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PPT

中药保留灌肠PPT

• (二)目的
• 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 肠内,通过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三)禁忌症
• 急腹症、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 患。
(四)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嘱病人排空大便。 2、测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输液袋内,挂在输液架上或挂 衣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3、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胶单和治疗 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注意保暖。 4、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 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开关,调节滴速,每分钟60~ 80滴。 5、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盘中。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6、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臀让病人排空大便。 2、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 蠕动加强,腹痛加剧, 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 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 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3、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 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 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中药保留灌肠
ICU:刘玲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 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 吸收,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能不 全、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 慢性痢疾等疾病。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 1、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意识、自理情况、 合作及耐受程度。 • 2、了解患者排便情况,评估肛门周围皮 肤粘膜状况。

中药灌肠法(精华)ppt课件

中药灌肠法(精华)ppt课件

中药灌肠

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 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 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药物可通 过下列三条途径发挥全身疗效:一条是 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另 一条是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第三; 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直肠给药的优点
一、不经过上消化道,可避免胃酸和酶对药物的影响, 同时也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 二、50%药物避免了肝脏,首个作用,减低了对肝脏 的副作用; 三、部分药物直达盆腔,使病所药物浓度高,作用强。 所经直肠炎药比口服药生物利用度高,同样剂量的药物直 肠给药的作用大于口服药物的作用。据研究,中药灌肠在 吸收速度、显效速度上比丸、片、栓、汤剂均快,达峰浓 度高,达峰时间短
物品准备

治疗盘:量杯、50ml注射器、弯盘内放 消毒肛管(14~16号)、温开水、水温 计、石蜡油、橡胶单、治疗巾、棉签、 卫生纸、便盆、止血钳。按医嘱准备中 药汤剂。
操作步骤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治疗卡。 根据病情选择适宜体位(左侧或右侧卧位),双膝曲屈,裤脱至膝部,臀部移 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微弯,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垫小枕于橡胶 单下以抬高臀部10cm。 检测药液温度,注洗器抽取药液(或倒入小容量灌肠筒内),连接肛管,润滑 肛管前端,排气,夹紧肛管并放入清洁弯盘内,弯盘置于臀下,左手用卫生纸 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血管钳夹入肛管前端轻轻插入15cm。 松开血管钳,缓慢注入药液(灌肠筒滴入速度视病情而定),液面距肛门不超 过30cm,注入时间宜在15~20分钟内。 药液灌毕,夹紧肛管,分离注沅器,抽5~10ml温开水从肛管缓缓注入(或直 接将温开水10ml倒入灌肠筒内滴入)。 分离注洗器,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紧肛管(封闭式灌入法直接关上开关,开放 式灌入法则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弯盘内。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片刻,抬高臀部,待10~15分钟后取出小枕、橡胶单和治疗 巾,嘱病人静卧1小时以上。 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中药灌肠慢性肾衰竭

中药灌肠慢性肾衰竭

※ 常用中药:生大黄、煅龙骨、煅
牡蛎、附片、肉桂、土茯苓、六月 雪等。 ※方法:浓煎150ml ,予以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一)物品准备
• • • • • • • 煎制好的中药一包(约150ml)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 一次性使用50ml注射器 一次性中单、弯盘、治疗碗 一次性手套、卫生纸 润滑剂 屏风
(二)详细操作步骤:






1、让病人排净大便,或用清水灌肠,以利于药物吸收; 2、取侧卧位,双膝屈曲,裤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上腿弯曲,下腿伸直或微弯,垫一次性中单于臀下, 垫小枕于中单下,抬高臀部10cm; 3、抽好药液,连结一次性吸痰管,石蜡油润滑肛管前 端,排气,臵弯盘于臀边; 4、右手用手指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吸痰管前 端轻轻插入20-30cm,缓慢注入药液。药液平面不宜 高于肛门口25cm,药液宜15-20分钟灌入,不宜太快; 5、分离注射器,抬高吸痰管,反折或捏紧吸痰管,拔 出臵弯盘内; 6、用卫生纸轻揉肛门,嘱患者屈膝仰卧,抬高臀部, 保留1小时以上。
中药灌肠 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护理


慢性肾衰竭:
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引起肾单位
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最终出现以代谢废物 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 泌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在原发性肾病中以慢性肾炎最常见,在继发
性肾病中则以糖尿病肾病占首位。
肾损害病理基础是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 化。
肾衰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分期治疗
早中期治疗
终末期治疗
中西医结合延缓 肾功能不全的进程
透析、移植结合药物 治疗与营养支持
中医药的作用
☆ 中医辨证 1、GFR↓,由轻转重,肾功能不全由早中期发展至 终末期,中医证侯特征是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内 停为标。

