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
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王云霞 李国平(西安交通大学,西安 710061)〔摘 要〕 产业链研究对目前我国各地区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对产业链研究的现状几乎为空白。
本文在对国内产业链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提出了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链〔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8—141 产业链及其研究的意义产业链是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从事某一产业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由于分工角色不同,在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经济、技术关联,产业中产业结点的变动会影响整个链条的变化。
产业链中的产业结点的中断或缺失会影响产业配套能力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织特定的产业实施产业链式发展,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根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制定产业空间发展的合理布局,通过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第一,对政府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各地的产业开发区升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等众多问题都急需产业链理论的指导;第二,产业链站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角度,在产业层次上通过分析产业在某一地区的聚集机理,揭示产业发展规律、区域产业的发展机制、区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环境等产业经济问题,从而更好地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第三,对企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通过分析自己所处价值链的环节,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正确处理产业链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突破性提升。
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产业链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对各级政府制定本地区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对产业链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过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劳动分工、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以中国汽车产业链为例的测度及分析
五是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调整、市 场变化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指导企业建立健全风险应 对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韧性及其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 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涵盖了政策引导、企 业自身建设、产业链整合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需要指出的是, 提高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韧性及其安全水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 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总结: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 指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是刻不容缓的 任务。通过多元化供应商、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等措施提升供应链 韧性;
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加强风险管理、发展可持续供应链等措施提升供应链安 全性;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全球供应链战略联盟等措施有助 于提高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 努力,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持续改进和升级。
2.2.2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评 估、监控和应对措施。通过及时掌握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 供应链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2.2.3发展可持续供应链:企业应供应链的可持续性,通过与供应商共同推 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 展。
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性,全球化,不确定性因素
一、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1.1韧性概念及其重要性
韧性是指一个系统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并适应这些变化,保 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则是企业在面对供应链中断或 变动的状况下,能够快速调整策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重组生产流程,从而降 低风险并维持正常运营的能力。
电子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稳定性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一
和通信 设备 日益 普 及 , 特别 是 高技术 产 品更新 换 代 不断加 速 ,一 台 电脑 的使用 寿命 从 过 去 的 l 缩 0年 短到 4年 ,手机 不 出两 年就 会被 淘 汰 ,录像 机 、 电
、
电子工业循环经 济产 业链及其稳定
性 的 内涵
循 环经 济产 业链 是 指 以恢 复 自然 资 源存量 、 扩
拆 解 处 理 企业
电 子产 品 初 级使用者 1
电子产品次 级使用者 2
.- …
o
。 。 。。 …
。。‘…
‘…
。…
。‘
。
进口 电子 垃 圾
少量 电子废弃物输 出
图 1 自然界食物链与 电子工业循环 经济产业链模型
关键词 : 电子 工业 ; 产业链 ; 态稳 定性 ;系统动 力 学 生 中图分 类号 :4 6 F2 文献标 识码 : A
随着科 技进 步 和社 会生 产力 的极 大 提高 , 新 共 处有着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高 技 术产 业成 为第 一 经济 增长 点 。 电脑 、 手机 等办 公
一
料 外壳 等 , 含有 大量 的有 毒物质 。据 专家介 绍 , 电子 提 高整个 电子 工业 系统 的生 产和 生态效率 。借鉴生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及其机制研究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是指由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合作,使得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参与者能够以协同的方式共同发展和成功。
共生理论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之间互相依存和互惠共生的关系。
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产业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并非彼此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建立的核心是共生机制,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利益共享机制在一个产业链中,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者,例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消费者等。
这些角色的利益往往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传统的产业链模式下,利润主要由供应商和制造商两个角色所获得,而分销商和消费者则很难获得实质性的利益。
在共生机制下,利益应该获得更加公平的分配。
例如,制造商可以将部分利润分给分销商,以协调共同发展的目标。
2. 资源共享机制在共生机制下,不同角色扮演者之间可以共享资源。
在传统的产业链中,每个角色扮演者都会将资源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达到竞争的目的。
而在共生机制下,每个角色扮演者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源与其他角色扮演者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共生机制最为关键的一种机制。
在传统的产业链中,每个角色扮演者都往往是孤立的,信息互通的机会非常有限。
但是,在共生机制下,每个角色扮演者都可以通过互相共享信息,了解到其他扮演者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更好地协调各自的目标和合作方式。
在实践中,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应用已经给企业链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由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加强,不同角色扮演者的互动更加协调,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合作,产业链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共生理论的应用更是意义重大。
总之,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共生机制的运用改善了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生动活力。
产业联动网络及其形成演进机制研究
由行为主体、资源以及活动三部分组成 _ 。 5 。 6
从产业的存在形式看,产业不具有一般主体所具有的外 在物质属性,是由一些具有相同特征 ,彼此之间有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经济组织和活动所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企业才是
一
、
产业联动的内 涵与结构
产业一般是指一些具有相同特征,彼此之间有相互联系、 种同类属性的企业联和的总称 -。联动包含联系和互动两 。
[ 收稿日 期]20 — 5 2 08 0 — 2 [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07 K 07 20 R A 3 ) [ 作者简介]刘钊 (93) 17一 ,男,汉,山 东鱼台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马军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14 ・ 0
・
堂 堕 墨
理 论 大 煦 圆
组织形式之间的联系转变
从产业联动的组织属性看 ,产业联动属于介于市场与科
的联系向产业间的产业链、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新的产业 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网络组织。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在交换、
I 9 。产业之间的联动成为推进 传递资源的过程中发生联系时建立的各种关系的综合。网璺鱼 !
