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水分 吸收,减少腹泻发生。
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风险的策略
1
个体化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减少腹泻风险。
2
定期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肠道菌群和临床症状,及时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教育患者
提供患者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教育,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和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但通过合理用药、预防措施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腹泻风险,提高治 疗效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PPT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概念、症状、预防和管理方法,以及 常见的药物治疗。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重要的话题。
什么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因抗生素使用而引起的腹泻症状。它通常发生在抗生 素疗程期间或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症状和原 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和腹痛。它的主要 原因是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预防和管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
1 使用正确的抗生素
选择针对特定细菌的抗生 素,避免无效的广谱抗生 素使用。
2 同时使用益生菌
补充肠道益生菌,促进肠 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风 险。
3 合理用药时间和剂量
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生 素,不随意停药或增加剂 量。
常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治疗
益生菌制剂
通过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菌 群平衡,减轻腹泻症状。
止泻药
暂时缓解腹泻症状,提供舒适 感。
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
改善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水分 吸收,减少腹泻发生。
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风险的策略
1
个体化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减少腹泻风险。
2
定期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肠道菌群和临床症状,及时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教育患者
提供患者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教育,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和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但通过合理用药、预防措施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腹泻风险,提高治 疗效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PPT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概念、症状、预防和管理方法,以及 常见的药物治疗。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重要的话题。
什么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因抗生素使用而引起的腹泻症状。它通常发生在抗生 素疗程期间或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症状和原 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和腹痛。它的主要 原因是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预防和管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
1 使用正确的抗生素
选择针对特定细菌的抗生 素,避免无效的广谱抗生 素使用。
2 同时使用益生菌
补充肠道益生菌,促进肠 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风 险。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例分析ppt.(ppt)
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 属于AAD较严重的一种
导致AAD病原体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酸克雷伯杆菌 ➢产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 ➢沙门氏菌 ➢白色念珠菌(条件致病菌)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优势菌群的 原籍菌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共栖的条件 致病菌
易引起AAD的抗菌药物
➢ 口服后直接在肠道形成高浓度 ➢ 静脉滴注后能经肝脏排泄,在
胆汁中形成高浓度并排入肠腔 ,从而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重 大影响 ➢ 这些抗生素大多是广谱的
林可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 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
