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规范、采取措施和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3. 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4. 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管理要求1. 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建立设备完好率评估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健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准确,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件。
5.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
6. 建立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制度,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7.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8. 定期开展设备完好率评审会议,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措施,推动管理持续改进。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维修保养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便于管理和查询。
2.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内容、频次和责任人,确保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3. 设备故障处理要及时响应,建立故障报修流程,确保故障得到及时修复。
4. 建立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加强操作培训。
5. 设备故障统计分析要及时进行,找出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6.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7. 定期召开设备完好率评审会议,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2. 降低设备故障率:通过定期检修、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降低设备故障率。
3. 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通过优化维护计划、合理配置维护人员和设备,提高设备维护效率。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a. 设备完好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设备总运行时间)*100%b. 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保持在90%以上。
2. 设备维护管理:a.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修、保养和维修等内容。
b. 设备维护记录:对每次维护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c. 设备维护培训: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技能和操作水平,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设备故障处理:a. 故障报修: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报修,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b.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c. 故障统计: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故障类型、故障频率等指标,为设备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4. 设备备件管理:a. 建立备件库存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合理确定备件的库存量,避免因备件不足导致设备停机。
b. 备件采购管理:对备件的采购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备件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c. 备件使用记录:对备件的使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备件的型号、数量、使用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备件的补充和管理。
5. 设备维护质量管理:a. 建立维护质量评估制度:对维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维护质量、维护效率等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管理规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
4.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要求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制定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确保设备按时保养和维修,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维修项目、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信息,便于后期追溯和分析。
3. 做好设备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通过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避免故障扩大和停机时间的增加。
5. 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6. 加强设备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与设备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设备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7. 建立设备性能评估体系: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四、管理措施1. 设备管理责任制: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设备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要求,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内容、维护周期和责任人,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
3. 设备维修管理: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故障报修流程、维修人员和维修时间等要求,确保设备故障及时修复。
4. 设备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比例。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旨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的重要性、管理要点、管理方法、优化措施以及总结与展望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的重要性1.1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完好率高,能够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1.2 降低维修成本: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减少维修成本。
1.3 提升产品质量:设备完好率高,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2.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的管理要点2.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等内容。
2.2 设备故障预警: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通过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故障。