依靠现实行为主体的活动才具现实意义,只有企业自主的产
学以及研究机构等。这些行为主体不是产业联动网络中提供
业联动行为才能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有机 的融合在一起 ,
这样的行为才是深入的、稳定的和持久的。产业联动网络中
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的直接主体 ,主要是为核心联动层提供 政策、法律、资金、技术、信息、后勤等服务,支持要素流、 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和技术流在辅助联动层和核心联动
一
个事物运动或变化时, 其他事物随之运动或变化。事物之 在理论研究中将产业作为产业联动的理论行为主体是可行的, 有利于明确研究主体,降低研究的复杂性。但必须承认的是, 企业是产业联动的现实行为主体,理论研究的行为主体只有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程都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31期当前,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具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众多行业的最终产品在中国大陆制造或者装配,但原材料生产开发、产品研发设计、核心装备制造、工艺软件开发等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完成。
例如,我国钢铁工业消耗的铁矿石原料有66%来源于澳大利亚,21%来源于巴西。
在半导体、医疗器械、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许多关键零部件、工业软件都依赖进口。
同时,很多国家部分产业在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和销售市场方面也高度依赖中国。
例如,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国,但70%的原材料来自中国。
全球汽车整车企业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依赖度超过30%,即使是欧美车企,对于中国零部件的依赖度也超过了20%。
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多边贸易体系功能弱化叠加新冠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
从更加具体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际环境变化带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一)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出口和投资管制压减关键产品供应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其国家安全和技术领先优势,近年来高度重视关键产品的出口和投资管制问题。
如出口管制方面,美国2020年4月修订《出口管制条例》,阻碍中国企业从美国购买材料加工、电子、信息安全等产品,还设立了实体清单直接限制企业交易。
日本经济产业省也修订了其出口管制的“最终用户名单”以限制与中国大陆实体交易。
投资管制方面,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于2020年2月修订后的《外国投资审查法案》,强化了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审查。
欧盟则在2020年10月开始执行《欧盟外资审查框架法案》,阻止获政府补贴的国外企业并购欧盟企业或参与欧盟的公开招标。
面对出口和投资管制限制,我国高新技术与产品的国家交流合作受阻,科技脱钩风险进一步上升。
(二)美欧等国通过供应链审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在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各国基于分散风险需要及产业政策调整考虑,试图改变原有基于经济效率原则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和科技发展的加速推进,产业链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产业链研究的现状,以期揭示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们将界定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阐述其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接着,我们将回顾产业链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学科对产业链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梳理产业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产业链的创新与升级等方面。
我们将总结产业链研究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产业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基础产业链研究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着重于分析产业链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该理论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产业链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为理解产业链的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框架。
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提出,强调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分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价值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产业链研究在此基础上,将价值链的概念扩展到整个产业层面,分析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价值创造与传递过程,有助于理解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及其相互关系。
供应链管理理论则侧重于研究产业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
该理论强调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协调,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理论在产业链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系统科学理论为产业链研究提供了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视角。
该理论将产业链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注重分析产业链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
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产业链不仅是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的体现,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链的研究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产业链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产业链的概念与特点产业链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产业内,各种生产和加工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通过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连接,使得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序的生产和供应。
产业链包括上游和下游,上游是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环节,下游是成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
产业链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工协作: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形成了分工协作的关系。
每个环节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
2.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链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跨国、跨地区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企业可以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实现资源的互补和竞争优势的实现。
3. 品牌导向: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是向品牌导向转变。
由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来实现竞争优势。
二、产业链的研究现状产业链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
