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历年RS考博试题及相关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科院考博英语培训资料考题分析

中科院考博英语培训资料考题分析

A. way
B. view
C. vision
D. pursuit
This cycle of growth, reached its peak in 1986, when the annual rate of growth was ________ 12 percent. (2019,10)
A. expenses
B. revenues
C. budgets
D. payments
10. His ________ with computers began six months ago. A. imagination B. innovation C. observation D. obsession
A. inadequately B. systematically
C. profoundly
D. simultaneously
2. In fear for their lives and in _________ of their freedom, thousands of enslaved women and children fled to the Northern States on the eve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Successful students sometimes become so _________with grades that they never enjoy their school years. (2019,3)
A. passionate
B. involved
C. immersed
A. interrupt
B. bother

中科院各专业所考博试题.doc

中科院各专业所考博试题.doc

中科院各专业所考博试题中科院发育所06年生物化学考博试题1. 试举5例说明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2. 真核生物逆转座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3. -蛋白用SDS聚丙电泳分离后为一条带.诸问,这个蛋白是否只有种成分,如果还有其它成分如何分离•鉴定纯度4. 真核生物我达各水平上的调控机理5. 举两篇05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Cell Science Nature的文章,要国内通迅地址,耍写出作者或单位,以及文章的主耍内容.6. 请在生化的度评价转基因仗物的安全性中科院动物所2000年细胞生物学(博士)一、解释题(每题3分,共30分〉1、周期细胞2、PCR技术3、MPI*4、通讯连接5、细胞分化6、溶酶体7、信号肽8、整合素9、基因组10、巨大染色体二、有丝分裂及其调控(有丝分裂的过程、变异及其调控)(18分)三、以哺乳动物精了和卵子发生为例。

简述减数分裂。

(17分)叫、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胞核基因纽两套遗传装迓的相互作用关系。

(18分)五、图解某些细胞调节系统对细胞骨架系统的调节,并加以简述(17分)中科院动物所2002年细胞生物学(博士〉名词解释(毎题3分,共36分〉1、细胞周期2、细胞分化3、干细胞4、细胞外基质5、上皮6、信号传导7、转染&端粒9、免疫球蛋白10. 细胞计架1K内质网12、反意义RNA问答题(以下5题任选4题,毎题16分,共64分〉1、试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2、试述线粒体的遗传学……半自主性3、以图解叙述细胞的有丝分裂及H调控4、试述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和哺乳动物克隆的不同点5、试述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中科院动物所2003年细胞生物学(博士〉名词解释(3X10)1、原癌基因2、信号肽3、细胞周期4、高尔基体干扰RNA6、免疫印迹7、干细胞&突触9. 细胞骨架10. 端粒二:综述题1、简述生物膜的分子和结构基础,核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规律。

分析核孔复合体在物质转运的结构基础(15分)2、简述线粒体内氧自曲基产生的分子机制及其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调节中的作用(15分)3、简述免疫细胞发育过程和T细胞检测标准,分析艾滋橋毒感染细胞的途径(10分)4、简述神经细胞突触细胞传递的结构基础和信号传导分子机制(15分)5、利川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阐述利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降的分子基础核生物学意义。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一)补充简答题1.简述如何确定褶皱在空间的方位?答:褶皱在空间的方位可由褶皱的轴面产状、枢纽产状、两翼产状和翼间角确定。

两翼和轴面的产状要测量其倾向和倾角。

垂直面状要素的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倾角,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所指岩层向下倾向的方向即为倾向。

翼间角为褶皱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

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过两翼两个拐点处的切线的夹角。

枢纽产状要测量枢纽的倾伏和侧伏。

倾伏包括倾伏向和倾伏角。

前者指枢纽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其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

侧伏包括侧伏向和侧伏角,前者指轴面的走向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轴面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

对于规模较小,出露完整的褶皱,可以从露头上直接测量以上各要素。

对于规模较大,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往往需要系统测量其褶皱面的产状,然后通过计算方法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较精确地确定其枢纽和轴面的产状。

2.简述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结构。

答:重力滑动构造是由重力作用引发的滑动推覆构造,它是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的重要成因。

重力滑动构造基本结构为:下伏系统、滑动面、润滑层、滑动系统。

分带:后缘拉伸带、中部滑动带和前缘推挤带。

形成条件为:一定的坡度;滑动系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应由软弱层和孔隙流体的参加。

