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大纲当代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教育学》课程大纲

《教育学》课程大纲

教育学》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当代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从基本原理的层面,对教育自身的有关理论作全面阐述。

二、课程的任务: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有关教育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并从操作层面上掌握一些有关教育措施。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教育原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并能应用这些思想、理念、原理自觉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解决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四、课程学习建议:认真收看教师讲课影像资料,阅读指定教材,深入思考,领会理解,并适当阅读参考文献,完成单元练习和课程作业。

五、课程的对象公修课,限非师范类学生。

六、课时与学分:课堂教学:28学时总学分:1.5教育学课程大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2、理解教育的组成要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等基本概念;3、了解教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著名教育家的代表作及其教育思想;4、理解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5、了解当前教育学发展存在的危机与契机〔课时分配〕2 课时〔教学内容〕导言: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①广义的教育;②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2、教育的要素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3、教育的形态①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③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4、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①古代教育及特征;②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及特征;③近代教育及特征;④20世纪以来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思想来源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②西方古代教育思想;③近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中的学习理论对当代教学的影响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中的学习理论对当代教学的影响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中的学习理论对当代教学的影响与实践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学习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理论体系:自学理论主要存有:行为主义自学理论,心智主义自学理论(包含建构主义自学理论),心智—行为主义自学理论(折中主义自学理论),人本主义自学理论。

行为主义: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s-r),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试误)。

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纳。

心智理论:指出自学就是对情境的认知或体悟,就是认知结构的变化。

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两大理论体系有接近的趋势。

如加涅的累积学习论(theoryofaccumulativelearning)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sociallearningtheory)被认为是对两大理论的兼容并蓄。

桑代克明确提出3条主要的自学定律: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对于已构成的某种情景与某反应的连结,正确地重复这一反应可以进一步增强这一连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增强或削弱的作用.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但其主要缺陷在于机械论和简单化.自学理论就是对自学规律和自学条件的系统阐释,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自学犯罪行为的特征,表述有机体为什么自学和自学什么。

通常将自学理论分成两小主要流派:连结主义学派和心智学派。

联结主义学派强调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也常被称为“刺激——反应”理论。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

联结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主要有:经典条件性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促进作用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连结主义自学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及加强论。

当代教育理论

当代教育理论

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一、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1.教学理论的概念: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标准性的理论。

2.教学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指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

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

从标准性和处方性角度考虑,教学理论关心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

具体地说,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学习理论主要是在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的问题。

观点代表内容①大教学小课程苏联、中国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包含于其中的,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从而教学理论包含课程理论。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部分,课程理论主要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制和改革。

②大课程小教学北美课程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教学只是课程的实施与设计,教学理论只是课程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3.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1 〕教学理论的形成: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

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

《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ke ,1571---1635 〕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们用的词是"Didactica" ,并将其解释为"教学的艺术" 。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一)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一)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一)当代教育学概述教育是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当代教育学作为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讨论当代教育学的一些重要内容。

大点一:教育与社会变革1.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挑战3. 科技进步对教育的影响4. 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育问题5. 社会变革对教育理念的冲击大点二:学习与认知1. 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2. 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3. 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4. 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评估5. 学习环境的优化与创新大点三:教师与教育改革1. 教师角色的变化与发展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改革3. 教师素养的培养与考核4. 教师教学技能与创新能力的提升5. 教师培训与支持机制的建立大点四: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1. 教育评估的方式和方法2. 教育质量的内涵与标准3. 教育评估结果的应用4. 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5. 教育改革中的质量保障措施大点五:教育的全球化与跨国比较1. 教育的全球化趋势与挑战2. 不同国家教育体制的比较3. 跨国教育合作与交流4. 教育国际化的价值与影响5. 教育的全球治理与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当代教育学作为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教育与社会变革、学习与认知、教师与教育改革、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以及教育的全球化与跨国比较等。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努力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为构建更好的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教育学将继续深化研究,为教育事业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育理论 当代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理论 当代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了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所以教育的发展很慢,主要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广大的人民没有受教育权。

教学内容也十分险隘,主要是道德经典诵读。

2)14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在此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为适应资本主义的产生,教育权扩大,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教育的内容逐渐增加实用功利性学科。