中药灌肠优质ppt课件

中药灌肠优质ppt课件
中药灌肠优质ppt课件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中药灌肠基本概念与原理 • 中药灌肠常用药物及配方 •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临床效果评价与安全性分析 • 中药灌肠在各类疾病中应用举例 • 现代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
01
中药灌肠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26
3
中药灌肠定义及作用
新型制剂技术的研发
针对现有制剂技术的不足,未来将致力于研发更 高效、安全、便捷的中药灌肠制剂。
多学科交叉融合
3
中药灌肠研究将更多地与西医学、生物学、药学 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
2024/1/26
25
创新思路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灌肠作用机制研究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研究中药灌肠方剂中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制,为药物优化 和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操作方法
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包括直肠滴入法、直肠注入法和结肠灌洗法等。具体操作 步骤包括准备药液、选择合适的灌肠器具、患者准备、灌肠操作及灌肠后处理 等。
2024/1/26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1/26
适应症
中药灌肠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梗阻、便秘、 高热等。同时,对于某些妇科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基于肠道微生态的中药灌肠治疗策略
探讨中药灌肠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以及基于肠道微生态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2024/1/26
中药灌肠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
探索中药灌肠与现代医学技术(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的结合点,创新中药灌肠的治 疗手段和方法。
26
THANKS

中药灌肠疗法ppt课件

中药灌肠疗法ppt课件
慢性肾衰竭
灌肠治疗可延长透析间隔时间,减少 透析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应用案例
肝性脑病
中药灌肠可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性脑病症状。
肿瘤化疗引起的腹泻
中药灌肠可缓解化疗药物对肠道的刺激,减轻腹泻症状。
外科手术后恢复
灌肠治疗可促进术后胃肠蠕动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
05
CATALOGUE
中药灌肠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评估
独特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独特优势
中药灌肠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独特优势,尤其适用于不宜口服药 物的患者。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中药灌肠疗法的广泛应用和研究深入,未来将有更多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应用于该 领域,进一步提高中药灌肠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灌肠疗
法的操作将更加简便、安全和舒适。
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中药灌肠疗法既可以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又可以发挥全身 的治疗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避免口服药物副作用:中药灌肠疗法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副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灌肠疗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操作简便易行:中药灌肠疗法操作简便易行,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方便快捷。
肠易激综合征
灌肠治疗可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 部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
通过中药灌肠,可迅速缓解盆腔炎症,减轻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慢性盆腔炎
灌肠治疗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下腹痛和腰骶痛等症状。
治疗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中药灌肠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减轻 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
中药灌肠疗法的历史和发展
中药灌肠疗法的历史
中药灌肠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汉代就有相关记载,如《伤寒论》中 就有用蜜煎导法治疗便秘的记载。

尿毒症中药灌肠ppt课件

尿毒症中药灌肠ppt课件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相 信大家对尿毒症中药灌 肠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希 望各位能够将所学知识 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 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 服务。再次感谢各位的 参与和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改善肠道菌群
通过中药灌肠,可以改善肠道菌群, 预防肠道感染。
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病情进展
提高免疫力
中药灌肠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延缓病情进展
通过中药灌肠,可以延缓病情的 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复发率
中药灌肠可以降低尿毒症的复发 率,减少再次透析的风险。
04
中药灌肠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孕妇
孕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宜使用中药灌肠,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 响。
对某些药物过敏者
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者不宜使用中药灌肠,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05
中药灌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药物和器具:中药汤剂、灌肠器具等
中药汤剂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汤剂,如大黄、牡蛎 、蒲公英等。
灌肠器具
准备灌肠筒、橡胶管、石蜡油、棉签等器具,确保器具干净 、消毒。
01
02
03
减少透析次数
通过中药灌肠,可以促进 体内毒素的排出,从而减 少透析次数,减轻肾脏负 担。
保护残余肾功能
中药灌肠可以保护残余肾 功能,延缓肾功能的进一 步恶化。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透析带来的痛苦和不 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促进体内毒素排出,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清除体内毒素
中药灌肠可以促进体内毒 素的排出,减轻恶心、呕 吐等症状。
历史背景
中药灌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随着现代医学 的发展,中药灌肠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中药灌肠法PPT演示课件

