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30篇道理启示类整理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道理启示(5篇范例)

中考文言文道理启示(5篇范例)

中考文言文道理启示(5篇范例)第一篇:中考文言文道理启示文言文中都包含了一些道理,给人以启示。

以下是中考文言文道理启示,欢迎阅读。

农妇与鹜原文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

熟视之,乃鹜也。

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

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全文翻译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捡柴时,不经意间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呻吟声,认真一看,是一只野鸭。

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只翅膀上血迹斑斑,应该是受伤了。

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伤口痊愈,野鸭临去之时,频频向农妇点头,似乎是在感谢。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到集市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

到了第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这大概是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注释1.皖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2.于河边拾薪薪:柴火;3.熟视之熟视:仔细看;4.妇就之就:靠近;5.妇奉之归奉:通“捧”,捧着;6.治之旬日旬日:十天左右,古代一旬为十天。

.频频颔之颔:名词作动词,点头;8.妇不忍市之市:卖;9.得雏成群雏:雏(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鸡、~燕;10.鹜:(wù)野鸭子。

11.盖:原来是12.治:治疗。

13.临去:即将离开,临走14.疑其受创也创:伤口.15.熟:仔细。

16.乃:是。

17.于:在。

18.其:它的。

19.疑:猜疑。

20.临:到了......的时候。

21.月余:一个多月后。

22.创:受伤。

23.奉:通“捧”,捧着。

24.旬日:十天。

25.市:卖。

26.盖:大概。

27.鹜:鸭子。

28.以前日:用千来计算,即数千。

29.纵:放走。

30.比:等到。

道理1.有付出就有回报!2.只要我们有善心,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心中有爱,快乐无处不在!3.人为善终有善报,不应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课外文言文启示类总结归纳

课外文言文启示类总结归纳

古文中心1、物尽其用,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不一样;善于用人。

2、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创造奇迹。

3、做人不能用谎言、欺骗等手段以猎取高官厚禄。

4、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己必先诚信。

5、不能拿国家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给国家带来祸害。

6、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办事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7、人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

8、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看到其实质。

9、歧路亡羊,事理复杂多变,迷失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10、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11、对人对事不能因说的人多就应相信,而要多方考察,以事实为根据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弄假成真。

12、做人居贫要能守志,不能心生邪念,利令智昏,做出自欺欺人的蠢事。

13、对待问题,要能换个角度思考。

14、对同一事物,立场不同,结论不同,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贪图眼前小利而不顾后患,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别人却不知有人也在算计自己。

15、做人不能贪得无厌。

16、遇到事情要加以分析考虑,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做出荒唐的事情,凡事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不可盲目听从他人。

17、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18、学习知识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遇到事情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更不要盲从。

19、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掌握适度。

20、那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至于生命至上的人,必然为钱财所害。

21、影射那些无才无德,依势放纵,恃宠而骄的人,讽刺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

22、要能够在国法与私情,公与私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公正无私。

23、要善于发现问题症结,当机立断,慷慨豪爽。

24、面对艰难困苦,挫折磨练,不能望而生畏。

要无所畏惧,成功有望。

25、要发挥事物的作用,必须知其长处和短处。

26、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7、要能抓住对方的弱点,克敌制胜。

中考文言文古诗词主题、哲理、典故赏析大全

中考文言文古诗词主题、哲理、典故赏析大全

中考文言文古诗词主题、哲理、典故赏析大全1、《鱼我所欲也》的中心思想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示例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答案: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示例一: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示例二: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示例三: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答案: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3、《陋室铭》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示例一: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答案: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示例二: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示例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言外之意?答案:①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②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4、《爱莲说》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示例一: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答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文言文阅读之道理启示

文言文阅读之道理启示
类别
常见启示
为人道理
诚信 自知之明 灵活处事(反:固执己见)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待人以诚(反:虚伪) 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反:贪图享乐\鱼肉百姓) 公正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自私自利) 宽容(反:斤斤计较) 虚怀若谷\举重若轻
处事方式
善于思考\不轻信盲从\有主见\敢于质疑\不迷信(反:盲从\无主见\人云亦云\迷信)
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参考答题角度: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多读书不如读好书;读书切忌走马观花,要深入领会书中的含义等等。
【解析】题干要求谈启示,注意文中关联词语“然后”,“而”,“如此”的使用,划分层次,总结概括大意即可。
例2.(2019杭州卷)
【甲】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家人又颇病,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知与公蕴居甚适,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且频以书见及。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子高当已入京,不知得及相见于京师否?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不畏艰难(反:退缩) 敢于进谏 勇于探索、创新 专心致志
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可以以弱克强 重视后天的教育
科学哲理
实事求是,勇于实践 全面看待问题\有全局意识(反:片面、孤立)
辨证地看问题(反:墨守成规) 透过现象看本质(反:不要只看表面,凭空想象)
熟能生巧
人物品质
爱国爱民\忧国忧民 仁爱\仁慈 乐观\豁达\旷达 潇洒闲适 机智聪慧
王安石和孙少迷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注释】①迥异:相差根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⑦华: 花。 ⑧诡辩: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⑪曹:辈。⑫拱璧:大壁,泛指珍宝。⑬义蕴:内在的意义。⑭发越:散播。⑮举:举出。⑯去:距。⑰枵腹:腹中空虚。⑱极:通“亟”,急。

