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51f0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0.png)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系统,特别是 多巴胺和谷氨酸系统存在异常,导致信息 处理和认知功能的异常。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01
阳性症状为主
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思 维障碍相对较轻。
02
阴性症状为主
以情感淡漠、社交退缩为主要 表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03
混合型
同时出现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表现较为复杂。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淡漠、行为 异常等症状,且病程多迁延,难以完全治愈。
病因与病理机制
03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神经生物学机制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 性,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孕期感染、围产期并发症、社会心理压力 等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诱因 之一。
04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用于控制急性症状和稳定病情,常 见的药物有氟哌啶醇、氯丙嗪等。
抗抑郁药物
用于缓解抑郁症状,如氟西汀、帕 罗西汀等。
情绪稳定剂
用于控制情绪波动,如碳酸锂、丙 戊酸钠等。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疗法,帮助患 者识别和改变负性思维和行为模式 。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精神分裂症概述 •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 •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评估 •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
目录
•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与控制 • 精神分裂症的案例研究与展望
01
精神分裂症概述
定义与特征
01
02
疾病,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 行为和社交功能。
通过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如幻觉、妄想、社交障碍等, 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帮助。
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理论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25fb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4.png)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精神分裂症健 康教育理论 PPT课件
目录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第五页 第六页 第七页 第八页
第一页
第一页
精神分裂症健康分裂症概述: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患者可能会失去与现实的联系,出现 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
第三页
第三页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 幻觉:患者可能感觉到不
存在的事物或听到不存在的声 音。
- 妄想:患者可能有不合理 的信念或思维模式。
- 思维紊乱:患者的思维可 能变得混乱、不连贯。
第四页
第四页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风险较高。 - 生物化学因素:大脑神经递质的异
常可能导致病症。 - 环境因素:生活中的压力、药物滥
用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第五页
第五页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 - 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
、家族史和体检结果等进行综合评 估。
- 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 理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第六页
第六页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自我管理: - 预防: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药物滥
用和过度压力。 - 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就医并按时服药。
第七页
第七页
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家庭的影响: - 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
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 教育和沟通:家庭成员应
了解疾病知识,与患者进行有 效的沟通。
第八页
第八页
结束语: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 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家庭的支持和教 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PPT医学课件
![精神分裂症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eedc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a.png)
精分症---临床表现
思维贫乏 “被动体验”:正常人的自主、自由、
独立性,支配感。患者丧失了支配感。 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情感、冲
动都是受人控制的,有一种被强加的被 动体验,常常描述思考和行动身不由己。
影响妄想、思维被剥夺、思维插入、内 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思维被广播
精分症---临床表现
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及外界刺激的不协调有时 甚至倒错“情感倒错”
精分症---临床表现
意志行为改变
意志活动缺乏:活动↓无主动性,无进取性,
安于现状,对前途不打算,生活懒散,不修边 幅、行为孤僻、被动、退缩,脱离现实
意向倒错:吃痰→禅有功;吃大便→利用营养 动作行为带有明显的冲动性 怪异行为(bizarre behavior)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 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精分症和心 境障碍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 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分症症状 标准至少 2周以上。
没有意识障碍 大多数起病于青年或中年 起病较急,多呈发作性 疗效较好,可有自动缓解
精分症---临床类型
偏执型(妄想型)
是最常见的类型,占50%以上 以妄想为主症,可伴幻觉 起病较缓慢 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 治疗彻底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精分症---临床类型
未分化型: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 没有明显的分组特征
症状学:一般症状--sch“一级症状”—症状的分裂特 征—分裂特征的症状组合。
SCH鉴别诊断
①神经症(主要是Neurasthenia)与单纯型: 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自知力,神衰病人自知力完
精神分裂症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的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41a4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e.png)
与医疗专业人员合作:与医生 和辅导员密切合作,定期进行 症状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
生活指导和支持
支持和理解: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困难和 挑战。 教育和自我管理:了解更多关于精 神分裂症的信息,学习如何自我管 理和控制症状。
社会融入 和心理健
康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