国内外学者们对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产业链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理论研究:关于产业链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产业链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产业链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2. 方法研究:为了更好地识别、理解和优化产业链,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包括产业链分析、环境分析、竞争分析等。
这些方法为产业链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手段。
3. 实证研究:除了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外,学者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了各种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和特点,为产业链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苹果产业链研究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苹果产业链研究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苹果成为了我国经济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苹果产业链以其庞大而丰富的生产网络,给全国众多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本文将就苹果产业链的研究以及其在地方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
在苹果产业链中,核心环节是从苹果种植到加工出成品的全过程。
以河北省为例,其丰富的果园资源使其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在河北省的苹果产业链中,农民是最底层的生产者。
他们利用土地和气候等自然资源,耕种出大量的苹果。
同时,农民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树木修剪、浇水施肥等工作,以保证苹果的品质。
然而,仅仅种植苹果是远远不够的。
在苹果产业链的下一环节,农民的苹果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并最终加工成各种苹果制品。
这一步需要借助农机设备、研发团队以及加工厂房等各种资源。
以河北省的保定市为例,该地区的企业专门从事苹果加工,制作出苹果果酱、苹果干、苹果饮料等多种苹果制品。
这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还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苹果产业链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农民在苹果生产环节中可以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工和销售环节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这使得地方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就找到工作,不需要迁徙到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从而有效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
其次,苹果产业链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苹果产品的推广,使得当地农业产值得到了大幅增长。
此外,苹果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也形成了苹果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资金流入。
这些投资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当地工业的繁荣。
当然,苹果产业链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在苹果种植环节,农民需要面对各种疾病和虫害的威胁,不仅需要应对气候变化,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
其次,在苹果加工环节,企业需要研发出更多的苹果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此外,苹果产品的销售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仍有待提高。
国内外产业链问题的理论研究述评
1国内外产业链问题的理论研究述评1.1关于产业链的定义及其生物学解释随着产业链整合案例的频繁发生,也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此问题的注意,他们也曾经对产业链下过各种定义。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1)基于微观角度的产业链定义。
任保平(2005)认为[3],产业链从微观上来说是指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而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
蒋国俊等(2004)提出[4],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
(2)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
哈里森(Harrison)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定义。
郑学益(2000)认为[5],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
这样,一个企业的单体优势可以因此得到加强,从而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形成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贝里(Anton de Barry)提出共生概念后,被范明特(Feminism)、布克纳(Phototoxic)发展完善,这一生物学思想很快被引进到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问题和现象中,并作为解决某些经济和管理问题的理论指导。
共生指的是不同生物属种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
它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组成。
我们认为,从生物共生进化理论看,产业链更像是一个企业生态共生体,它是由共生单元(企业)、共生环境(企业之间流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及共生模式(企业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企业之间的作用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关系。
产业链理论
一、产业链理论1、产业链内涵产业链(Industry Chain)被认为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概念,早在1958年赫希曼就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啊1。
但随着供应链、价值链等理论的兴起与运用,产业链相对弱化。
据蒋国俊考证: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的是我国学者姚齐源、宋武生于1985年发表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现模式——区域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链是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191。
产业链指的是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
产业链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产业链是一种相关资源的组合;其次,这种组合不是无序的,而是要求围绕着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来加以优化和提升:其三,对于产业链是否优化的判别标准应是着眼于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资源的全部价值,即优化的标准是着眼于“结构”和“动态”,它的讨论对象是“环节”而不是“点”n引。
产业链的四个基本特征:(1)与一般的供应链不同,它是特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相关企业的集合,并同群聚区内的政府及其他重要相关机构有密切的联系;(2) 与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I’日J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3)与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纵向一体化不同,产业链是独立企业间的联合;(4)与各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联盟在各方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的公司那样运作…1。
2、产业链构建机制产业链的构建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层面的内涵。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引。
产业链中断会造成上下游企业供应不配套而导致的产业资源损失。
我国市场化改革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够理想的很大原因在于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只是站在表层现象,没有探索出产业链内在的联系形态和联系机制n2l。
