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3)(含解析) 新人教版
人教初三上学期语文隆中对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初三上学期语文隆中对同步测试题(带答案)人教初三上学期语文隆中对同步测试题(带答案)一、知识积累1、作品《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音zuo),是晋朝人,史学家,所著本书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对,是“回答、应对”的意思。
2、写作背景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军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政治异常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各据一方,互相兼并,形成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在割据混战的初期,曹操占据兖州、豫州(山东南部、河南),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北部),刘表占据荆州(湖北、湖南省),孙策占据江东(长江下游),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四川)。
刘备因为实力不够,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和刘表。
刘备自汝南被曹操打败(公元201)后,即投奔荆州,依靠刘表,等待时机,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已经六年。
长期寄人篱下,没有出头的机会,非常需要有才能的人协助他。
这时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亲自访问诸葛亮三次,最后才得相见。
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3、根据文章信息,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第二部分(第2段):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段):刘备往见诸葛亮。
第四部分(第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4、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好为《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主遂诣亮()倾颓()不可胜数()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6、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通,音,义(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通,音,义7、选择题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C故患有所不辟也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2、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C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3、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语文 6.23《隆中对》同步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doc
6.23《隆中对》同步练习一.文学知识《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音),是朝人,家,所著本书共卷,记载三国时期、、三国的历史。
对,是的意思。
二、翻译句子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回答问题1解释加点字⑴亮躬耕陇庙躬:⑵将军宜枉驾顾之顾:⑶欲信大义于天下信:⑷隆中对对:⑸非惟天时非惟:⑹将军既帝室之胄胄: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存恤: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⑴①好为《梁父吟》为:②谓为信然为:③以弱为强者为:④贤能为之用为: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为:⑵①先主器之之:②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之: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之:④先主解之曰之:⑤孤之有孔明之:⑶①因屏人曰因: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⑷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于:②欲信大义于天下于:③曹操比于袁绍于: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于:⒊“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用孟子的话该如何说?⒋公元200年,袁绍的几十万大军被曹操的几万兵力打败,成为“以弱胜强”的战例。
请再举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
5.“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本文中只有一句话,请你找出这句话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3 隆中对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1)时人莫之许.也( ) (2)先主器.之( ) (3)此人可就.见( ) (4)宜枉驾顾.之( ) (5)凡.三往( ) (6)欲信.大义于天下( ) (7)不可胜.数( ) (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2.一词多义(1)信⎩⎪⎨⎪⎧ 谓为信.然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2)遂⎩⎪⎨⎪⎧ 由是先主遂.诣亮 然操遂.能克绍 (3)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如是副词,如果 (4)已⎩⎪⎨⎪⎧ 然志犹未已.动词,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5)谓⎩⎪⎨⎪⎧ 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动词,对……说,告诉君谓.计将安出动词,认为 (6)然⎩⎪⎨⎪⎧ 谓为信然. 然.志犹未已连词,然而,但是(7)用⎩⎪⎨⎪⎧遂用.猖蹶 贤能为之用.此用.武之国动词,使用,运用 3.古今异义(1)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照管;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危险;几乎。
4.句子翻译(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3隆中对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3 隆中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由是先主遂诣.( )亮(2)好为.( )《梁父吟》(3)挟.( )天子而令诸侯(4)汉室之zhòu( )(5)欲shēn( )大义于天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将军岂.愿见之乎(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3)将军宜枉驾顾.之(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D.西和诸戎,南抚夷越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莫之许也。
(2)先主曰:“君与俱来。
”(3)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时人莫小池中水,何妨浅处有卧龙”,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被称作“卧龙”,而刘禹锡的《陋室铭》也有______________的名句。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此诚不可与争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4)总揽.英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部编(统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学案(含答案)【精品】
