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ppt10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能够运用电荷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概述
介绍两种电荷的起源及其性质。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电荷守恒定律。
总结本节内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02
静电现象
静止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静电现象
详细描述
07
总结与回顾
回顾正负电荷的发现、定义和性质。
正负电荷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回顾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意义。
回顾电场强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03
主要概念回顾
02
01
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
电场强度的公式:E=F/q
主要公式复习
课程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种电荷及其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定律。
03
两种电荷
通过摩擦两个不同的物体,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
通过接触两个不同的物体,可以使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也带电。
接触带电
通过电磁感应使一个物体带电,而不接触另一个物体。
感应带电
电荷的种类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具有守恒性,即一个封闭系统的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电荷的定向移动会产生电流。
2023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引言静电现象两种电荷静电场与电场线静电场的计算实验与演示总结与回顾
contents
目录
01
引言
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了解了电荷及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电场、电势等知识的基础。

《两种电荷》课件ppt

《两种电荷》课件ppt
电荷的转移
感应起电过程中,由于磁场的作用,使得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电荷的转移。这种电荷转移是由于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所导致的。
感应起电的原因
03
两种电荷的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静电感应现象,了解电荷的分布和电场线的方向。
实验原理:利用带电金属球与地线构成的电容,当金属球带电时,靠近的金属片会感应出与金属球异种的电荷,电荷大小与金属片与金属球的距离成正比。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油滴,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油滴的速度和时间。
2. 通过测量油滴的速度和时间求得油滴的密度。
3. 用天平测量油滴的质量和体积。
密立根油滴实验
04
两种电荷的种类
物体带有的天然电荷,如原子核中的质子携带正电荷,电子携带负电荷。
自然电荷
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荷,如导体中的电子因外部磁场而感应出电荷。
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静电场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带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正极板上,从而达到从空气中分离尘埃粒子的目的。
除尘原理
静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环保等领域,可有效净化空气,减少污染。
应用领域
静电除尘器
复印原理
静电复印机利用静电场将墨粉吸附在纸张上,然后在高温下熔化墨粉,使墨粉与纸张粘合在一起,形成图案。
电子的转移
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它们表面的原子结构不同,使得电子从一个物体表面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表面。这种电子的转移是由于不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导致的。
接触起电的原因
电磁感应
感应起电是电磁感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一个导体置于磁场中时,由于磁场的作用,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使得导体的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

【人教版】2021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 (共49张PPT)

【人教版】2021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 (共49张PPT)

•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则丝绸 带负 电,且 丝绸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 一些。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 的现象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演示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 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连接起来
A带电
B不带电
A的金属箔张开角度减小 B的金属箔张开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小 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 实 纸屑,观察现象. 验: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 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 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沾 • 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一、电荷

+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 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 +
++

– ––

当两物体摩擦时 –
+ +
+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4、验电器的张角越大,它所带的电荷越 多。
小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用验电器来检验。 2、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3、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五、电荷量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优课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优课一等奖课件

A
B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
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课堂练习
• 2、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B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课堂练习
• 3、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丝绸 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带 电)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D )
•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空气 塑料 陶瓷 玻璃 石墨 橡胶
油 人体 大地 酸碱盐的水溶液
4、连 线:
导体 绝缘体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A
B
实验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实验2: 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实验现象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 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实验分析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同种电荷相互 排 , 异种电荷相互 斥吸引 。
思考: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 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 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 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 电?
<三>验电 器
Ø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Ø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Ø工作作用:验物体是否带电。
<四>.电荷的多少

202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ppt课件(共49张PPT)

202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ppt课件(共49张PPT)

– +
++

– ––

当两物体摩擦时 –
+ +
+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 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 领弱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 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 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
消的情况,叫中和现象。
中和现象并不是电荷的消失,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使正、负电荷抵消。
六、原子结构 绿豆
100米
原子核
(带正电)
原 子
电子
(带负电)
电子在电力吸引作用下绕核运动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 中子 (不带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温馨提示:通草球是轻小物体
➢2、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 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 可能是( D )
1.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排除
A、AB、、两C 选个项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导 体
绝缘体
导 体
绝缘体
试一试:连线 空气 塑料 陶瓷 玻璃 石墨 橡胶
油 人体 大地 酸碱盐的水溶液
导体 绝缘体
思考: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 都拖有一根铁链,这样做的 目的是什么?