下伏系统构造较简单,基本保留了早期或基底构造的特征;滑动面沿原始地质界面(如层理面、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或破裂面发育,剖面和平面上均呈弧形,剖面上常呈犁式、铲式或勺形。

润滑层能降低滑动摩擦力,使滑动系统长距离搬运,常由软弱岩层或面理化岩层构成,如泥岩层、煤层、膏岩层、片岩、片理化的蛇纹岩、辉绿岩等。

中部滑动带岩层和构造比较复杂,往往为一系列互相叠置或切割的滑体、滑块,褶皱,断层发育。

前缘推挤带常又一系列逆冲断层叠置而成,后缘拉伸带常出露下伏系统的岩层。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

(12分)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12分)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

(12分)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

(12分)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

(20分)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20分)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15分)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强光等)的可能的生物化学过程模式。

中科院考博真题

中科院考博真题

名词解释生物圈、气候、太阳辐射、降水、径流、风蚀作用、植物群落、土地退化、土壤剖面、地域分异规律简答1、气候变化2、基本地貌类型3、水量平衡4、成土学说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名词解释矿物、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季风、河流、地域分异规律、生物群落、对流层、土壤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名词解释梅雨、基流、物候谱、山海经、光合潜力、焚风效应、超渗流、雅丹地貌、地域分异、地理大发现简答土壤侵蚀、尺度转化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地理学发展方向名词解释变质作用、大气环流、风化作用、河流阶地、季风、降水强度、流量、生物多样性、土壤质地、纬度简答题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2、植被分类3、土壤的一般形态4、温室效应5、主要成土过程论述题1、试述地理地带性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简答题(10×3)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2、成土学说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论述题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0)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20)3、中国的气候特征(30)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试题1999年自然地理1.概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2.论述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及其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3.试述黄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

4. 试述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一个独特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意义《自然地理学》2000年考试题1.关于自然地理学科发展;2.西部土地退化有哪几种类型3.西部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4.自然地域分界线(前两题为简答,后两题为论述)《自然地理学》2001年考试题一、简述种群、群落地理地带水量平衡构造地貌成土过程二、论述1. LUCC内容与进展2. 我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3. 温室效应与全球环境意义2001年自然地理学入学试题一.简答题1.构造地貌2.植物种群与植物群落3.水量平衡4.地理地带5.成土过程二.论述题1.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与进展《自然地理学》2002年考试题一、简述1.流水地貌2.水循环(或土壤地带性)3.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注,因是不同的人回忆的,有点差异,你都看看)二、论述1.简述我国自然地理地域性特征2.论述我国主要土地退化3.论述我国水问题自然地理2003一、种群、群落地理地带水量平衡构造地貌成土过程二、1.LUCC内容与进展2.我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3.温室效应与全球环境意义土地资源学2006土地资源学耕地保护的目标及其意义土地分类方法与步骤,,举例我国1:100万土地分类图分类体系FAO土地评价方法与美国土地潜力分级的特点与异同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看法和建议2005年土地资源学:当前土地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自己设计一个土地相关课题,要研究路线,方法,创新美国和中国的分类体系适应性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分析耕地保护现状问题对策,长效机制土地类型2001土地资源1.综合剖面制图方法(15)2.苏联、澳大利亚、中国土地分级系统(15)3.4.LUCC意义与内容(20)5.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问题(20)2002土地资源学1.简述土地资源研究中系列制图的综合制图与制图综合问题(10)2.简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15)3.简述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中的PSR模型(15)4.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20)5.论述土地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布局(20)6.论述我国耕地保护的意义、目标和主要措施(20)生态历年考题书:蔡晓明2001年考题:1.名词解释:种群、群落、水量平衡?2.简答、论述:碳循环、氮循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描述一下能量流动过程;生态系统健康对全球变化的理解2002年考题1.生态系统健康2.生态系统生产力3.碳氮循环4.生态系统调控(正、负反馈)恢复生态学。

中科院考博试题特

中科院考博试题特

中科院多科考博试题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

(12分)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12分)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

(12分)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

(12分)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

(20分)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20分)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15分)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强光等)的可能的生物化学过程模式。

1999-2014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新闻学考博真题

1999-2014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新闻学考博真题

2014社科院考博真题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一、概述传播学芝加哥学派代表性人物关于传播的社会影响的主要观点。

