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合集下载

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格培养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培养方法。

一、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特征的总和,包括品德、情操、智慧、能力等方面。

学生的人格发展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首先,学生的人格特质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良好的人格特质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能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保持正直和坚强。

其次,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具备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的学生更加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学生的人格培养也直接影响其自我发展和职业规划。

良好的人格特质使学生更加自信和积极,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综上所述,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的方法为了实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人格培养的终极目标,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行和行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启发式教育、德育课程等方式增强学生对道德的认同和实践。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关心和爱护孩子,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环境也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良好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为学生的人格培养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

我的教育思想

我的教育思想

我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的终极目标:1、为多数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为多数学生的一辈子快乐;2、为社会的现在和将来都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为多数人现在将来一辈子快乐。

3、为多数教师的现在和将来都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为多数教师的一辈子快乐;二、教育的价值观:衡量教育是非好坏的最根本标准就是看其对多数学生的一辈子幸福、对社会多数人的一辈子幸福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三、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让学生自主自由充分地发展。

学校只是极力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宽松的发展空间,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符合多数学生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欢迎、社会的认可。

四、教育的本质: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为引导人促使人的思想行为、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健康卫生走向更好的各式各样培训服务。

从教育目的角度来看,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并掌握使自己一生快乐的知识、能力、品行、思想的过程。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教育是学生在教师和家长引导下,学校和社会的辅助下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评价、自由发展、快乐成长的过程。

五、好教育的特征:多数教师想教,教得很快乐,教得不断有长进;多数学生想学,学得很快乐,学得不断有收获;家长和社会明显感觉到:教育快乐而有效率。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让多数学生快乐,让多数老师快乐,让多数校长快乐。

让学校教育快乐而生机勃勃。

六、教育的活力:教育的活力蕴藏社会人群之中,关键在政府领导,在行政主管,在学校校长,在学校老师,在学校学生,在学生家长,在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

学校的活力关键在校长,在教师,教师的活力集中在那些有思想、有本事、有知识且有热情和创新意识的教师精英。

教师的自主自由是教师活力竞相迸发的基本条件。

故学校的主人应是那些精英教师,而不应是那些指手划脚、吆三喝四的官僚。

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

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

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新建区小学德体卫艺工作总结学校的德体卫艺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因此,我校把德体卫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新建区小学提出了“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而我们作为奠基者,要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怎样奠定基础,如何才能让孩子终生发展呢?学生在校的时间是短暂的,有限的,而学生的终生发展是无限的。

在有限时间内如何奠定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经过多年德体卫艺工作的探索、实践、总结,我们认为“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这个“基”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素养、基本身体素质,这五者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并重的。

一、基础知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夯实基础;所谓的基础知识,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要掌握的知识,就好比是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没有坚实牢固的地基,房子就没有稳定性。

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包含运算、法则、各种基本规则等等。

知识就好比一条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相互之间密切相连。

学生只有把这些知识牢记在心,学习起新知识才会非常容易又便于理解。

构建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就好比是建一座大楼一样,要建的足够高大、稳固,就要靠基础知识的积淀,所有的外围知识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每一天的学习都是新的学习,都是崭新的一天,我们应该要求学生用心面对,日积月累才有丰富的底蕴,一步一个塌实的脚印方能取得最终的收获。

教育功利性

教育功利性

教育关注的对象首先是人, 是人的发展, 这是教育的目的, 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所谓发展是指“人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成长过程, 包括天赋特性和后天获得的一切量变和质变”。

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趋势、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

一味追求功利的教育不利于人的成长, 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它使受教育者更看重教育结果而不是过程, 它使实施教育的学校更加看重商业价值而不是探究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已不仅仅是人们求得生存、寻找专门技能的出路, 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 将会不断地改变职业, 所学非所用将成为一种普通现象, 一个人一生从事一种职业将成为历史, 于是, 创新、个性、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一个人所必需, 因此学校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 淡化功利性,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导致教育过分追求功利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模糊认识。

