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完好分级标准及设备完好率的计算精编
设备完好标准全集

各种设备完好标准全集项目标准1、基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2、结构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围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3、润滑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完好:不齐全可靠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
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就象你不知道在东还是在西,你就无法达到。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分级标准及设备完好率的计算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梁场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梁场考核设备的完好率,规定了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二、项目标准1、基础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2、结构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3、润滑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完好:不齐全可靠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三、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四、设备的定义: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装置的总称。
梁场内有关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改进、更新、调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就是设备管理。
各类设备完好率标准

各类设备完好率标准各类设备完好标准一、金属切削机床(1~6项为主要项目)适用范围:车床、铣床、磨床、刨床、钻床、镗床、刻线机、拉床、齿轮及螺纹加工加工机床、切断机床、组合机床、简易专用机床、超声波及电加工机床。
1.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精密、稀有机床主要精度性能达到出厂标准。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8.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9.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10.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二、锻压设备(1~6项为主要项目)适用范围:锻锤、锻造机、轧机、冲床、剪床、平板机、弯板机、弯管机、整形机、冷镦机、弹簧加工机、滚压机、压力机等。
1.精密、能力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各传动部位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路完整,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
4.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各指示刻度准确。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导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8.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9.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10.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三、铸造设备(1~3项为主要项目)适用范围:造型机、抛砂机、造芯机、混砂机、落砂机、抛丸机、喷砂机等。
1.性能良好,能力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设备运转正常,操作控制系统完整可靠。
3.电气、安全、防护、防尘装置齐全有效。
4.设备内外整洁,零部件及各滑动面无严重磨损,滑动、导轨面无锈蚀。
5.基本无漏水、漏气、漏砂现象。
6.润滑装置齐全,效果良好。
四、各类生产设备电器部分1.能力满足生产要求,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设备完好标准全集

各种设备完好标准全集项目标准1、基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2、结构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3、润滑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完好:不齐全可靠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
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就象你不知道北京在东还是在西,你就无法达到。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2020年设备完好标准及完好率计算、统计办法、设备完好率评定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及完好率计算、统计办法、设备完好率评定标准第一条通用标准○设备运转正常、平稳、无异常冲击、振动及噪声;○设备零部件齐全,完好,无超标准及腐蚀部件;○联接件、紧固件牢固地无松动;○安全防护装置齐备,适用可靠;○润滑冷却系统运行正常,各部灵活可靠,管路整洁畅通、无渗漏,确保润滑冷却效果;第二条润滑油脂符合标准规定○控制系统灵敏可靠,沉度、速度、电流、风量等没有超标现象;○机台整洁,基本达到“四无”、“六不漏”要求,即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无漏油、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气、不漏料、不漏风;○技术资料齐全。
即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资料齐全,随机说明书、安装图、备件图、合格证、发货清单及各种检测报告要齐全;○进口设备要有翻译资料。
第七十五条专用标准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除按上述通用标准检查外,还应按不同设备的专用标准进行检查,并达到其要求。
○Φ2× 5m回转窑;★轮带与托轮接触正常,表面压力在整个宽度上均匀分布。
★托轮运行正常,保证上下游动灵活、可调,以使轮带与托轮均匀磨损。
★筒体两端密封良好,间隙不得过大,无漏风、漏灰现象。
★大齿圈与小齿轮接触面符合要求,沿齿高方向,达4%,沿齿宽方向达5%以上。
★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技术性能要求生产能力1t/d转速主传.36~57 rpm辅传5r/h斜度4%主电机ZSN4-28-91B,N=16KW,n=15rpm托轮轴承温度3℃+环境温度油温25℃+环境温度○水泥磨★主轴承运行正常,轴径上油量充足均匀,油量消耗,无异常变化。
★稀油站供油情况良好,能达以下指标供油量低压 25 l/min 高压 5 l/min供油压力低压 .4 MPa 高压 32MPa★主轴承温度6℃★技术性能要求生产能力28~32t/h转速134rpm主电机功率1kw○原料磨★主轴承运行正常,布油充足均匀,油量消耗无异常变化★主轴承温度≤55℃★稀油站供油情况良好,能达以下指标供油量低压25 l/min 高压 5 l/min供油压力低压 .5MPa 高压 32 MPa★技术性能要求生产能力75 t/h转速15rpm电机功率125kw入磨风温3℃○水泥磨减速机★减速机运行正常,无燥声,平稳。
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六个评价指标

