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教育行业移动信息化的应用研究

教育行业移动信息化的应用研究

2 世纪 , 1 是信息 爆炸的时代。在信息时代的 大背景下撒 育行业作 为一个特殊 的产业肩 负着 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担 , 必须适时抓住时代 的脉搏, 实施信息化。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实现 , 需 要教育行业的运作主体一校园先行。只有校园信 息化的有效开展,才能进一步推进整个教育行业 信息 化的进程。 然而 , 目 纵观 前国内的校园 信息化 建设工程, 普遍存在着如信 息化系统缺乏完整性, 成本高, 实用性差等问题。如何有效的实现信息化 在校园中的应用 ,成为教育部 门乃至整个社会普 遍关注的话题 。 移动作为行业信 息 专家的运营商, 有责任有能力提供专业 的优秀 的信息化解决方 案, 为中国教育行业信 息化添砖加瓦。 本案通过以教育行业的运作主体一校 园为 突破口, 在深人分析教育行业的特征, 以及结合校 园个 l化需求的基础上, 生 为其量身订做了移动信息 化解决方案, 了校园信 息化方案 “ 实现 成本 与效用 双优” 标 , 的目 对整个教育行业实现信息化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 1教育行业分析 20 年 , 0 8 南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南安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南安经济的建设输送 了源 源不断的人才 , 对南安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但是随着南安教育业的 发展 , 各种问题逐渐 显现 , 特别是教育行业的运作主体一校园 , 其在信 息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主要如下: l 管理方面的问题 - 】 学校作为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 , 具备多重管 理职能, 信息量大 , 工作繁琐 。 为此 , 需要一个储存 空间大 、 易于操作 、 可复制的信 息系统来支撑。当 前的南安教育信 息化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仍然 无法很好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校园生活 的 便捷化。
信 息 化 的 实现 进 行 研 信息技 术 ; 校园管理 ; 一卡通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4)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4)第二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理论框架,梳理相关理论和概念,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4)第三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分析各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4)第四章: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剖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第五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4)第六章:实证分析与应用案例,通过实证分析和应用案例,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第2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4)2.1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4)2.2 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5)2.3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 (5)第3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框架 (6)3.1 建设目标与原则 (6)3.1.1 建设目标 (6)3.1.2 建设原则 (6)3.2 建设内容与分类 (6)3.2.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6)3.2.2 教育资源建设 (6)3.2.3 应用系统建设 (7)3.2.4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 (7)3.3 建设标准与规范 (7)3.3.1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与规范 (7)3.3.2 教育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 (7)3.3.3 应用系统建设标准与规范 (7)3.3.4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标准与规范 (7)第4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7)4.1 校园网络建设 (7)4.1.1 建设目标 (7)4.1.2 建设内容 (7)4.1.3 推广策略 (8)4.2 教育城域网建设 (8)4.2.1 建设目标 (8)4.2.2 建设内容 (8)4.2.3 推广策略 (8)4.3 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 (8)4.3.1 建设目标 (9)4.3.2 建设内容 (9)4.3.3 推广策略 (9)第五章教育资源建设 (9)5.1 数字教育资源开发 (9)5.1.1 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标准与规范 (9)5.1.2 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建设 (9)5.1.3 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技术 (10)5.2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10)5.2.1 平台架构设计 (10)5.2.2 平台功能设计 (10)5.2.3 平台运营与管理 (10)5.3 教育资源个性化推荐与应用 (10)5.3.1 个性化推荐技术 (10)5.3.2 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 (11)5.3.3 个性化推荐应用场景 (11)第6章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11)6.1 智慧教室与虚拟实验室 (11)6.1.1 智慧教室 (11)6.1.2 虚拟实验室 (12)6.2 互动式教学设备与应用 (12)6.2.1 互动式教学设备 (12)6.2.2 互动式教学应用 (12)6.3 创客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12)6.3.1 创客空间建设 (12)6.3.2 创新能力培养 (13)第7章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13)7.1 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3)7.1.1 政策法规建设 (13)7.1.2 标准体系建设 (13)7.2 教育信息化管理组织与运行机制 (14)7.2.1 管理组织建设 (14)7.2.2 运行机制建设 (14)7.3 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 (14)7.3.1 评价机制建设 (14)7.3.2 监督机制建设 (14)第8章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5)8.1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 (15)8.1.1 建立教师信息化素养标准 (15)8.1.2 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 (15)8.1.3 强化教师信息化实践 (15)8.2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15)8.2.1 优化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5)8.2.2 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15)8.2.3 深化产学研合作 (15)8.3 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与交流 (15)8.3.1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 (15)8.3.2 开展教育信息化人才交流活动 (15)8.3.3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资源库 (16)8.3.4 推动教育信息化人才流动与共享 (16)第9章教育信息化推广策略 (16)9.1 政策驱动与激励机制 (16)9.1.1 政策制定 (16)9.1.2 激励机制 (16)9.2 跨部门合作与协同推进 (16)9.2.1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16)9.2.2 加强部门间资源共享与协作 (16)9.3 试点示范与推广模式 (17)9.3.1 试点示范 (17)9.3.2 推广模式 (17)第10章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展望 (17)10.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7)10.2 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建议 (17)10.3 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 (18)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篇)

