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ppt6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PPT教学课件
第1节 两种电荷
知识管理
1.摩擦起电 定 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说 明:带电体能吸引 轻小物体 。
本 质: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
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正 电 荷: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 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负 电 荷: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规 律: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属球时,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验电器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B.验电器不能精确地测出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是因为橡胶棒失去了电荷 D.若用该橡胶棒靠近某轻质小球时互相吸引,该小球可能不带电
5.[2018·四川巴中]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 擦起电。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两种电荷 1. 现象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现象:相互排斥 分析:同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 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种类的电荷间互相排斥
【归纳总结】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 荷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 橡胶棒上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
类型之三 导体与绝缘体
[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概述
介绍两种电荷的起源及其性质。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电荷守恒定律。
总结本节内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02
静电现象
静止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静电现象
详细描述
07
总结与回顾
回顾正负电荷的发现、定义和性质。
正负电荷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回顾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意义。
回顾电场强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03
主要概念回顾
02
01
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
电场强度的公式:E=F/q
主要公式复习
课程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种电荷及其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定律。
03
两种电荷
通过摩擦两个不同的物体,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
通过接触两个不同的物体,可以使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也带电。
接触带电
通过电磁感应使一个物体带电,而不接触另一个物体。
感应带电
电荷的种类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具有守恒性,即一个封闭系统的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电荷的定向移动会产生电流。
2023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引言静电现象两种电荷静电场与电场线静电场的计算实验与演示总结与回顾
contents
目录
01
引言
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了解了电荷及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电场、电势等知识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优课一等奖课件
A
B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
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课堂练习
• 2、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
B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课堂练习
• 3、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丝绸 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带 电)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D )
•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空气 塑料 陶瓷 玻璃 石墨 橡胶
油 人体 大地 酸碱盐的水溶液
4、连 线:
导体 绝缘体
甲
乙
甲
丙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A
B
实验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实验2: 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实验现象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 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实验分析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同种电荷相互 排 , 异种电荷相互 斥吸引 。
思考: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 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 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 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 电?
<三>验电 器
Ø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Ø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Ø工作作用:验物体是否带电。
<四>.电荷的多少
两种电荷ppt课件
电场与电势的关系
总结词
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详细描述
在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电 势逐渐降低,且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 电场强度的方向。在非匀强电场中, 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固定的关系。
04
电流与电动势
电流的概念
总结词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电荷定向移动的结果。
详细描述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电荷定向移动的结果。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它们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移动的方
03
电场与电势
电场的概念
总结词
描述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详细描述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被称为电场力。电场是 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也不依赖于其他物质。
电势的概念
总结词
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能量性质
详细描述
电势是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能量性质的物理量。在电场中某 一点,电势能与电荷的比值被称为该点的电势。电势具有相 对性,通常选择无穷远处或大地作为参考点。
公式表示
F = k * (q1 * q2) / r^2,其中F 是相互作用力,k是库仑常数, q1和q2是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THANKS。
02
静电现象
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 导体时,导体因感应而带电的现
象。
静电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自由电 子会重新分布,靠近带电体的一 侧会聚集负电荷,远离带电体的
一侧会聚集正电荷。
静电感应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定律 ,即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从
而引起电荷的移动和分布。
静电平衡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两种电荷课件(共30张PPT)
【解析】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水遇冷结成冰, 使手被粘在铁棒上,这是凝固现象;而其他三个现象都 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
练一练
2.在编织某种地毯时,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
钢丝,这是因为( D )
A.使地毯更好看 B.使地毯更耐用 C.使地毯更善于传热 D.释放静电,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 【解析】人在行走时与地毯摩擦会使其带电而吸 引空气中的灰尘,编织地毯时夹杂一些不锈钢丝, 由于不锈钢丝是导体,可以释放静电,从而使地 毯不易沾上灰尘.
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实验: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与被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带的电 一样吗?