产业协同的动力机制及其对产业链演进的影响研究
产业协同的动力机制及其对产业链演进的影响研究产业协同是现代企业运营和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它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从而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优化。
因此,产业协同不仅对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产业链的演进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产业协同的动力机制及其对产业链演进的影响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产业协同的动力机制(一)共同利益驱动在产业协同的过程中,不同企业及其代表性企业之间构建了一种共同利益的机制。
通过合作协调,实现协同效应,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企业效益以及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
一方面,共同利益的驱动机制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僵化竞争,增强了合作竞争的优势;另一方面,它也能有效避免和减少企业之间的信任危机,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互信合作。
(二)技术创新驱动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企业之间利用技术实现协同合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协同机制的一大动力。
技术创新不仅能带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且能在协同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同时,技术创新的应用,也能提高企业品牌价值,进而增强企业信誉度和核心竞争力。
(三)资源共享驱动在产业协同的过程中,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可以通过共享供应链信息,共享供应商和分销商,以及共享生产能力等,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从而优化企业之间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资源共享机制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促进协同发展。
二、产业协同对产业链演进的影响(一)加强产业竞争力产业协同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加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在面对外部威胁和竞争的压力下,产业协同可以显著地减轻整个产业链的风险和压力,并提高产业链的生产力和效益,进一步加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由于产业协同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效应和技术创新,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利用效率。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_4_4_4_模型
[收稿日期]2006-03-10[作者简介]吴金明(1963—),男,湖南临湘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邵昶(1975—),男,江苏徐州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吴金明1,2,邵昶2(1.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
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
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反映在实践中,除了这只“无形之手”,还有“企业内部调控”、“市场结构和行业间的调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三只“有形之手”对产业链的形成进行调控。
“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握手”过程就是现实中对产业链进行“四维调控”的过程和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即产业链形成的外模式。
产业链外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准市场式和混合式产业链。
四维对接、四维调控以及四种具体模式就构成了说明产业链形成机制的“4+4+4”模型。
[关键词]产业链;形成机制;“4+4+4”模型[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6)04-0036-08【产业经济】2006年4月第4期(总217期)Apr.,2006No.4ChinaIndustrialEconomy近年来,由于产业链本身概念的模糊性和内涵的复杂性,学术界在对纷繁芜杂的产业链现象研究中,始终缺乏一个明晰的分析框架。
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依附于价值链、供应链、生产链和产业集群的角度进行的,多数情况是在相互缠绕的产业链中,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具体分析,而从抽象意义上对产业链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的极少。
迄今为止,产业链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其演化规律究竟是什么?这在理论界依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
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
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张铁男 罗晓梅〔摘 要〕 本文首先在界定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环节”这一概念,并给出产业链中战略环节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产业链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最后,我们对战略环节的确定给出了一种定量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分析思路。
〔关键词〕 产业链 战略环节 灰色关联一、产业链的界定及特点1.产业链的界定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第一次提出了价值链(Value Chain )的概念。
他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可以创造价值,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尽管波特在该书中把分析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但仍然对企业外部、以及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价值联系作了简单的分析。
其中提到以相关联的产业为分析目标的产业价值链的分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链分析。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产业链将相关产业联系在一起,表现的是不同业态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讲,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其示意图如下:2.产业链的特点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必然是以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为前提的。
因为没有分工,就无法区分相应的各个价值增值环节,也就没有产业链的存在。
而增值性是产业链的另一个主要特征。
后面的价值增值环节在前面价值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新的客户,生产出新的价值产品。
最后,由于价值增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所以产业链又具有循环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对于参与价值链的持续经营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企业长期化价值的最大实现比起短期价值的实现有更重要的意义。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提要从总体容上看本文分五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涵特性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
主要容是:在对已有产业链定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的科学定义提出了产业链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方法提出了产业链“含链”的概念创建了产业链“含链”的结构模型分析研究了产业链的静态特性、运动特性、动力特性、系统特性和生态特性。
第二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即本文的第5章。