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篇)

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了有效推动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和有序的实施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一、建设目标本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1.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特殊教育学生全面发展;2.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3. 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整体竞争力,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内容本次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实现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库,实现学生信息的全面管理和统计分析;3. 家长服务系统:建立家长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4. 教师培训系统:建立教师培训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在线学习和培训服务;5.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材、课件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三、建设步骤1. 确定项目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支持人员、教务管理人员等;2.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间节点;3. 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4. 开展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确保系统符合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需求;5. 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6. 进行系统上线部署和培训工作,保障系统顺利投入使用。

四、建设保障1.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资金到位,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2. 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体系,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完善的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及时响应用户问题和需求,保障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4. 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总之,本次信息化建设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本次信息化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将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管理,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为特殊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摘要: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当代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技能,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在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也十分必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聋哑、智障等特殊人群的教育中,能从多方面有效的提升教学有效性,并帮助特殊学生弥补身心缺陷,与现代社会更好的接轨。

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多角度分析特殊教育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然后探究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全纳教育我国特殊教育正在逐步走入全纳教育,为每一个特殊孩子提供更合理的教育,保障特殊学生能享受到更平等、公平的教育资源。

我国的2011-2020年中长期教育信息规划中,则要求特殊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和特殊学生的需要,挖掘优质的信息资源,建设合理的信息教学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特殊学习者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通过在教育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能为聋哑、智障、肢体残疾等特殊学生,提供克服学习困难、强化其认知和情感表达等诸多好处,也降低了特殊教师的教学难度,使特殊教育能够更顺利、高效的开展,为特殊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合理的学习环境,降低教学中可能对其心灵造成的不必要创伤,帮助其更正确、积极的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人、事物、世界。

1.在特殊教育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1.1帮助师生更好交流互动,引导特殊学生更好分配时间聋哑等特殊学生需要更快捷、便捷的沟通方式,才能有效的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沟通,而每位特殊学生都极为不同,因此由教师独自完成的讲述式、表演式教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每位学生的认知与沟通要求。

而利用信息技术,能呈现更为有趣、形式全面的教学内容,因此特殊学生在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能更好的认识教学内容,更积极的参与问题互动。

聋哑、智障等类型的学生,学习时多通过教师给予的信息资源及指导,来了解基础知识,但仍然需要积极交流,才能帮助学生突破已有认知的局限性,因为特殊学生在感知世界方面,存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的缺陷,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指导,能较好的补偿这些缺陷,学生能更明锐的感知到更为全面的学科知识。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作者:孙富霞来源:《求知导刊》2020年第28期摘要:如今,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我国学前教育手段也变得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教育教学中,成为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

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我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

为了跟随信息化时代发展步伐,给予幼儿最佳教育资源,我们应分析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探索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对策中图分类号:G43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 (2020)28-0014-02引言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网络信息化平台,提升教学效率。

