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及其训练》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及其训练》ppt课件
1、 本段文字说明的对象的特征是:
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
1 、○ 2 处加点的两个“象鼻”的 2、 文中○ 1 大象的鼻子 、○ 2 指龙卷风 意思是:○ 3、 文 中 详 细 介 绍 了 龙 卷 风 巨大威力 的 ,略写了 龙卷风的 奇特外形 4、 画横线的文字,综合运用了 列数字 举例子 和 的说明方 将龙卷风的威力说得更具体、更 法,是为了
• 答题技巧:
• • • • • 1通读全文 2看清问题 3题文对应 4找信息区 5筛选,比较,排除
• 顺口溜
• • • • 整体阅读知大意 关键语句看仔细 题文对应别忘记 筛选,比较要铭记
(四 ) 手可摘星辰______学生整体训练
说明文阅读10分钟做题堂上对答案,并讲讲原因。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具有奇特的 外形和巨大的破坏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向地面垂下一个 弯曲的云柱,犹如一根擎天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又 如同①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②“象 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包括人在内 的其他各种物体,都会被抛在半空,飞舞飘移。在水面上 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旋。几分钟后,一切又恢 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 畜伤亡。强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 美国出现一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 689人死亡,1980人受伤。1956年9月24日上海出现的一个 强龙卷风,把11万公斤重的储油桶轻轻地举起,抛到15米 高的空中,而后落在120米远的地方。
(二)
几重山水几重天——学生练
第一重:说明对象· 说明中心
请按“速读+搜索”的方法,在限定的 时间内,找出各个语段的说明对象,并 概括说明中心。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共29张PPT)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
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列数字
3、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
处高。这叫逆温层。
下定义
4、这些石狮子,有的母狮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
倾诉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说明方法 引资料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
第二章节
答题技巧归纳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
特征
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地逐一说明。句 中通常含有“分为一种【方面、类】····另一 种【方面、类】表序数的词”等标志
作用【答题格 式】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 明更有条理性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加突 出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少使彩绘。 作比较
第三章节
题型演练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EACHING TEMPLATE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共有122张)精品PPT课件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 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 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 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 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 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 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 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 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 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 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 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 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 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 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 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 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 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 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 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 筑物或实体)。
中考复习说明文复习专题课件PPT全文
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初中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PPT
•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具体次序:从外到
内、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东西南北中等。标记词: 表方位的名词。
•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具体次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
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
•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 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 动形象地说明…
分类别: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 明……
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方法 +关键词 + 具体内容
下定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地揭示 的 本质特征。
引资料: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充实有力地说 明……
画图表: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 明……
问一:三种眼泪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因为本文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 逻辑顺序说明的,调换后使逻辑混乱。
问二:本文说明三种眼泪时,哪种说得简略,哪 种说得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前两种略,第三种详。因为第三种最高级最复杂。 不为一般人所熟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试题三: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 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 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 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 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 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行驶中的噪音可以 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木发出的声音,摇 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 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 实验表明,超过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 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 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可能死亡。
内、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东西南北中等。标记词: 表方位的名词。
•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具体次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
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
•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 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 动形象地说明…
分类别: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 明……
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方法 +关键词 + 具体内容
下定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地揭示 的 本质特征。
引资料: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充实有力地说 明……
画图表: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 明……
问一:三种眼泪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因为本文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 逻辑顺序说明的,调换后使逻辑混乱。
问二:本文说明三种眼泪时,哪种说得简略,哪 种说得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前两种略,第三种详。因为第三种最高级最复杂。 不为一般人所熟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试题三: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 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 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 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 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 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行驶中的噪音可以 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木发出的声音,摇 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 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 实验表明,超过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 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 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可能死亡。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28
• 标题的作用 • 揭示说明对象及特征 • 引起读者关注、思考 •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9
• 第四重 • 说明文中 特殊的表达方
式
30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在阅读说明文 过程中也要注意其它的表达方式,如:描写、 记叙、议论、抒情等 例如:在«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这篇 说明文中,开头是这样的: 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 烂. 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 戏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 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 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的种植的花草.这个 碧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 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
33
• 描写 描写了荷叶与荷花美好的姿态,语言形 象、生动、优美。具有感染力,吸引读者,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下文对荷叶自净 原理的介绍.
34
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中有这样一段: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一个古老的传说吧. 远古时候,这儿有一段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 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 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告诉鲁特,叫他携带家 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 庄以后,不管身后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 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 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头望了一眼.转 眼之间,好端端的村庄一下子塌陷 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 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
35
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 她仍然立载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 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
水种庄稼.
表达方式:记叙
• 作用:给死海的成因增添神话般的色彩,吸 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标题的作用 • 揭示说明对象及特征 • 引起读者关注、思考 •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9
• 第四重 • 说明文中 特殊的表达方
式
30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在阅读说明文 过程中也要注意其它的表达方式,如:描写、 记叙、议论、抒情等 例如:在«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这篇 说明文中,开头是这样的: 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 烂. 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 戏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 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 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的种植的花草.这个 碧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 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
33
• 描写 描写了荷叶与荷花美好的姿态,语言形 象、生动、优美。具有感染力,吸引读者,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下文对荷叶自净 原理的介绍.
34
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中有这样一段: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一个古老的传说吧. 远古时候,这儿有一段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 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 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告诉鲁特,叫他携带家 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 庄以后,不管身后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 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 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头望了一眼.转 眼之间,好端端的村庄一下子塌陷 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 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
35
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 她仍然立载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 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
水种庄稼.