23 隆中对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陇.(lǒng)亩颍.(yǐng)川枉.(wǎng)驾诣.(yì)屏.(bǐng)人倾颓.(tuí) 度.(duó)德猖蹶(chāng jué) 沔.(miǎn) 吴会.(uài) 殆.(dài) 存恤.(ù)胄.(hòu) 夷.(yí)..(二)知识积累1、课题解说及写作背景“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当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
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诸葛亮的对策后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
2、关于作家及作品(233~297),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uò),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开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
它只有纪传而无表志,属于纪传体分国史,在断代史上别开生面。
《三国志》语言简洁,文笔明快,叙事脉络清楚,写人时见传神处。
二、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2、《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 课《隆中对》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23. * 隆中对一、累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陇亩()遂诣亮()()屏人()度德量力()猖蹶()()挟天子()殆()存恤()帝室之胄()箪食壶浆()2.解说以下加点词语。
(1)隆中对 ________________(2)莫之许 ________________(3)可就见 ________________ ( 4)屈驾顾之________________(5)因屏人 ________________ ( 6)遂用猖蹶________________(7)挟天子 ________________ ( 8)利尽南海________________3.以下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非惟时节,抑亦人谋也B.欲信大义于天下C.故不错意也D.自董卓已来4.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于是与亮情好日密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C.箪食壶浆D.山行六七里5.《隆中对》节选自我国一部纪传体分国史《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 (朝代) ________ 家________(人名)。
本书记录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国的历史。
6.以下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三气周瑜B.三顾茅庐C.三打白骨精 D .桃园三结义7.写出三个包括“善”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好汉并起,跨州连郡者不计其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时节,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行与争锋。
孙权占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良为之用,此能够为援而不行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可以守,此殆天因此资将军,将军岂存心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3课 隆中对
《隆中对》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好.()为乐.()毅屏.()人度.()德量力存恤.()胄.()屯.()新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莫之许.也()(2)先主器.之()(3)此人可就.见()(4)宜枉驾顾.之()(5)凡.三往()(6)欲信.大义于天下()(7)不可胜.数()(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3.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自董卓已来B 欲信大义于天下C 故患有所不辟也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4.翻译下列句子。
(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4)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5-8题。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5.指出下面句子中两个“将”字的不同之处。
则命一上将(A)将(B)荆州之兵A.读音________,词性________,词义________。
B.读音________,词性________,词义_______。
6. 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 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C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隆中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主器.之()(2)因屏.人曰()(3)欲信.大义于天下()(4)将军既帝室之胄.()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不度德量力B.此诚不可/与争锋C.时人/莫之许也D.于是与亮情好日/密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5.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A.利.尽南海(物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锋利)B.国.险而民附(国都)此用武之国.(地方)C.贤能为之.用(他)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D.挟天子而.令诸侯(表示承接关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表示转折关系)6.翻译句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隆中对》同步测考试题.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同步测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3题)评卷人得分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好为《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主遂诣亮()倾颓()不可胜数()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答案】注音略难度:中等知识点:字音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答案】①常常②器重、重视③大概④亲自⑤确实这样⑥接近、趋向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3.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通,音,义(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通,音,义【答案】通假字(1)信;伸;shēn;伸张(2)已;以;yǐ;表示时间的界限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二、选择题(共3题)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 自董卓已来B 欲信大义于天下C 故患有所不辟也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2.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 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3.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答案】 A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三、语言表达(共2题)1.翻译句子(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课后练习题带答案九年级语文隆中对课后练习题带答案隆中对是九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是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学生需要多做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九年级语文隆中对课后练习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九年级语文隆中对课后练习题1.给加粗的字注音。