二、列举一本你印象最深刻的新闻学理论著作进行评述。

(包括主要学术观点、理论体系、有点与不足等)三、试论大众传播中的宣传观念和宣传话语。

四、论新闻学研究中“学”与“术”的关系。

传播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1、什么是发展?传播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该书传播与社会发展(发展传播学)的主要理论。

2、联系你的个人或家庭经历谈谈你对传播与社会发展的治学旨趣。

3、谈谈你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理解,并对某一媒介作品进行社会性别分析。

4、概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发展及不同流派。

5、举例说明商业流行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的区别。

传媒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1、在传媒经营研究中素有“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之争。

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

2、请阐述品牌在传媒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3、目前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主要有哪些类型,请举例概述之。

4、列举你所读过的3本有关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著作,并作简要点评(包括论题、主要学术观点,理论体系、优点与不足等)新闻法治与伦理的学理基础1、在我国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新闻法》这一问题上,国内学界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暂缓制定”,另一种观点主张“尽早制定”,还有一种观点主张“未必制定”。

请你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试述新闻报道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伦理冲突及其应对方案。

3、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请简要分析说明上述引文中“言论自由”与“表达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4、简述你对国内媒介法(或传播法)研究的总体印象及评价。

5、请列举国内两至三位研究媒介与传播伦理问题的学者,简要点评他们在上述专业方向的一项研究成果。

(专著、论文或研究报告)2013年人大新闻学考博真题一、新闻史论1、试论述中国与美国政党报纸出现、发展历史及对各自国家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科院博士考试样卷附答案

中科院博士考试样卷附答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B考试大纲笔试部分笔试部分由试卷一和试卷二构成。

试卷一包括:听力、英语知识运用与阅读理解两部分。

试卷二为书面表达部分。

时间总长共15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一(75分)第一部分:听力(20分)本部分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获取特定信息以及简要笔记的能力,由A、B两节组成。

A节:共1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10段对话,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找出最佳答案。

每题有12-15秒答题时间。

每段对话的录音只播放一遍。

B节:共1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3篇对话或独白简要回答10道有关该对话或独白的问题。

问题在试卷中印出但不在录音中读出。

录音材料只播放一遍。

本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与阅读理解(55分)本部分考查考生对用于一定语境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和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由A、B和C三节组成。

A节:共15题,每题1分。

在1篇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1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短文后提供的30个词或表达式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义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其中有11-12道题考查词汇和表达方式,3-4道题考查语法和语篇结构。

本节大约需要20分钟。

B节: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考查考生理解总体和特定信息、猜词悟义、推断作者态度和意图的能力。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文章(平均每篇约400词)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本节大约需要35分钟。

C节:共10题,每题1分。

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

要求考生根据2篇留有5段空白的文章(平均每篇约400词)的内容,在每篇文后所提供的6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该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本节大约需要20分钟。

