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
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
心肺疾病患者
总结词
心肺疾病患者在麻醉期间需要特别注意液体管理,以避免对心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详细描述
对于心肺疾病患者,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尤为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限制液体的输入 量,避免过多的液体对心肺功能造成负担。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老年患者和儿童
通过合理的液体补充,可以增加循环血量,提高血压和 心输出量,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从而维持循环系 统的稳定。
防止肾功能损害
麻醉期间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导致肾脏负担加重, 如低血压、低灌注、药物影响等。因此,防止肾 功能损害也是麻醉期间液体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
适当的液体补充可以维持肾脏的血液灌注,减轻 肾脏负担,从而降低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同时, 对于已经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更加谨慎地 进行液体管理,避免过度补液。
晶体液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是最常用的晶体液,主要用 于补充等渗的损失,维持细胞外液的 容量和渗透压。
林格氏液
平衡晶体液
平衡晶体液是一种含有多种电解质和 少量葡萄糖的溶液,其成分与细胞外 液相似,可用于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 持酸碱平衡。
林格氏液是一种含有电解质和少量葡 萄糖的溶液,可用于补充血容量和维 持酸碱平衡。
环超负荷或不足的情况。
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01 近年来,关于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研究不断深入, 新型的补液策略和药物如血管收缩剂、人工胶体 液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
02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麻醉期间的补液方案,提 高补液效果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 探索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补液管理系统。
02 同时,还需要加强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的结合, 深入探讨麻醉期间液体管理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输液和麻醉管理制度
输液和麻醉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疗安全,规范输液和麻醉管理工作,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涉及输液和麻醉的科室、医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
第二条输液和麻醉管理负责人应乐观组织、协调、引导和监督本医院输液和麻醉工作,确保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输液和麻醉管理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严格遵守医疗伦理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法律的规定。
第二章输液管理第四条输液室的建设与管理4.1 输液室应依照医院消防、安全等有关规定进行建设,设立合理的出入口、消防设施和紧急救援设备。
4.2 输液室的使用和管理必需符合卫生标准,保持室内干净乾净,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4.3 输液室应配备必需的设备、器材和药品,确保输液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输液操作规范5.1 医务人员必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依照医疗操作规程进行输液操作。
5.2 输液前,医务人员应认真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和医嘱,确保正确的输液目的、药品和剂量。
5.3 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依照医嘱进行输液,定期察看患者生命体征和输液情况,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5.4 输液后,医务人员应注意察看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输液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六条输液药品管理6.1 输液药品的采购、存储、配送、使用和报废必需依照相关规定执行,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6.2 输液药品的有效期应严格掌控,过期药品严禁使用,并依照规定进行销毁处理。
6.3 输液药品的使用和记录应符合医疗规范,包含药品的批号、剂量、使用时间和使用者等信息,确保追溯和监管。
第三章麻醉管理第七条麻醉科室的建设与管理7.1 麻醉科室应依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配置麻醉设备和药品,建立抢救设备和设施,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7.2 麻醉科室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麻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八条麻醉操作规范8.1 麻醉操作必需由具备资格的麻醉医师或合格的麻醉护士进行,依照麻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PPT
保证手术视野清晰
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适当的液体管理有助于控制术中出血,保 持手术视野清晰,从而有利于手术操作。