2.3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合理的备件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2.4 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2.5 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3.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的管理方法3.1 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养,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故障。
3.2 故障排除: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排除和修复,减少停机时间。
3.3 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通过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3.4 设备更新升级: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3.5 设备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4.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的优化措施4.1 引入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借助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4.2 建立设备维护团队:组建专业的设备维护团队,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4.3 优化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1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和生产线正常使用时间占据总时间的比例,
也可以为某设备或生产线在操作调试期内,正常使用时间与计划实际
工作总时间之比,可用以下公式表达:
设备完好率=(正常工作时间/总计划时间)×100%
完好率是计算一台设备或一条生产线正常使用情况的最基本参数,表示设备故障率或报废率的情况。
因此,要想提高生产线的使用率,
就需要提高设备完好率。
2 提高设备完好率的方法
(1)完善定期维护。
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如果
设备无法定期维护,容易造成部件损坏、上下料失败,等等,都会影
响到设备的完好率。
(2)用质量良好的原材料。
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起来就容易出
现故障,造成设备终止使用,从而降低设备完好率。
(3)降低设备损耗率。
不同的设备使用率不同,某些设备的损耗
率可能更高,会降低设备完好率。
(4)提高操作管理水平。
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如果操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容易获得较高的设备完好率。
3 概括
设备完好率是反映设备技术状况的重要参数,为实现设备正常操作,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丰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以便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充分利用设备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什么是设备完好率
什么是设备完好率?答: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根据中国国家经济委员会1988年4月印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词组解释,对完好设备总的要求是:①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或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等现象。
②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温度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③原材料、嫌料、润滑油、功能等消耗正常,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为了便于执行,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对完好设备总的要求,结合行业设备特点制定单项设备完好实施细则,作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的具体执行标准.设备完好率是指企业中技术性能完好(包括一级及二级)设备台数占全部设备的百分率,即设备能正常运转的时间与制度工作时间的比值。
企业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只计算比较重要的设备(一般多以复杂系数不小于5为界限)。
设备完好率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基本上决定了设备的生产能力。
设备完好率perfectness ratio of plant设备完好率是根据各类设备完好标准,对企业设备进行逐台检查所确定的完好台数与设备总台数之比。
设备完好率考核
设备完好率考核管理办法(一)单位机动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80%为合格。
(二)机动设备综合完好率计算方法。
备完好率以站(台)计算单位完好率=抽检合格台数/被抽检台数*100%1、机械设备按单台计算。
(1)设备精度性能良好,运转正常无故障。
一般设备精度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机修、工具精加工设备及精密机床主要几何精度达到出厂标准。
(2)精度技术性能合格,以期限内精度检测卡反映的综合精度指数不超类别规定数,单向超差有措施为合格。
(3)润滑冷却系统良好,油路畅通,基本无滴漏现象。
(4)导轨滑动面无严重拉沟碰伤,零、附件齐全。
(5)安全保护装置可靠,仪器仪表指示准确。
(6)附属电器设备性能良好,温升正常,管线路连接良好。
(7)设备内净外洁。
(8)结构状况良好。
普通设备:检查时85分为合格;精密设备:精密间95分为合格,安装在机群中90分为合格。
(9)精密设备必须全部检查且要求全部合格,若不合格,每一台扣单位完好率15%,精密设备不参加分数计算,只考核单位完好率。
(10)对上季度检查不合格的设备,下季度必复查,若不合格每台加扣该单位完好率5%。
2、动力设备(1)性能经预防试验,符合规定要求,出力达到定额能力,运转正常,温升,振动等不超过运行规定。
(2)各类安全装置齐全,继电保护、计量仪表安全可靠,指示准确,经定期对验符合要求。
(3)动力设备本体及辅助设备完好,零部件齐全,无较大缺陷。
(4)动力管线路齐全,绝缘、保温、连接等良好,基本无滴漏现象。
(5)设备内净外洁。
(6)动力站房:站房内一台设备不合格,认定该站房为不合格。
(7)各车间的动力配电柜(组、室)必须合格。
(8)上述七项如有一个不合格,均扣单位完好率15%。
检查方法: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
定期检查:即三查制,公司月份检查,车间月份检查,工段(班、组)周查。
日常检查:由设备仪器处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督促检查。
注:1、以机械设备为主的单位,在设备总台数中抽检10台进行检查,而设备总台数不足10台的单位设备全检。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1、设备完好率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
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3、设备故障率定义: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本文旨在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明确管理要求,规范管理流程,提高设备完好率。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停机时间;3. 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缩短维修周期;4. 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减少维修次数。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管理责任1.1 确定设备完好率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1.2 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测、分析和改进工作;1.3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完好率管理培训。