人们往往从功利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 奉行科学至上, 认为教育传递给学生的就是谋生的技能和生存的方法,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会生存。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第三世界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之后, 发表了一份报告《学会生存》, 从题目就可看出报告所传递出的基本理念。

全书在分析了第三世界的教育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现状之后指出“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技术成为儿童、青年和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 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和生产力, 而且也控制社会力, 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动。

”这句话体现了这个报告的又一基本理念, 认为教育只要奉行科学至上, 就能解决生存和贫困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多年来, 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第三世界仍处在贫困之中, 世界仍然充满了杀戳、不人道和强权, 科学技术并没有把世界引人公正。

美国的世纪年代初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就是对科学至上主义的拨乱反正。

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丁 仲 云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 摘 要〕 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提 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推却的责
任 , 当前高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存在诸 多问题。为此, 但 高校应该树立整体的教育观,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 , 加强 创造力的培养,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 关键词〕 全面发展 ; 高校 ; 人才培养
[ 中图分类号] G6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一2323(2006)02一0050一02
业, 都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素养做基础。 ( 2) 能力方面。主要指学习、 应用和创造知识去适应和 改造环境的能力, 包括 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 组织能力等等, 其中创新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如果说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 代, 人们可以通过简单 的知识传授 的学 习就可 以满足 日常 工作需要的话 , 那么在当今知识经济 日新月异的时代 , 人们 一方 面必须接受来 自社会各方 面的新知识 、 新文化 , 另一方 面还应不断地进行创新 , 以此来适应整个社会不断发展进 步的要求 。 (3 素质方面。素质是人在先天的生理、 ) 心理活动能力 基础上 , 通过所受到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逐步地 内化为稳 定的具有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与性格 , 分别表现为个人的 思想 品德素质、 文化素质、 科学素质、 心理素质、 生理素质和 身体素质, 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 该是这几个方面的共同协调地发展, 而不是孤立 、 片面地发 展。当然, 各方面发展的具体水平也是因人而异的。 二、 我国高校在对人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 教育的 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 适合社会需 要的人 ,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 问题 , 表现如下 : 1. 强调 了书本知识的传授, 忽视 了对 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培养新时代急需的人才,要把应试教育扭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但是,究竟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何种素质更为关键?教育的终级目标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

因此,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教育的灵魂。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去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教学方法不重学生学法,只重教学内容不重教学过程,只重讲不重练,致使学生发展不均衡。

闭门造车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有证书无实践只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死胡同。

培养适合新时代的新型人才、扭转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关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对学生来说,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异不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优劣,而在于人的基本素质。

未来有知识的人是指那种既有某个领域的精深知识又有相近专业及普通领域的广博知识的人。

这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敏感而善于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加以融合、组合,创造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

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思维、自我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根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途径,促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强烈愿望,能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新知识,有效地与学过的知识相结合,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以便形成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杜威探索了确定这雪世界的方法问题,他指出,到了二十世纪,科学更为发达了,哲学的改造可以实现了。

他说:有两件事曾经使我们对于经验产生一种新的看法,并且对于经验和理性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新的观点。

第一个因素经验在实际上所发生的变化,即实际活动的经验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变化。

另一个因素是一种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心理学的发展,它使我们有可能对经验的性质作出一种新的科学表达。

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凡是有生命的地方就有人的经验活动,人的经验活动不仅仅是适应环境,而且要对坏境加以改造。

影响:尊重儿童精神和文化,把儿童的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教育的目的不在它的外部而在于它自身,教育的中心存在于教育的对象而不是其他,教育必须围绕教育对象开,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练习,更是一种体验和感受。

幼儿有着不同与成人的心理和心理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兴趣和认知方式,是一个主动建构、有着“吸收性心智”、自由发展的个体。

所以,我们不能以对错简单评价幼儿的观点、看法和对问题的回答,只要幼儿能自圆其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幼儿身上制定幼儿都认可的标准答案。