网络平台上的教学信息和资源是非常多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合理应用这些信息和资源,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取得更多的学前教育教学成果。

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不仅可以让幼儿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为幼儿后期学习奠定基础,还可以用有趣的方式为幼儿呈现音频知识,吸引幼儿更好地学习。

因此,我们应在学前教育中大力建设和发展教育信息化。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其已经成为幼儿的启蒙教育,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且得到了家长的关注。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只有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才能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发展。

具体来说,一方面,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利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创新和模式改革。

这是因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同时,学前教育的模式和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尤其对学前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可以促进学前教育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和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幼儿园、社会和家长之间的协同教育机制,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不平衡我国对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视的,因此要想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必须紧密结合教育公平的原则,实现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协调与平衡。

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培训资源不足,装备维护管理与更新换代难题,以及资源整合共享与区域均衡发展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其成因,包括经费短缺、技术更新迅速以及缺乏统一规划等因素。

文章还强调了智能化教育装备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将推动教育装备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和跨学科融合。

同时,文章也分析了个性化学习需求对装备变革的影响,指出了装备个性化定制、学习数据分析与反馈以及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导向下,文章展望了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部署,包括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及拓展市场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

最后,文章总结了项目成果,回顾了经验教训,并安排了分享交流活动,为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设定提供了指导。

文章对于提升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摘要: (2)第一章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背景 (3)一、教育装备定义与分类 (3)二、教育装备重要性分析 (4)三、国内外教育装备发展概况 (5)第二章教育装备建设现状研究 (6)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6)二、教学资源配置及使用状况 (7)三、信息化应用水平调查分析 (8)第三章教育装备应用挑战剖析 (9)一、师生技能素养提升问题 (9)二、装备维护管理与更新换代难题 (10)第四章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战略建议 (12)一、智能化教育装备发展方向预测 (12)二、个性化学习需求驱动下装备变革趋势分析 (13)三、政策支持与市场导向下产业协同发展策略部署 (14)第五章总结反思与未来工作展望 (15)一、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15)二、经验教训分享交流活动安排 (16)三、未来工作方向和目标设定 (17)第一章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背景一、教育装备定义与分类在教育领域,教育装备作为支持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应用论文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应用论文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教育,能够实现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教育信息化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实现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涵义。

综合来讲,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变化的需求而进行的教育改革,不断为学生营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使学校的科研、教学、学习以及管理等各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

从概念上来说,教育信息化比较看重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建立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相互联系,用信息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理念等来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信息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信息化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入的,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运用,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教育体制、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使整个教育体系更加优质化。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管理制度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也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等,信息化建设是对教学进行全方面的改革。

总之,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助推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研究1、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常包括教育科研网建设、局域网信息建设以及校园网络建设等,这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推动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数据中心和应用软件的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构建良好的硬件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促使学校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从而推进整体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特殊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特殊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特殊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一、前言特殊教育是指针对学习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等特殊学生的教育。

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特殊教育有着更高的需求和更特殊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究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二、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2.1 便携式设备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便携式设备是指电子设备可随身携带并在使用时不需要外部电源,如平板电脑、手机等。

这些设备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师可以用平板电脑或手机上的教育应用程序辅助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设备,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或娱乐活动,以缓解学习障碍带来的痛苦。

2.2 虚拟现实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制造的三维虚拟环境,通过穿戴式设备或头戴式设备等虚拟现实装置用户与虚拟环境交互进行沉浸式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场景,提供更加真实的情境体验,通过虚拟环境中的逼真仿真更新学生的认知模式,改变他们的视角和态度。

虚拟现实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如在学习到困难的孩子中更会得到发展。

2.3 智能教具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智能教具是指集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新技术于一体的教育教具。

智能教具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掌握学习者的先验知识、能力水平、学习风格等个性化信息,使教学过程更加个性化。

智能教具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及成绩等数据反馈变化教学策略,以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研究成果在特殊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3.1 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教育实践研究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引入教育技术,开展信息化教育实践研究。