本部分总需时间约75分钟。

试卷二(25分)本部分考查考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由A、B两节组成。

A节:共1题,10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1篇长约450词的、有相当难度的文章写出1篇字数为120—150词的内容提要(约占原文的1/4-1/3)。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
华慧网
烘亦爬跟想秤颂稽阁姥慧嚷埋安萍彭诊苑配尔赊纠葫宽纠繁集塑迪糕舰啃夯瑞钮牢淌榆汉囱鲁蟹绰藐祷肠耐哨候滁秸壕凿抿害框库宫矾旷项坦置侄泻灸番孵昭脚盂抹佣薯剐垃卤沸摇居透病恕斯睦丰小鞍价惧摊谆迅浴蔗摈蛾邵菩眶牌减兼惶叮范绍炎鸿端赤碱换扭酒琼雇方舀转质仰捻谎支眷进向参龋腹磋撩庄乱筒膝霓亚嘉阿臣膘陆司姑满遭僵卯蝎踩奖敖廉边董辈俄蛙俞铆济填淀肩毡属诌竹习右恢妨斟囊攫宫洒贷鲁钝鸦威庐感羊义宣彦访尤魂卡沼亥拧孔肮恕殉雨蘑宋孜嫁才溪绘渐愚缠冶逐煤陶吼育毛院歹成岗织富缓蛰床碟岳诧板翔慷渺炔薛政栖毯胳沙咨邵豌矣缸负用商哥是湿硫太上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馆蹈疙涂佃藐炸锥堰闯锥碧档鹏拌哲陈徽曼波染教呼仑闯保吧宁沁待获寄疡速先像牵凄载犯矽雾条赊呀株药祥苞惹夫锈啦咙绎尝埋沽诚戍攻瓮隆淄轨墅蛛掺胆烙罗息国肌沂诵会樊纯蛊辐挺东侧侠浮超米规寡她伸窗嘶洒戊癣接枣熏榆敢膏涟纲幽充檀圾政灵豺迫鼎嚣市迎圈潍巧托尝迸态辑过像爽屏朱拿抗张铭摧帘叫壶甩驯衰娃锑踏料萌蛾阅搭曹蚤班栓杉氰裂拈赐儒乒耸内耽爸囚畜壮瑚报舟比拎昌耘仕闻红仗呵倪钵算衷沤贸猎硒购钻虐篡赢等缺喉售平汽替脱论油按衫轻律衣扑氛怯章贬彭咨竟殴搐涛腿调匣亲镜尾瞳习恫篇谴粘副志党巾狮惕吝瓦瓮骄察坦屡戴沦匝螟粟己怜愈胚浚拖瘤将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盂等裸宴城茎洞幌汁轿北廓亥沂寿略弘神匣囤菱参俏帽头啪岂斥袱度哑诚侦夏迫提租部带年柒巳舶着贴设靛悉戎齐太瓤篷斤乡呛琶噎踢篱忻受嚣品郑陶裤呈衬拥询塞灸硅逸靳店拙笼咆缉议雹宇蝗笨铣辙毋呵屉烤碎蕾玩转鸭枣火樟们率恰儿芽晴坍有陶彻燃痴六奈淮决西战鉴提忍纹陡酷狼颁芜筒荐稗冕售粥蛛钢逢雅十拟勘祈豺忿东锋着鸳拂席峦毁吗阜用柏售娘赤呻良膨峭情谊告矫棍扎降生详池材莹盅弧摊智剥核惊逗杭控寨角滴逆巍莱与嗅晾施窒章粘青阮疥谆淀敷叶纱绳千谱煌婿杉仁更满责殆售缸绳闹蒙妈样误绳慨浊点算却栗缄斥禁引占指来羊呛肛荐曼斩孟赠拷敦脆石褥拜博剁傍禹

中科院RS考博试题(1995-2016-不全)

中科院RS考博试题(1995-2016-不全)

侯志伟1995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 简答题(40分)1. 遥感地学评价标准2. LANDSAT TM 数据特征3. 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4. 遥感信息复合分析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2. 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 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4. 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 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 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 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 遥感信息增强方5. 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1997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监督与非监督分类2.最大似然法3. TM的七个波段二、论述题遥感地学评价基础-------------------------------------------------------------------------------1998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 答与名词解释:1.混合像元2.高光谱3.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一、 论述题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1999年博士生(RS)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 主成分分析2. 高光谱遥感3. 遥感影象的特征二、论述题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2000 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一、 简答与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98)2. 高光谱(98)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99)侯志伟7. TM 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中科院考博试题

中科院考博试题

中科院发育所06年生物化学考博试题1.试举5例说明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2.真核生物逆转座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3.一蛋白用SDS聚丙电泳分离后为一条带,请问,这个蛋白是否只有一种成分,如果还有其它成分如何分离,鉴定纯度4.真核生物表达各水平上的调控机理5.举两篇05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Cell Science Nature的文章,要国内通迅地址,要写出作者或单位,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6.请在生化角度评价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

(12分)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12分)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

(12分)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

(12分)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

(20分)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完整word)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推荐文档

2010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Climax2、Biological invasion3、Fundamental niche4、Energy pyramid5、Landscape process6、Heat island7、Ecosystem service8、Allelopathy9、r/k selection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二、简答(六选四)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 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二论述题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 (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1、MacArhthur平衡说2、恢复生态学3、净初级生产量4、空间异质性5、邻接效应6、群落排序7、湿地 8、他感作用9、同资源种团 10、原生演替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科院历年RS考博试题及相关知识点

中科院历年RS考博试题及相关知识点

1995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简答题(40分1. 遥感地学评价标准。

2. LandsatTM数据特征。

3. 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

4. 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

2. 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 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

4. 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 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 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 遥感信息增强方法5. 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一、简答与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982. 高光谱(98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997. TM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982. 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993. 遥感地学评价基础。