前三者共占了相关病例的 85%-90%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原学
实验室 检查
排他因素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使用抗生素病史 ➢抗生素种类 ➢应 用 抗 生 素 时 间 长短 ➢病 人 的 年 龄 (<6 岁 或>60岁) ➢基 础 疾 病 和 原 发 病的严重度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长期卧床 ➢滥用抑酸药和抗肠 蠕动药物 ➢有否外伤、手术、 鼻饲等
症渗出
分泌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大环内酯 类(红霉素)
胃肠蠕动增快
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四环素、新霉素、杆菌肽
动力性腹泻、 呕吐
吸收不良性腹泻
病因
➢ 几乎所有口服抗菌药物均可引起腹泻
➢ 静脉途径的抗菌药物,特别是那些参与肝 肠循环的抗菌药物,发生率与口服药相近
AAD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导致AAD病原体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酸克雷伯杆菌 ➢产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 ➢沙门氏菌 ➢白色念珠菌(条件致病菌)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优势菌群的 原籍菌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共栖的条件 致病菌
易引起AAD的抗菌药物
➢ 口服后直接在肠道形成高浓度 ➢ 静脉滴注后能经肝脏排泄,在
胆汁中形成高浓度并排入肠腔 ,从而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重 大影响 ➢ 这些抗生素大多是广谱的
林可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 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
前三者共占了相关病例的 85%-90%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原学
实验室 检查
排他因素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使用抗生素病史 ➢抗生素种类 ➢应 用 抗 生 素 时 间 长短 ➢病 人 的 年 龄 (<6 岁 或>60岁) ➢基 础 疾 病 和 原 发 病的严重度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长期卧床 ➢滥用抑酸药和抗肠 蠕动药物 ➢有否外伤、手术、 鼻饲等
症渗出
分泌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大环内酯 类(红霉素)
胃肠蠕动增快
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四环素、新霉素、杆菌肽
动力性腹泻、 呕吐
吸收不良性腹泻
病因
➢ 几乎所有口服抗菌药物均可引起腹泻
➢ 静脉途径的抗菌药物,特别是那些参与肝 肠循环的抗菌药物,发生率与口服药相近
AAD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PPT课件
• 内镜检查是诊断ACC、PMC快速而可靠的 方法,通过内镜不仅可直视结肠粘膜病变 特点,并可追踪判断治疗效果。
PMC的诊断
• 如病变较轻、肠镜检查过早或治疗及时。 肠镜检查可无典型表现,肠粘膜可正常或 仅有轻度充血、水肿。
• 严重者则可见粘膜表面覆以黄白或黄绿色 伪膜。早期,伪膜呈斑点状跳跃分布,病 变进一步发展,病灶扩大,隆起,周边粘 膜发红,可有水肿,伪膜可进一步融合呈 各种形态,甚至管型,早期伪膜附着较紧 ,晚期易脱落,剥脱后粘膜凹陷、出血。
PMC临床表现
• 大多发生在抗生素应用5~10天。 • 水样便(90~95%)、血便(≥10次/日)
。 • 急腹症表现:腹痛(80~90%);反跳痛
(10~20%)。 • 严重病例可见漂浮的伪膜。 • 外周血象升高(80%)。 • 发热(80%)。
PMC的分型
• 可根据临床表现及预后分为2型: • 轻型:单纯水泻,直肠粘膜正常或轻度水
肿,在直肠、乙状结肠有典型的伪膜。此 型一般自限,停用抗生素后,腹痛及发热 逐渐缓解,腹泻一般在2周内减轻、消失。 肠粘膜完全恢复正常一般需要2~4周。
PMC的分型
• 重型:血性腹泻,常见于用青霉素,尤其 是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氯林可霉 素(克林霉素)用药中或用药后,水泻2~ 3天后转为肉眼血便。病变主要位于右侧结 肠,常见于肝曲,粘膜呈阶段性红斑,脆 性增加。病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严重 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休 克;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等,病死率 高。腹泻可顽固长达2~4周。
PMC病理
• PMC主要侵及结肠,以结肠远端为主,乙 状结肠、直肠的病变高达80~100%,近端 及全结肠亦可受累。
• 受侵犯的粘膜腺体隐窝表层上皮首先发生 水肿变性,细胞脱落,间质水肿,中性粒 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可由微血栓形成。
PMC的诊断
• 如病变较轻、肠镜检查过早或治疗及时。 肠镜检查可无典型表现,肠粘膜可正常或 仅有轻度充血、水肿。
• 严重者则可见粘膜表面覆以黄白或黄绿色 伪膜。早期,伪膜呈斑点状跳跃分布,病 变进一步发展,病灶扩大,隆起,周边粘 膜发红,可有水肿,伪膜可进一步融合呈 各种形态,甚至管型,早期伪膜附着较紧 ,晚期易脱落,剥脱后粘膜凹陷、出血。
PMC临床表现
• 大多发生在抗生素应用5~10天。 • 水样便(90~95%)、血便(≥10次/日)
。 • 急腹症表现:腹痛(80~90%);反跳痛
(10~20%)。 • 严重病例可见漂浮的伪膜。 • 外周血象升高(80%)。 • 发热(80%)。
PMC的分型
• 可根据临床表现及预后分为2型: • 轻型:单纯水泻,直肠粘膜正常或轻度水
肿,在直肠、乙状结肠有典型的伪膜。此 型一般自限,停用抗生素后,腹痛及发热 逐渐缓解,腹泻一般在2周内减轻、消失。 肠粘膜完全恢复正常一般需要2~4周。
PMC的分型
• 重型:血性腹泻,常见于用青霉素,尤其 是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氯林可霉 素(克林霉素)用药中或用药后,水泻2~ 3天后转为肉眼血便。病变主要位于右侧结 肠,常见于肝曲,粘膜呈阶段性红斑,脆 性增加。病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严重 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休 克;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等,病死率 高。腹泻可顽固长达2~4周。