减少社会孤立:鼓励患者参与 社交活动和社群支持组织,促 进社会融入。 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 分裂症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 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 精神病药物和抗焦虑药物。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 和家庭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 质量和应对症状。
治疗和管理
康复治疗:帮助精神分裂症患 者重新融入社会,并提供社会 支持和康复计划。
生活指导 和支持
生活指导和支持
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有规律 地作息、饮食和锻炼,有助于 控制症状。
常见症状 和表现
常见症状和表现
幻觉:感觉到不存在的事物或 感觉被追踪。 妄想:一种扭曲的现实观念, 没有依据但坚信不移。
常见症状和表现
思维混乱:难以理解和组织思 维。 注意力不集中和冷漠:难以关 注和参与日常活动。
常见症状和表现
情感和情绪问题:情绪波动大、情 感冷漠或不适当。
治疗和管 理
治疗和管理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重视:重视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来自谢谢您 的观赏聆听
精神分裂症的 科普知识PPT
课件
目录 介绍精神分裂症 常见症状和表现 治疗和管理 生活指导和支持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
介绍精神 分裂症
介绍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常见于青年和成年早期。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 、思维混乱等。
生活指导和支持
支持和理解: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困难和 挑战。 教育和自我管理:了解更多关于精 神分裂症的信息,学习如何自我管 理和控制症状。
社会融入 和心理健
康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
减少社会孤立:鼓励患者参与 社交活动和社群支持组织,促 进社会融入。 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 分裂症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 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 精神病药物和抗焦虑药物。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 和家庭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 质量和应对症状。
治疗和管理
康复治疗:帮助精神分裂症患 者重新融入社会,并提供社会 支持和康复计划。
生活指导 和支持
生活指导和支持
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有规律 地作息、饮食和锻炼,有助于 控制症状。
常见症状 和表现
常见症状和表现
幻觉:感觉到不存在的事物或 感觉被追踪。 妄想:一种扭曲的现实观念, 没有依据但坚信不移。
常见症状和表现
思维混乱:难以理解和组织思 维。 注意力不集中和冷漠:难以关 注和参与日常活动。
常见症状和表现
情感和情绪问题:情绪波动大、情 感冷漠或不适当。
治疗和管 理
治疗和管理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重视:重视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来自谢谢您 的观赏聆听
精神分裂症的 科普知识PPT
课件
目录 介绍精神分裂症 常见症状和表现 治疗和管理 生活指导和支持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
介绍精神 分裂症
介绍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常见于青年和成年早期。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 、思维混乱等。
精神分裂症 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6df33433687e21af45a990.png)
ppt课件
24
临床类型
传统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现象学将精神分裂症划分为以
下几个亚型。 偏执型 紧张型 青春型 单纯型 未分化型
ppt课件
25
临床类型
偏执型:最常见。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 往表现多疑,内容荒谬离奇,多伴有幻觉(特 别是幻听)。言语、情感、意志、行为障碍不 突出。起病多在30岁以后。较少出现显著的人 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症状可长期保留, 预后多较好。
ppt课件
31
预后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可以达到临床治 愈,但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比率较高,是否进行系 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是关键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首 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 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 总的来讲,由于现代治疗学的不断进步,大约60%的 患者是可以达到社会性缓解,即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
ppt课件
33
ICD-10诊断标准
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 的大部分时间内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 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常需两个或多个症状) 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 分明确的症状。符合此症状要求但病程不足一 个月的状况(无论是否经过治疗)应首先诊断 为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F23.2), 如症状持续更长的时间再重新归类为精神分裂 症。
29
精神分裂症的I型和II型分类
I型
II型
主要症状
妄想、幻觉等阳 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
性症状为主
状为主
对神经阻滞 剂反应
良好
差
认知功能 无明显改变
伴有改变
预后
良好
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2e3f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9.png)
精神分裂症健 康教育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了解精神分裂症 管理和治疗方法 预防精神分裂症 生活方式和日常护理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影响
引言
为什么需要健康教育?
了解精神分裂 症
了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分类 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的迹象
了解精神分裂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管理和治疗方 法
管理和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结合 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计划
管理和治疗方法
康复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预防精神分裂 症
预防精神分裂症
如何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 识 促进早期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精神分裂症
加强精神健康教育和宣传的力度
生活方式和日 常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活方式和日常护理
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精神健康的 影响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养成积极 的心态
生活方式和日常护理
如何有效管理和减轻症状
总结
总结
精神分裂症不是不可治愈的疾 病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总结
共同努力,为精神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 质量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件
目录 引言 了解精神分裂症 管理和治疗方法 预防精神分裂症 生活方式和日常护理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影响
引言
为什么需要健康教育?