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固有的、万能的模式和完全客观、普适的知识。

而现在许多幼儿教师备课还是提前设计好程序,并且设计好问题和“标准答案”,不允许幼儿创新,不允许幼儿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儿童的创造性天性就这样被扼杀。

幼儿教育必须立足于儿童本位,真正从儿童中心的角度设计和思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儿童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坚持重学轻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即发展。

幼儿教育必须强调儿童是发展的中心,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存在于儿童自身,教育只是外在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和依赖内因。

学校不是工厂,不是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人,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个体,教育必须尊重人作为存在的价值和尊严,不能把教育异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

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

也就是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更有质量。

所谓“安其所,遂其生”。

也就是说,教育终极目标是为个体的发展,是“人”的充分发展,不是为了做“工具”的。

如果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国家自然也会发展。

说这话的人叫潘光旦,诸位大概知道这个人,是个社会学家,但大多数人不知道他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思想,他是梁启超的学生,费孝通的老师。

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学生幸福人生的坚强基石,也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更是实现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要。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学校和家庭至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仍然很重要。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

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

两者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

因此,作为家长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发展状况,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应第一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与老师配合。

同样,如果孩子在家出现问题,家长应该积极的与老师沟通,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和家庭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使其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培养孩子—这极其细微而重要的工作。

因此,作为家长要更积极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

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

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即解放,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建设一支专家学者型的校长队伍,追求教育家办学,也就是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追求自己的专业。

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作为教育家的校长要有基于时间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是在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独到认识与判断,是最终形成的自己特有的办学立场;作为教育家的校长一定要有理想,是一个“心中有梦”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把教育理念转化为信念的人;作为教育家的校长要有感情,应该是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最有感情的人,站在“局外人”或“旁观者”的立场实施“无情管理”,只会离教育家愈来愈远;作为教育家的校长要有精神,要使人感到一种特有的活力,走进他的学校,也会使人感受到有“人”在这里办教育;作为教育家的校长更要有行动,真正的行动是校长将对教育的思想、理想、感情、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创新实践中,又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智慧,形成新的创新实践的基础。

这样的行动,既是校长成为教育家的表现,也是校长成为教育家的根基。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由此可见校长的办学思想对于学校办学、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领头雁,首先要更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校长的专业发展就是校长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精神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专业道德,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过程;是在贡献祖国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校长要“立大志、聚大智、明大势、做大事”,这是校长专业精神和专业使命的要求。

校长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要“慈悲为怀,关心弱势群体”,要“以情为重,常知有舍有得”,要“以柔为径,化解人际恩怨”,要“以德为根,不忘修身养性”,这是校长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2019年文档资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2019年文档资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本期的讨论主题为“教育,因人本而温暖”。

梁恕俭老师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追求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回归人本,要在民主的课堂教学中达成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最终目标。

卢望军老师则从教学中的四件小事,以实例阐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真谛。

两位老师关于教育最终目标的反思与实践,也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反思,即如何回归人本,还课堂以本真,实现育人与求知的双重目标。

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育人”。

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是不同教育派别的分水岭。

有的说“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有的说“教育说到底,是自我教育”,有的说是“传道、授业、解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卢梭有一个著名论点:教育即生长。

杜威进而阐释道:这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的前头并没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

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

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重要途径。

提起课堂教学,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只做到“授人以渔”即够了吗?从关注每个学生未来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在授“鱼”和“渔”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习”。

会做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工农商学兵”;会学习,出水自知两腿泥。

曾经为了“渔”,教师开始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技巧,着意培养钻研的习惯、思维的方式。

殊不知,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学生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想吃鱼要困难得多。

渔,乃雕虫小技耳,在直立的善学的智慧的人面前,何足挂齿!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话大有道理。

学生不想“鱼”的时候,教师即使授之以“渔”也没多大用。

但许多老师都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胃口,一味强调“渔”的重要,硬逼着学生放下球拍去摸“钓竿”,这是育人之道吗?正确的做法首先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份教育报告中核心理念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份教育报告中核心理念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份教育报告中核心理念的理解引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的四份教育报告是对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和评估。