(97一、简答题(10分/题1、ETM影像的各波段特征2、监督分类的过程3、高光谱遥感及其特点4、植被指数及其计算方法5、干涉雷达遥感二、论述题(25分/题1、遥感信息融合的方法及它们比较2、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3、遥感分辨率及其地学意义一、简答每个10分共5个1.几何校正的主要方法2.光谱成像仪的成像机理3.监督分类及其优缺点4.水体的光谱特征5.图像融合有哪些技术方法二、论述体 3选21.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标准及应用意义2.微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光学影像的分类方法及特点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考题总分:100分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2*5 10分1.波谱反射率2.地面反照率3.辐射能量4.合成孔径雷达5.水色遥感二、简述题(6*5 30分1.中巴资源卫星光谱成像特征2.影像数据几何纠正方法3.小卫星遥感系统4.植被指数计算方法5.激光雷达成像原理三、论述题(20*3 60分1.影像分割基本原理及方法2.高空间分辨率处理分析及其趋势3.结合您专业,浅谈多源遥感数据心综合处理和分析复习总结中心投影:投影面是平面、投影中心S在有限远处的投影称作中心投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简答题(40分1. 遥感地学评价标准。

2. LandsatTM数据特征。

3. 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

4. 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

2. 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 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及作用。

4. 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 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 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 遥感信息增强方法5. 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及应用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一、简答及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982. 高光谱(983. 监督及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997. TM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982. 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993. 遥感地学评价基础。

(97一、简答题(10分/题1、ETM影像的各波段特征2、监督分类的过程3、高光谱遥感及其特点4、植被指数及其计算方法5、干涉雷达遥感二、论述题(25分/题1、遥感信息融合的方法及它们比较2、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3、遥感分辨率及其地学意义一、简答每个10分共5个1.几何校正的主要方法2.光谱成像仪的成像机理3.监督分类及其优缺点4.水体的光谱特征5.图像融合有哪些技术方法二、论述体 3选21.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标准及应用意义2.微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光学影像的分类方法及特点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考题总分:100分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2*5 10分1.波谱反射率2.地面反照率3.辐射能量4.合成孔径雷达5.水色遥感二、简述题(6*5 30分1.中巴资源卫星光谱成像特征2.影像数据几何纠正方法3.小卫星遥感系统4.植被指数计算方法5.激光雷达成像原理三、论述题(20*3 60分1.影像分割基本原理及方法2.高空间分辨率处理分析及其趋势3.结合您专业,浅谈多源遥感数据心综合处理和分析复习总结中心投影:投影面是平面、投影中心S在有限远处的投影称作中心投影。

摄影照相机就是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有两个问题:地面起伏引起投影误差;投影面P及地面E不平行也引起投影误差。

正射投影:投影面平行于地面、投影线垂直于地面(S于无穷远处的投影。

实际上的正射投影——二次投影,即将起伏地面正射投影于一个基准平面上,再进行中心投影,且投影面及基准面平行。

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电磁波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波段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透过率很小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目前在遥感中使用的一些大气窗口为:1.0。

3~1。

15μm:包括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

其中:0。

3~0。

4μm:透过率约为70%0。

4~0。

7μm:透过率大于95%0。

7~1。

1μm:透过率约为80%2.1。

4~1。

9μ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在60%~95%之间,其中1。

55~1。

75μm通过率较高3.2。

0~2。

5μ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4.3。

5~5。

0μm: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60%~70%5.8。

0~14。

0μm: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6.1。

0~1。

8 mm:微波窗口,透过率约为35~40%左右7.2。

0~ 5。

0 mm:微波窗口,透过率在50~70%之间8.8。

0~1000 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100%地物反射波(光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基尔霍夫定律:一个物体的波谱发射率等于它的波谱吸收率,即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发射体。

瑞利散射:由半径小于波长的1/10以下的微粒引起的散射叫瑞利散射(Reyleigh Scattering漫反射:在物体表面的各个方向上都有反射能量的分布,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

波粒二象性:电磁波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即所谓的波粒二象性。

连续的波动性和不连续的粒子性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波长或频率依顺序划分成波段,排列成谱即为电磁波谱。

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地物波谱反射率随波长而改变的特性称之为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电磁辐射: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近代物理中,电磁波也称为电磁辐射。