中药灌肠法PPT演示课件
4
中药灌肠
目的
一. 镇静、催眠。用于高热等症。
二. 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 肠道易激综合症。
三. 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 慢性前列腺炎等。
四. 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 患。
5
中药灌肠
机理
中医学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 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通 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药物自大肠 吸收入体内,通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 百脉,宣发通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治疗作用。 若病位在肠腑、盆腔等邻近部位,灌肠 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 疗效。
6
7
机理
中药灌肠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 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 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药物可通 过下列三条途径发挥全身疗效:一条是 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另 一条是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第三; 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8
直肠给药的优点
一、不经过上消化道,可避免胃酸和酶对药物的影响, 同时也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
14
15
3
中药灌肠疗法
临床常用的灌肠疗法分为3类:保留灌肠法﹑ 清洁灌肠法﹑直肠滴注法。
目前妇科.儿科临床常选用直肠滴注法。因为直 肠滴注法给药速度慢,对肛门直肠等局部组织 的刺激相对其他灌肠疗法小,并且减少了因短 时间注入药量过大导致药液溢出肛门的弊端, 且肠道内保留时间较长。 慢性疾病多采用保留 灌肠法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片刻,抬高臀部,待10~15分钟后取出 小枕、橡胶单和治疗巾,嘱病人静卧1小时以上。
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中药灌肠法(精华)ppt课件

中药灌肠法(精华)ppt课件

中药灌肠

目的
镇静、催眠。用于高热等症。 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 道易激综合症。 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 性前列腺炎等。 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中药灌肠

机理
中医学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 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通 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药物自大肠 吸收入体内,通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 百脉,宣发通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治疗作用。 若病位在肠腑、盆腔等邻近部位,灌肠 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 疗效。
物品准备

治疗盘:量杯、50ml注射器、弯盘内放 消毒肛管(14~16号)、温开水、水温 计、石蜡油、橡胶单、治疗巾、棉签、 卫生纸、便盆、止血钳。按医嘱准备中 药汤剂。
操作步骤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治疗卡。 根据病情选择适宜体位(左侧或右侧卧位),双膝曲屈,裤脱至膝部,臀部移 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微弯,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垫小枕于橡胶 单下以抬高臀部10cm。 检测药液温度,注洗器抽取药液(或倒入小容量灌肠筒内),连接肛管,润滑 肛管前端,排气,夹紧肛管并放入清洁弯盘内,弯盘置于臀下,左手用卫生纸 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血管钳夹入肛管前端轻轻插入15cm。 松开血管钳,缓慢注入药液(灌肠筒滴入速度视病情而定),液面距肛门不超 过30cm,注入时间宜在15~20分钟内。 药液灌毕,夹紧肛管,分离注沅器,抽5~10ml温开水从肛管缓缓注入(或直 接将温开水10ml倒入灌肠筒内滴入)。 分离注洗器,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紧肛管(封闭式灌入法直接关上开关,开放 式灌入法则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弯盘内。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片刻,抬高臀部,待10~15分钟后取出小枕、橡胶单和治疗 巾,嘱病人静卧1小时以上。 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课件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课件

•9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0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1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2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5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6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2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3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5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6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7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8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7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最新版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 2、钾的平衡失调 3、酸中毒 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 5、高镁血症
-
8
二、心血管和肺症状
(1)高血压 (2)心力衰竭 (3)心包炎
可分为尿毒症性或透析相关性
(4)动脉粥样硬化 (5)呼吸系统症状
-
9
三、血液系统表现
1. 贫血: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
-
-
24
尿毒症期