国家更加重视立法以法治教。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再一次改变了教育。

义务教育年限进一步延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教育制度日趋国际化。

4)20世纪80年代,新的经济形势——知识经济产生并逐渐改变着世界。

对教育又提出新的要求。

网络教育、个性教育、教育的国际化等提供要求和可能。

2、古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教育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尽管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为:一、等级性不同的阶级地位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贵族和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二、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三、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四、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3、近现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近代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圣才出品】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8章当代教学理论1.讨论:教学究竟是什么?答:教学的概念规定着这一领域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或取向,通常也是教学理论的中心。

是在讨论教学理论之前,必须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针对教学概念的最初出发点,可以对教学做如下讨论:(1)教与学是可分的,可分的理由是教与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出于理性思维的需要,人们经常从局部和片面出发,以便更深入地认识统一的、整体的客观对象。

正如人们把人分解成身心两部分,并据此才有生理学和心理学一样,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至少有两种理论形式,即关于教的理论与关于学的理论。

(2)教学研究把“教”当作自己的中心问题,尽管这里的“教”要讨论的是在教与学都存在的情景中的“教”。

教学是互动的,是相互依附的,它不排斥对“学”的研究,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是关于教的方法和效果研究,而“学”的问题应该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3)教学就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这些行为包括主要和辅助两个部分,主要的教师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辅导;辅助行为包括激发动机、期望效应、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4)教学也不是教授,因为把教学当作教授,就容易走向“教师中心”论者一边,容易使人把教学联想为“知识授受”或“壶与杯的关系”,它不能体现现代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的真正的角色。

教学不完全是教学生学习,也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意思。

教学应当把教师教学和教授学生学习统一起来,共同进步。

总之,经过上述讨论,可将教学定义为: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2.试述教学理论的历史演变。

答: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导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并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以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学科。

(1)教学理论的形成①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摘要]:在现代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课程流派。

本文在论述课程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经验主义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三个综合课程理论流派的观点,探讨了这些综合课程理论各自的特点。

[关键字]:课程流派、课程本质一、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是指课程的根本属性,涉及构成课程的基本成分和课程的根本功能。

课程是与某种形式的专门教育活动相联系的,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翻开教育史,“课程本质”的理论探讨发端于19世纪末。

在那以前,人们世代相传的唯一观念或理论认为:教材就是课程,教科书就是课程。

这可以称为课程本质的“教材说”。

进步教育发展之初,一些人激昂地对传统教育的这种课程观进行了严厉批判,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儿童中心课程”,从而引发了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就课程本质的一场激烈争论,争论双方各执一端。

在这样的背景里,杜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写出了课程论史上的开山之作《儿童与课程》。

他在分析批判了争论双方的偏颇之后指出:儿童和课程仅仅是表明一个过程的两端,教学是从儿童目前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学科所代表的经验,因而课程的实质就是经验。

这可以称为课程本质的“经验说”。

课程本质的“经验说”在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之后,伴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衰落而被欧美教育理论界所质疑。

人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课程本质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最突出的观点有三个:课程的本质是知识;课程的本质是经验;课程的本质是一系列课堂教学事件。

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课程概念至今没有达成能够得到人们公认的结果。

二、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中)【圣才出品】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中)【圣才出品】

第6章当代学习理论1.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答:在教育情境中,学习是指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实践中自觉地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个体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主体性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的内容的多样性。

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即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一切方面。

(2)学习的形式的多样性。

不仅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还包括非正规的、自发的、偶然的学习。

大量的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

(3)学习的全过程性。

从时间来说,个体的学习是终身的,人生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作法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终身学习时代,整个人生是全过程学习的一生。

(4)学习的全方位性。

从空间上来看,学习是无围墙的,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学习,还包括家庭学习、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通过网络进入虚拟学校学习。

(5)学习的创新性。

学习不仅在于模仿和继承,而且更注重创新。

(6)学习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者的态度、方法、能力共同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和成效。

2.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学习就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据此,他提出了习得律、实验性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和高级条件作用律等。

虽然不能直接把巴甫洛夫的研究纳入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他开创了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理论的先河。

②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猫进行了他的著名学习实验。

在试验中,饿猫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终于建立了打开门闩(踏到开门机关)与开门取得食物的联系。

教育学新大纲

教育学新大纲

教育学新大纲一、导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实践和教育原理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传统的课程教学、学校管理、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还逐渐延伸至教育科技、跨文化教育、特殊教育等新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更新教育学的大纲,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挑战。

二、教育学理论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学、学习、教育对象等的基本定义和概念。

2. 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教育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理论观点,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等。