15.1《两种电荷》课件(46张)

15.1《两种电荷》课件(46张)

2019/11/10
18
验电器
• 构造:
导电金属球、金属棒、金属箔、绝缘外壳
• 原理:
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带电多少
2019/11/10
19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2019/11/10
20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
带电?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呢?
答:因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是好的绝缘体,玻璃棒
和橡胶棒经摩擦产生的电荷不易传导走,所以玻璃棒和
橡胶棒经摩擦能带电。而金属棒和手(人体)都是好的
导体,金属棒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很容易经金属棒和手传
导到地上,使金属棒上没有多余的电荷而不带电。
如果要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只要切断电
荷传导的路径即可。简单的方法是将金属棒的一端用好
的绝缘材料包起来拿在手中,即切断手与金属棒之间电
荷2传019/1导1/10的路径。
46
电,则B球、C球的带电情况是(c )
A、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B、B 球、C球都带正电 C、B 球、C球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2019/11/10
A
B
C
14
练习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 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如A球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B、如A球带负电,C球一定带正电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
消的情况,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2019/11/10
22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两种电荷的发现•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静电场•静电屏蔽•静电的危害与利用目录01两种电荷的发现人们对静电的早期研究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雷电、静电放电等。

摩擦起电现象当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内部会产生与带电体异性的电荷。

静电感应静电的早期研究两种电荷的命名人们将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以描述电荷的性质和符号。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是电荷的基本相互作用。

两种电荷的区分电荷的守恒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荷的量子化在微观尺度上,电荷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值。

电荷的性质0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其中F为相互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数,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库仑定律的内容库仑定律适用于计算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电荷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需要考虑洛伦兹力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对于非点电荷和介质中的电荷,需要考虑形状、大小、电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带电金属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03电荷守恒定律系统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系统中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数目相等。

系统中的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1 2 3利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推导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的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电荷守恒定律,例如通过测量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迁移速度和电流强度等物理量,得出电荷守恒的实验结果。

第1节 两种电荷PPT课件(人教版)

第1节 两种电荷PPT课件(人教版)
图7-2
第1节 两种电荷
3.如图7-3所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 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 )
A.可能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图7-3
D.一定不带电
第1节 两种电荷
[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 一轻质小球,二者相互吸引,则小球可能带正电,又因为带电 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小球还可能不带电。故A符合题意。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导学设计 常考归纳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第1节 两种电荷
导学设计
学点1 摩擦起电、电荷
实验1:找一支塑料笔杆,把它和绒布反复摩擦几次,用它去 吸引小纸屑等轻小物体,看能否成功。 实验2:自制验电器——把铅笔杆插在底座上(底座可以用橡 皮泥或塑料泡沫来做),取粗细约1 mm、长10 cm的裸铜线缠 在笔杆上,金属箔可用铝箔包装纸剪成约2.5 cm长、8 mm宽,
第1节 两种电荷
类型三 导体和绝缘体
典例3 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C ) A.橡胶、铜B.铁、陶瓷 C.石墨、盐水D.玻璃、空气
第1节 两种电荷
课堂小结
两 种 电 荷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量 单位:库伦
验电器原子及其结构 Nhomakorabea原子核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导体和绝缘体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1节 两种电荷
按图15-1-9所画的那样剪好,沿虚线对折后挂在裸导线的左 上端,裸导线的另一端弯成环状。这样一个验电器就做成了, 然后使用自制的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第1节 两种电荷

两种电荷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课件PPT课件 人教版

两种电荷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课件PPT课件 人教版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一.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1.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
二.用验电器来检验
三、验电器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 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结构:金属球、金属
杆、金属箔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原子核带 正电,电子带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量的
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 , 常用元符电号荷
e表示。e= 1.6×C10-19 3.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 的 整数。倍 4.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组成。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 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 相等,整 个原子呈 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 的性质。
想一想:这个氧原
子带电吗?
8
想一想:这个氧离
子带电吗?
电荷的移动. 实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验 一 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人体,水溶液,大地等 实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验 二 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塑料等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 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 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 只有两种电荷。
•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正电荷;
•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
四、电荷量
• 电荷的多少叫做C。 •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 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课件(共35张PPT)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课件(共35张PPT)