良好的液体管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 险,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术后恢复质 量。
02
麻醉期间的生理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01
02
03
循环血量减少
麻醉过程中,由于血管扩 张和血浆外渗,循环血量 减少,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
血液保护技术
采用血液回收、血液稀释和血液保护药物等方法,减少手术过程中 的失血和输血需求。
临床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对于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以探讨最佳的液体管理方 案。
针对高风险手术患者,如心血管手术、器官移植等,液体管理策略的优化尤为重要 。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麻醉期间,肾脏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 的调节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细胞外液和电解质平衡的变化
细胞外液扩张
麻醉期间,细胞外液扩张可能导 致中心静脉压升高,影响血液循
环。
电解质紊乱
麻醉过程中,由于细胞外液扩张和 肾脏功能的变化,可能导致电解质 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压。
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快 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如生 理盐水、林格氏液或人工胶体
液。
对于出血或严重创伤患者,需 输注红细胞、血浆或冷沉淀物
等血液制品。
注意控制输液量,避免过量补 液引起心肺功能不全或水中毒
。
特殊情况的处理
01
对于严重心脏疾病患者 ,应谨慎补液,避免加 重心脏负担。
02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需控制输液量和种类, 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围手术期患者液体管理措施
排出量(ml/d)
摄入量(ml/d)
食物含水 700~ 1000
Sub 01 Department
粪便含水 50~100
成人每日生理需求量为25~30 mL/kg
正常人体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饮水 500-1200
代谢内生水 300
尿量 650~ 600
呼吸道蒸发 300
液体过量可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血容量增加可增加血管内静水压、损伤内皮细胞多糖复合物(调节血管通透性),从而导致液体潴留。 大型肠道手术后液体超负荷的最常见表现为合并肠梗阻的肠道壁水肿。术中液体超负荷与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相关,并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补偿性液体治疗量
术前液体损失量
发热和 开放气道病人
D1~10kg:4ml/kg/hr 11~20kg:2ml/kg/hr 21+kg:1ml/kg/hr
维持性液体治疗量
围手术期液体量的估算
术中液体损失量
小手术:4ml/kg/hr 中手术:6ml/kg/hr 大手术:8ml/kg/hr
皮肤蒸发 500
总计 1500~2500ml
总计 1500~2500ml
每克蛋白质、糖、脂肪氧化所产生的水分别为0.41、0.60、1.07ml
发热病人体温每升高1℃, 非显性失水每小时增加 0.5~1.0 mL/kg。 开放气道的病人,呼吸道 丢失量是正常人的2~3 倍。
非显性失水受环境因 素影响,成人基础状 态为500~800mL/d。
临床上,应针对病人个体化制定,实施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并反复评估,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疾病状态及阶段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
体液总量
12术中液体管理
术中液体管理1.输液疾病、外伤和手术等导致体液成分、分布和容量发生很大改变。
输液的目的是维持和恢复组织灌注,保证内环境稳定。
输液治疗应根据体液丧失的实际情况、病人的代偿能力合理选择,如何确定输入量及选用何种液体是关键的。
1.1 适应证1.1.1各类手术麻醉。
1.1.2各类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1.1.3创伤、休克、严重感染。
1.1.4毒物或药物中毒。
1.1.5昏迷及晚期肿瘤不能进食。
1.2 方法1.2.1 输液器械输液器、注射针(普通针或18G套管针)、消毒用碘酒、酒精棉、胶布等。
1.2.2液体种类和分类1.2.2.1晶体液:①葡萄糖(CS):不含电解质,补充水分及能量。
②生理盐水(NS):扩容,输入过多可致高氯性酸中毒。
③0.3%、0.4% NaCl:可治高钠血症。
④3% NaCl 治疗严重低钠血症,补钠计算公式为:补钠量(mmol/L)=血清钠下降值(mmol/L) ×体重(kg)×0.6,1g钠=17mmol。
⑤复方氯化钠液(林格液): 用于纠正低血容量和治疗腹泻、灼伤等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中度代谢性酸中毒。
⑥平衡液(乳酸钠林格液):最常用,补充细胞外液、扩容、补充电解质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还可改善血粘度及疏通微循环。
⑦5%碳酸氢钠:补充钠和纠正酸中毒。
⑧10%氯化钾:每支10ml含钾1g(13.9mol),纠正低钾血症,严禁静推。
⑨10%葡萄糖酸钙:纠正低血钙。
⑩25%甘露醇:利尿脱水,防治急性肾衰,降低颅内压。
1.2.2.2胶体液:①右旋糖酐70:扩容,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②右旋糖酐40:降低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
③各种代血浆:如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海脉素(血代)、嘉乐施(血定安)等,扩容。