3. 当代教育学理论:系统介绍当代教育学中的主要理论,如建构主义、情感智能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

三、教育学研究方法1.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行动研究等基本概念的介绍和区分。

2. 教育学研究设计:介绍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 教育学研究的伦理和可行性:强调在进行教育学研究时应遵守伦理规范和关注可行性问题,避免伤害和误导。

四、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目标:介绍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

2. 教学原则:提出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如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激励性教学等。

3. 教师角色: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体系下的教师角色变迁和教师职业素养。

五、教育管理1. 学校管理:介绍学校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包括学校领导、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

2. 教育政策:介绍不同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改革与发展等。

3. 教育评估:介绍教育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内部评估、外部评估、自我评价等。

六、特殊教育1. 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介绍特殊教育的概念、历史和理论基础,包括残障类型、教育手段和专业人才培养等。

2. 特殊教育的实施:介绍特殊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包括个体化教育计划、家校协作、辅助技术应用等。

3. 特殊教育的未来发展:展望特殊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跨学科融合、个体化服务、社会融合等。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圣才出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圣才出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为什么说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答: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这主要是由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决定的。

(1)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可见,教育是通过施加一些活动和影响使教育对象有所变化和发展的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对象即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人的发展特征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教育学视野中,人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的特征,如个体发展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等,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必须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发展。

而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全面系统的向学生呈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正是由于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这些因素,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请用教育人本论来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

答:教育人本论是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潮。

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但并不排斥教育社会本位。

教育人本论与教育社会本位是相互支持的,它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联系,也有不同。

从教育人本论的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1)教育发现人的价值当代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

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的技能。

(完整版)教育学大纲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学大纲整理版

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征2.近代教育的特征3.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5.教育的人口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教育学新大纲

教育学新大纲

教育学新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1. 教育学的定义和范畴-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综合性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目的论- 教育内容论- 教育方法论- 教育组织论- 教育评价论第二部分: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1. 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指导2. 教育社会学- 教育制度与社会变迁- 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3. 教育管理学- 学校管理与领导力- 教育资源配置与效益评估4. 教师教育- 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教师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第三部分:教育学的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1. 教育技术与创新- 网络教育与远程教学- 科技手段与教学改革2. 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教育- 教育多样性与文化和谐- 国际交流与教育国际化3.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生态- 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 民族地区与教育公平4. 教育法律与政策- 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第四部分: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1. 教育学的理论创新- 教育学研究热点与前沿- 教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 教育学的实践探索- 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 教育创新与实验研究3. 教育学的实用技术- 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 教育管理工具与信息化建设结语教育学新大纲旨在全面系统地阐述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育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知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

补 充:
• 另外,泰勒还借鉴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提出 了学习情境要与生活情景具有相似性,这也是考 虑将当前社会生活作为目标确立的来源的原因之 一。 • 三是学科,泰勒认为,以往学科专家对学科教育 目标的认识过于专业化,学科专家应考虑的是某 一科在普遍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
补 充:
• 关于教育经验的组织,泰勒认为应当遵循的准则 是什么? • 1.连续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 体系。 • 2.顺序性。顺序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 面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更 广泛地探讨。
补 充:
• 学科中心课程与学生经验中心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 两者是依据不同的教育哲学取向而划分的两种课 程类型。从学习内容与学习经验的有机结合出切 入,澄清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往往会趋向于把学 科中心课程对应于分科课程理解,把学生经验中 心课程对应于综合课程理解,其实这两对范畴由 于分类依据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存在着有差 异的交叉重叠关系。
补 充:
•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 目标相关的内容至少有三方面的重大变化分别是 什么? • 1、强化了课程目标意识。 • 2、各学科或领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构建课程目标体系,力求 课程目标体系完整、结构清晰、分阶段、分层次 递进,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补 充:
• 3.整合性。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 • 这些经验的组织应有助于学生逐渐获得一 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习 得课程要素统一起来。
二、三大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二)人文主义课程论 (三)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 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 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的结构化思想是当代学科中 心课程论的一个发展。P124 20世纪30年代,美国要素主义对进步主义的儿童 经验论持批判态度。

《当代教育学》自测题(四)

《当代教育学》自测题(四)

《当代教育学》自测题(四)《当代教育学》自测题(四)一、填空1.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的两大基本矛盾。

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2.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3.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4.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5.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形式有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6.明代著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提出的学思行相结合主要是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和明辨之、笃行之。

