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抗微生物药概论》详细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抗微生物药概论
概述
分为两部分:
1.抗菌药(总论+各论,先各论后总论)
一、抗微生物药常用术
1.抗菌谱: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

①窄谱抗菌药(窄谱):仅作用于单个菌种或某些菌属。

如异烟肼——仅对结核杆菌有效(专情)。

②广谱抗菌药(广谱):抗菌谱广泛。

如第三代及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

2.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MIC):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即杀死99.9%受试微生物)的最低浓度。

3.化疗指数:
半数致死量(LD
50)/半数有效量(ED
50
)。

Q:越大越安全?还是越小越安全?
A:
越大——疗效越好,毒性越小;
但并非绝对。

如青霉素——化疗指数高,但可致过敏性休克。

4.抗菌后效应(PAE):
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下降,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以后,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

PAE时间越长,抗菌活性越强。

二、抗微生物药的主要作用机制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磷霉素、杆菌肽。

β-内酰胺类和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转肽酶活性降低,抑制转肽作用,使粘肽不能合成,造成细胞壁缺失,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二)影响细胞膜功能
多黏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

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重麦角固醇相结合,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的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
包括:起始、肽链延长和终止3个阶段。

1.起始阶段:
mRNA+30S亚基);
②70S起动前复合体的形成(30S亚基+50S亚基);
③70S起动复合体的形成(由大小亚基、mRNA、tRNA组成),形成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蛋白体(rRNA)。

【抗菌药物作用点】
氨基糖苷类——阻止30s亚基和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肽链延长阶段:
①进位: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受位(A位);
②成肽:在转肽酶的催化下,将给位(P位)上的tRNA所携带氨基酸转移到A位上,缩合形成肽键。

③移位:核蛋白体向mRNA滑动,同时使肽酰基tRNA从A位移到P位。

①进位
②成肽、移位
【抗菌药物作用点】
1.四环素类——与3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与其A位结合,肽链形成受阻而抑菌;
2.氯霉素、克林霉素——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3.大环内酯类——抑制移位酶,阻止肽链的延长。

【前后联系】口诀:30而立四环素,红氯林中50载。

3.终止阶段:
当mRNA上终止密码出现后,多肽链合成停止,肽链从肽酰-tRNA中释出,mRNA、核蛋白体等分离。

【抗菌药物作用点】
氨基糖苷类——阻止终止因子与A位结合,使肽链不能从核糖体释放出来,使核糖体循环受阻。

终止阶段:
(四)干扰核酸代谢
1.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抑制细菌的DNA复制和mRNA的转录;
2.利福平:抑制细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

3.乙胺丁醇:与二价金属离子如Mg结合,干扰菌体RNA的合成。

4.磺胺类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甲氧苄啶/乙胺嘧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5.齐多夫定、阿昔洛韦、阿糖胞苷:抑制病毒DNA合成的必需酶。

三、细菌的耐药性
微生物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途径或产生相应的灭活物质,抵御抗微生物药物的侵害,从而使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一)耐药性的种类
1.天然耐药性:肠道阴性杆菌对青霉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
2.获得性耐药性:当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避免被抗菌药
如:金葡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克拉维酸!)。

(二)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①水解酶,如肽酶,金葡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耐药后,产生了裂解β-内酰胺环的β-内
酰胺酶。

【前后联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奥格门汀(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

②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核苷转移酶和磷酸转移酶等。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可产生多种钝化酶。

【前后联系】对钝化酶稳定的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2.改变靶部位
抗菌药物对细菌的原始作用靶点,称为靶部位。

若此部位发生结构或位置改变,则药物不能与靶部位结合,细菌即可产生耐药性。

比如:PBPs数量减少或出现新的低亲和性PBPs——耐药。

3.增加代谢拮抗物
磺胺药与金葡菌接触后——后者可使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产量增加20-100倍——与磺胺药竞争二氢蝶酸合酶时占优势——金葡菌产生抗药性。

4.改变通透性
如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等有天然屏障作用。

胞壁外膜小孔很少,药物不易进入,因此对大部分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耐药。

5.加强主动外排系统
经其外排引起耐药的抗菌药——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和β-内酰胺类。

6.其他
(1)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肠杆菌、假单胞菌——由于拓扑异构酶的结构改变所致。

(2)对利福霉素类药物产生耐药的肠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假单胞菌等的耐药——降低了RNA聚合酶的亲和力。

(3)耐红霉素的大肠杆菌——存在红霉素酯酶,能酯解红霉素的大环内酯结构。

四、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
(一)明确病因,针对性用药
1.经验治疗:
成人化脓性脑膜炎——青霉素、磺胺嘧啶;
泌尿道感染——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

2.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

(二)依据PK/PD(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模型)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TANG:
即药物的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时间的长短有关,而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和速率并无明显改变。

用药方法:小剂量均匀分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

2.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一顿管够TANG:
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即药物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具有首剂效应,在最小中毒剂量范围内通过提高药物的给药剂量提高临床疗效。

用药方法:每天给药一次。

(三)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合理用药
1.新生儿:因肝药酶系统发育不全,肾脏排泄能力差——毒性大者尽量避免使用。

①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磺胺类。

②主要自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类、四环素类。

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抗菌药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口诀TANG】
四环素,喹诺酮,随便应用害儿童。

2.妊娠期:可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

3.老年人:避免氨基糖苷类。

4.肾功能减退时:避免四环素类、磺胺类、头孢噻啶、氨基糖苷类、羧苄西林、多黏菌素类、万古霉素等。

5.肝功能不全患者:考虑肝毒性反应的可能性。

(四)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禁止抗生素滥用!
随便进行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
二重感染的危险,甚至掩盖症状和延误诊断及治疗的时机。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
①严重创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腹内空腔脏器破裂、有严重污染和软组织破坏的创伤等;
②大面积烧伤;
③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
④急症手术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
⑤营养不良、全身情况差或接受激素、抗癌药物等的患者需作手术时;
⑥人造物留置手术;
⑦有心脏瓣膜病或已植有人工心脏瓣膜者,需作手术时。

【正确】应在术前、术中给抗菌药物各一次,术后继续用1~2日。

【小结】要么不用,用就彻底用足!
(五)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1.病毒性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病毒性感染——抗菌药无效。

即便有细菌感染,也多为自限型的,如急性中耳炎自愈率90%以上;而急性鼻窦炎自愈率70%。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以免临床症状不典型(如:热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延误诊断和治疗。

3.一些腹泻、肠炎者
对乳制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的变态反应;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甚至胰腺癌等都会引起腹泻——没有细菌感染——不应选用抗菌药。

4.皮肤和黏膜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药理学》
第11页 尽量不在皮肤和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尤其青霉素等应禁用,头孢菌素应慎用。

Q :为什么?
A :局部用药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过敏反应。

新霉素、磺胺醋酰钠、杆菌肽、莫匹罗星——专供皮肤和黏膜局部应用——确需局部用药才可选用。

(六)防止联合用药的滥用
1.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
①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
②混合感染;
③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④降低毒副作用;
⑤免疫功能低下。

2.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用药越多——不良反应可能性越大。

不合理的联用——拮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