(1)躬耕陇亩( ) (2)汉室倾颓( )(3)不知存恤( ) (4)遂用猖獗( )(5)挟天子( ) (6)帝室之胄( )(7)枉驾顾之( ) (8)南抚夷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莫之许也( ) (2)先主器之( )(3)此人可就见( ) (4)宜枉驾顾之( )(5)凡三往( ) (6)欲信大义于天下( )(7)不可胜数( ) (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3.翻译下列句子。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9、诸君勿复.言古:今:三、一字多义:1、好:好.为《梁父吟》()与亮情好.日密()外结好.孙权()2、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君谓计将.安出()3、谓:君谓.计将安出()谓.先主曰()谓.为信然()4、国:用武之国.()国.险而民附()5、然:然.志犹未已()谓为信然.()秦王怫然.怒()6、信:谓为信.然()信.义著于四海()欲信.大义于天下()7、已:然志犹未已.()已.历三世()壮士不死即已.()已.拥百万之众()自董卓已.来()8、欲:欲.信大义于天下()从民欲.也()9、隧:先主遂.诣亮()遂.用猖蹶()然操遂.能克绍()10、为:谓为.信然()好为《梁父吟》()以弱为.强者()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11、而:而.智术浅短()国险而.民附()而.不可图()而.其主不能守()名微而.众寡()挟天子而.令诸侯()12、之:时人莫之.许()先主器之.()岂愿见之.乎()已拥百万之.众()孤之.有孔明()贤能为之用()因之.以成帝业()天府之.土()帝室之.胄()将军宜枉驾顾之.()13、于:自比于.管仲()欲信大义于.天下()曹操比于.袁绍()信义著于.四海()益州之众出于.秦川()14、以:以.弱为强者()此可以.为援()以.迎将军()高祖因之以.成帝业()15、身:将军身.率益州之众()身.长八尺()16、比:每自比.于管仲()曹操比.于袁绍()17、善:元直与亮友善.()先主曰:“善.!”()18、因:因.屏人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19、用:遂用.猖蹶()贤能为之用.()20、犹:然志犹.未已()犹.鱼之有水也()21、许:时人莫之许.()高可二黍许.()22、诚:诚.如是()此诚.不可与争锋()四、词性活用:1、与亮情好日.密()2、所以资.将军()3、西.和诸戎,南.抚夷越()()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5、不箪.食壶.浆()()6、不可屈.致也()7、贤能为之用()17、君.谓计.将安出.()()()18、非惟天时()19、抑.亦人谋()20、挟.天子()21、不可与争锋()22、利尽..南海()()23、民殷.国富()2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25、不知存恤()26、总揽.英雄()()27、保其岩阻()28、内修政理()29、身.率益州之众()30、情好日.密()31、遂用.猖蹶()()32、箪食壶浆()()33、国险而民附.()34、屯.新野()35、豪杰并.起()36、然志犹.未已.()()六、翻译句子: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学案(含答案)
23 隆中对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陇.(lǒng)亩颍.(yǐng)川枉.(wǎng)驾诣.(yì)屏.(bǐng)人倾颓.(tuí) 度.(duó)德猖蹶(chāng jué) 沔.(miǎn) 吴会.(uài) 殆.(dài) 存恤.(ù)胄.(hòu) 夷.(yí)..(二)知识积累1、课题解说及写作背景“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当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
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诸葛亮的对策后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
2、关于作家及作品(233~297),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uò),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开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
它只有纪传而无表志,属于纪传体分国史,在断代史上别开生面。
《三国志》语言简洁,文笔明快,叙事脉络清楚,写人时见传神处。
二、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2、《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推荐2019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习题:23隆中对习题精选
隆中对一、知识累积1、作品《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音 zuo),是晋朝人,史学家,所著本书共65 卷,记录三国期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对,是“回答、应付”的意思。
2、写作背景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师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盘剥农民,政治异样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各据一方,相互吞并,形成了长久混战的场面。
在盘据混战的早期,曹操占有兖州、豫州(山东南部、河南),袁绍占有冀、青、并、幽四州(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北部),刘表占有荆州(湖北、湖南省),孙策占有江东(长江下游),刘焉、刘璋父子占有益州(四川)。
刘备由于实力不够,没有地盘,先后依赖曹操、袁绍和刘表。
刘备自汝南被曹操战胜(公元201)后,即投靠荆州,依赖刘表,等候机遇,妄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材,称雄天下。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已经六年。
长久寄人篱下,没有出头的机遇,特别需要有才能的人辅助他。
这时徐庶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刘备亲身接见诸葛亮三次,最后才得相见。
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聊天下大事的一段记录。
3、依据文章信息 , 将所缺部分增补完好第一部分 ( 第 1 段) :诸葛亮第二部分 ( 第 2 段 ) :介绍诸葛亮。
第三部分 ( 第段 ) :刘备往见诸葛亮。
第四部分 ( 第段 ) :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4、为以下加粗字注音好为《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主遂诣亮()倾颓()不计其数()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5、解说以下加粗的字词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③此殆天因此资将军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 ()⑥这人可就见 ()6、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通,音,义( 2)自董卓已来,好汉并起:通,音,义7、选择题1、以下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自董卓已来B 欲信大义于天下C 故患有所不辟也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2、下边加点词意义同样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 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好,谓为信然先主曰: " 善 !"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 此能够为援而不行图也全石认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3、以下 " 以 " 字意义和用法不一样于其余项的是()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时节,抑亦人谋也。