2. 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2.1 设备完好率监测2.1.1 确定设备完好率的监测指标,包括设备故障率、停机时间等;2.1.2 建立设备完好率监测系统,定期对设备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2.1.3 对设备完好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2 设备维修管理2.2.1 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维修流程和责任;2.2.2 设备故障发生时,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记录;2.2.3 对设备维修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维修质量和维修周期;2.2.4 对设备维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2.3 设备保养管理2.3.1 建立设备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内容和周期;2.3.2 对设备保养进行记录和执行,确保保养工作的有效性;2.3.3 对设备保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4 设备更新管理2.4.1 对老化设备进行定期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更新;2.4.2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明确更新内容和时间;2.4.3 对设备更新进行监控,确保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档案,记录设备完好率的监测数据、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2. 进行设备完好率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3. 定期组织设备完好率管理评审会议,对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4.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设备完好率管理工作;5. 加强设备故障分析和改进工作,通过改进设备设计、改善维修工艺等方式提高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例子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例子以下是 7 条关于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的例子:1. 嘿,你知道吗?设备完好率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公式算哦!比如说,咱有 10 台设备,其中 8 台是完全没问题能正常工作的,那就用 8 除以 10 再乘以 100%,这不就得出完好率是 80%了嘛!就像你去数自己有多少颗糖果,一除就知道比例啦,是不是挺容易理解呀?2. 哎呀呀!设备完好率就好比是在给设备们做一次“健康检查”呢!假设一个工厂有 20 台设备,完好的有 16 台,那就是16÷20×100%=80%呀!这就像是你看自己班级里及格的同学占比一样清楚明白,很有趣吧!3. 哇塞!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其实超简单呀!比如有 50 台设备,有 40 台状态超棒,那就是 40 除以 50 乘以 100%等于 80%呢!这多像你去看一场比赛,算算赢的场次占总场次的比例呀,很好懂对不对?4. 嘿哈!设备完好率计算真的不难哦!假如一个车间有 30 台设备,24 台好好的,那就24÷30×100%=80%呗!这就跟你去算自己的玩具里有多少是没坏的一样直观嘛!5. 哇哦!来看看设备完好率咋算哈!比如说有80 台设备,完好的是60 台,那就是60÷80×100%=75%呢!这难道不就像是你去看自己书架上有多少书是没破损的,很容易明白吧?6. 哎呀!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很形象的哟!像有60 台设备,45 台安然无恙,那就是45÷60×100%=75%呀!这不就跟你数自己有多少漂亮的衣服没弄脏差不多嘛!7. 哈哈!设备完好率也就那么回事嘛!假设一个企业有 100 台设备,有 70 台好好的,那就是70÷100×100%=70%啦!这就好像你去看自己收集的卡片里有多少是完整的,不难理解吧!我觉得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真的很重要哇,它能让我们清楚知道设备的状况呢!。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评价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完好率的提高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有效的设备完好率管理,可以预防设备故障,减少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降低维护费用。
三、管理要求1. 设备完好率的测量和评估:建立设备完好率的测量指标体系,包括设备故障次数、故障时间、停机时间等指标,定期对设备完好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预防性维护: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工作,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故障维修和改进:对于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同时要进行故障的分析和改进,找出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技能,同时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5.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管理制度,及时采购和储备常用备件,确保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备件,减少停机时间。
四、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完好率管理团队:设立设备完好率管理部门或小组,负责设备完好率的测量、评估和管理工作,制定管理计划和措施,推动设备完好率的提升。
2. 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设立设备完好率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设备完好率的目标,明确要求和指标,监控和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4. 建立设备档案和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的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故障记录等,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情况,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
为了保证设备完好率的高效管理,制定一套科学的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设备保养、设备检修、设备更新和设备培训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一、设备维护:1.1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如温度、压力、电压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1.2 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1.3 故障排除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完好率。
二、设备保养:2.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内外部,防止灰尘、污垢等对设备的损害。
2.2 润滑保养:根据设备使用手册,定期给设备润滑,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3 保养记录:建立设备保养记录,记录保养时间、内容和人员,方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三、设备检修:3.1 定期检修: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制定定期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