主要容是:从理论视角对产业链形成的动因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从影响因素视角对产业链形成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分工交易理论视角、理论视角、动力机制理论视角、“握手”理论视角研究了产业链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理的阑值模型。
第三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功能效应和经济效益包括第6章、第7章。
主要容是:提出了产业链功能效应的概念从企业视角、产业视角和社会视角考察了产业链的功能效应给出了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概念并推导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产业链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第四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组建提升及运行机制包括第8章、第9章。
主要容是:提出了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提出了节点企业加盟产业链的一般方式对产业链修缮的三种主要形式—产业链重构、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整合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了产业链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的公差带模型创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和运行过程模型图。
第五大部分是产业链实证研究即本文的第10章。
本章以一汽集团汽车产业链为例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对一汽集团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含链基本特性形成机理功能效应运行机制目录第1章绪论.......................................................................................... ............................................. 4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4 1.2产业链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综述.........................................................................................8 1.3研究容与研究方法........................................................................................ ............... 22 1.4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23 1.5本章小结.......................................................................................... ................................. 24 第2章产业链及其分类........................................................................................ ......................... 24 2.1产业链的基本涵........................................................................................................... 24 2.2产业链的分类.......................................................................................... ......................... 46 2.4本章小结.......................................................................................... ................................. 61 第3章产业链的“含链” ..................................................................................... .................... 61 3.1产业链“含链”的概念........................................................................................ ....... 61 3.2产业链“含链”的企业视角考察. (62)3.3产业链“含链”的产业视角考察 (75)3.4产业链“含链”的社会视角考察 (84)3.5产业链“含链”的结构模型.......................................................................................86 3.6本章小结.......................................................................................... ................................. 88 第4章产业链的基本特性........................................................................................ ..................... 89 4.1产业链的静态特性........................................................................................................... 89 4.2产业链的运动特性........................................................................................ ................... 91 4.3产业链的动力特性........................................................................................ ................... 93 4.4产业链的系统特性........................................................................................ ................... 98 4.5产业链的生态特性........................................................................................ ................. 100 4.6本章小结.......................................................................................... ............................... 104 第5章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 104 5.1产业链形成动因的理论阐释......................................................................................... 104 5.3产业链形成动因的静态分析......................................................................................... 126 5.4产业链形成动因的动态分析......................................................................................... 133 5.5产业链形成过程的多视角分析..................................................................................... 138 5.6产业链形成机理的闭值模型.........................................................................................153 5.7本章小结.......................................................................................... ............................... 156 第6章产业链的功能效应........................................................................................ ................... 156 6.1产业链功能效应的概念........................................................................................ ......... 156 6.2产业链功能效应的企业视角考察 (158)6.3产业链功能效应的产业视角考察 (162)6.4产业链功能效应的社会视角考察 (165)6.5本章小结.......................................................................................... ............................... 171 第7章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 1717.1产业链的增加值链........................................................................................ ................. 171 7.2产业链的利润链分析........................................................................................ ............. 