通过将交互式多媒体智能学习系统应用于特殊学生中的汉语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

3.2 智能教育平台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科研人员运用互联网+、ERP、人工智能等技术参考市面上相关研究结果,设计出针对特殊教育学生的智能教育体系。

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一、当前阶段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形式
1.特殊教育中的计算机硬件运用。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普及,各级学校都在加快开展信息化建设,一些发达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计算机拥有率基本上已达到100%。由此可见,在我国一些省市的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已基本具备。与此同时,计算机科技也在不断发展,过去笨重的台式机已逐渐被淘汰,越来越多的方便快捷的电脑产品涌现出来,如平板电脑等。现阶段,我国一部分发达城市已开展了基于平板电脑的“电子书”项目。因此,平板电脑的课堂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领域,对于一些患有自闭症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平板电脑这种更倾向于视觉感知的学习形式无疑更具优越性。
3.加强专业特殊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在特殊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应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人才优势、技术开发优势和科研优势等。结合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使特殊教育软硬件能够面向所有特殊教育对象人群,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依旧面临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探索研究,不断完善特殊教育计算机软硬件,如此才能为特殊教育对象群体创造一个完善的学习平台,进而推动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2.提高特殊教育管理和研发水平。在特殊教育管理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好各特殊教育部门的评估、衔接和监督工作,构建高度统筹的集中化管理模式。另外,提高特殊教育研发水平,不仅要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还要更好落实教育软件测评工作,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对教育软件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广泛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教育软件,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特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班班通”的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学校“班班通”的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学校“班班通”的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综观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不少国家基本采用计算机课以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从整体上重构和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及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上能将信息技术自然、流畅地渗透到学科教学整个过程中。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而且起步较晚,后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课程整合与校校通、班班通、网络教育等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如何在已经建立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科教学过程的变革,提高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仍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推进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随着班班通技术的迅猛发展,班班通技术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学科教学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班班通环境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班班通环境下有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

同时班班通技术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班班通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在各个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班班通技术必将推动教育界的一场革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形式、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长处的基础上,不断改变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探索适应班班通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班班通技术环境下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发展个性,开发潜能。

教育治理视角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与成效分析

教育治理视角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与成效分析

教育治理视角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与成效分析◊王学男赫晓丹[摘要]以多元主体和协调共治为核心特征的教育治理,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与成效中愈发凸显。

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国家与地方联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跨部门、多主体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并取得了资源建设的全覆盖与多样化、环境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性成效。

为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回应社会关切,建议创建以教育信息化为载体支点,支持多 元主体共治的参与机制和政策环境,国家层面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各级各类政府联动互通,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发挥灵活的制度优势和平台作用,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主体充分参与和对话的教育治理新生态。

[关键词]教育治理;多元;共治;教育信息化政策;成效分析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时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在家复课复学成为新学期的新常态,这也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发展、治理模式和成效的一次综合评估。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⑴。

教育部印发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也强调“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深度应用,来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因此,教育治理成为重要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执行与成效评估的新视角和新依归。

一、教育治理的多元共治与教育信息化的担当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2],而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教育治理”虽然与“教育管理”仅有一字之差,但在理念与内涵上却发生了巨大变革。

“教育治理”是指教育领域内的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在对话协商、平等互动的基础上,向着共同的目标不断改进路径和方法的一种新型教育行政观念与模式;在落实过程作者简介:王学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E-mail:**************(北京,100088)赫晓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信息技术教师,E-mail:********************(北京,102208)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课题“STEM教育创新与实践:中小学机器人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CEA180262)前沿视点中,关键在于构建新型治理结构,即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包括社会力量、家长、学生等)之间的有机联系。

十大教研活动主题(3篇)

十大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以下列举了十大教研活动主题,旨在通过创新、实践、协作的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十大教研活动主题1. 主题一:新时代教育理念与课程改革教研活动内容:探讨新时代教育理念,分析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推动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主题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教研活动内容: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公平。