了解精神分裂 症
了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分类 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的迹象
了解精神分裂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管理和治疗方 法
管理和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结合 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计划
管理和治疗方法
康复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预防精神分裂 症
预防精神分裂症
如何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 识 促进早期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精神分裂症
加强精神健康教育和宣传的力度
生活方式和日 常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活方式和日常护理
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精神健康的 影响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养成积极 的心态
生活方式和日常护理
如何有效管理和减轻症状
总结
总结
精神分裂症不是不可治愈的疾 病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总结
共同努力,为精神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 质量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认识精神分裂症的PPT课件
![认识精神分裂症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cb048633d4b14e8524689d.png)
❖ 言语方面: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 内容单调,谈话的内容缺乏中心或在谈话中 说一些与谈话无关的内容,使人无法理解, 感觉交谈费力或莫名其妙,或自言自语,反 复重复同一内容等。
❖ ❖
.
15
具体表现
❖ 行为方面:行为逐渐变 得怪僻、诡秘或者难以 理解,喜欢独处、不时 宜的追逐异性,不知羞 耻,自语自笑、生活懒 散、发呆发愣、蒙头大 睡、外出游荡,夜不归 宿等。
.
19
具体表现
❖ 性格改变:原来活泼开朗、 热情好客的人,变得沉默少 语,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 不与人交往;一向干净利索 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 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 不集中;原来循规蹈距的人 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无故 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 不在乎;原来勤俭节省的人, 变得挥霍浪费,本来很有兴 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等
❖ 1、概念 ❖ 2、流行病学 ❖ 3、病因与发病机制 ❖ 4、认识早期症状的重要性 ❖ 5、具体症状表现
.
3
概念
❖CCMD-3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
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常缓慢
起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
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
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有的病人在疾病
.
22
❖谢 谢!
.
23
2、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很 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生活事件 (诱发因素),精神分裂症发病期有精神因 素者占40%—80%.
.
10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 1、多巴胺假说 ❖ 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 3、5-羟色胺假说
.
11
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发育假说 ❖ 神经影像学异常
❖ ❖
.
15
具体表现
❖ 行为方面:行为逐渐变 得怪僻、诡秘或者难以 理解,喜欢独处、不时 宜的追逐异性,不知羞 耻,自语自笑、生活懒 散、发呆发愣、蒙头大 睡、外出游荡,夜不归 宿等。
.
19
具体表现
❖ 性格改变:原来活泼开朗、 热情好客的人,变得沉默少 语,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 不与人交往;一向干净利索 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 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 不集中;原来循规蹈距的人 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无故 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 不在乎;原来勤俭节省的人, 变得挥霍浪费,本来很有兴 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等
❖ 1、概念 ❖ 2、流行病学 ❖ 3、病因与发病机制 ❖ 4、认识早期症状的重要性 ❖ 5、具体症状表现
.
3
概念
❖CCMD-3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
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常缓慢
起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
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
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有的病人在疾病
.
22
❖谢 谢!
.
23
2、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很 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生活事件 (诱发因素),精神分裂症发病期有精神因 素者占40%—80%.
.
10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 1、多巴胺假说 ❖ 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 3、5-羟色胺假说
.