3.2 预防性检修: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检修记录,制定预防性检修计划,提前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3.3 故障检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设备更新:4.1 更新计划: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情况,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4.2 技术评估:对新设备进行技术评估,确保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4.3 更新记录:建立设备更新记录,记录更新时间、原因和更新后的设备情况,方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五、设备培训:5.1 操作培训: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设备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5.2 维护培训:对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维护技能,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5.3 培训记录:建立培训记录,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和参与人员,方便后续追踪和评估培训效果。
结论:通过制定科学的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一、引言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特定期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运营指标,设备完好率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设备完好率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设备完好率测算方法设备完好率的测算方法通常采用设备运行时间与设备生产时间的比例来计算。
设备运行时间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累计小时数,设备生产时间是指设备应该正常运行的累计小时数。
通过计算这两个数值的比例即可得到设备的完好率,简便公式为:设备完好率 = 设备运行时间 / 设备生产时间。
三、设备完好率数据分析通过对设备完好率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宝贵的参考。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分析方向:1. 周期性分析对设备完好率进行周期性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状况。
例如,可以按照季度、月度、周度等周期来计算设备完好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设备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完好率下降的原因,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2. 设备比较分析将不同设备的完好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设备之间的差异性。
例如,对同一生产线上的多个设备进行完好率分析,可以发现某些设备存在明显的运行问题或性能不良,从而对这些设备进行优化维护或替换。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设备完好率进行对比,了解自身设备管理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提升完好率的关键点。
3. 故障分析设备完好率的下降往往与设备故障密切相关。
通过对设备故障的分析,可以找到影响设备完好率的主要因素。
例如,可以统计设备故障类型、频率以及故障发生的原因等信息,从而找到设备维护工作的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还可以根据故障数据进行设备的优化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设备完好率改进建议通过对设备完好率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优化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故障数据分析,合理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确保对故障频发设备的重点关注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正常运行。
本文就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设备完好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3. 降低维修成本:通过设备完好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维修次数,降低维修成本。
三、管理要求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修等,确保设备按时得到维护和保养。
2. 设备检修记录:建立设备检修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人员等,为设备完好率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设备巡检制度:建立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故障的发生。
4.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供应、储存和使用符合规范,保障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 设备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6. 设备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完好率的影响。
四、管理流程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流程:a. 采集设备维护需求:与设备使用部门沟通,了解设备维护需求。
b.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维护需求,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等。
c. 审批维护计划:将维护计划提交相关部门审批,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d. 实施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巡检制度执行流程:a. 制定巡检计划: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巡检计划,明确巡检内容和巡检周期。
b. 巡检执行:按照巡检计划进行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是衡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是一个有效地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参数,它可以反映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服务,并可以用于衡量维修和保养的效果。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某个时间段内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设备正常工作时间/总工作时间)×100%。
其中,设备正常工作时间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设备按预期工作,不出现故障,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的时间;总工作时间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设备实际工作的总时间,包括机器正常工作时间和不正常工作时间(包括维修、保养、停机等时间)。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是衡量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它是一个有效地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参数。
通过计算公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设备的完好程度,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依据。
此外,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企业的设备运行管理,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设备,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服务,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因此,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是企业管理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参数。