3. 主题三: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教研活动内容: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探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 主题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教研活动内容: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主题五: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内容:学习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 主题六: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教研活动内容:探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创新评价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7. 主题七:教育科研方法与实践教研活动内容: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引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8. 主题八:家校合作与教育生态构建教研活动内容:探讨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分析教育生态的现状,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

9. 主题九:教育国际化与跨文化教育教研活动内容:研究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探讨跨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10. 主题十:特殊教育与发展教育教研活动内容:关注特殊教育群体,研究发展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三、结语十大教研活动主题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旨在通过创新、实践、协作的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教师们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信息化建设和课堂的相互融合的有效性研究

信息化建设和课堂的相互融合的有效性研究

信息化建设和课堂的相互融合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笔者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近年来也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学生课堂上普遍玩手机的现象,提出基于移动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文章在充分探究教育信息化转型教育数字化基础上,阐述产教融合模式下数字化课堂实施过程,分别从教学场景、教学过程、教师发展三方面对职业本科教育数字化建设进行展望,让数字化教学胜任力成为教师基本能力,助力职业本科数字化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课堂;融合;有效性引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一词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中,打响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变革之战。

用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推动教育发展,通过教育培养数字人才,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经之路,中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数字化转型进化,“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速推动了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在实践中变革和完善的动态事业,在不断地动态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应用场合未能成为教育实践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育信息化推进尚不完备,教育工作者信息化素养尚未完善,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迫在眉睫。

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让困扰教育多年的个性化培养、精细化管理有了解决途径,也给教育经验不占优势的新学校、年轻老师创造了快速成长机遇。

一、信息化建设和课堂的相互融合的意义(一)以规划引领筑牢机制保障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两新一融一提升)的工作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北京教育信息化发展“七个全面”的工作目标,即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深化、智能化教育管理服务全面普及、师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信息化育人环境全面升级、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增强[1]。

(二)以教育新基建铺就发展高速路市、区、校三级基础网络环境持续优化,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IPV6部署全面完成。

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研究

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研究

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研究魏伟(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l170)教育教学(}商要】信息社会的到表使得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了教育中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岛棱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己经从起步阶段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概要分析了高校的信息化网络建没与应用的情况。

通过对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情况研究与分析,旨在推动我国高校信息化的良l生发展,进一步促进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水平和应用效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目;键词]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是促进高校的现代化,而高校要实现现代化就要注意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

核心是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这已成为高校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得到了不断的推进,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发展形势乐观。

但是,在这—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地区信息发展失衡,信息化网络教育资源缺乏等。

本文初步分析了高校的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的情况。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分析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

目前高校信息化网络建设与应用己初具规模,硬件和软件建设,高校信息化网络规范化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差距,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硬件建设方面,最早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6年中国教育科研网成为中国最大也是最早的教育网络。

目前,中国教育科研网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联网高校和科研单位超过900个,并且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之一,C E R N E T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高校的网络教育提供网络支撑平台,为高校开展远程教育以及国际交流等网络应用打下了基础。

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作者:苏杨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7期苏杨呼中区中心幼儿园,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36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从另一方面而言,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足之处进行探析,并且有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现状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尽管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教育”模式的需要。

1 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可以促进学前教育模式的改革,因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对具有很强的支撑性,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还可以促进学前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完善,对于构建多元化协同教育机制非常重要,能够更好地形成学前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格局。

2 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2.1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现如今,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并与教育公平紧密结合起来,需要重视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平衡性,但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不平衡问题。

城市的发展水平高,就会对学前教育的人力、经济投入力度较大,所以在城市里,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比较占有优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低于城市,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也会比较小,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相对城市来说稍微薄弱。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研究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研究

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研究【摘要】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不仅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区域性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共享及有效应用己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存在高校之间共享资源欠缺、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等现状,深化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共享模式实施措施,借助教育主管部门促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关键词】教育资源;数字教学;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有效应用一、引言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重要条件支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在我国早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总是出现“重硬件轻软件”或“先硬件后软件”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模式,造成现阶段信息化共享平台和资源有效应用相对滞后[1]。