蕴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蕴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蕴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的文言文蕴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的文言文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这段文言文强调了修身养性、勤奋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避免淫慢和险躁的必要性。

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断学习和成长,否则将会落后于时代。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自
然界的事物运动不息,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不断自强。

它鼓励人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永不停息。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这句话的
意思是,不要因为是小坏事就去做,也不要因为是小好事就不去做。

它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做好事,避免做坏事。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
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这件事;见到坏人、坏事,就像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积极向好的方面学习和发展。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不在于高低,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浅,只要有龙在其中就会显得神秘。

它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注重表面的虚华和外在的评判标准,而是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真正的价值。

这些文言文都蕴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生、面对挑战和成长进步。

小故事大道理的文言文100

小故事大道理的文言文100

小故事大道理的文言文1001. 小故事大道理的文言文1、司马迁赞李广①《传》②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恂恂③如鄙人④,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⑤于士大夫也。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⑥”。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字词注释】①选自《史记》。

②传(zhu4n):指《论语》。

③恂(x*n)恂:诚恳谨慎的样子。

④鄙人:乡野的人。

⑤信:同“伸”,这里有取信、使……相信的意思。

⑥“桃李”二句:桃李并不说话,但是由于花朵美丽,果实甘香,人们自然会接踵而至,在树下踏出一条路来。

蹊(x9):小路。

【诗文翻译】《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

”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

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

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

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

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2、何岳拾金不昧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

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

文言文常考人物性格及道理

文言文常考人物性格及道理

文言文常考人物性格及道理1. 谁能帮我归纳一下初中文言文中的常见的人物性格,思想感情以及道理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

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蕴含大道理的文言文

蕴含大道理的文言文

蕴含大道理的文言文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0篇逢考必出的初中文言文要点知识点总结

30篇逢考必出的初中文言文要点知识点总结

30篇逢考必出的初中文言文要点知识点总结初中7-9年级的30篇文言文,逢考必出的重要考点汇总。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考试的重要考点。

中、高考应试中也都有'得古诗文阅读者得天下'之说。

现在数学加帮你梳理一下初中语文30篇文言文的重要考点。

1为学【常识】清,彭端淑,选集《白鹤堂集》,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

【主旨】人贵在立志,事在人为。

要树立远大志向还要勇于实践,这样方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核心内容】本文是彭端淑写给他的子侄辈的,目的是教育他们的子侄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努力上进。

本文通过讲述蜀鄙二僧的故事,形象阐明了难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第一部分(1)以两个设问句式,通过对比阐发了无论做事还是求学,难易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第二部分(2—6)记叙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的结局,证明了主观因素对于事业成败的作用,突出了“立志而为”的重要。

“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了穷和尚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

第三部分(7)由故事引出结论: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

2天时地利人和【常识】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轲,战国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

②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孟子》中的文章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孔孟论学》第五则,第六则。

【主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核心内容】①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③突出“地利不如人和”。

④紧接前面的“人和”,运用对比的写法,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3橘逾淮为枳【常识】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婴,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主旨】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人物形象:晏子:爱国、机智、善于辞令。

初中阶段30篇文言文的主旨(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阶段30篇文言文的主旨(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阶段30篇文言文的主旨(中考必备)1、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文体知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写作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宋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文体知识:说,一种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表明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以莲喻人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政治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善于辞令的才能和热爱祖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4、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号半山政治家、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的事例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对比,反面事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

5、周处《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北朝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周处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犯了错误的人,只要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写作特点:对比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亚圣中心思想: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的“道理与启示”ppt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的“道理与启示”ppt