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

8.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

9.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0.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德语的过程是培养和形成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

二、选择题1.德育的目标是(AB)A.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B.人中人C.人上人D. 人下人2.人口增长率影响到哪些教育因素()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教育结构D. 教育质量E.教育规模3.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记娱乐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贝尔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不一样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遗传的制约5.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起源论始终坚持(A)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家庭起源论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D)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起主导作用8.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是(B)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D.克伯屈9.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A.主体B. 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10.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是(C)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赞可夫三、简答题1.现代德育观的主要内容德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理论

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理论

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学中一门基础课程,它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机理、过程及结果。

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作为我们更合理地设计教育课程,以及更有效地教授学生的基础。

学习理论集中在怎样帮助学生学习,同时,学习理论也是实践-研究及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重要因素,从而促进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理论兴起于20世纪初,那个时候,学习理论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因此,当时的学习理论更强调心理学的视角。

他们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受到外部因素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变化,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于知识结构的认知及理解能力。

新近,随着信息科技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学习理论已经朝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当今教育领域高度发展的需要。

目前,从教育视角出发,学习理论已经从心理学的视角,发展到诸多研究领域,比如: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关注学习者的概念整合能力、具体行动表达能力等等。

它也可以涉及诸如个性、文化、社会、关系及情境等诸多概念。

在教育视角下,学习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结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化知识的掌握、思想的发展。

在实践研究中,学习理论也可以为实施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体验提供指导。

同时,学习理论也可以开发和树立一套教学实践、实施诸多教学策略的问题分析框架。

此外,学习理论还可以提供参考框架,帮助学习者分析与解决自身学习问题,以及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这对帮助老师进一步开发和改进教学活动也十分重要。

因此,从教育视角出发,学习理论不仅仅是一门基础理论,而是一门跨学科的重要课程,可以为整体的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参照。

它既可以支持学生深入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适用于不同课程的学习方式,又可以开发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全面推动当下学习发展。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教育学原理是我校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和部分非师范类专业的选修课。

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理论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了解并热爱教育事业,提高教育科学素养,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形成教育基本技能,能独立地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当代教育学理论基本知识;(2)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和教学思想;(3)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认识;(4)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5)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和课程与教学管理技能;(6)了解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能够独立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7)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和艺术,具备带好一个班集体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顺利成为一名教师的途径;(2)通过切身参与本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体验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掌握观察分析教育现象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本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将教育当作一项人生事业来思考,并鼓励他们搜寻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制定初步的行动策略,以使自己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逐步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心理学,后续课程有学科教学法、德育原理、教育管理等。

教育学是教学法、德育原理、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教育观的指导,学科教学法、德育原理、学校管理是基础理论的具体化和实践操作。

教育学侧重教育基本规律的阐释,而学科教学法、德育原理学等则侧重教育具体规律的陈述。

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推荐参考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六、课程进度表七、教学方法教学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取讨论/问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和讲授法等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 现代学习理论

第二章 现代学习理论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1925--)

Lanzhou University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实验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三个(A、B、C)不 同班级的学生看三段录像,录像中的一部分内容是相同的,都是 一个大孩子在一间屋子里击打一只充气玩具。接着,屋子里出现 了一个成人,三个班级的学生随后所看录像的内容就不一样了,A 班学生看到的镜头是成人不满地在孩子的脑袋上拍打了几下,以 示对孩子这种行为的惩罚;B班学生则看到进来的成人亲昵地摸了 摸孩子的头,似乎是对孩子这种行为的赞许;C班学生看到成人进 屋以后,既没有对孩子表示惩戒,也没有对孩子表示赞赏,只是 若无其事地招呼孩子离开那间屋子。看完录像以后,实验者让三 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待在不同的教室里,里面都放有一只充气的玩 具,观察者则在教室外观察学生的行为反应,结果看到B班学生主 动攻击玩具的次数最多,C班次之,A班最少。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University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Lanzhou University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重要
的教育思潮,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凯利等。这些 心理学家反对把对白鼠、鸽子、猫和猴子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类
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的 被革命。并出现新的假设。
• •
教科书 真理
Lanzhou University
2、学习观

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学生
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 能由他人替代。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 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刺激的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 动的加工和选择。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
当代教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领域,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教学方法到教育政策,从学习理论到教育技术。