174 7.3产业链的经济效益评价................................................................................................. 176 7.4本章小结.......................................................................................... ............................... 178 第8章产业链的组建提升........................................................................................ ................... 179 8.1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 ......... 179 8.2产业链的核心企业........................................................................................ ................. 187 8.3产业链的节点企业........................................................................................ ................. 197 1.节点企业的纵向关系........................................................................................ ........ 197 2.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199 3.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 202 8.4产业链的重构.......................................................................................... ....................... 209 1.产业链重构的概念........................................................................................ ............ 210 2.产业链重构的目标及策略........................................................................................211 3.产业链重构的基本思路........................................................................................ .... 211 2采用新的企业竞争战略........................................................................................ .. 213 3重构行业价值曲线........................................................................................ .......... 213 4增删少价值链的中间环节...................................................................................... 214 8.5产业链打造.......................................................................................... ........................... 215 1.产业链打造的概念........................................................................................ ............ 215 2.产业链打造的路径........................................................................................ ............ 217 2.产业链整合的注意事项........................................................................................ .... 226 3.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链并购整合模式........................................................................ 227 4.产业链重构、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整合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28 8.7本章小结.......................................................................................... ............................... 229 第9章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229 9.1产业链的信任契约机制........................................................................................ ......... 229 9.2产业链的沟通协调机制........................................................................................ ......... 233 9.3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237 9.4产业链的竞争谈判机制........................................................................................ ......... 244 9.5产业链的监督激励机制........................................................................................ ......... 248 9.6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 ............. 252 9.7本章小结.......................................................................................... ............................... 256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由竞争走向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合作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链长制”赋能石家庄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1]。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为政府的产业政策措施。
近年来,为应对新发展环境的重大不确定性,各地政府陆续出台“链长制”,这是具有中国体制特色的产业管理方式的突破性创新[2]。
对于石家庄来讲,“链长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截至目前,仅有赞皇县在推进“链长制”改革,与国内先行省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
新发展格局下,要充分借鉴先行实施“链长制”省市的经验做法,在重点产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赋能石家庄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链长制”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一)“链长制”的相关概念从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链长制”的理论分析,以及各省市的政策实践来看,普遍认为“链长制”是以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以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线,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通过“有为政府”的协调引导,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基础能力、发展韧性持续提升[3-4]。
在“链长制”制度体系和实践过程中,“链长”由地方政府或部门主要领导挂帅,利用其统筹协调能力强等优势,整合产业资源、强化要[摘要]近年来,各地出现的“链长制”是地方政府在适应新发展格局下,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实现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产业管理的制度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得到了实践验证。
对于石家庄来讲,实施“链长制”要在厘清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价值意蕴的基础上,结合市情,借鉴先行地市的经验做法,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链长”职能任务、促进多链融合、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着手,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紧密结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链长制”;产业链;创新链;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69(2024)05-0043-05【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24年5月第26卷第5期May.2024Vol.26No.5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IJIAZHUA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度石家庄市社科专家培养项目“‘链长制’赋能石家庄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2023zjpy89)的研究成果。