如何解决区域内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问题,己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师生多样化教学活动的需求[2],另一方面,很多师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来自互联网,而这些信息资源内容上丰富多样,在形式上比较分散[3]。

如何将分散、无序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使高校师生能方便、高效的将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且能够在区域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是区域教育资源建设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建设区域内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国内外已有一部分优秀研究成果。

美国教育资源门户gem(the gateway to educational material)建设的“一站式”资源门户,可通过该网站查询任何用户需求的资源,该门户的重要经验是保证资源建设主体的多样性,使区域内各类组织、行业机构都能积极参与教育资源建设中来,并注重规范数字资源质量,该机构通过分布式的“资源实体”联合集中式的“元数据记录库”方式,将区域内资源乃至美国教育信息资源做有效的整合和梳理[4];英国高度重视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采用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模式,将100家教育机构联网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英国的建设经验主要有非行政性的教育资源建设体制、多元化的建设资金投入、全面的引导机制和监管体制等;新加坡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实施了mp1(master-plan1)、mp2,建设了专门为学校查询、浏览和推荐教育信息资源的服务中心,该中心为开发和获取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优质信息资源制定了具体的策略[5]。

网络时代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网络时代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网络时代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作者:谢英华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很多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均被应用到特殊教育领域,使我国特殊教育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建设,加快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足以见得网络时代对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但实际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整体特殊教育的发展,所以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详细分析了网络时代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特殊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为残疾人提供的一些列公共教育服务,就目前来说我国特殊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很多残疾人已经成功入学,使得他们在文化水平上得到提高。

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截止2015年各级特殊教育机构总数量高达2000多所,其中发展较快的是高中阶段、中等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机构,在校的残疾人数量高达70000余人。

但不可否定,网络时代下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管理不完善、信息化资源建设不足、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

对此,下文先简单分析了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管理不完善特殊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一直到2010年才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在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特殊教育的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且存在职责不明等问题,导致特殊教育管理规范性不高;第二,特殊教育的管理机构、教学研究机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体系、信息技术体系等还没有得到完善和优化,增加了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难度[1]。

2.信息化资源不足就目前来说,很多特殊教育机构及学校虽然在信息技术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与改进,但可用于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资源并不充足,相应的信息化资源库也没有建立完善,诸如情报信息资源库、数字图书等等,导致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难以获取网络课程信息资源、网络学习资料等。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 制度中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汇报人:
• 引言 •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概述 • 信息化建设在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中的
应用 • 信息化建设的效益评估与改进建议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目录
Part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殊 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越来 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 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需 要引入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 度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对于提 高生产效率、保障人员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探讨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
研究问题
如何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 理制度中?
维护与升级
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 安全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 的和功能需求。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 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包 括系统架构、技术路线 、实施方案等。
按照规划进行系统开发 ,完成系统的集成和测 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 作培训,提高其使用技 能和安全意识。同时通 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 广,提高信息化建设的 普及率和影响力。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特 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 作技能,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事 故风险。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特 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全面监控和管 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 性。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与企业管理体 系相融合,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管 理体系。
对企业的建议
企业应加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 全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设,提高 信息化水平,实现全面监控和管 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摘要:以特殊教育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
难题,促进特殊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抉择。

本文
从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信息时代给特殊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以及特殊教育不同层级主体的信息化推进责任。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信息时代给特殊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我国的特殊教育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体
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大量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信息时代新技术的发
展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

(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特殊教育进一步普及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分布还不能充分满足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仍有相当一部分残疾儿童少年还没有入学接受合适的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的
义务教育普及率有待提高。

据分析,我国未入学的学龄残疾儿童有八成以上分布
在中西部地区,未入学的原因主要是家庭贫困、交通不便或特殊教育学校比较少。

但从特殊教育学校的分布来看却是东部最多,西部和中部少。

因此除了继续加大
投入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吸纳与服务残疾
儿童的能力,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残疾儿童,是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之一。