这四份报告提出了许多核心理念,旨在推动教育的公平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对这些核心理念逐一进行探讨,以期深入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的追求和期望。

第一份报告:《教育第一次机会报告》理念1:提供优质教育机会教育第一次机会报告强调了提供优质教育机会的重要性。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无论其背景和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这一理念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旨在消除教育资源的差距并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机会。

理念2:提供全面的教育第一次机会报告还强调了提供全面教育的重要性。

全面教育意味着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关心其身心健康、社交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一理念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幸福指数的关注,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成功。

第二份报告:《教育恒久报告》理念3:促进包容性教育教育恒久报告强调了促进包容性教育的重要性。

包容性教育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一个不受歧视、尊重多样性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这一理念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育的人权观点,旨在消除教育中的不平等和歧视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理念4: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育恒久报告还强调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意味着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中,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

这一理念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育的长远影响力的追求,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民,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份报告:《教育为人类发展报告》理念5: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发展教育为人类发展报告强调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养人的个性、自尊和协作能力。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 问题中学习,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即能够与学生的经验 背景产生冲突;问题必须是具有理智的挑战性并通过努 力有可能作出尝试性的解答的。
教学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空间,以便对学生的 理智能力构成挑战;应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结论提 出理性的怀疑的习惯
目标Biblioteka 共建美好未来问题探究激发学生 立足课堂 关注学生成长
---以生为本的教育
菱塘民族中专 胡春宏
2016.04
浅析
教育服务于完整人的发展 创造丰富课堂,给生深厚的文化浸染 教学生学会学 以问题引导探究的教育教学
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人的发展
完整的人,相对的是片面的人、畸形的人、 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完整的人的发展包括 个人与"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上的认知、 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教学的任何一 个环节,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自 觉地朝向这个教学的终极目标——完整的人的 发展,并且使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 都能作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教 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 的能力来最大限度地促使自我发展。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而不是掌握书本知识。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带 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 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
如果刺激单调,教学方式单一,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如果真正的学习没有发生,教师教得再辛苦, 也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织与重新解释,这 就包括先前经验的激活、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信息的搜集、选择 与加工,最后形成开放性的认知框架——概念系统和命题网络。 “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将学习的内 容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并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网络。所以, 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深入细节、解剖麻雀,又需要“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我们既可以把森林理解为”上位概念“,把 树木理解为“下位概念”,也可以把“见森林”理解为智力生活 的背景和整体把握,把"见树木"理解为细处摄神和结合个体经 验的理解。

教育学期末思考题总结

教育学期末思考题总结

教育学期末思考题总结教育学期末思考题总结绪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过哪几个阶段(一)教育萌芽阶段(前5世纪-16世纪)这一时期教育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人们只能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并形成一定的教育思想。

《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理想国》——柏拉图(二)教育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19世纪中叶)生产力发展,教育经验丰富以及相关资料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完成,标志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授课制,是近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洛克——《教育漫话》赫巴尔特——《普通教育学》(1806)卢梭——《弥儿》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三)教育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多样化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斯宾塞——《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国内第一部)陶行知蔡元培(四)教育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智力的开发与运用引起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发展。

布卢姆——《教学目标的分类系统》布鲁纳——《教育过程》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联系实际谈对教育学的认识1.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掌握教育规律,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2.学习教育学能够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3.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并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改革与创新;4.学习教育学也是普及知识的过程。

第一章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的狭义概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能力、体力和良好个性的活动。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称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整个人生中,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新课标下的教学观

新课标下的教学观

新课标下的教学观(一)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发展,就要提升人的地位,显示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昭示人的个性。

现实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发展,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与认同。

要实现全体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就是凸现主体发展观,致力于教学目标上的发展性教育。

1、全面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的发展性功能是藉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实现的,我们推崇由课程构成要素决定的融知识、技能、能力和观念态度为一体的完整的发展性教育。