11
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发育假说 ❖ 神经影像学异常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165b0c7f1922791688e8e6.png)
规范行为:挤眉弄眼、上肢抖动、动作过 大。眼动异常。 5 言语功能受损:用词不当,用较偏词汇。
三、晚期:
思维贫乏 情感淡漠 意志行为缺乏
Bleuler提出的主要症状破裂、中断、插入等)②情感障碍③ 矛盾症④自闭症⑤行为及意向障碍⑥自我 主观体验障碍
一、历史沿革
1. 19世纪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便有散在报 道
2. 1896德国Emil Kraepelin首次将这些散在 报导的上述症状归纳为同一疾病的不同 类型,并命名为早发痴呆(dementia praecox)
Kraepelin
1855—1926
Emil .Kraepelin在对大量患者进行了敏 锐的观察后提出: 1 本病的共同点是发病 于青少年期。 2 疾病过程有趋向痴呆的近 似表现。因而提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的命名。1913 年在其所著的精神病
5 许多病人具备广泛的发育成熟不良表现: 如骨骼发育不良、2岁大的儿童出现轻微 手运动障碍和短暂的舞蹈症、多动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社交能力失常。
6 胚胎发生学:妊娠4-6个月神经细胞发生迁移 ,由此确定皮质神经元的层状排列、定位以及其 内部关系,上述结构维持一生不变。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轻微的多局灶或弥漫的解剖变异。这种 变异发生在发病以前,且较为恒定。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前额叶、边缘叶皮质及两者之间的联络 结构的遗传性缺损,成年早期表现为无法在环境 性应激时恰当的调节皮质下多巴胺活性。
精分病人妄想的特点: 原发 泛化 荒谬 隐蔽
精分病人特有症状群: 自动症综合症 紧张综合症 衰退三联症 思维逻辑症状 内向性思维 被动体验
精分病人症状维度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情感症状 认知症状 攻击与敌意
原发妄想
三、晚期:
思维贫乏 情感淡漠 意志行为缺乏
Bleuler提出的主要症状破裂、中断、插入等)②情感障碍③ 矛盾症④自闭症⑤行为及意向障碍⑥自我 主观体验障碍
一、历史沿革
1. 19世纪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便有散在报 道
2. 1896德国Emil Kraepelin首次将这些散在 报导的上述症状归纳为同一疾病的不同 类型,并命名为早发痴呆(dementia praecox)
Kraepelin
1855—1926
Emil .Kraepelin在对大量患者进行了敏 锐的观察后提出: 1 本病的共同点是发病 于青少年期。 2 疾病过程有趋向痴呆的近 似表现。因而提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的命名。1913 年在其所著的精神病
5 许多病人具备广泛的发育成熟不良表现: 如骨骼发育不良、2岁大的儿童出现轻微 手运动障碍和短暂的舞蹈症、多动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社交能力失常。
6 胚胎发生学:妊娠4-6个月神经细胞发生迁移 ,由此确定皮质神经元的层状排列、定位以及其 内部关系,上述结构维持一生不变。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轻微的多局灶或弥漫的解剖变异。这种 变异发生在发病以前,且较为恒定。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前额叶、边缘叶皮质及两者之间的联络 结构的遗传性缺损,成年早期表现为无法在环境 性应激时恰当的调节皮质下多巴胺活性。
精分病人妄想的特点: 原发 泛化 荒谬 隐蔽
精分病人特有症状群: 自动症综合症 紧张综合症 衰退三联症 思维逻辑症状 内向性思维 被动体验
精分病人症状维度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情感症状 认知症状 攻击与敌意
原发妄想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bd3f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f.png)
-
38
典型病例(2)
男,42岁,半年前渐渐发现邻居常“话里有
话”,内容多涉及患者的隐私。三个月前,患者听
到脑子里犯”,正在对
他实施全面监控。半月前,患者多次走访各个政府
部门,要求“澄清事实”、“洗脱罪名”,并计划
给世界各大报章写信,申诉自己“受人迫害”的经
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
• 病因未明的一组精神疾病 • 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 • 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 • 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
1
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
• 通常意识清晰 • 智能尚好 • 自然病程迁延
多数呈复发和加重(慢性化和衰退) 部分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
2
流行病学 — 患病率(prevalence)
单一药物治疗足够剂量 巩固期治疗(3 ~ 6 月)
维持有效治疗量不减 维持期治疗 ( 1~3年、3 ~ 5 年)
坚持长程治疗计划,防止复发
-
49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精神分裂症全病程图)
前驱期
急性期
恢复期
治疗目标是: 全病程治疗使患者回归社会
-
50
抗精神病药物
psychotropic drugs
名称
国内 (7地区,1993)
• 终生患病率:6.55‰ • 我国目前患者:近700万 • 性别比:女:男=1.6:1 • 发病高峰:男性15~25岁(女性稍晚) • 自杀率:50%曾自杀未遂,10%死于自杀
-
3
精神分裂症 —— 疾病负担
全球: 总疾病负担的前10位
中国: 总疾病负担的前20位
-
4
精神分裂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三、临床表现 (1)