1.2.3 输液穿刺部位新生儿选用脐静脉,婴儿选用头皮静脉,儿童选用手背或足背静脉,成人则可选用肘静脉、贵要静脉、踝静脉等,大量输血和输注高渗液则应选中心静脉。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麻醉手术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术方式,显然,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需要一些额外的支持措施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麻醉期间的液体治疗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的专家共识,以及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管理及其重要性。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液体管理不当会引起许多问题,如术中失血、低血压等等,所以液体管理需要严格控制。
因此,专家对于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的共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一些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的专家共识:1.麻醉期间液体治疗需进行计算,制定个体化液体管理方案。
2.术中应保持体液平衡,在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基础上,避免过多给予液体。
3.应積极输血,以維持足夠的器官灌注,降低输液量。
4.治疗恢复期也需要维持合适的液体灌注。
专家建议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管理要个体化,以满足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管理的重要性对于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管理,不仅是医护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关乎到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
手术期间,如果液体管理不当,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
此外,还有一些术后并发症可能与液体管理不当有关联,如肺水肿、急性肾衰竭等等。
因此,在麻醉手术期间,正确的液体管理与监测,以及适当的液体应用,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
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了解液体管理的重要性、麻醉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以及正确的液体管理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液体管理情况,从而帮助患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质量。
小儿麻醉与液体管理
3、气管导管插入深度:
气管导管可经口或经鼻插入: ①经口插入深度为年龄(岁)/ 2 + 12cm 或 ID×3cm; ②经鼻插入长度为年龄(岁)/ 2 + 14 cm或 ID×3 +2cm。 导管位置确定后,可考虑按需要的长度剪去多余的部 分。摆好体位后应再次确认导管深度。长时间使用气 管内导管者,应拍 X 片确定导管位置
呼吸频率
年龄越小,频率越快,储备能力较成人差
呼吸节律
易出现节律不齐、间歇呼吸及呼吸暂停, 新生儿尤为明显
呼吸功能
潮气量6-8ml/kg,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死腔的轻微增加就会严重影响小儿的气体 交换
三、气道器具及使用方法
面罩
喉罩
口咽通气道
气道器具
咽喉镜
鼻咽通气道
气管导管
(一)面罩
1、理想的小儿面罩应具有可罩住鼻梁、面颊、下颏 的气垫密封圈,应备有不同规格供选用。面罩的死腔 量应最小。
管,否则极易造成气管损伤和术后喉水肿; (3)插管后一定要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 CO2 波形确定气管
导管在气管内; (4)导管固定前,应正确握持气管导管,确保导管位置没有
变化; (5)用合适的支撑物以防气管导管扭折。鼻插管时,注意避
免导管压迫鼻翼。
5、拔管术
1、拔管前患儿须具备的条件:
①麻醉药作用已基本消退,无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 残余作用(麻醉下拔管者除外);
小儿麻醉
Pediatric Anesthesia
见习课主要内容
小儿麻醉的注意要点
病例分析
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
麻醉科术中液体管理策略
麻醉科术中液体管理策略在麻醉科手术中,液体管理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患者的恢复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液体管理策略旨在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并预防低血容量和组织缺氧的发生。
本文将就麻醉科术中的液体管理策略进行详细探讨,以便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液体管理的目标液体管理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在必要的范围内,保持体内正常的心排血量和组织灌注,防止低血容量引起的低血压和组织缺氧。
液体管理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度调整,以防止过量液体负荷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液体类型的选择液体类型的选择在液体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液体类型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其中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等,胶体液包括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
选择液体类型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年龄、体重、病情等,同时还需考虑手术特点和麻醉方式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液体类型。
三、液体管理的策略1. 预防性补液预防性补液是指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基础状况等因素,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液体,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血容量充足。
预防性补液可以有效预防低血容量导致的低血压和组织缺氧。