这里教材的知识系统不再独尊,而源发于主体本身、更贴近人的本质的、隐蔽在知识背后的能力系统、价值规范备受关注。

在具体目标的研制上,教育要素既包括经验、事实、原理性的知识点也包括能力要求、思考方法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拓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教育因素。

实际上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一轮教材已对此作出了说明和展示,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已势在必行。

2、注重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教育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我们必须由以往那种目标的精确制导与结果的追求转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的导向,要体现学科学习能力与驾驭信息能力的整体合一性,注意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的能力整合到学科能力之中,将思维的活动过程与信息的处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3、有益于个性化的学习成功的教学在于成功地寻找并确立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上的最大发展。

这就需要将教学置于研究基础之上,力戒“照本宣科”的无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注意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个别指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爱好禀赋与特长。

教育为何要“以人为本”

教育为何要“以人为本”

教育为何要“以人为本”作者:本刊评论员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11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理念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应该成为我国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本身,人自身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是为了促进物质生产能力的发展,即为了物的增长,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教育理念称之为“物本教育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反其意而行之的教育观,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人本教育观”。

这种教育观认为,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实现人自身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所谓人自身的发展,就是指人自身能力的增长和人格的完善,从而使人成为一个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能按照自己目标自觉行动的、既对社会有益又能使自身感到幸福的人。

第二,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物质生产能力培养,但这只不过是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的一种手段。

我们强调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或轻视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物质生产技能方面的培养。

相反,我们同样十分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与“以物为本”教育理念的分歧在于: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看来,对学生进行物质生产能力的培养并非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手段,而且仅仅是多种手段之一。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强调对学生进行物质生产技能方面的培养,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仅仅是为了实现人自身发展的一种手段,如果把这种培养当成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有可能抹杀教育的本质,忽视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以物为本”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的根本区别之一。

三主五步教学模式

三主五步教学模式

三主五步教学模式“三主五步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激发学生的内驱,点燃学生的激情,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五步,即: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一、三主五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三主五步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以激发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全面提高,具体内涵表现为——一心、两则、三性、四突、五步骤。

(1)围绕一个核心。

三主是三主五步教学模式的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

(2)落实两项原则。

一是要落实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课堂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落实全面发展原则。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把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作为课堂发展的目标。

(3)体现三个特征。

课堂教学的生命性、生成性和生动性是三主五步教学的显著特征。

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展现生动精彩,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生命成长的过程。

(4)做到四个突出。

突出学生、突出自主、突出合作、突出探究是三主五步教学的显著特点。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5)呈现五个步骤。

五步,即:定向自学(激发定向,引导独学)→小组讨论(对学群学,自主解疑)→全班交流(全班展示,共同提高)→归纳总结(适时点拨,画龙点睛)→巩固提升(能力为重,拓展应用)。

定向自学。

这一步的关键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引导独学。

“定向”就是激发性地导入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就是让学生在求知欲和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按照导学案进行独学。

独学时要静心学、用心想、动手记,弄懂自己能够学会的,用红笔标记自己没有学会的。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一、二章教育与教育学1、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2、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

3、西周以后,在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4、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5、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6、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由六门课程组成,即礼、乐、射、御、书、数。

7、科举制度于隋唐开始盛行,废除于1905年。

8、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9、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刻板性。

10、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1、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2、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

13、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14、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

1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在《理想国》一书。

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在大量反映。

17、卢梭使教育自然性思想哲学化,其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爱弥尔》。

18、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9、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其代表作为《普通教育学》。

20、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

21、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22、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23.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24.(《学记》)系统的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doc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doc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或价值取向,也就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合理的终极教育目标,才能确保教育的有效实施和顺利进行,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进而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一、意义认知:科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价值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教育客体的综合素质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效果。

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目标导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是颇有裨益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一方面,它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具有物质的性质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是以人为主体和以客观对象为客体的自觉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特点。

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既要坚持物的尺度,即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又要坚持人的尺度,即符合人的目的性,满足人的需要,因而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