表达方式:记叙
• 作用:给死海的成因增添神话般的色彩,吸 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教学课件
14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4、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2020/12/11
15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020/12/11
17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5 通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 这一结论”指的是 什么。(05。济南) 《2050,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考察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答案应在文 章中找。
据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 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 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2020/12/11
16
示例: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例如“唾液 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研究 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 健康状况的一扇窗。 ”等语句中把“唾液” 比作“帮手 ”“信息库”“窗”,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唾液可以帮助消化、传递珍 贵信息、反应健康状况的重要作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
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
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
了。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
准确,严密。
2020/12/11
11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ppt课件【优质PPT】
2021/10/10
23
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
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 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
的方法。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 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 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2021/10/10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作者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万 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 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 使读者一目了然。
2021/10/10
31
作比较:
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 包括类比和对比。
作用: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 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 弧形,就像虹”
2021/10/10
35
▪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 的趣味性。
▪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什么。
2021/10/10
36
例 如 —— 我 从 东 长 安 街 向 天 安 门 广 场 走 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 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 天安门遥遥相对。
•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 表时间:当时……
2021/10/10
42
试题讲析
例如: "我国 的石 拱桥 几乎 到处 都有"
分析:“几乎”是接 近的意思,说明我国 石拱桥分布很广,但 不是到处都有。去掉 后,意思就太绝对了, 不够准确。
24
分类别:条理清楚。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PPT优秀课件下载(17张)
三、自主探究
一、事物介绍,引出特征、准确 练习设计:假如你是某商场的导购人员,请你向顾客介绍 一款商品 示例: 商品介绍:这款产品叫卡通竹炭包,它的外型采用各种可 爱的卡通形象,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内部填充物是天然 竹炭颗粒,它充分利用竹炭的高效吸附性,有效吸附空气 中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使室内环境清新自然这种产品 融工艺观赏、吸湿除臭、空气净化于一身,是点缀居室环 境、健康环保的时尚用品。 注意,内芯不能用水洗,一个月左右要拿出去晒晒太阳; 不要用利器划割,防止里面的炭粉外漏
二、表示空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 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叶圣陶《苏州 园林》)
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 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 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三、表示范围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 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 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 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 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不 死》) 这段话运用数字说明,说明了死 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给人以 清晰的印象。
六、表示特征或性质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 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叶圣陶《苏州园林》)
其中“务必”“无论”和“完美”,准确地 说明了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特点。
归纳拓展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 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语言也是 多种多样的:有的概括,有的具体;有的简洁,有的丰腴; 有的精练,有的详尽;有的平易朴实,有的幽默风趣。
简析:这两段文字介绍了蒙古族的人口数、分布、族名的含义和民 族特点,特别是抓住蒙古族离不开马的特点进行介绍,突出了蒙古 族与众不同的地方
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题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提分技巧(共17张PPT)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典型考题
四、说明方法及作用
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 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 明确其作用)
知识讲解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按时间的先后来进行说明,多用于说明具体事物和历史 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 句。
2.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1)从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 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 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 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 关键句,阅读时需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 “……”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 理)。 (2)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释义+……(词语)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知识讲解
六、说明文语言特点
知识讲解
八、文段作用
回答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 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典型考题
四、说明方法及作用
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 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 明确其作用)
知识讲解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按时间的先后来进行说明,多用于说明具体事物和历史 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 句。
2.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1)从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 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 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 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 关键句,阅读时需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 “……”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 理)。 (2)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释义+……(词语)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知识讲解
六、说明文语言特点
知识讲解
八、文段作用
回答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 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顺序
第四重:说明结构,说明语言
在说明文的阅读考题中,还经常会涉及到让同学 们理解、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方面的内 容。 比如:“桥(卢沟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 乎与河面平行。”这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 掉,为什么? 答题思路和方法是:表态,抄下它,解释它,正 反两面说清它。 答: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文中用了 这个词,表明了卢沟桥的桥面不完全与河面平行,有 一定的弧度,而去掉“几乎”一词,则表示桥面与河 面是完全平行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使用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试 一试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 地区,生长着一片片红树林。”“部分”一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 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 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 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三) 白云深处有人家____老师说
说明对象· 说明中心
请按“速读+搜索”的方法,在限定的 时间内,找出各个语段的说明对象,并 概括说明中心。
说明方法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 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加工工业等。分类别 ③ 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 画、文本等文件。 举例子 ④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 台。 打比方 ⑤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 化碳分子。列数字
列数字
下定义
举例子
作比较
第三重: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 序。 2、空间顺序:是指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 的。说明实物的形状和构造多使用这种顺序。 方位词,立足点;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3、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整体→局部 … …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 虹大桥(1961年) 时间顺序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一般→个别) 逻辑顺序
3、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 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 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 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 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 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内部全用圆拱支撑,整座建筑 没有一根梁柱的殿宇。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 公”几个金光大字 。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 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 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 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 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 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 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 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 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 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 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中 间。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 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 程度修 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 表估计,“多”“有余” 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 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 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 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 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 一部分。
下定义
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作比较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 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 速度就减小70%一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 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 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20倍。其次 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 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 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 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 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 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 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 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 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 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 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 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 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分类别
列数字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 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 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 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 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 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 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 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 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 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 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 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 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 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 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 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一) 说明文知识知多少___学生说
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 :也即说明中心,是指被 说明事物(事理)区别于其他事物(事理)的 独特之处 3、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 比较、下定义、画图表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结构 :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6、说明语言 :准确,周密,简明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 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 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 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 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 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 言表达角度) 。
答题技巧:
1通读全文 2看清问题 3题文对应 4找信息区 5筛选,比较,排除
顺口溜
整体阅读知大意 关键语句看仔细 题文对应别忘记 筛选,比较要铭记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 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 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 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 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特征/ 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