(一)感知觉障碍: 幻觉:幻听(议论性、评论性、命令性);多生 动、具体,且常由此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 举动,ex:。 感知觉障碍:视物变形、不真实感。
6
三、临床表现 (2)
(二)思维障碍: 1.妄想:最多见为被害、关系妄想 特点:①荒谬、泛化、不系统; ②原发性; ③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有关; ④持续时间较长且较固定。
22
七、治疗与康复 (1)
1.药物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根据靶症状选药; 个体差异; 缓慢加药,足疗程,维持时间要充分,维持剂量 为急性治疗期的1/2—2/3; 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尤其是在治疗的初期。
23
七、治疗与康复 (2)
2.心理治疗 3.社会康复
24
3
一、概述与流行病学 (3)
(三)、流行病学: 国内—1993年流调终生患病率 为6.55%o; 女性高于男性; 城市高于农村。
4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双生子/寄养子研究; 神经病理学:中前颞叶有脑组织萎缩;CT示脑室 的扩大、沟回增宽; 神经生化:DA假说,20世纪60年代提出精神分裂 症的多巴胺假说→DA活动亢进;传统抗精神药物 的研制基于此;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效价与D2受 体的亲和力有关。 神经发育假说; 社会心理因素。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
(一)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P102; 四个方面: 1.症状学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学与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持 续一个月,不足一个月则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 4.排除标准。
1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5)
鉴别诊断: 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颅内感染、脑肿瘤; 心境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不协调性兴 奋);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 神经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早期常表现为“神经 衰弱”„
20
六、病程与予后 (1)
病程多迁延; 常残留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一定程度的减退; 部分病人出现精神衰退; 总体讲:75%可治愈;20%可保持终生健康。
21
六、病程与预后 (2)
预后相关因素: 起病年龄; 发病急缓; 病前性格; 发病有无心理因素; 有无家族遗传; 社会与家庭支持„
7
三、临床表现 (3)
2.联想障碍: 联想散漫; 思维破裂; 语词新作;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逻辑倒错; 思维贫乏。
8
三、临床表现 (4)
(三)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 焦虑与抑郁-PPD
9
三、临床表现 (5)
(四)意志行为: 意志减退-单纯型、衰退期; 紧张综合症 - 紧张性木僵 / 紧张性兴奋:腊样屈曲、 空气枕头、不协调性兴奋。
1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
E.Bleuler 4A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 联想障碍(Association); 情感障碍(Affective); 矛盾意向(Ambivalence); 内 向 性 (Autism)。
而将妄想、幻觉、紧张症等列为精神分裂症的附 加症状。
18
10
四、临床分型 (1)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分
偏执型 紧张型 青春型 单纯型 未定型
11
四、临床分型 (2)
偏执型: ①幻觉妄想为主症,伴或不伴有幻觉; ②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明显; ③起病较晚; ④较少出现衰退。
12
四、临床分型 (3)
紧张型: ①以明显的精神运动性紊乱为主要的表现。 ②紧张性兴奋/木僵,可交替出现; ③目前临床较少见; ④早期治疗,予后尚好。
13
四、临床分型 (4)
青春型: ①起病急,进展快; ②多表现为情感不协调、行为紊乱、思维 破裂、片断的幻觉与妄想。 ③予后较差。
14
四、临床分型 (5)
单纯型: ①缓慢起病,持续发展; ②早期常表现为“神经衰弱”,后多为阴性症状 为主症; ③疗效及预后差。Βιβλιοθήκη 15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一)诊断中需考虑因素: 病期: 前驱期症状:性格改变、失眠、情绪不稳 定、行为古怪等; 症状学:Schneider的 “首级症状”
1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
Schneide11条一级症状 (First Syndrome) 思维插入; 争论性幻听; 躯体被动体验; 评论性幻听; 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 情感被动; 体验; 思维被扩散; 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 思维被撤走; 知觉. 思维阻塞;
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语流行病学 (1)
(一)定义: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且不协调; 意识与智能无障碍; 多起病于青壮年; 缓慢起病,迁延病程,有慢性化或衰退的可能。
2
一、概述与流行病学 (2)
(二)历史: E.Kraepelin(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 →提出“早发性痴呆” E.Bleuler →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从心理学角 度分析其病理现象认识该病的本质是由病态思维 过程导致的人格分裂-首次提出了“精神分裂 症”.