肾功能衰竭期

氮质血症期

无症状期
25 50 75 100
内生肌酐清除率占正常值的%
-
25
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 肾功能衰竭期 尿毒症终末期
肌酐清除率 (Ccr)
(ml/min)
50-80
20-50
10-20
<10
血肌酐(Scr)μmol/L (mg/dl)
133-177(2) 186-442(2.1-5.0) 451-707(5.1-7.9)
-
4
发病机制3.肾小球过度滤过
高灌注、高血压和高滤过等代偿性变化是导致 肾小球硬化和残存肾单位进行性毁损的重要原因
发病机制4.肾小管-肾间质损害 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 至终末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
5
发病机制5.尿毒症毒素学说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可减轻尿毒症的症状, 透析清除代谢废物明显改善尿毒症症状
-
28
癃闭
癃闭是指排尿困难,少腹胀痛,甚则小便 闭塞不通为主的一种病症。《素问·宣明五 气篇》“膀胱不利为癃”《素问·标本病使 论》:“膀胱小便闭”指示癃闭的病位在 膀胱。这些描述与CRF晚期尿少阶段及长 期血透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机有类似之处。
-
29
虚劳
是指因劳至虚,积虚成损的一类病证,其 临床表现为气血阴阳的不足,虚弱。在 CRF经过中,以贫血为突出表现者可按虚 劳论治。
-
14
五、胃肠道症状
食欲不振(常见的最早期表现) 恶心、呕吐 口气常有尿味 消化道出血 病毒性肝炎(透析患者发病率较高)
-
15
六、皮肤症状
皮肤搔痒(常见症状) 面部肤色常较深并萎黄,有轻度浮肿
感 (尿毒症面容) 下肢浮肿或皮肤粗糙、弹性差
-
16
七、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为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常表现为: 纤维性骨炎 肾性软化症(小儿为肾性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肾性骨硬化症
-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常见病因
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多囊肾 梗阻性肾病
-
2
发病机制1.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
病因
肾单位不断破坏
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失代偿
-
3
发病机制2.矫枉失衡
GFR↓
血中某物质(P)↑
(矫枉) 浓度正常
(促进排泄)
某因子(PTH) ↑
机体损害 (失衡)
对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方法简单、费用 低廉,且不需要大型医疗设备,已广泛的 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在肾功能代偿期和 肾功能失代偿期疗效显著。
-
23
二、疾病诊断标准:
西医标准: 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1993
年拟定标准。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 或累及肾脏的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减 退,由此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 所组成的症候群。分期诊断标准如下:
≥707(8.0)
-
26
中医标准:
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表现、 原发病、演变经过和预后看,属中医古代 文献中的“关格”、“水肿”、“癃闭”、 “虚劳”、“呕吐”、“溺毒”、 “肾风” 等范围。
-
27
关格
关格是一种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名《伤寒论》 平脉法指示:“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证治汇补·关格》说:“关格者……小便不通, 旦夕之间陡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 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 阴阳闭绝,一旦既死,最为危候”。这些描述与 慢性肾衰晚期和透析病人的尿闭、呕吐症状相似。
多认为是血小板质的变化而非数量 减少引起,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 下降、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减少等
-
12
3. 白细胞异常
WBC可减少,白细胞趋化、吞噬和 杀菌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
-
13
四、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早期: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颤动、痉挛 和嗝逆等 尿毒症时精神异常、惊厥、昏迷等
-
17
肾性骨营养不良机制:
⑴钙磷代谢障碍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质疏松和骨硬化
⑵VitD代谢障碍
佝偻病和骨软化
⑶酸中毒 :
①促进骨盐的溶解
②干扰1,25-(OH)2D3合成,抑制肠对 钙磷的吸收
-18ຫໍສະໝຸດ -19八、内分泌失调
胰岛素、胰升糖素及甲状旁腺素作用延长 小儿性成熟延迟 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性欲缺乏
-
20
九、代谢失调及其他
● 体温过低
●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CRF时原有的 糖尿病需胰岛素量会减少)
● 高尿酸血症
● 脂代谢异常(透析亦不能纠正)
-
21
-
22
疗法简介:
中药灌肠疗法是将中药(生大黄30g、龙骨 20g、牡蛎20g,湿热者加黄柏10g、阳虚 者加制附片10g)浓煎取200ml高位保留 灌肠的治疗方法。
发病机制6.脂质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生物
活性物质,导致肾脏损害
-
6
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尿毒症毒素在体内的蓄积
● 小分子含氮物质(尿素、尿酸等) ● 中分子毒性物质(激素等)
● 大分子毒性物质(胰升糖素等) 3、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
-
7
临床表现
10
贫血发生的机制:
① EPO生成减少 ② CRF时潴留的毒性物质抑制RBC的生成 ③ RBC破坏加速 *毒物作用于RBC膜,ATP酶的活性↓,钠泵失灵,
RBC膜的脆性↑,易于破坏 *肾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RBC流动,机械损伤 ④ 铁的再利用障碍
⑤ 出血
-
11
2. 出血倾向
表现为皮肤淤斑、鼻出血、月经过 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一、疾病概况: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其 他疾病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伤和肾功能的逐渐恶 化。当肾脏功能损害发展到不能维持机体的内环 境平衡时,继而导致身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积蓄、 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身各系统受累为 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状。
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会损害全身多脏器、多系 统的生理功能,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 质量。目前慢性肾衰竭在广西的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尿毒症已经是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