2.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监测指标,如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通过调整输液速度和液体类型,以达到维持患者循环稳定的目标。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能够更准确地指导液体补充,并减少过量液体负荷的风险。
3. 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排血量和血压等指标,以及使用技术手段如肺动脉导管等,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实时、连续的评估。
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循环不稳定的情况,以及指导液体管理的调整。
4. 个体化液体管理个体化液体管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基础疾病、手术类型和术中事件等,制定个体化的液体管理策略。
个体化液体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手术风险,以及根据监测指标及时调整液体补充和输液速度等。
麻醉期间液体管理
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
液体的选择 胶体液 羟乙基淀粉 明胶 白蛋白 血浆 高渗晶胶混合液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象(目的是保证灌注,不是稀释)
影响体液液体平衡的相关因素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 先抽血保存,然后再开始快速补液 目的是保证抽出的血液的质量 等于先放血,造成出血性休克,然后再快速扩容 虽然倡导者认为很安全,但未获大多数同道认可
影响体液液体平衡的相关因素
急性诱导期高容量填充 是对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的修正 针对诱导期生理性脱水和麻醉后有效循环
影响人体体液平衡的相关因素
目前的争议集中在如何处理上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认为麻醉引起的循环
血容量相对不足,有如神经性休克,应当 使用缩血管药物来处理 国内有很少一部分学者采用麻醉全程使用 缩血管药物的策略 这种策略的主要问题是可操作性不强
影响人体体液平衡的相关因素
目前的争议集中在如何处理上 使用液体补充(填充):根据使用液体的不同,
血容量相对不足 强调晶体液(补充生理性脱水)和胶体液
(填充血管扩张后的空间)各10ml/kg输注 在麻醉诱导期输入
影响体液液体平衡的相关因素
手术因素 失血 体腔暴露造成的不感蒸发增加 体温变动 体位变动
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
提倡以“诱导期高容量填充”为基础的液体管理 模式
影响人体体液平衡的相关因素
术前因素 生理性:术前禁食水的影响
机体代谢所消耗的水量 不感蒸发的水
影响人体体液平衡的相关因素
病理性:凡能引起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的 疾病如消化道梗阻、尿崩症等
医源性:为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所使用的 利尿降压药,为进行肠道准备所使用的泻 药等,都会造成体液的进一步丢失
麻醉科对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指导与规范
麻醉科对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指导与规范麻醉科对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指导与规范是为了确保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适当的液体平衡,维持体内稳定的生理状态。
准确合理地进行液体管理对于手术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液体管理的意义、围手术期液体平衡的原则、指导与规范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意义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是麻醉科重要的工作之一。
合理地管理液体可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维持血流量、血压和组织灌注的正常水平,保护内脏器官功能。
同时,适当的液体平衡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二、围手术期液体平衡的原则1.个体化:液体管理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合并症等因素,进行精确的液体计算和制定液体管理计划。
2.保持正常生理状态: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目标是使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包括正常的血容量、心率、血压等指标。
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和种类。
3.平衡水和电解质:手术期间,患者会因为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因素导致水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丢失情况进行相应的补液。
注重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避免电解质紊乱。
4.注意肺水肿的防治:围手术期液体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液体过负荷,以免引起肺水肿。
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肺静脉压力等指标来调整液体的输注速度和总量。
三、指导与规范1.术前评估:麻醉科在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指导与规范中,首先需要进行术前评估。
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理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液体管理计划。
2.术中监测与调整: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率和量,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
3.合理使用液体:麻醉科医生在围手术期液体管理中要合理使用不同的液体。
常用的液体包括平衡盐液、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等。