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六个评价指标在企业中,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的故障率、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设备平均修理时间、设备的保养及时率、设备的性能效率、设备的综合效率等等,其中下面六个评价指标最为关键:1.设备完好率定义:设备完好率指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设备完好的一般标准是: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无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2.设备利用率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反映了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计算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计算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设备总台数*100%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
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
3.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定义: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英文全称Mean Time BetweenFailure,缩写为MTBF,是指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评价时间,是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计算公式:MTBF=(∑▒〖(downtime-uptime)〗)/(failure times)对于一个简单的可维护的设备,MTBF = MTTF + MTTR。
因为MTTR通常远小于MTTF,所以MTBF近似等于MTTF,通常由MTTF替代。
MTBF用于可维护性和不可维护的系统。
各类设备完好率标准

各类设备完好标准一、 金属切削机床(1~6项为主要项目)适用范围:车床、铣床、磨床、刨床、钻床、镗床、刻线机、拉床、齿轮 及螺纹加工加工机床、切断机床、组合机床、简易专用机床、超声波及电加工机 床。
1. 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精密、稀有机床主要精度性能达到出厂 标准。
2. 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 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 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5. 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 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 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8. 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9. 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10.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二、 锻压设备(1~6项为主要项目)适用范围:锻锤、锻造机、轧机、冲床、剪床、平板机、弯板机、弯管机、 整形机、冷镦机、弹簧加工机、滚压机、压力机等。
1.精密、能力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各传动部位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路完整,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
4.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各指示刻度准确。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导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8.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9.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10.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三、 铸造设备(1~3项为主要项目)适用范围:造型机、抛砂机、造芯机、混砂机、落砂机、抛丸机、喷砂机性能良好,能力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设备运转正常,操作控制系统完整可靠。
电气、安全、防护、防尘装置齐全有效。
设备内外整洁,零部件及各滑动面无严重磨损,滑动、导轨面无锈蚀。
基本无漏水、漏气、漏砂现象。
润滑装置齐全,效果良好。
四、 各类生产设备电器部分1. 能力满足生产要求,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设备三率管理