此外,当前特殊教育办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受教育权益得不到充分
保障。

如何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益,尤其是重视面向义
务教育阶段后的残疾学生提供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终身学
习机会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

(2)发挥信息化优势创新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在国家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政策的指引下,未来一段时间里特殊教育学校在
校人数以及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人数都可能有所增加,很多原来没有就学的
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也有更多机会走入校园,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
将面临残疾学生数量和类型增多、程度加重等现状,这对特殊教育师资的数量和
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从长期发展着眼改革与完善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
养体制机制之外,如何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解决师资不足和专业化
程度不高问题,是摆在教育管理者眼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借助网络远程教育与培
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更大程度发挥优秀特殊教育教师作用是一种可能
的解决方案。

(3)通过信息化方式节约办学成本、提高教育效益
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随班就读学校都面临着办学成本高、经费短缺等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学生数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教师需求量大、所需教学
辅助设备花费大、教育成本相对较高。

随班就读学校的经费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高达16%的被调查随班就读学校从来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
拨款,近40%的学校偶尔收到少量的专项经费。

随着各地随班就读保障体系的不
断完善,这一问题已得到一定缓解,但节约办学成本、增强办学效益始终是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信息化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2.1盲人电脑在视障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视障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1)盲文教材版本旧;2)
课外书籍数量少;3)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传统视障教学都是以教师为教学核心,主要靠教师讲课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

这种方式使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学生学习的资源也很有限制。

盲人电脑的出
现无疑成为了视障人群的福音,这种电脑也可以应用于视障学生的教学中。

如果
这种电脑可以投入到视障教学的使用中,视障学生就可以不用再使用陈旧的盲文
教材,他们可以使用盲人键盘方便快捷地使用计算机查找自己在学习或者生活中
所需要的资料,又可以利用读屏软件来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解决了盲用书籍
陈旧而无法全面获取知识的问题。

这样对比传统教学中的模式,学生就成了学习
知识的主体,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国内的盲用电脑在特殊教育中
的应用却不容乐观,盲用电脑的普及尚有很大的距离。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
是很难进行设备更新,使用的信息设备都是一些学校或教育部门淘汰下来的。


育部门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设备投入有所忽视,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计
算机设备的投入,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

2.2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智力障碍教学的应用
智障人群由于大脑受损,智力比一般人低。

通过与正常儿童对比,发现智障
儿童记忆力差,手眼协调能力在总水平上落后于智力正常的人群,并表现出注意
力容易分散,对老师的提示接受能力差。

他们还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
不稳定等缺陷。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集传统的教学挂图、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
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教育信息化设备。

教师可以在白板上书写和绘画,并可以随时
调用资源库中的资料。

智障儿童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在白板交互
式教学中这种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图、文、声并
茂地为学生们把知识体系全面地呈现出来。

它善于把抽象变为具体,利用生动形
象的动画或图像引起智障学生的注意。

这种多重信息的交互可以有效地激发智障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有利于确定智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使智障儿童
可以有意识地,独立自主地去学习。

这种设备兼有传统黑板与多媒体优点,在我
国特殊教育中逐渐普及使用,已经出现了比较多的教学案例,而且教师与学生普
遍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给予高度的评价。

2.3远程教育在肢体残障教学的应用
肢体障碍的人士因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常常在日常生活和活动等方面受限。

他们的眼睛可以看见,耳朵可以听见,智力也无障碍,而因残缺的身体造成的困
难更会导致他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若想消除或缓解这种障碍,对于他们
的特殊教育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信息化和现代化只是手段、方法,实现学生素质的优良化才是我们的目的。

通过现代化特教学校的建设,要培养学生具有具备助人为乐、善良正直、善于合
作的道德品质;具有实事求是、求知好学、善于创造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良好
的身体心理素质、艺术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

通过现代化建设,帮助学生在信息
化大潮中,找到自身价值,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个人的最大化、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晓涛,肖伟.赣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探[J].才智,2011.
[2]高琳琳.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软件导刊,
2010( 02) .
[3]王敏.苏北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1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