企业通过计算公式,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是评估设备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设备的可用程度和工作效率。
那设备完好率到底怎么计算呢?咱们先来说说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
简单来讲,设备完好率等于完好设备的台数除以设备总台数再乘以 100%。
这里说的完好设备,指的是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都符合规定要求,能正常运行,没有故障和缺陷。
给您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有一家工厂,车间里一共有 100 台设备。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其中有 80 台设备没有任何问题,性能良好,能正常运转。
那这时候,设备完好率就是 80÷100×100% = 80%。
这就意味着,这个工厂里 80%的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计算设备完好率可不是随便数数就行的,得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方法。
比如说,要明确什么样的设备算是完好的,这就得根据设备的类型、用途、技术要求等等来确定。
有的设备可能只要外观没损坏,能正常启动就算完好;但有的设备可能还得看它的精度、工作速度等指标是不是达标。
我之前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的时候,就碰到过计算设备完好率的事儿。
那时候,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领导特别重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检查一台大型数控机床。
从外观上看,这台机床没啥大问题,但是当我们启动它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达不到要求。
经过一番仔细排查,原来是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磨损严重。
这可把我们急坏了,赶紧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更换。
经过几天的抢修,这台机床终于恢复了正常。
通过这件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计算设备完好率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了解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计算设备完好率非常重要。
它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维修和保养计划,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比如说,如果设备完好率一直很低,那就得反思是不是设备老化了,需要更新换代;或者是维修保养工作没做好,得加强管理。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比例,是衡量设备可靠性和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责任1. 管理层应制定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并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
2. 设备管理部门应负责设备完好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等。
3. 生产部门应配合设备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设备,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三、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要求,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修等。
2. 设备维护执行按照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
同时,要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以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设备性能监测通过设备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完好率,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潜在故障。
5. 持续改进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分析结果,不断改进设备维护计划和操作程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完好率。
四、关键指标1. 设备完好率(OEE)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可通过设备运行时间、停机时间和产量等数据计算得出。
2.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设备连续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可通过设备故障次数和运行时间计算得出。
3. 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修复所需的平均时间,可通过设备故障修复时间和故障次数计算得出。
五、培训和考核1. 培训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等,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
2. 考核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对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值,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设备完好率,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减少设备维修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3.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管理要求1. 设备维护计划1.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内容。
1.2 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合理安排设备维护时间。
1.3 维护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等内容。
2. 设备维修记录2.1 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2.2 维修记录应及时更新,方便后续维修和分析。
3. 设备故障分析3.1 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3.2 根据故障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设备保养管理4.1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4.2 确保保养工作按照规范操作,不得马糊从事。
4.3 对保养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参考。
5. 设备更换与更新5.1 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更换和更新计划。
5.2 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更新设备。
6. 设备培训和技能提升6.1 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
6.2 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水平。
7. 设备备件管理7.1 建立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7.2 对备件进行分类管理,定期盘点和更新备件库存。
