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赤交角专题课件 地球运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概况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测试要求: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 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 一、地球的公转 周期和速度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
3、方向:
课堂练习:
5、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6、“五一”国际劳动节,上海的昼夜长短情况和 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白昼还在变长 B、昼长夜短,但是白昼还在变短 C、昼短夜长且白昼还在变短 D、昼短夜长,但是白昼还在变短
课堂练习:
3、读地球光照图,回答: (1)A、B两点此时 是日出还是日落: 日落 , (2)此时,北京时间 是 12 月 22 日 24 时。 (3)图中从A到B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是: 昼渐长,夜渐短 。 (4)此时,广州是 冬 季(春、夏、秋、冬)。
D、冬至日
(07年学业水平测试题)
课堂练习:
2、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
(08年学业水平测试题)
课堂练习:
3、在下列城市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哈尔滨 C.北京 D.上海 4、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是 A.从春分到夏至 B.从秋分到冬至 C.从夏至到秋分 D.从冬至到秋分
复习旧课: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 速度? 2、昼夜交替原因是什么? 3、晨线和昏线如何判断?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测试要求: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 解其成因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概况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昼夜长短变化 四、四季五带的划分
四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四季的划分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 并理解其成因
(1)天文四季: 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象四季: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四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3、五带的划分 (1)划分方法:
(2)作用:
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 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课堂总结:
三、昼夜长短变化 1、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 2、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四、四季五带的划分 1、四季变化的原因 2、四季的划分 3、五带的划分
课堂练习:
1、北半球正值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赤 道 春分日 北回归线
夏至日
赤 道 秋分日
南回归线
冬至日
3、另一种规律概括: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移 向的半球 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复习旧课: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 速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昼夜长短变化 四、四季五带的划分 测试要求: 1、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2、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 解其成因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 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 昼弧与夜弧相等则昼夜等长。 注意:
记忆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夏至日:北北大,南小 2、冬至日:南南大,北小
课堂总结:
一、地球公转的概况 1、概念、轨道、方向、周期、速度 2、黄赤交角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周期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4、周期: 5、速度: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近日点速度快(一月初) 远日点速度慢(七月初)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自转 概念 方向百度文库周期 轨道 速度
地球绕其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 自西向东(南极顺 时针,北极逆时针) 23小时56分4秒 1恒星日 赤道面 角速度 :15度/时 线速度:赤道向两极 递减
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西向东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黄道面 远日点速度慢 近日点速度快
黄赤交角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概念: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 和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 的交角。
2、度数: 黄赤交角在一定时期内是 不变的,目前黄赤交角的 大小为23°26′。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1、形成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 射点的南北移动。 2、变化规律: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地点)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不同时刻)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
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 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 回归线。 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 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 23°26′即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概念: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 性的往返运动。 2、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
小结:
公转
斜 方 身 向 绕 不 日 变 自转 黄道面 黄赤交角 23026/ 赤道面 太阳直射点 在南北回归 线间周年移 动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作有 规律的变化
课堂练习:
1、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下列 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 N) C、酒泉(40 N)
0 0
B、肯尼迪(28 N) D、库鲁(50N)
0
2、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D、南极长城站
课堂练习:
3、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端午节 B、国庆节
C、劳动节
D、教师节
4、“十·一”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课堂练习:
5、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 B、度数永远不变
C、随公转有规律的增大或减少 D、地球自转和 公转共同形成的
6、在地球表面,决定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界线的条 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课堂练习:
A
DAB (1)图中__________ 时期直射点向北移动, BCD ___________ 时期直射点向南移动。 B (2)当太阳直射________ 点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AC (3)当太阳直射_________ 点时,北京昼夜等长。 (4)A、B、C、D四点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 D 点的是 ,其公转速度较 较快 。
地球自转
赤道 平面
小结
地球公转
黄道 平面
黄赤 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
纬度 变化
昼夜长短的
季节 变化
太阳高度的 季节 四 季
变化
太阳高度的 纬度 五 带
变化
四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 并理解其成因
1、四季变化的原因: 随着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 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 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赤道上昼夜等长
春分日与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2、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1)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2)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 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均为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