PMC病理
• PMC主要侵及结肠,以结肠远端为主,乙 状结肠、直肠的病变高达80~100%,近端 及全结肠亦可受累。
• 受侵犯的粘膜腺体隐窝表层上皮首先发生 水肿变性,细胞脱落,间质水肿,中性粒 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可由微血栓形成。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益生菌治疗(1)(1).ppt
粪便性状改变比排便次数增加更能反应腹泻,尤其新生儿时期
4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 腹 泻 ” 的 危 害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发病率高 我国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20.1%,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夏季腹泻:6、7、8月,主要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 秋季腹泻:10、11、12月,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9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病原体
艰难梭菌是引起AAD最主要的致病菌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克雷伯杆菌 ? 产气荚膜杆菌 ? 沙门氏菌 ? 白色念珠菌
第二篇 AAD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AAD的危险因素
抗生素相关因素
?抗生素种类(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 ?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 /多次) ?抗生素联合使用 ?抗生素排泄方式(胆汁排泄)
患者相关因素
?年龄范围(< 6岁,> 65岁) ?健康状况 ?肠道病理(有抗生素腹泻病史 /存在严重基础疾病
6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AAD的流行病学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 国外:成 人 5%-39% 儿 童 11%-40%
? 国内:成 人 5%-39% 儿 童 15%-39% 婴幼儿 30%-45%
参考文献
[5] Wistrom J,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1;47:43-50. [6] Turck D, et la.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3;37:22-26.
4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 腹 泻 ” 的 危 害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发病率高 我国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20.1%,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夏季腹泻:6、7、8月,主要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 秋季腹泻:10、11、12月,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9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病原体
艰难梭菌是引起AAD最主要的致病菌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克雷伯杆菌 ? 产气荚膜杆菌 ? 沙门氏菌 ? 白色念珠菌
第二篇 AAD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AAD的危险因素
抗生素相关因素
?抗生素种类(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 ?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 /多次) ?抗生素联合使用 ?抗生素排泄方式(胆汁排泄)
患者相关因素
?年龄范围(< 6岁,> 65岁) ?健康状况 ?肠道病理(有抗生素腹泻病史 /存在严重基础疾病
6
*Source: IMS 2016 (data excluding Venezuela)
AAD的流行病学
全球领先的益生菌制剂
? 国外:成 人 5%-39% 儿 童 11%-40%
? 国内:成 人 5%-39% 儿 童 15%-39% 婴幼儿 30%-45%
参考文献
[5] Wistrom J,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1;47:43-50. [6] Turck D, et la.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3;37:22-26.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培训课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6
二、AAD的临床表现
•
AAD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临床
症状可轻可重。轻型患者仅表现解
稀便2~3次/d,持续时间短,没有
因腹泻而发生中毒症状,该型属于
Ⅰ度~轻Ⅱ度肠道菌群失调,易被
临床医师忽视。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7
二、AAD的临床表现
• 中等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在Ⅱ度和Ⅱ度以 上,临床腹泻次数较多,可以合并肠道机 会菌感染,大便可出现红、白细胞,值得 注意的是该型易被诊断为感染性腹泻而不 断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其结果导致抗 生素与腹泻形成恶性循环,病情发展。
• 3.1 大便常规检查
•
一般病例无异常发现,较严
重的病例可出现白细胞或红细胞
,继发霉菌感染时也可直接发现
病原。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13
3.2 肠道菌群失调的检查