8. 设备性能监测8.1 建立设备性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8.2 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 设备安全管理9.1 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是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管理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设备完好率管理的规范,包括设备完好率的定义、计算方法、管理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设备完好率的定义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 =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 总时间)× 100%三、设备完好率的计算方法1. 确定计算周期: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常见的计算周期有日、周、月、季度和年度等。
2. 收集数据:收集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和总时间的数据。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日志、设备维修记录和设备故障报告等方式获取,总时间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时间表和生产计划表等方式获取。
3. 计算设备完好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按照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设备完好率的数值。
4. 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得出的设备完好率数值,进行分析,找出设备运行不正常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四、设备完好率管理流程1. 设定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定合理的设备完好率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并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质量要求相匹配。
2. 制定计划:根据设备完好率目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设备检修计划,包括定期维护、预防性维修和故障维修等。
计划应该合理安排维护和检修时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实施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记录相关数据。
4. 监控和分析: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故障,并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设备运行问题,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5. 持续改进: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优化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完好率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设备完好率英文名称:equipment perfectness定义:设备完好台日数与制度台日数的比值。
是反映设备技术状况的指标,按百分率表示:设备完好率是(报告期内制度台日数中的完好台日数/报告期内制度台日数) 100%。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水工建筑(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设备完好率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关于设备完好率,大家都来讨论讨论!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设备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装置的总称。
它是现代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生产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中有关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改进、更新、调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就是设备管理。
而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让设备完好,尤其是在生产使用中的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以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一、设备的种类一般工业企业,可以把设备分为下列七类。
1.生产设备即承担生产任务的各种机械装置,如机床、高炉、纺织机、化工反应塔等。
2.动力设备即产生电力、热力及其他各种动力的设备,如锅炉、发电机、柴油机、空压机、变压器等。
3.传导设备即用于传送电、热、水、压缩空气及有关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料的设备,如电力网,传送带、上下水道、煤气管、蒸气管等。
4.运输设备即用于载人和运货的各种运输车辆、船舶等。
5.检测设备即用于生产和科研中的各种测试设备、计量仪器和仪表装置。
6.管理设备即生产经营管理用的设备和装置,如计算机与传真机、电话通讯设备等办公设备。
7.公用服务设备即企业中的医疗卫生设备、炊事设备以及企业工人俱乐部、影院、体育场等公用场所上的设备。
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有这些设备。
二、设备的两种运动形态设备运动过程是从选购设备开始,经投入生产使用、维修、再使用……直至报废为止的设备寿命全过程。
在这个设备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下列两种运动形态:1.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选购、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等形态。
2.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即指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开支、拆旧及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等。
设备管理也就是上述两种设备运动形态的管理。
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技术管理,一般由企业设备动力部门负责,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经济管理,一般都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
三、设备的磨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磨损,其中主要是有形磨损,同时也存在着无形磨损。
设备的磨损一般可能分成三个阶段:1.初期磨损阶段设备在使用初期的很短一段时间内,迅速磨去设备零件表面粗糙不平部分,这个阶段称为初期磨损阶段。
2正常磨损阶段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处于缓慢的正常磨损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磨损速度较平稳,设备应具有最好的耐磨能力,设备呈最佳技术状况。
3.剧烈磨损阶段设备工作到后期,磨损剧烈上升,超过正常磨损速度, 就进入剧烈磨损阶段。
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故障,即失去了设备使用性能。
与上述三个磨损阶段对应,正常的设备故障也就分成初期设备故障、偶发设备故障和磨损故障三个时期。
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设法延长设备的正常磨损阶段,尽可能减少磨损值,缩短磨损速度,并运用铁谱技术等先进技术检测设备磨损状况,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四、设备事故及其分类凡因破坏了正常生产程序而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均称之为事故。
由于设备设计不合理、超负荷运转、违章操作等原因导致设备损坏,而破坏了正常生产秩序并造成一定后果的就称为设备事故。
设备事故又可分成两类:1.重大设备事故因设备发生事故导致停产8小时以上,降低日产量1/3以上,导致修复费用一万元以上,或导致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人身伤害等,均属重大设备事故。
对此,各行业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
2.一般设备事故因发生设备事故而停产1小时以上,或导致修复费用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但未造成重大损失的就属一般设备事故。
导致设备事故的原因很多,如结构不合理,零部件质量不合格,设备超负荷运行,违章操作,维修不当,意外碰撞等。