麻醉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与护理
麻醉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与护理麻醉是一种医学技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失去疼痛感和意识,以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
虽然麻醉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之相关的风险和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其中之一就是麻醉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麻醉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麻醉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 血液循环减慢:麻醉药物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血管扩张和静脉循环的减慢。
这会使得血液在体内的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增加血液凝结的风险。
2. 凝血功能异常:一些麻醉药物会干扰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化,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这可能会增加手术过程中出血的风险,并延长恢复期。
3. 血糖水平变化:一些麻醉药物可引起血糖水平的变化,包括血糖降低或升高。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他们需要在手术前接受特殊的血糖管理。
4. 血液容量改变:麻醉过程中,液体和药物的管理会影响体内的血液容量。
这可能导致血液浓缩或稀释,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
二、麻醉对血液系统的护理1. 评估和监测:在手术前和手术中,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血液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 准备血液制品:对于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护士应根据医嘱准备血液制品,以备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
3. 液体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合理配置和管理液体。
确保血液容量的平衡,维持循环稳定。
4. 血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护士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在手术前和手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5. 增强循环:在麻醉过程中,护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患者的循环,比如提供适当的体位,促进气管插管后的肺通气和排痰等。
6. 预防血栓形成:在手术期间,护士可以采用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这包括提供抗凝药物、穿压力袜、协助患者进行床边活动等。
7. 监测血液指标:在手术后,护士应该及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血液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
麻醉药品余液处置要求
麻醉药品余液处置要求
麻醉药品余液指手术或医疗过程中未使用的麻醉药物和相关液体。
这些余液具有一定的药物成分,因此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以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麻醉药品余液处置要求:
1.根据法规和标准操作规程: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
操作规程,对麻醉药品余液进行处置。
医疗机构和麻醉科
应确保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相应程序。
2.分类和标记:将麻醉药品余液按照其属性进行分类和标记,
明确识别内容物的性质和潜在危险。
常见的标记方式包括
标签、标示符号或其他合适的方式。
3.防止交叉污染:在处置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
止麻醉药品余液与其他药物或废物发生交叉污染。
确保每
个麻醉药品余液的单独处理和处置。
4.安全收集和储存:将麻醉药品余液安全收集,并以无泄漏
的容器或专用容器进行储存。
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和方法,以确保余液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
5.专业处置:麻醉药品余液的最佳处置方式是依靠专业的废
物处理机构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处理。
这些机构或公司通常
具有对废物进行安全和合规处置的资质和设备。
6.记录和报告:对于麻醉药品余液的处理和处置,应记录每
个步骤,并根据法规要求进行相应的报告和备案。
需要注意的是,麻醉药品余液的处置要求会因医疗机构的具体规定而略有差异。
麻醉中的液体管理与补液策略
麻醉中的液体管理与补液策略麻醉中的液体管理与补液策略在手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确的液体管理可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组织灌注,有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探讨麻醉中的液体管理的原则,以及常用的补液策略。
一、液体管理的原则1. 个体化每位患者的液体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液体管理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例如,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液体需求量和类型。
2. 监测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生理指标对于防止液体过负荷或过度失水至关重要。