三、临床表现 (1)
(一)感知觉障碍: 幻觉:幻听(议论性、评论性、命令性);多生 动、具体,且常由此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 举动,ex:。 感知觉障碍:视物变形、不真实感。
6
三、临床表现 (2)
(二)思维障碍: 1.妄想:最多见为被害、关系妄想 特点:①荒谬、泛化、不系统; ②原发性; ③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有关; ④持续时间较长且较固定。
22
七、治疗与康复 (1)
1.药物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根据靶症状选药; 个体差异; 缓慢加药,足疗程,维持时间要充分,维持剂量 为急性治疗期的1/2—2/3; 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尤其是在治疗的初期。
23
七、治疗与康复 (2)
2.心理治疗 3.社会康复
24
3
一、概述与流行病学 (3)
(三)、流行病学: 国内—1993年流调终生患病率 为6.55%o; 女性高于男性; 城市高于农村。
4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双生子/寄养子研究; 神经病理学:中前颞叶有脑组织萎缩;CT示脑室 的扩大、沟回增宽; 神经生化:DA假说,20世纪60年代提出精神分裂 症的多巴胺假说→DA活动亢进;传统抗精神药物 的研制基于此;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效价与D2受 体的亲和力有关。 神经发育假说; 社会心理因素。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
(一)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P102; 四个方面: 1.症状学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学与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持 续一个月,不足一个月则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 4.排除标准。
1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5)
鉴别诊断: 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颅内感染、脑肿瘤; 心境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不协调性兴 奋);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 神经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早期常表现为“神经 衰弱”„
20
六、病程与予后 (1)
病程多迁延; 常残留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一定程度的减退; 部分病人出现精神衰退; 总体讲:75%可治愈;20%可保持终生健康。
21
六、病程与预后 (2)
预后相关因素: 起病年龄; 发病急缓; 病前性格; 发病有无心理因素; 有无家族遗传; 社会与家庭支持„
7
三、临床表现 (3)
2.联想障碍: 联想散漫; 思维破裂; 语词新作;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逻辑倒错; 思维贫乏。
8
三、临床表现 (4)
(三)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 焦虑与抑郁-PPD
9
三、临床表现 (5)
(四)意志行为: 意志减退-单纯型、衰退期; 紧张综合症 - 紧张性木僵 / 紧张性兴奋:腊样屈曲、 空气枕头、不协调性兴奋。
1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
E.Bleuler 4A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 联想障碍(Association); 情感障碍(Affective); 矛盾意向(Ambivalence); 内 向 性 (Autism)。
而将妄想、幻觉、紧张症等列为精神分裂症的附 加症状。
18
10
四、临床分型 (1)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分
偏执型 紧张型 青春型 单纯型 未定型
11
四、临床分型 (2)
偏执型: ①幻觉妄想为主症,伴或不伴有幻觉; ②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明显; ③起病较晚; ④较少出现衰退。
12
四、临床分型 (3)
紧张型: ①以明显的精神运动性紊乱为主要的表现。 ②紧张性兴奋/木僵,可交替出现; ③目前临床较少见; ④早期治疗,予后尚好。
13
四、临床分型 (4)
青春型: ①起病急,进展快; ②多表现为情感不协调、行为紊乱、思维 破裂、片断的幻觉与妄想。 ③予后较差。
14
四、临床分型 (5)
单纯型: ①缓慢起病,持续发展; ②早期常表现为“神经衰弱”,后多为阴性症状 为主症; ③疗效及预后差。Βιβλιοθήκη 15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一)诊断中需考虑因素: 病期: 前驱期症状:性格改变、失眠、情绪不稳 定、行为古怪等; 症状学:Schneider的 “首级症状”
1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
Schneide11条一级症状 (First Syndrome) 思维插入; 争论性幻听; 躯体被动体验; 评论性幻听; 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 情感被动; 体验; 思维被扩散; 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 思维被撤走; 知觉. 思维阻塞;
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语流行病学 (1)
(一)定义: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且不协调; 意识与智能无障碍; 多起病于青壮年; 缓慢起病,迁延病程,有慢性化或衰退的可能。
2
一、概述与流行病学 (2)
(二)历史: E.Kraepelin(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 →提出“早发性痴呆” E.Bleuler →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从心理学角 度分析其病理现象认识该病的本质是由病态思维 过程导致的人格分裂-首次提出了“精神分裂 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