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要采取各方面措施,尽可能排除产生设备事故的隐患与因素,尽力减少甚至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使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五、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那么,什么是设备完好标准呢?起初,各地、各部门为了考核企业设备的完好率,规定了设备完好标准。
详见下表级别项目标准一级完好设备二级完好设备不完好设备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结构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润滑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齐全可靠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
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一般,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设备运转率:月设备运转率(%)=(月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月日历台时累计)×100%年累计运转率(%)=(年设备实际运转台时/年日历台时累计)×100%月日历台时指本月日历天数乘以24小时;同类设备若计算平均运转率即:月平均运转率(%)=【本月各台设备运转台时之和/(本月日历台时×台数)】×100%本月若停运、月运转率为零,但仍计算累计运转率。
浅谈预防性维修在现实生产过程中,预防性维修逐渐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越来越被重视,要进行预防性维修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成本,是通过进行预防性的低成本投入,减少停机时间,从而节省维修成本、以及因维修造成的其他生产成本支出。
在我看来预防性维修的内容包括计划维保、计划性维修和预测维修三部分。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设备运转,控制并降低设备运行维护成本。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好上述三部分内容的具体工作。
如何落实预防性维修工作,其实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对于计划性维保和计划性维修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为什么要引入预测维修这个概念呢?设备管理过程中的维修、维护计划通常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要求、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经验来制定的,对于其中的各项因素往往多数企业会更重视企业的生产要求、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要求,这样做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最佳的方法。
因为参考生产要求制定维修维护计划,会忽略设备的技术要求,会拼设备使设备的损耗增加,同时会带来维修费用的增加。
而参考供应商的技术要求,虽然能保证设备的完好运转,但会增加维护费用,举例来说,某个备件按供应商的要求被换下,但经过测量各项技术指标还是符合使用要求。
由此可见预防性维修不知道设备的状态,是不能准确设备好坏,经济合理地安排维修工作。
通过监测设备运行,发现设备运行状态趋势来判断设备状态,进而制定设备维修方案,这就是预测性维修。
5S现场检查表项目判定重点整理 1.工作台上的消耗品、工具、治具、计测器等无用或暂无用物品须取走2.生产线上不应放置多余物品及无掉落的零件3.地面不能直接放置成品、零件以及掉有零部件4.不良品应放置在不良品区内5.作业区应標明并区分开6.工区内物品放置应有整体感7.不同类型、用途的物品应分开管理8.私人物品不应在工区出现9.电源线应管理好,不应杂乱无章或抛落地上10.标志胶带颜色要明确(绿色为固定,黄色为移动,红色为不良)11.卡板、塑胶箱应按平行、垂直放置12.没有使用的治具、工具、刃物应放置在工具架上13.治具架上长期不使用的模具、治工具、刃物和经常使用的物品应区分开14.测量工具的放置处应无其他物品放置15.装配机械的设备上不能放置多余物品16.作业工具放置的方法是否易放置17.作业岗位不能放置不必要的工具18.治具架上不能放置治具以外的雜物19.零件架、工作台、清洁柜、垃圾桶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按水平直角放置整顿 20.消耗品、工具、治具、计测器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按水平直角放置21.台车、棚车、推车、铲车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水平直角放置22.零件、零件箱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水平直角整齐放置23.横批、成品箱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整齐放置24.零件应与编码相对应,编码不能被遮住25.空箱不能乱放,须整齐美观且要及时回收26.底板类物品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水平直角放置27.落线机、样本、检查设备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水平直角放置28.文件的存放应按不同内容分开存放并详细著名29.标志用胶带应无破损、无起皱呈水平直角状态30.标志牌、指示书、一口标准、工程标志应在指定标志场所水平直角放置31.宣传白板、公布栏内容应适时更换,应表明责任部门及担当者姓名32.休息区的椅子,休息完后应重新整顿33.清洁用具用完后应放入清洁柜或指定场所34.通道上不能放置物品35.不允许放置物品的地方(通道除外)要有标识36.各种柜、架额放置处要有明确标识37.半成品的放置处应明确标识38.成品、零部件不能在地面直接放置39.不良品放置区应有明确规定40.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红色等颜色予以区分整顿 41.不良品放置场地应设置在明显的地方42.修理品应放置在生产线外43.零件放置场所的标识表示应完备44.塑胶箱、捆包材料上应标明品名45.作业工具的放置位置不能走路或弯腰才能放置46.应下工夫大概在放置位置放手就能放置作业工具47.作业工具放置处应有余量48.治具、工具架上应有编码管理及有品目表示49.在架子前应能清楚辨明上面的编码50.治具、工具架應導入用不同顏色標識區分51.治具是否按使用频率放置,使用频率越高的放置越近52.治具、工具应按成品类别成套放置53.成品的放置应该按機種型号区分开54.成品的放置场地的通路和放置场所应画线表示区分55.成品上应有编码(番号)、数量的表示56.包装材料和成品的堆放高度应做出规定57.治具架应采取容易取出的放置方法58.不能使用未被认定的不良测量工具(精密度检查颜色用标贴表示)59.测定具应采取防尘、防锈的放置方法60.私用杯子应按规定放置于杯架上61.测定具在托盘下面应使用橡胶之类的缓冲材料清扫 62.地面应保持无灰尘、无碎屑、纸屑等杂物63.墙角、底板、设备下应为重点清扫区域64.地面上浸染的油污应清洗清洁 65.工作台、文件柜、治具、柜架、货架、门窗等应保持无灰尘、无油污66.设备、配膳箱应保持无灰尘、无油污67.地面应定时清洗,保持无灰尘、无油污68.工作鞋、工作服应整齐干净,不乱写乱画69.装配机械本体不能有锈和油漆的剥落,盖子应无脱落70.清洁柜、清洁用具应保持干净71.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72.严格遵守和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73.按时上下班,按时打卡,不早退,不迟到,不旷工74.积极认真按时做早、晚令75.按规定和要求扎头发修养 76.按规定穿工鞋、工作服、佩带领带、厂证、不穿牛仔裤77.吸烟应到规定场所,不得在作业区吸烟78.工作前、用膳前应洗手,打卡、吃饭应自觉排队,不插队79.按要求将手套戴好80.对上司应保持基本礼仪81.不随地吐痰,不随便乱抛垃圾,看见垃圾立即拾起放好82.上班时间不准进食,如早餐、零食等物83.应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安全 84.对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识85.各安全出口的前面不能有物品堆积86.灭火器应在指定位置放置及处于可使用状态87.销货栓的前面或下面不能有物品放置88.易燃品的待有量应在允许范围以内89.所有消防设施设备应处于正常运作状态90.有无物品伸入或占用通道91.空调、电梯等大型设施设备的开关及使用应指定专任负责或制定相关规定92.电源、线路、开关、插座有否异常现象出现93.严禁违章操作94.对易倾倒物品应采取防倒措施95.有否火种遗留办公室 96.桌面文具文件摆放是否整齐有序97.物品是否都是必需品98.垃圾是否及时倾倒99.办公桌、电脑及其他办公设施是否干净无尘100.人员仪容端正、精神饱满,都在认真工作设备现场检查主要有以下几项:1、查是否符合设备完好要求(不同的设备具体要求不同,但均可以分为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气压系统、润滑系统等几个方面)2、查安全联锁装置是否功能正常,设备是否存在异响(振动)、异味、过热、泄漏等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