游戏产业的生态系统及其治理研究
游戏产业的生态系统及其治理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游戏产业也逐渐变得繁荣起来。
游戏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娱乐产业,还涉及到了整个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
随着游戏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游戏产业的生态系统及其治理。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游戏产业的生态系统游戏产业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产业链和游戏世界。
1. 产业链游戏产业的产业链包括游戏设计、开发、测试、制作、发行、营销等环节。
这些环节彼此相连,缺一不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游戏设计者是游戏的最初创造者,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设定构思出游戏的框架,制定游戏的剧情、人物、背景等。
游戏开发者根据游戏设计者的构思,将游戏设计转换成程序代码,将游戏的各个元素逐一实现。
游戏测试者负责对游戏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游戏的质量和稳定性。
游戏制作者则是负责将游戏的各个元素进行整合和制作,使游戏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游戏发行商则是将游戏推向市场的人,他们负责将游戏推向玩家,以便让他们体验游戏。
游戏营销者则负责对游戏进行推广和宣传,以吸引更多的玩家。
2. 游戏世界游戏世界是游戏产业的第二个层次。
游戏世界是游戏操作的场景,是玩家在游戏中操作的空间和时间。
游戏世界有自己的规则、价值、社区等组成集合。
玩家在游戏世界中进行体验,探索和竞争等活动。
二、游戏产业的治理游戏产业的治理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
政府作为治理的组织者,对游戏产业的发展进行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以规范游戏市场运营,保障玩家利益,促进游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企业则是承担着游戏创作、开发、运营、营销等重要职责,以实现产业链的有效运转。
而社会方面则是起到中间调节和监督作用,保障公众利益,维护和谐社会。
1. 政府治理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来对游戏产业进行治理。
为了保障玩家的权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
例如,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进行游戏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对游戏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等等。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对策研究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及其实践策略。
文章首先强调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持续创新在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通过行业协同与区域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合作在提升整个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的积极作用。
文章还探讨了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如绿色供应链、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等,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后,文章展望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方向,并建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目录第一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概述 (1)一、韧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1)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因素 (2)三、韧性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3)第二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现状 (4)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链布局 (4)二、关键产业与核心技术的分布情况 (5)三、国际贸易环境对产业链的影响 (7)第三章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状分析 (8)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与挑战 (8)二、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识别 (9)三、国内外竞争态势对比 (10)第四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分析 (11)一、外部风险:地缘政治、贸易战等 (11)二、内部风险:技术瓶颈、资源约束等 (12)三、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3)第五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战略对策 (15)一、加强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研发 (15)二、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16)三、强化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共享 (17)第六章案例分析 (18)一、领先企业的韧性建设经验 (18)二、行业协同与区域合作的成功案例 (20)三、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 (21)第七章未来展望与战略建议 (22)一、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预测 (22)二、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方向 (23)三、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24)第一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概述一、韧性的定义与重要性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的今天,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来9作为 产 业 链 龙 头 的 峨 嵋 铁 合 金 厂9由 于 电 价 的 降低和供电 的 稳 定9铁 合 金 产 品 在 市 场 上 有 了 较 强 的 竞 争 力 9市场份额不断扩大9年 产 量 从 1998 年 的 4 .2 万 t 提 高 到 1999 年的8 .3 万 t 92000 年 突 破 15 万 t 92001 年 达 到 18 .66 万t (超设计能力55 .5 )92001 年 实 现 产 值 82 881 万 元9出 口创汇从1998 年的1 400 万美元增加到2001 年的4 273 万 美元9产品50 出口 到 日 本\美 国\德 国\韩 国\英 国\巴 西\台
重 庆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4 年第10 卷第1 期
36
J OUR NAL OF C HONGOI NG UNI VERSI TY (Soci al Sci ences Editi on )Vol .10 No .1 2004
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
蒋国俊1 9蒋明新2
37
业顺利摆脱了困境 重现生机和活力 煤 电 冶产业链 中的三家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每年可为乐山市增加工业产值近 8 亿 元 增加税费5 000 多万元 成为乐山市近两年的第一税利大 户 还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煤 电 冶产业链 运行三年多以来 其成功经验得到了 四川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被誉为 国有企业 进而有为的成功典范 河南省经贸委 上海宝钢集团等纷纷 前来实地调研 同时也引起新闻界的极大关注 新华社 人民 日报 经济日报 中国经营报 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专 门组成记者团进行了专题调查和采访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证券报 经济参考报 四川经济日报 四 川金融投资报 资源开发与市场 市场与发展等报刊杂志都 先后作了专访和剖析 分别以 起死回生的产业链 煤电冶 整合川投产业链 煤电冶三方联手 跨行业优势组合 重 组 一把钥匙开了三把锁 一条产业链串起煤 电 冶 川 投集团成功重组三家困难企业 一石三鸟的思路 对三家 困难国企重组成功案例的解剖 四川投资集团成功重组三 家困难企业 新思路理清旧乱麻 等等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 评价 更重要的是这一新的产业链发挥出的效益已经被市场 所证明