临床上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血压、心率、尿量和中心静脉压等。
准确的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及时调整液体管理策略。
3. 减少失衡液体管理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避免出现失衡现象。
因此,在选择液体类型时要考虑患者的体液组成和丢失情况。
例如,失血性休克时应优先选择血浆代补液体;而低蛋白血症患者则需要选择高浓度蛋白的液体。
二、常用补液策略1. 充分补液充分补液是常见的液体管理策略之一。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容量和组织灌注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适当补液可以维持这些生理指标的稳定。
临床上,常用的补液方式包括静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浆等。
2. 限制液体在某些情况下,严格限制液体的摄入量也是一种有效的液体管理策略。
例如,对于肺部疾病患者,限制液体的摄入可以减轻肺水肿的发生。
此外,限制液体的摄入还可以避免液体过负荷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3. 输血策略输血在麻醉中也是一种补液策略的选择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输血补液策略可以改善组织的氧供和输液效果。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失血量和术后预计输血需求等因素,来进行输血的决策。
总结:麻醉中的液体管理与补液策略对患者的手术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化、监测和减少失衡是液体管理的基本原则。
而充分补液、限制液体和输血策略是常用的补液策略。
麻醉中的液体管理与补液策略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ERAS的围术期管理
术中保温
维持机体中心温度 大于36℃
并发症预防
1、多模式预防术后 恶心呕吐(PONV) 2、多模式镇痛和非 阿片类药物镇痛可缩 短术后肠麻痹时间
血糖控制
控制高血糖 预防低血糖
术前
术前评估与宣教
术前评估可以对即将实施麻醉的风险作出初步判断,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术
前宣教可以缓解患者悲观、焦虑的心理应激,是ERAS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步骤。
术中麻醉管理——体温控制
持续2 h以上的手术患者都会出现体温降低
复温过程中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释放,加剧机 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损害凝血机制以及白细胞功能,术后切口感染率 上升3倍 Ann Surg,2002,236(5):643-648
增加心血管负担,术后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维持术中正常的体温是减轻手术应激和降低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措 Arch Intern Med,2002,162:63 施 为了避免低体温的发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1)术 中加强覆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应用暖水袋、电热毯等对患者头部及下 肢保温;(2)保持温暖环境,提高手术室温度;(3)加强供氧;(4)加强体温 监测,对低温者,采用能测量35 ℃以下的体温计,测直肠体温;(5)对静 Br J Surg,2006,93(7):800 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等
术中麻醉管理液体管理补液量确定补液过少补液过多低血容量导致重要脏器低灌注引起并发症肠道水肿增加肺间质体液量导致并发症每搏变异量svv动脉脉压变异度ppv目标导向容量治疗液体选择平衡液与生理盐水没有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使用人工胶体在临床转归方面优于晶体液与平衡晶体液相比输注过量09盐水会导致肾水肿降低肾动脉血流速减少肾皮质组织血流灌注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中麻醉管理液体管理术中平衡液的发展乳酸缓冲体系乳酸缓冲体系醋酸缓冲体系醋酸缓冲体系血乳酸乳酸不易清除清除能力弱者易患高乳酸血症易清除半衰期短干扰医生对患者判断休克组织缺氧脓毒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程度的指标乳酸不干扰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工业产物为混悬体dld型不为机体代谢具有细胞毒性禁用于婴幼儿的食品中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没有细胞毒性物质对婴幼儿没有影响缓冲能力缓冲能力弱于醋酸缓冲体系碳酸氢盐前体物质醋酸根和葡萄糖酸根酸碱缓冲能力为正常血浆值的2倍术中输注的平衡液应该具有接近生理的缓冲体系术中麻醉管理液体管理代谢乳酸全部经肝脏代谢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肝肾功能受损患者不宜使用代谢途径广泛适用于肝肾功能受损患者乳酸代谢率低易蓄积醋酸的代谢率快2倍不易蓄积有利于循环障碍患者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体内醋酸盐仍可以被有效的代谢而乳酸盐则不能理想的平衡液应该同细胞外液组分类似成分gssalinerslrsarsecfna15414713114014014541mg151113游离钙2326总钙量cl15415611198115117glucose51缓冲体系乳酸醋酸醋酸hco2827252327渗透浓度778286311255273294304310术中麻醉管理液体管理术中麻醉管理血糖管理高血糖与手术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血糖较高的患者术后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度与血糖较低患者相比增高57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液体种类
晶体液:RL 胶体液:白蛋白、羟乙基淀粉、
明胶、右旋糖酐 晶、胶复合液
胶体溶液---容量补充
✓ 扩容效果好,增加血容量,快速恢复 血流动力学
✓ 输入量少,组织水肿少 ✓ 增加心输出量 ✓ 过敏 、价格比较昂贵
晶体液不适宜于扩充血浆容量
扩容效力低下(30%),维持时间太短,必须大量 输入
大量输入易导致组织水肿 不能真正改善决定组织细胞氧供的全身微循环的