实验与观察: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排斥
吸引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8:33:4218:33:4218:333/16/2021 6:33:42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1.3.1618:33:4218:33Mar-21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8:33:4218:33:4218:33Tuesday, March 1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1.3.1621.3.1618:33:4218:33:42March 16, 2021
15.1 两 种 电 荷
小故事:
2016冬天的一个下午,北京某液化气 充气站,有两名女工正在充气,其中一名女 工头上披着尼龙纱巾,她感到碍事,就进屋 扯下尼龙纱巾,突然,从纱巾上冒出了火花, 引起了液化气站爆炸,该女工被严重烧伤。 事后调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那条尼龙纱巾! 是那名女工在取下尼龙纱巾时与她的头发迅 速摩擦产生了电火花,从而引发了爆炸。为 什么一条小小的纱巾,竟能引起液化气站的 爆炸呢?
15.1《两种电荷》课件(46张)
2019/11/10
18
验电器
• 构造:
导电金属球、金属棒、金属箔、绝缘外壳
• 原理:
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带电多少
2019/11/10
19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2019/11/10
20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
带电?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呢?
答:因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是好的绝缘体,玻璃棒
和橡胶棒经摩擦产生的电荷不易传导走,所以玻璃棒和
橡胶棒经摩擦能带电。而金属棒和手(人体)都是好的
导体,金属棒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很容易经金属棒和手传
导到地上,使金属棒上没有多余的电荷而不带电。
如果要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只要切断电
荷传导的路径即可。简单的方法是将金属棒的一端用好
的绝缘材料包起来拿在手中,即切断手与金属棒之间电
荷2传019/1导1/10的路径。
46
电,则B球、C球的带电情况是(c )
A、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B、B 球、C球都带正电 C、B 球、C球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2019/11/10
A
B
C
14
练习
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 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如A球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B、如A球带负电,C球一定带正电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
消的情况,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2019/11/10
22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两种电荷的发现•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静电场•静电屏蔽•静电的危害与利用目录01两种电荷的发现人们对静电的早期研究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雷电、静电放电等。
摩擦起电现象当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内部会产生与带电体异性的电荷。
静电感应静电的早期研究两种电荷的命名人们将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以描述电荷的性质和符号。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是电荷的基本相互作用。
两种电荷的区分电荷的守恒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荷的量子化在微观尺度上,电荷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值。
电荷的性质0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其中F为相互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数,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库仑定律的内容库仑定律适用于计算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电荷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需要考虑洛伦兹力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对于非点电荷和介质中的电荷,需要考虑形状、大小、电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扭秤实验通过测量一对带电金属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03电荷守恒定律系统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系统中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数目相等。
系统中的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1 2 3利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推导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的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电荷守恒定律,例如通过测量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迁移速度和电流强度等物理量,得出电荷守恒的实验结果。
第1节 两种电荷PPT课件(人教版)
第1节 两种电荷
3.如图7-3所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 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 )
A.可能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图7-3
D.一定不带电
第1节 两种电荷
[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 一轻质小球,二者相互吸引,则小球可能带正电,又因为带电 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小球还可能不带电。故A符合题意。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导学设计 常考归纳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第1节 两种电荷
导学设计
学点1 摩擦起电、电荷
实验1:找一支塑料笔杆,把它和绒布反复摩擦几次,用它去 吸引小纸屑等轻小物体,看能否成功。 实验2:自制验电器——把铅笔杆插在底座上(底座可以用橡 皮泥或塑料泡沫来做),取粗细约1 mm、长10 cm的裸铜线缠 在笔杆上,金属箔可用铝箔包装纸剪成约2.5 cm长、8 mm宽,
第1节 两种电荷
类型三 导体和绝缘体
典例3 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C ) A.橡胶、铜B.铁、陶瓷 C.石墨、盐水D.玻璃、空气
第1节 两种电荷
课堂小结
两 种 电 荷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量 单位:库伦
验电器原子及其结构 Nhomakorabea原子核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导体和绝缘体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1节 两种电荷
按图15-1-9所画的那样剪好,沿虚线对折后挂在裸导线的左 上端,裸导线的另一端弯成环状。这样一个验电器就做成了, 然后使用自制的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课件(共35张PPT)