部编(统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学案(含答案)【精品】
23 隆中对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陇.(lǒng)亩颍.(yǐng)川枉.(wǎng)驾诣.(yì)屏.(bǐng)人倾颓.(tuí) 度.(duó)德猖蹶(chāng jué) 沔.(miǎn) 吴会.(uài) 殆.(dài) 存恤.(ù)胄.(hòu) 夷.(yí)..(二)知识积累1、课题解说及写作背景“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当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
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诸葛亮的对策后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
2、关于作家及作品(233~297),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uò),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
它只有纪传而无表志,属于纪传体分国史,在断代史上别开生面。
《三国志》语言简洁,文笔明快,叙事脉络清楚,写人时见传神处。
二、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2、《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九年级语文上册 《隆中对》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隆中对》同步练习一、基础识记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主遂诣.亮()倾颓.()陇.亩()不可胜.数()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 ) ⑥此人可就.见(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自董卓已来B 欲信大义于天下C 故患有所不辟也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4、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 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5、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1)《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朝史学家。
所著《》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2)曹操比于袁绍,,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二、整体感悟1、根据文章信息,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
第二部分(第2段):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段):刘备往见,诸葛亮。
第四部分(第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3、(1)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三、课内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学案(含答案)
23 隆中对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陇.(lǒng)亩颍.(yǐng)川枉.(wǎng)驾诣.(yì)屏.(bǐng)人倾颓.(tuí) 度.(duó)德猖蹶(chāng jué) 沔.(miǎn) 吴会.(uài) 殆.(dài) 存恤.(ù)胄.(hòu) 夷.(yí)..(二)知识积累1、课题解说及写作背景“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当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
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诸葛亮的对策后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
2、关于作家及作品(233~297),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uò),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开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
它只有纪传而无表志,属于纪传体分国史,在断代史上别开生面。
《三国志》语言简洁,文笔明快,叙事脉络清楚,写人时见传神处。
二、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2、《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璋(zhānɡ)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⑥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边,人口众多,地方富足,却不知抚慰爱惜(民众),有才能的人盼望遇上贤明的
君。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君主。将军既是皇族后代,信用和道义都闻名于天下,(又能)招纳英雄,思慕人才如饥似渴,如果同时占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rónɡ),南抚夷越,外结好有荆州、益州,镇守住那险要的地方,西面与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南面安抚夷越各族,对外与孙权缔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①命一上将①将②荆州之军以②向宛、洛,友好关系,对内修明政治;天下(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就命令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部队杀向宛、洛二郡,
[实词]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爱。《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乐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许:承认,同意。博陵:东汉郡名,现在河北××县一带。崔州平:汉太尉崔烈之孙。颍川:东汉郡名,包括现在河南中部一些地区。徐庶:字元直,曾当刘备的谋士,后为曹操诓骗至曹营。善:友好。然:这样。
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呢?”刘备说:“你跟他一块儿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登门求见,不能委屈(他),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②。”
召(他上门)来。(你)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实词]先主:指刘备。屯:驻扎。器:器重,重视。谓:对…说,告诉。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枉驾:屈尊。顾:拜访。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2)【说三国俗语】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如“说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能再说出一个吗?