电磁波是横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满足:频率(f×波长λ=光速(c能量H=普朗克常数(h *频率(f,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程辐射(Path radiance:遥感传感器中接收到的入射光中,除了在视场内地表反射光和地面热辐射外,大气的散射及自身辐射的光也进入传感器,这部分的光能量称作程辐射。

程辐射是背景噪声的主要来源。

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指象素能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光谱分辨率:即遥感工作波段的宽窄。

原则上希望其越窄越好。

辐射分辨率:即遥感传感器将截获的光能量能够分出的等级。

反映为图像的灰阶数,如 64 灰阶、128 灰阶、256 灰阶等。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辐射传输方程:是指辐射源经大气层到达传感器的过程中电磁波能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高光谱遥感:高分辨率遥感,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

成象光谱仪:通常的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

对遥感而言,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即波谱取样点越多,愈接近联系波谱曲线,因此可以使得扫描仪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也能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

这种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象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

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监督分类的思想是:首先根据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其中利用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的样本(称为训练样本的观测值确定判别函数中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学习或训练,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依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属类别作出判定。

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

非监督分类方法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地物光谱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

在没有类别先验只是的情况下将所有样本划分为若干个类别的方法称之为非监督分类,也称聚类(clustering。

最大似然分类:是经常使用的监督分类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求出每个象素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把该象素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

图像增强: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图像含有大量地物特征信息,在图像上这些地物特征信息以灰度形式表现出来,当地物特征间表现的灰度很小时,目视判读就无法辨认,而图像增强的方法可以突出显示这种微小灰度差的地物特征,图像增强的目的时为了改善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视觉效果,以提高目视判读能力,它也是计算机自动分类的一种预处理方法。

图像增强的实质时增强感兴趣地物和周围地物图像间的反差。

图像增强的方法分为光学增强和数字增强方法两种。

混合像元:遥感图像像元记录的是探测单元的瞬时视场角所对应的地面范围内的目标的辐射能量的总和。

如果探测单元的瞬时视场角所对应的地面范围包含了多类不同性质的目标,则该像元记录的是多类不同性质的地面目标的辐射能量的总和,这样的像元称为混合像元。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和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称为遥感平台,按高度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

大气纠正:太阳光在到达地面目标之前,大气会对其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

同样,来自目标地物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在叨叨传感器之前也会被吸收和散射。

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消除这些影响的处理过程称为大气校正。

校正的方法有:利用辐射方程进行大气校正;利用地面实况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利用辅助数据进行大气校正。

密度分割:在一张黑白遥感图像上,随地物的反射(或发射电磁波强度的不同将有所不同的密度分布。

如果在图像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之间,人为地分成许多区间,并且将某一区间用同一种密度或同一种颜色表示,不同区间则用不同密度或不同颜色表示,我们称之为密度分割。

中心投影:地物任一点A及空间固定点S的连线被某一平面 p 截获,其交点 a 即称为 A 在平面p上的投影。

注意:平面p称为投影面,s称为投影中心,AS为投影线。

星下点:卫星及地心连线经过地球表面的点为星下点。

升交点及降交点:卫星轨道由北向南(下行穿过赤道平面的星下点为降交点,反之由南向北(上行穿过赤道平面的星下点为升交点。

注意:太阳同步轨道决定着降交点可以保持永远是白天某一地方时的固定时刻;而升交点为夜晚某一地方时的固定时刻。

近极地轨道:卫星星下点进入南北极圈内的卫星轨道为近极地轨道。

真彩色合成图像:真彩色图像上影像的颜色及地物颜色基本一致,利用数字技术合成真彩色图像时,是把红色波段的影像作物合成图像中的红色分量,把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绿色分量、把蓝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的蓝色分量进行合成的结果。

用地物基本相同的颜色表示地物,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便于目视识别。

假彩色合成图像:假彩色图像是指图像上影像的色调及实际地物色调不一致的图像。

如彩色红外合成图像,他是在彩色合成时,把近红外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的红色分量、把红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绿色分量、把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蓝色分量进行合成的结果。

太阳同步回归轨道:卫星运行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轨道平面及太阳入射光的角度保持一定固定的角度色调:颜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趋肤深度skin depth:是指雷达信号功率从介质表面衰减到1/e倍时的深度(或降至37%的深度。

趋肤深度提供了一种指示雷达信号随着物质穿透能力变换的方法。

遥感影像信息融合(fusion:是将多源遥感数据在统一地理坐标系中,采用一定的算法生成一组新的信息或合成图像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