在阅读当代教育学的相关书籍时,我注意到了一些关键概念和理论,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摘抄。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包括技能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当代教育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教学活动,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再者,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这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在线平台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和学生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此外,教育公平是当代教育学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政策和实践应该致力于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

在教育评价方面,当代教育学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依赖于标准化测试。

评价应该反映学生的整体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过程、创造力、合作能力等。

最后,终身学习的概念在当代教育学中得到了强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变化。

因此,教育系统应
该支持和鼓励终身学习,为个人提供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途径。

这些摘抄反映了当代教育学的一些主要趋势和理念,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实践和政策的深刻见解。

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有效地进行教育。

识记当代教育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识记当代教育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识记当代教育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教师招聘的考试中教育学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一直都是高频考点,并且出题时多以单选题和多项选择题,偶尔以判断题形式进行考察。

所以广大考生备考时就应加强对不同教育学家及其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辨别,利用记忆术进行更高效的识记,以期提高答题准确率。

下面将就当代教育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给大家系统梳理一下常见的识记口诀,希望对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有所助力。

代表人物及著作:①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记忆口诀:高度赞发展高度:五条原则中的高难度、高速度原则;赞:赞可夫;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②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

记忆口诀:纳能发现结构纳:布鲁纳;发现:发现教学法;结构:结构主义学说,强调学科结构③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记忆口诀:瓦根找范例瓦根:瓦根舍因;范例:范例教学理论④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在《给教师的建议》(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记忆口诀:全面和谐好斯基全面和谐: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好:“活的教育学”;斯基:苏霍姆林斯基⑤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 记忆口诀:姆有掌握目标姆:布鲁姆;掌握:掌握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分类学》⑥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记忆口诀:巴班斯基最优化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考题重现1.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

(完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WORD版

(完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WORD版

(完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WORD版第⼀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1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的⼀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化、传递⽣产经验和社会⽣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定的社会要求,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某种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产⼒发展⽔平和科学技术发展⽔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受教育的范围产⽣了巨⼤的作⽤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第⼆次世界⼤战以后的当代教育发⽣了新的深刻变化,加强了学年教育,强化并延长了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等教育⾛向⼤众化和多元化,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产⼒发展、政治⼒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类的社会理想、⼈⽣态度更新的结果。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思想来源⼆、规范教育学的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的⽇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

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了分化,⽽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内容都产⽣了不同的理解。

第⼆章当代世界教育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第⼆次世界⼤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建立联系,这实质上就是意义(知识)的接受性获得。
发现学习: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
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
组织或转换。
5.3.2.技能的学习过程
技能的概念
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
“为迁移而教” 。在教育实践中优化教材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5.4.学生的学习差异
5.4.1.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
学环境的、情绪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邓恩夫妇),
这些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
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5.2.学习的心理条件
5.2.1.智力因素与学习
智力因素
观察力: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
记忆力: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想象力:想象是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
思维力: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当代教育学大纲当代学习理论
2009-02-23
5.1.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7 5.1.1.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
学习的过程:五阶段论
博学:多闻、多见
审问:多问、善疑
慎思:推究穷研,深沉潜思,知其所然
明辨:分清真假、善恶、美丑、是非
笃行:付诸践履,见诸行动
学习的心理条件
志向要远大
注意要集中
兴趣要稳定
情感要热烈
学习风格可以分为发散型、集中型、同化型和顺应型四种(柯勃)。
5.4.2.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点以及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
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学习策略的重要任务是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其训练的过程(包括六个步骤)也就是学会学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反应,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
审美感等。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克服各种困难,调节内外活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
程,包括决心、信心和恒心三个要素。
性格: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包括生活原
8 则、对现实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性格的核心内容。
式,包括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技能)两类。
技能的形成
三个阶段:分解模仿阶段、整体掌握阶段和协调熟练阶段
三个作用:指导、练习和反馈在技能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5.3.3.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学习迁移的概念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包括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
迁移和负迁移。
学习迁移的口号
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
5.3.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5.3.1.知识的学习过程
知识学习的概念:
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三个条件:
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心向
知识学习两种基本方式:
接受学习:是把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用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者将其与认
意志要坚强
5.1.2.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
强调学习刺激育反应的联接,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苛勒(德国心理学家)、托尔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强
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的过程。
5.4.3.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
9 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教学,是提高
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因材施教的探索形式: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
按学生的智力分班
按学习的内容分组
双重进度的教学
按单元组织教学
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上述各种心理因素的综
合。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
5.2.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非智力因素
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