知识点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也简称电荷。电 荷量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 带电荷量是1.6 × 10−19 C。基本电荷——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带电量 也是1.6 × 10−19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或者等于e。 (5)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只能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检验物体带何种电 荷。
知识点
(6)验电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上部是一金属板 (或者也有用金属球),它和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 穿过橡皮塞,其下端挂两片极薄的金属箔,封装在玻 璃瓶内。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 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 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 开的角度越大;如果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不动。
课堂练习
知识点:两种电荷定义及摩擦起电的理解
例题1:自然界存在 正、负 两种电荷。用 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所带 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 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叫作负电荷。
【解析】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 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作负 电荷。
【解析】 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电子所 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在实验室中,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的是正电荷,即说明玻璃棒夺电子的能力弱,即失去了一部 分电子而显正电性;而丝绸的夺电子能力强,会由于有多余 的电子而显负电性。
实战演练
例2: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两种电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带有正电荷 (B)带有负电荷 (C)不带电荷 (D)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4.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 毛刷在毛料衣服上滚动时,可以将灰 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这是因为 ( 毛刷与衣物摩擦带了电 吸引微小脏物 )
谢谢!
6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8 、智慧本身就隐藏在我们的脑海中,消除惰性,敢于超越自己的人,会使自己的智慧充分显现,使自己获得最后的成功。 13 、年轻人看到人生路上满是灿烂的鲜花,老年人看到人生途中的是凄美的斜阳。 15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 、给高贵的灵魂找个住所,迷途之返是好汉。 6 、会说话的多说,不会说话的少开口,要小心言多必失。成功人士大多沉默寡言,不多开口,这不是说沉默寡言能够做出什么创造性贡献,而是减少错误的发生。 15 、是战士就应该奋勇杀敌,是勇士就应该无所畏惧,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胜利,这里是你们驰骋的天地,勇士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亮出你们的宝剑,活出属于你们的精彩吧! 20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 14 、人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心理。因为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就学不到高深的技艺。 9 、随时保持自信,认识自己的价值,做一个能真正坚定自己的珍宝商。 3 、疑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10 、如果你被幸运之神遗忘,请不要悲伤,相信阳光总会有一天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17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0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有时连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 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乱了方寸,去做无聊的事,白白浪费时间。
归纳:
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 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练一练
• 1、经常使用的电扇扇叶上总是积灰的原因是:
空气与扇叶摩擦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容易落灰的原因是:
这是人类对电的最初认识。
验电器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①.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构造: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练习 1. A、B、C、D四个带电体, 已知A吸引B,A排斥C,C吸引D, 若D带负电,那么B将带 负 电。
2. 用带电体靠近吊在细线上的 通草球时,由于带电体能够 _吸_引__轻__小__物__体_,所以通草球会被带 电体吸引过来,但接触后立即就离 开了,这是因为它们都带上 同种 电 荷,互相__排__斥___的缘故。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3、易燃、易爆的车间内不允许工作人员穿 化纤衣服的原因是:
化纤衣服容易摩擦起电,产生火花放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是否相同?
如何验证?
问题1: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与同样 的丝绸摩擦后,各自带的电荷是否相 同? 相同,即同种电荷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 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作 者: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薛翠芹
•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 器材亲自动手试一试,看 看有什么发现?
(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 开始 靠近自来水细水流, 水流会 变弯曲
带电物体——头发
• 带电的头 发飘起来。
带电的梳子,吸引小物体
信息窗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仄利无意中 发现,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居然能把羽毛吸起来。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 实:琥珀经摩擦之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物 体也可以摩擦生电。
美国的富兰克林把摩擦后琥珀所带的电称为 负电,摩擦后的玻璃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
后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同性(电 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规律。
思考:当它们相互靠近时会怎样?
演示1
演示2
结论1: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所带的电荷是否相同?
如何验证?
演示3
结论2: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两种电荷:
1.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 规定为正电荷;
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 规定为负电荷。
2.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