专题训练: 课外文言文的 “道理与启示”
一、例题举隅
回顾我们做过的三篇课外文言文,说一说 其中包含的道理与启示。
(一): 我们要破除迷信,害人者往往害己。 (二):学习要勤奋刻苦,只有这样才能取 得成功 (三): 我们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取别 人的正确意见。 归纳答题格式:
(做人做事)针对范围+正面论述/反面论述 (要、应该/不能、不应)
(三)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 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 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 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 也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 矜严者,视此省哉!
归纳答题思路:
1、疏通文意 2、确定作者的情感倾向(支持、赞扬/反对、批评) 及主要人物。 3、选取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特点。 (关键词句通常是能突显人物特点的词句、 议论句,还有标题。) 4、融入答题格式。
(二)苏秦刺股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 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 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 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奋读书, 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 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 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战国策》
拓展训练:
(四)《纸上谈兵》(《课外文言读本》P71)
做事要理论结合实践,空谈理论是 不能解决问题的。
(五) 《卞庄子刺虎》(《课外文言读本》P73)
做事要善于把握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答题思路:
1、疏通文意 2、确定作者的情感倾向(支持、赞扬/反对、批评) 及主要人物。 3、选取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特点。 (关键词句通常是能突显人物特点的词句、 议论句,还有标题。) 4、融入答题格式。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的“道理与启示”PPT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的“道理与启示”PPT优秀课件

拓展训练:
(四)《纸上谈兵》(《课 不能解决问题的。
(五) 《卞庄子刺虎》(《课外文言读本》P73)
做事要善于把握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答题思路:
1、疏通文意 2、确定作者的情感倾向(支持、赞扬/反对、批评) 及主要人物。 3、选取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特点。 (关键词句通常是能突显人物特点的词句、 议论句,还有标题。) 4、融入答题格式。
专题训练: 课外文言文的 “道理与启示”
一、例题举隅
回顾我们做过的三篇课外文言文,说一说 其中包含的道理与启示。
(一): 我们要破除迷信,害人者往往害己。 (二):学习要勤奋刻苦,只有这样才能取 得成功 (三): 我们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取别 人的正确意见。 归纳答题格式:
(做人做事)针对范围+正面论述/反面论述 (要、应该/不能、不应)
答题格式:
针对范围+正面论述/反面论述(要、应该/不能、不应)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古文中归纳总结道理的例子

古文中归纳总结道理的例子

古文中归纳总结道理的例子古人在文学创作中经常运用归纳总结的手法,通过寥寥数语,巧妙地道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下面我将为你列举一些古文中归纳总结道理的例子。

一、《岳阳楼记》中的道理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作者范仲淹通过描述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旁及山川河流,展示了自然界的广阔和变幻无常。

文章末尾,他以“黄昏独回首”开启了总结的部分,通过“不离南楼之蜀门而宴,不以山川之困;使人限于耕战之穷,而无所终期。

若有前者,则孟尝、吴起、张良、乐毅之徒何足数也?若有后者,则陈涉、卫青、盗跖之辈可以不寒而栗也。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思考与观点。

二、《醉翁亭记》中的道理宋代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巧妙地运用归纳总结的手法,通过描述山水田园的美景,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

他写道:“管它仙也好,魔也罢,其间之人,总不过有赖乎柴米油盐之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草木虽有先后,时移势迁,然闲云野鹤,水清月白,只是他乡之客,可得而忘也。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将人生百态与山水之间进行对比,道出了“闲云野鹤,水清月白”的人生追求。

三、《骆驼祥子》中的道理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的生活遭遇与奋斗历程,以及祥子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总结出了许多生活哲理。

其中,“只有痛苦才能教育愚蠢的人”、“除了废物,别人都会被生活教育”等等触动人心的语句,寄托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四、《论语》中的道理《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对人类行为准则、处世之道进行的总结和概括。

五、《红楼梦》中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宝玉、黛玉等人的描写,融入了许多道理和哲学思考。

例如,在描述黛玉的性格时,他写道:“人世间最苦是独一个精神,可一个精神又何尝受得地”、“礼义、道德的各个问题,都是古人早已归纳总结的。

”作者通过这些语句,传达了对人性、感情以及社会风俗的深刻思考。

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导读:导语:人生哲理: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人生哲理的.文言文,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时候一个道理,一个小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能对您有所帮助!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山外青山楼外楼。

3: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6: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7: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5: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7: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9: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2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4: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2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6: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7: 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9: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0: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1: 人生七十古来稀。

3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4: 天若有情天亦老。

3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8: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39: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

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

有道理的⽂⾔⽂及意思 ⼀些⽂⾔⽂是很有道理的,⼤家可以⼀起看看下⾯的有道理的⽂⾔⽂及意思,欢迎各位阅读哦!有道理的⽂⾔⽂及意思 有道理的⽂⾔⽂及意思⾃相⽭盾 ⾃相⽭盾 ⾃相⽭盾楚⼈有鬻盾与⽭者,誉之⽈:“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其⽭⽈:“吾⽭之利,於物⽆不陷也。