灌注,尤其是重要脏器的微循环。 危重患者或大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器官衰竭的机会
大大增加。
•低血容量引起的组织间隙脱水,治疗的根本在于使用扩容效力 强的液体尽快恢复正常血容量。 •晶体液应该用于组织水化,纠正非低血容量引起的组织间隙脱 水。增加尿量。
每日生理需要量
体重
液体容量(ml/kg)
第一个10kg
100
第二个10kg
50
以后每个10kg
20-25
输入速度ml/(kg.h) 4 2 1
累计缺失量
生理需要量×禁食时间+术前额外丢失量 和第三间隙丢失量
第三间隙转移量
麻醉手术期间部分液体进入第三间隙,可 导致血管内容量明显减少。可用平衡盐溶 液补充。再分布量多少与手术部位和方式 有关,较小手术每小时需2-3ml/kg,中等手 术需4-6ml/kg,较大暴露创面的手术需710ml/kg。
围术期开放输液和限制输液的争论
支持开放输液者指出充分容量负荷的优点 1术中循环稳定 2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3提早进食固体食物 4缩短住院时间 主张限制输液者列举了常规容量治疗的缺点 1术后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增加 2影响伤口愈合 3有增加围术期死亡的风险
小儿术前禁食水
▪ 液体周转率及代谢率高,禁食时间过长会导致
理想胶体液的条件
快速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 足够的血管内停留时间; 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改善氧供和器官功能; 在体内容易代谢和排出; 无过敏反应和组织毒性。
围术期机体液体需要量
1生理需要量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 3手术期间体液再分布 4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 5术中失血量
术中常规补液方案
脱水、低血容量、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
▪ “2-4-6-8”原则:清饮料,母乳,婴儿配方食品
,固体食品, 新生儿术前2小时可进清淡液体
1-2ml/kg
年龄
新生儿 1-6月 6-36月 >36月
固体食物(h) 4 4 6 8
清淡液体(h) 2 3 3 3
小儿术中常用液体
▪ 新生儿、婴儿代谢速度、氧耗约为成人2 倍
容(20~25ml/kg)-晶体液维持 监测:评估组织灌注状态
扩容的目标
Hb ≥ 8-10 gm% HCT ≥ 25-30 % CVP >5 cmH2O BP波动 ≤ 20% 尿量 ≥ 1 ml/kg.h 白蛋白 > 25gm/L 血浆 K+ Na+ Cl- Ca++ Mg++ 正常 防止负荷过度
术中容量评估的途径
1心率 2无创血压 3尿量,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
度 4血氧饱和度 5超声心动图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1中心静脉压(CVP) 2有创动脉压 3肺动脉楔压(PAWP) 4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左心EDV测定采用超声
心动图,右心EDV测定采用漂浮导管。 5FloTrac是一个持续监测心输出量的系统。
FloTrac是目前临床检测血容量的有效方法,每搏 量随正压通气而变化的幅度可以作为预测循环系 统对输液治疗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
实验室检测
1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 2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 3凝血功能。
术中输液需解决的五个问题
用性 时速特 量质 机度殊
围术期机体液体需要量
术中继续损失量
包括术中失血量和组织间液丢失
手术失血: 术中每丢失1ml全血,需补充晶体液3ml,必要时 给予血浆代用品维持循环稳定; 如果出血量超过10~15%,就需要补充浓缩红细胞和血 浆; 出血量超过30~50%,就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 淀(凝血因子); 出血量超过70%~80%,就需要术中一定量的血小板。 一般来说,每出血1000ml,大概需要回输浓缩红细胞 4~5个单位,血浆500~700ml。因为一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 来源于200ml全血。
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
麻醉期间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是维持组织良好灌注的基础 是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 是开展麻醉期间治疗工作的基础 也是术后良好恢复的基础
是麻醉医生每天面对的头等大事 又是到目前为止争议最多的一件事
麻醉期间输液的目的
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保证重要器官和组织的氧供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 维持凝血功能正常 血液稀释,节约用血 特殊用药的给予
术中所需输入液体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输入液 体总量=CVE+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 失量+第三间隙缺失量。
补偿性扩容(compensatory intravascular volume expansion,CVE) 由于麻醉本身可引起一定范围
或某一程度上的血管扩张和心功能抑制,故在麻
醉前应进行适当的CVE,以弥补麻醉导致的相对 性容量不足。一般在麻醉前或诱导的同时就必须 静滴5~7ml/kg的胶体来实施CVE。
放腹水后期腹压明显减轻,CVP开始下降,此时开始增加 补液量和速度,逐步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
腹水量>1000ml的患者要注意患者组织间液明显减少,要 适当增加晶体液。
扩容步骤
尽早:麻醉诱导或硬膜外穿刺 足量:第1小时20~30ml/kg(补充禁食、血管
扩张量) 晶:胶=1~3:1 次序:少量晶体液(250~500ml)-胶体液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同年龄平均血容量
新生儿: 早产儿 足月儿 小儿
95ml/kg 85ml/kg 80ml/kg
成人: 男性 女性
75ml/kg 65ml/kg
组织间液丢失
放腹水前和放腹水初始阶段由于腹腔压力高导致心脏前负 荷明显增高,此时快速补容显然可能导致心衰,并难以维 持循环稳定效果。此时主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