电力销路问题0而与此同时9电 价 过 高 却 一 直 是 峨 眉 铁 合 金 湾 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名列全国6 大铁
厂发展的严重障 碍9因 为 铁 合 金 是 高 耗 能 产 品9电 耗 占 成 本 的50 以上9生产成本过高9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91996 年亏 损2 700 万元91997 年已走到G死亡,的边缘0
同构建了G煤\电\冶产业链,(图1 )0
到1999 年的40 多万t 92000 \2001 年 都 达 到 60 万t 以 上9企
$ 收稿日期!2003-02-25 作者简介!蒋国俊(1964- )9男9重庆合川人9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9教授级高工9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O
蒋国俊 等 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文章编号!1008-5831 "2004 #01-0036-03
Research on Theory of Indust ry Chai n and Its St abilisi ng Mechanis m
JI ANG Guo- un 1 9JI ANG Mi ng- xi n 2 (1 .Sic huan I nUest me nt GrOuP CO mPanS 9Che ng du 61OO15 9Chi na 3 Z .SOut h west Uni Uersit S O f Fi nance and ecOnO mics 9Che ng du 61OO74 9Chi na ) Abstract 2For t he pur pose of enhanci ng t he co mpetiti on abilit y of ent er pri ses 9i ndustr y and r egi onal econo my 9st arti ng Wit h r esearch on t he successf ul pr acti ces of Gcoal 9el ectri cit y 9met all ur gy i ndustr y chai n ,by Si chuan i nvest ment gr oup co mpany 9 based on t he t heori es of val ue chai n 9i ndustr y cl ust er 9str at egy uni on 9t hi s arti cl e st udi es t he t heor y of i ndustr y chai n and its st abili si ng mechani s m 9confi nes t he concept and basi c t heor y f r a me Wor k 9concl udes t hr ee mechani s ms 9t hat ar e co mpetiti ve prici ng mechani s m 9benefit ad usti ng mechani s m and co mmuni cati on and tr ust mechani s m 9t o st abili se t he r unni ng of i ndustr y
(1 . 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9四川 成都 610015 32 . 西南财经大学9四川 成都 610074 )
摘要!本文从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目 的 出 发9从 研 究 四 川 省 投 资 集 团 公 司 组 织 G煤\电\冶 产 业 链7的 成 功
实践着手9在现行价值链\产业群聚\群聚区和战略联盟 等 理 论 的 基 础 上9对 产 业 链 理 论 及 其 稳 定 机 制 进 行 了 研 究 9界 定 了 产
为了探讨 煤 电 冶产业链 成功的原因及其普遍意义 我们对有关产业链的形成 运作和巩固提高的若干主要问 题 进行了一番研究
二 !对 产 业 链 理 论 问 题 的 思 考 哈佛商学院教授 全球当今关于竞争战略的最高权威 迈克尔 波特在其< 国家竞争优势 < 群聚区和新竞争经济 学 等著名论著中 提出了 产业群聚 和 群聚区 的概念 他证明了 各国竞争优势形态 都是以产业群聚的面貌出现 呈现出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 或由市场 技术到营销 网络的水平关联 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会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这是形成产业群聚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旦产业群聚 形成 群聚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互动关系 一方面 它的 效应从上下左右向四处扩展 另一方面 产业群聚也帮助产 业克服内在惯性与僵化 破解竞争过于沉寂的危机 促进竞 争升级 产业群聚的竞争力大于各个部分加起来的总和 产 业群聚是凝聚国家竞争优势的基地 当产业群聚形成时 一 个国家 或地区 无论在最终产品 生产设备 上游供应及售 后服务等方面 都会具有国际竞争的实力 波特还证明 很多产业群聚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通 常具有地理集中性 这是因为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 各 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 竞争者往往集中在某个城市 或地区 因此 今天的世界经济地图 是由产业 群聚区 所 控制 群聚区 是在一个地方出现的 由某个特定领域中不 同寻常的竞争的胜者组成的关键集合 群聚区的边界 是由 那些对竞争至关重要的跨行业 跨机构的相互联系和互补性 决定的 波特还考察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群聚区和意大利 皮具时装群聚区 发现它们都是由几条相互联系的产业链组
成的 根据 煤 电 冶产业链 的成功实践 不难看出 产业群
聚区内的这种集合 是以 产业链 作为骨干串联起来的 本 文所说的 产业链 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 由在某个 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或国际竞争潜力 的企业 与其 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
产业链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之上的相关企业 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 它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 l 与一 般的供应链不同 它是特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相关企业的集 合 并同群聚区内的政府及其他重要相关机构有密切的联 系 2 与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不同 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间 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 从战略供货到核心业务领域内 的合作 3 与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纵向一体化不同 产业链 是独立企业间的联合 闯 与各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不同 产业 链中的企业联盟在各方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的公 司那样运作
合金企业前 茅0 嘉 阳 电 厂9由 于 直 供 峨 铁91999 年 投 产 当 年 就发电 3 .2 亿 k wh 92000 \2001 年 都 达 到 7 .5 亿 k wh h 以 上9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达到7 500 h 以 上 的 全 国 先 进 水 平9电 厂除按期还本付息外还有盈 余9而 同 期 四 川 电 网 发 电 上 网 利 用小时数平均不到 3 000 h 0产业链中的嘉阳煤 矿9由 于 有 了 嘉阳电厂稳定的煤炭市 场9产 煤 量 从 1998 年 的 20 万 t 翻 番
业 链 的 概 念 和 基 本 的 理 论 框 架 9总 结 了 推 动 产 业 链 稳 定 运 行 的 三 种 机 制 9即 竞 争 定 价 机 制 \利 益 调 节 机 制 和 沟 通 信 任 机 制 O
关 键 词 !经 济 竞 争 力 9产 业 链 9稳 定 机 制
中图分类号!F062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1998 年6 月9四川 省 投 资 集 团 公 司 整 体 兼 并 峨 铁9同 时 将嘉阳电厂作为自备电厂直 供 峨 铁9相 应 地 消 化 嘉 阳 煤 矿 的 劣质煤9G煤\电\冶,三个不 同 行 业 的 企 业 由 于 产 业 关 联 度 极 高9产能匹配9互 为 依 存9优 势 互 补9在 战 略 联 盟 的 基 础 上 共
群聚区内产业链的成因 一是因为当今国内外激烈的市 场竞争 是网络竞争而非单个公司竞争 竞争的赢家都须有 较好的网络 二是为了灵捷反应顾客需求 三是因为社会 压力 例如环境与就业压力 四是产业链本身具有突出的 优点 产业链提升了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 在不同的范围以 及不同的参与者之间 竞争和合作可以共存 能够大大缩短 产品开发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 搜索和维持供 应商的成本 减少决策成本和交涉成本 降低了价格变动的 影响 提高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 与分散和随机的市场交 易相比 产业链缓和了协作关系中固有的问题 同时又能避 免增加纵向一体化的不灵活性以及管理上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