人的这种自觉能动性源于人有别于动物对思想、精神等方面的需要,人只有通过确立目标、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社会与自身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人对精神的需要、对目标的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与基础。

因此,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走向。

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

终身教育是一种持久而广泛的综合教育,它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价值在于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是一种内在的统一。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素质的多元、多层与多样化发展,包括人的生存技能、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乃至情感态度与个性养成,皆为教育使然。

教育和学习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肩负着人类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人的全面发展并非只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而是伴随人的一生,有着无限性和延续性。

因此,终身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价值所在。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在一切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在人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理性的思考超越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围,前瞻性地预见了人类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未来,其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和深刻性至今无人超越。

从人类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不自由到自由,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历史进程,自由与全面是人的发展的历史趋向。

人从低级向高级、落后向进步、野蛮向文明的运动变化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

人从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到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积极努力地用新的、价值更高的、生命力更强的事物来替换旧的、价值较低的、生命力较弱的事物。

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的潜能、体能尤其是智能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挥与扩充,人的道德、品行以及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修炼和提升,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幸福感觉更加强烈,人的欲望逐渐地远离原始野蛮与感性放纵而不断地趋向于现代文明和理性节制;人从被迫不能充分地满足自身合理的欲望向主动不愿过分地满足自身膨胀的欲望演进,从而使人的这种受到自身理性操控的有节制的合理欲望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同样受到自身理性操控的有节制的更高层次的合理欲望,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要把应试教育扭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但是,究竟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用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何种素质更为关键?
教育的终级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

因此,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教育的灵魂。

精神的高扬、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需要陶冶,绝不是强制、灌输就能实现的,只有教育达到了使学生感到“无厌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师生双方才能共同进入享受阶段。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去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教学方法不重学生学法;只重教学内容不重教学过程;只重讲不重练,致使学生发展不均衡。

他们养成惟老师独是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闭门造车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有证书无实践只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死胡同。

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扭转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关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对学生来说,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异不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优劣,而在人的基本素质。

未来的有知识的人是指那种既有某个领域的精深知识,又有相近专业及普通领域的广博知识的人。

这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敏感而善于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加以融合、组合,创造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

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思维、自我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根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途径,促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强烈愿望,能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新知识,有效的与学过的知识相结合,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以便形成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要把学生培养成适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除教授专业理论知识
外,中职学校的教师更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包括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尽量使学生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长,练得精良,出类拔萃,从而使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强,更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欢迎。

二、全面实施学分制,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使之落实到教学中,要落实到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中,要使素质教育进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之中。

但是,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劳动性质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

这种奉献本身又是一种获取,所以教育是在享受中获取,在获取中享受。

1、调整评价标准,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

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

某一阶段、某一学科的成绩只能说明当时学习的状况,而不能提供终结性的结论。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来调整评价标准,从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衡量。

这样就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确定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则可能在这方面获得较高学分,以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2、转变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落到实处。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被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别能力发展的起点和依据。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构筑一种互动、自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倡启发式教学、民主讨论式教学等方式,突出互动性,引导启发他们积极主动思维,努力使全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形成既充满竞争又合作愉快的氛围,在多种思想的涌动、交汇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提倡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让学生体验到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人素质的教育核心是做人。

自主性素质的核心,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个人能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为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
有的可能;同时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不断变革的社会,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和压力。

只有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也更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材和多种形式与方法,包括课外知识或课外读物以及社会调查等,让学生获得人文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逐步学会生存与合作,能明辨是非,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懂得文明礼仪,明确人生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构筑自己有力的精神支柱。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但不能回避的是学生的能力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空中的第二层,它是建立在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上的;学生的个性也不是仅仅通过低层次的发挥而得以提升和张扬的,它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熏染来作为依托。

所以,新基础教育改革如果不能完成“知识”与“人”的有效融合,如果过分地渲染、夸大“人”而忽视“知识”,那么,新基础教育培养出的人将有可能是些有才无学甚至有智无德的“残疾人”。

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推动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