知识点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也简称电荷。电 荷量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 带电荷量是1.6 × 10−19 C。基本电荷——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带电量 也是1.6 × 10−19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或者等于e。 (5)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只能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检验物体带何种电 荷。
知识点
(6)验电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上部是一金属板 (或者也有用金属球),它和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 穿过橡皮塞,其下端挂两片极薄的金属箔,封装在玻 璃瓶内。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 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 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 开的角度越大;如果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不动。
课堂练习
知识点:两种电荷定义及摩擦起电的理解
例题1:自然界存在 正、负 两种电荷。用 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所带 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 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叫作负电荷。
【解析】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 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作负 电荷。
【解析】 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电子所 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在实验室中,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的是正电荷,即说明玻璃棒夺电子的能力弱,即失去了一部 分电子而显正电性;而丝绸的夺电子能力强,会由于有多余 的电子而显负电性。
实战演练
例2: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两种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Ø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Ø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大量事实证明:自然界只存在 两种电荷;正 、负 电荷。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思考:1、如图示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的小 球,相互作用情况如下,则下述正确的是
A、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 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可能不带电。
二、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1、原子结构: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 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 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 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 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正;相互吸引;它们带异
种电荷,异种电荷相吸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要用___________,它的 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
验电器;同种电荷相斥
五、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符号是C
例如: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
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 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 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思考1.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
则可判断该物体是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有可能
--- -- --- -- -
+-+ -
-
+ +
2、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带___电荷,若它与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则会___,这是因为
________
第一节 两种电荷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一.摩擦起电
①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 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 荷.(是一种物质属性)
②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 了电就是摩擦起电.
为什么摩擦 会起电呢?
3)常见摩擦起电现象:
我们规定:
• 用丝绸摩擦过的的玻璃棒上带的电 荷叫做正电荷;
思考.下列几组材料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
• A、铅笔芯、人体、纯水 • B、金属、橡胶、汽油 • C、盐水、银、碳棒 • D、陶瓷、塑料、大地
n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 间的物体. 如硅、锗等,它们可以用来做二极管、 三极管,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 用毛皮摩擦过的的橡胶棒上带的 电荷叫做负电荷。
练习: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 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 _____电荷,互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着主要
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
A
B
C
2、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
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
定能相互_______。
负;吸引
3、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 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四、验电器:
• 1、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结构: 3、原理: 两个箔片由于带同种电 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原子核


电子
电子在电力吸引 作用下绕核运动
1)原子核与原子相比,原子核体积更小。 2)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原子核所 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 个原子呈电中性。 3)电子的电荷量最小,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
电荷。其电荷量为:e =1.6×10-19 C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氢原子
+8 2
6
氧原子
Ø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 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 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 的性质。
8
想一想:这个氧原
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氧离
子带电吗?
摩擦起电的原因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
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实验: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胶棒跟毛 皮摩擦后分别靠近带电的另一 根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现象.
+(-) -(+)
+(-)+(-) +(-)
同学们探究:
用毛皮摩擦过 用丝绸摩擦过 用丝绸摩擦过 的橡胶棒和用 的玻璃棒和用 的玻璃棒和用 毛皮摩擦过的 丝绸摩擦过的 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靠近时 玻璃棒靠近时 橡胶棒靠近时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干燥的空气.干纸.油等.
l 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其内自由移动的电荷多, 而绝缘体内自由移动的电荷少。(都有电子)
l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转化。如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成导体。
l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溶液导 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元电荷:
e=1.6×10-19C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是带有最 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 (也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做元 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
的整数倍。
六.导体 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湿柴.铅笔芯 (石墨).饮用矿泉水等.
5、小明穿了一条新裤子,不到一天就粘了 不少灰尘,回家后,妈妈批评他不注意清 洁。他很不服气地说,是灰尘往我裤子上 跑,躲都没法躲。妈妈听了很生气,认为 他在说慌。你能帮助他解释一下吗?
答: 新裤子表面光滑,人走路时发生摩擦起 电现象,对轻小的灰尘有吸附作用。灰 尘因是得到静电的吸引不易被清除。故 王辉没有说清楚。
造成的。
摩擦起电
3、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 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 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静电
练习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 现象的是___C_____。
A、将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 纸屑,纸屑被吸引; B、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 腿上容易吸附灰尘; C、擦黑板时灰尘纷纷扬扬,四处飘落; D、在干燥的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轻 微的劈啪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