(3)【品三国人物】在荆州这个群雄角逐的大舞台上,各路豪杰俊秀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文韬武略、胆识才智和思想品格,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现在荆州举办“三国文化节”,要选择一位三国人物作为“形象大使”,你认为选谁最合适?说出你的理由。
7.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是驰名于世的三国鏖兵之地,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下面以“说不尽的三国风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
(1)【吟三国华章】阅读下面语段,填写诗文。
昔魏武挥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即更刮目相待”,其事流芳千古。太守出猎,狂书“,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稼轩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
1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划两处)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2)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16.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17.(日照中考)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隆中对》与这段文字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
海,东连吴会(kuài),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⑤其主资都能得到,(它的)东面毗连吴郡和会稽郡,西部沟通巴郡和蜀郡,这(正)用兵的地方,但它的主人
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镇守不住,这大概是老天爷拿(它)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肥沃的
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①成帝业。
(节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虚词]每:副词,常常。于:介词,与,同。信:的确。
[句式]莫之许也:即“莫许之也”,宾语前置句。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①,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当时刘备正驻扎在新野。徐庶去谒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
(1)曹操:(2)孙权:
(3)荆州、益州:(4)诸戎、夷越:
11.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2.下列对文章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③民附,贤能为①之
这(方面)实在是不能和他争强斗胜。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心归附,人才得到他
用,此可以为②援而④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
任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中下游一带,一直到南海的物
(3)此可以为援古义:今义:
4.翻译下列语句。
(1)时人莫之许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5.解释下列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点词的含义。
(1)此诚不可与争锋( )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
(2)遂用猖蹶( )
贤能为之用( )
此用武之国( )
(3)然志犹未已( )
阅读“自董卓已来……汉室可兴矣”,回答后面的问题。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挟天子而令诸侯( )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0.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他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dān)食壶浆以③迎将军者乎?诚如
将军自己亲领益州的部队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呢?真能像这
是,则②霸业果可成,汉室可兴矣。”
样的话,那么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帝室就可以复兴了。”
[实词]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县)人,东汉豪强地主和大军阀。公元189年,乘汉灵帝死,他带兵入京(洛阳),杀死少帝刘辩,拥立献帝刘协,自封为太师,独揽朝政,纵兵作乱,史称“董卓之乱”。后受到关东各州郡割据势力的联合讨伐,他挟献帝迁都长安,后为王允、吕布所杀。豪杰:指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州、郡:汉末行政区域,郡属州管辖,郡下设县。胜:尽。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扩大了势力,后又借讨伐董卓之名,占据中原,逐个消灭群雄,终于独专汉朝大权,成了北方的实际统治者。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克:胜。谋:谋略。挟:挟持,控制。拥:拥有,掌握。诸侯: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争锋:争强、争胜。孙权:他继父亲孙坚、哥哥孙策之后,据有江东(长江下游)一带地方。据:占据。国:地区的地势。附:归附。用:任用。援:外援。图:谋取。汉、沔:指汉水中下游一带。汉水,古代通称沔水。南海:泛指南方近海的地方。利:物资。吴会: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现在江苏长江以南部分和浙江北部。巴、蜀:巴郡、蜀郡,在现在的重庆和四川。守:镇守。资:资助,给予。意:意图。益州:汉代州名,在现在四川。险塞:指四周有险可守。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区。成:成就。刘璋:字季玉,当时为益州牧。暗弱:昏庸懦弱。张鲁在北:张鲁当时据有汉中,在益州北面。殷:兴旺富裕。富:富足。存恤:爱抚、爱惜。智:才智。胄:后代。信:信用。义:道义。著:闻名。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思:思慕。贤:贤能的人。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和:和睦相处。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抚:安抚。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外,内:名词作状语,对外,对内。结好:缔结友好关系。政理:政治。变:事变,指政局变化。将:①将领;②率领。宛、洛:宛郡和洛郡。宛,今河南××市。洛,今洛阳东北。身:亲自。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成:成功。兴:复兴。
[虚词]之:①代词,代徐庶;②代词,代诸葛亮。岂:句中语气词,表商询。与:和,跟。俱:一起。宜:应该。
[句式]君与俱来:省略句,即“君与(之)俱来”。
由是先主遂①诣(yì)亮,凡三往,乃见。因屏(bǐnɡ)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覆亡,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大义于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