”或⽈:“以⼦之⽭,陷⼦之盾,何如?”其⼈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不陷之⽭,不可同世⽽⽴。

翻译:翻译: 楚国有个卖⽭和盾的⼈,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夸他的⽭说:“我的⽭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

”有⼈质问他:“拿你的⽭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坚不穿的⽭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注释 注释 (1)楚⼈:楚国⼈。

(2)鬻(yù):卖。

(3)誉之:夸耀(他的)盾。

誉,称赞,这⾥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陷落,这⾥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不:没有。

(9)或:有⼈。

(10)以:⽤。

(11)弗:不。

(12)应:回答。

楚⼈:楚国⼈。

(13)夫:句⾸语⽓助词,表⽰要发表议论。

(14)同世⽽⽴:同时并存。

道理:道理: 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 分析评论⼈在同⼀判断中,对同⼀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

若是这样做了,那么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就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盾问题。

有⽭盾不见得是坏事。

有⽭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盾,分析⽭盾,研究⽭盾,解决⽭盾。

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揭⽰道理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不能⾃⼰与⾃⼰⽭盾的道理。

⾦钩桂饵 ⾦钩桂饵 【原⽂】【原⽂】 鲁⼈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

其持竿处位则是,然其得鱼不⼏矣。

故⽈:“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课本内得到的道理和启示类回答术语:《劝学》立志求学,努力上进《橘逾淮为枳》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伤仲永》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卖油翁》熟能生巧《王顾左右而言他》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善于提意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难中造就人才《孔孟论学》中心:第一条:学习的作用,能使人终生受益。

第二条:学习的方法,学习和思考要精密结合第三条: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习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第四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止步不前,要持之以恒第五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第六条:学习的态度,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黄生借书说》要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需要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黔之驴》敢于、善于向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狼》对待坏人和邪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黠鼠赋》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拓展常见的道理启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长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实践出真知对待别人的错误应该宽容仁慈要学会感恩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事要把握机会,才能事半功倍做事不能目光短浅,要有远见道理启示类方法——例题讲解,归纳方法(一)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题目: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粥不继,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二)阅读《歧路亡羊》,完成题目: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三)阅读《效为敝车》,完成题目: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

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012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六上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9.《口技》作者:林嗣环,清代文人选自《虞初新志》中心:通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魅力,赞扬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七下10.《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选自《全唐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中心: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11.《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选自《周元公集》“说”是一种文体,可说明事物,也可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道理。

中心:文章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12.《王顾左右而言他》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代表人物之一选自《孟子》中心:短文告诉我们,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13.《公输》作者:墨子,名翟,墨家的创始人选自《墨子》公输盘,有人说他就是传说中的鲁班中心:课文通过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出他的艰苦实践精神和反对不义战争的“非攻”思想。

14.《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作。

中心:通过长勺之战的史实,告诉大家要取信于民、善于掌握战机。

并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以少胜多的战争:赤壁之战、巨鹿之战15.《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由西汉刘向所编。

中心:告诉当权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八上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孟子选自《孟子》中心:论证了在苦难中造就人才的道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17.《孔孟论学》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思想家,被称为“至圣”“万世师表”)、孟子选自《论语》、《孟子》中心:第一条:学习的作用,能使人终生受益。

第二条:学习的方法,学习和思考要精密结合第三条: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习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第四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止步不前,要持之以恒第五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第六条:学习的态度,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18.《黄生借书说》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文学家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中心: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去读,好好珍惜,勉励青年要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19.《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书法家、文学家选自《板桥家书》中心:对“读书以过目成诵”的批驳,主张读书需要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八下20.《黔之驴》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的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同时也启示人们要敢于、善于向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

21.《黠鼠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东坡全集》中心:告诉我们做事应该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22.《狼》作者: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中心:告诉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勇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九上23.《记承天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北宋选自《东坡志林》中心:抒发了作者压抑无奈的苦闷心情与自我排遣的旷达情怀。

24.《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文学家选自《范文正公集》中心:写出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5.《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谥号文忠,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通过对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九下26.《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中心:文章讲述了陈胜起义的原因与过程,勾勒出一个胸怀大志、具有卓越政治见解、优秀组织领导才能的陈胜,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

27.《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军事家选自《诸葛亮集》“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中心: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的遗诏,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也表现出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28.《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田园派的鼻祖选自《陶渊明集》中心:通过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的憧憬。

29.《捕蛇者说》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朝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通过对蒋氏三代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30.《登泰山记》作者:姚鼐,字姬传,清朝桐城派古文家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中心:描绘了在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