(1)大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观察法 (2)肠道各种细菌定量培养法。近 年不断兴起和逐渐开展使用的分子 生物学技术检测分析肠道菌群为诊 断肠道菌群紊乱和AAD提供了快速、 准确的检测方法,如PCR变性梯度凝 胶电泳(PCR?DGGE)、PCR温度梯度 凝胶电泳(PCR?TGGE)、基因芯片 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基本概念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是指应用抗生素后
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Bartlett 将其
定义为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
原因解释的腹泻。有7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
其中25 %为抗生素。AAD 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
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 %~25 %。
影响,从而导致AAD。总之,抗生素使肠道菌群
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华东医院296例AAD抗生素使用情况
30 20 % 10 0
第3代头孢 喹诺酮类 青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 第4代头孢 第2代头孢 大环内酯类 其他
--郑松柏 等。《上海医学》,2005,28(12)。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与预防
流行病学
发生率视不同抗生素而异,约为5%~39% 危险因素:
CD):革兰阳性专性厌氧菌 导致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 PMC)或叫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
CD与下列并发症有关: 20~3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50~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0%以上的伪膜性肠炎
Clostridium difficile的电镜下形态
诊断
•急性腹泻≥3次/24 小时
•大便性状改变 (水样便、血便、 粘液脓血便条索 伪膜)
临床 表现
•可伴有发热 ≥38℃或腹痛
•周围血白 细胞升高
诊断
•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 的优势菌群。
•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 充血、水肿、出血,或见到2~20 mm灰黄 (白) 色斑块伪膜
1、停用相关抗生素 2、腹泻的治疗 3、抗生素治疗(中重度) :疗程10~14天 口服甲硝唑250mg-500mg,tid-qid 或静
脉用药 口服万古霉素125mg-500mg,qid 其他:夫西地酸、替考拉宁 4、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
5、微生态制剂应用
微生态制剂指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
生长繁殖并产生一定生态效应的制剂。 分为3大类: 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元(prebiotics) 合生素(synbiotics)
•细菌毒素(CD的毒素A、 B) 测定证实
病原学
诊断
还必须排除以下情况: 各种类型的感染性腹泻 (如细菌性痢疾
、伤寒、食物中毒 等) 肠道器质性疾病 (如结肠直肠癌、溃疡
性结肠炎 ) 肠道功能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 ) 其他有除抗生素以外明确原因的腹泻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与预防
治疗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过 路菌
平衡时菌群状态
发病机制
抗生素的长期或 不适当应用
其他高 危因素
平衡被破坏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条件致病菌 过 路菌
菌群失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菌群失衡状态
发病机制
(二)抗生素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对肠道 黏膜的直接作用
(三)药理学效应致肠道动力的改变 (四)糖和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发病机制
易引起AAD的抗生素: 林可霉素 氯林可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 氨基糖甙类或喹诺酮类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定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简称AAD)是指应 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最 常见的医源性腹泻。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与预防
发病机制
(一)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治疗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 影响肠道局部吞噬细胞功能 增强免疫应答 影响致病菌在肠道定植
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治疗AAD的理想措施
预防
合理使用抗生素 要补充微生态制剂,维持正常肠道
生态系统
谢 谢!
CD引起肠炎的机制
流行病学
2、其他微生物病原菌: 如沙门菌、产气荚膜杆菌
3、金黄色葡萄球菌 4、白色念珠菌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与预防
诊 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试行版)
危险 因素
临床 表现
病原学
诊断
危险 因素
使用抗生素病史
病人的年龄(<6岁或>60岁) 基础疾病和原发病的严重度 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 外伤、手术、鼻饲
抗生素种类 应用抗生素时间长短 病人的年龄(<6岁或>60岁) 基础疾病和原发病的严重度,过去有否肠道疾病或AAD 有否免疫抑制 住院时间长短 医疗干预措施多少, 长期卧床 滥用抑酸药和抗肠蠕动药物 有否外伤、手术、鼻饲等
流行病学
致病菌: 1、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