设备三率管理及考核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试行)》机电管理相关要求,机电设备完好率、设备待修率、机电事故率(以下统称“设备三率”)必须满足相应的标准,即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90%,设备待修率≤5%,机电事故率≤1%,否则将不达标。
一、设备完好标准完好设备一般标准:1、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力达到工艺要求;2、设备运转正常,如零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3、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等泄漏现象,滑动部分灵敏、油路系统通畅;4、电控元器件、保护齐全、完好。
二、统计计算(一)计算周期:每月设备三率统计范围应从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为一个周期,范围内天数按实际发生天数为准。
1、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100⨯=主要生产设备拥有台数主要生产设备完好台数设备完好率 2、设备待修率%100⨯=主要生产设备拥有台数主要生产设备待修台数设备待修率 3、机电事故率%100⨯=总生产时间机电事故影响生产时间机电事故率 三、检查与考核1、主管机电矿领导及机电科相关人员可随时对设备三率进行检查。
2、各单位(科室)每月20日上报真实有效的设备三率报表,杜绝假报、虚报、漏报。
3、每月20日前,由机电科协同各单位(科室)定期对公司机电设备进行抽查,抽检设备不少于设备总数的30%,确保设备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达标。
4、各单位(科室)要准备好各类设备清单、故障设备记录、维修记录、机电事故统计分析、考核等相关资料,以备检查核实。
5、对未按设备三率管理要求执行的人员将做出以下处罚:①由于信息报送不及时,造成三率不达标的,延误1次给予相关信息报送人员1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②由于信息报送不准确,出现设备三率与实际不符的,出现1次错误将给予各管理科室设备管理员2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③各单位(科室)设备三率不达标,将给予施工单位500-2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加重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项目计划问题1、配电室到装置电源没有计划。
2、公司现有多芯屏蔽控制电缆能否替代计划上的信号电缆。
3、电缆沟穿线管按两根设计,管径可以加大。
电仪厂2014-7-29设备完好分级标准及设备完好率的计算(1)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那么设备完好标准是怎样定义的呢?各地、各部门为了考核企业设备的完好率,规定了设备完好标准。
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二、项目标准1、基础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2、结构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3、润滑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不完好:不齐全可靠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
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就象你不知道北京在东还是在西,你就无法达到。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2)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二、设备的定义: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装置的总称。
它是现代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生产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中有关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改进、更新、调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就是设备管理。
而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让设备完好,尤其是在生产使用中的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以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设备的种类设备分为下列七类。
1.生产设备:即承担生产任务的各种机械装置,如发电机、除氧器等。
2.动力设备即产生电力、热力及其他各种动力的设备,如锅炉、工业汽轮机、空压机、变压器等。
3.传导设备:即用于传送电、热、水、压缩空气及有关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料的设备,如电力网,传送带、上下水道、煤气管、蒸气管等。
4. 运输设备:即用于载人和运货的各种运输车辆。
5.检测设备:即用于生产和科研中的各种测试设备、计量仪器和仪表装置。
6. 管理设备:即生产经营管理用的设备和装置,如计算机与传真机、电话通讯设备等办公设备。
7.公用服务设备:即企业中的医疗卫生设备、炊事设备以及企业工人俱乐部等公用场所上的设备。
四、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设备泄漏率统计标准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统计标准:1、动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
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
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
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统计标准: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泄漏率计算公式:泄漏率=(泄漏点数/静密封点数)×1000(0/00)三、动、静密封检验标准:(一)、静密封检验标准: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汽、风源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5、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6、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7、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8、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
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枕、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二)、动密封检验标准: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3、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4、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60滴。
5、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60滴。
6、水泵泄漏如出现漏水成线现象,属于严重泄漏设备。
(三)、生产设备漏油标准1、渗油:油迹不明显,油迹被檫净后5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2、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油迹或油滴被檫净后5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者为漏油。
3、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者,为一个泄露点。
4、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漏油,动结合面不漏油,为不漏油设备。
5、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而不够严重漏油设备程度者,为一般漏油设备。
6、严重漏油设备:一个漏油点1分钟滴油数超过3滴者,均为严重漏油设备。
设备泄漏率统计标准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统计标准:1、动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
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
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
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统计标准: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泄漏率计算公式:泄漏率=(泄漏点数/静密封点数)×1000(0/00)三、动、静密封检验标准:(一)、静密封检验标准: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汽、风源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5、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6、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7、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8、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
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枕、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二)、动密封检验标准: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3、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4、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60滴。
5、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60滴。
6、水泵泄漏如出现漏水成线现象,属于严重泄漏设备。
(三)、生产设备漏油标准1、渗油:油迹不明显,油迹被檫净后5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2、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油迹或油滴被檫净后5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者为漏油。
3、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者,为一个泄露点。
4、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漏油,动结合面不漏油,为不漏油设备。
5、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而不够严重漏油设备程度者,为一般漏油设备。
6、严重漏油设备:一个漏油点1分钟滴油数超过3滴者,均为严重漏油设备。
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标准一、设备的技术状态设备技术状态是指设备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包括性能、精度、效率、运动参数、安全、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所处的状态及其变化情况。
企业的设备是为满足某种生产对象的工艺要求或为完成工程项目的预定功能而配备的,其技术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数量、成本和交货期等经济指标能否顺利完成。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生产性质、加工对象、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设备原设计制造时所确定的功能和技术状态将不断发生变化而有所降低或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